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叠压供水设备_第1页
管网叠压供水设备_第2页
管网叠压供水设备_第3页
管网叠压供水设备_第4页
管网叠压供水设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J/Txxx-xxxxCJ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254-201X管网叠压供水设备Additivepipepressurewatersupplydevices(征求意见稿)201x-xx-xx发布201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分类与型号 34.1 分类 34.2 型号 35 要求 45.1 设备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45.2 环境和工作条件 45.3 设备组成 45.4 外观 45.5 结构 55.6 性能要求 55.7 水泵机组 75.8 管路系统 75.9 控制柜 75.10 卫生性能 95.11 稳流罐 95.12 气压罐 105.13 水箱 105.14 增压装置 105.15 切换装置 105.16 高位调蓄罐 116 试验方法 116.1 配件及辅件 116.2 环境和工作条件 126.3 设备组成检查 126.4 外观检查 126.5 结构检查 126.6 性能检查 126.7 水泵机组试验 156.8 管路、仪表 156.9 控制柜试验 156.10 卫生性能检验 166.11 稳流罐 166.12 气压罐 166.13 水箱 166.14 增压装置 166.15 切换装置 166.16 高位调蓄罐检验 177 检验规则 177.1 检验分类 177.2 出厂检验 177.3 型式检验 198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198.1 标志 198.2 包装 208.3 运输 208.4 贮存 20

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定编写。本标准是对CJ/T254-2007《管网叠压供水设备》的修订,与CJ/T254-2007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增加罐式、箱式、高位调蓄式叠压供水设备术语及定义。——增加按调节装置类型的分类。——“要求”章增加“设备组成”、“结构”。——取消原5.3“一般要求”。——增加罐式、箱式、高位调蓄式关于“要求”、“试验方法”的相关内容。——增加附录A和附录B。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给水排水设备分会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瑞驰泵业有限公司广州市思泊隆供水设备有限公司悉地国际(上海)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厦门海源泵业有限公司上海凯泉泵业有限公司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连城(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兰利东方科技有限公司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泵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宁水机械设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凯博威给水设备有限公司山东国泰创新供水技术有限公司龙孚泵业(南京)有限公司深圳鸿效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同力华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潍坊三洋供水设备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CJ/T254-200管网叠压供水设备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管网叠压供水设备(以下简称设备)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管网叠压类供水设备的设计、生产和检测。