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森大道市政岩土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新森大道市政岩土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新森大道市政岩土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新森大道市政岩土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新森大道市政岩土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1.1项目建设背景本次设计范围为新森大道(凤苑路-成渝高速段),道路起于高丰大道,自南向北延伸,主线下穿高新大道后,止于凤苑路,路线全长约4.1km。道路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60km/h,标准路幅宽度47m,采用两块板路幅,车行道宽度按双向六车道+慢行道实施。道路K8+860~K12+300段为新建路段;K12+300~K12+968.104段为已建路段,本次对已建段进行改造。1.2工程规模表1.2-1支挡结构概况表挡墙编号挡墙高度道路里程桩号挡墙长度(m)边坡类型支护型式安全等级12~7主线K8+948.7~K8+995.5右侧47岩质边坡桩板挡墙二级22~9主线K11+421~K11+460左侧48土质边坡衡重式挡墙一级36~15主线K11+714~K11+748右侧51.2岩质边坡锚拉桩挡墙二级41.5~11主线K11+827.45~K11+992.22左侧163岩质边坡重力(衡重)式挡墙二级11~14主线K11+992.22~K12+023左侧30土质边坡桩基托梁衡重式挡墙一级51.5~9主线K11+826.57~K11+993.72右侧169岩质边坡重力(衡重)式挡墙二级11~12主线K11+993.72~K12+023右侧30土质边坡桩基托梁衡重式挡墙一级68~11主线K12+818~K12+865.67左侧47土质边坡桩板挡墙一级1.5~8主线K12+865.67~K12+958.64左侧93土质边坡悬臂(扶壁)式挡墙二级78~11主线K12+818~K12+865.67右侧47土质边坡桩板挡墙一级1.5~8线K12+865.67~K12+958.64右侧93土质边坡悬臂(扶壁)式挡墙二级道路场地平整后将形成最高约25m的土质填方边坡、最高约39m的岩质挖方边坡及最高约12m的土质基坑边坡。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渝建发〔2010〕166号)文件中相关要求,对本项目边坡进行高边坡、深基坑方案评估,具体范围如下。高边坡一览表编号里程号最大高度(m)长度(m)治理设计边坡类型安全等级1主线K8+860~临时道路1K0+000左侧16190植草护坡填方边坡二级2临时道路1K0+000~K9+480左侧20514植草护坡填方边坡一级3临时道路2K0+000~临时道路3K0+000右侧18.5480植草护坡填方边坡一级4主线K9+420~临时道路5K0+000右侧25583土工格室护坡挖方边坡二级5主线K9+595.6~临时道路4K0+000左侧23284TBS护坡挖方边坡二级6主线K10+221.7~K10+337.8左侧18236TBS护坡挖方边坡一级7主线K10+350~K10+560右侧18210土工格室护坡挖方边坡二级8主线K11+222.3~临时道路11K0+000左侧22475三维网植被护坡+桩板挡墙、衡重式挡墙填方边坡一级9主线K11+620~临时道路12K0+000左侧39350土工格室护坡挖方边坡一级10主线K11+640~辅道AK0+020右侧19133锚杆+土工格室护坡挖方边坡二级11辅道AK0+020~辅道AK0+100右侧1277植草护坡填方边坡二级12主线K11+933.5~K12+176.4左侧19230三维网植被护坡填方边坡一级13主线K11+990~K12+140右侧25182三维网植被护坡填方边坡一级14主线K12+530~K12+720左侧19030土工格室护坡挖方边坡一级2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规范2.1设计采用的规范规程(1)《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2)《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3)《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4)《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6)《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1)《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1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13)《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1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5)《建筑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843-2013)(1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2.2其它文件依据1《新森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K0+000~K12+450)(详细勘察)》(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2021年3月)2《新森大道项目工程地质勘察》勘察文件审查合格书KC(2021)-15-0006002C(重庆市渝州工程勘察设计技术服务中心)3建设方与我院签订的设计合同4建设方提供的相关区域的规划、红线、道路、建筑基础资料5项目所在工程区1:500地形图6初步设计批复3建设条件3.1进出场条件拟建道路位于重庆西部槽谷地区,场地位置优越,交通便利。3.2材料来源(或供应)材料宜在当地购买。3.3气象与水文3.3.1气象条件根据重庆市气象局气象观测资料,勘察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总时数1000~1200h,气象特征具有空气湿润,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素有“巴山夜雨”之说。气温的垂直分带明显,海拔高程300m以下的沿江河谷区,年平均气温为18.0~18.8℃。年无霜期349天左右。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8.3℃,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为5.7℃,日最高气温43.0℃(2006年8月15日),日最低气温-1.8℃(1955年1月11日),最大平均日温差11.9℃(1953.7)。降水量、蒸发量:最大年降水量1544.8mm,最小年降水量740.1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82.8mm(近6年平均降雨量1300.5mm),降雨多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且强度较大,暴雨时有发生;日最大降雨量266.5mm(2007.7.17),日降雨量大于25mm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右,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5mm。