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八上数学7.1 为什么要证明(课件)_第1页
北师版八上数学7.1 为什么要证明(课件)_第2页
北师版八上数学7.1 为什么要证明(课件)_第3页
北师版八上数学7.1 为什么要证明(课件)_第4页
北师版八上数学7.1 为什么要证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1为什么要证明数学八年级上册BS版课前预习典例讲练目录CONTENTS数学八年级上册BS版01课前预习

1.

实验、观察、归纳得到的结论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因

此,要判断一个数学结论是否正确,仅仅依靠实验、观察、归

纳是不够的,必须进行

⁠.有根有据的证明

2.

检验数学结论常用的三种方法.(1)实验验证法:常用于检验一些比较直观、简单的结论;(2)举反例法:多用于说明某结论不正确;(3)推理论证法:既可以验证某结论是正确的,也可以验证某

结论是不正确的.注:实验验证是最基本的方法;在推理的依据正确的前提下,

推理论证是最可靠、最科学的方法.数学八年级上册BS版02典例讲练

(1)当

n

=0,1,2,3,4,5时,

n2-

n

+11的值是质数

吗?能否得出结论:对于所有的自然数

n

n2-

n

+11的值

都是质数?【思路导航】先计算,再对结论进行判断.解:当

n

=0,1,2,3,4,5时,

n2-

n

+11的值分别是11,

11,13,17,23,31,它们都是质数.当

n

=11时,

n2-

n

+11=121=11×11,不是质数.所以不能得出题目中的结论,即对于所有的自然数

n

n2-

n

+11并非都是质数.【点拨】观察、归纳以及对少数具体的例子进行计算得出的结

论不一定正确,只有通过推理论证的方法研究问题,才能解释

问题的本质.(2)若有一条线段

AB

的长为3

cm,另一条线段

BC

的长为2

cm,则

AC

的长一定是5

cm吗?【思路导航】先画出所有可能的图形,再进行判断即可.解:不一定.如图所示,此时

AC

AB

BC

=3-2=1(cm).【点拨】说明一个结论错误,只需举出一个例子,该例子不适

合这个结论即可,例子的选取一定要满足所给的条件,而不能

满足结论.

1.

已知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

km/h,骑摩托车的速度是40

km/h,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D

)A.

从A地到B地,骑摩托车的人比骑自行车的人一定先到达B.

从A地到B地,骑自行车的人比骑摩托车的人后到达C.

从A地到B地,骑自行车和骑摩托车的人不可能同时到达D.

从A地到B地,骑自行车的人有可能比骑摩托车的人先到达D2.

在一次测试中,老师出了如下题目:比较

nn+1与(

n

+1)

n

的大小.有些同学经过计算发现:当

n

=1时,

nn+1

n

+1)

n

(填“>”“<”或

“=”);当

n

=2时,

nn+1

n

+1)

n

(填“>”“<”或

“=”);所以他们得出一个结论:若

n

为任意自然数,则

nn+1<(

n

1)

n

.<

这些同学的结论是

的(填“正确”或“错误”).错误

【解析】当

n

=1时,

nn+1=1,(

n

+1)

n

=2,此时

nn+1<(

n

+1)

n

;当

n

=2时,

nn+1=8,(

n

+1)

n

=9,此时

nn+1<(

n

+1)

n

;当

n

=3时,

nn+1=81,(

n

+1)

n

=64,此时

nn+1>

n

+1)

n

.所以,若

n

为任意自然数,

nn+1<(

n

+1)

n

不成

立,即这些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误.

观察下列等式:第一个等式:22-21=4-2=2=21;第二个等式:23-22=8-4=4=22;第三个等式:24-23=16-8=8=23;……(1)请按这个顺序仿照前面的等式写出第四个等式;(2)根据你所发现的规律,用含字母

n

的式子表示第

n

个等式,并说明等式成立.【思路导航】(1)根据规律写出第四个等式即可;(2)由

(1)归纳出第

n

个等式,再利用等式的性质说明.(2)第

n

个等式:2

n+1-2

n

=2

n

.理由如下:因为2

n+1=2×2

n

=2

n

+2

n

,所以2

n+1-2

n

=2

n

+2

n

-2

n

=2

n

,即等式成立.【点拨】本题考查数字的变化规律,关键是找出其中的“变”

与“不变”.如:此题中“变”的是指数,“不变”的是底数

“2”,并用

n

表示“变”的部分,得出一般式子.同时根据规

律推理得出一般式子后,必须进行有根有据的说明.解:(1)第四个等式:25-24=32-16=16=24.

观察下列等式:第一个等式:32-4×12=5;第二个等式:52-4×22=9;第三个等式:72-4×32=13;……根据上述等式反映出的规律,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第五个等式:

⁠;112-4×52=21

(1)【解析】因为第一个等式:32-4×12=5;第二个等式:52-4×22=9;第三个等式:72-4×32=13;……所以第五个等式:112-4×52=21.故答案为112-4×52=21.(2)解:猜想第

n

个等式:(2

n

+1)2-4

n2=4

n

+1.验证如下:因为(2

n

+1)2-4

n2=4

n2+4

n

+1-4

n2=4

n

+1,所以猜想的等式正确.(2)猜想第

n

个等式(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并验证你猜想

的等式是否正确.

警方抓获一个由甲、乙、丙、丁四人组成的盗窃团伙,其中只

有一个人是主谋.经过审讯,A,B,C三名警察各自得出结

论.A:主谋是甲或乙;B:甲不是主谋;C:乙和丙都不是主

谋.已知三名警察中只有一个人的推测正确,则主谋是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分只有警察A或警察B或警察C推测正

确三种情况进行分析、推理、判断,便可得到结果.丙

①由A正确,得主谋是甲或乙;②由B错误,得甲是主谋;③由C错误,得乙和丙中有一个是主谋.由②③和“其中只有一个人是主谋”得出矛盾,故假设不成立.【解析】(1)假设A的推测正确,则③由C错误,得主谋是乙或丙.综上所述,得到主谋是丙,符合题意,故假设成立.(2)假设B的推测正确,则①由A错误,得主谋是丙或丁;②由B正确,得主谋是乙、丙或丁;②由B错误,得主谋是甲.由①②即可得出矛盾,故假设不成立.综上所述,只有B的推测正确,且主谋是丙.故答案为丙.(3)假设C的推测正确,则①由A错误,得主谋是丙或丁;【点拨】在进行推理时,可以先假设,然后看有没有矛盾:若

没有矛盾,则假设就是正确的;若有矛盾,则假设就是错误的.

即先假设某种情形成立,再通过逻辑逐步推理,得出特殊事实

应遵循的规律,进而观察是否与事实相符或相矛盾,从而作出

判断.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操场上踢足球,一个人不小心打碎

了玻璃窗.老师问他们时,他们这样说.甲说:“玻璃是丙或丁

打碎的.”乙说:“肯定是丁打碎的.”丙说:“我没有打碎玻

璃.”丁说:“我没有干这种事.”他们的老师听了之后说:

“他们中有三位都不会说谎.”由此我们知道,打碎玻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