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50.1~4钢制压力容器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3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3047.1高度进制为20mm的面板、架和柜的基本尺寸系列GB/T3214水泵流量的测定方法GB/T3216-2005回转动力泵水力性能验收试验1级和2级GB/T3797-2005电气控制设备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5657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GB/T13306标牌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7219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24603箱式叠压给水设备GB/T24912罐式叠压供水设备GB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CJ/T351高位调蓄叠压供水设备CJ/T352微机控制变频调速给水设备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管网叠压供水设备additivepipepressurewatersupplydevices与供水管网连接叠压供水,保证供水管网水压不低于当地供水主管部门规定的限定压力值的供水装置。罐式叠压供水设备boostingpressurewatersupplyequipmentforcolmendtank配有稳流补偿罐并实现流量调节的叠压供水设备。箱式叠压供水设备boosterwatersupplyequipmentforrectangulartank配有低位水箱并实现流量调节的叠压供水设备。高位调蓄式叠压供水设备配有高位调蓄水箱或高位调蓄水罐并实现流量调节的叠压供水设备。设定压力selectedpressure根据用户需要设定的设备出口的压力。最高工作压力(Pmax)highestworkingpressure水泵工频运行,设备供水流量为0时(不出水时)各工作泵中压力的最大值。稳定时间steadytime指设备偏离稳定运行状态后,恢复到稳定状态所需时间。限定压力limitpressure根据市政供水管网可提供的水压,规定设备进口处的最低压力。压力调节精度precisionofpressureadjust设备在稳定运行状态时,压力波动的相对幅度。限压保护limitpressureprotection设备在叠压供水时,为保证设备进口处水压不低于限定压力值,保护市政供水管网正常供水,不致影响周围用户供水的保护措施。分类与型号分类按结构型式分为:室内整体式(NZ);室内分体式(NF);室外整体式(WZ);静音管中泵式(或称潜水式)。按调节装置类型分为:稳流补偿罐(G);低位水箱(C);高位调蓄装置(K);无调节装置(Y)。要求设备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环境和工作条件环境温度:4℃~40℃,若超过此范围应采取相应措施;相对湿度:<90%(20℃)(室外型可允许为95%);供电频率:50Hz±5%;供电电压:380V±10%;海拔高度:不超过1000m;f)设备运行地点应无导电或爆炸性尘埃,无腐蚀金属或破坏绝缘的气体或蒸气。设备组成5.3.1罐式叠压供水设备组成件见GB/T24912。5.3.2箱式叠压供水设备组成件见GB/T24603。5.3.3高位调蓄叠压供水设备组成件CJ/T351。外观5.4.1设备表面应平整、匀称,不应有明显的磕碰、划伤、凹陷、局部变形等缺陷。5.4.2设备表面涂层的颜色应均匀平滑,不应有明显的脱漆、起泡、剥离、裂纹、流痕等现象。管路布置应合理美观、检修方便,易于操作。不锈钢管道和设备焊接处的焊缝应均匀、牢固,不允许有气孔、夹渣、裂纹或烧穿等缺陷。设备应有牢固吊环,以便吊装。结构5.5.1设备整体布局及部件安装位置应合理,便于安装、操作、调试和维修。5.5.2设备配套使用的仪表,其类型、量程、精度选用应合理。5.5.3设备配套使用的水泵、阀门、管件的耐压等级应满足使用要求及相关标准要求,配套使用的产品应有产品合格证。5.5.4设备配套使用的管材、管件、阀门等的选用及连接方式应符合GB50015中的要求,设备的各种阀门及其活动部件的动作应灵活、可靠。性能要求5.6.1叠压供水设备应在供水管网限定压力值之上进行叠压供水。5.6.2设备运行时应运转平稳,各种开关动作应灵活、可靠。5.6.3设备正常运行时,其流量、扬程不应低于额定值的95%。5.6.4稳流补偿5.6.4.1当设备配置有稳流补偿罐时,罐式叠压设备应对市政管网具有一定缓冲能力或具有一定的补偿能力;或同事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与补偿能力。(a)缓冲能力:对各种突变冲击压力应能双向吸收缓冲,应响应及时,不得有延时时间,有效缓冲(补偿)容积应不小于设计流量运行5s的水量。