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横四线道路整治提升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羊横四线道路整治提升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羊横四线道路整治提升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羊横四线道路整治提升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羊横四线道路整治提升工程-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羊横四线道路整治提升工程第第1页共7页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羊横四线位于邛崃市河东片区。设计道路为东西走向,西起于纵一路,东止于规划纵五路。道路设计起点桩号K0+000,设计终点桩号K3+188.537,设计范围全长约3188.537米。本工程按城市主干路设计,道路K0+000至K3+013.544红线宽32米,K3+013.544至K3+188.537红线宽20米。道路K0+000至K3+013.544采用两块板形式,断面布置为:3.5米人行道+7.5米车行道+10沟渠+7.5米车行道+3.5米人行道=32米,K3+013.544至K3+188.537采用一块板形式,断面布置为:2.5米人行道+15米车行道+2.5米人行道。道路全段采用沥青砼路面。设计速度50km/h。1.1交通组织现状有纵一路、纵二路、纵三路和仁和大道四处现状平交口,其他规划路口均为厂区内部区域,暂不考虑预留,详情见下表。序号桩号被交道路名称现状/规划道路宽度及路幅组成道路交叉口处理方式1K0+000纵一路现状道路路口北侧24=3.5米人行道+14米车行道+3.5米人行道;路口南侧30=3.5米人行道+7米车行道+9米中分带+7米车行道+3.5米人行道T字交叉2K0+621.172纵二路现状道路24米=5米人行道+14米车行道+5米人行道十字交叉3K1+091.193纵三路现状道路25米=2.5米人行道+5米车行道+10米中分带+5米车行道+2.5米人行道十字交叉4K1+461.456仁和大道现状道路24.5米=5米人行道+14米车行道+5.5米人行道十字交叉5K2+633.353规划40米道路规划道路40米=5米人行道+30米车行道+5米人行道厂区内部、不预留6K3+013.544规划24米道路规划道路24米=5米人行道+14米车行道+5米人行道厂区内部、不预留1.2现状交通设施基本情况设计道路既有交通设施主要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牌、路名牌、标线等。既有交安设施主要问题有:1、交安设施设计不全,如纵二路交叉口无交通信号灯,标志牌缺失。2、交通设计破损严重,缺乏维护。现状信号灯因本道路为2009年建成,使用时间较久,大部分信号灯故障无法工作。3、交通标线模糊不清,地面箭头标线缺少。4、路名牌破损、单柱式标志牌已模糊不表,急需更换。综上,通过与业主和各主管部门沟通,本项目需拆除新建交通信号灯、标志牌、路名牌和重新施画标线。2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5768.1—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5768.3—2009)《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2019年版)《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24722-2020)《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11)《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16)《道路交通信号倒计时显示器》(GA/T508-2014)《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25280-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1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7-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9-2010)《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成都市道路指路标志系统》(DB510100/T129-2013)《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建筑与市政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1、交通工程本着“安全、有序、畅通”的原则设计;2、设计本着“安全、先进、实用、经济”的原则设计;2.1初设意见与执行情况(1)设计说明请补充《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第9.3.4、9.3.13条相关内容。回复:按审查意见补充。3设计内容本工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信号控制工程等交通设施。