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重点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重点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重点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重点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重点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重点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临海市重点中学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含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用黑色水笔答题,不能使用修正液或修正带。

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卷面书写(3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规范、端正。

一、积累(27分)

1.阅读下面句子,根据拼音写汉字或为加点汉字注音。(4分)

轻轻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cù▲,美不胜收:瘫痪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jué▲别时收获好好儿活的勇气;莫怀戚解决散步时的分qí▲,彰显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百草园中的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还有那些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

2.古诗文填空。(11分)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_____________,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思乡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王湾在北固山下吟咏“▲?

▲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思乡之切;马致远面对夕阳,一句“夕阳西下,

▲”,包含着思乡的泪水。

学习有方,学习需要广博的知识和坚定的志向:“▲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学习要做到学思结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3.解释加点的文言字词。(6分)

①次北固山下()②撒盐空中差可拟()③不亦说乎()

④吾日三省吾身()⑤人不堪其忧(()⑥应傍战场开()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龙须沟》《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骆驼祥子》等。

B.《雨的四季》一文写的不是某个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而是展现雨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形象和特点,写四季的雨景和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C.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是后人加的。乐府诗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D.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形式固定。一般每首八句,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颔联、颈联一般要对仗。

5.你的同学小芳想找个微信群,与志趣相投的同龄学友共同探讨一些上感兴趣的国学问题,若有以下四个国学爱好者微信群,她选哪个最适合(▲)(3分)

A.不惑岁月B.豆蔻年华C.而立之家D.弱冠一族

二、阅读(50分)

(一)名著阅读(8分)

6.小文按照“小鲁迅·大鲁迅”专题来复习《朝花夕拾》,邀请你一起完成任务。(4分)

阅读任务过程记录

单篇阅读小鲁迅印象小文: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读到了一个在百草园中翻泥墙根、拔何首乌.调皮贪玩的小鲁迅。你:我在《(1)▲》中,读到了

单篇阅读大鲁迅印象《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性散文集,让我们读到小鲁迅的同时,也会读到一个深沉的大鲁迅。读《五猖会》,发现“我"正准备去看庙会的时候,父亲却让“我”背书.引发了他对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压制的不满。读《(2)▲》中,发现

联读探究通过探究“小鲁迅·大鲁迅"的专题,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7.《湘行散记》和《白洋淀纪事》是自主阅读推荐篇目。《湘行散记》是一篇独特而别致的散文集,呈现了独特的自然世界和别样的生命形态,在美丽而淳朴的自然风物背后隐含着乡民的激情与无奈,表现了命运的无常和生命的沉静。《白洋淀纪事》写得很美,有一种淡淡的诗意,作者用清新、含蓄、明净的语言,讲述了冀中人民在战争年代的人情美、人性美。请你根据以上的点评,选择属于各自作品的片段。(各选两项)(4分)

A.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B.在黄晕晕的煤油灯光下,我原来又见到了那成衣人的独生子,这人简直可说是一个老人,很显然的,时间同鸦片烟毁了他。

C.全船最重要的人物就是他。昨天小船上滩,小水手换篱较慢,被篱子弹入急流里去时,他却一手支持篱子,还能一手把那个小水手捞住,援助上船。

D.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1)《湘行散记》:_____________、(2)《白洋淀纪事》:_____________、

(二)文学作品阅读(14分)

合欢,合欢李晓东

①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合欢。

②我九岁那年七月,母亲去小城开会,带上了我,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我们住在一个一眼看不到头的大院子里,当母亲推开浅绿色的木窗,我来到窗前,一棵大树正对着窗口。那是一种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树,开着我从来没有见过的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树冠在十几米高处平平地铺开,将七月骄阳隔在树外,树下形成天然绿荫。

③我雀跃而出,跑到屋后,见十来棵一般模样的大树肩并肩默立,树叶间缀满了粉红色棉絮一样的绒花,远远望去,如雾一般。从那红雾里,飘出丝丝缕缕清甜的香气。我站在树下,看见那香气正倾泻而下,从我的头顶、发梢,直到我的肩膀、我的手、我的脚下,然后那香气蓬勃而起,又从我的脚下蒸腾,沿着我的手、我的肩膀、我的发梢,直到我的头顶,翻翻覆覆,重重叠叠。我在那香气里静悄悄地,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但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颊,不知道是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

④又五年,我读到了史铁生的《合欢树》,这个名字让我喜欢,但是文章始终没有描摹过合欢的样子。“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可是,史铁生终究没有走近那棵树。“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的悲伤我那时并不理解,让我失望的是,合欢在哪里呢?

