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3156-2018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_第1页
DB62∕T 3156-2018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_第2页
DB62∕T 3156-2018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_第3页
DB62∕T 3156-2018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_第4页
DB62∕T 3156-2018 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12-17发布2019-04-01实施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发布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主编单位:甘肃第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部门: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实施日期:2019年4月1日本标准的版权受到保护,未经出版者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复制抄袭本标准的任何内容,违者须承担全部法律责任。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18年12月17日3按照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6年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及标准设计编制项目计划>(第一批黄勇张学胜李黎张春生魏永全于冲陈百江刘昊东蒋文娟梁秋实4 2术语和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3 5 64.1一般规定 64.2胶凝材料 74.3骨料 74.4外加剂 94.5混凝土用水 94.6其他 9 5.1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5.2硬化混凝土的性能 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6.1一般规定 6.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7混凝土制备与运输 7.1一般规定 7.2生产过程控制 7.3混凝土运输 205 21 219质量检验与验收 23 24附录A混凝土拌合物自密实性能试验方法 25附录B自密实混凝土盘管试验方法 附录C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实例 本规程用词说明 41 61.0.2本规程适用于甘肃省范围内建设工程的自密实混凝土的1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均匀通过狭窄间隙,不发生阻塞的性2PA——坍落扩展度与J环扩展度之差;V.——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的体积。m₄——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粗骨料的质量;3p——胶凝材料的表观密度;p₈——粗骨料的表观密度;fw₀——混凝土配制强度值;fw——水泥的28d实测抗压强度。α——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占胶凝材料总量的质量百β——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占胶凝材料的质量分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454.1一般规定材料进场材料进场取样委托不合格采取技术措施材料部门64.1.4外加剂的品种应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选4.1.5材料供应商应向预拌混凝土企业提供所供材料的有效质4.2.3矿物掺合料在自密实混凝土中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时,矿物4.3.1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或2个及以上单粒径级配搭配使7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应符合表4.3.2-1的规定,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应符指标(%)84.4外加剂4.5混凝土用水95.1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自密实性能性能等级坍落扩展度(mm)扩展时间Tsm(s)间隙通过性离析率(%)粗骨料振动离析率(%)5.1.3不同性能等级自密实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应按表5.1.3确定。自密实性能性能等级应用范围1从顶部浇筑的无配筋或配筋较少的混凝土结构物;2泵送浇筑施工的工程;3截面较小,无需水平长距离流动的竖向结构物复杂的结构等(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宜小于16mm)间隙通过性抗离析性²大于80mm的薄板结构和竖向结构大于80mm的竖向结构;也适用于流动距离小于5m、钢筋净距小于80mm的竖向结构。当流动距离超过5m,SR5.2硬化混凝土的性能5.2.1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标准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合设计要求及现行行业标准《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6.1一般规定6.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fuo=1.15fk用于ʃ≥C60水胶比m./m₁不宜小于0.2;粗骨料体积V。粗骨料质量m,m=V×p₈(其中p。为粗骨料表观密度)砂浆体积V。砂质量m,m、=V.×p,(其中p,为砂表观密度)Pm——矿物掺合料表观密度(kg/m);p。——水泥表观密度(kg/m²)胶凝材料质量m,V.——每m²混凝土引入空气的体积(L),对于非引气p。——每m²混凝土中水的表观密度(kg/m²),取水的质量m,掺合料质量m。外加剂质量m。