本工程交通标志版面和结构按本地交通标志标准版面和结构实施,本图册不作专门设计。本图册交通设施部分仅为示意,包含部分工程量,不作为结构设计的依据,产品按国家相关标准由厂家保证质量。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等级B级。交安设施设置于设施带内或道路净空之外,其主体及附属设施不得侵占道路净空,不得影响停车视距。4交通标志4.1设计概述该路段交通标志共分三类: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和指路标志。标志颜色、形状和字符以及设置地点必须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2009)执行,其中禁令标志中圆形禁令标志的直径最小不应小于80cm;指示标志的直径(或短边边长)最小不应小于80cm;指路标志蓝底白字,版面见大样图。标志的支撑方式采用柱式、悬臂式杆种。悬臂式主要用于车道上的标志。标志设置地点均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2009)的规定,在适当地点设置;标志结构设计抗风速24.3m/s。具体设计内容参见设计图纸。4.2材料要求1、标志立柱和横梁:均采用热浸镀锌无缝钢管,并应符合《结构用无缝钢管》(GB8162—2018)的规定。标志立柱帽和横梁帽及抱箍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板,板厚3mm;其它钢结构件均采用普通碳素结构钢,应符合《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2015)的规定。2、标志底板:采用牌号为3003的铝合金板材,并符合《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GB/T3880—2008)的规定。3、滑动槽钢:采用7A04铝合金板材,并符合《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GB/T6892-2015)的规定。4、高强螺栓:高强连接螺栓和高强地脚螺栓(包括相应的螺母、垫圈),应采用40B或45号钢,并符合(GB1231—2006)的规定。5、水泥混凝土基础材料:混凝土强度应不小于C25,并符合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的有关规定。6、钢筋:采用热轧结构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GB/T1499.1-2017、GB/T1499.2-2018)及现行《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的有关规定。地脚螺栓采用不锈钢螺栓。7、Ⅳ类反光膜:为微棱镜型结构,技术指标见《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规定。8、标志结构构件中的所有钢铁件(包括螺母、螺栓等)均须热浸镀锌后再喷塑进行表面处理,热浸镀锌厚度要满足《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GB/T18226-2015)第6.6条和《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23827-2009)要求。所用锌应为现行规定的0号或1号锌,其中立柱、横梁镀锌量为275g/m2,镀锌层厚度0.039mm。连接件镀锌量为120g/m2,镀锌工艺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保证镀锌的厚度和均匀度。构件镀锌后,外表应整洁光泽,不得有明显气泡、裂纹、疤痕、毛刺、端面分层等缺陷。4.3生产与施工注意事项4.3.1版面生产标志版面的生产,主要有制版、刻模、贴膜三道工序,其中尤以大板的拼接和贴膜为重要,一般采用焊接、铆接等方法来生产大板,须保证板的平整度,并保证焊、铆的质量,对接缝应进行严格的处理,板面上的铆钉头应打磨平滑。标志版的形状、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外形尺寸误差不大于±5mm。贴反光膜时要求底板平整、清洁、干燥,同时贴膜车间内应清洁,温度、湿度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否则将导致气泡和皱折的产生。4.3.2结构生产普通碳素结构钢管(板),在焊接时应注意焊缝质量,并应进行有效的打毛刺和修磨工作,防腐表面处理时,镀锌应保证锌层的厚度及性能。塗层厚度均匀,颜调一致。所有的立柱及横梁钢管应是整根的,不允许有焊接。立柱钢管长度的截取应保证该标志在指定的安装地点安装后净空要求。所有的标志立柱的顶端用3mm厚的钢板焊接封盖(柱帽),悬臂式标志的横梁端头的开口应用横梁帽封闭。4.3.3现场安装1、标志板在运输、吊装过程中应小心,避免对标志板、反光膜产生任何损伤,构件镀锌层在运输、安装过程中造成的损伤,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2、安装应仔细将板、柱、基础按设计文件一一对应,避免造成错误。3、标志基础施工,应准确放样。基础开挖时注意不得破坏埋设的电缆、管道以及边坡、边沟和圬工砌体的稳定性。