⑤我真正认识合欢,是在羊城,那时我十九岁。还是七月,我走得大汗淋漓,而在头顶,却是一棵大树,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树干上挂着小牌子:“合欢,又名……”合欢,合欢,原来,史铁生笔下那棵始终未曾露面的合欢,我早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了。

⑥那是一次仓促的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为什么旅行,仓促到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我站在羊城街头,看衣着光鲜的人流开开合合,我知道,这里不是我的世界。在这里邂逅的合欢,与十年前小城的合欢相比,是傲慢的。虽然树是一样的树,花是一样的花,但是,那香气里已然有了本土的居高临下、不屑一顾。我感到十分茫然。

⑦又是七月,我已是母亲当年的年纪,依然在小城,依然有合欢,然而母亲再也站不起来了。她整日躺在病床上,医院的颜色,除了白,还是白。但窗外是有颜色的,是有花树的,那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扇子密密缀满枝头。我站在窗前,窗外是合欢,床上是母亲。母亲唤着我走过来了,她刚刚洗过的头发还没有干透,她的脸频,不知道是洗过澡的缘故,还是被那笼罩在头顶的粉色映照的缘故,像抹了胭脂一样。她从那香气里走过来了,她唤我的声音也是香的、软的呢。惊回首,病床上的母亲静悄悄,一点声音也没有。

⑧我知道了,史铁生为什么终究没有走近合欢。

(选自《读者》,有删改)

8.阅读全文,根据提示,补充完整“我"在不同时期对合欢的情感变化。(3分)

九岁在大院里看到合欢花时,(1)→又五年后在家读到史铁生的《合欢树》时,失望→十九岁在羊城遇见合欢花时,(2)→已是母亲当年的年纪的“我”在医院看到合欢花时,(3)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第3段画横线的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3分)

10.本文以“合欢,合欢"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11.《秋天的怀念》结尾描写北海的菊花,而本文结尾部分再次描写合欢,请分别说说这样写的目的。(4分)

(三)古诗赏析(5分)

欣赏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2.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2分)

13.从修辞方法的角度,简要赏析三、四两句诗。(3分)

(四)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问题。(10分)

材料一:

美国《大西洋月刊》刊登一项研究表明,健康营养的午餐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大有裨益。15岁的鲍尔是加州奥克兰中学二年级学生,她认为健康午餐会提高成绩。鲍尔说:“我们吃了健康的食物时,精力会更旺盛。吃得更健康,人也会感觉更快乐,不那么暴躁。如果吃得不健康,我们就会感到压力,这会影响到考试成绩。"

纽约大学教授肖恩说:“学生饮食规律、健康,可以减少身体疲劳,且在课堂上精力更集中,听课效果更好。”他认为健康午餐的效果有时是立竿见影的,如果学校在考试当天提供健康午餐,学生成绩会更好。

材料二:

记者在午餐时间随机对三个班级的学生做了一次小调查,孩子们普遍认可学校午餐的口味,但仍纷纷表示最喜欢吃的是油炸、浓油赤酱食品以及西式快餐。学校校长说:“孩子爱吃不代表营养健康。营养午餐要吃饱早就不是问题,可是生活水平越来越提高,营养午餐也变得越来越众口难调。"

从营养角度来说,学生吃多了油炸食品会导致消化不良或者肥胖,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给学生的食物中,像咸鱼、腊肠等食品应尽量避免,而且,每天提供的豆制品和含钙食物要有一定的数量。学生营养餐由于受成本限制,提供的食品不一定贵,但应该新鲜、多样、均衡、有营养,还要制作适宜,采取清蒸、红烧等烹饪方法,应少用油炸、油煎。

