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同步练习(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同步练习(文字版|含答案)
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①一个道:“这条计好么?"②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③一个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④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⑤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⑥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得⑦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⑧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⑨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1.横线上说的“这条计”是指什么计?它“好"在什么地方?
2.这段文字主要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从情节上看,这段描写对林冲性格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3.文中画线①至⑨的九处“一个”,分别指哪几个人?从中可看出,《水浒》在写人方面有什么特点?
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看时,一周遭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推开看里面时,七八间草房做着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到那厅里,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差拨说道:“管营差这个林冲来替你回天王堂看守。你可即便交割。"老军拿了钥匙,引着林冲,分付道:“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这几堆草,一堆堆都有数目。”老军都点见了堆数,又引林冲到草厅上。老军收拾行李,临了说道:“火盆、锅子、碗、碟,都借与你。"林冲道:“天王堂内,我也有在那里。你要便拿了去。”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4.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徽宗,宋朝皇帝赵佶的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皇帝、大臣等给予的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B.刺配,指古代在犯人脸部刺字并将犯人发配到边远的地方充军,刺,古时的肉刑,在罪犯的额面或肌肤上刺字,用墨染上颜色。配发往远地充军。
C.“官司”一词的含义在古代比较多,既可以指我们现代意义上的诉讼,也可以指普通官吏,常常指百官。除百官之外还可以是官府的泛称,而且多指政府的主管部门。
D.衙内,原指唐代掌管禁卫的官职,五代和宋初这种职务多由大臣子弟担任,后来泛指官家子弟。文中的衙内是指高俅的义子。
5.文中反复强调雪“大"“下得正紧”,对其作用分析错误一项是()
A.为后面的故事情节打下伏笔。
B.渲染了一种寒冷悲凉的气氛。
C.更加映衬出老军待人的温暖。
D.烘托出林冲“落难"后的凄惨。
6.第一段写到处都是“草”的特点,对其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草料多,更能突出看守人员责任重大。
B.更加显示出草料场的凌乱,管理不善。
C.可为后面放火之后无法抢救埋下伏笔。
D.可为其后加害林冲失职找到合理借口。
7.最后一段,很多地方表现了林冲隐忍委曲求全的性格,试举例说明。
阅读文段,完成小题。
豹子头林冲
茅盾
这一夜,豹子头林冲在床上翻来覆去。
日间那个失了花石纲的青面兽杨志的一番话,不知怎地只在林冲心窝里打滚。
他林冲一年多前何尝不曾安着现在杨志那样的心思;但是在这月白霜浓的夜半,那几句话便只能像油煎冷粽子似的硌在林冲胸口,如鲠在喉。
虽说莽撞粗拙,林冲有时候却也粗中有细;当他把一桩事情放在心上颠来倒去估量着的时候,也会想到远远的过去,茫茫的将来。那时,他朴野粗直的心,便像被朴刀尖撩了一下,虽然有些疼,可是反倒松朗些,似乎从那伤处漏出了一些的光亮,使他对于人,我,此世界,此人生,都仿佛更加明白。
月光冷冷地落在床前,林冲睁圆大眼看着发愣,幼年生活朦胧地被唤回来。本是农家子的他,素来没有什么野心:父亲辛苦一世,还不够供应官家的征发;庄稼人的生活是受得够了,这才投拜了张教头学武,想在边庭上一刀一枪,也不枉父母生他一场。
他从没到过“边庭"。父老传说,那是一片无边无垠、水草肥沃的地方,胡笳声动,“胡儿”扫过,只剩下烧残的茅屋:每逢这样的图画在林冲想象中展开的时候,便朦胧地觉得学习武艺不仅为养活一张嘴。
“边庭"呐!曾使豹子头林冲怎样的激昂!
但在“八十万禁军教头”任上第二年,他看见了许多把戏;他断定那些权贵暗地里是怎样地献媚胡儿!一伙吮咂百姓血液的凶狠恶魔!
林冲拿起拳头在床沿猛捶一下,两只眼睛更睁得大了:
“咄!边庭上一刀一枪!——哈!"
