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研究论文: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法治意识培育_第1页
思政教育研究论文: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法治意识培育_第2页
思政教育研究论文: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法治意识培育_第3页
思政教育研究论文: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法治意识培育_第4页
思政教育研究论文: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法治意识培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政教育研究论文: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法治意识培育摘要:法治意识的培育,不应该只停留于实操层面的“术”,只满足于完成以教学进度为目标的“知识立意”型教学,应该指向法律知识背后的“道”,让学生懂得并认同真正的法治精神。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培育高中生的法治意识,努力将学生从“具有法律知识的人”培养成“崇尚和践行法治的人”,从“法治思维”的培育上升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认同,从“法治意识”的培育拓展到更多维度的全面的“立德树人”。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法治意识素养培育立德树人法治意识的培育,必须通过真实、复杂的案例情境,激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培养参与感、责任感和胜任感(自我效能感),才能实现从“法律知识”向“法治意识”的内化与升华,从而实现学法与守法、尊法与用法的统一。研究性学习,聚焦现实的复杂情境问题的解决,不仅将思政学科作为“活动型课程”的学科属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对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提出较高要求;从选题到论证的整个研学活动推进过程,是实现学理性(法理)与政治性相统一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从法治意识培育的内在要求(“需求侧”)与研究性学习自身特征(“供给侧”)的上述结合点出发,探索基于研究性学习的高中生法治意识培育的努力方向和实现路径。一、从“具有法律知识的人”到“崇尚和践行法治的人”具有法律知识的人,未必是崇尚和践行法治的人。法律不仅是一种“术”,更是一种“道”。我们只有真正认同法律文本背后的法治精神和公平正义的原则,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具有法治素养的公民。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依然停留在以完成教学进度为目标的“知识立意”型教学,更为关注的依然是如何培养一个“具有法律知识的人”,而不是如何培养一个“崇尚和践行法治的人”。比如,在教学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第三课“订约履约诚信为本”时,有教师引用了以下案例——《中介费少写一个零引发的诉讼》。上海的黄女士通过某房产中介购买房屋,双方签订的中介合同约定黄女士应支付服务费16000元。几天后,中介发现合同上服务费少写了一个零,通过微信与黄女士进行沟通,并在聊天记录中确认,服务费依然为之前约定的16万元。但在双方约定重新签署协议时,黄女士拒不签约,坚持认为自己只会在房子过户后支付1.6万元服务费。中介搁置争议,仍履行完毕全部义务,未阻止买卖双方交易。随后,中介公司向当地法院起诉,认为在发现合同笔误后,公司及时告知黄女士需要更正,且黄女士未持异议,可见双方均认可服务费实为16万元。因此要求黄女士按照16万元补足服务费并承担逾期付款违约金。黄女士认为合同中不存在笔误,已按约定支付服务费1.6万元。一审法院认为,根据双方微信沟通内容,合同签署后,中介公司确曾告知黄女士,合同存在笔误并与之协商更正,并就此达成新的合意,应按约定履行。据此,法院判决黄女士按照14万元补足服务费,并承担逾期付款违约金。据此,教师的设问是:“分析该诉讼案例对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的启示”。在接下来的一番启发、互动后,教师最终“生成”了以下的“答案”:(1)在合同订立时,各方当事人应自愿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2)合同履行时要遵循全面、诚信、协作履行的原则,合同变更需要当事人各方的平等协商,当事人违约要承担违约责任;(3)要以合法方式留存证据。当发生争议时,要通过协商和解、调解、仲裁以及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个答案的生成虽然确实经过了一番课堂讨论和师生互动,然而却不是真正根据案例生成的。换言之,就算没有这则材料,教师也可以直接这样设问,并且得出类似的答案。这么一来,整个材料的意义和价值就大打折扣。于是,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其实完全是为了“教教材”,也就是把教材知识做了一遍梳理和精简化处理,只见“法律知识”,未见“法治意识”的内化。那么,这则材料真正的“焦点”在哪里呢?我们知道,合同关系是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达成共识(形成一致意思表示)后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合同订立的过程,本就应该是一个充分讨价还价、反复平等协商的过程。这种“事前博弈”,就是为了避免“事后”的推诿扯皮,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所以,用事前的充分讨价还价,来避免事后利益纠纷,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的重要体现。从这个角度说,H女士没有在微信协商时明确自己的意思表示(比如她在这一阶段可以明确进行讨价还价平等协商),以为合同已经签署成1.6万,木已成舟,就希望利用中介促成自己的购房愿望。然而,这一“如意算盘”恰恰违背了“诚实守信”的原则,值得深思。基于以上思考,笔者生成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意思表示与平等协商——福州市房屋租赁合同现状调研”。之所以调研租赁合同,而不是买卖合同,原因在于任教的每个班级都有学生家里有房出租,且在租赁期内,合同一般都得到有效的保管和收藏,较为容易进行调查。意思表示和平等协商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其实是我国公民法治素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比如,在房屋租赁时,很多购房合同都没有写清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租客在出租屋内滑倒或者用电不慎引发火灾、租客在小区里被高空抛物所伤等这些情况下,房东是否应该承担责任?随着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发展,近年来不少自媒体都在进行这些话题的普法宣传。那么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房屋租赁合同是什么样的?存在哪些意思表示不清晰的问题?房东在与租客签约时,又有哪些常见的讨价还价内容?双方在签约前是否通过充分的平等协商来避免日后的纠纷与内耗?房东通过这些免责条款将责任都彻底界定在承租方一边,是否符合自愿、公平和公序良俗原则?让学生带着这些现实问题,围绕“意思表示”与“平等协商”这两大关键词,从指定的法理视角对现实中的租赁合同展开调查研究,不仅能够让学生在“问题导向”的引领下展开研究性学习,而且能够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寻找“应然”与“实然”的差距,从而潜移默化地崇尚法治思维、践行法治思想。二、从培养“法治思维”到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法治意识作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其相关的基础知识在统编教材体系中所占比重也明显增加。