当设计的安装位置与实际存在的构造物发生冲突或干扰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并征得业主或现场监理师同意后适当调整安装位置。位于边沟地段的基础严禁侵占边沟的过水断面,预埋好后应恢复边坡原貌。4、基础上预埋螺栓位置,应校核精确后,方可浇灌砼,以确保立柱中心位置正确和安装上的立柱竖直。5、立柱的长度应根据基础顶面与路面的高差作相应调整,并注意立柱不超出标志面板的上缘或上端。6、悬臂式标志安装的标志面版应于道路中线垂直。7、交通标志及其支架不得侵入道路建筑限界,其版面信息不得被其他物体遮挡。防护设施应满足道路建筑限界及停车视距要求。5交通标线5.1设计概述本工程设有车行道边缘线、车行道分界线、人行横道线、停止线、导向箭头等交通标线。标线的颜色、形状、尺寸、间距等按GB5768—2009选用,后附大样图,具体设计内容参见设计图纸。施划车道边缘线时,遇单位进出口应施划成虚线(2m实线,4m间隔,如缺口距离不够,可不施划标线)。1、禁止跨越对向行车道分界线:本工程道路采用双黄实线与黄色虚实线,线宽15cm,间距20cm。2、车行道边缘线:用来指示机动车道的边缘或分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线宽15cm。3、可跨越同向车行道分界线:划于同向车行道之间,采用虚线,线宽15cm,实线长200cm,间隔400cm,在路口停止线前30m变为导向车道线。4、导向车道线:在交叉口停止线前30m采用,为线宽15cm的实线。5、停止线:表示车辆等候放行信号的停车位置。划设于交叉路口的进口道前端,与车行道中心线连接,为白色实线,线宽40cm,距离人行横道100-300cm。6、人行横道线:路段开口处和交叉口等地方标划的人行横道线标划斑马线,宽度为5m,线宽45cm,间隔60cm。7、导向箭头:表示车辆的行驶方向,主要用于交叉道口的导向车道内及对渠化交通的引导,颜色为白色,箭头的高度为600cm。5.2材料要求1、本工程标线采用《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中第4条表1规定的第3种2号热熔涂料。2、热熔型涂料中的树脂必须是热塑性的,热塑标线涂料必须符合交通标线的技术要求:耐久、耐腐蚀,与路面粘结强;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具有较好的辨认性;具有防滑性能和一定的粗度,便于施工,与人无害。3、本工程路口标线及路段标线均采用热熔标线施划。特殊标线反光热熔涂料施划厚度为3.0mm,一般标线反光热熔涂料施划厚度均为1.8mm。字符、文字、箭头及图案等为特殊标线,车行道边缘线、车行道分界线等为一般标线。4、路面标线的逆反射色应为白色或黄色,且在夜间其白色或黄色容易视认。白色路面标线的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应不低于150mcd*m-2*lx-1,黄色路面标线的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应不低于100mcd*m-2*lx-1。6交通信号控制系统6.1控制方式联动定周期多时段无电缆协调控制方式。6.2主要设备及材料说明6.2.1信号机1、设备箱标准机箱:1160mm×725mm×420mm可提供足够的位置安装交通信号机、光端机、检测器机架等设备。安装机架需在前面板预留15mm余量。2、设备箱基础支架镀锌钢件,266mm×482mm×280mm3、信号控制器其主要技术指标应不少于下述要求:供电电源:交流电180V~260V,50±2Hz温度范围:-25℃至+65℃相对湿度:0-90%时钟精度:月误差小于60秒,支持电源同步、晶振同步等同步方式,预留GPS同步接口;相位输出路数:最多可形成32路相位输出,以8路为单位变化;每路输出最大负荷:3A,660W供电故障:无需操作人员干预可自行重新启动可运行以下交通信号控制方式:感应控制;路口信号控制器时间表无电缆方式协调控制;通过系统主时钟调用和删除所选功能或CLF方案;手动功能;部分时间方式(信号灯开、关或黄闪);故障记录功能,并通过手持机或笔记本对故障查询故障代码,通过故障代码进行故障分析;在时间表可以设置32个以上的事件,其中日期类型可划分为星期六、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整个星期、除星期日外、除星期六、日外等10种类型,时间按照时、分、秒设定。至少8个以上的无电缆协调控制方案。输出信号的灯控器件应采用光电耦合器、固定断电器或其他器件,使输出的灯控强电信号与内部电路有效隔离。在灯具驱动输出回路中应安装快速熔断器,在短路时保护灯控器件。6.2.2信号灯技术要求本工程信号灯分为机动车信号灯和行人信号灯。机动车信号灯采用左、中、右三向Φ400LED三灯三色箭头灯。行人灯由Φ300LED红色行人站立图案,绿色行人行走图案,计时图案分立组成。其中机动车信号灯安装高度采用7米,立柱式机动车信号灯安装高度采用3米,行人灯安装高度采用2.5米。信号灯必须符合《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11)的要求,主要技术指标应不少于下述要求:1、电气性能:不得使用容性变压器,必须使用电源变压器2、输入电源:AC220V±25%50Hz±2%3、温度:-5°C~+80°C4、湿度:≥95%5、光源:高强度面发光二极管6、光源寿命:>10万小时7、光强:≥4000cd/m28、可视距离:车行信号灯>200m9、外观:信号灯灯壳、前盖、遮沿、色片及密封圈表面平滑,无缺陷。