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主赛场项目技术文件24.社会体育指导(健身)_第1页
江西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主赛场项目技术文件24.社会体育指导(健身)_第2页
江西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主赛场项目技术文件24.社会体育指导(健身)_第3页
江西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主赛场项目技术文件24.社会体育指导(健身)_第4页
江西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主赛场项目技术文件24.社会体育指导(健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省第⼀届职业技能⼤赛

社会体育(健身)项⽬技术⼯作⽂件

(省赛精选)

2022年10⽉

I

⽬录

1.项⽬简介..................................................................................................................1

1.1项⽬描述...............................................................................................1

1.2考核⽬的...............................................................................................1

1.3相关⽂件.............................................................................................1

2.基本能⼒与职业标准...........................................................................................2

2.1知识要求...............................................................................................2

2.2能⼒要求...............................................................................................2

2.3职业素养...............................................................................................3

2.4其他要求...............................................................................................3

3.竞赛内容..................................................................................................................3

3.1考核内容.............................................................................................3

3.2竞赛模块.............................................................................................3

3.3模块简述.............................................................................................4

3.3.1模块A:体能⽐拼......................................................................4

3.3.2模块B:动作教学......................................................................4

3.3.3模块C:知识竞答......................................................................4

3.3.4模块D:⼩团体课程.................................................................5

3.3.5模块E:姿态与动作评估................................................5

3.3.6模块F:运动计划设计.....................................................5

3.4命题⽅式.............................................................................................13

3.5竞赛⽇程及地点安排.....................................................................14

II

4.评分标准................................................................................................................17

4.1评价分(主观)..............................................................................17

4.2测量分(客观)..............................................................................18

4.3评分流程说明...................................................................................18

4.4统分⽅法.............................................................................................19

4.5裁判构成和分组...............................................................................19

4.5.1裁判组.............................................................................................19

4.5.2裁判任职条件...............................................................................19

4.5.3裁判⻓职责...................................................................................20

4.5.4裁判员职责...................................................................................20

4.5.5裁判评判⼯作及纪律要求.......................................................20

5.竞赛相关设施设备.............................................................................................21

6.项⽬特别规定......................................................................................................25

7.赛场布局要求......................................................................................................27

8.健康安全和绿⾊环保........................................................................................27

9.开放赛场................................................................................................................29

III

本项⽬技术⼯作⽂件(技术描述)是对本竞赛项⽬内容

的框架性描述,正式⽐赛内容及要求以竞赛最终公布的赛题

为准。

1.项⽬简介

1.1项⽬描述

社会体育指导(健身)项⽬是指根据运动⼈体科学知识、

健身运动指导的知识、技术和技能,通过健康体适能测试和

评估,制订个性化的健身运动计划,指导和帮助健身者系统

性保持或提⾼健康体适能⽔平能⼒的竞赛项⽬。⽐赛对选⼿

的技能要求主要包括:具备⼀定的体能素质,掌握健身相关

知识,应⽤健身基础理论对被指导对象进⾏评估、运动计划

设计、动作教学及⼩团体课程的教学。

该项⽬所对应的职业(⼯种):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相关⼯

1.2考核⽬的

本次⼤赛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接第⼀届全国职业

技能⼤赛,根据⼈⼒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举办中华⼈⺠共

和国第⼀届职业技能⼤赛的通知》(⼈社保函[2020]57号)精神,

落实全⺠健身国家战略,提升全⺠健身专业化⽔平;以“岗位

技能练兵,服务全⺠健身”为宗旨,通过举办职业技能⼤赛活动,

搭建技能⼈才展示技能和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营造有利于

我省体育技能⼈才成⻓的良好社会氛围,选拔优秀⼈才为参

加全国职业技能⼤赛做准备。

1.3相关⽂件

本项⽬技术⼯作⽂件只包含项⽬技术⼯作的相关信息。

除阅读本⽂件外,开展本技能项⽬竞赛还需配合其他相关⽂

件⼀同使⽤:

江⻄省第⼀届职业技能⼤赛竞赛规则

1

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修订版)。

2.基本能⼒与职业标准

本项⽬以第⼀届全国技能⼤赛标准和国家职业咨格三级

为竞赛依据,全⾯引⼊第⼀届全国技能⼤赛标准和组织模式,

本次⼤赛未设组别。

2.1知识要求

本赛项旨在促进复合型⾼层次技能⼈才培养,为体育健

身⾏业提供⼈才⽀撑,选⼿需要掌握以下相关知识:运动解

剖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理学、运动⽣物化学、运动营养学、

运动医学、运动⽣物⼒学、运动⼼理学及运动处⽅等运动⼈

体科学⽅⾯的理论知识。

2.2能⼒要求

本赛项强调选⼿应具有良好的体能素质,同时运⽤健身

知识指导社会⼈群进⾏科学锻炼的实践能⼒参赛选⼿应具

备以下能⼒:

