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安置区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移民安置区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移民安置区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移民安置区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移民安置区人居环境改善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SM:01设计说明书一.概述本项目为移民安置区人居环境改善工程,项目位于云阳县渠马镇将军梁社区、土岩村、促进村、白银村。渠马镇隶属于重庆市云阳县,地处云阳县西北部,长江支流澎溪河北岸,东接高阳镇,南与养鹿镇接壤,西与开州区金峰镇相连,北与双龙镇相邻,距云阳县政府驻地45公里,区域总面积35.52平方千米。渠马镇下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52个村(居)民小组,户籍人口为18592人,集镇常住人口4262人。渠马镇是三峡工程移民搬迁镇,属于原国务院三峡办印发的《三峡库区城镇移民小区综合帮扶实施指南》确定的284个城镇移民集中安置小区之一。该项目建成后将改善渠马镇将军梁社区、土岩村、促进村、白银村移民安置区居住环境,其社会效益显著。本项目主要由道路交通设施、给排水设施、休闲健身设施三部分组成。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人行步道、道路硬化、污水管网、青石栏杆、仿树根栏杆、路灯、绿化、活动广场、公共厕所等。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新建人行步道2336.7m,步道安装仿树根栏杆1190.0m,步道绿化2389.0㎡,道路硬化2169.53m;新建污水管网1734.0m,污水检查井129座,消能井11座,新建化粪池1座,整治化粪池1座;政府前新建架空活动广场面积714.98m²,安装路灯22盏等;望江广场安装青石栏杆138.3m,透水砖铺装201.6m²,路面拆除及恢复247.1m²,院坝拆除及恢复155.9m²等。1.任务依据建设单位设计委托函;(1)云阳县水利局关于《云阳县渠马镇将军梁社区移民安置区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云水利[2022]247号);(2)《关于在三峡库区后续工作中切实加强城镇移民小区综合帮扶的指导意见》(国三峡办发规字[2012]35号);(3)《三峡后续工作规划优化完善意见》;(4)《国务院关于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批复》(国函[2011]69号);(5)《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补助标准》(财企[2012]120号);(6)重庆市移民局《关于做好三峡后续工作城镇移民安置小区综合帮扶工作的通知》(渝移发规字〔2013〕401号);(7)重庆市水利局转发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指标量化方案(试行)的通知(渝水三峡〔2019〕10号);(8)中贝天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的(云阳县渠马镇将军梁社区移民安置区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9)项目业主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初步设计阶段专家评审意见及逐条回复:1、补充可研批复建设内容及投资。回复:报告中已附可研批复。2、人行步道主要用途是配合景点,是否符合项目申报要求,分析投资效益人行道景点人流量。回复:人行步道主要是改善当地出行条件,打造沿江旅游带,促进农旅融合,符合政策。3、报告P13页,工程位于重庆市云阳县渠马镇,有云利路通过,交通条件方便。回复:已修改相关说法。4、总图中标注广场及厕所的主要出入口。回复:总图中已标注广场及厕所的主要出入口。5、广场架空层平面图内厕所应优化布置。回复:厕所已优化。6、补充广场屋顶层平面图。回复:已补充广场屋顶层平面图。7、P15“本次设计公路均参照四级公路(Ⅱ类)”与“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规定”说法不一。回复:已统一说法。8、道路平面错车道未设计。回复:已补充错车道。9、核实W29-W30处污水管道对梯道的影响,老场镇外侧未见化粪池设计。回复:已复核管道对梯道无影响,老场镇外利用原化粪池。10、进一步优化W16-W24线路选择,避免陡坡接缓坡。回复:已优化。11、应注明新旧化粪池位置便于接入。回复:已注明新旧化粪池位置12、结构总说明16G101图集过期,西南15G701过期。回复:已修改过期规范。13、挡土板不应按剪力墙计算配筋,复核计算挡土板配筋。回复:已复核计算挡土板配筋。14、地梁未见配筋,挡土板抬梁未见配筋。回复:已补充配筋。15、停车区域文本中写的保留停车功能,但设计中表达的架空活动场地,未见停车场相关内容。回复:架空活动场地暂不停车。16、广场覆土深度为40cm,灯具的基础却为60cm,需改善。回复:已调整灯具基础。17、设计说明补充设计内容,工程概况。回复:已补充。