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824-2013 地理标志产品 西峡香菇_第1页
DB41T 824-2013 地理标志产品 西峡香菇_第2页
DB41T 824-2013 地理标志产品 西峡香菇_第3页
DB41T 824-2013 地理标志产品 西峡香菇_第4页
DB41T 824-2013 地理标志产品 西峡香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41

41/T

824—2013地理标志产品 西峡香菇2013

-

09

-05

发布 2013

-

-

05

实施河 南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布DB41/T

824—2013 本标准按照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GB/T

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本标准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峡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西峡县食用菌生产办公室、西峡县食用菌科研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花枝、王文成、袁超峰、魏华铮、曹志娜、刘香粉、乔思伟。本标准参加起草人:闫红苗、白冰、孙文志、陈忠泽。DB41/T

824—2013 1 范围包装、运输和贮存。香菇。2规范性引用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17 白砂糖GB/T

1608 工业高锰酸钾GB/T

4456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料膜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

4892 硬质直方体运输包装尺寸GB/T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

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GB/T

食品中总坤及无机坤的测定GB/T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食品中总汞及无机汞的测定GB/T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GB/T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7096食用菌卫生标准GB/T

8855 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取样方法GB/T

12530 食用菌取样方法GB/T

12531 食用菌水分测定GB/T

12532 食用菌灰分测定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GB/T

14876 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T

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GB

19170 香菇菌种JC/T

建筑生石灰NY/T

饲料用小麦麸QB/T

赤砂糖DB41/T

824—2013YY/T

0160 直管形石英紫外线低压汞消毒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

年版3 术语和定义GB/T

12728、GB

19170界定的和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培养料主料栽培香菇的培养料中占有较大比例,并能提供主要营养的物质。3.2辅料为香菇栽培提供木屑以外的其他营养物质。4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规定》批准的西峡县管辖范围内,见附录A。5 要求5.1菌种选用的菌种应符合GB

的规定。5.2 培养料5.2.1 主料(木屑)5.2.1.1 树种主要采用壳斗科栎属的麻栎、栓皮栎、板栗、茅栗、白栎等阔叶树种。5.2.1.2 砍伐季节立冬到惊蛰。5.2.1.3 木屑按5.2.1.1规定树种的材质制作成5mm×木屑颗粒。5.2.1.4感官色泽正常,无结块、无霉变、无异味、无污染,无其它物质。5.2.1.5 理化指标pH值~7,干木屑含水以下,总氮含量0.3%~,总碳含量以下。无有毒有害物质。DB41/T

824—20135.2.25.2.2.1 麦麸应符合NY/T

119的规定。5.2.2.2 白砂糖应符合GB

的规定。5.2.2.3 赤砂糖应符合QB/T

2343.15.3 消毒材料5.3.1

乙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的规定。5.3.2高锰酸钾应符合GB/T

1608的规定。5.3.3 生石灰应符合JC/T

479的规定。5.3.4 紫外线灯应符合

YY/T

0160

的规定。5.4 栽培袋采用符合GB/T

4456规定的膜厚为0.05㎜~0.06㎜聚乙烯吹塑料袋。5.5 菌袋制作技术规范见附录B。5.6 出菇管理技术规范见附录C。5.7 产品分类5.7.1 鲜香菇产品分类分为三类:L、M、S5.7.2 干香菇产品分类见表1.

菇盖表面有裂痕、纹理呈白色,菌褶鲜黄色、立度好、条纹清晰1.151.156080cm1.51.5cm0.5cm

cm0.80.6506070cm

6.0

4.0不允许混入虫菇、烂菇、霉变菇、虫体、动物毛发和排泄物、金属物、矿物质等杂物

DB41/T

824—2013表1干香菇产品分类5.8质量指标5.8.1 鲜香菇质量指标见表2。表

2鲜香菇质量指标5.8.2干香菇质量指标5.8.2.1 白花冬菇质量指标见表3。表

3白花冬菇质量指标

1.151.156080cmcm0.5cm

1.151.156080cm1.5cm0.5cm平台标准公共服务省地方南河DB41/T

824—2013平台标准公共服务省地方南河5.8.2.2 茶花冬菇质量指标见表4。表

4茶花冬菇质量指标5.8.2.3 光面菇质量指标见表5。表5

光面厚菇质量指标5.8.2.4 生切菇片质量指标见表6。

cm2.5cm0.7cm0.3cm13.07.07.012.012.015.015.0DB41/T

824—2013表

6 生切菇片质量指标5.9 理化指标见表

7。表

7 理化指标5.10卫生指标5.10.1鲜香菇、干香菇卫生指标按

GB

7096

执行。5.10.2 出口干香菇按国家动植物检疫有关规定执行。5.10.3出口香菇质量等级按双方合同标准执行。6 试验方法6.1 感官6.1.1级要求,看有无杂质混入。6.1.2 鼻闻嘴尝不允许有异味。6.2 杂质(物)的检验DB41/T

824—2013分取样品2000g,检出菌褶色泽不符、虫体、霉斑、残次菇、碎菇体、杂质称重,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计算见式。Y

1m

100%

.....................................