(1)良好的⼼肺耐⼒、肌⾁⼒量和耐⼒、柔韧性、灵敏

性、速度、爆发⼒、平衡性、协调性等多⽅⾯的体能素质。

(2)能够熟练进⾏动作讲解及示范,分析错误动作产⽣

的原因,具备健身教学的组织和指导能⼒。

(3)具有灵活运⽤健身器械,设计、组织团体课程的能

⼒。

(4)应⽤运动解剖学、运动⽣理学基础知识,对⼈体姿

态及动作进⾏观察、分析评估的能⼒。

(5)具备应⽤体适能理论和训练原则进⾏运动计划设计

的能⼒。

2.3职业素养

思想品德优秀、身⼼健康、具备相应职业(⼯种)扎实

2

的基本功和技能⽔平、有较强的学习领悟能⼒和良好的身体

素质、⼼理素质及应变能⼒。

2.4其他要求

(1)年龄要求:凡16周岁以上(2006年1⽉1⽇以前

出⽣)、法定退休年龄以内的中国⼤陆公⺠,按属地,单位原

则报名参赛。

(2)每队限报2名参赛选⼿,男⼥不限.

3.竞赛内容

3.1考核内容

竞赛内容原则上包括知识理论和操作技能两部分,竞赛

成绩实⾏百分制,总成绩由两部分成绩加权合成。其中,操

作技能成绩权重⼀般不低于70%。全国技能⼤赛江⻄省选拔

赛采取全国技能⼤赛模式,将理论融⼊技能考核过程中。

3.2竞赛模块

分数

模块编号模块名称竞赛时间

评价分测量分合计

模块A体能⽐拼150分钟/1010

模块B动作教学150分钟16420

模块C知识竞答90分钟/2525

模块D⼩团体课程150分钟2810

模块E姿态与动作评估90分钟/1010

模块F运动计划设计150分钟121325

合计7803070100

3

3.3模块简述

社会体育指导(健身)项⽬竞赛分为体能⽐拼、动作教

学、知识竞答、⼩团体课程、姿态与动作评估和运动计划设

计6个模块。

3.3.1模块A:体能⽐拼

该模块要求选⼿按规定路线及顺序连续完成:沙袋过杆、

折返跑、推阻⼒橇、健身球带球爬⾏4项体能项⽬。主要考

察选⼿⼼肺耐⼒、肌⾁⼒量和耐⼒、柔韧性、灵敏性、速度、

爆发⼒、平衡性、协调性等多⽅⾯的体能素质。试题由第三

⽅裁判组制定并在技术⽂件中公布。

3.3.2模块B:动作教学

该模块要求选⼿进⾏动作讲解及示范,找出视频题⽬中

存在的错误动作。主要考察选⼿的健身教学指导能⼒。由第

三⽅裁判组编制试题库,裁判⻓赛前抽签确定题⽬,每名选

⼿进⼊赛场后看题,其他选⼿在隔离室等待。

3.3.3模块C:知识竞答

该模块要求选⼿根据运动解剖学、运动⽣理学、运动营

养学、健康体适能、健身运动技术、健身运动计划、运动损

伤的预防和处理、特殊⼈群的健身运动等健身相关知识,在

规定⽐赛时间内,作答⼤屏幕上依次出现的不定项选择题。

主要考察选⼿对健身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灵活运⽤能

⼒。由第三⽅裁判组编制试题库,题⽬由裁判⻓赛前随机抽

取,并在⼤屏幕统⼀公布。

4

3.3.4模块D:⼩团体课程

该模块要求参赛选⼿根据体适能理论和训练原则,结合

健身⽬标,利⽤提供的器械,编排课程并以模拟授课形式,

指导模特进⾏锻炼。主要考察选⼿应⽤体适能理论和训练原

则,灵活运⽤健身器械,设计、组织团体课程的能⼒。试题

由第三⽅裁判组制定并在技术⽂件中公布。

3.3.5模块E:姿态与动作评估

该模块要求选⼿通过观察视频中模特的姿态及动作完

成情况,分析出不良动作的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理学成因,

作答⼤屏幕上依次出现的不定项选择题。主要考察选⼿应⽤

运动解剖学、运动⽣理学基础知识,对⼈体姿态及动作进⾏

观察、分析评估的能⼒。由第三⽅裁判组编制试题库,题⽬

由裁判⻓赛前随机抽取,并在⼤屏幕统⼀公布。

3.3.6模块F:运动计划设计

该模块要求选⼿根据体适能理论和训练原则,分析被指

导对象的身体状况(包含健康状况、⽣理⽣化数据、运动机

能数据、健康体适能⽔平),结合被指导对象健身⽬标,设计

并讲解运动计划。主要考察选⼿应⽤体适能理论和训练原则

进⾏运动计划设计的能⼒。由第三⽅裁判组编制试题库,裁

判⻓赛前抽签确定题⽬,每名选⼿赛前在候考室看题,其他

选⼿在隔离室等待。

2.试题:具体试题内容

模块A:体能⽐拼

⽐赛开始前参赛选⼿位于起点线外,不能接触任何⽐赛

器材,裁判发令后,选⼿依次连续完成以下4项⽐赛内容:

(1)沙袋过杆

设置:起始端标志线,沙袋区放置沙袋,距离起始端标

志线20⽶处设置横杆;男⼦:1.7⽶⾼横杆,40kg沙袋6个;

⼥⼦:1.5⽶⾼横杆,25kg的沙袋6个,距离横杆3⽶内区域

5

设为投掷区。

选⼿需将沙袋运送⾄投掷区(单次运送沙袋的数量不

限),将沙袋掷过横杆,6个沙袋全部抛掷过杆视为完成本项

⽬。

犯规:

a.运送沙袋⾄投掷区之前不可触地(沙袋任意部位接触

投掷区即可视为运送⾄投掷区),出现触地的,需⾃⾏将触地

的沙袋运回起始端沙袋区(运回的沙袋任意部位接触起始端

沙袋区即可视为运回起始端沙袋区),重新运送。

b.参赛选⼿抛掷沙袋过程中,若将横杆碰落地⾯,需⾃

⾏将横杆复位,重新抛掷。

c.⽐赛过程中,若横杆落地或杆架倒地,选⼿需⾃⾏将

横杆及杆架复位(横杆掉落后的复位须在下⼀次投掷前完

成)。

(2)折返跑

设置:场地内设置起始端标志线,距离起始端标志线20

⽶处,设置完成端标志线,起始端设置标志台,每间隔4⽶

设置1个标志盘,共设置标志盘5个,按从起始端到完成端

的顺序编号为1→2→3→4→5号。

要求:参赛选⼿从起始端标志线后出发,拿起1号标志

盘放置在起始端标志台上,折返拿起2号标志盘放置在起始

端标志台上,折返拿起3号标志盘放置在起始端标志台上,

折返拿起4号标志盘放置在起始端标志台上,折返拿起5号

标志盘放置在起始端标志台上,视为完成本项⽬。

犯规:

a.参赛选⼿未按照规定顺序拿起标志盘的,需将拿错的

标志盘复位后,拿起规定顺序的标志盘继续⽐赛;

b.标志盘拿起后未按规定放置在标志台上的,需将标志

盘放置在标志台上后继续竞赛。

C.折返跑过程中,未拿到下⼀个标志盘前,标志台上的

6

标志盘掉落,须⽴即返回将标志盘放在标志台上后继续⽐赛,

如拿到下⼀个标志盘后,标志台上的标志盘掉落则继续⽐赛,

回到标志台处时,将此处标志盘全部放在标志台上即可。

(3)推阻⼒橇

设置:地⾯铺设⼈造草⽪,起始端设置标志线,起始端

标志线后放置阻⼒橇,配重男⼦:100kg,⼥⼦:65kg;完成

端设置标志线,距离起始端20⽶。

要求:选⼿将阻⼒橇推过完成端标志线(阻⼒橇与地⾯

接触部分完全过线),视为完成本项⽬。

犯规:如果选⼿将阻⼒橇(与地⾯接触部分)推出⼈造

草⽪,需返回起始端标志线后(阻⼒橇与地⾯接触部分完全

过线)重新开始。

(4)健身球带球爬⾏

设置:起始端设置标志线,起始端标志线后放置健身球;

完成端设置标志筒,距离起始端距离:男⼦12⽶,⼥⼦10

⽶。

要求:参赛选⼿双⼿⽀撑于地⾯,下肢在健身球上带球

爬⾏,以身体碰到完成端标志筒视为完成本项⽬。出发前双

⼿⽀撑于地⾯,下肢放于健身球上,参赛选⼿双⼿及健身球

须在起始端标志线后⽅可开始带球爬⾏;带球爬⾏过程中,

要求健身球在地⾯滚动、不得拖拽,健身球不允许离地,且

需采⽤双⼿交替爬⾏的⽅式。

犯规:

a.参赛选⼿触碰完成端标志筒前,健身球离地或出现拖

拽,需返回起始端标志线后重新开始本项⽐赛;

b.参赛选⼿未采⽤交替爬⾏的⽅式,需返回起始端标志

线后重新开始本项⽐赛;

c.参赛选⼿触碰完成端标志筒前,除双⼿以外的任何部

位接触地⾯视为犯规,需返回起始端标志线后重新开始本项

⽐赛。

7

全部4项⽐赛完成后,参赛选⼿触碰终点计时器,视为

该参赛选⼿体能⽐拼竞赛结束。

模块B:动作教学(样题)