多年平均蒸发量1138.6mm。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左右,绝对湿度17.7hPa左右,最热月份相对湿度70%左右,最冷月份相对湿度81%左右。风:全年主导风向以北风为主,频率13%左右,夏季主导风向为北西,频率10%左右,年平均风速为1.3m/s左右,最大风速为26.7m/s。雾日:全年平均雾天日数30~40天,最大年雾天日数148天。3.3.2水文条件道路沿线分布有水库四座,包括冷家沟水库、廖家沟水库、拦河水库、牟家湾水库;有河流一条(梁滩河)。其它地表水体主要表现为水田、鱼塘蓄水。大气降雨是该区域内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3.4地形地貌拟建道路位于山地丘陵地貌区,区内背斜与向斜相间分布,构成低山、丘陵、平坝、河流的组合地貌特征。拟建道路位于槽谷地段,沿线微地貌类型属山地丘陵地貌区。区内地形地貌受区域构造和岩性的制约,地貌构架受构造控制,岭脊走向与构造线基本一致,总体呈北东南西向排列,丘陵呈串珠状排列,地形受岩性制约明显,区内地层以泥质岩为主偶夹砂岩,受其影响,地形起伏平缓,泥岩出露区,丘坡浑圆,丘谷宽缓,砂岩出露地段常形成局部陡坡,因道路建设两侧形成挖、填边坡。地面坡角一般为5°~40°,局部段较陡,区内高程在324~388m间,相对高差约64m。3.5地质构造道路沿线构造处于新华夏系构造为主的构造区域,属扬子准地台重庆台坳—重庆陷褶束—华蓥山穹褶束。重庆陷褶束由一系列平行雁行排列的隔挡式梳状褶皱构造和走向压性断裂组成。如华蓥山、铜锣峡、观音峡及南温泉等线形高隆起背斜,呈北北东-南南西向展布;沿华蓥山复式背斜构造南端向西南撒开,向北东收敛的重庆帚状构造带由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铜锣峡、明月峡等背斜构造组成。背斜构造陡窄,向斜宽缓。背斜翼部岩层倾角在45°以上,局部直立或倒转,宽约4~6km;向斜地层倾角在3°~30°,轴部近水平,宽10~20km。场地处于北碚向斜近轴部地段,东翼倾向260°~320°,倾角8~12°,层面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岩体结构类型为薄~中厚层状。西翼倾向95°~130°,倾角3~7°,层面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单斜产出,岩体结构类型为薄~中厚状。拟建道路位于北碚向斜近轴部地段,区内无断层经过,岩层基本呈单斜产出,东翼岩层产状283-320°∠4-7°,岩层层面多为泥质充填,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西翼岩层产状120-130°∠3-5°,岩层层面多为泥质充填,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3.6地层岩性经沿线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沿线地层为第四系填土、淤泥质粘土、粉质黏土,侏罗系上统遂宁组岩层,岩性为泥岩、砂岩。各段地层及岩性现由新到老分述如下:素填土(Q4ml):杂色,稍湿~湿,主要由粘性土、砂泥质碎石、角砾组成,粒径一般20~200mm,最大粒径可达300mm以上,含量25~55%,均匀性较差,结构稍密~中密,回填年限约3~10年不等。淤泥质粘土(Q4l):灰黑、灰褐等色,一般呈流塑-软塑状,韧性低-中等、干强度低-中等、无光泽或稍有光泽,有刺激性气味。主要分布于水田、藕田、鱼塘及水库。一般淤泥厚度0.70~1.50m,最厚可达5m。粉质黏土(Q4el+dl):紫褐~褐黄等色,由粘土矿物组成,含少量泥岩角砾,一般呈可塑状,该层在鱼塘、农田地段时,受有机质浸染和长期饱水顶部变异为淤泥,中下部则呈可塑状态。一般为中等压缩性土,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根据钻探揭露层厚0~8.30m。侏罗系上统遂宁组泥岩(J3S-Ms):紫褐色~紫红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泥质胶结,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中等风化岩体裂隙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岩质较硬。中等风化泥岩岩体较完整,岩质较软,失水易干裂。该层在场内分布较普遍,为勘察区的主要岩性。侏罗系上统遂宁组砂岩(J3S-Ss):灰色~灰黄色,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等,细~中粒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中等风化岩体裂隙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岩质硬。中等风化砂岩岩体较完整,属较软岩。该层在场内分布较普遍,为勘察区的主要岩性。3.7水文地质条件沿线地层结构由人工素填土、粉质黏土和下伏砂岩、泥岩组成。素填土、砂岩属透(含)水层;粉质黏土属弱-中等透水层,中等风化泥岩为隔水层。场地主要地下水类型及分布如下:(1)土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素填土、粉质黏土,水流径流方式为大气降雨后向洼地地带汇聚储存,水位及水量受气候影响波动大,水头性质无压。主要赋存于低洼的槽沟内的土层中,水量小、水位不连续、变化大。(2)基岩风化带裂隙水:水的储存形式以基岩强风化带裂隙。水量、水位随气候因素影响而相应敏感变化。由于地块开发形成的多级台阶,切穿强风化层,渗透条件好,水量极小,赋存时间短,具有就地排泄的特点。道路区属山地丘陵地貌,局部地形变化较大,贮水条件差,大气降水后多形成地表径流经下水道向场外排泄,少部份下渗赋存于第四系素填土、粉质黏土和基岩强风化带裂隙中,贮水条件较差。通过钻孔提水观测,提干钻孔内的施工用水,24小时后观测,大部分钻孔勘探深度范围地下水较慢或无回复,仅在临地表水体及地势低洼地段回复相对较快,附近钻孔存在稳定地下水,该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划分为潜水,详细勘察期间区内无较强降雨过程,场地地下水位与常年同期持平。3.8地震效应评价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3.9不良地质现象通过调查访问,拟建线路K9+000西侧发现1处滑坡(余家沟滑坡与新森大道平面位置关系见图3.6.1-1),名为余家沟滑坡,地理位置位于高新区白市驿镇真武村6组,灾害点原编号:5001070000110401。图3.9-1余家沟滑坡与新森大道平面位置关系该滑坡长约120m,宽约500m,厚度3-5m。面积约6万m2,体积约20万m3。该滑坡为土质滑坡,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砂岩。坡高约40m,斜坡坡度23°,坡向1°。该滑坡于2000年出现地面沉降,滑坡后缘土体向下垂直移动约5m,横长约10m。该滑坡强变形区域主要位于滑坡北侧即临鱼塘一侧,现已进行治理,即坡脚已采用挡墙进行支挡(滑坡强变形区坡前已建挡墙3.9-3),治理后稳定至今未出现已有建构筑物的沉降、变形、开裂迹象,现状总体稳定。