18、补充总平面中凡有档墙、堡坎、护坡上部边缘临空处;地下汽车库坡道两侧临空处;19、室外台阶高度超过0.7m两侧临空处均应设置安全防护,并索引护栏做法。回复:已补充安全防护。20、补充栏杆设计要求,明确拦杆使用位置、设计高度、材质、杆件净距、栏杆水平荷载、21、低窗台护栏等。回复:已栏杆设计要求。22、设计依据补充《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回复:已补充相关规范。23、道路硬化章节补充技术标准表,明确规范值及设计值。回复:已补充技术标准表。24、补充完善广场整治部分平面图。回复:已补充完善广场整治部分平面图。25、建议在报告中增加将军梁社区的基本情况,包括集镇建设、社区基础设施、人口等;回复:已补充相关基本情况。26、补充新、老集镇用水情况、排水设施现状、污水收集状况;回复:已补充相关现状。27、污水总变化系数取值有误,应按照最新的标注选取。回复:已修改变化系数。28、报告中计算时表述的管材与管材选取不一致。回复:已修改相关管材。29、在平面图中采用不同线型区分开各种管材;回复:已修改。30、污水管道支墩设计在哪里,应在平面图中反映出来。回复:已修改。31、复核面层强度要求。回复:已复核。32、人行道采用压模混凝土,具体工艺流程,施工要求。回复:已补充具体工艺流程,施工要求。33、无招投标章节。回复:已补充招投标章节。34、定额采用恰当,材料价格执行明确,人工单价执行标准不一致,应为2022年第三季度《重庆市渝东北片区人工信息价》。回复:已修改人工单价。3.道路硬化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标准序号指标名称单位设计采用值规范规定值1道路等级—四级公路(Ⅱ类)四级公路(Ⅱ类)2计算行车速度km/h15153路面宽度m3.5、4.53.504圆曲线最小半径m15155回头曲线最小半径m10106最大纵坡%12127最小纵坡%0.30.38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2001509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20015010路拱横坡%1.51.511路面结构设计荷载—BZZ-100型标准车12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1/2513路面设计工作年限年101014停车视距m≥15≥1515道路净高m4.54.516抗震烈度地震基本烈度:6度(构造设防)地震基本烈度:6度(构造设防)4.设计采用规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重庆市“四好农村路”(通组公路)管理办法》;《重庆市“四好农村路”(通组公路)设计通用图》;《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山区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5.工程概况该项目是为了改善渠马镇移民安置区群众的交通出行条件,改善渠马镇环境,此次设计根据委托单位要求,只做路面硬化设计和对路线进行局部开挖,其它方面不作大的调整。本次设计共5条路,路线总长2.169公里。工程规模序号道路名称道路长度(m)路面宽度(m)1将军梁社区办公室至龙胜大沟714.6084.502将军梁社区办公室至龙胜大沟1#支路71.2363.503将军梁社区办公室至龙胜大沟2#支路183.1883.504将军梁社区办公室至龙胜大沟3#支路53.5623.505渠马老集镇外侧至码头1146.9343.50合计2169.53二、沿线地理位置、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1、项目地理位置渠马镇隶属于重庆市云阳县,地处云阳县西北部,长江支流澎溪河北岸,东接高阳镇,南与养鹿镇接壤,西与开州区金峰镇相连,北与双龙镇相邻,距云阳县政府驻地45公里,区域总面积35.52平方千米。渠马镇下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52个村(居)民小组,户籍人口为18592人,集镇常住人口4262人。2、气象水文云阳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带,主要特点是:热量充足、雨量丰富、四季分明、夏热冬暖、秋雨连绵。受峡谷区地形、水系格局条件的影响,项目区雾多、日照少、风速小。多年平均气温17.7℃,日照1484.4小时。平均降水量为1243mm,但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每年的4~10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且容易受秋季伏旱影响,年均相对湿度70~80%。渠马镇年平均气温18℃,最高气温41℃(七月),最低温度-3摄氏度16(一月)。年降水量1200mm,无霜期300天左右。3、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测区内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和活动断裂通过。测区无新构造活动形迹,区域构造稳定。4、不良地质路段情况及工程设计相应的主要对策线路地段覆盖层普遍较薄,岩层产状平缓,斜坡岩土体整体稳定,场地稳定较好。据地实调查,线路区无泥石流、滑坡、危岩、崩塌、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现象三、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粗集料:沿线分布有一定数量的砂岩,且埋藏浅,石料强度30-40Mpa,现场无碎石的采石场,根据工程需要可就地开采加工或者购买合格的原材料。