(2)式中:Y

——褐色菌褶、虫孔、霉斑、残缺菇、碎菇体、杂质百分数,%。m1——褐色菌褶,虫孔、霉斑、残缺菇、碎菇体、杂质重量,g。m——样品重量,g。6.3 尺寸测量6.3.1 用尺子测量干、鲜香菇的长度、宽度、菌盖直径等。6.3.2 干、鲜香菇厚度的测量均是沿中心纵向切开,量菌肉最厚处的厚度。6.4 理化指标6.4.1

GB/T

12531

进行。6.4.2

GB/T

12532

进行。6.4.3 粗蛋白测定按

5009.5

进行。6.4.4 粗纤维测定按

进行。6.5 卫生指标6.5.1 砷测定按

进行。6.5.2 铅测定按

GB/T

规定进行。6.5.3 汞测定按

进行。6.5.4 久效磷、氧化乐果、马拉硫磷测定按

GB/T

5009.20

规定进行。6.5.5 甲胺磷测定按

GB/T

14876

规定进行。6.5.6

1.0g,在

200ML+蒸馏水中浸泡

GB/T

规定进行。7

检验规则7.1

按GB/T

8855规定执行。7.2 抽样按GB/T

8855规定执行。7.3 交收检验交收检验为逐批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交收。检验项目为:感官质量指标。7.4 型式检验DB41/T

824—2013型式检验为本标准第5章的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a)

前后两次交收检验结果差异较大;b)

因人为或自然因素使生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c)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7.5 判定规则7.5.1 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7.5.2 卫生指标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为不合格。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8.1 标志8.1.1 产品内包装上应标有以下标志:a)

产品标志;b)

产品名称;c)

执行标准号;d)

质量等级;e)

生产日期;f)

净含量;g)

保质期;h)

企业名称、地址。8.1.2 产品外包装上应标有以下标志:a)

收货单位;b)

发货单位;c)

小心轻放标志;d)

防雨淋防潮标志;e)

防晒标志;f)

防止重压标志。8.2 包装8.2.1 保鲜菇包装采用聚丙烯树脂或聚乙烯树脂成型箱,接口处用

4cm

宽的胶带封口。干香菇内包装用聚丙烯或聚乙烯成型袋包装。包装箱、袋卫生指标应符合

GB/T

9687

的规定。8.2.2 干菇外包装采用强度

以上的纸材制作纸箱,纸箱上部和底部用大于

宽的胶带封口。外包装尺寸按

的规定。8.2.3包装袋内应附产品合格证,内包装中小包装袋应有净重、营养成分表和使用方法说明书及防潮剂。8.2.4 需方对包装有特殊要求时,按供需双方商定或合同中规定进行包装。8.3 运输DB41/T

824—20138.3.1不得与有毒品混装,不得用被有毒或其他有害物质污染的运输工具运载。8.3.2

1℃~4℃温度可调的冷藏车运输。已进入冷库贮存的干香菇,在气温高于

15应用

1℃~4℃可调冷藏车运输。8.3.3 干菇运输时应有遮蓬,防止雨淋,避免挤压。8.4 贮存8.4.1

1℃~4℃温度的冷库内。8.4.2 香菇干品,不得直接裸露空间,应分级装入聚乙烯袋内严格密封后贮存。8.4.3 处贮存。8.4.4 三个月以上长期贮存的干香菇除按本标准

8.4.2

规定外,贮存温度在

120℃,箱体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8.4.5 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混放。DB41/T

824—2013附

录 A(规范性附录)西峡香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西峡香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见图A.1.图A.1 西峡香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图10

10

DB41/T

824—2013附

录 B(规范性附录)西峡香菇菌袋制作技术规范B.1 生产季节见表。表

B.1B.2原料配方木屑~,麦麸15%~18%,石膏,含水率55%左右,pH值自然。B.3 菌棒生产工艺流程备料→称重→→湿拌→装袋→→检验→→→接种→菌丝培养。B.4 配料操作程序B.4.1 称重按计划生产数量和配方中各原料的比例称其准确数量。B.4.2 干拌把称重后的各种原料,在未加水前混合搅拌2~3次,充分拌匀。B.4.3 湿拌搅拌均匀后加水拌匀至含水率左右。B.5 装袋B.5.1 设备装袋机B.5.2 塑料袋规格低压高密度聚乙稀长度和宽度为580mm×180mm,塑料袋厚度0.05mm~0.06mm。11——25℃左右气温条件,每一千袋应拥有

