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三模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三模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三模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三模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三模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三模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幽门螺杆菌生存于人体胃的幽门部位,会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下列对人体胃壁细胞和幽门螺杆菌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者具有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染色质B.二者含有的核糖体都可以附着在内质网上C.二者细胞呼吸生成丙酮酸的场所相同D.二者含有的RNA都是在细胞核合成的〖答案〗C〖祥解〗人体胃壁细胞是真核细胞,幽门螺杆菌是原核细胞。【详析】A、幽门螺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染色质,A错误;B、幽门螺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内质网,B错误;C、二者细胞呼吸生成丙酮酸的场所相同都为细胞质基质,C正确;D、幽门螺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D错误。故选C。2.如图为萤火虫发光的原理,研究人员根据该原理设计出了ATP快速荧光检测仪,用来快速检测食品表面的微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检测仪主要检测厌氧微生物数量B.萤火虫产生的CO2均来自有氧呼吸C.萤火虫细胞中储存有大量的ATP为荧光素发光提供能量D.食品表面的微生物数量与检测仪显示的荧光强度成正比〖答案〗D〖祥解〗ATP快速荧光检测仪中含有荧光素、荧光素酶等物质,用来快速检测食品表面的微生物,原理是荧光素与ATP接触形成荧光素酰腺苷酸,后者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被氧气氧化发光。【详析】AD、依题意可知,该检测仪主要检测生活在食品表面的好氧菌的数量,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不能生存,好氧微生物代谢可以产生ATP,能为荧光素转化为荧光素酰腺苷酸供能,食品表面微生物越多,产生的ATP越多,发出的荧光越强,A错误,D正确;B、据图可知,萤火虫发光过程中也能产生CO2,B错误;C、ATP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C错误。故选D。3.在适宜的条件下,某实验小组在一定量的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淀粉酶,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a点时酶促反应速率最大,所有酶都与淀粉结合B.d点时酶促反应速率为零,所有淀粉均被酶分解C.若增加淀粉酶的量并重复实验,a点将上移D.bc段,随着反应的进行淀粉酶活性逐渐下降〖答案〗D〖祥解〗(1)酶的特性是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2)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3)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使酶因空间结构被破坏而永久失活。(4)在一定的低温下,酶的活性低,但空间结构稳定,并未失活,在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可升高。【详析】A、反应刚开始,由于酶量较少,所有酶都与淀粉结合,此时反应速率最大,A正确;B、d点时酶促反应速率为零,原因是所有淀粉均被酶分解,B正确;C、若增加淀粉酶的量并重复实验,结合的淀粉增多,起始反应速率还会增大,a点将上移,C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用量不变,淀粉酶的活性不会下降,D错误。故选D。4.在细胞分裂时,微丝(一种细胞骨架)会突然把线粒体向各个方向弹射出去,实现线粒体的运动和均匀分配;但一些特定种类的干细胞会进行非对称分裂,分裂出两个不同功能的子细胞,这时线粒体会被不均等地分配到子细胞中。与乳腺干细胞相比,成熟的乳腺组织细胞代谢需要更多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微丝与线粒体等细胞器的运动有关,在有丝分裂前期合成B.非对称分裂的细胞中,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C.非对称分裂的细胞中,获得线粒体较多的子细胞可能具有新的形态和功能D.非对称分裂的细胞中,获得线粒体较少的子细胞能更好的保持干细胞特征〖答案〗A〖祥解〗(1)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2)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详析】A、微丝是一种细胞骨架,与线粒体等细胞器的运动有关,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合成,A错误;B、依题意可知,非对称分裂是指细胞分裂时线粒体的不均等分配,细胞中染色体仍均等分配,B正确;C、依题意可知,乳腺干细胞分裂过程中获得线粒体较多的子细胞最终成为成熟的乳腺组织细胞可能具有新的形态和功能,C正确D、根据题意中“与乳腺干细胞相比,成熟的乳腺组织细胞代谢需要更多的能量”不对称分裂中获得线粒体较少的子细胞则能更好的保持干细胞特征,D正确。故选A。5.蛋白质合成时,细胞内会出现多聚核糖体(如图所示)。多聚核糖体上合成同种肽链的每个核糖体都从mRNA同一位置开始翻译,移动至相同的位置结束翻译。多聚核糖体所包含的核糖体数量由mRNA的长度决定。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五个核糖体均从mRNA的3'端同一起始密码子处开始翻译B.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的距离越长,合成的肽链也可能越长C.mRNA越长,与之结合的核糖体就越多,合成的肽链也可能越多D.