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主题一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1.鸦片斗争——民族意识的萌发鸦片斗争的惨败使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意识也起先发生变更,人们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反对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民族意识起先觉醒。2.甲午中日斗争——民族意识渐渐强化甲午中日斗争中国的战败、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使民族危机空前严峻,首先是学问分子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紧接着是农夫阶级发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了辛亥革命,民族意识渐渐强化。3.五四运动——民族意识的升华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工人、学生、市民空前团结,外争国权,内除国贼,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忱,使民族意识进一步升华。4.抗日斗争——民族意识的高涨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中国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形成高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民族复兴意识也达到了空前的觉醒。主题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探究的特点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依据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开拓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其次次合作,开展全民族抗日斗争,取得抗日斗争的成功。4.从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斗争,从战略防卫、战略进攻,到三大战役战略决战,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主题三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1)思想上:以毛泽东同志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详细实际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理论,为抗日斗争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和战略指导作用。(2)组织上:中国共产党主动提倡、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凝合全民族力气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者。(3)战略上: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途,提出长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斗争的战略战术,开拓广阔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气。(4)精神上: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成功的民族先锋。主题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1.土地革命时期(1)目的:进行依据地建设,推动革命斗争。(2)内容: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3)影响:为保卫成功果实,农夫主动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2.抗日斗争时期(1)目的:巩固抗日依据地和争取抗战成功。(2)内容: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夫交租交息的政策。(3)影响:提高了农夫抗日和生产的主动性,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样抗日。3.解放斗争时期(1)目的:获得人民支持,保证解放斗争的最终成功。(2)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安排土地。(3)影响:农夫踊跃参军,主动支援前线。一、高考选择题满分导练解题技法——以题干为据,题意选项比照,快速解答选择题类型1研读题干,定时空明关键,快速推断正确选项任何历史事务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发生的。解答选择题只要锁定时空就可以缩小学问范围,精确解除与该时空无关的选项。所以做选择题时首先要定位好时空,这样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得分几率。类型2以题干主旨为依据,题意选项比照选以题干主旨为依据(不能仅仅以教材为依据),筛选选项。不仅要留意选项是否无中生有,选项表述是否全面,还要留意选项与题干规定的范围是否一样,选项与题干强调的重点是否一样等。经典示例——在体验中品悟技法[例][2024·新高考广东卷,8]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当前中国“资产阶级不能充分发展,因之无产阶级也自然不能充分发展,阶级分化不充分的全国人民,皆受制在资本帝国主义,及本国军阀之下,不能不要求经济发展而行向国民革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A.适应国情调整革命策略B.总结阅历教训开展武装斗争C.统一相识促进经济发展D.依据冲突变更扩大阶级基础[答案]A[点拨]定时空: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隐性时空“1923年”“国民革命前期”。明关键:依据当时的国内国际局势,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题干选项比照选:题干是对中国国情的相识,分析A、B、C、D四个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模拟演练——在训练中创新应用1.