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森大道一标段道路工程-道路低影响开发(LID)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新森大道一标段道路工程-道路低影响开发(LID)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新森大道一标段道路工程-道路低影响开发(LID)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新森大道一标段道路工程-道路低影响开发(LID)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新森大道一标段道路工程-道路低影响开发(LID)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森大道一标段道路工程道路低影响开发(LID)施工图设计说明目录TOC\o"1-2"\h\z\u一、设计依据 21.1 设计规范及标准 21.2 设计的资料依据 31.3 初步设计批复及执行情况 31.4 工程地质条件(摘自地勘) 3二、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 42.1 工程概况 42.2 设计范围 5三、LID控制目标及设施类型 53.1 上位规划及项目控制目标 53.2LID设施情况 5四、设计参数 84.1 设计降雨量 84.2 径流系数 84.3 污染物去除率 8五、设施工艺设计 95.1 生物滞留带计算 95.2 人行道透水铺装、绿地设施计算 115.3 项目年净流量总量控制率及年径流污染去除率的计算 115.4 豁口(路沿石开孔)间距、溢流口、生物滞留带挡水堰、排空时间校核 13六、LID设施设计 146.1 生物滞留带设计 146.2 LID设施种植设计要点 156.3 透水铺装设计 156.4 抗震设计 16七、监测设计 16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16九、施工注意事项及质量验收要求 169.1 施工注意事项 169.2 验收 17十、LID运营维护管理注意事项 17十一、主要工程量表 18设计依据设计规范及标准国家规范及标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2014.10;《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T51345-2018);《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城镇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788-201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50805-2012);《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城镇雨水调蓄工程技术规范》(GB51174-2017)《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596-2010)《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25993-2010);《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T51345-2018)地方规范及标准《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海绵城市绿地设计技术标准》(DBJ50/T-293-2018);《低影响开发设施施工及验收标准》(DBJ50/T-290-2018);《低影响开发设施运行维护技术标准》(DBJ50/T-276-2017);《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DBJ50-145-2012);《城镇给水排水构筑物及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108-2010);《城镇道路附属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128-2016);《城镇道路附属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128-2016);《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T82—99)《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2012);《砂基透水砖》(JG/T376-2012);《硅砂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程》(CECS381:2014);《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2009);《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143-2010);《重庆市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则(试行)》2016.12;《重庆市海绵城市监测技术导则(试行)》2020.07;《重庆市海绵城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11;《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评价标准》DBJ50/T-365-2020《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19年版)》(渝建安发〔2019〕27号)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2019年版);国家、地方规定的其他相关规范及标准。