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梯度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梯度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梯度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梯度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新教材适用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梯度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第2课一、素养达标1.地理大发觉后,欧洲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食物——马铃薯。由于《圣经》中没有提到这种食物,教会禁止人们食用,但是饥饿的穷人打破了禁忌,此后这种食物快速普及。这说明(B)A.新物种冲击了教会的权威B.新物种的传播是曲折的C.教会对人们的限制很严格D.当时欧洲阶级冲突尖锐解析:由材料中教会禁止食用新食物,而饥饿的穷人迫于生计打破禁忌,使新食物快速普及,说明新物种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B项正确;其他三项皆与材料主旨不符。2.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最早种植甘薯时辰表,这说明当时我国(A)地区四川云南广西湖北陕西山东河北时间(年)1733173517361740174917521758A.甘薯种植已经比较广泛B.甘薯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C.与美洲的经济交往频繁D.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解析:从种植甘薯的地区看出,甘薯种植已经比较广泛,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解除。3.“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供应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供应了维生素……花生和番茄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表明(C)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B.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淌C.物种沟通丰富了亚欧社会生活D.商品输出成为殖民扩张的手段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各种作物的传播养活更多的人口,丰富了亚欧社会生活,C项正确;依据所学学问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其次次工业革命使得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解除A项;材料反映物种沟通丰富了亚欧社会生活,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解除B项;材料未涉及殖民扩张,解除D项。4.紫茎泽兰原产于墨西哥,19世纪作为欣赏植物在世界各地引种,因其繁殖力强而侵占草地、损耗土壤肥力和易引起过敏性疾病,后被列为全球性入侵物种。据此(D)A.人类应当歼灭紫茎泽兰等物种B.外来物种引进适应了生态环境C.物种传播是西方对外侵略手段D.引进物种应当了解其生物特征解析:依据“19世纪作为欣赏植物在世界各地引种,因其繁殖力强而侵占草地、损耗土壤肥力和易引起过敏性疾病,后被列为全球性入侵物种”可知,引进物种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说明引进物种应当了解其生物特征,D项正确,解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人类应当歼灭紫茎泽兰等物种,解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物种传播是西方对外侵略手段,解除C项。5.水稻本是英国移民者不熟识的作物,16世纪起先,正是非洲人种植水稻的技艺使北美南卡罗来纳变成充溢朝气的“水稻王国”,并把水稻种植“提高到令欧洲人敬佩的水平”。这反映了当时北美地区(C)A.生产关系发生了显著变更B.非洲人的社会地位提高C.食物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D.水稻种植超越欧洲地区解析:依据材料可知,非洲人种植水稻的技艺使得北美地区的水稻广泛种植,食物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生产关系变更,解除A项;非洲人种植水稻的技艺超群与“非洲人的社会地位提高”无关,解除B项;材料未涉及北美地区水稻种植与欧洲地区的比较,无法得出北美地区“水稻种植超越欧洲地区”,解除D项。6.下面是部分原产美洲的物种向中国传播的状况表。据此推断,明清时期引进美洲的物种(D)啊传入中国的时间备注玉米16世纪明后期引进,清初普及甘薯16世纪自菲律宾传入中国马铃薯17世纪清初福建《松溪县志》上已有种植马铃薯的记载A.解决了农业大国的粮食问题B.促进了中外贸易的不断扩大C.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D.增加了人们生活的食物来源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拓后美洲的高产作物引入中国,弥补了粮食产量的不足,增加了食物来源,促进了人口增长,D项正确;外来高产作物的传入只能缓解中国的粮食问题,不行能解决,解除A项;材料仅体现了外来高产作物的传入,与中外贸易的扩大无关,解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雇佣关系,无法体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解除C项。