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部分地区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卷汇编写作专题(含解析)写作专题
江苏省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等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六、作文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中学、仪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我们常听说:诗和远方属于每一个人。孔子认为,一个人需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韩愈也说“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西方现代哲学家也特别重视诗歌教育,认为诗歌能够让人有一种宽广自由的胸襟情怀。生活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社会中的青年一代,诗词佳作又是如何浸润我们生命,涵养我们情怀,培养我们优美人格的呢?
在你的青春时光中,你肯定与诗歌有过不少交集、很多故事,请以“我与诗歌"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准角度,自拟标题,文体特征鲜明;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7.(6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总喜欢充满幻想的去生活,活出诗意,“同学少年”们具有昂扬向上、雄视天下的模样。《红烛》中,“蜡烛"象征着“莫问收获,香雪》展现了当“青春”遭遇“远方的世界"时,年轻人所迸发出的改变贫穷、落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在青春路上,有的人因时尚而美丽,有的人因知识而动人,有的人因自信而进步……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青春模样”。
你记忆中印象最深的青春模样是怎样的?你希望自己的青春是怎样的模样呢?请以“这,才是青春的模样"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要有生动的记叙和细节描写,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清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一个小男孩收集了很多石头,小女孩有很多的糖果。小男孩想用所有的石头与小女孩的糖果做个交换,小女孩同意了。小男孩偷偷地把最大和最好看的石头藏了起来,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而小女孩则如她允诺的那样,把所有的糖果都给了小男孩。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香,而小男孩却彻夜难眠。他始终在想:小女孩是不是也跟自己一样,藏起了很多糖果?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的主题为“潮起亚细亚”,“潮"的灵感来源于钱塘江潮涌,
其实,潮不仅存在于自然现象,在个人、社会、国家等层面皆有。潮,见证着时代的发展,
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取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学习欣赏时应当重点关注,细加品味。比如,曹操《短歌行》运用比兴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陶渊明《归园田居》用白描呈现日常生活画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用瑰丽的想象表现梦境,白居易《琵琶行》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等。
从曹操《短歌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选择一首诗词,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东元高级中学、新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经过中考的洗礼,你成了一名高中生。你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也有缺点和不足。也许你长大成熟了,不再懵懂幼稚,但你想更上一层楼;也许你正在走向成熟,不想浑浑噩噩,决心重塑自我。开学以来,学过的课文,亲历的活动,无不给你的思想、生活甚至是生命带来冲击,催你清醒,促你奋进崛起,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你自己!
请以“改变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写出你的真情实感。3.不抄袭,不套作。4.标题自拟。5.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写作专题
江苏省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等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六、作文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参考答案仅供参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8.【分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写作提示材料是一句富有内涵的话。“参考答案仅供参考",这句话意味着给出的答案只是一种参考,而不是唯一的正确答案。它表明答案具有相对性和主观性,同一个问题可能有多个正确的答案,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这也提示我们在接受他人的建议或意见时,要理智并充分地思考,不盲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这句话说明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个性和背景,这使得每个人对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见解。这提醒我们应尊重他人的观点态度,尊重事物的多样性,认识到没有一个标准答案适用于所有人。我们可以从他人的观点中学习,但最终需要以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为依据。整句话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如:价值观的多样性、自由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推崇独立精神、尊重他人的选择,等等。考生可以选择一个有体悟、有感触的角度立意成文。
参考立意:
①独立思考,成就精彩人生;
②推崇独立精神,尊重个性差异;
③拒绝盲从,走独立创新之路;
④吸纳他人智慧,展现独特之美。
【解答】从无用到大用——对参考答案的思考“参考答案仅供参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这一句具有哲思的话语反映了我们自我对社会价值和人生答案的追寻,好像参考答案变成了无用之物。庄子曾云:“无用之用,即为大用。”一叶障目,盲人摸象,都如孔子所言“所见者小",而未真正领悟到“无用之用”。参考答案亦如此,其“无用"处,或正是其大用。
参考答案的“无用”,其实是指其不能直接提供问题的答案。然而,其却能引导我们寻找到真正的答案。如古人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经过深入的探讨和理解,我们才能真正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参考答案正是那把磨刀石,它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问题,从而找到自己的答案。
参考答案的“无用”,还在于其不能提供单一的、固定不变的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角度,参考答案只是提供了一个起点,真正的道路需要我们自己探索。如那句古人的警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参考答案所给的并非只有单一的鱼,而是给予了我们捕鱼的方法和技巧,让我们能够独立地捕获属于自己的鱼。
参考答案的“无用”,还在于其不能保证每次都能给出正确的答案。然而,这并不影响其价值。正如古人所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参考答案并非圣贤,也有犯错的可能。然而,这并不代表它就没有价值。错误只是暂时的,而通过参考答案所引领的道路却可以让我们达到正确的彼岸。
“无用之用”,即在于其能够引导我们深入思考,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参考答案的无用之处,正是其大用所在。它不是解决问题的直接方案,却能引领我们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法;它不能提供固定不变的答案,却能激发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它并非始终正确的圣贤,却能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参考答案是如老子所言的“道",它似乎难以捉摸,但却是真实存在的。
从无用到大用,参考答案以其特有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它的“无用”并不能掩盖其“大用"。正如曾国藩所说:“画龙点睛,才子也;画蛇添足,庸人也。”参考答案正是那画龙点睛的一笔,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对我们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参考答案,我们应该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才能更好地利用其引导我们找到问题的答案。
【点评】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做法:
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立意的突破口。
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理清写作的线索。
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中学、仪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我们常听说:诗和远方属于每一个人。孔子认为,一个人需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韩愈也说“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西方现代哲学家也特别重视诗歌教育,认为诗歌能够让人有一种宽广自由的胸襟情怀。生活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社会中的青年一代,诗词佳作又是如何浸润我们生命,涵养我们情怀,培养我们优美人格的呢?