拟建道路于拟建滑坡西侧近南北向通过,建设范围与滑坡区域重叠面积约4300㎡,主要位于滑坡边缘,该区域现有上现存砖混结构、砖石结构及土木结构建筑物(见图3.6.1-4),为居民生活区,砖混结构、砖石结构建筑均未见前期变形裂缝及近期新增裂缝。土木结构建筑物年代久远,现已无人居住,属危房,局部土墙出现局部开裂或剥落,地基稳定,地面无开裂迹象,土木结构建筑(危房)非滑坡变形导致其安全度降低,主因为年久失修,长期受雨水侵蚀所致。通过调查访问,拟建线路K11+840-K11+900西侧斜坡发现危岩四处,均属于小型、低位危岩。危岩均位于边坡开挖线以内,现状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后期施工将被清除。4技术标准边坡结构设计工作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一、二级;边坡稳定系数一级取1.35、二级取1.3。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0。设计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场地土类别为Ⅲ类,地震特征周期:0.45s;抗震设计防标准:丙类。设计荷载车行荷载20Kpa人行荷载4Kpa。挡墙抗滑移稳定安全系数1.3,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1.6(一般工况)5岩土力学参数(摘自地勘报告)场地内的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值根据本工程地勘报告选取如下表: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一览表(K9+480~K11+260)参数类型素填土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强风化基岩中等风化基岩泥岩砂岩重度(kN/m³)天然20.0*17.0*19.323.8*25.024.0饱和20.5*/19.624.0*25.224.4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天然////7.9722.8饱和////5.1116.4抗拉强度(kPa)////95543压缩性指标压缩系数(Mpa-1)//0.43///压缩模量(MPa)//4.14///抗剪强度天然C(kPa)5.0*/24.1/2331319Φ(°)30.0*/12.4/30*33.6饱和C(kPa)3.0*/18.5///Φ(°)24.0*/8.4///变形参数压缩模量(MPa)////1364*2632弹性模量(MPa)////1517*3017泊松比(MPa)////0.32*0.27基底摩擦系数0.25*/0.25*0.35*0.450.55*与M30砂浆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40*130*400*800*临时边坡坡率(H<8m)1:1.50*/1:1.25*1:1.00*1:0.75*1:0.30*永久边坡坡率(H<8m)1:1.75-1:2.00*/1:1.50*1:1.25*1:1.00*1:0.75*永久边坡坡率(H>8m)不陡于1:2.00*/1:1.50-1:1.75*/不陡于1:1.00*不陡于1:0.75*土的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m4)8.0*/15.0*100.0*//岩石水平抗力系数(MN/m3)////70*320*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20*55*100*//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0(kPa)(《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取值)//150*250*800*1200*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地标《市政工程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取值)//150*250*20236494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一览表(K11+260~K11+620)参数类型素填土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强风化基岩中等风化基岩泥岩重度(kN/m³)天然20.0*17.0*19.623.8*25.0饱和20.5*/19.924.0*25.2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天然////3.88饱和////2.45抗拉强度(kPa)////200*压缩性指标压缩系数(Mpa-1)//0.38//压缩模量(MPa)//4.66//抗剪强度天然C(kPa)5.0*/21.5/214*Φ(°)30.0*/13.0/30饱和C(kPa)3.0*/14.6//Φ(°)24.0*/9.1//变形参数压缩模量(MPa)////490弹性模量(MPa)////595泊松比(MPa)////0.33基底摩擦系数0.25*/0.25*0.35*0.45与M30砂浆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40*130*300*临时边坡坡率(H<8m)1:1.50*/1:1.25*1:1.00*1:0.75*永久边坡坡率(H<8m)1:1.75-1:2.00*/1:1.50*1:1.25*1:1.00*永久边坡坡率(H>8m)不陡于1:2.00*/1:1.50-1:1.75*/不陡于1:1.00*土的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m4)8.0*/15.0*100.0*/岩石水平抗力系数(MN/m3)////50*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20*55*100*/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0(kPa)(《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取值)//150*250*400*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地标《市政工程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取值)//150*250*970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一览表(K11+620~K11+940)参数类型素填土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强风化基岩中等风化基岩泥岩中等风化基岩砂岩重度(kN/m³)天然20.0*17.0*19.723.8*25.023.9饱和20.5*/20.024.0*25.224.4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天然////8.0922.9饱和////5.1916.4抗拉强度(kPa)////103456压缩性指标压缩系数(Mpa-1)//0.37///压缩模量(MPa)//4.64///抗剪强度天然C(kPa)5.0*/21.3/211923Φ(°)30.0*/13.1/3032饱和C(kPa)3.0*/15.1///Φ(°)24.0*/9.3///变形参数压缩模量(MPa)////7092954弹性模量(MPa)////