翻译时,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答案〗A〖祥解〗图示为翻译的过程,在细胞质中,翻译是一个快速高效的过程。通常,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因此,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详析】A、据图可知,靠近mRNA5'端的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较短,而靠近3'端的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较长,因此,图中五个核糖体均从mRNA的5'端同一起始密码子处开始翻译,A错误;B、翻译时,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距离越长,意味着翻译过程持续时间长,合成的肽链也可能越长,B正确;C、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mRNA越长,与之结合的核糖体就越多,合成的肽链也可能越多,C正确;D、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翻译时,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D正确。故选A。6.取某雄性动物(2N=8)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分别标记其中两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两个荧光点随时间依次出现在细胞中①~④四个不同的位置(箭头表示移动路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荧光点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变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①→②过程可表示同源染色体联会B.②→③过程中可能发生染色体互换C.③→④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D.③处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目加倍〖答案〗D〖祥解〗题图分析:两个荧光点出现在细胞中①位置,说明两条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两个荧光点出现在细胞中②位置,说明两条染色体联会;两个荧光点出现在细胞中③位置,说明联会的两条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两个荧光点出现在细胞中④位置,说明两条染色体分离,并移向了细胞的两极。因此,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详析】A、根据图中两种荧光点的运动轨迹可知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Ⅰ,①→②过程,两种荧光点相互靠拢,可表示同源染色体联会,A正确;B、②→③过程中两个靠拢的染色体同时向赤道板的位置移动,该过程中可能发生染色体互换,B正确;C、③→④过程中两个荧光点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该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C正确;D、③处同源染色体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单体数目不加倍,D错误。故选D。7.现代香蕉的栽培种由尖叶蕉(AA)和长梗蕉(BB)两个原始种通过杂交而来,其中A、B分别代表一个染色体组,各包含11条染色体。二倍体香蕉产量较低,三倍体香蕉中AAA和部分AAB的风味较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AAA与AA杂交产生AAA属于多倍体育种B.AAB香蕉减数分裂可形成四种比例相同的配子C.三倍体香蕉因为减数分裂异常而很难形成种子D.尖叶蕉和长梗蕉杂交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答案〗C〖祥解〗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细胞中的每套非同源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多倍体是指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详析】A、AAAA与AA杂交产生AAA属于杂交育种,A错误;B、AAB香蕉减数分裂可形成4种类型的配子,但各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不同,B错误;C、三倍体香蕉因为减数分裂异常形成可育配子的概率和比例都极低,很难形成种子,C正确;D、尖叶蕉和长梗蕉杂交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C。8.传统发酵过程中,控制发酵条件至关重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果酒发酵结束后,可以利用葡萄皮上的醋酸菌继续发酵制作果醋B.泡菜制作过程中应定期拧松瓶盖排出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C.制作果酒的葡萄汁不应该超过发酵瓶体积的2/3D.果酒、果醋与泡菜发酵时温度宜控制在18~25℃〖答案〗C〖祥解〗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详析】A、果酒发酵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该环境下醋酸菌无法存活,若要在果酒发酵结束后继续发酵制作果醋,则需要重新接种醋酸菌,并升高温度,同时通入无菌空气,A错误;B、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无氧呼吸不产生CO2,B错误;C、制作果酒的葡萄汁不应该超过发酵瓶体积的2/3,这样既能够在发酵初期给酵母菌提供氧气,又能防止发酵液溢出,C正确;D、果酒发酵的最适温度在28℃左右,果醋发酵的最适温度在30~35℃,泡菜发酵的最适温度在18~25℃,D错误。故选C。9.