[2024·八省联考江苏卷]一战期间,14万华工“以工代兵”,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使得英法诸国免除了人力资源匮乏的后顾之忧,极大地巩固了协约国的防线。因为华工们的辛勤工作和牺牲,中国外交官可以在巴黎和会上向全世界提出捍卫中国主权的要求。一战华工出国()A.迫使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为中国成为战胜国作出重大贡献C.用艰辛苦动变更欧洲的政治格局C.助力中国政府成功收复山东主权[尝试解答][点拨]定时空:巴黎和会。明关键:一战期间,14万华工作出重大贡献。题干选项比照:选出正确选项。2.[2024·八省联考辽宁卷]1937年9月3日,英国人在上海发行的《字林西报》发表社论称:“无论数星期前中国之地位若何,而中国今日已团结一样……在新时代中,中国从未若今日之一心德者……国男女平民之尽劳于国家奋斗,此在中国,亦属创见。”这反映了()A.中国抗战得到英国支持B.抗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空前高涨[尝试解答][点拨]时间1937年,《字林西报》社论高度评价,全面抗日斗争的爆发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3.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依据地:“假如你遇见这样的农夫——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看法,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确定是否减租减息。假如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夫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依据地()A.农夫的抗日热忱得到激发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D.解除了国民党的影响[尝试解答][点拨]“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依据地”,表明隐时间:抗日斗争时期;关键信息:农夫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这个农夫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快速推断正确选项。4.[2024·八省联考重庆卷]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一行飞抵重庆。8月29日,《大公报》发表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兴奋,世界人听了兴奋,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事。”这件“大事”()A.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B.意味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已经形成C.顺应了中国人民和平建国的剧烈愿望D.标记着国共两党就建立联合政府达成共识[尝试解答][点拨]题干体现的是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重庆谈判符合和平民主、和平建国的愿望,所以中国人听了兴奋,世界人听了兴奋,题干选项比照选出正确选项。二、高考非选择题高分导练eq\a\vs4\al\co1([材料解答型])解题技法——以“审读联答”四步法,规范解答高考材料问答题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审清答题语、答题提示语、时空限定语、答题限定语。“答题语”是指要回答的问题,“答题提示语”是指应怎样回答,“时空限定语”是指要回答问题的时间、地域范围,“答题限定语”是指要回答的问题应是什么样的。将这四项审清了,答题的要素就一清二楚了。很多考生都是由于限定词或答题语等没审清而白白丢分,因此审设问时,肯定要将这几项答题要素用笔标注一下,以便引起留意并加深理解,切不行马马虎虎,更不能掉以轻心。其次步读材料——获得有效信息读材料是解答非选择题的重要环节,应留意围绕设问细读材料,获得和解读有效信息。读材料往往有这样一个误区:先读材料正文,后读或不读出处与材料题目。科学做法应当是:首先:文字材料先读材料出处,图片、图表、表格材料先读题目这些信息简明扼要,往往给出了材料的主题、时间、作者、史书文献、背景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从整体上把握材料至关重要。其次:通过“二读三找法”审读材料正文读懂材料信息,也就是读懂由材料干脆反映出来的历史事务、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等,或经过分析可以提炼出来的信息。(1)“二读”材料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其次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设问有关的信息,并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以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学问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2)“三找”要点“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终一句。“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要丢。“三找”关联点,即找寻材料与设问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及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第三步扣教材——依据所学学问非选择题的开头格式一般都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所以很多学生解答时,养成了一个“抛开教材,就题答题”的坏习惯。从非选择题的“教材型”“材料型”“结合型”三种类型来看,答题时一般都要适当联系教材。审完设问后,应先回顾与所学学问的链接点,再列出提纲要点。这里有三种状况:(1)假如是“教材型”的设问,就可干脆用教材学问作答。假如该设问与题目中的材料有肯定联系,对材料内容应作也许了解。(2)有的“材料型”的设问,尽管题目要求“依据材料指出”,但事实上材料所含信息与教材学问又特别相近,依据教材学问照样可以回答。这样的设问,当你回顾教材学问后再读材料,则很简单概括出答案。(3)对于“结合型”的设问,答案的要点应是材料信息与教材学问的“并集”,即材料中体现的要点+教材中的要点=完整的答案。