必修3专门以一个单元的篇幅介绍“依法治国”,选择性必修2则以整个模块的篇幅,介绍以《民法典》相关法理和原则为主要内容的法律知识。然而,学生不是“知识的容器”,我们的教育目标是让学生成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培育学生法治思维的同时,还要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由此可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生命力,夯实法治中国建设的文化根基。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明的方向,笔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作为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选题方向。那么,哪些法律案例中包含有“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呢?在给学生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前,教师一定要自己先行做出调查和研究,先论证清楚这个项目的可行性,做到心里有底,而不是盲目地给学生指派研学任务。只有教师先行“试错”,才能在学生研学活动的过程中做出指导。截至2023年3月,我国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3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民事案例”。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相贯通的,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为人处世原则,援法断罪、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与民法典的相关民法原则高度契合。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挖掘与研究,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让学生意识到法治文化并非是一种“舶来品”,同样有着深厚的本民族文化的根植性。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是进一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必然要求与内在动力。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初步拟定“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研究性学习目标(如下表)。我们不仅可以将这三个维度的研究性学习目标在高二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推进和落实,而且也可以沿用这样的思路设置高三年级的主观题试题,将法治意识的培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统一起来,这也是从“课程内容的活动化”和“活动内容的课程化”的理念出发探索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辩证统一。三、从培育“法治意识”到全面的“立德树人”法律不是超越阶级性的存在,任何国家的法律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的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体现。因此,我们在教学法律知识的时候,不能局限于法律层面,更应该追求学理性与政治性的统一,用法理的教学促进学生的政治认同,用法律知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在选择、制订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时下足功夫。只有一开始就站在学理性与政治性相统一的高度来选题,才能确保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过程,服从并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的第一单元综合探究,努力促成了“经济”与“法律”两部分知识的融合,某种程度打通了连接模块知识的“任督二脉”。而《人民日报》(2023年4月3日)关于“法治经济”的专版文章,在更高的价值站位和更广的理论视域下,搭建起“经济”与“法治”之间的桥梁,为“法治经济”走进我们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视角和理论支撑。一直以来,高中政治学科课堂或多或少存在着缺乏论证的现象。比如,“法治经济”就是如此。如果我们问师生,中国经济是不是“法治经济”,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然而,我们该如何论证这个判断呢?论证,是培育高中生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彰显高中思政学科的学理性与科学性的必然要求。如果我们只是想当然地接受一些提法,只是凭借感性思维和“直觉”去认识社会现象,那么我们就会离科学精神这一核心素养渐行渐远。在高中生的研究性学习指导中,以论题的形式呈现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并且要求学生运用论证思维对论题加以举例论证和理论论证,是一种非常典型而有效的研学任务布置方式。这个论证的过程,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从理性思维层面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基于此,我以“求证:中国经济是法治经济”为论题,让学生分组展开研究性学习。对于这个论题,笔者预设的答案思路大致如下:首先,中国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于是,这个论题就转化为了“求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统编《思想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包括两块内容,一是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二是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解作用,离不开一定的市场秩序,而市场秩序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相关法律法规。与此同时,我国的宏观调控也是在法治体系和法治轨道上的调控,因此得出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其次,中国经济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那么,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高质量发展,是不是也遵循着法治经济的内在逻辑呢?这时候,学生就要从“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五个角度,分别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法律载体与法治依托进行调查和探究。比如,在创新发展方面,我国最高法专门成立了知识产权法庭,用来处理知识产权有关的违约与侵权案件;在协调发展方面,2023年两会新修订的立法法新增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可以协同制定地方性法规”;在绿色发展方面,绿色原则是民法典的一个基本原则,长江保护法等法律陆续出台;在共享发展方面,乡村振兴促进法、社会保障和慈善领域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和完善;在开放发展方面,推动制定或修改外商投资法、对外贸易法、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等。这些实实在在的立法、执法和司法层面的实践,都证明了我国的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