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当人体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时,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核心温度升高(超过40℃),出现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及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甚至损伤等症状。某患者从发热到降温的体温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ab段体温上升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有关B.高温持续期,人体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紊乱C.高温环境下由于大量出汗引起醛固酮分泌量增加D.cd段体温下降是人体内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的结果〖答案〗D〖祥解〗人体体温调节:(1)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皮肤血管收缩等。(2)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析】A、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常,导致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上升,A正确;B、高温持续期,人体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紊乱,B正确;C、在高温环境下,由于出汗导致的水分大量丧失,会导致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水盐平衡,C正确;D、热射病患者的体温调节功能失衡,因此无法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完成降温过程,只能通过其他途径降温,D错误。故选D。10.近年来,随着甲状腺疾病发病率的提高,甲状腺功能检查也成为很多人体检时的必查项目。下表是小刘的甲状腺激素检测报告单,其中FT3和FT4表示血浆中游离的甲状腺激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检测项目结果参考值单位FT37.983.1~6.8pmol/LFT442.1612.0~22.0pmol/LTSH0.0050.27~4.2mlU/LA.小刘可能患有甲亢,平时饮食应增加海带等海产品的摄入B.血浆中游离的甲状腺激素发挥相关作用后就会被立即灭活C.小刘体内的TSH较低是由于垂体功能出现障碍导致的D.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正反馈调节〖答案〗B〖祥解〗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寒冷等条件下,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详析】A、据表可知,小刘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值,可能患有甲亢,平时饮食应减少海带等海产品的摄入,A错误;B、血浆中游离的甲状腺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并发挥相关作用后就会被立即灭活,B正确;C、由表可知,小刘的TSH较低,甲状腺激素较高,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出现障碍,垂体功能是否异常,无法确定,C错误;D、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D错误。故选B。11.双层平板法是一种利用底层和上层均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对噬菌体进行检测的常用方法。具体操作如下:先在无菌培养皿中倒入琼脂含量为2%的培养基凝固成底层平板后,将琼脂含量为1%的培养基融化并冷却至45~48℃,然后加入宿主细菌和待测噬菌体稀释悬液的混合液,充分混匀后立即倒入底层平板上形成双层平板。恒温培养一段时间后,在上层平板上看见由于噬菌体侵染周围细菌而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形成的空斑即噬菌斑。根据噬菌斑的数目计算原液中噬菌体的数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平板上的细菌和噬菌体为种间竞争关系,细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B.由于上层培养基中琼脂含量较低,双层平板法获得的噬菌斑较小C.平板上形成的噬菌斑的数目与原液中噬菌体数量呈正相关D.用该方法统计出的噬菌体数量一般会比噬菌体实际数量大〖答案〗C〖祥解〗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1)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析】A、细菌和噬菌体为寄生关系,A错误;B、双层平板法因上层培养基中琼脂浓度较低,故形成的噬菌斑较大,有利于计数,B错误;C、原液中噬菌体数量越多,在平板上形成的噬菌斑就越多,C正确;D、若两个噬菌体重叠只能观测到一个噬菌斑,因此用该方法统计的数目比实际数目要小,D错误。故选C。12.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简称流感病毒,遗传物质为RNA,其表面有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两种类型的抗原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有18个亚型,NA有11个亚型,HA和NA可以随机组合,如H1N1、H2N9。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利用不同的HA和NA制备针对相应甲流病毒的单克隆抗体B.机体感染H1N1病毒而产生的抗体对H1N₈也会有一定的抵抗力C.免疫系统通过识别流感病毒的HA和NA而引起机体免疫反应D.甲型流感病毒H1N₉侵入人体后激活的B细胞可产生多种抗体〖答案〗D〖祥解〗流感病毒是RNA病毒,其侵入机体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详析】A、依题意可知,甲型流感病毒的HA有18个亚型,NA有11个亚型,HA和NA可以随机组合,因此可以利用不同的HA和NA制备针对相应甲流病毒的单克隆抗体,A正确;B、H1N1和H1N8具有相同的HA,因此针对H1N1的HA的抗体对H1N8也有一定的抵抗力,B正确;C、流感病毒的HA和NA是抗原蛋白,免疫系统可以识别,从而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反应,C正确;D、一种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D错误。