而有的考生在答题时之所以漏掉一些要点,是因为这些要点不是显性信息,而是隐性信息。而该信息一般依据材料很少能解读出来,所以要联系教材并列出学问提纲才能保证不漏要点。第四步组答案——条理严谨作答(1)组答案要留意紧扣设问,简明扼要,规范作答。(2)答案来源于教材:设问一般要求“结合所学学问回答”,解答时一般依据教材中的学问和观点。(3)答案来源于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解答时要从材料中归纳,提取有效信息。(4)答案来源于教材和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解答时既要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又要迁移教材中的学问。经典示例——在体验中品悟技法[例][2024·湖北高考,18]【组织领导与反帝爱国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下表是20世纪早期中国三次大规模反帝爱国运动的相关状况:1915年反对“二十一条”1919年五四运动1925年五卅运动组织领导自发性,没有政党参与,组织化程度低自发性,没有政党参与,具有肯定的组织性中共组织领导,国民党帮助,组织化程度高参与群体城市士绅、商人为主青年学生为主,商人、工人声援参与学生、商人、工人共同参与,难分主次基本形式集会通电、抵制日货、救国储金集会通电、示威游行、抵制日货、罢课、罢市、罢工集会通电、示威游行、抵制外货、罢课、罢市、罢工中心口号“救国”“勿忘国耻”“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同等条约”运动规模波及全国30多个省会城市和商埠波及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波及全国约600个城镇——摘自王奇生《1915~1925年中国民族主义运动之演进》材料二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扬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须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有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蔡和森致毛泽东的信(1920年8月13日)(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三次反帝爱国运动在组织领导方面的变更,并简述组织领导与反帝爱国运动之间的关系。(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三次反帝爱国运动规模不断扩大的缘由。(8分)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其次步:读材料——获得有效信息材料一下表是20世纪早期中国三次大规模反帝爱国运动的相关状况:⑦1915年反对“二十一条”⑧1919年五四运动⑨1925年五卅运动组织领导①自发性,没有政党参与,组织化程度低自发性,没有政党参与,②具有肯定的组织性③中共组织领导,国民党帮助,组织化程度高参与群体城市士绅、商人为主青年学生为主,商人、工人声援参与学生、商人、工人共同参与,难分主次基本形式④集会通电、抵制日货、救国储金集会通电、示威游行、抵制日货、罢课、罢市、罢工集会通电、示威游行、抵制外货、罢课、罢市、罢工中心口号“救国”“勿忘国耻”“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同等条约”运动规模波及全国30多个省会城市和商埠波及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波及全国约600个城镇——摘自王奇生《1915~1925年中国民族主义运动之演进》材料二⑤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扬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须先组织他,⑥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有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有神经中枢。——蔡和森致毛泽东的信(1920年8月13日),点拨:①“自发性,没有政党参与,组织化程度低”、②“具有肯定的组织性”、③“中共组织领导,国民党帮助,组织化程度高”结合设问从组织领导方面分析,组织化程度由低到高,从自发行动到有政党领导。④材料一“集会通电”、⑤材料二“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⑥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结合所学从组织领导与反帝爱国运动之间的关系分析,促进了社会各界的组织联合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并且两者关系亲密,相互促进。⑦据材料一“1915年反对‘二十一条’”、⑧“1919年五四运动”、⑨“1925年五卅运动”结合所学这些事务发生的时代背景都是西方侵略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救亡图存民族意识的不断增加,并结合所学从时代背景、经济阶级、思想文化、政党组织等方面,分析三次反帝爱国运动规模不断扩大的缘由。第三步:扣教材——依据所学学问第(1)问,1915年反对“二十一条”、1919年“五四运动”、1925年“五卅运动”都是反帝爱国运动,在组织领导方面的变更,突出表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两次都是自发行动,五卅运动则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第(2)问,三次反帝爱国运动规模不断扩大的缘由,主要因为西方列强侵略加剧、救亡图存民族意识的增加,中国共产党成立,社会组织、动员实力不断提高。第四步:组答案——条理严谨作答[试答]模拟演练——在训练中创新应用5.[2024·浙江6月高考,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这次会议是在全国抗战刚刚起先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特别重要的会议。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途,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阐明白党在抗战时期的基本政治主见,指明白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终成功的详细道路。……会后,党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斗争,建立抗日依据地,变敌后为抗日前线。