在你的青春时光中,你肯定与诗歌有过不少交集、很多故事,请以“我与诗歌”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准角度,自拟标题,文体特征鲜明;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诗歌让我们穿过了人生的荒寒
诗歌是文学园圃中的贵族,它以简短的篇幅,灵活的表达,思想的光亮,润泽着读者的生命。在某些恰当的时间节点读一些恰当的诗歌,会给我们生命带来了光亮,也会助力我们穿越了人生的荒寒。
读高中时,语文周老师在高一某节课上补充了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当时,周老师在讲这首词时,将时间、空间、人三者的关系对举起来,让我们体会人在时空交错中的流变,品味人生的荒寒感。可惜,当时我太年轻,没经历过太多的人事,未能跟作者产生较大的共鸣感,更没有读出什么人生的况味来。
时间流转,逝者如斯,当我成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每每授课跟人生命题相关的课文时,就想到当年周江老师所教的《虞美人·听雨》,比如教授《我与地坛》《兰亭集序》《赤壁赋》《项脊轩志》《琵琶行》《声声慢》时,就会给学生链接《虞美人·听雨》,让学生体味个体生命在时间和空间挤压下的渺小。任何一个人,大抵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少年轻狂、壮年不易、老年凄凉,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从容地面对“向死而生”的生命哲学问题。大概是2008年秋天,我执教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想到自己精神上受损的母亲加上自我工作上的挫败,我顿有泪滴“点滴到天明"的共鸣感。那天,课堂上的失态,多年之后,本届学生都能给我如实描述出来。我在想,学生能在课堂上体会到“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很多时候需要自己一个人去面对人生,更需要一个人去独自面对人生的荒寒”的道理,以诗育人的目的就达到了。
2014年冬至前后,一位姓卢的男生,因家里和情感双重原因而自虐,连续三天不吃饭而造成身体虚脱,我把他送到医院医治好后,给他讲蒋捷的《虞美人·听雨》,他属于理解力超强的那类男生,闻弦歌而知雅意,知道了如何好好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读大学时,卢学生专门写了一篇怀念我的文章,旨在表达我对他的等待,我对他的包容。特别是他写的“当我屡次犯错时,你保持的笑容,你讲的《虞美人·听雨》成为我黑夜里永恒的光亮"。
人生是一条向东而逝的河流,不同的节点,经过不同的港湾,在前行的过程中,有时波涛汹涌,有时涟漪阵阵,有时水平如镜,不管处于哪种状态,都需要诗歌(文学)来润泽生命。特别是遇到人生之坎,更需要诗歌来帮助我们度过人生的荒寒。慢慢走,不着急。
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7.(6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总喜欢充满幻想的去生活,活出诗意,“同学少年”们具有昂扬向上、雄视天下的模样。《红烛》中,“蜡烛"象征着“莫问收获,香雪》展现了当“青春”遭遇“远方的世界"时,年轻人所迸发出的改变贫穷、落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在青春路上,有的人因时尚而美丽,有的人因知识而动人,有的人因自信而进步……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青春模样”。
你记忆中印象最深的青春模样是怎样的?你希望自己的青春是怎样的模样呢?请以“这,才是青春的模样"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要有生动的记叙和细节描写,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7.【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一道给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类型是引语式材料。
材料的内容源于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的课文,这一单元的课文内容是对“青春”的思考,启发我们思考青春该有的样子。青春应该有昂扬向上、雄视天下的模样,青春应该有奉献精神的模样,青春应该有卑微却强劲的生命力,青春应该迸发出的改变贫穷、落后,走出封闭的美好愿望,青春应该是奋斗的姿态,青春应该有心怀天下的梦想……。青春是一个人最宝贵的一段时光,一定要倍加珍惜,不可荒废;青春是人的能力增加、见识开阔的关键期,要好好把握,努力学习,为未来奠基;青春不仅仅是一段美好的年华,更是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时期,要树立远大理想,勇敢担当时代重任,用奋斗书写青春华章。青春的模样是什么?青春的模样是奉献、担当、进取、奋斗的样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文章的立意一定要体现正能量,以展现青春积极向上的样子。