细集料:可采用河砂,测区无天然的砂,工程用砂可使用当地机制砂。水:测区内的水井、河水可直接作工程用水。电力状况:沿线居民聚集均可取得,建议工程合理安全用电,与当地居民协商解决避开用电高峰期,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四、路线设计1、路线平面设计原则(1)因原路基已基本成型,为土路基,在测设时,本次设计均利用原有平面线形,最大限度利用原有道路,局部路段进行改线和裁弯取直,平曲线不顺适处调整顺适。(2)综合考虑平、纵、横的合理组合,灵活地掌握技术标准,改善路线线形质量,并与地形、地貌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3)设计速度采用15km/h时,圆曲线最小半径不应小于12m。回头曲线设计速度采用15km/h时,最小半径不小于10m。(4)本项目参照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进行设计。2、路线纵断面设计原则(1)通组公路建设项目尽量减少拆迁,尽量利用旧路,为了避免大填大挖,减少水土流失,对于受限路段,采用技术指标下限,尽量不占用有限耕地资源和诱发新的路基病害和地质次生灾害。(2)对旧路纵坡较大路段,为保障行车安全,在长陡坡、高岩、陡坎等路段两端设置强制减速带、警告标志、安全护栏等安全设施。(3)改建公路最大纵坡不宜大于12%,特殊困难路段经论证后,在确保安全前提下,适当提高。(4)对于工程艰巨、地质复杂路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平纵指标可适当降低,路基宽度经论证可适当减窄,但降低技术标准路段的总长度不得大于项目总里程的20%,降低指标路段应做好相应的安保设施。五、路基、路面1、路基横断面布置公路根据现状路基宽度进行设计,本次设计路面宽度为4.5、3.5m,拱横坡为单向坡。在地形、地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路基宽度宜采用5.0m及以上,以确保公路的长期使用。2、横断面超高、加宽路基超高情况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超高方式绕公路中心旋转。超高值和肩宽值按照按《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中有关规定执行。3、填方路基设计路堤边坡坡率应根据填料性质、边坡高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地质条件良好,边坡高度不大于20m时,其边坡坡率不宜陡于下表的规定值。路堤边坡坡率填料内别边坡坡率上部高度(≤8m)下部高度(≤12m)填土边坡1:1.51:1.75填石边坡1:1.31:1.5砌石路基中的石材应选用当地不易风化的灰岩、砂岩等块片石,其边坡坡率不得小于1:0.75。浸水路堤在设计水位以下的边坡坡率可采用1:2,并视水流情况采取边坡加固及防护措施。应因地制宜设置浆砌块石护肩、护脚和路肩挡墙、路堤挡墙等支挡工程以确保路基稳定性。1)填料要求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cm的土块应打碎。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且应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路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和料,且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不得超过压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粒最大粒径应符合下表。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路基上路床0~30610下路床30~80410上路堤80~150315下路堤150以下2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61030-80410路床土质应均匀、密实、强度高,路床顶面回弹模量值不低于40MPa。4、路基压实路基应有足够的压实度,压实度应符合下表的要求。特别要注意对桥台背、涵台背、挡墙背作重点夯实。路基压实度不足的填方路段,应采取简易路面过渡,待路基自然沉降稳定后再铺筑新路面。路基压实度度最小值表填挖类别零填及挖方(cm)填方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0~0.30.3~0.80.8~1.5>1.5压实度(%)≥94≥94≥93≥905、挖方路基设计土质路堑边坡坡率应按小表并结合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施工方法等确定。土质路堑边坡坡率土的类别边坡坡率粘土、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3的粉土1:1中密以上的中砂、粗砂、砾砂1:1.5卵石土、碎石土、圆砾土、角砾土胶结和密实1:0.75中密1:1岩质路堑边坡坡率应按下表并结合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施工方法等确定。