25m

以上的培养面积;DB41/T——25℃左右气温条件,每一千袋应拥有

25m

以上的培养面积;B.5.3 料袋580mm×180mm的料袋每袋内装含水量的培养料1.3

kg~1.5kg,每袋湿重3.0

kg~3.3kg左右。B.5.4 检验用清水浸袋查找破洞擦干后,并用胶带粘贴破洞。B.6 灭菌B.6.1 常压灭菌炉内料温整体达到℃后,保持10h~12h。B.6.2 高压灭菌0.14MPa压力,℃保持。B.7 冷却在空间消毒后的专门冷却室冷却至28℃以下。B.8 接种B.8.1 接种箱或接种室接种工艺流程接种箱(室)用前检查→消毒→装箱→消毒(气雾消毒30min)→接种〔每箱(室)同一品种〕→培养。B.8.2 接种封口方式采用单面接种,每袋接种4穴~5穴。可采用接种后立即套袋扎口的封口方式,禁止用石蜡封口。B.9 培养管理B.9.1 培养场所B.9.1.1 培养室应具备以下条件:——培养室干净、干燥、通风、避光;——培养室用石灰水对墙壁地面消毒,并用气雾消毒剂进行空间消毒;2——备有辅助降温设备或降温措施。B.9.1.2 越夏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

果园或其它污染源。上风向

没有工业污染源,并相对集中连片;——水质符合

5749

要求;12DB41/T

824—2013——空气质量符合

3095

要求;——场地环境符合

GB/T

要求。B.9.2 棚架规格B.9.2.1

外棚棚高3.5

m~4.5m,每座外荫棚四周距内架2m,四周围栏能通风,遮光。外棚顶和四周用三层遮阴网隔热、避光以上,外棚顶与内架顶间距

m~

m。提倡2~6

架内菇棚共用一架外荫棚。连片构筑内菇棚时,共用一个外荫棚的内菇架不多于25架。每架外菇棚间距不得少于2

m。9m~12m3.5m

1.8m1.2

m~1.5m2m

30cm15cmB.9.2.2 内架规格内架高1.8m,中间走道宽90cm,两边层架宽各90cm,层间距30cm5层,底层距地面15cm,见图B.1B.2。图A.2 菇棚结构横切面示意图2m3.5m2m

1.8m90cm

90cm90cm15cm图A.3 菇棚结构纵切面示意图13DB41/T

824—2013B.10 培养条件控制温度23℃~25℃,适时、适量通风,避光培养,空气相对湿度70%以下。B.11 菌袋的检查与处理B.11.1 检查接种培养7天左右,进行第一次检查,第15天进行第二次检查,第25天进行第三次检查。B.11.2 处理污染袋挑出后随时灭菌后处理,未成活无污染的可重新接种。B.12 刺孔通气与翻堆B.12.1 第一次刺孔当菌丝长满菌袋50%~

,可进行第一次刺孔。一般每袋刺孔25个左右,孔深1

cm~1.5

cm温25℃以下时,堆形为井字形,堆层为4层以下。B.12.2 第二次刺孔6

cm2.5cm~60~8030

cm~40cm3层~4层,堆形为三角形。这时瘤状物较多,但瘤状物上不能刺孔,气温28℃以上时不能刺孔。B.13 菌袋越夏管理B.13.1 越夏管理期限进棚后150天左右(5月~9月)。B.13.2 菌袋排放菌袋单层平放,两袋间距~。B.13.3 转色遮荫度70%左右,避直射光,温度28~80%,通风良好。B.13.4 黄水处理温度超过30℃,菌袋转色中吐黄水过多时,可通过刺孔使黄水排出。通常自然排出。B.13.5 高温期管理气温30湿度,防止菌袋水分蒸发过多。主要靠自然养菌,一般不应随意翻动,如有污染袋,及早取出进行灭菌处理。14DB41/T

824—2013附

录 C(规范性附录)出菇管理技术规范C.1 栽培场地要求C.1.1 基本条件通风向阳,干燥干净,水源较近,

交通方便,菇棚相对集中连片。四周100m以内无任何污染源。上风向20km没有污染源。C.1.2 棚架规格按附录B中B.9.2的规定。C.1.3 水质要求按GB

5749要求。C.1.4 空气质量按GB

3095要求。C.1.5 环境要求按GB/T

18407.1要求。C.2 设备与工具装菇的容器。C.3 出菇模式室外、高棚、层架、不脱袋、割口现蕾出菇。C.4 出菇管理C.4.1 操作人员要求应干净卫生,工作期间应穿工作服和衣帽、手套。C.4.2 菌袋成熟度C.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