故选D。13.为研究外源脱落酸(ABA)对干旱胁迫下小麦的影响,科研人员将小麦分别进行如下处理:对照组:向根部施加营养液;干旱胁迫组:向根部施加聚乙二醇(PEG);干旱胁迫和ABA组:根部施加PEG和叶片喷洒ABA结合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组别对照组干旱胁迫组干旱胁迫和ABA组叶片叶绿素含量(mg/g·FW)0.650.420.62A.为保证单一变量,应用营养液配制适宜浓度的PEG和ABA溶液B.在根部施加聚乙二醇会造成成熟区细胞失水,模拟干旱缺水环境C.脱落酸能促进气孔关闭以及叶和果实的成熟和脱落D.ABA处理能够缓解由干旱造成的叶绿素含量的损失〖答案〗C〖祥解〗(1)由题意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干旱胁迫和脱落酸有无,因变量是叶绿素的相对含量。(2)脱落酸的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详析】A、由于对照组是用营养液处理小麦的,因此为了保证单一变量,应用营养液配制适宜浓度的PEG和ABA溶液,A正确;B、在根部施加聚乙二醇会造成成熟区细胞失水,模拟干旱缺水环境,B正确;C、脱落酸不具备促进果实成熟的功能,C错误;D、据表可知,干旱胁迫和ABA组叶片叶绿素含量高于干旱胁迫组,说明ABA处理能够缓解由干旱造成的叶绿素含量的损失,D正确。故选C。14.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的数量也可能变化B.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不会超过环境容纳量C.适时利用资源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激烈的种间竞争可能使生态位重叠区域减小〖答案〗B〖祥解〗生态位主要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据图分析可知,种间竞争使不同物种对资源的利用会出现差异,进而导致不同的生态位出现。【详析】A、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受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种群数量会发生变化,A正确;B、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会围绕环境容纳量上下波动,B错误;C、适时利用资源,不要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范围,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正确;D、激烈的种间竞争,其结果可能会使两个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区域减小,D正确。故选B。15.下图是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来克隆高产奶牛的大致流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体外培养至MⅡ期的卵母细胞要先经过获能处理才能用于后续操作B.图中过程①常用显微操作法去除细胞中的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复合物C.图中过程③是将供体细胞整个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D.图中的重构胚中含有卵母细胞和供体细胞的细胞质〖答案〗A〖祥解〗动物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在体外将采集到的卵母细胞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成熟,可以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和第一极体,核移植时,对提供细胞核和细胞质的奶牛不需要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用电脉冲等方法可以激活重组细胞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详析】A、体外培养至MⅡ期的卵母细胞不需要进行获能处理就可进行后续操作,A错误;B、卵母细胞去核通常是用显微操作法去除细胞中的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复合物,B正确;CD、过程③构建重构胚时是将供体细胞整个注入去核卵母细胞中,因此图中的重构胚中含有卵母细胞和供体细胞的细胞质,CD正确。故选A。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6.棕色脂肪细胞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氧化脂肪来产热、供能,维持体温平衡。已知棕色脂肪细胞的线粒体中可合成血红素(非蛋白质),并通过黄体酮受体膜组分2(PGRMC2)运输至细胞核。研究发现,脂肪组织特异性PGRMC2敲除小鼠(PATKO)与对照组相比低温耐受性降低,适应性产热能力出现明显缺陷。检测PATKO棕色脂肪细胞中转录因子的稳定性,发现转录因子Rev-Erba的表达水平上调,进而影响了线粒体的功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红素的合成可能受到线粒体中基因的影响B.PATKO的线粒体中可能堆积了大量的血红素C.转录因子Rev-Erba可能抑制血红素的表达D.相同条件下,PATKO比正常小鼠更易发胖〖答案〗C〖祥解〗基因控制性状的两条途径: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性状。2、基因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控制蛋白质结构进而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详析】A、依题意可知,血红素不是蛋白质,但能在棕色脂肪细胞的线粒体中合成,可能是线粒体中的基因能控制合成与血红素合成有关的酶,A正确;B、PATKO缺乏PGRMC2,线粒体中的血红素无法被运出,会造成血红素在线粒体中积累,B正确;C、依题意可知,PATKO线粒体中血红素无法运出,引起细胞中转录因子Rev-Erba的表达水平上调,说明血红素会抑制转录因子Rev-Erba的表达,C错误;D、相同条件下,PATKO线粒体功能受影响,氧化脂肪的能力减弱,脂肪易积累,因尔比正常小鼠更容易发胖,D正确。