那个杨志不是还在做这样的梦么?“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从前是不明不白掉了官职,现在又想到高俅那厮手里弄回个官儿来!林冲现在是再也不信那些话了,他倒觉得杨志有点可怜。虽然他杨志只不过想封妻荫子,但这一片孤忠终要被辜负吧!那献媚妥协的行径,林冲只觉得太卑劣。他不想占便宜,可亦不肯忍受别人的欺侮。那时候,他要报复!才不管是高太尉、高衙内,或是什么陆虞候,简截地要他们的命!自从那天冤屈地被做成发配沧州的罪案后,他除了报仇什么幻想都没有。
流血,他不怕。但无缘无故杀人他亦不肯。因此那个白衣秀才王伦要他交纳什么“投名状"的时候,他觉得这个泼皮原也是高俅一类,不过住在水泊罢了。为个人的利害去杀一个无仇无怨的人不是豹子头的性情!可是形势所逼,他只好应承。
他原打算杀一个看来不是善良之辈,不料最后碰到这倒霉的杨志!
暴躁在林冲胸头炸开,他皱眉向墙上的朴刀一望,翻身离床,拿了朴刀,便开门出来。
宿雪还没消融,白皑皑的照得聚义厅前如同白昼;朔风又把残雪吹冻,踏上去只是簌簌作响。林冲低头倒提朴刀,只顾往前走。大柏树上一群鸟忽然惊飞起来,林冲猛可曳住了脚步,抬头看,半轮冷月在冻云中浮动,像是泼皮涎着半边脸笑人。几点疏星远远地躲在天角,也在对林冲眨眼。
林冲剔起眉毛,再往前走。然而一个“转念”——“到底要结果哪一个?"
这青面兽原也是无仇无怨,但不是无抵抗的善良百姓,林冲觉得在“刀枪无情”的理由下原是问心无愧的。可现在呢?这汉子虽已剥露出更卑污的本相,但若乘他睡眼朦胧就一刀了事,也不是豹子头做的,须吃江湖好汉们耻笑呐!
遥望聚义厅前两排戈矛剑戟,林冲的杀心便移到了第二个对象。是那王伦!顶了江湖上好汉的招牌却在这里把持地盘,妒贤嫉能!
林冲睁圆怒目四下眺望。好一个雄伟的去处呀!港汊环抱,四面高山,进可攻退可守!争不成给王伦那厮把持了一世,却叫普天下落魄好汉,被压迫的老百姓,受尽腌臜气!
重下决心,林冲挺起朴刀,托开左手,飞步抢过聚义厅前,便转向右首耳房。
“来者是谁?"
听到这声吆喝,林冲摆开步式,朴刀在怀,定睛前瞅。
“呀,林教头,是你!”
巡夜的小喽啰做出一副吃惊的脸相。林冲眼瞅着不说话。不是没了主意,却是在踌躇;他不忍多杀不相干的人。
“林教头,半夜三更到这里做什么?"
一句平常询问蓦地勾起误入“白虎堂”那回事,抬头一望,明明是“聚义厅",不是“白虎堂”!
“林头领好武艺,这早晚也还打熬力气!"
林冲竟下意识点头,随即耳根发热,惭愧有生以来第一天说谎。
看着喽啰走远的背影,林冲倒提朴刀,头微微下垂,踏着冻雪,又走回卧房去。心中再次估量:腌臜畜生的王伦自然不配作山寨之主,但谁配呢?要有胆略,有见识,江湖闻风拜服才配呐!不乏自知之明的林冲想法和提刀出房时颇不同了。这压迫者的圣地固然需要一双铁臂膊,更需一颗伟大的头脑。
“梁山泊又不是他的!我在此又不是替他卖力!只是这地方可惜!”