岩质路堑边坡坡边坡岩体类型风化程度边坡坡率H<15m15m≤H<20m灰岩、裂隙发育较少砂、页岩边坡未风化、微风化1:0.1~1:0.31:0.1~1:0.3弱风化1:0.1~1:0.31:0.3~1:0.5灰岩、裂缝较少的砂、页岩及泥岩未风化、微风化1:0.1~1:0.31:0.3~1:0.5弱风化1:0.3~1:0.51:0.5~1:0.75岩体较完整、裂缝较多的灰岩、砂页岩及泥岩未风化、微风化1:0.3~1:0.5弱风化1:0.5~1:0.75岩体较不完整,裂缝较多的岩质边坡弱风化1:0.5~1:1弱风化1:0.75~1:16、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路基排水设施应与农田排灌系统相协调,并确保排水畅通。边沟尺寸采用底宽40cm,深39cm的矩形边沟,边沟底采用6cm厚C20小石子混凝土铺底,沟墙采用12cm厚C20混凝土。7、路基防护工程(1)因无详细地勘,挡墙基槽开挖后,在施工中,要加强施工期的地质勘察工作,加强施工验槽,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验槽,施工必须按有关施工和验收规范进行,基槽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2)如基槽开挖后现场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而导致的工程量和投资增加,需征得相关方同意。(3)设计荷载:2015路基规范挡土墙车辆荷载,基底摩擦系数:0.30、0.40,墙后填料综合内摩擦角:30°,挡土墙持力层为强风化泥岩。(4)挡土墙墙身和基础统一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片石,石料强度不得小于30Mpa。(5)挡土墙基础埋入硬土层不小于1.0m,墙趾部分基坑在基础施工完毕后回填夯实,并做成坡度不小于5%的外倾斜坡。(6)挡墙基础承载力不得小于挡墙结构图中所列的基底应力值。(7)挡土墙纵向分缝长度一般为10-15米,两段间设沉降伸缩缝,缝宽2.0cm,缝内填以沥青麻絮或不透水材料,沿内外顶三方填塞深度不小于20cm。(8)挡土墙墙身应设置泄水孔,最底下一排泄水孔应高于水沟,泄水孔间距2×2m,外斜3%,预埋φ75PVC管,上下交错梅花形布置。墙背泄水孔进口采用土工布包裹。(9)墙后填土须待挡土墙墙体结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即时填筑,并对填土进行分层夯实,注意墙身不要受到夯击影响。填筑前先清除植物及其根系和其它废物。(10)墙后原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先将填方区开挖成倒坡台阶后再填土,以免填方沿原地面滑动。(11)墙后填土应选择透水性较强的填料,其内摩擦角不得小于35度。回填土与开挖面接触的1米左右范围内的填料应选用粗粒土。(12)本工程边坡采用“动态法设计,信息化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对边坡岩土的性状、支护结构的变位和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应进行各种观测,并将观测结果及时反馈,以指导设计与施工。8、路面设计(一)路面设计参数1、路面类型:水泥混凝土2、自然区划:路线所在地区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V2区。3、路面设计工作年限:10年4、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5、交通量等级:轻交通(二)路面结构形式及材料参数1、路面结构组合形式表、路面结构面层(C25水泥砼)基层(填隙碎石)结构厚度20cm8cm各结构形式详见结构图。2、路面结构材料参数(1)各种结构参数表材料名称抗弯拉强度(Mpa)抗压强度(Mpa)抗压回弹模量(Mpa)竣工验收弯沉值(mm-2)土基150填隙碎石基层300144.8C25水泥砼面层≥4.0≥2525000(2)路肩路肩采用C20砼浇筑,其尺寸为宽0.25m×高0.25m。(三)填隙碎石基层1、一般规定①用单一粒径的粗碎石和石屑组成的填隙碎石可用干法施工,也可用湿法施工。干法施工的填隙碎石特别适宜于干旱缺水地区。②填隙碎石的一层压实厚度,可取碎石最大粒径的1.5-2.0倍。③在农村公路中可将填隙碎石用作基层。④填隙碎石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细集料应干燥。b、应采用二轮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填隙料应填满粗碎石层内部的全部孔隙。碾压后,表面粗碎石间的孔隙应填满,但不得使填隙料覆盖粗集料而自成一层,表面应看得见粗碎石。碾压后基层的固体体积率应不小于85%。c、填隙碎石基层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d、检查材料层的松铺厚度,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2、材料技术要求①填隙碎石用做基层时,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mm。②粗碎石可以用具有一定强度压碎值的各种岩石或漂石轧制,但漂石的粒径应为粗碎石最大粒径的3倍以上;材料中的扁平、长条和软弱颗粒的含量不应超过15%。③填隙碎石、粗碎石的颗粒组成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填隙碎石用骨料的颗粒组成(%)项次粒径筛孔尺寸(mm)635337.531.526.519169.5130-6010025-60-0-15-0-5--225-50-100-25-500-15-0-5-320-40--10035-37-0-15-0-5④采用上表中的1号粗集料时,填隙料的标称最大粒径可为9.5mm。