(1)教学内容:杠铃⾼拉,要求选⼿说明该动作练习的

⽬的,分步骤进⾏动作示范讲解,完整示范正确动作。

(2)视频纠错:要求选⼿指出视频中的动作错误,并讲

解纠正⽅法。

模块C:知识竞答(样题)

命题⽅向如下:

健身基础理论及其应⽤,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理学、

运动营养学、健康体适能、健身运动技术、健身运动计划、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特殊⼈群的健身运动等⽅⾯。

样题:

练习者做双杠⽀撑摆动动作时,保护肩关节,防⽌错位

的主要韧带是()。

A肱⻣横韧带

B喙肩韧带

C喙肱韧带

D盂肱韧带

模块D:⼩团体课程

参赛选⼿在给出四个训练⽬标中任选其⼀设计课程内

容。训练⽬标:⼼肺耐⼒、肌耐⼒、柔韧性、平衡性。要求:

设计3⼈规模的课程;遵循安全性、有效性等训练原则;课

程内容完整(包括准备活动、基本内容、放松整理)。

教学所需模特(具备⼀定运动基础)、⼩器械(哑铃、壶

玲、弹⼒带、健身球、瑜伽垫、绳梯、标志盘、踏板、硬质

实⼼球、平衡软踏、泡沫轴、跳绳)由赛会提供,器械具体

数量及规格⻅设施、设备清单。如需背景⾳乐由选⼿⾃备。

模块E:姿态与动作评估(样题)

8

(1)姿态评估:

请选⼿看图⽚答题:

第⼀题:该模特的姿态问题包括()

A头部前伸B肩胛⻣前伸C肩关节内旋D胸椎曲度增

加E颈椎屈F颈椎伸G肩胛⻣后缩H肩关节外旋I胸椎曲

度减⼩

第⼆题:该模特缩短的肌⾁包括()。

A胸锁乳突肌B胸⼩肌C胸⼤肌D背阔肌E菱形肌F

喙肱肌G前锯肌H三⻆肌前部I三⻆肌中部J三⻆肌后部K

肩胛下肌L⼩圆肌M⼤圆肌

第三题:该模特拉⻓的肌⾁包括()。

A肩胛下肌B⼤圆肌C背阔肌D斜⽅肌中部E⼩圆肌

F冈下肌G菱形肌H三⻆肌前部I三⻆肌中部J三⻆肌后部

(2)动作评估:

请选⼿看视频答题:

第⼀题: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出视频中出现的三个身体部

位的动作错误。

A脊柱屈B脊柱伸C肩胛⻣前伸D肩胛⻣后缩

E腰椎曲度不⾜F腰椎曲度增加G膝关节过伸

H膝关节过屈I⾜背屈不⾜J⾜背屈过度

第⼆题:视频中相⽐正确动作,募集不⾜的肌⾁是()。

A竖脊肌B斜⽅肌C菱形肌D胸⼤肌E胸⼩肌F前

锯肌G胫⻣前肌H腹内斜肌I腹外斜肌J腹直肌K臀⼤肌

L臀中肌M臀⼩肌N腘绳肌O髂腰肌P股直肌

第三题:视频中相⽐正确动作,募集过度的肌⾁是()。

A竖脊肌B斜⽅肌C菱形肌D胸⼤肌E胸⼩肌F前

锯肌G胫⻣前肌H腹内斜肌I腹外斜肌J腹直肌K臀⼤肌

L臀中肌M臀⼩肌N腘绳肌O髂腰肌P股直肌

模块F:运动计划设计(样题)

9

要求选⼿根据案例中指导对象健康调查情况,对其参与

运动的⻛险进⾏评估,对⽣理⽣化指标、身体形态数据进⾏

相应分析,对体适能⽔平的结果进⾏逐项分析,针对分析结

果设计运动计划,说明运动计划的整体设计思路(阶段划分

及各阶段的⽬标),以及各阶段主要体适能要素的运动类型、

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时间(FITT)和注意事项(其中

运动类型具体到训练器械或⽅式即可)。

第⼀部分:健康调查

王⼥⼠

年龄35岁

职业公司职员

⽣活习惯:⽆不良嗜好,经常加班⾄凌晨,

有吃宵夜的习惯。

⽣活⽅式体⼒活动情况:10年的健身经历;打⽻⽑球,

业余竞赛型球员,每周坚持打球4-7天,每

年完成1-2次⽻⽑球赛。

疾病史⽆

近⼀个半⽉两次崴脚,现已恢复,但跑步后

膝关节有内外侧有疼痛,休息后有缓解。除

损伤史

⽤过⾮处⽅药物布洛芬,其他药物均未使

⽤。

家族病史⽆

健身⽬的及频半年后将参加⽻⽑球⽐赛,希望通过每周两

次到三次的训练,提⾼运动表现。

10

第⼆部分:身体形态

身上臂⼤腿⼩腿

胸围腰围臀围

⾼体重围围围

(cm(cm(cm

(c(kg)(cm(cm(cm

)))

m))))