这时清脆的画角声已经在寒冽的晨气中呜咽发响。
(有删改)
8.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豹子头林冲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因为他处于是否递交“投名状"的矛盾中,这是造成林冲与王伦矛盾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小说要表现的主要矛盾。
B.青面兽杨志的一番话勾起了豹子头林冲无限遐想,他想起了幼年生活、父亲劳苦、拜师学武等画面,此刻他跟杨志一样,他也顾念着家人,也期待能做个官封荫妻子。
C.林冲早年的“边庭”理想是美好的,“无边无垠、水草肥沃"“胡声动,胡儿扫过”,边塞激昂的画面却与冷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反差。
D.文末是典型的环境描写,从“清脆画角声"体现梁山泊有士卒的现实,从“寒洌的晨气”表现季节的特征,从“呜咽发响"表现林冲沉重的心情。
9.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林冲的视角来讲述故事,根据他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心理活动展开叙述,属于有限视角叙事,使读者更亲切地感受到了人物的想法。
B.作品景物描写凝练传神,文中画线部分语句,渲染出紧张的气氛,也隐约透露出林冲内心的犹豫,为下文的“转念”埋下伏笔。
C.文中对林冲行为的延宕多有表现,其中遇到梁山泊两个喽啰起到了舒缓情节的作用,喽啰的问话引发林冲的回忆和对王伦看法的表述。最终林冲因为不忍杀害无辜的喽啰,而放弃了刺杀王伦的想法。
D.小说具有意识流特点,描写了林冲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了林冲内心被压抑的农民阶级的觉醒意识,同时也使其对自身以及所处社会环境有了深刻的思考。
10.本文中的“豹子头林冲"与课文节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教头”形象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文本加以说明。
二、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几百年来,梁山泊英雄好汉的故事家喻户晓。一部《水浒传》,更使英雄好汉的故事深入人心。说起《水浒传》,人们的直观印象是“造反",而深层印象则是“忠义”。梁山英雄们的誓词“但愿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更是一语破的。于是,《水浒传》被冠以《忠义水浒传》,“忠义为立身之本”成为梁山好汉的突出品格,水浒英雄们也被研究者们称为“成也忠义,败也忠义"。
虽或褒或贬,但是有个无可辩驳的事实,那就是“忠义”思想为水浒文化打上了核心印象,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水浒文化的思想内核是“忠义"文化造成产生的。本来,在我国有文字以来的文明发展史上,“忠”与“义"在先秦之前,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在儒家的经典思想里,“忠”指的是尽心竭力为人办事,当时不分对上对下。“义"则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标准。为了防止这种“义”的观念越出“普天之下,莫非王臣"之“轨”,朝廷的谋臣策士们有意在“忠义"二字连缀上下功夫,()。这也正是梁山英雄们难以跳出封建意识形态的历史局限,以及在“替天行道”“忠义双全"的诱导下,最终被朝廷招安的悲剧所在。
1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但愿共存忠义于心……保境安民”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
B.遇到困难的事就推给别人,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些好。
C.“亲爱的,发生了一件美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妈妈上前说道。
D.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11月中旬,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结束。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那就是“忠义"思想为水浒文化打上了核心印记,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水浒文化的思想内核是“忠义”文化造成产生的。
B.那就是“忠义"思想为水浒文化打上了核心印象,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水浒文化的思想内核是“忠义”文化造成的。
C.那就是“忠义"思想为水浒文化打上了核心印记,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水浒文化的思想内核是从“忠义”文化中产生的。
D.那就是“忠义"思想为水浒文化打上了核心印象,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水浒文化的思想内核是从“忠义”文化中产生的。
1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努力把“忠"控制在为朝廷尽忠的政治框架内,努力用臣民之间的结义来诱导“忠”效力朝廷
B.努力把臣民之间的结义控制在为朝廷尽忠的政治框架内,努力用“义"来诱导“忠”效力朝廷
C.努力用“忠"来诱导“义”效力朝廷,努力把臣民之间的忠控制在为朝廷尽义的政治框架内
D.努力把臣民之间的结义控制在为朝廷尽忠的政治框架内,努力用“忠"来诱导“义”效力朝廷
三、选择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而不叫“风景"?因为“山水”是人格化的图像,其重点是借用自然的形态,表达自己的理想和精神境界。中国绘画的精髓不在于形似而在于传神,这里的传神可以有三个层次:一、画家描绘出所画对象的精神;二、画家通过描绘对象体现出自己的精神;三、画家通过描绘的对象及运用笔墨揭露普遍的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所以,在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标准中,形似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造型元素的组合来表达画家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理想。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写道,“丹青不起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就是赞扬画家曹霸的绘画充分表现其内在的精神气质。
14.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山水画”一词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
C.“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是著名作家巴金的早期代表作,其中《家》的艺术成就最高。