2混凝土强度试验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当采用不同的配合比时,其中一个应为本规程第6加或减少1%;合比应满足标准养护28d或设计规定龄期的强度要求,如有耐久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等级自密实性能等级坍落扩展度(mm)间隙通过性离析率(%)水胶比(质量)含气量(%)粗骨料最大粒径(mm)单位体积粗骨料体积(m)体积用量(L)高性能减水剂6.2.4对于应用条件特殊的工程,宜7.1一般规定7.1.2计量设备的精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机械7.1.4自密实混凝土生产过程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混凝7.2生产过程控制7.2.2对首次使用的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7.2.3当夏季天气炎热时,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不应高于最高入机温度(℃)水7.3混凝土运输7.3.3运输车从开始接料至卸料的时间不宜大于90min。运输应保证浇筑的连续性,搅拌运输车运输途中罐体转速宜为3r/min~8.1.2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前针对施工方案中特殊的技术措施和8.1.3自密实混凝土正式施工前宜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际自密8.1.4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时应安排专人对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性8.3.2自密实混凝土宜避开高温时段浇筑。当水分蒸发速率过应根据施工部位具体要求及自密实混凝土最大水平流动距离确件等情况下,自密实混凝土浇筑点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7m,对于8.3.6采用高抛法浇筑施工的自密实混凝土应符合现行行业标间不得少于14d,应派专人负责养护工作,对裂缝有严格要求的部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1混凝土自密实性能指标检验应包括坍落扩展度和扩展时2出厂检验时,坍落扩展度和扩展时间每100m³相同配合比3交货时坍落扩展度和扩展时间检验批次应与强度检验批9.1.2对掺引气型外加剂的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应检验其含气9.1.5混凝土拌合物自密实性能的试验方法应按本规程附录A9.2检验评定9.3工程质量验收A.1坍落扩展度和扩展时间试验方法2底板应为硬质不吸水的光滑正方形平板,边长应为的中心位置和直径分别为200mm、300mm、500mm、600mm、A.2J环扩展度试验方法A.2.1本方法适用于测试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间隙通过ABCDEF3底板应采用硬质不吸水的光滑正方形平板,边长应为1000mm,最大挠度不得超过3mm。A.2.3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间隙通过性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2应将坍落度筒倒置在底板中心,并应与J环同心。然后将坍落度筒沿垂直方向连续地向上提起300mm,提起时间宜为2s。径呈垂直方向的直径。自开始入料至提起坍落度筒应在1.5min5自密实混凝土间隙通过性性能指标(PA)结果应为测得混6应目视检查J环圆钢附近是否有骨料堵塞,当粗骨料在J环圆钢附近出现堵塞时,可判定混凝土拌合物间隙通过性不合A.3离析率筛析试验方法A.3.2自密实混凝土离析率筛析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和工3盛料器,应采用钢或不锈钢,内径为208mm,上节高度为60mm,下节带底净高为234mm,在上、下层连接处需加宽3mm~5mm,并设有橡胶垫圈(图A.3.2)。A.3.3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抗离析性筛析试验应按下列步骤1应先取10L±0.5L混凝土置于盛料器中,放置在水平位置2将方孔筛固定在托盘上,然后将盛料器上A.3.4混凝土拌合物离析率(SR)应按下式计算:式中:SR——混凝土拌合物离析率(%),精确到0.1%;A.4粗骨料振动离析率跳桌试验方法应为115mm,外径为135mm,分三节,每节高度均应为100mm,并2跳桌振幅应为25mm±2mm;A.4.3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的抗离析性跳桌试验应按下列步骤动25次;A.4.4粗骨料振动离析率应按下式计算:式中:fn——粗骨料振动离析率(%),精确到0.1%;B.1适用范围B.2试验方法向上垂直管管径345(输送管倾角为α,图管径1续表B.2.248弯管(弯头张角为,≤90°,图B.2.2)每只弯曲半径长3m~5m2混凝土泵的额定工作压力应大于计算的混凝土最大泵送Pm——混凝土最大泵送阻力(MPa);换算距离;△P₁——混凝土在水平输送管内流动每米产生的压力损失;P₁——混凝土泵送系统附件及泵体内部压力损失。3混凝土泵集料口应设置网筛。B.2.4混凝土输送管的选配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选择与现场实际使用相同的混凝土输送管型号,除终端3输送混凝土的水平管计算长度按下式确定:式中:Le——盘管试验水平管计算长度;P.——混凝土泵额定工作压力(MPa);P₆——盘管试验混凝土泵送系统附件及泵体内部压力损失;△P——混凝土在水平输送管内流动每米产生的压力损失。4混凝土在水平输送管内流动每米产生的压力损失宜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P——混凝土在水平输送管内流动每米产生的压力损失r——混凝土输送管半径(m);K₁——粘着系数(Pa);K₂——速度系数(Pa·s/m);S₁——混凝土坍落度(mm);B.3混凝土的泵送B.4泵送过程应急处理措施B.4.6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应投入到混凝土输送泵中。当混凝土SF1,所用水泥为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实际抗压强度为水胶比m。/m,粗骨料体积V。m=V×p₄=0.33×2670=881砂体积V,砂质量m。m,=V.×p,=0.302×2690=812V=Vm-V₁=0.67-0.302=0.续表C.0.1胶凝材料质量m,水的质量m。外加剂质量m。本规程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13《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17《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2部分:金属穿孔板试 47 2.1术语 49 50 4.3骨料 514.6其他 51 525.1混凝土拌合物性能 525.2硬化混凝土的性能 52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6.1一般规定 536.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537混凝土制备与运输 55 7.2生产过程控制 557.3混凝土运输 55 8.2模板施工 568.3浇筑 8.4养护 9质量检验与验收 589.1质量检验 581.0.3本条说明了自密实混凝土通用技术条件及与其他有关标3.0.1本条强调了主体责任。设计委托中应明确混凝土强度等4.1一般规定4.2胶凝材料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