故选C。17.蝴蝶兰(4N=76)的观赏价值极高,其快速大量的繁殖离不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蝴蝶兰幼嫩的茎段和操作者的双手都要用95%的酒精消毒B.接种蝴蝶兰幼嫩茎段时应将其形态学上端朝下以便于生根C.蝴蝶兰幼嫩茎段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胞中不会出现38个四分体D.由外植体得到愈伤组织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提供充足的光照〖答案〗ABD〖祥解〗植物组织培养是将离体的植物组织在含有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等的培养基中无菌培养,使其形成芽、根,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植株组织培养的对象是用于培养的植物器官和组织。培养的目的可以是得到完整植株,也可以是愈伤组织或器官等。去分化阶段不需要光照,而在愈伤组织分化成芽和根的过程中需要光照,植株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详析】A、给外植体和操作者双手消毒用的是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A错误;B、接种蝴蝶兰幼嫩茎段时应将其形态学下端朝下以便于生根,B错误;C、蝴蝶兰幼嫩茎段组织培养过程中不进行减数分裂,细胞中不会出现四分体,C正确;D、由外植体得到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不需要光照,D错误。故选ABD。18.我国科学家在干细胞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他们使用一种无转基因、快速和可控的方法,将人类多能干细胞(PSC)转化成为8细胞阶段全能性胚胎样细胞(8CLC,相当于受精卵发育3天状态的全能干细胞)。在该转化过程中一种名为DPPA3的关键因子,能诱导PSC的DNA去甲基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PSC的DNA去甲基化可提高细胞的全能性B.DNA去甲基化的过程中不改变原碱基序列C.由PSC形成8CLC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PSC和8CLC经诱导后均可分化形成人体的各种细胞〖答案〗ABC〖祥解〗根据不同的分化潜能分类,干细胞可分为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单能干细胞,全能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形成任何类型细胞的能力,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如胚胎干细胞,具有与早期胚胎细胞相似的形态特征和很强的分化能力。多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具有产生多种类型细胞的能力,但却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发育潜能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造血干细胞。单能干细胞:常被用来描述在成体组织、器官中的一类细胞,意思是此类细胞只能向单一方向分化,产生一种类型的细胞。【详析】A、依题意可知,PSC转化形成8CLC的过程中发生了DNA的去甲基化,并由多能干细胞转化成全能性胚胎样细胞,8CLC的全能性高于PSC,A正确;B、DNA去甲基化过程不改变原碱基序列,B正确;C、PSC转化成8CLC,发生了逆分化,分化和逆分化的实质都是基因选择性表达,C正确;D、8CLC是全能干细胞,经诱导可能形成人体的各种细胞,PSC是多能干细胞,经诱导只能形成人体的部分细胞,D错误。故选ABC。19.图1为某家庭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I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甲病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B/b表示。图2为该家庭成员四种基因的电泳条带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种病都是隐性遗传病,甲病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B.图2中条带2和条带4分别对应两种病的致病基因C.Ⅱ4与健康女性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8D.该夫妇再生一个两病均患孩子的概率为3/16〖答案〗ACD〖祥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析】A、由I1和I2正常,Ⅱ3为患甲病女性,可知甲病为隐性遗传,Ⅱ3的父亲正常,故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遗传与性别无关;I1和I2正常,Ⅱ4个体患乙病,乙病为隐性遗传病,由于I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故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A错误;B、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I1的基因型为AaXBY、I2的基因型为AaXBXb、Ⅱ3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X-,Ⅱ4的基因型为aaXbY,故图2中条带1、2、3、4对应的基因依次是A、a、B、b,B正确;C、根据题目条件,无法确定健康女性的基因型及概率,因此,Ⅱ4与健康女性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无法确定,C错误;D、I1的基因型为AaXBY、I2的基因型为AaXBXb,单独看甲病,后代中3/4A-,1/4aa,单独看乙病,后代中1/4XBXB、1/4XBXb、1/4XBY、1/4XbY,则该夫妇再生一个两病均患的孩子的概率为(1/4)×(1/4)=1/16,D错误。故选ACD。20.研究人员将一个由蓝细菌(能固定二氧化碳产生蔗糖)、大肠杆菌(可将蔗糖分解为乳酸)、希瓦氏菌和地杆菌(能氧化分解乳酸并将电子转移给胞外电极产生电流)组成的四菌合成微生物群落组装成小型仿生海洋电池。