D.丧失听觉和视觉的海伦·凯勒,在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15.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B.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C.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苏轼《赤壁怀古》)
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6.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在广州举行。本届广交会是我国新冠疫情防控平稳后首次全面恢复线下举办,共吸引了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万采购商报名参会,展览面积、参展企业数、人流量均创新高,仅开幕第一天进场人次就达37万,其中外国客商6.7万人次。参加采访的中外记者人数更是突破千人,是往届的3倍以上。①是世界对中国市场巨大潜力和创造力的信心与期待。
“疫情将大家隔开得太久了!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见见面,也亲自探一探市场的‘冷与热’。”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储士家说,“这是一届久别重逢的广交会。中外客商既可以延续三年来‘屏对屏’的联络,②,共襄盛举,共享商机。
作为链接全球贸易的桥梁,广交会为海内外的采购商与参展商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国内外展商参展热情高涨,③,进而有力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发展。从19个国家和地区到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交会自创办以来,60多年间,“朋友圈"扩大了10多倍。一部广交会发展史,既是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历史,也是各国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的历史。
17.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广交会自创办以来,60多年间,“朋友圈”扩大了10多倍。
B.红烛啊!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C.“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D.《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描写雪时用了一个“紧"字,鲁迅赞它富有神韵。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选择类
19.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黥,又称墨刑,在犯人的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为罪犯的标志,擦洗不掉。
B.宋徽宗,宋朝皇帝赵佶的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皇帝、大臣等给予的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C.太尉,一种官名,在宋徽宗时代是武官的高级官阶。
D.《水浒》又名《忠义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也是长篇章回小说。
20.下列有关课文及作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养生主》,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即出于这篇文章。
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中写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走向反抗道路的重要章节。
C.《最后一片藤叶》的作者是英国的欧·亨利,他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D.陆游,字务观,晚年号放翁。《过小孤山大孤山》选自他的《陆游集》,是记述陆游由家乡赴任一路上的所见所闻的日记体游记。
五、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路遥
除夕之夜,欢乐的气氛笼罩着我们的村庄。家家窗前点上了灯笼,院子里地上铺上炸得粉碎的红红绿绿的炮皮。在那些贴着窗花和对联的土窑洞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八碗"。说是八碗,实际上主要是把各种形状和式样的肥肉块子装在八个碗中。农村人虽然富了,他们的肠胃仍需要油水。好,那就尽情地吃吧。拣肥的吃,放开肚量吃吧,而今这样好的年头,又是自己喂的猪,不吃做什么!
父亲吃了一老碗肥肉,然后就心满意足地拿起旱烟锅,自个儿笑眯眯地抽起了烟。他舒服地吐纳着烟雾,安逸地仰靠在铺盖卷上,享乐的神态使我高兴。我突然冒出了一个新鲜的念头:我为什么不用收录机录下父亲的一段声音呢?父亲显然对这事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他跃跃欲试,但又有点不好意思。我忍不住笑了,对他说:“你随便说什么都行。比如说你这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
“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哈呀,这怎说哩……好,叫我想一想,噢,对了,那天,也正像今天一样,过年哩……我这样说你看行不行!行!好,那我就再给咱往下说……"
“提起那年头,真叫人没法说。冬天的时候,公社把各大队抽来的民工都集中到寺佛村,白天大干,晚上夜战,连轴转到了年底。那天早上我回家时,你们母子几个围坐在炕上哭鼻子哩。哭什么哩?那年头,大家都穷得叮当响,过年要甚没甚。旁人家都还割了几斤肉,咱们家我没回来,连一点肉皮皮都没有。当时,我折转身就往县城跑。我恨我。一个男人,就这么无能啊!我当时想,我今天出去就是抢也要抢回几斤肉来。”
“进了县城,我赶忙跑到了肉食门市部,一看,门关得死死的。我来到后门上,门也关着,不过听见里面有人咳嗽。我站着,不敢捣门,为甚?怕。怕什么?当时也说不清。过了一会,我突然冒出了个好主意,哼,别看你老子是个笨老百姓,到紧火时,脑瓜子还聪敏着哩。我想,如果我说我是县委书记的亲戚,他们还敢不卖给我肉吗?"
“就这样,我硬着头皮敲开了肉食门市部的后门。门先是开了一条缝,露出一颗胖头。还没等胖头开口,我就忙开口说是县上冯书记的亲戚。胖头问什么事?我对他说,冯书记让你们割几斤肉。他问我割几斤,我慌忙从怀里掏出了全部的钱——一共四块。我问他一斤多少价钱?他说一斤八毛钱。我说,那就割五斤吧。不过,我当时心里暗暗叫苦:我原来只想割上二斤肉,够你们母子几个吃一顿就行了,你们母子一年几乎没喝一口肉腥汤哩。我想余下两块多钱,给你妈买一块羊肚子毛巾——她头上那块毛巾已经包了两年,又脏又烂;再给你们几个娃娃买些鞭炮。吃肉放炮,这才算过年呀。可眼下我想,一个县委书记的亲戚走一回后门,怎能只割二斤肉呢?我就只好咬咬牙把四块钱都破费了。但不管怎样,我总算割到了肉,而且是一块多么肥的刀口肉啊!”