半16555.4826281------

16560.4836483------

第三部分:体适能⽔平测试结果(测试项⽬及根据案例情况

适当调整,根据案例情况给出相关数据)

坐单

台仰握

位俯脚

阶卧⼒

体卧深卧闭垂30

测起测505

体前撑蹲推眼直⽶

试坐试(s)

脂屈(1R1R站纵冲

(((

((5MM⽴跳刺

555

%)5分(k(k(s)(c(s

分分分

分制g)g)m))

制制制

制)左右左右

)))

33--

半2144----35535----

04--

11

当2--

2333----340306----

前9--

关节活动主动屈主动屈主动伸主动伸

度左右左右

⼀个半⽉--------

当前--------

第四部分:⽣理⽣化指标(根据案例情况给出相关数据)

⾎压安静⼼⾎清总低密度⾼密度

项空腹⾎糖

(mmH率胆固醇脂蛋⽩脂蛋⽩

g)(bpm)(mg/dl)(mg/dl)(mg/dl)(mmol/l)

收缩

参压:

90-140

标60-100<200<130≥403.9-6.1

准舒张

值压:

60-90

半--59--------

124/7864187103414.84

12

⾎红蛋尿素氮肌酸激⽪质醇睾酮

项⽬

⽩(g/l)(mmol/l)酶(u/l)(ug/dl)(ng/dl)

参考标

准值(男120-1602.9-7.1450-3105-25300-1000

性)

参考标

准值(⼥110-1502.9-7.1440-2005-254-100

性)

⼀个半

----------

⽉前

当前----------

3.4命题⽅式

本项⽬为赛前需对试题保密的项⽬。赛前随技术⽂件公

布样题(包括赛题、素材、评分标准)和模块A、模块C的

竞赛办法。赛前,根据第⼀届全国技能⼤赛命题规则,由专

家组组⻓组织所有裁判员对模块B.C.E.F制定竞赛题库。竞

赛时,同⼀⽇程⽐赛选⼿采⽤相同赛题,不同⽇程使⽤不同

赛题。赛题抽取是在⼤赛组委会办公室仲裁组的监督下,由

专家组⻓提供⽐赛题库。⼤赛组委会须指定专⼈负责赛题印

刷、加密保管、领取和回收⼯作。

3.5竞赛⽇程及地点安排

时间:2022年11⽉底(具体时间另⾏通知)。

地点:南昌绿地国际博览中⼼

具体时间安排表

竞赛⽇程安排表(共两天)

时间事项参与⼈员负责⼈地点

13

竞赛⽇程安排表(共两天)

时间事项参与⼈员负责⼈地点

裁判⻓及助理

裁判员裁判⻓

C1裁判⼈员报到、选⼿检

选⼿等技术保

07:00-7:40录、抽签加密

技术和赛务保障⼈障部

裁判员

选⼿

07:40-08:00进⼊赛场准备裁判⻓

技术和赛务保障⼈

裁判⻓及助理

08:00-10:30模块A:体能⽐拼

裁判员

选⼿裁判⻓

10:30-12:00模块C:知识竞答技术和赛务保障⼈

裁判⻓及助理

裁判员后勤保

12:00-13:30午餐

技术和赛务保障⼈障部

12:00-13:30竞赛平台复位技术保障⼈员裁判⻓

裁判员

选⼿

13:30-14:00进⼊赛场准备裁判⻓

技术和赛务保障⼈

裁判⻓及助理

14:00-16:30模块B:动作教学裁判员裁判⻓

技术和赛务保障⼈

14

竞赛⽇程安排表(共两天)

时间事项参与⼈员负责⼈地点

16:30-17:40竞赛平台复位技术保障⼈员裁判⻓

裁判⻓

当⽇成绩打分、汇总、签

17:40-18:30裁判员裁判⻓

名确认及保存

系统录分员

裁判⻓及助理

裁判员裁判⻓

C2裁判⼈员报到、选⼿检

选⼿等技术保

07:00-7:40录、抽签加密

技术和赛务保障⼈障部

裁判员

选⼿

07:40-08:00进⼊赛场准备裁判⻓

技术和赛务保障⼈

裁判⻓及助理

08:00-10:30模块D:⼩团体课程

裁判员

选⼿裁判⻓

10:30-12:00模块E:姿态与动作评估技术和赛务保障⼈

裁判⻓及助理

裁判员后勤保

12:00-13:30午餐

技术和赛务保障⼈障部

12:00-13:30竞赛平台复位技术保障⼈员裁判⻓

15

竞赛⽇程安排表(共两天)