8653234泊松比(MPa)////0.330.26基底摩擦系数0.25*/0.25*0.35*0.450.55*与M30砂浆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40*130*400*800*临时边坡坡率(H<8m)1:1.50*/1:1.25*1:1.00*1:0.75*1:0.30*永久边坡坡率(H<8m)1:1.75-1:2.00*/1:1.50*1:1.25*1:1.00*1:0.75*永久边坡坡率(H>8m)不陡于1:2.00*/1:1.50-1:1.75*/不陡于1:1.00*不陡于1:0.75*土的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m4)8.0*/15.0*100.0*//岩石水平抗力系数(MN/m3)////50*300*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20*55*100*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0(kPa)(《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取值)//150*250*500*1200*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地标《市政工程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取值)//150*250*32036494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一览表(K11+920~K12+300)参数类型素填土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强风化基岩中等风化基岩泥岩重度(kN/m³)天然20.0*17.0*19.923.8*25.1饱和20.5*/20.124.0*25.2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天然////4.70饱和////3.00抗拉强度(kPa)////106压缩性指标压缩系数(Mpa-1)//0.37//压缩模量(MPa)//4.66//抗剪强度天然C(kPa)5.0*/19.7/242Φ(°)30.0*/13.4/30饱和C(kPa)3.0*/14.2//Φ(°)24.0*/9.4//变形参数压缩模量(MPa)////603弹性模量(MPa)////721泊松比(MPa)////0.33基底摩擦系数0.25*/0.25*0.35*0.45与M30砂浆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40*130*320*临时边坡坡率(H<8m)1:1.50*/1:1.25*1:1.00*1:0.75*永久边坡坡率(H<8m)1:1.75-1:2.00*/1:1.50*1:1.25*1:1.00*永久边坡坡率(H>8m)不陡于1:2.00*/1:1.50-1:1.75*/不陡于1:1.00*土的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m4)8.0*/15.0*100.0*/岩石水平抗力系数(MN/m3)////55*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20*55*100*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0(kPa)(《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取值)//150*250*500*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地标《市政工程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取值)//150*250*1861结构面参数取值建议结构面类型C(kPa)Φ(°)结构面类型岩层层面3012软弱结构面5018硬性结构面裂隙面5018硬性结构面裂隙面3012软弱结构面现状土岩接触界面(粉质粘土与基岩面)11.687.28K11+280~K11+640现状土岩接触界面(填土与粉质粘土面)14.69.1现状土岩接触界面(粉质粘土与基岩面)12.087.44K11+620~K11+940现状土岩接触界面(填土与粉质粘土面)15.19.3现状土岩接触界面(粉质粘土与基岩面)11.367.52K11+940~K12+300现状土岩接触界面(填土与粉质粘土面)14.29.46边坡及支挡结构设计6.1设计原侧遵循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保措施设计符合场区发展规划和生态建设规划,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严格遵守“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原则。边坡设计以“安全、经济、实用、美观”为原则,施工时应设置监测系统,根据施工情况随时反馈信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设计进行修改。如施工过程中,发现地质情况和勘察设计资料不符,施工单位应及时反馈,以便调整设计。6.2挡墙分段设计内容6.2.11号挡墙设计主线K9+948.7~K9+995.5右侧为1号挡墙,挡墙长46m,最大高度临空高度为7m。该挡墙为道路右侧路堑挡墙,道路现状边坡坡率约1:1.3根据地勘该段强风化岩层较厚,为避免大开挖,该段采用桩板挡墙支护。桩径选用1.5m,中心间距3.5m,桩基采用机械成孔圆桩。6.2.22号挡墙设计主线K11+220~K11+600左侧段为填方段最大填方高度约18m,边坡坡脚为现状白鹭塬水库,坡脚距离水库边线最小净距约为4m,为避免放坡对水库及其内部道路影响在主线K11+620~K11+660左侧坡脚处设置一段挡墙,根据地勘剖面该段挡墙总长48m,其中桩板挡墙18m,桩径2m间距5m,桩基采用机械成孔桩;衡重式挡墙30m,采用C25片石混凝土浇筑。6.2.33号挡墙设计主线K11+714~K11+748右侧为已建白鹭塬庄园,道路边线距离庄园围墙西北角最小净距约为8.7m,因围墙外侧有庄园现状道路未保留道路不被破坏故不对该段进行开挖施工采用逆作法锚拉桩支护设计,桩基采用2m机械成孔圆桩,中心间距5m,设置3排12束15.2钢绞线。6.2.44、5号挡墙设计白鹭塬隧道入口K11+827.45~K12+023左侧为4号挡墙,挡墙长193m,最大高度约12m。该挡墙为隧道进口段引道挡墙,整段挡墙分填方段及挖方段。挖方段高1~12m采用重力(衡重)式挡墙支护,12~14m采用桩基托梁衡重式挡墙支护。白鹭塬隧道入口K11+826.57~K12+023左侧为5号挡墙,挡墙长199m,最大高度约12m。挡墙为隧道进口段引道挡墙,整段挡墙分填方段及挖方段。挖方段高1~12m采用重力(衡重)式挡墙支护,12~14m采用桩基托梁衡重式挡墙支护。6.2.56、7号挡墙设计白鹭塬隧道入口左侧主线K12+818~~K12+958.64为6挡墙,挡墙长200m,最大高度约10m。该挡墙为隧道进口段引道挡墙,整段挡墙处于土质挖方段。挡墙高度8~10m采桩板式挡墙,采用机械钻孔桩,桩径2m,桩中心间距5m,桩顶设冠梁,桩间设挡土板,挡土板上设泄水孔;5~8m采用扶壁式挡墙,扶肋间距4m;低于5m采用悬臂式挡墙进行支护。白鹭塬隧道入口右侧主线K12+818~~K12+958.64为7挡墙,挡墙长200m,最大高度约10m。该挡墙为隧道进口段引道挡墙,整段挡墙处于土质挖方段。