“我正在街上走,一个叫化子拦住了我的路。我一看,这不是叫化子,是和我一块当民工的高五,他老婆有病,他本人已经熬得只剩下一把干骨头。高五挡住我,问我在什么地方割了这么一块好肉?我没敢给他实说,就撒谎说,我的肉是从一个外地人手里买的。高五忙问我,那个外地人现在在什么地方?我说人家早走了。高五一脸哭相对我说,直到今早上才向别人央告着借了几个钱,可现在又连一点肉也买不到了。他说大人怎样也可以,可娃娃们不行呀,大哭小叫的……他瞅了一眼我手里提的这块肉,可怜巴巴地说,能不能给他分一点呢?我舍不得这么肥的肉给他分,就对他说是这肉是高价买的。他忙问多少钱一斤?我随口说一块六一斤。不料高五说一块六就一块六,你给我分上二斤!我迟疑了一下,对他说,那好,咱两个一劈两半。就这样,高五拿了二斤半肉,把四块钱塞到我手里,笑呵呵地走了,倒好像是他占了我的便宜。好,我来时拿四块钱,现在还是四块钱,可手里却提了二斤半的一条子肥肉。这肉等于是我在路上白捡的。好运气!"
“我马上到铺子里给你妈买了一条新毛巾,给你们几个娃娃买几串鞭炮。还剩了七毛钱,又买了几颗洋糖……这辈子没有哪一天比这一天再高兴不过了。高兴什么哩?高兴你妈和你们几个娃娃过这个年总算能吃一顿肉了。而且你妈也有了新头巾,你们几个娃娃也能放鞭炮,吃洋糖了……”
我“啪"一下关住了收录机,什么话也没说,丢下父亲,心情沉重地一个人来到了院子里。此刻,晴朗的夜空星光灿烂,和村中各家窗前摇曳的灯笼相辉映,一片富丽景象。远处传来密集的锣鼓点和丝弦声,夹杂着孩子们欢乐的笑闹声。村庄正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远远近近的爆竹声此起彼伏,空气里弥漫着和平的硝烟。此刻这一切给我的心灵带来无限温馨和慰藉……
(有删改)
材料二: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摘自《祝福》)
2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倒叙的方式,通过我想用收录机录下父亲声音的这一新鲜念头,引出父亲对于“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的回忆。
B.小说中反复提到“这怎说哩”“我这样说你看行不行"“真叫人没法说”,意在表现父亲不善言辞,塑造一个淳朴老实的农民形象。
C.与父亲同为民工的高五家庭也非常困难,我对父亲占其便宜的做法是不认同的,“心情沉重"既为父亲的做法感到痛心,也为曾经那个时代的人们生活的艰难感到难过。这也是我一个人来到院子里的原因之一。
D.“作家的劳动是要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代。”本文注重从小人物感受大时代,父亲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民,但是作者却通过他展现了一段极其贫困的艰难岁月。
22.本文尾段与鲁迅小说《祝福》尾段都写到了爆竹声,描绘了过年时的庆祝场景,试比较两处环境氛围是否相同?同时,这两段环境描写在表达小说的主旨上各自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23.这篇小说读来真实可感,请结合文本谈谈作者是如何达到这一效果的。
24.小说要塑造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环境总是和人物的性格、命运密切相关。下列对经典作品中环境与人物的联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竟是因为用欺骗的方法让家人在“年关总算能吃一顿肉”“有了新头巾"“能放鞭炮了”。欺骗、高价转手卖肉的这种道德缺失的行为背后,贫穷的大背景是重要原因。
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山神庙”也成为林冲命运的转折点,但造成他命运转折的根本原因不是风雪,而是那横行不法的邪恶势力,是那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230-2025数据安全技术机密计算通用框架
- 借用林地协议合同范本
- 包装纸盒合同范本
- 北京车辆过户合同范本
- 军事拓展协议合同范本
- 企业价值咨询合同范本
- 动产个人抵押合同范本
- 人工劳务外包合同范本
- 企业绿化合同范本
- 农业机械改装项目合同范例
- 《锅炉原理》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学习资料)
- 防呆防错十大原理及案例分析
- 区块链金融发展的现状、挑战与前景
- 秒的认识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 电工基础(第五版) 课件全套 白乃平 第1-9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磁路与铁芯线圈+附录 常用电工仪表简介
- 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课件
- 苗木采购服务方案以及售后服务方案2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 2021年陕西西安亮丽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试题
- 高中英语-Studying abroad教学课件设计
- 6kvfc真空接触器试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