⑤采用上表中的2、3号粗集料时,填隙料可采用下表中的级配:填隙碎石料的颗粒组成筛孔尺寸9.54.752.360.60.075塑指通过质量百分率(%)10085~10050~7030~500~10<63、施工及技术要求①处治旧路面:旧路面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单车道无路拱),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②施工放样:在处治好的旧路面上恢复边线并在两侧路肩上设置指示桩,在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基层边缘的设计高。③备料:根据基层宽度和松铺系数(1.20~1.30,碎石最大粒径与压实厚度之比为0.5左右时,系数为1:3,比值较大时,系数接近1.2),计算各段需要的粗碎石数量。填隙料用量约为粗碎石重量的30%~40%。④摊铺粗碎石:按松铺厚度均匀摊铺粗碎石。⑤初压:用10T二轮压路机碾压3~4遍,每次重叠1/3轮宽,碾压由边至中,使粗碎石稳定就位。④摊铺粗碎石:按松铺厚度均匀摊铺粗碎石。⑤初压:用10T二轮压路机碾压3~4遍,每次重叠1/3轮宽,碾压由边至中,使粗碎石稳定就位。⑥撒铺填隙料:用人工或人工配合小型铲运机将填隙料均匀撒铺于压稳的粗碎石层上,松厚约2.5~3.0cm。⑦碾压:用振动压路机慢速碾压,将全部填隙料振入粗碎石的孔隙中。应避免纵向接缝。在必须分两幅铺筑时,纵缝应搭接拌和。前一幅碾压密实,在后一幅拌和时,应将相邻的前幅边部约0.3m搭接拌和,整平后一起碾压密实。⑧再次撒布填隙料和碾压:第二次撒布填隙料,松厚约2~2.5cm。用振动压路机继续碾压,直到全部孔隙被填满为止。⑨终压:用压路机再压1~2遍。碾压前宜在表面洒少量的水,洒水量大于3kg/m2。碾压完成后应留待一段时间让水分蒸发,使结构层干燥,再在其上铺筑其它面层。(四)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1、路面材料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表面应抗滑、耐磨、平整。面层采用C25水泥混凝土,其抗弯拉强度不低于4.0Mpa,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号不应小于PC42.5,其粗集料与细集料的技术要求与级配范围均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的有关规定。①碎石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19.0mm;碎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26.5mm;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31.5mm。表1 碎石、破碎卵石和卵石质量标项 目技术指标项目技术指标碎石压碎值指标,%≤5碱活性反应不得有碱活性反应或疑似碱活性反应卵石压碎值指标,%≤3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8表观密度≥50gm3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5松散堆积密度≥30gm3含泥量,按质量计,%≤0.5孔隙率≤7%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5岩石抗压强度(Pa)≥岩浆岩100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O3质量计,%<1.0变质岩80有机物含量(比色法)合格沉积岩60用作混凝土面板的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进行分级掺配使用,并符合表2的要求。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26.50mm。卵碎石或碎石中粒径小于0.075mm的石粉含量不宜小于1%。表2粗集料级配范围粒径(mm)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mm)31.526.519.016.09.504.752.364.75-31.510095-10060-7530-5010-300-100-5②砂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天然砂宜为中砂,也可使用细度模数在2.0~3.5之间的砂。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0.3,否则,应分别堆放,并调整配合比中的砂率后使用。表3细集料技术指标项 目技术指标项 目技术指标机制砂单粒径最大压碎值指标,%≤5机制砂母岩抗压强度≥0Pa氯化物,氯离子质量计,%≤.2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8表观密度≥50gm云母,按质量计,%≤.0松散堆积密度≥40gm3天然砂机制砂含泥量按质量计%≤.0孔隙率≤5%天然砂、机制砂泥块含量,按质量计,%≤.5碱活性反应不得有碱活性反应或疑似碱活性反硫化物及硫酸盐按O3质量计%≤.5机制砂MB值<14或合格石粉含量,按质量计%<.0轻物质,按质量计%≤.0机制砂MB值≥1.4或不合格石粉含量,按质量计%<.0有机物含量(比色法)合格表4细集料级配范围砂分级细度模式方筛孔尺寸()4.52.61.80.00.00.50.75粗纱3.1~.90~1065~9535~6515~305~00~00~5中砂2.3~.90~1075~1050~9030~608~00~00~5细纱1.6~.90~1085~1075~1060~8415~450~00~5注:通过各筛孔的百分率以质量计。