其具体过程是首先将大肠杆菌、希瓦氏菌和地杆菌封装到导电水凝胶中,形成人工厌氧沉积层;再在沉积层上培养蓝细菌,形成人工水柱层;最后将二者组装成电池。该电池可直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持续产电1个月以上。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要持续不断的提供CO2和光照以确保该电池的正常运行B.蓝细菌固定的能量大于其他三种微生物获得能量的总和C.蓝细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需要及时的排出人工厌氧沉积层D.池塘生态系统中蓝细菌属于生产者,其他三种菌属于分解者〖答案〗ABD〖祥解〗(1)海底沉积层中的微生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称为初级分解者,负责将复杂的有机质降解为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另一类称为终端消费者,负责将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完全氧化,释放出电子用于氮、铁、锰和硫等元素的生物还原过程。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四菌合成微生物群落,由隶属于三个生态位的特定微生物组成,包括蓝藻(初级生产者)、大肠杆菌(初级分解者)﹑希瓦氏菌和地杆菌(最终消费者)。(2)大肠杆菌和希瓦氏菌是兼性厌氧菌,地杆菌为厌氧菌。【详析】A、依题意可知,电池能量的最终来源是蓝细菌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因此为确保电池的正常运行,首先要确保蓝细菌光合作用的正常运行,应持续不断的提供CO2和光照,A正确;B、在该合成微生物群落中,蓝细菌负责吸收光能,固定二氧化碳生产蔗糖,作为生产者的蓝细菌固定的能量大于其他三种微生物各自获得能量的总和,B正确;C、蓝细菌在人工水柱层,不在人工厌氧沉积层,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不会进入人工厌氧沉积层,而是以气体的形式直接释放出去,C错误;D、池塘生态系统中蓝细菌属于生产者,其他三种菌属于分解者,D正确。故选AB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适宜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生长。某科研小组为了解棉花品种A、B的光合特性,在其开花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已知,在暗反应过程中,RuBP羧化酶是催化CO2固定的关键酶。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甲可知,棉花品种_________更适合在强光下生长,结合图乙、图丙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2)叶绿素位于_________,其吸收的光能可转化并储存在_________中,这部分能量可用于暗反应中_________(填生理过程)。(3)在暗反应过程中,RuBP羧化酶发挥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当环境中O2浓度大于CO2浓度时,RuBP羧化酶又会催化C₅和O2反应生成Ca和C2进行光呼吸,而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分解,说明RuBP羧化酶的专一性比淀粉酶__________(填“强”“弱”或“相同”),CO2/O2的值_________(填“越大”或“越小”),越有利于光呼吸的发生。(4)给棉花提供18O2,在有光照的条件下,18O可能出现在光合作用产物(CH2O)中,原因是_________。〖答案〗(1)①.A②.品种A叶绿素含量和RuBP羧化酶活性均高于品种B,在强光下净光合速率更高(2)①.(叶绿体)类囊体薄膜②.ATP、NADPH③.C3的还原(3)①.叶绿体基质②.弱③.越小(4)18O2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生成H218O,在有光照的条件下,H218O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CI18O2,C18O2参与暗反应生成光合作用产物〖祥解〗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NADP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小问1详析】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在较强的光照强度下,品种A比品种B的净光合速率更高,积累的有机物更多,据此可推测,棉花品种A在强光照的环境中种植能产生更高的经济价值。图乙因变量为叶绿素含量、图丙因变量为RuBP羧化酶活性,因此结合图乙、图丙分析其原因是品种A叶绿素含量和RuBP羧化酶活性均高于品种B,在强光下净光合速率更高。【小问2详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NADP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因此叶绿素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其吸收的光能可转化并储存在ATP、NADPH中,这部分能量可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小问3详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根据题意当环境中O2浓度大于CO2浓度时,RuBP羧化酶又会催化C₅和O2反应生成Ca和C2进行光呼吸,而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分解,可知说明RuBP羧化酶的专一性比淀粉酶弱,CO2/O2的值越小,越有利于光呼吸的发生。【小问4详析】给棉花提供18O2,在有光照的条件下,18O可能出现在光合作用产物(CH2O)中,原因是18O2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生成H218O,在有光照的条件下,H218O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CI18O2,C18O2参与暗反应生成光合作用产物。22.