(b)补偿能力:高峰供水时,设备本身应能及时有效地提供一定补偿水量(容积),用于限制最大抽吸流量(弥补市政供水不足),补偿水量(容积)应不小于设计流量运行1min的水量。补偿水量(容积)应为补偿流量与补偿时间的乘积。5.6.4.2设备的补偿功能应具有可控性:包括补偿时机的可控性和补偿流量(补偿时间)的可控性,可由压力控制或时钟控制在最需要补偿时自动投入补偿运行,可采用变频调速或电阀节流方式控制设备的补偿流量(补偿时间)。5.6.4.3稳流补偿罐出口可配置增压泵,与主泵机组串联运行。5.6.5低位水箱补偿当设备配置有低位水箱,且供水管网的进水流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水泵机组可切换至从低位水箱取水,加压后供水至用户管网系统。低位水箱可配置增压泵,与水泵机组串联运行。低位水箱也可配置水射器,水泵机组可同时从供水管网和通过水射器从低位水箱取水,加压后供水至用户管网系统。5.6.6高位调蓄补偿当设备配置有高位调蓄装置时,且供水管网的进水流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高位调蓄装置中的储备水可以补充到用户管网系统。5.6.7强制保护功能a)设备运行中当供水管网压力降到当地供水部门规定的限定压力时,30s内应自动关泵或自动关闭进水;b)运行过程中用户管网出现超压时,设备应减泵或降频使用,当超压不能有效控制时,设备应自动停止运行并报警,超压消除后,应自动回复正常运行。5.6.8缺水保护功能设备在无水源或稳流补偿罐或低位水箱或高位调蓄装置无水时,应能自动停机保护并报警;水源恢复后应能自动开启。5.6.9小流量停机保压设备在用户用水低峰或小流量时应自动切换为停机保压的工作状态。5.6.10压力调节精度设备应具有自动恒压供水功能,且工作时,压力误差不应超过0.01MPa.5.6.11自动切换当设备配置二台或二台以上水泵时,应能自动切换运行,切换时间不应超过10s;当工作泵出现故障时,备用泵应能在5s之内自动投入运行。5.6.12连续运行设备在额定供水量及额定压力工况下连续运行时,应能正常工作。5.6.13设备启、停控制设备应具备手动、自动启停功能或配置远程操作的启停功能。5.6.14强度及密封性设备在1.5倍最高工作压力下保压30min应无变形或损坏,在1.1倍设计压力下保压10min应无渗漏。5.6.15噪声设备正常运行时,其噪声不应大于配套水泵机组的噪声。5.6.16保护功能设备应具有对过压、欠压、短路、过流、缺相等故障进行报警、相序保护及自动保护,应能手动或自动消除,故障排除后,能恢复正常运行。5.6.17设备抗干扰能力设备在一定负荷的用电装置干扰下应能稳定、正常工作。5.6.18定时循环功能当设备配置有水量调节装置时,设备应具有定时自动从稳流补偿罐、低位水箱或高位调蓄装置中取水并补充到用户管网中的功能。5.6.19消毒设备应具有消毒措施且应便于清洗。水泵机组5.7.1水泵机组应选用有相关生产许可证的制造单位,且应有产品合格证。5.7.2稳流罐调节和低位水箱调节的水泵机组应采用变频泵供水;高位调蓄装置调节可采用工频泵或变频泵。5.7.3水泵机组性能应符合GB/T5657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的规定,水泵效率应符合GB19762的规定;与水泵配套的电机性能应符合GB755的规定,效率应符合GB18613的规定。5.7.4水泵应选用过流断面材质为不锈钢的低噪声离心泵。5.7.5水泵的流量和扬程不得低于设计要求,其他性能应符合GB/T5657的要求。5.7.6水泵数量不应少于两台,备用泵宜配置一台。备用泵的供水能力不应小于机组中最大一台工作泵的供水能力。5.7.7工作泵和备用泵应能自动交替切换,互为备用。5.7.8水泵所配的电动机的功率,应满足所选水泵扬程性能曲线上任何一点运行所需功率的要求。管路系统5.8.1管材应采用不锈钢管。材质应符合GB/T12771的规定。5.8.2管路配用的管件应用不锈钢材质。5.8.3管材、管件、阀门的选用及连接方法应符合GB50015和GB50242的规定。5.8.4管路在最低处应设有排水设施。5.8.5倒流防止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倒流防止器属于设备的可选件,当小区或建筑物已配置倒流防止器时,设备可不重复配置。控制柜5.9.1一般规定5.9.1.1控制柜的尺寸应符合GB/T3047.1的规定。5.9.1.2控制柜表面应平整、匀称,焊接处应均匀牢固,不应有明显的歪斜翘曲变形或烧穿等缺陷,其外观应符合JG/T3009的规定。5.9.1.3控制柜内电气、电子元器件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5.9.1.4控制柜内接线点应牢固,布线应符合设计样图和相关标准的规定。