中共中心所在地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民主的模范区。——摘编自中共中心党史探讨室《中国共产党历史》材料二随着抗日斗争的推动,特殊是国民党发动了多次反共高潮,广阔人民对抗战前途和中国的将来日益担忧。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成为一个关系重大的理论问题。……中国共产党经过革命成功与失败的阅历教训的反复比较,经过整风运动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学习探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定性,对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科学性,有了深刻的相识,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乃势所必定。——引自《中国近代史》编写组编《中国近代史》(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共产党召开的这次“特别重要的会议”的名称,说明陕甘宁边区在全国抗日依据地中的地位,请用关键词归纳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作用。(4分)(2)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时期。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最重大的理论成果及其对“中国向何处去”时代之问的回答。“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乃势所必定”,结合延安整风运动的史实,从端正党内思想相识的角度予以扼要说明。(6分)6.[2024·八省联考广东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1927年10月,毛泽东进攻长沙失败后,打算向井冈山进发。他发觉部队中有很多来自旧式军队的官兵打骂老百姓,有的战士还拿群众地里的红薯。这引起了毛泽东的忧虑,几天后他颁布了三条纪律:“行好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后来毛泽东又提出了“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允”等“六项留意”。1929年后,修改补充为“八项留意”,“三大纪律八项留意”基本形成。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为解放军总部起草了一份《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留意的训令》。该训令提到,这部纪律规定“实行多年,其内容各地各军略有出入”,故作统一规定。朱德当时也说,必需要把红军的优良传统复原起来。1949年5月下旬,第三野战军占据上海后,执行党的城市政策,严格遵守入城纪律。有市民回忆:“多数解放军战士日日夜夜风餐露宿、不入民宅的情景,深深打动了我的心。”——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别简述土地革命时期和解放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颁布“三大纪律八项留意”的缘由。(8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实行“三大纪律八项留意”的意义。(6分)7.[2024·八省联考湖南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中国的新式邮电始于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国家才逐步独立办理邮件及电信传递业务,但仍比较落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在交通部下设邮电总局,管理全国邮政事务,统一邮权。1931年后,邮政总局局长、副局长均由中国人担当。此后,在全国邮政系统中虽然还保留着大批洋员,但不驾驭大权。交通部在内地及边远省区增设邮局。至1937年,全国邮政局所共增加3.1015万所,全国邮路共增加12.6755万公里。1934年10月开办“平快”邮件业务,凡邮件于一般资费外,加付平常快递资费,邮局即按特别快速手续办理。1935年5月,将新疆、蒙古邮资与内地划归一律。——摘编自李新总主编《中华民国史》(1)依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邮政改革的措施。(4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南京国民政府邮政改革的影响。(6分)三、高考非选择题高分导练[开放探究型]解题技法——立论、评论、史论结合解答提炼观点型开放探究试题1.试题设计提炼观点型开放探究试题,一般是命题者出示一则或数则说明观点的材料,要求考生提炼观点或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支持或反对看法,并论证自己所选观点的合理性。这类试题考查考生在敏捷驾驭主干学问的基础上,留意历史事物间的纵横联系,关注历史、现实和将来的结合,强调的是一种探究实力,同时又重视探究过程和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情感、看法与价值观。2.设问形式(1)阅读材料,你侧重于哪一观点?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论述。(2)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证。(3)“评析或论证材料中的某种观点”等,即先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再进行论证。3.答题模板解答提炼观点型开放探究试题应留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观点明确。提炼观点也好,选择观点也好,推断观点也好,评价观点也好,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论证对象,也就是说观点肯定要明确。其次,多角度逻辑论证。可以按先对内后对外,先主要后次要、先材料后教材等依次进行,可以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层次进行,也可以从事物本身的背景、内容、过程、影响等方面进行,还可以按时间的先后依次进行,但无论如何都应遵循肯定的逻辑依次,体现出思维的过程。第三,史论结合。应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即体现“历史”性,不管论据还是观点都应与“历史”有关,都应有详细的事务、人物或历史现象,抛开材料与详细学问而乱发挥是不行取的。