时间事项参与⼈员负责⼈地点

裁判员

选⼿

13:30-14:00进⼊赛场准备裁判⻓

技术和赛务保障⼈

裁判⻓及助理

裁判员

14:00-16:30模块F:动作计划设计裁判⻓

技术和赛务保障⼈

16:30-17:40竞赛平台复位技术保障⼈员裁判⻓

裁判⻓

当⽇成绩打分、汇总、签

17:40-18:30裁判员裁判⻓

名确认及保存

系统录分员

模块A体能⽐拼:要求选⼿提前5分钟进⼊热身区热身,

⽐赛开始后选⼿须依次完成体能⽐赛项⽬,关⻔时间为5分

钟。现场⼤屏幕设置倒计时,选⼿超过关⻔时间即视为未完

成该⽐赛,该模块成绩为零。

模块B动作教学:采⽤选⼿逐⼀作答的⽅式,⽐赛顺序

在赛前抽签确定。作答时,先进⾏教学内容,然后观看视频

进⾏视频纠错。本模块全部作答时间为5分钟(含播放视频

时间,视频仅播放1次,时⻓不超过1分钟),现场⼤屏幕设

置倒计时,计时结束选⼿须⽴即停⽌作答(超时作答部分不

予评分)。选⼿赛前在隔离室等待。

模块C知识竞答:采⽤统⼀观看⼤屏幕作答的⽅式,⽐

赛结束所有选⼿⽴即停笔、超时作答视为违规,该模块成绩

为零。

模块D⼩团体课程:采⽤选⼿逐⼀作答的⽅式,⽐赛顺

16

序在赛前抽签确定,作答时间为5分钟,现场设置倒计时,

计时结束选⼿须⽴即停⽌作答(超时作答部分不予评分)。选

⼿赛前有5分钟时间与模特沟通,未上场的选⼿在隔离室等

待。

模块E姿态与动作评估:采⽤统⼀观看⼤屏幕作答的⽅

式,⽐赛结束所有选⼿⽴即停笔、超时作答视为违规,该模

块成绩为零。

模块F运动计划设计:采⽤选⼿逐⼀作答的⽅式,⽐赛

顺序在赛前抽签确定,作答时间为7分钟,现场设置倒计时,

计时结束选⼿须⽴即停⽌作答(超时作答部分不予评分)。选

⼿提前7分钟在候考室看题准备,未上场的选⼿在隔离室等

待。

4.评分标准

本项⽬评分标准为测量和评价两类。凡可采⽤客观数据

表述的评价为测量;凡需要采⽤主观描述进⾏的评判称为评

价。本次竞赛评分使⽤竞赛专⽤评分系统⾃动计算和汇总分

值。

4.1评价分(主观)

评价分(Judgement)打分⽅式:按模块设置若⼲个评分

组,每组由3名及以上裁判构成,各⾃单独评分,计算出平

均权重分后,再乘以该⼦项的分值计算出实际得分。裁判相

互间分差必须⼩于等于1分,否则需要给出确切理由并在裁

判⻓的监督下进⾏调分。

权重表如下:

权重分值要求描述

0分各⽅⾯均低于⾏业标准,包括“未做尝试”

17

1分达到⾏业标准

2分达到⾏业标准,且某些⽅⾯超过标准

3分达到⾏业期待的优秀⽔平

4.2测量分(客观)

1.分数权重:

测量分(Measurement)打分⽅式:按模块设置若⼲个评

分组,每组由3名及以上裁判构成。每组所有裁判共同研究

商议,并给出⼀个分值,根据评分细则给出“YES”或“NO”,

或者固定值。

测量分评分准则样例表:

类型示例最⾼分值正确分值不正确分值

满分或零分

从满分中扣除

从零分开始加

排名配分

4.3评分流程说明

1.评判⽅法:评判由第三⽅裁判组在裁判⻓的监督下进

⾏,裁判组成员赛前不公开。

2.成绩并列:个⼈总分为各竞赛模块得分之和,总分⾼者

名次列前。若总分相同,以“运动计划设计”得分⾼者列前;

若“运动计划设计”得分也相同,以“知识竞答”得分⾼者列前;