材料三:

某小学午餐食谱

食谱一米饭鱼香三丝香菇炒青菜炸鸡腿西红柿炒蛋时令水果

食谱二米饭蒜苗炒蛋咸鱼西芹炒肉菠菜粉丝汤时令水果

食谱三米饭虾仁豆腐红烧带鱼炒青菜腊肉时令水果

14.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专家认为只要我们吃健康营养的午餐,学习成绩必然飞速提升。

B.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偏爱吃油炸类食品以及西式快餐等。

C.“浓油赤酱”就是油重味浓,学生吃这一类食物不一定是健康的。

D.学生每日午餐应保证营养均衡,食谱中包含豆制品和含钙食物。

15.结合文本内容,请指出材料三中你认为不合适的三道菜品。(3分)

16.有的同学说:“学校的午餐好吃是最重要的。"有的同学说:“学校午餐营养健康是第一位的。”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至少写两条)。(4分)

(五)文言文阅读(13分)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曹冲救库吏

①曹操之子冲早慧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太祖①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②。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③,犹惧不免④。冲谓之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⑤。"

②曹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⑥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⑦柱乎?”一无所问。

【注释】①太祖:指曹操。②啮:咬(多指鼠、兔等)。③面缚首罪:把自己捆绑起来当面向曹操请罪。④免;免于祸。⑤自归:自首。⑥谬:假装。⑦县:通“悬"。

17.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冲谓之曰___(2)以刀穿单衣

(3)今单衣见啮___(4)俄而

18.断句。(限断两处)(2分)

曹操之子冲早慧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

1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

(2)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

20.《世说新语》分三卷36门。其中《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世说新语》中的《言语》篇和《方正》篇。如果把《曹冲救库吏》放入《世说新语》,适合归入以下哪一门?说明理由。(3分)

A.德行——写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的品德、涵养、内在的优质道德。

B.文学——写魏晋士人的文章诗歌。

C.夙慧——魏晋士人年纪小而特别聪慧的事。

三、写作(4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白驹过隙的弹指一瞬,我们由少不更事的懵懂少年走进了花一般的青春年华,我们背起行囊,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未来。当我们打开行囊,清点着自己的收获时,才发现自己的行囊里,既有理想、憧憬、成功、责任,也有失败、忧愁、烦闷……

请以《步入中学,我多了一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簇诀歧cuán

山岛竦峙随君直到夜郎西回乐烽前沙似雪岐王宅里寻常见强欲登高去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断肠人在天涯博学而笃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停宿;相比;同“悦"愉快高兴;自我检查,反省;能忍受;靠近

4、A.5、B

6.、①我在《阿长与(山海经》》中,读到了小鲁迅对阿长从不喜欢到充满敬意,是因为阿长买来了《山海经》,是因为阿长给他的生命带来了温暖和关爱。

②读《范爱农》中,发现范爱农在革命后被受迫害,最终落水而亡的悲剧让鲁迅对旧民主革命感到失望,这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大鲁迅。

7、A.D;B.C

喜悦(或:欢喜、高兴、陶醉)茫然伤感(或:哀伤、忧伤、痛苦)

运用“翻翻覆覆”“重重叠叠"等叠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香的悠长与浓重,表达了“我”对合欢香气的喜爱之情。(或:运用通感与丰富的想象来写“我"对花香的独特感受,把花香的浓重说成是香气“倾泻”,富有韵味。)

①使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主旨,表达“我"对美好时光流逝和母亲老去的哀伤;②合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③合欢代表了母亲,是母爱的象征;④内涵丰富,耐人寻味。

《秋天的怀念》结尾描写北海的菊花,采用了借景写人的手法,表现“我”摆脱了痛苦的心境,变得坚强起来,照应上文,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而《合欢,合欢》的结尾部分再次描写合欢,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眷恋之情,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表现了作者突见春色萌芽时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