5.9.1.5控制柜中所用导线及母线的颜色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5.9.1.6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5.9.1.7控制柜的柜体底部应具有与基础固定的安装孔。5.9.1.8控制柜的顶部宜有吊环等,以便吊装。5.9.1.9控制柜的防护等级应符合GB4208-2008的规定。5.9.2显示功能5.9.2.1控制柜面板宜有显示界面。5.9.2.2控制柜面板宜有电源、电流、电压等显示。5.9.2.3控制柜面板可有水泵启、停状态显示。5.9.2.4控制柜宜可设定压力、实际压力、频率显示。5.9.2.5控制柜面板可有故障声、光报警显示。5.9.3温升控制柜各部件的温升应符合GB/T3797-2005中4.9的规定。5.9.4电气性能5.9.4.1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控制柜带电电路之间、带电零部件或接地零部件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GB/T3797-2005中4.7的规定。5.9.4.2绝缘电阻与介电强度a)设备中带电回路之间、带电回路与导电部件之间测得的绝缘阻值按标称电压至少为1000Ω/V;b)介电强度应符合GB/T3797-2005中4.8.3的规定,对主电路及主电路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额定电源电压220V时,应能承受介电试验电压2000V;额定电源电压380V时,应能承受介电试验电压2500V;对与主电路不直接连接的辅助电路,额定绝缘电压小于等于60V时,应能承受介电试验电压1000V保压1min无击穿和闪烁现象。5.9.4.3安全接地保护控制柜的金属柜体上应有可靠的接地保护,与接地点相连接的保护导线的截面,应符合GB/T3797-2005中4.10.6的规定。与接地点连接的导线必须是黄、绿双色线或铜编织线,并有明显的接地标示。主接地点与设备任何有关的、因绝缘损坏可能带电的金属部件之间的电阻不应超过0.1Ω。连接接地线的螺钉和接地点不应作为其他用途。5.9.4.4电磁兼容性(EMC)试验a)低频干扰应符合GB/T3797-2005中4.13.2的规定;b)低频干扰应符合GB/T3797-2005中4.13.3的规定;c)低频干扰应符合GB/T3797-2005中4.13.4的规定;5.9.5环境试验5.9.5.1低温工作在额定负载和规定温度下,保持规定的持续时间,设备应能正常、可靠工作。5.9.5.2高温工作在额定负载和规定温度下,保持规定的持续时间,设备应能正常、可靠工作。5.9.5.3恒定湿热试验在额定负载条件下,进行恒定湿热试验(不通电),保持规定的持续时间,设备应能正常工作。5.9.5.4震动试验在额定负载条件下进行震动试验,柜体结构及内部零件应完好无损,设备应能正常工作。卫生性能设备中过流部件材质的卫生性能应符合GB/T17219的要求。稳流罐当供水管网流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储备水可通过泵加压到用户管网系统,实现水量补偿。5.11.1稳流罐材质不应低于奥氏体不锈钢S30408.5.11.2稳流罐的设计压力不应低于直接串接的供水管网的最大给水压力,其承压等级分为:0.6MPa、1.0MPa、1.6MPa。5.11.3稳流罐的总容积(m3)可分为0.3m3、0.5m3、0.75m3、1.0m3、5.11.4稳流罐应保证密封结构。5.11.5气压罐应与稳流罐匹配,应具有止气阀门和充气口。5.11.6稳流罐的焊接及处理要求同本标准5.4.3的规定。气压罐5.12.1设备中压力容器的部件应符合GB150的规定。5.12.2气压罐的设计压力应按系统最高工作压力配置。水箱5.13.1水箱进水应设置导流板(管),进水和出水应形成对流。5.13.2溢流管、通气帽应设置防虫网,透气帽应设置控制过滤器。5.13.3水箱高于1.5m应设置内外检修爬梯。5.13.4水箱人孔应设置锁紧装置。5.13.5整体式箱式叠压给水设备的水泵机组间应设置换气扇。5.13.6室内外安装应有接地措施,室外安装应采取防雷措施。5.13.7水箱焊接完毕后应进行满水试验。5.13.8水箱应设置液位显示。增压装置5.14.1增压装置额定流量应合理选用。5.14.2增压装置的压力应大于等于当地供水部门规定的限定压力值。切换装置5.15.1应具有自动、手动关闭或开启供水管网进水功能。5.15.2应具有供水管网压力检测功能,其信号传输给控制柜。高位调蓄罐5.16.1高位调蓄罐的材质不应低于奥氏体不锈钢S30408.5.16.2高位调蓄罐总容积(m3)分为0.5m3、1.0m3、1.5m3、2.0m3、2.5m3、3.0m3、3.5m35.16.3高位调蓄罐顶部应设置空气过滤装置,应具有进排气功能。5.16.4高位调蓄罐内部结构应备具有将水与空气隔离的功能。5.16.5高位调蓄罐应具有低水位启泵、高水位停机、超高水位报警的功能。