第四,语言通顺精确、抓住关键,高度概括、层次分明并与主题一样。经典示例——在体验中品悟技法[例][2024·新高考广东卷,19]关于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新中国成立前也进行过一些探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第一目标(壹)研求中国民族之演进;特殊说明其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缘由,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且培育其自信自觉发扬光大之精神。(贰)叙述中国文化演进之概况;特殊说明其对于世界文化之贡献,使学生明白吾先民宏大之事迹,以养成其高尚之志趣,与自强不息之精神。(叁)叙述各国历史之概况,说明其文化之特点,以培育学生世界的常识,并特殊留意国际现势之由来,与吾国所处之地位,以唤醒学生在本国民族运动上责任的自觉。(肆)叙述中外各时代文化之变迁;应特殊说明现代政治制度,及经济状况之由来,以确立学生对于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信念。——《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1932年颁行)评析上述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的目标。(说明:运用详细史实,对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目标的一点或整体绽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不能重复材料。)[命题立意]课程标准是国家设置课程的依据,可作为落实核心素养的文本。本题以1932年历史课程标准的目标设置为载体进行设问,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提取史料观点以及调动历史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符合新时代高考实力提升的考查要求。[关键点拨]解答本题要留意立论、评论、史论结合,首先从材料中获得信息,提取观点。然后结合材料和所学学问进行评析。本题可以选取材料中一个观点,如依据第一条中的“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缘由”等提出“近代中国民族复兴思想的发展历程”这一观点,评析时结合所学学问从鸦片斗争、甲午中日斗争、五四运动和九一八事变等对中国人民民族复兴思想的影响角度进行概括。本题还可以综合四个目标的内容,提取“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与世界历史发展紧密相关”这一观点,评析时结合1932年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角度分析回答。[试答]模拟演练——在训练中创新应用8.[2024·山东高考,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李超的“新生”材料李超,广西梧州人,先求学于梧州、广州等地,后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李超的家庭不支持她求学,因而她生活困难,患肺炎后,无钱治疗,1919年8月病亡。李超死后,其家庭束之高阁,指责她“至死不悔,死有余辜”。11月,北京教化界召开追悼大会,有1000多人参与,胡适、陈独秀、梁漱溟等现场作了演说。1920年,梧州女子师范在省女师操场实行了李超追悼会,“各界人士莅会者不下万人,挽歌诗联四五百轴”。●李超的一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我们探讨她的一生,至少可以引起这些问题:一、家长族长的专制。……二、女子教化问题。……三、女子承袭财产的权利。……四、有女不为有后的问题。……——胡适《李超传》(《晨报》1919年12月1日、3日)●涵养与发挥情感是主动的道路。北京的妇女不来吊一吊李女士,却华装丽服坐汽车去满街跑,很多妇女并不要求妇女解放,这都是麻木。麻木就是处于情感的反面。他自己既不要求,你便怎样指引问题,乃至把解决问题的道路都告知他,他只是不理睬!——梁漱溟《李超女士追悼会之演说词》(《晨报》1919年12月22日)●对于李超女士底事务,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制度上两大缺点:一是男系制,一是遗产制。……李女士之死,我们可以说:不是个人问题,是社会问题,是社会底重大问题。——(陈)独秀《男系制与遗产制》(《新青年》1920年1月1日)作为历史的视察者,概括说明李超之死为何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并谈谈“李超们”新生的出路在哪里。9.[2024·新高考山东卷,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踪迹材料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成功的征途中,在图中所示各地留下光辉的踪迹。依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踪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楚。)单元高效整合与解题技法特色讲练解题“金钥匙”一、模拟演练1.B2.D3.A4.C二、高考示例答案:(1)变更:组织化程度由低到高,从自发行动到有政党领导。(2分)关系:反帝爱国运动促进了社会各界的组织联合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社会各界的联合和党的领导促进了反帝爱国运动更高水平的发展。二者亲密关联,相互促进。(4分)(2)缘由:①时代背景:西方侵略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救亡图存民族意识的不断增加;②经济阶级:民族工业不断发展,新兴社会阶级的壮大;③思想文化:进步思想的传播,民众得到启蒙;④政党组织:新型政党的建立,尤其在中国共产党建立、领导下,社会组织、动员实力不断提高。(8分)模拟演练5.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名称,从材料一“全面抗战路途”“放手发动群众”“独立自主的游击斗争”“建立抗日依据地”并联系所学学问,可以推断出是1937年8月召开的洛川会议。其次小问地位,要说明“陕甘宁边区在全国抗日依据地中的地位”,除了引用材料一中的“全国抗日民主的模范区”外,还要联系所学陕甘宁边区作为“指挥中枢”“总后方”的地位予以阐述。第三小问作用,结合所学学问,从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理论成果,结合所学学问可知,1940年毛泽东发表了著作《新民主主义论》,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即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发展为社会主义社会。