若“知识竞答”得分也相同,以“动作教学”得分⾼者列前;若

“动作教学”得分也相同,以“⼩团体课程”得分⾼者列前;若

“⼩团体课程”得分也相同,以“姿态与动作评估”得分⾼者列

18

前;若“姿态与动作评估”得分也相同,以“体能⽐拼”⽤时短

者列前;以此类推。若所有项⽬得分及体能⽐拼⽤时均相同,

则由第三⽅裁判组组织加试。

4.4统分⽅法

选⼿每完成⼀个模块,裁判员对该模块进⾏评分,取平

均分为选⼿该模块得分。选⼿最终得分由⽐赛六个模块得分

按权重累计相加得出。裁判员应根据竞赛确定的评分标准进

⾏技术评定,评定期间若有争议,应由裁判⻓裁决。

各裁判组打分后,打分裁判签字,交给裁判⻓签字确认,

再交给录分远录⼊系统,登分员全部录⼊后签字,最后统分

结果由裁判⻓签字确认。若出现零分或满分,裁判组应及时

上报裁判⻓进⾏复核,经裁判⻓复核确认后⽅可进⼊结果统

计。

4.5裁判构成和分组

4.5.1裁判组

裁判⻓:由项⽬专家组组⻓担任

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健身)项⽬裁判员将采取第三⽅

裁判组⽅式,各参赛代表队不再推荐该项⽬裁判员。

4.5.2裁判任职条件

1.裁判员原则上应具有对应赛项或职业(⼯种)10年及

以上从业经历,或参加过江⻄省职业技能竞赛技术专家培训

19

并获得执裁资格的,且具有⾼级⼯及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含职业资格证书,下同)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