5.16.6高位调蓄罐的制造应避免钢板表面的机械损伤。对于尖锐伤痕以及不锈钢容器防腐蚀表面的局部伤痕、刻槽等缺陷应予以修磨,修磨范围的斜度至少为1:3。修磨的深度不应大于该部位钢材厚度(δs)的5%,且不大于2mm,否则应予焊补。5.16.7应尽量避免结构形状的突然变化,以减小局部高应力;接管端应打磨成圆角,呈圆滑过渡。5.16.8焊接区域内,包括对接接头和角接接头的表面,不应有裂纹、气孔和咬边等缺陷。不应有急剧的形状变化,呈圆滑过渡。容器内件和壳体焊接的焊缝应尽量避开筒节间相焊及圆筒与封头相焊的焊缝。5.16.9容器的支座或支腿需设置垫板,不应直接焊在壳体上。容器上凡被补强圈、支座、垫板等覆盖的焊缝,均应打磨至与母材齐平。5.16.10施焊前,应清除坡口及其母材两侧表面20mm范围内(以离坡口边缘的距离计)的氧化物、油污、熔潭及其他有害杂质。坡口表面不应有裂纹、分层、夹杂等缺陷。5.16.11焊缝表面应进行酸洗、钝化处理。该类钢制零部件按图样要求进行热处理后,还需作酸洗、钝化处理。5.16.12奥氏不锈钢制容器用水进行承压试验后应将水渍清除干净。试验方法配件及辅件检查其合格证,相关质量文件或检验报告,应符合本标准5.1条和5.6.2条的要求。环境和工作条件环境和工作条件应符合5.2的要求。设备组成检查按设计图样检查设备配套组成,是否符合5.3的要求。外观检查目测检验设备外观,是否符合5.4的要求。结构检查目测检验设备结构、阀门及其活动部件的动作用手动操作,是否符合5.5的要求。性能检查6.6.1叠压供水开启供水模拟泵,模拟供水管网限定压力,将设备设定压力设置为供水限定压力加泵的额定压力,设备处于自动运行状态,检查出口管网压力,是否符合5.6.1的要求。6.6.2设备运行设备运行,观察设备运行情况,操作各种开关,应符合5.6.2的要求。6.6.3流量、扬程、设备达到额定工况,检查流量计及压力表的显示值,是否符合5.6.2的要求。6.6.4稳流补偿设备运行正常后关闭进水总阀,并记录设备运行时间,检查流量计示值是否符合5.6.3的要求。6.6.5低位水箱补偿设备运行正常后关闭进水总阀,水泵从低位水箱取水,核查流量计示值是否符合5.6.3的要求。6.6.6高位调蓄设备运行正常后关闭进水总阀,并记录设备运行时间,核查流量计示值是否符合5.6.3的要求。6.6.7强制保护功能a)设备正常运行后调节进水压力,当供水管网压力降到当地供水部门规定的限定压力时,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是否符合5.6.7的要求;b)设备运行时,调节出口阀门,使每台泵都进入运行状态。当出口压力升至设定超压保护值时和超压消除后,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是否符合5.6.7的要求。6.6.8自动停、开机在正常工况下启动设备,关闭进水阀门,观察设备自动停机状态;打开进水阀门,检查设备自动开启状态,是否符合5.6.8的要求。6.6.9小流量停机保压设备在正常工况下运行,关闭设备出水阀门,观察设备运行情况;打开出水阀门,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应符合5.6.9的要求。6.6.10压力调节精度设备在正常工况下运行,记录设定压力值,调节出水阀门五次,调整后应使设备处于稳定运行状态并记录实测压力,取五次测压力值与设定压力值比对,检查是否符合5.6.10的要求。6.6.11自动切换检查方法如下:a)开启设备使其处于自动工作状态,手动修改设定时间(2min~10h),当工作泵运行至设定值后应自动停机,备用泵自动投入运行,工作时间及切换时间应符合5.6.11的要求。b)开启设备使其处于自动工作状态,人为设置故障,检查工作泵是否停机,备用泵是否自动投入运行,启动时间是否符合5.6.11的规定。6.6.12连续运行开启设备调节出水阀门,使设备流量、扬程达到额定工况,并按表1规定连续运行检查是否符合5.6.12的要求。表1连续运行时间对照表电机功率/kW连续运行时间/h≤7.51011~221230~752490~28036>280486.6.13启、停控制开启设备使之分别处于手动、自动、远程状态,检查水泵的启动、停止现象,是否符合5.6.13的要求。6.6.14强度及密封性a)强度试验:启动试压泵,调节出水压力至设计压力的1.5倍,保压30min,应符合5.6.14的要求。b)密封试验:关闭设备出水口阀门,启动试压泵并将压力调节到设备设计压力的1.1倍,保持30min,是否符合5.6.14的要求。6.6.15噪声启动设备,在背景噪音小于等于50dB(A)环境条件下,用声级计在距设备前1m、搞1m处测量水泵机组声压,是否符合5.6.15的要求。6.6.16保护功能设备正常运行中,人为设置过电压、欠电压、短路、过流、缺相等故障,检查设备保护功能是否符合5.6.16的要求。6.6.17设备抗干扰能力试验设备在正常工况运行状态下,在距设备1m处启动干扰发生设备(如功率大于500kVA的电焊机),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是否符合5.6.17的要求。