写作任务:写作内容围绕“印象最深的青春模样"可写自己眼中他人青春最美好的样子;围绕“你希望自己的青春是怎样的模样”写出自己想活出什么样的青春;以“这,才是青春的模样"为题目,就不能更改题目;文体写成记叙文,以记述事件为主,兼议论和抒情。
写作指导:文章的开头简短引入中心论点,如“青春模样的是积极向上”;正文部分可以采用并列式结构,用三个分论点论述,青春的模样是心怀天下的样子,青春的模样是积极进取的姿态,青春的模样是奋斗的样子。文章可运用举例论证方法,列举奋斗着的江梦南、80后星空摄影师叶梓颐、诗词大会中的才女陈更等事例来充分论证中心论点。
参考立意:
1.我的青春不迷茫。
2.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3.青春的模样是奋斗的姿态。
【解答】这,才是青春的模样青,即生生不息、锐意萌发的颜色;春,即四季之源、展招力量的符号。青春的摸样,便是锐意拼搏、多彩多元与有包秉天下的气魄的你我。
青春的姿态是拼搏。伟人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青春,便是可以心无旁骛地追求自己一生事业的最佳时机。很多人小时候畅谈自已长大后的梦想,然而大部分只是“嘴上谈谈”而不付诸行动。青春本就是辛勤耕耘、孕育理想硕果的季候,我们不能夸夸其谈却是行动上的矮子,孔子认为“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即是。与其磨破嘴皮,不如用实际去证明自己。80后星空摄影师叶梓颐从小就有飞上虚空的梦幻,她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探寻并学习相关知识,用十年时间去浇灌自己的星空之梦,终于成为星空摄影师,拍下属于自己的那颗“夜室中最亮的星”。青春,便是上下求索地拼搏进取。
青春的整体是多元。不知何时起就有了“学生综评系统",它宣示着“博时代”的到来。同样,自2020届高考便有了“六选三"的全新改策,以往的理科生与文科生从此便不再有了鲜明界线。青春,本就应发现世界、发现多样的自我,没有谁是简单的平面,人人都是立体而饱满的综合体。我们在年少之时就应吸纳无限知识,这些营养便会辅以我们更加多彩的青春。《诗词大会》第四季总冠军陈更表面看来是“诗词才女”,但她的真实身份实为北大理工科研究生,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实为统一,我们在生活中的所学并非为某一事专门服务,而真正的博学才可达到融会贯通。殊不知生物学家达尔文酷爱美术,而物理怪杰爱因斯坦亦沉醉于小提琴的曼妙音符。青春的我们应像那黑洞一样,在世界认清我们的真面目前不断吸纳能量与知识、认识全新的自我,之后便可让世界为我们绽放出的多彩绚烂的光华所点染。
青春的胸怀是包秉天下。人们常说“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说得便是不要学成书呆子。青春不止于你的成绩与学习,更在乎培养完善的人格与关怀天下、勇挑大任的品格。23岁战地记者杨瑧曾说:“每次采访,我都从来没考虑过自己是否勇敢这件事,我只是害怕,我所做的配不上他们的苦难。”是啊,世界无边广阔,没有谁有相同的经历,更不会处处是平安与快乐。我们青年的模样,应用炽热关怀的眼神去包秉天下,更应怀有赤诚的济天下之心去运用头脑中的知识。
青春是箭,风雨兼程地射向远方的青云之志;青春是画,浓墨重彩地铺陈多样的恣意年华;青春是火,熊熊燃烧着点亮广阔的世界之光。
青春的模样,便是这奋斗路上不断拼搏、不断饱满、不断拓荒的你我。
【点评】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做法:
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立意的突破口。
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理清写作的线索。
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清源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一个小男孩收集了很多石头,小女孩有很多的糖果。小男孩想用所有的石头与小女孩的糖果做个交换,小女孩同意了。小男孩偷偷地把最大和最好看的石头藏了起来,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而小女孩则如她允诺的那样,把所有的糖果都给了小男孩。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香,而小男孩却彻夜难眠。他始终在想:小女孩是不是也跟自己一样,藏起了很多糖果?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一个小男孩收集了很多石头,小女孩有很多的糖果。小男孩想用所有的石头与小女孩的糖果做个交换,小女孩同意了。小男孩偷偷地把最大和最好看的石头藏了起来,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而小女孩则如她允诺的那样,把所有的糖果都给了小男孩。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香,而小男孩却彻夜难眠。他始终在想:
小女孩是不是也跟自己一样,藏起了很多糖果?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应用学习】审题立意参考:
【文题解析】这道题的材料是一个小故事,可以考虑采用“由果溯因”的方法
审题。