③水应采用人畜引用水或自来水,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它有害杂质。2、砼板块尺寸本路段按路幅宽度W进行分幅施工,W<5.5米按单幅施工,5.5≤W<10米按双幅施工,双幅砼路面全线设纵缝,纵缝为平缝,并设拉杆;无论单幅或双幅施工,均应按中线每4-5米切割缩缝,纵、横缝均用聚乙稀胶泥填充,起止端加设边缘钢筋;在板缝错开处设置防裂钢筋,在板角小于80°的板中设置角隅钢筋。当纵坡小于5%时,砼路面面层应压纹(纹深一般路段为0.5~1.0mm,特殊路段为0.6~1.1mm),纵坡大于5%的路面应作横刻槽防滑处理,刻槽尺寸为:槽宽7mm、槽深8mm、间距30mm(最好为不等距)。其具体施工详见水泥混凝土板分块大样图。3、面层接缝(1)胀缝设置与施工胀缝设置:在邻近桥梁或固定建筑物处、或与其它类型路面相连接处、板厚变化处、隧道口、小半径曲线和纵坡变换处,均应设置胀缝。在其它位置,当板厚≥0.20m并在夏季施工时,也可不设胀缝;其它季节施工,一般可每隔100~200m设置一条胀缝。胀缝施工:胀缝施工的技术关键有两条:一是保证钢筋支架和胀缝板准确定位,使用机械或人工摊铺时不推移,支架不弯曲,胀缝板不倾斜。要求支架和胀缝板较有力的固定。二是胀缝板上部软嵌入临时木条,胀缝板顶部会提前开裂,来不及硬切(双)缝,已经弯曲断开,缝宽不一致,很难处理。解决办法是临时软嵌(20~25)mm×20mm木条,保持均匀缝宽和边角完好性,直到填缝,剔除木条(施工车辆通行期间不剔除),再粘胀缝多孔橡胶条或聚氨酯弹性胶填缝。(2)拉杆设置拉杆不能设置得过浅,亦不得有过大偏斜,要求拉杆设置深度及上下左右偏斜10mm,不然会给拉杆端带来更大的横向弯拉应力,拉杆端部的行车道轮迹位置很容易断裂破坏。4、超高、加宽过渡段对于超高、加宽过渡段应符合渐变率为1:15且不小于10m的要求,若不满足上述要求需做到超高、加宽过渡段圆滑顺直。路基超高情况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超高方式绕公路中心旋转。超高值和肩宽值按照按《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中有关规定执行。5、水泥砼路面养生(1)混凝土的养护基本要求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砼(混凝土)的养护目的,一是创造各种条件使水泥充分水化,加速砼硬化:二是防止砼成型后暴晒、风吹、寒冷等条件而出现的不正常收缩、裂缝等破损现象,使砼达到其应有强度。(2)养护工序覆盖养护是最常用的保温保湿养护方法。主要措施是:应在初凝以后开始覆盖养护,在终凝后开始浇水(12小时后),使用保湿膜、土工毡、土工布、麻袋、草袋、草帘等覆盖物保湿养生。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潮湿状态,并由此确定每天的洒水遍数。养生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应特别注重前7天的保湿养生。一般养生天数宜为14~21天,高温天不宜少于14天,低温天不宜少于21天,掺粉煤灰的混凝土路面,最短养生时间不宜少于28天,低温天应适当延长。混凝土板养生初期,严禁人、畜、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40%后,行人方可通行,面板达到设计弯拉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6、强制减速带(1)设置原则农村公路建设受当地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技术指标无法完全达到等级公路标准的路段称为受限路段,须在坡度≥8%或半径≤15m的圆曲线范围内以及在公路道口、工矿企业、学校、住宅小区入口等路段均需设置强制减速带。(2)设置标准首先确定强制减速带设置路段,待水泥砼路面完工后立即在确定的路段上每间隔5m设置50cm宽的减速带,摊铺粒径4~6cm破碎卵石,然后用平板机将摊铺的破碎卵石嵌入一部分在水泥砼路面内,高出水泥砼路面1.5~2cm。六、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根据《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D82—200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和《山区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农村公路须在陡岩、急弯、沿河路段应当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在急弯、陡坡路段应设置强制减速带。1、标志设置要素:(1)前置距离需要驾驶人根据信息采取相应行动的,例如变换车道、改变行驶方向、减速或停车等情况,在标志设置时,除确保驾驶人在动态条件下能读完标志信息外,还应预留一定的前置距离,给驾驶人采取相应行动提供时间和空间。这类标志主要是警告标志,农村通组公路标志设置前置距离一般可采用30m,可根据现场条件适当调整,但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的规定。