6.6.18定时循环功能设备正常运行时,调整设定定时循环时间为0.5h,检查是否符合5.6.18的要求。6.6.19消毒检查消毒设施,应符合5.6.19的要求,且检查是否方便清洗。6.6.20卫生性能按GB/T17219标准要求进行检验,检查是否符合5.6.20的要求。水泵机组试验6.7.1按照GB/T3214、GB/T3216规定的方法试验,用流量计和压力表测量最大(最小)流量和扬程,应符合5.7.1的规定。6.7.2检查设备水泵配置,应符合5.7.2的规定。管路、仪表6.8.1对照设计文件用量具测量其尺寸,检查管材、管件、阀门、附件的公称压力,是否符合5.8.1~5.8.3的要求。6.8.2查看设备最低处有无泄水阀,应符合5.8.4的要求。6.8.3查看倒流防止器的实物,应符合5.8.5的要求。控制柜试验6.9.1一般规定检查对照标准和电气件的技术文件进行目测和测量,检查控制柜尺寸、所选用元器件、导线颜色、指示灯和按钮颜色、控制柜的表面质量、结构、材质、防护等级等,应符合5.9.1的要求。6.9.2显示功能检查对照设计文件检查控制柜面板的各种显示功能,应符合5.9.2的要求。6.9.3温升试验按GB/T3797-2005中5.2.10的规定试验,应符合5.9.3的要求。6.9.4电气性能试验6.9.4.1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检查设备中不等电位的裸导体之间,以及带电的裸导体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5.9.4.1的要求。6.9.4.2绝缘电阻与介电强度a)绝缘电阻:按GB/T3797-2005中的5.2.4的规定,应符合5.9.4.2a)的要求。b)介电强度:按GB/T3797-2005中的5.2.5的规定,应符合5.9.4.2b)的要求。6.9.4.3安全接地保护按GB/T3797-2005中的5.2.6的规定,应符合5.9.4.3的要求。6.9.4.4电磁兼容性(EMC)按GB/T3797-2005中的5.2.12的规定,应符合5.9.4.4的要求。6.9.5环境试验6.9.5.1低温工作按GB/T2423.1的规定试验,应符合5.9.5.1的要求。6.9.5.2高温工作按GB/T2423.2的规定试验,应符合5.9.5.2的要求。6.9.5.3恒定湿热试验按GB/T2423.3的规定试验,应符合5.9.5.3的要求。6.9.5.4震动试验按GB/T3797-2005中的5.2.13的规定试验,,应符合5.9.5.4的要求。卫生性能检验按GB/T17219的规定试验,应符合5.10的要求。稳流罐检查稳流罐的生产检测报告及配置,应符合5.11的要求。气压罐检查气压罐的生产检测报告及配置,检查是否符合5.12的要求。水箱测量、检查水箱配置并做满水试验,应符合5.13的要求。增压装置检查增压装置结构及配置,应符合5.10的要求。切换装置6.15.1设备正常运行时关闭进水阀门,检查切换装置的工作状态,应符合5.15.1的规定。6.15.2将切换装置压力信号输出端子连接至压力显示器,检查压力显示器的数值,应符合5.15.2的规定。高位调蓄罐检验目测或量具测量,高位调蓄罐的外观、规格等应符合5.16的规定。检验规则检验分类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出厂检验7.2.1设备出厂前,应经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填写产品合格证后,方可出厂。7.2.2出厂检验项目见表2。7.2.3设备应逐台进行出厂检验。在出厂检验中若出现不合格项,允许返工复检,直至合格。表2型式检验、出厂检验项目检验项目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应符合条款的规定图样及技术文件√—5.1环境和工作条件√—5.2设备组成√√5.3外观√√5.4结构√—5.5叠压供水√—5.6.1运行√√5.6.2流量、扬程√√5.6.3稳流补偿√—5.6.4低位水箱补偿√—5.6.5高位调蓄补偿√—5.6.6强制保护功能√—5.6.7自动开、停机√√5.6.8小流量停机保压√—5.6.9压力调节精度√—5.6.10自动切换√√5.6.11连续运行√—5.6.12设备启、停控制√√5.6.13强度及密封性√√5.6.14噪声√—5.6.15保护功能√—5.6.16抗干扰能力√—5.6.17定时循环功能√—5.6.18消毒√—5.6.19水泵机组√√5.7管路系统√√5.8控制柜一般规定√√a5.9.1控制柜显示功能√√5.9.2控制柜电气性能√√b5.9.4控制柜电磁兼容√—5.9.4控制柜环境试验√—5.9.5卫生性能√—5.10稳流罐√5.11气压罐√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