7.新航路开拓后,从亚洲输入欧洲的香料比开通前“扩大了三十倍”,还有世界各地的新商品,如烟草、茶叶、咖啡、可可等在欧洲市场上流通,变更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地位。这主要是因为物种沟通(A)A.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沟通B.减弱了土耳其的实力C.推动了工业革命爆发D.促进了欧洲社会转型解析:“从亚洲输入欧洲的香料比开通前‘扩大了三十倍’,还有世界各地的新商品,如烟草、茶叶、咖啡、可可等在欧洲市场上流通”说明物种沟通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沟通,A项正确;材料与土耳其无关,解除B项;工业革命起先于18世纪中后期,时间上与材料“新航路开拓后”不符,解除C项;物种沟通与欧洲社会转型无干脆联系,解除D项。8.《贸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会、文化与世界经济》一书中说道:“甘蔗生产结合了亚洲植物、欧洲资本、非洲劳动力、美洲土壤,是不折不扣的国际性作物。”这说明甘蔗生产(A)A.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产物B.变更了人们的饮食习惯C.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D.是资本输出时期的表现解析:依据“甘蔗生产结合了亚洲植物、欧洲资本、非洲劳动力、美洲土壤,是不折不扣的国际性作物”可知,甘蔗生产把亚洲、欧洲、非洲、美洲联系起来,说明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A项正确;B、C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解除;其次次工业革命后列强的经济侵略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解除D项。9.农作物物种的种植与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17世纪传入中国的三种粮食作物学名别名(部分)原产地传入途径(部分)玉米番麦御麦美洲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到菲律宾,再传入中国甘薯番薯金薯美洲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到菲律宾,再传入中国马铃薯洋番薯荷兰薯土豆美洲由荷兰殖民者带进台湾,再从台湾传入大陆材料二乾隆在看到陆耀写的《甘薯录》后,令直隶总督刘峨、河南巡抚毕沅把此书广为传播,令彼等“当即转饬各属,劝谕民人,广为栽种,接济民食,亦属备荒之一法”。——摘编自邓书杰《中国历史大事详解·清史(上)》材料三乾隆年间人口统计(部分)年度人口数(单位:人)乾隆九年(1744年)166808604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218743315乾隆四十年(1775年)264561355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279816070——据《清高宗实录》整理(1)依据材料一,概括16—17世纪三种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的特点。结合所学学问,简析它们传入中国的国际背景。(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学问,分析甘薯“广为栽种”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答案:(1)特点:传入的物种原产于美洲;名称中大多带“番”字;主要是从海路传入中国。背景:新航路的开拓;早期殖民扩张。(2)影响:缓解了因人口增长而带来的粮食问题(满意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确定程度上变更了粮食结构和人们的饮食习惯。解析:(1)特点:依据材料一图表归纳,即传入的物种原产于美洲;名称中大多带“番”字;主要是从海路传入中国。背景:依据材料一表格中的“16—17世纪”“西班牙殖民者”“荷兰殖民者”可联系到新航路的开拓和殖民扩张。(2)影响:材料二反映了甘薯传入的作用,材料三反映了乾隆年间人口的增长趋势,将二者相联系,从缓解人口增长而带来的粮食问题及变更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角度回答,即缓解了因人口增长而带来的粮食问题;确定程度上变更了粮食结构和人们的饮食习惯。二、实力提升10.(2024·保定)出于饮食习惯和宗教等缘由,移居新大陆的欧洲人“喜爱面包甚于玉米”,而在轮船独创之前的时代,大量运载小麦或面粉成本及风险太高。自15世纪末起先,小麦渐渐成为在美洲传播最广泛的旧大陆粮食品种。这说明(D)A.欧洲人的食品结构长期稳定B.美洲作物遭到欧洲各国排斥C.宗教信仰确定饮食文化传统D.殖民扩张助推食物物种传播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喜爱面包甚于玉米”“自15世纪末起先,小麦渐渐成为在美洲传播最广泛的旧大陆粮食品种”可见移居新大陆的欧洲人由于小麦的传播,其饮食习惯有所变更,新航路开拓后,殖民扩张推动了物种的沟通和传播,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发生变更,并非欧洲人的食品结构长期稳定,解除A项;材料未体现美洲作物遭到欧洲各国排斥,解除B项;“确定”表述过于确定,解除C项。11.明清时期,引进美洲作物近30种;美洲人民也起先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C)A.