挡墙高度8~10m采桩板式挡墙,采用机械钻孔桩,桩径2m,桩中心间距5m,桩顶设冠梁,桩间设挡土板,挡土板上设泄水孔;5~8m采用扶壁式挡墙,扶肋间距4m;低于5m采用悬臂式挡墙进行支护。6.3边坡分段设计内容填方边坡均采用坡率发放坡设计,边坡按1:1.5~1:2分级放坡,根据地勘提供依据现对填方边坡基底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处理:边坡高度小于等于14m坡底不进行处理;边坡高度大于14m且粉质粘土大于3m,坡底铺设2层土工格栅;高度大于16m且粉质粘土大于3m,坡底应挖除2m厚粉质粘土增设4土工格栅。路基填料综合摩擦角不应小于35°,填筑应采用分层碾压回填,压实度不小于0.94。6.3.11号~3号边坡K8+860~K9+480该段主要为填方段该段为填方形成的高边坡,该段拟建道路主要穿越浅丘斜坡地带,分布农田、坡地,多为原始地貌地形,坡度3-10°,局部陡坎达60°。根据本次地勘报告,余家沟滑坡强变形区域(滑坡中部临鱼塘一侧)已进行治理,治理效果良好,现状整体稳定,已治理段已取消地灾编号。填方区原始地面(K9+440除外,其稳定性分析见后续计算)和基岩面平缓,坡度缓于1:2.5,填方土体沿基岩面或原始地面产生整体滑移破坏的可能性小,可能沿土体内部产生圆弧滑动破坏。本次设计填方边坡坡率1:1.5~1:2分级放坡,边坡每8m为一级,各级间设2m宽平台截水沟,坡面采用喷播植草绿化。6.3.24号、5号边坡K9+480~K9+820该段主要为挖方段左侧边坡:边坡主要由粉质黏土、强-中等风化泥岩及砂岩组成。边坡顶部为粉质黏土,厚度0.0~2.0m,厚度小且基岩面平缓,边坡开挖产生沿基岩面整体滑移破坏的可能性小,可能会产生局部的滑塌;上部为强风化基岩,因其自身稳定性差,可能会产生局部的垮塌、掉块;下部为中等风化基岩,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边坡为切向坡,边坡坡向与裂隙LX1、裂隙LX2呈大角度相交,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岩体强度控制。右侧边坡:边坡主要由泥岩、砂岩组成。边坡顶部局部为粉质黏土,厚度0.0~2.0m,厚度小且基岩面平缓,边坡开挖产生沿基岩面整体滑移破坏的可能性小,可能会产生局部的滑塌;上部为强风化基岩,因其自身稳定性差,可能会产生局部的垮塌、掉块;下部为中等风化基岩,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边坡为切向坡,边坡坡向与层面、裂隙LX2呈大角度相交,裂隙LX1为外倾结构面,边坡稳定性主要受裂隙LX1及岩体强度控制,设计拟按1:1.5(34°)作放坡处理后,裂隙LX1不临空,边坡开挖后稳定。本次设计挖方边坡坡率1:1(1:1.5)分级放坡,边坡每8m为一级,各级间设2m宽平台截水沟,坡面采用TBS护坡(土工格室护坡)。6.3.36号、7号边坡K10+220~K10+560该段主要为挖方段左侧边坡:边坡主要由粉质黏土、强-中等风化泥岩组成,设计拟按1:1.50作放坡处理。边坡顶部为粉质黏土,厚度0.0~1.8m,厚度小且基岩面平缓,边坡开挖产生沿基岩面整体滑移破坏的可能性小,可能会产生局部的滑塌;上部为强风化基岩,因其自身稳定性差,可能会产生局部的垮塌、掉块;下部为中等风化基岩,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边坡为切向坡,边坡坡向与层面、裂隙均呈大角度相交,无外倾结构面,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岩体强度控制。右侧边坡:边坡主要由泥岩,设计拟按1:1.50放坡处理。边坡顶部局部为粉质黏土,厚度0.5~1.0m,厚度小且基岩面平缓,边坡开挖产生沿基岩面整体滑移破坏的可能性小,可能会产生局部的滑塌;上部为强风化基岩,因其自身稳定性差,可能会产生局部的垮塌、掉块;下部为中等风化基岩,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边坡为切向坡,边坡坡向与层面、裂隙LX1、裂隙LX2呈大角度相交,无外倾结构面,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岩体强度控制。本次设计挖方边坡坡率1:1(1:1.5)分级放坡,边坡每8m为一级,各级间设2m宽平台截水沟,坡面采用TBS护坡(土工格室护坡)。6.3.48号边坡K11+220~K11+600该段主要为填方段该段主要为填方路基,最大填方高度约21.0m,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主要由压实填土组成,原始地面及基岩面起伏,局部较陡。本次设计填方边坡坡率1:1.5、1:1.75分级放坡,局部较陡贴坡段采用大台阶开挖,台阶开挖宽度不小于4m开挖高度不大于1m。边坡每8m为一级,各级间设2m宽平台截水沟,坡面采用喷播植草绿化。6.3.59号~11号边坡K11+620~K11+920该段主要为挖方段左侧边坡:边坡主要由强-中等风化泥岩、砂岩组成,设计拟按1:1.50作放坡处理。边坡顶部为粉质黏土及素填土,厚度0.0~1.5m,厚度小且基岩面平缓,边坡开挖产生沿基岩面整体滑移破坏的可能性小,可能会产生局部的滑塌;上部为强风化基岩,因其自身稳定性差,可能会产生局部的垮塌、掉块;下部为中等风化基岩,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边坡为顺向坡,边坡坡向与裂隙均呈大角度相交,岩层层面为外倾结构面,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层面及岩体强度控制,但岩层层面倾角平缓,发生整体滑移的可能性较小,设计拟按1:1.50(34°)作放坡处理后,边坡开挖后稳定右侧边坡:边坡主要由粉质黏土、强-中等风化泥岩组成,设计拟按桩板挡墙进行支挡。边坡顶部为粉质黏土及素填土,厚度0.3~2.8m,厚度小且基岩面平缓,边坡开挖产生沿基岩面整体滑移破坏的可能性小,可能会产生局部的滑塌;上部为强风化基岩,因其自身稳定性差,可能会产生局部的垮塌、掉块;下部为中等风化基岩,根据极射赤平投影图分析:边坡为反向坡,边坡坡向与裂隙LX1呈大角度相交,裂隙LX2为外倾结构面,边坡稳定性主要受裂隙LX2及岩体强度控制,直立切坡,可能发生边坡岩土体沿裂隙LX2的整体滑移。本次设计左侧挖方边坡坡率1:1.5分级放坡,边坡每8m为一级,各级间设2m宽平台截水沟,坡面采用土工格室护坡;右侧挖方边坡按1:0.75分级放坡,坡面采用锚杆+土工格室护坡局部位置采用桩板挡墙支护。6.3.612~13号边坡K11+930~K12+180该段主要为填方段该段拟建道路主要穿越农田和居民区,地形相对平缓,地形坡度3-12°,局部为陡坎大于50°。该段道路地面高程333.0~340.0m。该段道路农田及原始地貌处分布有粉质黏土,土层厚度约0.0~5.8m;居民区及现状道路范围分布少量素填土,土层厚度约0.0~3.3m;K12+000分布鱼塘,表层0.50~1.00m存在淤泥质黏土,为软弱土。基岩岩性主要为泥岩,强风化层厚度约1.2~2.0m。本次设计填方边坡坡率1:1.5、1:1.75分级放坡,边坡每8m为一级,各级间设2m宽平台截水沟,坡面采用三维网植草绿化。6.3.714号边坡K12+530~K12+720该段主要为挖方段沿线地形坡度1~18°,局部陡坎达33°以上。该段道路下伏土层为素填土、粉质粘土,土层厚度约2.0~7.0m。基岩岩性主要为强~中风化泥岩,强风化层厚度约1.6~3.0m。左侧边坡:坡向与裂隙1、裂隙2、层面呈大角度相交,无不利结构面。边坡开挖后下部基岩段稳定性主要受其自身岩体强度控制。本次设计左侧挖方边坡坡率1:1.5分级放坡,边坡每8m为一级,各级间设2m宽平台截水沟,坡面采用土工格室护坡。7耐久性设计环境类别:II类材料的耐久性要求结构混凝土耐久性应满足最大水胶比为0.55,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2%、最大碱含量为3.0%。