如图1是我国南方某山区建立的生态农业生态系统示意图:高山种树、养殖种鱼,鱼苗和农户粪便经河流进入梯田,在梯田中形成“稻—萍—鱼”立体农业生态系统,既减轻了环境污染,又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不同海拔高度的生物类型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需要向梯田中增施氮肥、磷肥的原因是_________。增施有机肥会降低梯田水中的含氧量,原因是_________。(2)在投放鱼苗时,农户会选择适宜的鱼类,且需要根据梯田大小决定投放数量,以上操作主要遵循生态工程的_________原理。(3)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海拔500m处某块稻田中鲫鱼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果在t2时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鲫鱼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60条全部标记释放,一段时间后进行了第二次捕捉,其中没有标记的30条、标记的20条,估算鲫鱼种群在t1时是_________条。(4)研究人员对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部分数据未给出,能量单位为J/(cm2·a),肉食性动物作为只占据一个营养级研究)。生物类型X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传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外来有机物输入的能量生产者44.05.095.020.00植食性动物9.51.511.0Y5.0肉食性动物6.30.56.50.711.0X是指_________的能量,数据Y为_________J/(cm2·a),能量由植食性动物传递到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答案〗(1)①.水平②.大量氮、磷元素随农产品的输出而缺失,需不断补充(或植物正常生长需要N、P等元素)③.梯田中分解者通过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大量消耗氧气(2)协调(3)75(4)①.呼吸作用散失②.3③.12〖祥解〗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自然生态系统是通过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而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遵循整体原理,首先要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不同组分之间应构成有序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小问1详析】不同海拔高度地区分布着不同的群落,同一个群落的海拔高度不同,分布着不同植物类群,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梯田中的大量氮、磷元素随农产品的输出而导致土壤缺失氮磷元素,需不断补充;分解者可利用有机肥,梯田中分解者通过有氧呼吸分解有机物,大量消耗氧气。【小问2详析】选择适宜的鱼类,且需要根据梯田大小决定投放数量符合协调原理,即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调。【小问3详析】分析图2:t1时种群有最大增长速率,对应种群增长曲线中的K/2值,如果在t2时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鲫鱼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60条全部标记释放,一段时间后进行了第二次捕捉,其中没有标记的30条、标记的20条,则t1时种群数量为60×(20+30)÷20×1/2=75条。【小问4详析】在生态系统中某营养级的同化量可划分为:呼吸散失量、流向分解者的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量和未利用的能量。结合表中数据,可以判断出表中X代表的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根据表中的数据,植食性动物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即肉食性动物的同化量为Y,根据上述能量分配关系有Y+11=6.3+0.5+6.5+0.7,所以Y=3J/cm2·a。能量由植食性动物传递到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为3÷25×100%=12%。这里肉食性动物所获得的外来有机物的能量不是来自植食性动物,因此在计算传递效率时,不加这部分能量。23.图1表示多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示意图。用同种强度的电流分别刺激结构A、B、C,I表示分别单次刺激A或B;Ⅱ表示以连续两个相同强度的阈下刺激刺激A;Ⅲ表示单次刺激C。将一示波器的两极连接在D神经元膜内侧和外侧,记录不同刺激下D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注:阈电位是指使膜上Na+通道突然大量开放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达到阈电位的刺激强度就是阈强度。)(1)图1中未给予刺激时,示波器显示的电位值为_________(填“静息电位”或“动作电位”)的电位值。图中结构A、B、C与神经元D通过突触建立联系,结构C与神经元D建立的突触类型属于_________(填“轴突—树突型”或“轴突—胞体型”)。(2)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外Na+浓度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细胞内。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原因是_________。(3)图2中I、Ⅱ的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根据Ⅲ处所示波形推测,C神经元释放的是_____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4)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异常的自身免疫疾病。研究人员采用抗原—抗体结合法检测患者AChR(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大部分呈阳性,少部分呈阴性。