(2)标志尺寸公路按照设计速度选择标志字高,农村通组公路指路标志中汉字字高原则采用25cm。警告标志采用边长为70cm的等边三角形,圆形禁令标志直径采用60cm规格。其余事项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的规定。(3)标志结构和形式标志支撑结构宜选择单柱和悬臂,也可使用双柱结构。路侧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单柱式,也可在保证结构稳定安全的前提下,将标志附着于路侧山石上。(4)标志材料标志底板可采用铝合金板、钢板、合成树脂类板材等制作,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7)相关规定。农村通组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等级宜采用Ⅱ类及以上。2、标志设计(1)急弯路段平曲线半径小于20m且停车视距小于20m时的路段,应设置急转弯标志。相邻两个反向曲线的半径均小于或其中一个小于20m且停车视距小于20m,相邻两曲线间距小于40m时,应设置反向弯路标志。连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反向平曲线,其平曲线半径均小于或有两个半径小于20m且停车视距小于20m时,且各圆曲线的间距均小于40m时设置连续弯路标志。当连续弯路总长度大于500m时,应重复设置。可在连续弯路标志下附加连续弯路长度的辅助标志。急弯标志可以和建议速度标志或限制速度标志联合使用。条件允许时,可考虑采用开挖视距平台等措施改善视距。(2)陡坡路段陡坡标志用以提醒车辆驾驶人小心驾驶。当纵坡大于7%时,在纵坡坡脚适当位置设置上陡坡标志,在纵坡坡顶适当位置设置下陡坡标志。当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纵坡大于7%的路段坡顶前适当位置,可设置连续下坡标志。当纵坡大于7%的路段设置强制性减速带。(3)其他标志其他路段可根据现场条件、管理需要,设置相应的限制速度、注意落石、道路变窄、注意村庄、注意行人、慢行、注意危险、鸣笛等标志。各种标志适用条件及设置方法详见《道路标志和标线》GB5768.2相关要求。七、涵洞工程1、设计原则为了保证路基稳定,应结合排水和灌溉需求,设置必要的涵洞,确保排水畅通。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管顶填土高度:0.5~8.0米。当洞顶覆土厚度小于0.5米时,涵顶及涵两侧填土在两倍孔径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方法分层夯实;当洞顶覆土厚度在0.5~1.0米时,涵顶可通过施工车辆,但压路机必须采用静压。通过现场勘察、资料分析和经济比较,选择桥涵型式和孔跨布置。涵洞设计视填土高度、地基承载力和泄洪能力而定,本项目均采用D300、D500、D750钢筋砼圆管涵和盖板涵,以利于造价控制及后期养护清淤作业。涵洞进出口分别采用八字墙、一字墙、边沟跌井等洞口形式。2、圆管涵主要材料:①管节:混凝土为C30;钢筋为HPB300、HRB400。②洞口墙,河床铺砌,隔水墙:M7.5浆砌片石。③勾缝:M7.5砂浆。④片石强度等级不小于MU30。3、盖板涵主要材料:①盖板混凝土:C30混凝土②盖板钢筋:HPB300、HRB400③涵台身:C20片石混凝土④涵台基础:C20片石混凝土;涵底铺砌:M7.5浆砌MU30片石;帽石:C30混凝土3、技术要点①涵洞必须注意其基底承载力的要求。全段的涵洞基底标高可视基坑开挖后的具体情况,在满足基底承载力要求的情况下,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可酌情调整基底标高。凡基底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均需采用换填处理,处理后的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②管节预制时必须在砼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才允许脱底模、堆放和运输。堆放和运输时,必须在管节端部用两点搁支,并不得使上、下面倒置。③台背填土必须在连接缝中的砂浆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进行,并应在管涵两侧同时分层夯填。台背填土应选择透水性良好的砂砾石或砂质土壤,保证内摩擦角不小于35°。④圆管涵管接缝内填塞沥青麻絮,也可填塞粘土胶泥,外用砂浆抹平。⑤其他未尽事宜按交通部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F50-2011)的要求执行。八、人行步道8.2.1现状分析项目区景点较多,但各景点之间较为分散,缺乏有效的连接,不利于打造文化旅游观光带。本次设计新建土岩村方子石人行步道及渠马集镇至白银竹林包人行步道,将项目区分散景点进行有效连接,打造沿江文化旅游观光带,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旅融合发展,为当地移居民增收创造条件。本次新建人行步道共长2336.7m,宽均为2.0m,其中土岩村方子石人行步道长125.0m,渠马集镇政府大楼至白银村塔人行步道长797.5m,白银村1组凉水井至白银村2组鸭子坪人行步道长623.7m,白岭村大祠堂至白银村3组灵观台人行步道长598.2m,白银村3组灵观台至主顶包人行步道长192.3m。