采用及参考图集《重庆市城市道路与开发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标准设计图集》DJBT-103设计的资料依据业主与我公司签订的设计合同;《重庆市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重庆高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业主提供的1:500带状地形图;业主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本项目道路、交通及排水工程等设计文件;《新森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2021.03。初步设计批复及执行情况初步设计批复情况初步设计审批正在办理中。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上阶段无关于海绵城市相关意见。工程地质条件(摘自地勘)地形地貌拟建道路位于山地丘陵地貌区,区内背斜与向斜相间分布,构成低山、丘陵、平坝、河流的组合地貌特征。拟建道路位于槽谷地段,沿线微地貌类型属山地丘陵地貌区。区内地形地貌受区域构造和岩性的制约,地貌构架受构造控制,岭脊走向与构造线基本一致,总体呈北东南西向排列,丘陵呈串珠状排列,地形受岩性制约明显,区内地层以泥质岩为主偶夹砂岩,受其影响,地形起伏平缓,泥岩出露区,丘坡浑圆,丘谷宽缓,砂岩出露地段常形成局部陡坡,因道路建设两侧形成挖、填边坡。地面坡角一般为5°~30°,局部段较陡,区内高程在302.36~381.98m间,相对高差79.6m。地层岩性经沿线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沿线地层为第四系填土、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侏罗系上统遂宁组、中统沙溪庙组岩层,岩性为泥岩、砂岩和泥质粉砂岩。地质构造道路沿线构造处于新华夏系构造为主的构造区域,属扬子准地台重庆台坳—重庆陷褶束—华蓥山穹褶束。重庆陷褶束由一系列平行雁行排列的隔挡式梳状褶皱构造和走向压性断裂组成。如华蓥山、铜锣峡、观音峡及南温泉等线形高隆起背斜,呈北北东-南南西向展布;沿华蓥山复式背斜构造南端向西南撒开,向北东收敛的重庆帚状构造带由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铜锣峡、明月峡等背斜构造组成。背斜构造陡窄,向斜宽缓。背斜翼部岩层倾角在45°以上,局部直立或倒转,宽约4~6km;向斜地层倾角在10°~35°,轴部近水平,宽10~20km。场地处于北碚向斜东翼,倾向260°~320°,倾角8~12°,层面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砂岩、砂质泥岩互层呈单斜产出,岩体结构类型为中厚~巨厚层状。水文地质条件沿线地层结构由人工素填土、粉质粘土和下伏砂岩、泥岩、泥质粉砂岩组成。素填土、砂岩、泥质粉砂岩属透(含)水层;粉质粘土、泥岩为隔水层。场地主要地下水类型及分布如下:①土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素填土、粉质粘土,水流径流方式为大气降雨后向洼地地带汇聚储存,水位及水量受气候影响波动大,水头性质无压。主要赋存于低洼的槽沟内的土层中,水量小、水位不连续、变化大。②基岩风化带裂隙水:水的储存形式以基岩强风化带裂隙。水量、水位随气候因素影响而相应敏感变化。由于地块开发形成的多级台阶,切穿强风化层,渗透条件好,水量极小,赋存时间短,具有就地排泄的特点。道路区属山地丘陵地貌,局部地形变化较大,贮水条件差,大气降水后多形成地表径流经下水道向场外排泄,少部份下渗赋存于第四系素填土、粉质粘土和基岩强风化带裂隙中,贮水条件较差。通过钻孔提水观测发现,提干钻孔内的施工用水,24小时后观测,大部分钻孔勘探深度范围内无地下水,仅在临地表水体(余家沟鱼塘、梁滩河)附近钻孔存在稳定地下水,该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划分为潜水,详细勘察期间区内无较强降雨过程,场地地下水位与常年同期及初勘期间持平。其中余家沟临鱼塘附近钻孔地下水位1.80~2.56m,水位标高约313.03~313.12m,基本于勘察期间鱼塘水位313.0m一致,表明该地段钻孔位置地下水与鱼塘互为补给,即大气降雨时场地地表水下渗后形成地下水补给鱼塘,非降雨工况鱼塘蓄水对鱼塘周边区域补给。梁滩河附近钻孔地下水位0.10~7.21m,水位标高约302.22~303.62m,基本于勘察期间河水位302.20~303.60m一致,表明该地段钻孔位置地下水与河水互为补给。本场地详细勘察期间选择临水位置钻孔9ZK18进行简易抽水试验,按《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式8.2.1之潜水完整井公式进行计算。9ZK18最大降深5.0m,出水量约9.2m3/d,该地段粉质粘土渗透系数K=0.675m/d,为弱透水土层。地下水的涌水量与岩土类型和井底深度有关,单井抽水量(出水量)不代表群井平均抽水量,施工时实际抽水量要根据抽水深度、降水面积(假定降水基坑区的大小)以及群井的排布有关。不同季节施工时还要考虑水位变化的影响。