两个小孩玩一次石头交换糖果的游戏,小男孩有私心,把最大最好看的石头藏了起来,而小女孩则毫无保留地交出了所有的糖果。事情的结果变得很有意思:小男孩彻夜难眠,小女孩睡得很香。为什么会这样?最直接的原因是小男孩怀疑小女孩也跟他一样藏起了最好吃的糖果,而小女孩却相信自己换来了最好看的石头。这样自然可以引出“怀疑与信任"的话题,这也是本材料中最核心的立意方向。顺着这个立意方向继续追问:为什么小男孩会怀疑,而小女孩却充满信任?因为小男孩有私心,或者说很有“心计”,小女孩却保持着淳朴
的童真,这又引出了另一个话题——“心计与童真"。
这则材料还可以这样追问:交换中明明是小男孩占了便宜,小女孩吃了亏,可得到的结果却恰恰相反,这样我们又可以把它和“得到与失去”话题联系起来。以上立意无论是哪一方面,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都需要与复杂的人性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不管是“怀疑与信任"“心计与童真”,还是“得到与失去",其实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物化的、功利的、竞争的社会环境已经使得人的自然本性变形、扭曲。这也就要求大家反过来思考:面对这样严酷的社会环境,我们该如何救赎?答案可能是人性的觉醒和良知的叩问。平时写作时,如
果大家都能像这样来回地思索和诘问,文章一定会发散出理性思辨的智慧之光。
文章可以先从小故事出发,延伸谈及社会大问题:在物欲横流的年代,人心自私自利,以至于恶被无限放大,无良商家等使得人性的底线在不断遭到践踏。救赎之路何在?“良知的叩问已是当今社会完成自我救赎的最佳手段。”“良知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一个人可以彻底摆脱良知。"“良知与
我们同行于纷繁复杂的尘世间。”使用这样的观点将会是文章的深刻而精彩之处。
【优秀作文】
良知的叩问
在普世价值观中,所有的交换都是等价的,那些付出最多的人,也理应得到最好的回报,但现实却往往与之相悖。因为个人私心恣意地在世间胡作非为,个人利益又不可一世地在世间横行霸道,所以只有世人的良知踽踽独行。
有这样的一则小故事:小女孩用自己所有的糖果与小男孩所有的石头交换,但小男孩却偷偷藏起了最大、最好看的石头,而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甜,小男孩却彻夜难眠,一直在想小女孩是否也藏起了最好的糖果。孩童最是天真无邪的,“良知"一词之于他们,恐怕是过重了吧。
小女孩的真挚和善良让她的小世界单纯快乐,而小男孩的谎言却使他难逃内心的煎熬和痛楚,那是良知在起作用。我想我更愿意相信这则故事并未结束,它真正的结尾应该是小男孩在第二天一早便找到了小女孩,将他私藏的石头悉数送给她,并向她诚恳地道歉。加上这个结尾之后,人性便会归于完整,倘
若不加,我们看到的只是残缺破碎的人性。毕竟邪恶也好,后悔也罢,只是世间一隅,难以囊括万象。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这小小一隅就有可能被人无限放大。
世人惶惶,唯恐自己便是下一个直接或间接的受害者,毕竟生活并非出自安徒生之手,也无人有此等情趣为每一个恶都加上一个完美的结局。很多的恶都是终于良知的,良知的叩问已是当今社会完成自我救赎的最佳手段。“摧花狂魔”王书金现已归案,他潜逃了十多年,内心不安,无以成眠,而在之后的庭审过程中,更是坚持认罪。由此可见,在很多时候良知的作用甚至大于法律,没有人能够逃过良知的叩问。曾经“红极一时"的“毒奶粉”“毒豆芽"等毒物必有一日会在“江湖”上销声匿迹,那些出卖良知的人必会受到无尽的谴责。
社会弊端层见错出,这里有罪恶和鲜血,这里有悲悯和血泪,这里有无尽的潘多拉魔盒等待开启抑或永世封闭。我们用一己之力似乎难以驱退黑暗,但是我们的良知却如同火炬,薪火相传,便可铸成太阳一般的光亮。这个世界更像是来自卡夫卡的臆想,而非《一千零一夜》,我们需要良知,良知的叩问有着巨大而不可比拟的力量。
良知来自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造物主的天才在于每个人的人性都是完整的。没有一个人可以彻底摆脱良知,在迈上通向万劫不复的独木桥时,良知必将是能使他悬崖勒马的最为有力的缰绳。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在狄更斯预言的这个时代里,我们应该庆幸,还有良知与我们同行于纷繁复杂的尘世间。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的主题为“潮起亚细亚”,“潮"的灵感来源于钱塘江潮涌,
其实,潮不仅存在于自然现象,在个人、社会、国家等层面皆有。潮,见证着时代的发展,
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取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
所给材料由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的主题“潮起亚细亚”引出关于“潮"的阐述。
“潮”存在的层面广泛,同时,“潮"又见证时代,折射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等。总之,“潮”这个话题里面包含方方面面。
