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海绵城市施工图设计说明书设计依据文件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成都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试行)》;《成都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专项设计编制规定及审查要点(试行)》。《羊安街道压缩式生活垃圾中转站》初步设计批复邛崃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业主提供其他材料采用的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本项目是依据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为编制依据。采用的规范标准有:国家规范、标准、规程《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2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19)《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16)《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T50596-2010)《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2009)《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2012)《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201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成都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试行)》《成都市建设项目海绵城市专项设计编制规定及审查要点(试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相关的国家标准图集《雨水综合利用》(10SS705)《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15MR105)《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城市道路——人行道铺砌》(05MR203)项目概况简介项目概况说明本项目为羊安街道压缩式生活垃圾中转站——海绵城市专项设计,本案位于项目地处成都市邛崃市羊安街道来龙村18组,位于邛崃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南侧,与污水厂仅一墙之隔,西侧和南侧为斜江河,红线距离斜江河140米,东侧为市政基础设施用地。项目由中转站建筑,园内土建、景观绿化及相应配套设施组成。本项目建设目的在于结合成都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定和要求,尽快完善中转站建设项目工程,加快该地块的绿化建设,推进成都市海绵城市建设。上阶段初步设计审查执行情况本次海绵城市专项设计按照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及初设批复执行工程概况项目名称:羊安生活垃圾压缩式中转站建设项目;建设地址:邛崃市羊安街道来龙村18组;规划净用地面积:6096.23平方米;依据项目设计总平面,地块各类型下垫面分布如下表:工程项目综合雨量径流系数计算表序号下垫面类型面积(㎡)面积比例备注普通路面3024.8549.62%道路广场
统一纳入
路面计算。2屋面1665.1927.32%4绿地662.9810.88%6合计6096.23100.00%3.3排水体系本次设计地块为新建公共建筑,本地块共设计给水系统,消防系统及雨、污系统。其中排水径流详见径流组织图。3.4控制指标参照《成都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试行)》,新建项目公共建筑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应达到70%的强制性指标,查成都市水文气象条件知成都市年平均降雨量为991.8mm。项目海绵城市建设条件分析3.5地块竖向分析场地整体平坦,场地高差在0.5m之内。详见竖向设计图3.6地块污染源情况该项目定位为公共建筑场地,项目污染源主要为初期雨水面源污染,无高污染风险源。项目海绵城市设计设计原则1.海绵城市目标可达原则根据海绵建设条件通知书中指标要求布置低影响开发设施,满足各项指标要求。2.海绵城市与景观结合原则布置低影响开发设施尽量与内部景观设施有机结合,在不影响景观品质的同时达到雨水消纳、净化功能。3.安全为本、因地制宜根据项目条件,选用适宜的雨水设施,确保排水通畅。4.经济适用性原则优选建设成本低、便于运营维护、环保、节约用地的技术措施和材料,合理利用地形、管网科学布局降低建设及运营成本。设计降雨体积控制根据《成都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及《成都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技术规定》(试行)本次地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0%,对应设计降雨量为21.2mm,根据暴雨强度公式计算,该雨量约为1年一遇30min降雨量(23.4mm),在小于该设计降雨条件下,通过各类雨水设施的共同作用,达到设计降雨控制不外排的要求。流量控制流量控制是指在特定重现期和历时的降雨条件下,区域雨水径流能够通过区内排水设施等得到有效排除。设计暴雨强度按成都市暴雨强度公式进行计算:i=式中i——设计暴雨强度,(mm/min)P——设计重现期,本项目取2年t——降雨历史,min,t=t1+t2t1——起点集水时间,取10~25mint2——管内雨水流行时间,min海绵设计思路针对建筑内部雨水径流采用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手段,实现雨水径流控制。针对本次项目雨水径流产生几大源头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解决:建筑屋面雨水:原设计建筑屋面雨水通过雨水立管收集后排入雨水检查井直排进入市政管道,为传统的“快排模式”,未融入海绵城市理念。本次针对屋面雨水采用各类低影响开发设施进行消纳。地面雨水:通过雨水口来消纳。路面雨水通过雨水口进入排水管线,设计水流流入中转站西南面的现状雨水渠。绿地雨水:绿地本是天然的海绵体,无需再依靠其他低影响设施。但超量雨水发生时,仍然会产生地表径流,为保证地表径流能有组织的转输,本次海绵设计要求绿地周围设置植草沟,以最大限度内的进行排水和蓄水。雨水径流组织流程图如下:径流组织流程图工程海绵化技术措施人行步道铺装设计透水人行道铺装结构理论及构造是让雨水在铺装面上短暂积存,然后慢慢渗入路床或排入附近土壤或水系,从而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后的直接利用和可持续水循环,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总量,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改善城市水环境。透水性人行道可分为全透水性和半透水性,当路基为渗透性好的土层时,雨水进入土层后,可快速下渗,不影响土基承载能力与稳定性,此时可采用全透水结构,雨水直接经过人行道结构而下渗进入土层;当路基为渗透性不好的土层时,雨水进入土层后,无法快速下渗,会在路基中进行积存,影响土基承载能力与稳定性,此时可采用半透水结构,雨水仅渗透进入人行道结构,然后导入到其他排水设施。