其次小问说明,联系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和意义回答即可。答案:(1)名称:洛川会议。地位:指挥中枢,总后方,抗日民主的模范区。作用:中流砥柱。(4分)(2)成果:新民主主义理论。回答: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发展前途是社会主义。说明:订正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使全党从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进一步驾驭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详细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为夺取抗日斗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奠定思想基础。(6分)6.解析:解答本题要留意行文逻辑性、层次性、学术性和概括性。第(1)问依据“部队中有很多来自旧式军队的官兵打骂老百姓,有的战士还拿群众地里的红薯”可知,土地革命时期颁布“三大纪律八项留意”的缘由主要是为了规范军纪,改造军队中存在的旧军队习气。依据“八项留意”的缘由主要是为了订正和明确军纪,复原红军的优良传统。第(2)问综合材料内容可知,“三大纪律八项留意”的颁布有助于确立人民军队的纪律,成为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显明体现;同时还有利于增加革命军队的纪律意识和组织观念,培育优良传统和作用,对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答案:(1)缘由:土地革命时期:规范军纪,改造军队中的旧习气。解放斗争时期:订正和明确军纪,复原红军的优良传统。(8分)(2)意义:确立了人民军队的纪律,是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显明体现;增加了革命军队的纪律意识和组织观念,培育了优良传统和作风,对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都有着深刻的影响。(6分)7.解析:第(1)问,措施:依据材料中“在交通部下设邮总局,管理全国邮政事务,统一邮权”可知,设立邮电总局,统一管理全国邮政事务;依据“邮政总局局长、副局长均由中国人担当”可知,由中国人取代洋员主管国家邮政;依据“在内地及边远省区增设邮局”可知,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邮局;依据“开办‘平快’邮件业务,凡邮件于一般资费外,加付平常快递资费”可知,开办快递业务。第(2)问,影响:依据“在全国邮政系统中虽然还保留着大批洋员,但不驾驭大权”,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变更了洋员支配中国邮政的局面,中国的邮政管理权基本上被收回;依据“全国邮政局所共增加3.1015万所,全国邮路共增加12.6755万公里”可知,促进了中国邮政事业的发展;依据“新疆、蒙古邮资与内地划归一律”可知,拓展了边疆邮政事务;依据“邮电总局,管理全国邮政事务,统一邮权”“1935年5月,将新疆、蒙古邮资与内地划归一律”,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使全国邮政得到发展和规范,为抗战时期乃至新中国邮政事业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答案:(1)措施:设立邮电总局,统一管理全国邮政事务;由中国人取代洋员主管国家邮政;在全国各地普遍建立邮局;开办快递业务。(4分)(2)影响:变更了洋员支配中国邮政的局面;中国的邮政管理权基本上被收回;促进了中国邮政事业的发展;拓展了边疆邮政事务;使全国邮政得到发展和规范;为抗战时期乃至新中国邮政事业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基础。(6分)三、经典示例答案:(示例)观点:材料所示历史课程的目标体现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与世界历史发展紧密相关。(2分)评析:1932年颁行的《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目标与世界形势有肯定的联系。政治上,中国当时正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共两党为争取对军队的领导权进行斗争。经济上,国际上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受经济大危机影响,日本加速发动侵华斗争;中国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上,受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2024年公司项目部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试题附答案【黄金题型】
- 立秋文化在新媒体的传播
- 《材料工程原理绪论》课件
- 《监督培训材料》课件
- 激光打标机打标软件与PLC通信稳定性的研究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课件2024版
- 云安全隐私保护机制-洞察分析
- 营养产业可持续发展-洞察分析
- 外观模式可维护性-洞察分析
- 稀有金属国际市场动态-洞察分析
- 【8地星球期末】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智育联盟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8物(科)期末】合肥市庐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卷
- 国家安全知识教育
- 2024-2030年中国停车场建设行业发展趋势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蓝军战略课件
- 物业管理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 北京邮电大学《数据库系统》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省黄冈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中国HDMI高清线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 物流公司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