具体涌水量应根据计算结合场地实际抽水位置现场验证后确定。但雨季在地势低洼的素填土层较厚处有形成局部滞水条件。对场地存在地下水部分基础开挖进行降水处理,根据地区经验提供渗透系数经验值如下:泥岩渗透系数K=0.080-0.095m/d(经验值),砂岩渗透系数K=0.50-0.70m/d(经验值),其渗透系数不稳定与基岩裂隙发育情况有关。根据地区经验本场地透水层素填土渗透系数K一般10~20m/d(经验值),粉质粘土K=0.675m/d,属弱透水层。素填土、砂岩属透(含)水层;粉质粘土为弱透水层,属相对隔水层,泥岩为隔水层。其砂、泥岩强风化风化裂隙发育,透水性较好。在雨季或邻近地表水地段施工须做好相应的排、截水工作。不良地质现象通过调查访问,沿线陡崖带卸荷裂隙不发育,未发现地面塌陷、泥石流、崩塌、危岩等不良地质作用,亦未发现河道、暗沟、渠、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工程概况新森大道南段(K1+520~K8+860)全长7.34km,为城市主干路。道路起于重庆交通大学科学城校区后门,自南向北延伸,经珊瑚大道、九永高速连接道、高科大道、成渝高速、高丰大道、高环大道后,止于高新大道前。新森大道南段(K1+520~K8+860)全长7.34km,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60km/h,标准路幅宽度47m,采用两块板路幅,车行道按双向六车道+慢行道实施。本段道路共设平面交叉10个,菱形立交1座,分离式立交4座,主线桥梁3座(全长0.7公里)。设计内容包含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管网工程、海绵城市、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和照明工程等,本次设计为海绵城市。设计范围本次道路设计范围为新森大道高新区南段(K1+520~K12+315段),起于重庆交通大学科学城校区后门,止于高新大道前,路线全长约10.8km。道路标准段路幅宽47m,具体路幅分配如下:47m=4m(人行道)+3m(设施带)+3.5m(慢行系统)+11.5m(行车道)+3m(中分带)+11.5m(车行道)+3.5m(慢行系统)+3m(设施带)+4m(人行道)。道路海绵城市工程均为新建。道路配套综合管网的新建和迁改设计详见排水专业施工图。LID控制目标及设施类型上位规划及项目控制目标本项目位于高新区,根据《重庆市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及《重庆高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项目所在区域主要地处梁滩河南流域、大溪沟流域和莲花滩南流域,根据海绵功能分区分类项目所在区域主要属于海绵提升区,部分为海绵缓冲区。本项目为城市道路工程,根据《重庆高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海绵城市规划道路控制要求如下:“城市道路应在满足道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进行低影响开发建设。原则上,新建道路当道路两侧路侧带宽度占路幅宽度小于30%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65%;当道路两侧路侧带宽度占路幅宽度大于等于30%小于40%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当道路两侧路侧带宽度占路幅宽度大于等于40%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5%;径流污染物去除率不低于50%。路侧带是指城市道路行车道两侧的人行道,绿带,公用设施带等的统称,路侧带宽度指道路两侧路侧带的总和。”本项目标准段路幅宽47m,具体路幅分配如下:47m=4m(人行道)+3m(设施带)+3.5m(慢行系统)+11.5m(行车道)+3m(中分带)+11.5m(车行道)+3.5m(慢行系统)+3m(设施带)+4m(人行道)。路侧带宽度比=(4+3)×247因此,根据《重庆高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要求,本项目海绵规划控制指标表如下:表3.1-1海绵规划控制指标表项目名称用地性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污染去除率(%)新森大道城市道路用地≥65%≥50%表3.1-2海绵设计控制指标表项目名称用地性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年径污染去除率(%)新森大道城市道路用地≥65%≥50%LID设施情况LID设施选用及设置情况道路工程LID系统包括生物滞留带、雨水花园、透水铺装(人行道、自行车道)、生态树池、雨水管网、污水管网、调蓄池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往往具有补充地下水、集蓄利用、削减峰值流量及净化雨水等多个功能。