天津市蓟县擂鼓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天津市蓟县擂鼓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天津市蓟县擂鼓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天津市蓟县擂鼓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天津市蓟县擂鼓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8天津市蓟县擂鼓台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中的天体M可能是()A.月球或水星 B.水星或金星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土星2.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缘由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水②没有坚硬的地表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④体积和质量很小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在2024年的某一天,美国一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耀不定,灯光在瞬时光明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验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剧烈的“喷嚏”。据此完成3~4题。3.材料中所描述的太阳打了一个剧烈的“喷嚏”,极有可能是()A.太阳爆炸 B.太阳辐射增加C.太阳耀斑爆发 D.核裂变反应增加4.该“喷嚏”的影响不包括()A.信鸽迷失方向 B.长波通信中断C.指南针失灵 D.南极出现极光下图是我国30°N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回答5~6题。5.下列四地中,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的两地是()A.①地与②地 B.①地与③地C.③地与④地 D.②地与③地6.由图可知,下列四地最相宜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地点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下图是我国到达地面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7~8题。7.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的共同特点有()①纬度低②海拔较高③云量少,晴天多④上空臭氧少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8.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获得能量的唯一来源B.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的主要动力C.煤、石油和自然气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所以这些能源不属于太阳辐射能D.“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太阳辐射能与人类的农业生产亲密相关某动画片有一集想设计喜羊羊“遁地”前往地球另外一侧去看看。喜羊羊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据此完成第9~10题。9.在喜羊羊穿越地心前,依次穿越的是()A.地壳、地幔、地核、莫霍面、古登堡面B.地壳、古登堡面、地幔、莫霍面、地核C.地幔、莫霍面、地核、古登堡面、地壳D.地壳、莫霍面、地幔、古登堡面、地核10.假如喜羊羊希望利用地震波来找寻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下图是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1~12题。11.图中序号依次是()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12.在图示四大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是()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13.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地球大气圈的上界距地表2000千米②海拔越高,气压越低③水圈是一个连续而规则的圈层④地球上大部分淡水分布在两极和高山地区冰川中⑤生物圈的核心部分是地面以上100米至水面以下100米的范围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C.②④ D.①③④⑤14..关于地球生物演化史,下列哪组排序是正确的()A.蓝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B.节肢动物→草履虫→软体动物→脊椎动物C.细菌→腔肠动物→爬行类→鱼类D.苔藓→绿藻→菌类→双子叶植物1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生物演化出真核细胞生物与环境没有关系,是一种自然进化B.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对地理环境影响不大C.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与生物进化无关D.地理环境从无氧环境向有氧环境转变,为生物进化奠定了环境基础读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化示意图,完成16~18题。甲乙16.在①时期以前,地球表层的主要发展过程是()A.物理演化 B.化学演化C.大气演化 D.生物演化17.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揭开蒸蒸而上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A.原核生物 B.爬行动物C.真核细胞生物 D.无脊椎动物18.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A.①B.②C.③D.④读图,完成第19~20题。19.图示发生的时代是()A.太古代 B.元古代C.新生代 D.中生代20.这个地质时代哪种生物曾经繁盛?()A.两栖类 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读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CO2、O2含量改变示意图,完成第21~22题。21.在地质历史时期,出现最早的是()A.蓝藻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22.地球上生物出现后()A.O2的含量上升B.CO2的含量不断上升C.O2和CO2含量保持稳定D.O2和CO2含量改变呈正相关下图是一幅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第23~24题。23.图中显示的该地地貌是()A.冲积扇 B.河口三角洲C.冲积平原 D.沙滩24形成这一景观的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作用 B.风力积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 D.流水积累作用25下图中地表形态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26.(14分)读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图中A、B各代表的地震波:A,B。推断依据是。(4分)

(2)在2900千米深处,A波和B波发生了改变:A波,B波,从而发觉了不连续面D。

(3)C面名称C面以上为,C面和D面之间为,D面以下为(4)在上地幔的上部分布着(5)说出E和F的物质形态。(2分)27.(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日弥足宝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的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探讨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确定利用暑假前往实地考察探讨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学问上的打算工作。(1)考察名称:与地质年头、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2分)

(2)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①按成因分类,该区域的地下岩层多属于岩;按地质年头,该区域最老的岩层形成于代。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4分)

(3)考察结论:依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验了环境向环境的演化;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验了(填“抬升”“下降”或“水平”)运动。

2024-2025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月考试题答案1-5BDCBB6-10ACDDA11-15CDCAD16-20BDCDC21-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