8.2.2设计依据(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2)《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3)《重庆市山城步道设计导则》(2018年);(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8.2.3设计方案本次设计人行步道沿着原有人行便道进行设计,在原有人行便道的基础上将人行便道加宽到2m,人行步道采用压模混凝土地面,宽度2m。每隔200m左右设置一个休息平台,并配备垃圾桶及座凳等;在步道沿线一共设置4个休息亭;沿线配置路灯及绿化设施;在白银村3组灵观台设置一个观景平台,人行步道其结构层如下:密封保护剂;120mm厚C20压模混凝土地面(米黄色);100mm厚级配碎石垫层;素土夯实(夯实系数≥0.90)。(一)路线走向本项目性质是新建,路线沿着原有人行便道进行布置,针对局部原始坡面较陡的部位线路进行调整。人行步道路规格为:1)路床:根据地形走向进行平整夯实,软基需进行20cm片石处理,夯实密度不小于90%,不平整路基进行挖方平整;2)路面:铺装120mm厚C20压模混凝土地面,横坡0.3%,每5m设置变形缝;3)纵坡:人行步道路纵坡根据原有路基灵活设置,但必须满足以下要求:纵坡不大于9%,大于9%采用台阶,台阶采用30*15cm和35*15cm;最小纵坡以满足雨雪水排除要求为准,一般宜取0.3~0.5%;4)伸缩缝:设计5m一道变形缝,施工中用模板隔开。(二)主要控制点本项路线布置主要的地物控制点为:现有道路和沿线建筑物等。8.2.4压模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压模彩色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提浆收光→播撒强化料→精收光→补强化料→二次收光→撒脱模粉→用模具压印地面→封闭道路→冲洗艺术地面→涂刷保护剂→完工。压模彩色混凝土施工工序要求1、混凝土铺设以后,当混凝土初凝由施工人员采用大抹刀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收光。收光时应注意表面上是否存在浮浆,如果有多余的浮浆,应人工刮出。提浆的作用是将彩色强化料与砼完整结合,收光过程中若出现有较大的骨料(石块)浮在表面应捡出。2、当收光完成后,混凝土开始初凝阶段时间的掌握至关重要。混凝土表面水分基本蒸发,但仍保持湿润状态时,即可撒彩色强化料。3、播撒强化料及收光1)第一次撒布彩色强化料应按分仓面及施工范围的数量,先将大约2/3用量的彩色强化料人工均匀地撒布在混凝土表面上,当艺术地坪强化料吸收混凝土的水份而均匀变暗后,开始用大抹刀进行收光,此阶段应注意不宜搓抹过度,否则可能出现色差或暴露出混凝土本色。2)第二次撒布剩余的1/3材料。第二次撒布主要将露出混凝土本色的部位进行补料,此时彩色强化料同样会吸收水份而变暗,待表面强化料均匀湿润后,用大抹刀进行二次收光。两次撒料的目的是由此保证强化料的覆盖面及渗透结合的均匀程度。4、撒布艺术地坪彩色脱模粉。彩色艺术地坪脱模粉的撒布也应掌握好时机和均匀度。撒布脱模粉应在准备开始压模时进行,由于该材料是轻质粉末,所以撒布的时候应该避开大风,并顺风方向撒布。脱模粉的用量与均匀程度和施工人员撒布的熟悉程度有关。5、使用艺术地坪模具对地坪面层进行纹理处理。艺术地坪模具应配套使用,首先确定好纹理的分布方向,选好第一块模具放置的位置和角度,然后其它的模具依次紧贴第一块模具放置。彩色混凝土艺术地坪压模采用人工压模,压模应由技术较好的人员进行作业以保证压纹深度一致和模具放置的准确性。6、纹理压印完成后应立即封闭施工现场,避免无关人员误入作业区,破坏新完成的彩色地面。遭破坏的艺术地面将无法完美地进行修复。7、理论上对艺术地坪封闭2-3天后进行冲洗,正常情况下为了防止新造路面被污染,工程全部纹理压印完成后统一进行冲洗。冲洗时不必将脱模粉全部冲洗干净,应留有10%左右的脱模粉颜色,这样的艺术地面就会有效果很好的渐变效果。8、彩色艺术地面完全干燥后,由施工人员使用专用保护剂喷涂于艺术地坪表面,对地面进行颜色封闭和光泽处理,整体艺术地坪天然石材质感的强烈视觉效果就立即呈现出来。三、压模彩色混凝土后期养护及要求:1、硬化压模彩色混凝土材料的施工一般在室外进行,应防止在雨天及大风天气进行,施工环境温度一般在日均温度5摄氏度以上。2、冲洗地坪表面:待硬化压模彩色混凝土完全干燥凝固成型至少3-4天后方可用水或去污剂清洗表面,清洗表面一定在保证整个地坪清洗程度一致,否则会造成地面颜色深浅不一。3、涂敷密封剂:待清洗硬化压模彩色混凝土表面完全干澡无水分后至少一天以上方可涂敷液体亮光剂达到养护和增强光亮作用,使艺术压模彩色混凝土表面防污染防滑并再次强化,完成后艺术压模彩色混凝土除了很好的装饰性以外,其物理性能也非常稳定。4、压模彩色混凝土养护阶段必须防止人员随便进出或进行其它项目的施工操作。构成材料及工具包括:彩色强化剂、着色脱模粉、保护剂、压模及纸模模具、专用工具等。九、施工组织设计9.1施工工期计划本工程总工期为12个月,工期紧,任务重。因此,施工从一开始就必须全面展开。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全部工程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组织实施,施工准备阶段:全部施工准备工作安排时间10天。主要完成人员及机械设备进场,料场选址、用材,完成技术交底、施工图复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其它施工技术准备工作;路基施工阶段安排施工时间共40天,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