表3.2-1低影响开发设施比选一览表单项设施功能控制目标处置方式经济性污染物去除率(以SS计,%)景观效果集蓄利用雨水补充地下水削减峰值流量净化雨水转输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径流污染分散相对集中建造费用维护费用透水砖铺装○●◎◎○●◎◎√—低低80-90—透水水泥混凝土○○◎◎○◎◎◎√—高中80-90—透水沥青混凝土○○◎◎○◎◎◎√—高中80-90—绿色屋顶○○◎◎○●◎◎√—高中70-80好下沉式绿地○●◎◎○●◎◎√—低低—一般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低低—好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中低70-95好渗透塘○●◎◎○●◎◎—√中中70-80一般渗井○●◎◎○●◎◎√√低低——湿塘●○●◎○●●◎—√高中50-80好雨水湿地●○●●○●●●√√高中50-80好蓄水池●○◎◎○●◎◎—√高中80-90—雨水罐●○◎◎○●◎◎√—低低80-90—调节塘○○●◎○○●◎—√高中—一般调节池○○●○○○●○—√高中——转输型植草沟◎○○◎●◎○◎√—低低35-90一般干式植草沟○●○◎●●○◎√—低低35-90好湿式植草沟○○○●●○○●√—中低—好渗管/渠○◎○○●◎○◎√—中中35-70—植被缓冲带○○○●—○○●√—低低50-75一般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低中40-60—人工土壤渗滤●○○●—○○◎—√高中75-95好注:1●——强◎——较强○——弱或很小;2SS去除率数据来自美国流域保护中心(CenterForWatershedProtection,CWP)的研究数据。表3.2-2各类用地中低影响开发设施选用一览表技术类型(按主要功能)单项设施用地类型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渗透技术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沥青混凝土◎◎◎◎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渗井●◎●○储存技术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雨水罐●○○○调节技术调节塘●◎●◎调节池◎◎◎○转输技术转输型植草沟●●●◎干式植草沟●●●◎湿式植草沟●●●◎渗管/渠●●●○截污净化技术植被缓冲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人工土壤渗滤◎○◎◎注:●——宜选用◎——可选用○——不宜选用。LID设施设计遵循以下原则:满足海绵城市建设道路设计目标。道路LID设施的选择应与规划用地性质相协调,因地制宜、经济有效、方便易行,充分结合道路红线内外绿化带进行设计。道路LID设施的选择应充分考虑设计道路及周边的土壤、地质特征。车行道透水路面负责收集车行道路面上的降雨,人行道透水砖铺装负责收集透水砖铺装面积上的降雨,地块内部的雨水通过地块内部的LID设施进行综合利用,且地块内部外排雨水通过雨水管直接汇入市政雨水系统;结合上述原则,本项目提出了两种设施种类:A)透水铺装;B)生物滞留带。设计在道路两侧路侧带中布置生物滞留带和人行道透水铺装,其中生物滞留带设置于人行道内侧,宽度为3米;人行道路面均为透水铺装。LID雨水系统流程表3.2-1道路LID雨水系统图下垫面情况结合道路、交通、排水、景观等相关专业设计图,进行LID设施布置,径流组织后各排水分区下垫面分析表如下:表3.2-3下垫面分类统计及综合雨量径流系数计算表编号下垫面及低影响开发设施控制面积(m2)雨量径流系数编号下垫面及低影响开发设施控制面积(m2)雨量径流系数Z1生物滞留带2019.11.00Z2生物滞留带4689.711.00受控下垫面11135.240.90受控下垫面26295.450.90人行道透水铺装3679.520.15人行道透水铺装11085.520.15绿化带3236.410.15绿化带14648.580.15不受控硬质下垫面2936.080.90不受控硬质下垫面15176.690.90小计23006.350.68小计71895.950.64Z3生物滞留带3981.131.00Z4生物滞留带5558.381.00受控下垫面19245.300.90受控下垫面27147.580.90人行道透水铺装5561.180.15人行道透水铺装9382.430.15绿化带3302.510.15绿化带4647.040.15不受控硬质下垫面5966.030.90不受控硬质下垫面9508.740.90小计38056.150.74小计56244.170.72Z5生物滞留带5717.251.00Z6生物滞留带9560.131.00受控下垫面42766.150.90受控下垫面58522.490.90人行道透水铺装12365.080.15人行道透水铺装21027.260.15绿化带5496.130.15绿化带19440.620.15不受控硬质下垫面16965.290.90不受控硬质下垫面51628.960.90小计83309.900.75小计160179.460.72Z7生物滞留带742.771.00受控下垫面3983.930.90人行道透水铺装1178.820.15绿化带2325.740.15不受控硬质下垫面614.920.90小计8846.180.61设计参数设计降雨量根据《重庆市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对高新区(沙坪坝数据)近30年日降雨数据的分析,径流总量控制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如下表:表4.1-1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对应表序号年径流总量控制率PT(%)设计降雨量H(mm)1509.325511.036013.146515.557018.567522.278027.288535.199047.2径流系数根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关于不同下垫面雨量径流系数、流量径流系数见下表:表4.2-1不同下垫面雨量径流系数下垫面种类雨量径流系数Rv流量径流系数Ψ硬屋面、未铺石子的平屋面、沥青屋面0.8-0.90.85-0.95铺石子的平屋面0.6-0.70.8绿化屋面(覆土厚度≥300mm)0.3-0.40.4混凝土和沥青广场、路面0.8-0.90.85-0.95块石等铺砌路面0.5-0.60.7干砌砖、石及碎石路面0.40.5非铺砌的土路面0.30.4透水铺装路面0.15-0.30.4绿地0.1-0.20.25水面1.01.0地下建筑覆土绿地(覆土厚度≥500mm)0.1-0.20.25地下建筑覆土绿地(覆土厚度<500mm)0.3-0.40.4本项目雨量径流系数取值分别为:透水铺装0.15,绿地区0.15,车行道路面0.90,生物滞留带取值1.0。