职称。

2.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职业道

德,身体健康。

3.具有团队合作、秉公执裁等基本素养。

4.熟知并遵守竞赛规则、技术⼯作⽂件和其它相关⼤赛

⽂件。

4.5.3裁判⻓职责

1.全⾯负责竞赛技术、裁判及争议处置等⼯作。

2.解读竞赛赛题及技术⽂件,牵头组织开展裁判员培训会

议。

3.以分组形式安排裁判组任务分⼯,监督裁判员各项⼯

作。

4.现场裁定有关裁判争议,协助仲裁组做出仲裁处理。

5.对扰乱赛场秩序,⼲扰裁判员⼯作,经裁判⻓讨论后酌

情扣分,情况严重者取消竞赛资格。

6.裁判⻓在裁判员测评中,可进⾏抽查,若出现失职,第

⼀次进⾏警告,同时对本代表队选⼿按规定给予扣分处罚,

第⼆次取消执裁资格。

7.⽐赛过程中,A、B、C、D、E、F模块由裁判⼩组进

⾏评测,⼩组签字后交给裁判⻓,再由裁判⻓审核后交由⼯

作⼈员进⾏分数汇总,最终成绩由裁判⻓公布。

4.5.4裁判员职责

1.按照裁判⻓分组分⼯,具体承担⽐赛现场赛务⼯作,公

平公正开展具体裁判和测评⼯作,并对本⼩组承担执裁⼯作

的评判结果签字确认。

2.查看选⼿身份证和随身佩戴的对应⼯位号。

3.组织选⼿在赛前检查环境、设备、⼯具等,选⼿签字确

20

认,审核选⼿⾃带设备⼯具是否符合要求,保障选⼿⼈身安

全和设备正常使⽤。

4.协助裁判⻓解答技术及考核⼯作问题。

5.详实记录选⼿考核过程,及时提出意⻅建议。

6.遵照执⾏考核回避、保密等规则及议定事项。

7.接受裁判⻓和监督仲裁组的抽查和监督。

4.5.5裁判评判⼯作及纪律要求

1.裁判员出⼊赛场要佩戴胸牌,⾐着整⻬,举⽌⼤⽅,不

⼤声喧哗,听从指挥,按照裁判⻓统⼀安排分组开展⼯作。

2.裁判员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正式⽐赛期间,不允许携

带通信设备、智能设备、存储设备,⽐赛期间,不允许泄露

任何⽐赛信息,不允许单独离开赛场或单独与场外⼈员交

流沟通。

3.裁判过程中实⾏回避政策,各代表队推荐的裁判员不参

与本代表队选⼿和本地区代表队选⼿的执裁、测量、评分等

⼯作,不得与本代表队选⼿和本地区代表队选⼿现场交流、

指导。

4.各项⽬裁判组在选⼿报到、检录阶段,要按照本项⽬⽐

赛细则要求,对选⼿携带的⼯具等进⾏严格检查,避免选⼿

违规携带物品进⼊赛场对⽐赛成绩造成影响。

5.每⼀阶段(模块)⽐赛结束,需参赛选⼿离场的,各项⽬

裁判组要在裁判⻓带领下,会同技术保障组,对每个⼯位的

设备、设施、⽐赛⼯件(成果)、⼯具、材料等进⾏全⾯检查,

确认⽆误后统⼀安排选⼿退场。

6.执裁过程中,出现技术争议、测评争议等问题由裁判⻓

负责解释并裁定。

5.竞赛相关设施设备

(⼀)赛场规格要求

21

1.总体⾯积为24m*34m=816㎡。

2.其中体能⽐赛区为24m⻓*9.2m宽,整体铺设运动地

胶,部分区域铺设24m*2m的⼈造草⽪,现场与地胶进⾏粘

连铺设。

3.观赛区、热身区、运动防护站均为⼀⽶线软隔离;功

能房2.5⽶⾼隔板;体能赛区⽤围挡隔离。

4.裁判席为桌椅,铺桌布(1m*6m)。

5.舞台为6m*12m,⾼度为0.6m,铺设灰⾊地毯。

6.舞台上搭建4m*12m的P3级LED⼤屏幕。两侧设置

⾳响设备、调⾳台以及⽆线话筒6个。

7.裁判员休息室、⼯作⼈员会议室、会议室以及运动员

休息室,均为6m*8m,其中运动员和裁判员休息室的⻔是向

场地内开,⼯作⼈员休息室和会议室的⻔是向场外开。

8.除体能⽐赛区域外,其他区域满铺灰⾊地毯。

编写说明:对选拔赛设备、仪器、⼯具和原材料的数量、

技术参数、品牌要求等进⾏说明;对配套设施要求进⾏说明;

若允许⾃带⼯具,则应对允许范围进⾏说明。

应包括以下⼏⽅⾯:选⼿可以⾃带的材料和⼯具;针对裁

判员的⼯具和设备使⽤上的规定;场地内禁⽌使⽤的材料和

设备清单

社会体育指导(健身)项⽬赛场提供设施、设备清单表

序号名称数量技术规格

1地胶1套24m*9.2m,厚度5-6mm

24m*2m,喷漆划线,底厚草矮,摩

2草⽪1套

擦⼒⼩

22

3横杆10个有韧性,抗砸

横杆

架/跳

4⾼架5套⾦属

(带

刻度)

40kg18个,25kg12个;带把⼿、硬沙

5沙袋30个

袋,定制加固

标志

64个30cm*30cm*10cm,结实,材质不限

标志

720个直径20cm,⾼6cm,红⾊

阻⼒

82个健身专⽤阻⼒橇

9配重1套配重100kg、65kg

健身

1010个直径65cm,健身房专⽤

标志

115个⾼28cm,红⾊

12地贴2套赛道起点、终点2m*2m

13壶铃5个8kg4个、12kg1个

软体⻓90cm宽75cm;

141组

跳箱⾼度15、30、45、60cm各⼀个

15哑铃10对5kg

16弹⼒10个15磅

23

瑜伽

1710个标准

18绳梯4套2.65m6节

19踏板8个不含底座

硬质

20实⼼6个4kg

21跳绳10根标准

泡沫

2210根90cm

平衡

2310个47cm*40cm*6cm

软踏

6m*12m,⾼度为0.6m,铺设灰⾊地

24舞台1套

毯,加固。

4m*12m,P3级,两侧设置⾳响设备、

25⼤屏1个调⾳台以及⽆线话筒3个,头戴式⽿

⻨5个

26桌椅80套80张桌⼦、160把椅⼦

打印

272台⿊⽩

计时

281套Pad,终点触碰开关

设备

29秒表10个标准

30签字100根⿊⾊

24

计算

314个标准

32夹板15个标准

33A4纸10包80g

标志

34100卷5cm宽

线

⼀⽶

35100根1根⼀⽶

线

运动

36防护2套肌贴等

选⼿不得使⽤⾃带的⼯具、器械进⾏⽐赛。赛场配发的各类

⼯具、器械,选⼿⼀律不得带出赛场。

6.项⽬特别规定

(1)所有参观⼈员的活动必须在参观通道内,不得进⼊

竞赛区域。

(2)现场保持安静,不得⼤声交谈及喧哗。

(3)参赛选⼿的竞赛出场顺序在赛前领队会上采⽤抽签

的⽅式确定。

(4)参赛选⼿在赛前30分钟(以竞赛⽇程为准),凭参

赛证和身份证进⼊赛场检录。检录⼯作由检录裁判负责。

(5)领取试题后,选⼿必须在任务区内对题⽬进⾏仔细

审核,如有问题及时向现场裁判反映,由裁判⻓决定是否修

改或调整题⽬,如有修改必须对所有参赛队公示说明,⽐赛

开始后选⼿禁⽌提出针对题⽬的疑义或建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