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护结构斜抛撑设计优化_第1页
围护结构斜抛撑设计优化_第2页
围护结构斜抛撑设计优化_第3页
围护结构斜抛撑设计优化_第4页
围护结构斜抛撑设计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围护结构斜抛撑设计优化一、典型案例项目概述工程情况介绍:临港科技城E03-01地块项目,总占地面积45940.2㎡,总建筑面积136528.32㎡。本工程包含15个单体,分别为2个高层及配套裙房,11个多层,1个垃圾收集间,以及一层地下车库,地上部分3#、10#楼为钢结构,其他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该项优化情况介绍:本项目基坑开挖深度为5.85m,西侧基坑临边原设计为后置斜抛撑,斜抛撑区域需要留置土方,等相邻底板施工完毕后设置牛腿钢管斜抛撑,对整体的施工组织及进度安排影响较大。拟将该类型抛撑优化为土体前置抛撑,不影响土方开挖及底板施工,便于施工组织,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施工措施费用。二、“双优化”实施情况传统斜抛撑施工时,需要先将首开区底板浇筑完成后,通过首开区底板上的牛腿架设斜抛撑。在此过程中,西侧基坑需预留土方,待西侧地库底板施工完成后,方能拆除斜抛撑。因此,整个施工过程是较为繁琐的。变更前撑式注浆钢管工艺后,围护桩及圈梁的方案不变,区别在于将斜抛撑取消,替换成前撑式注浆钢管工艺。根据本工程条件,采用18m长∅325×8钢管,钢管角度45°,每根钢管注浆量不小于3.5t,钢管水平间距4.8m。坑边施工7m宽200厚C30配筋垫层。采用新工艺方案后,前撑式注浆钢管工艺在围护桩施工阶段就统一施工完成,不需要等待首开区底板完成,不需要设置额外的支撑立柱,整个西侧基坑一次性整体开挖。进行上述技术优化后,由于底板一次性施工不需要分段施工、分段养护,因此大幅度减少了地下室底板施工所需时间。从围护桩施工到支撑拆除,总工期由原先的144天较少到104天,节省了40天工期。同时,采用新技术后基坑开挖前,内撑注浆钢管已经支设完成,因此开挖过程中变形较少。另外,内撑注浆钢管与圈梁间采用整体浇筑,连接效果好,整体性强,基坑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基坑围护平面图(传统斜抛撑方案)基坑围护平面图(前撑式注浆钢管工艺方案)南侧采用工法桩+斜抛撑的围护形式,围护桩采用3φ850@1200三轴搅拌桩,桩长16.4m,内插H700×300型钢,插一跳一布置,桩长13.0m。圈梁尺寸1200×800;斜抛撑采用∅609×12钢管,钢管长度18.6m左右,斜抛撑中间需架设1排H400×400型钢立柱。南侧原围护剖面图如下图:南侧传统斜抛撑方案斜抛撑施工时,需要先将首开区底板浇筑完成后,通过首开区底板上的牛腿架设斜抛撑。在此过程中,南侧基坑需预留土方,待南侧地库底板施工完成后,方能拆除斜抛撑。因此,整个施工过程是较为繁琐的。本工程如采用前撑式注浆钢管工艺,围护桩及圈梁的方案不变,区别在于将斜抛撑取消,替换成前撑式注浆钢管工艺。根据本工程条件,建议采用18m长∅325×8钢管,钢管角度45°,每根钢管注浆量不小于3.5t,钢管水平间距4.8m。坑边施工7m宽200厚C30配筋垫层。则B剖面采用新工艺方案后,支护剖面图如下图所示:南侧新工艺方案采用新工艺方案后,前撑式注浆钢管工艺在围护桩施工阶段就统一施工完成,不需要等待首开区底板完成,不需要设置额外的支撑立柱,整个南侧基坑一次性整体开挖。三、“双优化”实施中质量、安全、环保情况施工中传统工艺需要在底板上预先施工钢筋砼牛腿,而且底板需分块施工、分块浇筑,预留后浇带,因此底板施工质量无法保证。另外,由于斜抛撑较长,且角度较小,距离坑底较矮,因此基坑土方开挖过程将会较为麻烦,挖机很容易碰到支撑钢管,这会显著影响南侧土方开挖进度。前置抛撑无需在底板上预先施工牛腿,注浆钢管施工完成后,可以整块浇筑底板,无需采用分块浇筑,施工简单方便。保证底板施工质量,由于注浆钢管仅设置在坑边,因此坑内土方可以一次性整体开挖,开挖极为便利。基坑安全方面,传统斜抛撑工艺要求坑边预留土方,如果施工单位未按设计要求预留土方或开挖过早,会导致基坑变形过大;另外,斜抛撑焊接于预埋件,通过预埋件与圈梁和牛腿连接,则斜抛撑施工质量会受到预埋件质量和焊接质量的影响。采用前抛撑围护,则在基坑开挖前,内撑注浆钢管已经支设完成,因此开挖过程中变形较少。另外,内撑注浆钢管与圈梁间采用整体浇筑,连接效果好,整体性强,安全性高。四、创新点1、代替了原有复杂的支撑体系,施工内容大大减小。2、施工速度较快,且可实现土方的敞开式开挖,施工工期大大节约。3、无支撑施工、养护和拆除工况,地下结构施工可连贯进行。4、无换撑工序。节约成本及工期。5、有利于基坑的风险控制。内抛式支撑可在基坑回填后割除,基坑变形完全可控。6、绿色环保,环境及社会效益明显。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用量远少于常规方案,又避免了拆撑时对环境的二次噪音、粉尘污染。五、适用范围与应用前景本优化方案适用于基坑开挖深度10米以内,基坑变形要求一般的基坑围护工程,或常规重力坝及斜抛撑等围护形式受限时。六、获得的经济效益情况本工程中,采用斜抛撑的范围如下图所示,针对该部分区域进行经济技术性对比。由于其他区域的围护方案基本一致,因此仅需对比斜抛撑及前撑式注浆钢管工艺的造价。图3.3经济性对比范围因此根据初步测算,本工程斜抛撑每延米造价约为xx元,明细如下:传统斜抛撑造价项目名称计量单位每延米工作量综合单价(元)合计(元)备注斜抛撑t0.80526002093南侧斜抛撑范围连杆t0.044220096.8立柱t0.32365002099.5牛腿个0.1563000468放坡m216.811202017.2总计6774.5而采用新工艺,则前撑式注浆钢管工艺的每延米造价约为6795元,明细如下:前撑式注浆钢管工艺造价项目名称计量单位每延米工作量综合单价(元)合计(元)备注前撑式注浆钢管工艺m3.751700xx替换为新工艺配筋垫层m31.4300xx总计xx注:考虑到原有垫层,因此配筋垫层单价仅需考虑垫层增厚及增加钢筋网片的费用。因此,本基坑采用新工艺,则南侧支撑造价与斜抛撑工艺造价相差不大。但是,由于采用新工艺不需要分块施工底板和开挖土方,因此采用传统斜抛撑,型钢租赁期需要增加1个月左右(这个在后续的工期分析中可以体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