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悬臂、扶壁式底板保护层厚度50mm,立板保护层厚度35mm;桩钢筋保护层厚70mm,挡板及冠梁保护层厚度35mm。8材料与质量要求设计中选用的各种建筑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并应符合国家及主管部门颁发的产品标准;主要建材应经质检部门抽检合格并满足规范要求后方能使用。1钢筋:图中"φ、"分别表示热轧HPB300、HRB400钢筋,钢筋必需具备出厂证明,使用前,应对钢筋进行随机抽样,做力学性能。2混凝土等级:桩、板、梁采用C30混凝土浇筑。3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MPa。4混凝土强度不得采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应选用最佳配合比、良好的骨料级配、合理的砂率和水灰比以及适度的振捣和加强养护来达到其强度要求,避免水泥用量过大而出现收缩裂缝。5混凝土的集料:石子不得采用强风化岩石,要求有良好的粒径级配,拌合水应无侵蚀性并满足强度要求。6砂:水泥砂浆注浆料中采用中砂,砂子粒径不宜大于2mm,并要求含泥量不应大于3%(以重计),砂中有害物质(如云母、轻物质、有机质、硫化物等)含量应低于1%。7水:拌合水宜为饮用水,水中硫酸盐含量不超过0.1%,氯盐含量不超过0.5%且不得含有糖类、悬浮和有机质。8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力学指标表标称强度设计允许强度标称伸长率结点剥离力纵向≥80KN/m≥40KN/m≤3%≥500N横向≥30KN/m≥15KN/m9施工技术要点、注意事项及试验与检测要求9.1施工准备(1)施工必须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施工放样时,需注意衔接部位坐标及高程准确无误,并用多种可能的方法校核。熟悉场地状况,更好地组织施工。仔细阅读设计图纸等有关设计文件及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方联系。(2)施工前应对地下管线及地下设施做充分调查核实,确认其种类、埋深、位置、尺寸,并同这些管线、设施的主管部门现场核对,协商施工前、后的处理方法。(3)施工放坡、弃土堆放等临时工程及拆迁需要超出道路红线的临时用地,请及时告知用地单位并与其协调,确保工程顺利建设。9.2混凝土施工要求(1)混凝土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用量,采用发热量较低的水泥,加大骨料粒径增加碎石用量,改善骨料级配,降低水化热,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在20℃以下。(2)在炎热天气,混凝土应在夜间浇注,入模温度应控制在32℃以下。(3)混凝土拆模时,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之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均不得大于20℃(梁体15℃)。(4)砼试件应采用与结构相同的砼、相同的浇筑方法和养护条件。(5)除了施工单位为依据工程具体要求,可采用随机无损检验,以确认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及及强度等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6)保护层垫块混凝土保护层垫块的强度、密实度和耐久性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绑扎垫块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不得使保护层垫块成为钢筋腐蚀通道。垫块数量不应过少,应保证所有钢筋的保护层均满足设计要求。9.3钢筋施工要求(1)当直径≥Ф16的钢筋连接应采用等强剥肋滚轧直螺纹连接,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范》(JGT107-2016)的要求,接头等级I级;直径小于16mm的钢筋可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当采用焊接连接时,单面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0d(钢筋长度),双面焊长度不小于5d,焊接后钢筋应位于同一直线上,其接头位置应符合规范要求;直径16mm及以上的钢筋应采用机械连接,接头等级为Ⅰ级,并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错开接头。(2)机械连接接头应相互错开,接头连接区段长度35d,纵向受拉钢筋接头面积≤50%,机械连接接头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纵向受力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要求,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间距≥25mm。(3)纵向受力钢筋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焊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35d且≥500mm,受拉钢筋面积百分率≥50%。9.4施工工序装配式悬臂式、扶壁式生态挡墙施工顺序建议如下:施工工序:(开挖至路基面)→开挖基础基槽→绑扎基础钢筋和肋柱钢筋→浇筑基础混凝土(C30)→分块分层吊装PC构件→安装U型扣→浇筑肋柱、扶壁混凝土(C30)→支模和绑扎压顶梁钢筋→浇筑压顶梁混凝土(C30)→墙背回填→PC构件内客土→培植绿色植物9.5桩板挡墙施工要求9.5.1桩的施工要求1)本工程桩身采用机械成孔桩,土层段建议使用钢护筒。2)在墙顶原地面浇筑防水层及截水沟,整治环境水和雨水的排放,构筑排水沟排向附近下水管网。3)桩跳槽施工,桩井中开挖的弃渣不得随意堆放在坡体上,须及时运出。4)浇注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不应大于100㎜。5)桩挖至设计标高时,应通知地勘、设计和监理单位验槽,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检查成孔质量合格后应尽快灌注混凝土。6)封底混凝土浇灌后,应尽快浇灌桩身混凝土,如因条件所限需要延迟时,应在浇灌前先抽空孔内积水,清理封底混凝土层的表面,然后浇灌桩身混凝土。7)浇灌封底混凝土及桩身混凝土时,必须使用导管或串筒,出料口离混凝土面不得大于2m,且应连续浇灌,分层振捣,分层高度不大于1m。8)施工缝:对大面积混凝土的浇筑,应按一次性完成,尽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缝,当不可避免时,在二次浇筑前,应进行施工缝的接头处理。9.5.2挡土板的施工要求(1)待支护桩桩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施工桩间挡土板,挡土板从上到下,边开挖边施工。土层及强风化层每层开挖高度不大于2m。待挡土板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开挖下一层。(2)挡板钢筋连接1)挡板横向钢筋采用植筋方式,钢筋直径为14mm,植筋钻孔孔径为20mm,挡土板与桩的搭接处应保证接触面的平整。