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淌B.欧洲加强了对亚美的掠夺C.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丰富D.欧洲殖民活动加强全球联系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近代的物种沟通使各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一些变更,使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更加丰富,C项正确;其他三项皆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12.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传入我国,很多地区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当地人“不产米,仰食四方”,民间海外贸易昌盛,白银大量流入。这说明(A)A.全球化已影响中国 B.长途贩运起先发达C.经济出现区域分工 D.抑商观念已被放弃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受新航路开拓的影响,美洲高产作物引入中国,对中国的农业生产产生较大影响,海外贸易昌盛,白银大量流入,说明全球化已影响到中国,A项正确;材料与长途贩运发达的说法无关,解除B项;材料与区域经济分工的说法无关,解除C项;明朝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解除D项。13.自16世纪50年头起先,欧洲的自然科学家把数千种未知物种进行了分类,确定了适应欧洲不同气候和土壤的少部分物种,其中的一些食物物种对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反映出(B)A.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物种沟通B.世界联系加强影响人类物质生活C.欧洲饮食结构变更引发商业革命D.新航路开拓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解析:材料“自16世纪50年头起先”“其中的一些食物物种对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体现的是新航路开拓后引发的物种沟通对人类物质生活的影响,B项正确,解除A项;商业革命是新航路开拓的结果,C项错误;材料与世界贸易发展无关,解除D项。14.(2024·海南期末)1500年到1800年的几个世纪中所刮起的洲际物种沟通之风给世界各地带来了惊人的变更。它在不适应人群疾病的土地上酿成了人口锐减的灾难;它也几乎在世界各地提高了食物供应的数量和牢靠性;在那些从前没有马类的地区,它还通过供应新的斗争手段改组了当地的政治关系。由此可见,洲际物种沟通(A)A.对人类发展是一把双刃剑B.导致世界局部人口的锐减C.促进了人类交通的近代化D.确定程度保障粮食的来源解析:材料讲到伴随着洲际物种沟通,带来有利的方面是“几乎在世界各地提高了食物供应的数量和牢靠性”,不利的方面是“不适应人群疾病的土地上酿成了人口锐减的灾难”“从前没有马类的地区,它还通过供应新的斗争手段改组了当地的政治关系”,由此可见,洲际物种沟通对人类发展是一把双刃剑,A项正确;世界局部人口的锐减,只是材料涉及的一部分信息,解除B项;人类交通问题,材料没有涉及,解除C项;保障粮食的来源,也只是材料涉及的一部分信息,解除D项。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洲作物的引种与传播《滇南本草》是目前所见有关玉米最早记载的汉文典籍。书中记载:玉麦须,味甜,性微温,入阳明胃经,宽肠下气。……簇新焙干为末,不拘多少,引点酒服,其功神速。1417年,明人兰茂着手编著《滇南本草》,他遍访父老,搜集单方,采集标本,绘制图形,辨析考证,探求本源,历时二十年完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药物学专著。该书问世后,因其济世救命之功和兰氏口碑德誉而迅即手抄流传,至清中叶始有刻本,并成为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地方性本草。材料二辣椒原生在美洲,却好像是主要为中国创建的。自先秦元典起先的历史文献记录表明,中华民族几乎从原始农业起先就是一个嗜辣的民族集群。在辣椒进入中国以前的数千年漫长的时间里,人们依靠的辣味食料是花椒、姜、酒等诸多品种。辣椒传入中国后,很快传播扩衍开来,对中国传统的食生产、食生活发挥了革命性的催化作用,并最终形成了一切可植之地皆有椒,甚至几乎无人不食椒的中国人的辣椒情结。——以上材料均据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材料一《滇南本草》中有关“玉米须”的记载是否真实?请说明你的理由。(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谈谈你对“中国人的辣椒情结”的理解。答案:(1)不真实,《滇南本草》成书于1417年,但是新航路开拓后玉米才传入中国,时间上不吻合;其流传方式是以手抄和刻本形式流传。真实,《滇南本草》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地方本草,通过辨析考证和探求本源等方法创作而成,具有较高史料价值。(2)新航路开拓后,世界市场起先形成,美洲辣椒等物种随之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人的味觉。辣椒味辣,符合中华民族嗜辣的品性,与小农经济相适应,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的饮食生活习俗。辣椒传入,丰富了物种之间的沟通,变更了中国人民的饮食习惯,形成了辛辣文化情结,即“中国人的辣椒情结”。解析:(1)依据材料并结合题意可从任一角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