透水面层可采用透水砖、透水水泥混凝土以及LID铺装板。找平层可采用中粗砂来调平基层顶面;透水基层可根据承载能力的要求,采用级配碎石、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或透水水泥混凝土;垫层采用天然砂砾石。绿地设计项目绿地中有662.98m2是绿地,包括普通绿地和生态草沟。生态草沟主要用于雨水的前处理和雨水的运输,以代替传统的沟渠排水系统,同时具有景观美化和雨水运输的作用,草沟积水通过下渗进入透水管就近排至雨水管或雨水口。指标计算指标计算综合径流系数计算不同类别下垫面径流系数根据项目总体布置及场地竖向设计,综合径流系数为0.56。下垫面解析及综合径流系数计算表下垫面类型面积(㎡)雨量径流系数φ普通路面3024.850.85屋面1665.190.85绿地662.980.15合计6096.230.67(2)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校核建设用地内应对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进行控制,需控制的径流总量容积应按下式计算:V=10HφF式中:V——设计调蓄容积,m³H——设计降雨量,mmφ——综合雨量径流系数F——汇水面积,hm2。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0%,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为21.2mm,计算本场地所需的调蓄容积总量为V=10*0.67*21.2*6096.23/10000=86.59m³,本次新建雨水调蓄池,尺寸为LXBXH=8X5X2.5m,有效池容为88m³,大于目标调蓄容积86.59m³,满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的要求。实际控制降雨量为:H=V/(10*ψ*F)=88/(10*0.67*0.6096)=21.55㎜,实际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1.16%,满足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0%的要求。调蓄池中雨水可用作道路浇洒用水,绿化用水,多余水量可以采用提升泵泵入雨水沟排出场外。施工说明施工注意事项1)在图纸有注明或特别要求时,应按图纸要求执行,并最终执行国家有关规范的规定。2)管线施工时,应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和验收。3)如发现设计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时,应及时将情况反馈,经设计院研究确定后,方可按修改后的设计施工。施工时注意小区各种地下管线,不得对其产生破坏。如需临时将其拆除或移位时,必须征得相关管线主管单位同意,并在管道施工后将其复原。4)施工前,请复核溢流管接出口标高是否能顺利接入周围排水系统,如不能,请及时与设计院联系,确定方案后方后可动工。开挖、降水1)在施工前,应对现状地下管线及隐蔽物作进一步探查,由业主组织各种管线相关管理部门,明确管线具体位置,确保安全后方可开挖施工。2)沟槽开挖前应制定土方开挖、调运方案和沟槽降水、支撑等安全措施。在地面上划出开挖轮廓线,并对已有地下水管线或构筑物的位置做出标记,开挖时应请有关管理单位现场监督。3)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应根据该地区土层的渗透能力、降水深度、施工设备条件等选定。地下水位应降至槽底最低点以下0.3~0.5m,沟槽内不得积水,严禁在水中施工。4)施工时做好周围厂区及城市排水管道来水的排水工作,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5)沟槽开挖应遵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3中的相关规定。系统维护管理系统验收(1)竣工验收必须在各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验收合格后的基础上进行。(2)竣工验收时,应核对竣工验收资料进行必要的复验和外观检查。对管道的位置、高程、管材规格和整体外观等,应填写竣工验收记录。(3)工程的验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设计、监理和其它有关单位共同进行。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将有关设计、施工及验收的文件资料立卷归档。(4)给排水管道系统的验收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及不同管材的标准要求分别进行验收。系统维护工程应该配置专职运行管理机构应配备专职人员,定期对工程运行状态进行观测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1)透水铺装铺装面层出现破损时应及时进行修补或更换;当铺设透水铺装出现不均匀沉降时应进行局部修整找平;为防止透水砖出现渗透能力下降,应定时采用高压冲洗或者负压抽吸等方法进行清理。(2)雨水调蓄设施植草沟应及时补种植物,清除杂物;雨季开始前应对雨水滞留系统、处理系统及设备、渗透设施等各部位集中进行全面检查。注意事项(1)路基的开挖应注意周边房屋和管道的安全以及边坡的稳定。(2)施工准备阶段发现问题,或设计资料之间、设计与现场情况之间有不符之处,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以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质监等部门共同研究处理,以确保工程质量。(3)透水人行道下的土基应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能,土壤渗透系数不应小于1.0×10-4mm/s,且渗透面距离地下水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卫生工程师工作总结
- 礼品包装设计师的日常工作
- 2025版消防系统改造人工安装费用协议书3篇
- 关于公文处理工作规定的学习体会一、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 食品行业前台工作总结
- 教研成果的学生产出评价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光伏发电贷款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建筑材料应用个人房屋装修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合同范本12篇
- 2025版鞋子行业市场趋势分析与销售预测合同3篇
- JJG 692-2010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
- 三年级下册口算天天100题(A4打印版)
- 徐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CSSD职业暴露与防护
- 饮料对人体的危害1
- 数字经济学导论-全套课件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项目三 移动商务运营内容的策划和生产
- 中考记叙文阅读
- 产科沟通模板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末提升试题
- GB/T 2462-1996硫铁矿和硫精矿中有效硫含量的测定燃烧中和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