2)挡板横向钢筋植筋锚固深度设计值:一般段400mm(C30混凝土),采用A级植筋胶。3)植筋施工流程:弹线定位→钻孔→清孔→钢筋处理→注胶→植筋→固化养护→抗拔试验→绑钢筋浇筑混凝土。9.5.3锚索的施工要求(1)锚索由1×7φ15.2-1860标准型预应力钢绞线组成,钢绞线采用低松弛高强钢绞线,应要符合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要求。预应力锚具和连接锚索的部件承载力不应低于锚索极限承载力的95%,且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及连接器必须符合现行规范《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10等的有关规定。(2)钻孔要求1)锚孔定位偏差不应大于20mm,偏斜度不应大于2%。2)孔深不应小于设计长度,应超过设计长度0.5m,尚需确保锚索自由段长度的设计要求。4)孔宜一次性钻至设计长度。5)钻孔岩芯应进行编录,钻孔过程中如发现岩溶,锚索锚固段应从穿透岩溶部位算起,确保锚固段进入稳定中等风化岩层。6)钻孔后应将孔清理干净,并用压风机吹干。锚固段成孔应采用干作法施工。(3)锚索组装与安放要求1)锚索组装前,钢绞线应除油污、除锈,严格按设计尺寸下料,每股长度误差不大于50mm。2)钢绞线应按一定规律平直排列,沿杆体轴线方向每隔1.5m设一个隔离架,杆体的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5mm,钢绞线及排气管应捆扎牢固,捆扎材料不得使用镀锌材料。3)在编排钢绞线时应同时安放注浆管和止浆密封装置;4)杆体自由段采用无粘结锚索,应用塑料管包裹,与锚固段相交处的塑料管口应密封并用铅丝帮扎紧密;5)止浆密封装置应设在自由段与锚固段的分界处,并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6)宜用密封袋作止浆装置,密封袋两端应牢固帮扎在锚索体上。被密封袋包裹的注浆管上至少应留有一个进浆阀;7)安放锚杆体时应防止杆体扭转、弯曲,注浆管宜随锚索一同放入钻孔,注浆管头部距孔底宜为50~100mm。杆体放入角度应与钻孔角度保持一致;8)预应力锚索的保护(4)注浆要求1)采用M35水泥砂浆。2)浆体配制的灰砂比宜为0.8~1.5,水灰比宜为0.38~0.50;3)注浆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搅随用,在初凝前用完。严防石块、杂物混入浆液;4)注浆管用高压胶管或塑料软管加工,直径(曲)宜为25mm。注浆完毕后,须拔出注浆管。(5)注浆作业开始和中途停止较长时间再作业时宜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泵及注浆管路;6)孔口溢出浆液或排气管停止排气时,可停止注浆;7)浆体硬化后,不能充满锚固体时应进行补浆;8)一次常压注浆作业应从孔底开始,直至孔口溢出浆液;9)注浆压力2.0Mpa;10)浆体强度检验用试块数量:每30根锚索不应少于1组,每组试块应不少于6个,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应低于30MPa。(5)锚索防腐要求1)自由段防腐:每根钢绞线除锈、除油后装入塑料套管中,自由段套管两端200mm长度范围内用专用防腐油脂填充,外绕扎工程胶布固定;自由段宜选用无接头的套管,当有接头存在时,接头处搭接长度应大于50mm,并用胶带密封;锚索自由段长度不少于5m,为无粘结预应力锚索,锚索自由段岩壁与套管间需采用M35砂浆满灌;2)锚固段防腐:钢绞线除锈、除油后,采用水泥砂浆防腐,施工中应使锚索位于锚孔中部,要求杆体周围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5mm;3)锚头防腐:锚索张拉锁定、二次灌浆完成后封口,锚头的锚具需除锈后涂防腐漆三度,从锚具量起留100mm的钢绞线,并做厚度不小于100mm的1:2水泥砂浆保护层,再用钢筋网罩封闭,并做100厚C30细石混凝土外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6)本工程在锚索施工前,在设计的锚索位置处做基本试验,以确定锚固体与岩土层间的粘接强度特征值、锚索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及锚索的极限抗拉承载力。试验要求及步骤按GB50330-2013附录C.2的要求进行每种试验锚索数量均不少于3根。(7)预应力锚索张拉及琐定1)锚索张拉前应对张拉设备进行标定;2)锚固体及外锚墩强度均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进行张拉及锁定,同时张拉的两根锚索的间距不应小于2倍锚索间距;3)锚索正式张拉前应取0.1~0.2倍锚索设计轴向拉力值进行预张拉1~2次,使其各部位接触紧密,索体完全平直。4)锚索张拉应分两次逐级张拉,第一次张拉值为锚索张拉控制应力(锚索张拉控制应力不宜超过0.65倍钢绞线强度标准值)的70%,两次张拉时间间隔不宜小于3~5天,为减少预应力损失,宜进行锚索设计预应力值1.05~1.10倍的超张拉。5)当压力表无返回现象时,方可进行锁定作业,若预应力损失过大,应进行整体张拉与重新锁定。(8)预应力锚索张拉、锁定后,才能进行下一级土石方开挖。锚索成孔工艺应全长均采用干成孔作业,采用跟管钻进工艺,一孔一管,套管跟进后不再拔出,钢套管壁厚≥6mm,内径≥198mm,需贯穿整个土层并深入基岩面深度≥500mm,锚索自由段位于后期填土体内部时还应先设置混凝土保护墙,再按前述要求设置同等规格钢套管,混凝土保护墙及钢套管具体做法详见本次设计大样图。9.6圬工挡墙施工要求(1)施工单位应精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如地质情况与地质钻孔资料出入较大时,应及时通报设计单位。(2)填料采用碎石土,填料中石料强度不小于MU30,土石比为6:4,回填时应分层夯实,块石粒径不应大于200mm,填料综合内摩擦角不应小于35°。(3)需待墙身强度达到80%时,方可回填墙背填料。分层填筑碾压,每层的厚度不得大于0.5m。如回填区域属于道路路基范围,回填的密实度应严格按照道路路基要求执行。当地面横坡坡度大于1:6时,应按坡面图所示开挖成台阶状,台阶通过参建各方验收合格后方可上部回填。(4)挖方段挡墙应跳槽开挖、分段施工,不得大面积开挖,以免造成边坡垮塌。(5)挡墙混凝土可分段、分层浇注,但施工缝需凿毛处理并清洗干净。(6)墙身应设置沉降缝,缝宽20mm,间距15~20m。在地形、地质变化处以及填挖分界处,应增设伸缩缝。缝中以浸透沥青的木板或沥青麻丝填塞,填塞深度200mm。(7)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规定的基底容许承载力,施工中如地质情况与设计有较大出入,请及时与设计方沟通联系。(8)墙趾处的基坑在墙身砌筑一定高度后应及时回填夯实,并作成外倾斜坡,以免积水下渗,影响墙身的稳定。9.7桩基托梁+衡重式挡墙施工要求1)本工程桩身采用机械成孔桩,施工要求同9.5.1节桩施工要求,衡重式挡墙施工要求同9.6节。2)施工桩基前应先对场地进行压实回填至桩顶设计标高,再机械成孔桩基。3)托梁顶面应打毛或栽植石芽后再浇筑上部挡土墙。4)桩基应深入托梁不小于100mm,桩基主筋伸入托梁内的锚固长度不小于35倍d。9.8土工格栅施工要求(1)按边坡的坡面倾角,架立临时模架并拉线。用角钢或木条制作两个临时的模架,按边坡的坡面倾角摆放,中间用线连接,形成一个坡面,以此来控制边坡的坡率,作为坡面材料组装的参照。(2)整体钢塑土工格栅铺设、填土和压实a)土工格栅反包柔性生态加筋土边坡:土工格栅下料。按照设计长度裁剪土工格栅,土工格栅长度为设计长度+每层土工格栅距离。b)铺放第一层土工格栅。必须水平铺放,且与坡面垂直,尾部用U型钉或竹钉固定在坡底上。