AChR抗体呈阳性的患者的病因是_________。AChR抗体阴性者仍表现出肌无力症状可能是此类型患者AChR基因突变,不能产生__________,使神经肌肉接头功能丧失,导致肌无力。为验证该假设,应以正常人为对照,检测_________进行验证。〖答案〗(1)①.静息电位②.轴突—胞体型(2)①.高于②.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3)①.单次阈下刺激不能引起动作电位,连续的两次阈下刺激可以叠加,引起动作电位②.抑制性(4)①.AChR遭到抗体攻击结构受损(或与抗体结合后),无法与乙酰胆碱结合产生兴奋②.AChR③.患者AChR基因的碱基序列〖祥解〗(1)图1中神经元A、神经元B、神经元C分别与神经元D构成突触,且神经元D的细胞膜在突触中均为突触后膜。(2)图2中Ⅰ显示分别给予神经元A和神经元B一个阈下刺激,神经元D发生膜电位变化但不产生动作电位;Ⅱ显示连续给予神经元A两个相同的阈下刺激,神经元D产生动作电位;Ⅲ显示给予神经元C一个刺激,神经元D产生膜电位,且该电位导致膜内负电荷增加。【小问1详析】图1中未给予刺激时,示波器显示的电位值为静息电位的电位值。结构C与神经元D建立的突触类型属于轴突—胞体型。【小问2详析】Na+在机体内的分布情况为膜外高于膜内,因此当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外Na+浓度高于细胞内;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依靠突触,只有突触前膜中含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包裹神经递质,因此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小问3详析】图2中I、Ⅱ的实验结果表明单次阈下刺激不能引起动作电位,连续的两次阈下刺激可以叠加,引起动作电位。Ⅲ中显示刺激神经元C后,神经元D的膜内负电位增大,说明存在阴离子内流,神经元D的兴奋性下降,说明神经元C释放的递质为抑制性递质。【小问4详析】AChR抗体呈阳性的患者的病因是AChR遭到抗体攻击结构受损(或与抗体结合后),无法与乙酰胆碱结合产生兴奋。AChR抗体阴性者仍表现出肌无力症状可能是此类型患者AChR基因突变,不能产生AChR,使神经肌肉接头功能丧失,导致肌无力。为验证该假设,应以正常人为对照,检测患者AChR基因的碱基序列进行验证。24.某两性花植物的高茎和矮茎为一对相对性状,纯种高茎植株与纯种矮茎植株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全部为高茎,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高茎为270株,矮茎为211株。回答下列问题:(1)该植物株高性状中,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若该植物株高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F2矮茎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若该植物株高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F2出现上述性状分离比的原因可能是含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的雄配子部分死亡,该种雄配子的成活比例为_________。(2)该植物果实颜色的粉红色和红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以上且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现有甲、乙、丙三种基因型不同的纯种结粉红色果实的植株,育种工作者对它们做了以下两组杂交实验:实验一:甲与乙杂交子代(F1)全为红色,F1自交得F2,F2中红色与粉红色之比为812:630实验二:乙与丙杂交子代(F1)全为红色,F1自交得F2,F2中红色与粉红色之比为540:421相应基因依次用A/a,B/b,C/c,D/d……表示,不考虑变异。①该植物果实颜色至少受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当至少有__________个不同的显性基因存在时表现为红色。②若甲的基因型为AAbbcc,乙的基因型为aaBBcc,则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在实验一中,让F2中的结粉红色果的植株自交,其中能够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答案〗(1)①.高茎②.遵循③.F2植株中高茎:矮茎=9:7,是9:3:3:1的变式④.4/7⑤.显性⑥.1/7(2)①.3②.2③.aabbCC④.0〖祥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小问1详析】根据题意,纯种高茎植株与纯种矮茎植株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全部为高茎,说明高茎为显性性状,矮茎为隐性性状。若该植物株高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由于F2植株中高茎∶矮茎=270∶211≈9∶7,这是9:3:3:1的变式,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设该植物株高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由(A/a、B/b)控制,则F2矮茎植株的基因型为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故F2矮茎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4/7。若该植物株高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设高茎和矮茎分别由基因A、a控制,且F1的雌雄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其自交产生的F2植株中,高茎(AA+Aa):矮茎(aa)=9:7可知,含A基因的雄配子部分死亡,雌配子为1/2A、1/2a,由于aa=7/16=1/2×7/8,故a基因的雄配子比例为7/8,则成活的A基因的雄配子比例为1/8,即含A基因的雄配子的致死率为6/7,含A基因的雄配子的成活比例为1/7。【小问2详析】①由题干信息可知,控制植物果实颜色的多对基因独立遗传。用甲、乙、丙三种基因型不同的纯种结粉红色果实的植株来做杂交实验,实验一中F2表型及比例为红色:粉红色=8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