10、绝缘电阻:﹥500MΩ11、稳流控制:控制器设有LED发光管稳流控制电路,当LED发光二极管的电流超出设定值的时候,稳流控制装置的开始作用,将超出的电流分流掉,保证LED发光二极管工作在设定的工作电流上。可控电流灵敏度<1ma。12、防护等级:外壳防护等级:防尘等级不低于GB7000.1—1996第9章规定IP5X;防水等级不低于GB7000.1—1996第9章规定IPX3。13、信号灯中红黄绿三个变压器应避免相互感应,防止红灯亮时,其他两各颜色信号灯有电压。6.2.3控制线缆1、信号控制电缆采用截面积为2.5mm2的电缆,距最近信号机的手孔井中电缆要预留2m左右。电源电缆采用3芯铠装电缆,每芯截面积为6mm2。2、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灯杆到信号机的每根控制电缆必须挂金属铭牌,铭牌内容为电缆连接的灯杆编号;3、电缆编号从东北侧的机动车灯杆电缆开始,逆时针方向顺序,先编完机动车灯杆后,再开始编非机动车灯杆电缆。4、信号灯至每根机动车信号灯杆(两组或两组机动车以上)底部的接线孔采用10芯铠装电缆连接,机动车灯杆底部的接线孔到该灯杆上的每一组机动车灯采用5芯不带铠装电缆连接;5、信号机至每根机动车信号灯杆(1组机动车灯)底部的接线孔采用5芯铠装电缆连接,机动车灯杆底部的接线孔到该杆上的机动车灯采用5芯不带铠电缆连接;6、信号机至每根非机动车、行人信号灯杆采用5芯铠装电缆连接,线缆直接上杆,中间不允许有接头。6.3主要设备施工、安装技术要求6.3.1信号机安装位置信号机的位置一般设置在背对路口、离路缘石约0.5米的人行道上,并尽可能设置在阴凉处,注意不能影响行人、自行车通行,并考虑与附近的其他市政设施相协调。信号机基础至最近的窑井采用2根Φ100钢管,1根Φ150钢管,Φ150钢管摆在机箱基础最右侧上方(面向机箱门)。6.3.2信号机相位排列原则为了方便配置和实际应用与维护,路口的相位排列规则及步骤为:以路口主要交通流方向的东侧或北侧左转机动车相位开始,按左、直、调头顺序排列;按逆时针方向逐个排列各个路口到达方向的机动车相位;再从该路口机动车相位开始排列的方向开始按逆时针顺序排列非机动车、行人相位。6.3.3线缆接续线缆剥去绝缘层后,首先用压接管压接;压接牢固后,在压接头两端缠绕防水热熔胶带,最后外套热缩管;用喷灯加热密缩。 6.3.4避雷系统设备有要求时应进行工作接地、所有配套的外露金属设施构件都应按照IEC的有关规定进行综合接地处理。在信号机附近采用2米长的镀锌角钢,作为接地桩,根据实地测试,当防雷接地电阻大于4Ω时,可在离第一根角钢3米(根据现场条件可以适当调整)处再打入一根镀锌角钢,如果还不满足,需增加接地角钢,角钢与角钢之间用一40×4扁钢焊接连接,接地电阻≤4Ω。6.3.5信号灯安装交通信号灯及其支架不得侵入道路建筑限界。交通信号灯应能被道路使用者清晰识别,其视认范围内不应存在盲区。6.4道路开挖、管道埋设6.4.1没有预埋管道的路口,在进行地下管线施工时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在十字交叉路口的三个方向(丁字路口两个方向)埋设信号灯过街管线,主干道方向只能破路一次;在考虑管道的过街位置时,尽可能取路面的结合处;管道走直线,转角处设窑井,窖井设置应根据现场情况由当地交警部门指示布设,本工程不做具体设计。开挖的机动车道、人行道彩砖和绿化带应尽最大可能恢复原貌,严禁出现路面塌陷现象。在使用破路机开挖水泥、沥青路面前,需进行沟槽切缝,且勾缝两侧的切缝应顺直且相互平行,以保证路面恢复后新旧路面衔接良好。6.4.2管道敷设敷设管道要求强、弱电分管,另外保留1根Φ125mm镀锌钢管备用,规格如下:交叉口使用敷线管道3根Φ125mm镀锌钢管,内套Φ110PVC管,敷线管道1根Φ80mm镀锌钢管,内套Φ75mmPVC管;路段使用敷线管道1根Φ125mm镀锌钢管,内套Φ110PVC管,敷线管道1根Φ80mm镀锌钢管,内套Φ75mmPVC管;所有预埋的镀锌钢管壁厚规格为2.5mm;管道埋深从管顶至路面的距离应不小于700mm;镀锌钢管接头处外套钢管套,满焊并做防腐处理。6.4.3基础预埋机动车灯杆基础至最近窨井预埋2根Φ60PE管;人行信号灯灯杆基础至最近窨井预埋1根Φ60PE管。6.4.4窨井机动车道上的窨井采用Q-20的井圈、井盖,其他为Q-15;窨井的井盖应高出路面3-5mm。窨井间距30m。7倒计时器设计7.1一般要求7.1.1型号道路交通信号倒计时显示器(以下简称倒计时显示器)的型号由倒计时显示器简称、显示位数、倒计时显示器启亮时间的控制方式、供电方式、企业自定义代码组成。

7.1.2外观

倒计时显示器的外观要求如下:

1、倒计时显示器壳体内、外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凹痕、划伤、裂缝、变形和毛刺等缺陷;

2、壳体表面应有牢固的防锈、防腐蚀镀(涂)层;

3、转动部件应活动灵活,紧固部件无松动;4、显示单元与倒计时显示器壳体应连接紧密,无松动。显示单元应密封,密封表面应平整;

5、倒计时显示器机箱门应开启方便,开启角度应大于80°。

7.1.3标识

倒计时显示器的标识要求如下:

1、所有标志、文字、图形和符号应清晰、醒目;

2、接线端子组上的每个端子均应依据信号类别进行标识,标识的详细含义应在用户手册中说明。

交流电源线、接地线均应用规范的符号或文字标出;

3、对于超过安全特低电压(交流峰值不超过42.4V、直流电压不超过60V)的带电部件,在其显著

位置应设置醒目的警告标志。

7.1.4尺寸

倒计时显示器的字体尺寸应符合表1要求。

7.2电气部件

7.2.1电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