土工格栅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并按适当距离用U型钉将土工格栅固定。c)用机械设备(如挖掘机)将填土瀑布式卸到土工格栅上,用人工或机械设备进行摊铺。d)洒水压实:按照填料的最佳含水量洒水后用用重型机械在距坡面1.0m以外将回填料压实,1.0m以内用总质量不超过1吨的小型压实机械压实或人工夯实,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e)按上述程序a、b,进行第二层的土工格栅下料及铺放工作。(3)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为保证柔性生态加筋土边坡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应该选择有多年加筋土技术推广应用经验的生产厂家所生产的加筋材料,并由生产厂家派出专人进行施工指导,贯彻设计意图,确保工程质量。10监测10.1监测原则和内容为了保证边坡工程在施工和运行中的安全,对工程进行安全监测。边坡工程监测项目应考虑其安全等级、支护结构变形控制要求、地质和支护结构特点。监测内容如下表所示:表10.1-1边坡监测原则及测点布置位置监测项目测点布置位置一级边坡二级边坡坡顶水平和垂直位移支护结构顶部应测应测地表裂缝墙顶背后1.0H(岩质)~1.5H(土质)范围内应测应测坡顶建(构)筑物变形边坡坡顶建筑物基础和墙面及整体倾斜应测应测降雨、洪水与时间关系应测应测锚杆(索)拉力外锚头或锚杆主筋应测选测支护结构变形主要受力构件应测选测支护结构应力应力最大处选测选测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出水点应测选测10.2边坡监测规定(1)施工过程中业主应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监测单位进行施工监测,永久边坡竣工后的监测时间不小于两个水文年。临时边坡竣工后的监测时间同临时边坡设计使用年限,但需考虑临近地块开发时间因素。(2)监测方案可根据设计要求、边坡稳定性、周边环境和施工进程等因素确定,当出现险情时,应加强监测。(3)坡顶位移观测,应在每一典型边坡段的支护结构顶部设置不少于3个观测点的观测网,观测位移量、移动速度和方向。(4)当边坡变形曲线出现异常时,应加密测点和监测频率,必要时加强围护措施。(5)当边坡变形值突变时,应停止施工,采取相应应急措施,待变形稳定后方可继续施工。(6)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监控量测,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及时调整设计参数,做到“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10.3边坡监测报警工况(1)土质边坡坡顶邻近建筑物的累计沉降、不均匀沉降或整体倾斜已大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规定允许值的80%,或建筑物的整体倾斜度变化速度已连续3d每天大于0.00008;(2)坡顶邻近建筑物出现新裂缝、原有裂缝有新发展;(3)支护结构中有重要构件出现应力骤增、压屈、断裂、松弛或破坏的迹象;(4)边坡底部或周围岩土体已出现可能导致边坡剪切破坏的迹象或其他可能影响安全的征兆;(5)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已出现其他必须报警的情况。10.4施工险情应急处理1当边坡变形过大,变形速率过快,周边环境出现沉降开裂等险情时,应暂停施工,并根据险情状况采用下列应急处理措施:(1)坡底被动区临时压重;(2)坡顶主动区卸土减载,并应严格控制卸载程序;(3)做好临时排水、封面处理;(4)临时加固支护结构;(5)加强险情区段监测;(6)立即向勘察、设计等单位反馈信息,及时按施工现状开展勘察及设计资料复审工作。2边坡施工出现险情时,施工单位应做好边坡支护结构及边坡环境异常情况收集、整理、汇编等工作。3边坡施工出现险情后,施工单位应会同相关单位查清险情原因,并应按边坡排危抢险方案的原则制定施工抢险方案。4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抢险方案及时开展边坡工程抢险工作。11结构设计中涉及的危大工程11.1危大工程清单11.1-1危大工程清单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序号类别危大工程范围工程周边环境安全和工程施工安全的意见是否涉及1基坑工程1.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应分段跳槽开挖,采用逆作法,加强基坑周边监测是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2滑坡处理和高边坡工程1.滑坡处理。2.岩质边坡高度≥15米,岩土混合边坡高度≥12米且土层厚度≥4米,土质边坡高度≥8米。设计施工阶段均专家论证。是3.填方边坡高度≥8米。设计阶段进行高边坡方案评估。是3基础工程1.挡土墙基础。满足埋深和承载力要求是2.沉井等深水基础。4大型临时工程1.围堰工程。2.挂篮。3.临时码头。4.水上作业平台。5桥涵工程1.桥梁工程中的梁、拱、柱等构件施工。2.打桩船作业。3.施工船作业。4.边通航边施工作业。5.水下工程中的水下焊接、混凝土浇注等。6.顶进工程。7.上跨或下穿既有市政道路、铁路施工。6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1.各类工具式模扳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翻模、隧道模等工程。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1.搭设高度5m及以上。2.搭设跨度10m及以上。3.施工总荷载(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以下简称设计值)10kN/m2及以上。4.集中线荷载(设计值)15kN/m及以上。5.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1.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7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2.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3.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8脚手架工程1.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包括采光井、电梯井脚手架)。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3.悬挑式脚手架工程。4.高处作业吊篮。5.卸料平台、操作平台工程。6.异型脚手架工程。9拆除工程1.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讯设施或其它建、构筑物安全的拆除工程。10暗挖工程1.采用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11其它1.建筑幕墙安装工程。2.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3.人工挖扩孔桩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