比如潮流,每个时代每个地方,可能都有过潮流,潮流代表着一个时代某个阶段,能够见证历史。比如以前的喇叭裤、尖皮鞋、爆炸头等,这些潮流代表着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思想也开放起来。面对潮流,我们应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追赶潮流还是避开潮流?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再比如朝代的发展,也如浪潮一般,浪潮就会有低有高,正如这些封建朝代,它们有着顶峰,也有着低谷,每个朝代有着自己的发展轨迹,但最终还是湮没在历史的长河当中。还有我们个人,人生的发展也像是浪潮一样,我们如何控制浪潮的发展?是上来就到了顶峰,还是一步步走向顶峰呢?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立意】
1.追时代潮流,做时代新青年。
2.顺潮流而动。
3.潮流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学情调研语文试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学习欣赏时应当重点关注,细加品味。比如,曹操《短歌行》运用比兴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陶渊明《归园田居》用白描呈现日常生活画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用瑰丽的想象表现梦境,白居易《琵琶行》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等。
从曹操《短歌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选择一首诗词,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23.写文学短评主要运用叙议结合的方式,要在适当复述、介绍或者引用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分析和评论。“叙"要精当,为“议”提供支撑或依据;“议"要紧密结合“叙”,思路清晰,态度鲜明,最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建议45分切入,凡符合文体要求,观点正确者,可给切入分;凡叙议有机融合,见解表达清楚,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者,可给高分;凡观点错误,文体特征模糊(或错误)者给低分。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东元高级中学、新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经过中考的洗礼,你成了一名高中生。你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也有缺点和不足。也许你长大成熟了,不再懵懂幼稚,但你想更上一层楼;也许你正在走向成熟,不想浑浑噩噩,决心重塑自我。开学以来,学过的课文,亲历的活动,无不给你的思想、生活甚至是生命带来冲击,催你清醒,促你奋进崛起,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你自己!
请以“改变自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写出你的真情实感。3.不抄袭,不套作。4.标题自拟。5.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分析】我们需首先把握“改变”的内涵和外延,领悟“改变"的本质和意蕴。改变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有正面和反面之别。改变是现实中的一种生存状态,人生一直处于改变之中。其次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式餐厅转让合同范本
- 产品配方转让合同范例
- 公司代经营合同范例
- 2024年重庆市大足区妇女联合会招聘笔试真题
- 化肥品牌转让合同范本
- 书宣传推广合同范本
- 企业燃气合同范本
- 公寓铺子转让合同范本
- 个人首套房屋购买合同范本
- 化工购销合同范本
- 地理-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年2月高三年级联考试题和答案
- 济南2024年山东济南广播电视台招聘1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海洋气候预测模型创新研究-深度研究
- 《客户服务基础》教案及课件项
- 2025《医药企业防范商业贿赂风险合规指引》解读课件
- 2025年度船舶焊接维修工程合同范本资料下载
- 2025年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丹参原药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物理(A版)-安徽省合肥一中(省十联考)2024-2025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和答案
- 工业摄像头知识培训课件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 6.3.3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 说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