污染物去除率根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LID设施污染物去除率应根据实测数据确定,无条件时参照下表:表4.3-1单项LID设施污染物去除率一览表名称单项LID设施污染物去除率Pw(%,以SS计)生物滞留设施70~95渗透塘70~80雨水塘50~80雨水湿地50~80蓄水池80~90雨水罐80~90植被缓冲带50~75本项目生物滞留带、透水铺装、绿地污染物去除率均取85%。设施工艺设计生物滞留带计算道路雨水经过路缘石流入预处理转输沟实现均匀布水和再次过滤后汇入种植区,通过种植区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的下渗、缓冲,净化径流,缓排雨水,当雨水量超过生物滞留带的容量经溢流雨水口溢流排到已设计雨水系统。(1)所需调蓄容积根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4.3.1关于雨水径流总量控制容积计算:VT=10HTRvFVT——年径流总量控制容积(m3);F——排水分区面积(ha);H——设计降雨量,mm,根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确定;Rv——综合雨量径流系数,多种用地性质时采用加权平均值。(2)渗透设施有效调蓄容积计算Vs=V-Wp式中:Vs—渗透设施的有效调蓄容积,包括设施顶部和结构内部蓄水空间的容积,单位m3,砾石层孔隙率取0.3V—所需调蓄容积,m3;Wp—渗透量,m3。1)渗透量计算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以渗透为主要功能的设施规模渗透量按照下式(达西定律)计算:Wp=KJAstsH渗=KJAsts式中Wp—渗透量(m3);K—平均渗透系数,m/s,本次设计取4.6×10-6m/s;J—水力坡降,一般可取J=1.0;As—有效渗透面积,m2;ts—渗透时间(s),指将于过程中设施的渗透历时,取2h;H渗—单位面积渗透水深(m)。2)调蓄容积量设施空隙蓄水深度H空隙=H砾石e砾石H空隙—设施空隙蓄水深度(m);H砾石、e砾石—砾石层厚度,取0.3米,砾石层空隙取0.3;单位面积生物滞留带处理雨水量计算H总=H蓄水+H空隙H蓄水—下凹蓄水深度,取0.25米;H总—考虑下凹蓄水、渗透以及种植土,砾石层空隙的蓄水深度(m)。H总=0.25+0.09+0.026=0.366米,即每一平米该类生物滞留带可以处理0.366m3的雨水。考虑预处理转输沟、行道树、植物种植及放坡对生物滞留带的折减,本次折减系数取0.75。根据道路各排水分区下垫面情况,进行生物滞留带设施计算结果如下表:表5.1-1生物滞留带计算表编号服务面积(m2)下垫面类型下垫面面积(m2)雨量径流系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设计降雨量(mm/d)所需控制容积(m3)滞留带有效面积(m2)2小时下渗量(m3)蓄水容积(m3)蓄水深度(mm)Z113154.34车行道11135.240.90.8842.36510.051514.3340.12554.990.25滞留带2019.11Z230985.16车行道26295.450.90.8842.361201.143517.2893.191289.070.25滞留带4689.711Z323226.43车行道19245.30.90.8842.36902.352985.8579.111094.300.25滞留带3981.131Z432705.96车行道27147.580.90.8842.361270.434168.79110.461527.840.25滞留带5558.381Z548483.4车行道42766.150.90.8842.361872.604287.94113.611571.510.25滞留带5717.251Z668082.62车行道58522.490.90.8842.362636.087170.10189.982627.810.25滞留带9560.131Z74726.7车行道3983.930.90.8842.36183.35557.0814.76204.170.25滞留带742.771人行道透水铺装、绿地设施计算本项目人行道透水铺装采取基层和垫层均透水,雨量径流系数取小值0.15。根据《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当单个汇水分区整体为透水性下垫面(绿色屋顶、绿地或透水铺装)时,可近似采取(1-雨量径流系数)作为该分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该分区可不设控制容积,但项目整体年径流污染去除率需进行加权平均校核,整体年径流污染去除率应满足要求。”因此本项目人行道透水铺装和绿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0.85。结合道路各排水分区下垫面的情况,进行人行道透水铺装、绿地设施计算,如下表:表5.2-1人行道透水铺装、绿地设施计算编号设施名称下垫面面积(m2)雨量径流系數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设施名称下垫面面积(m2)雨量径流系數年径流总量控制率Z1人行道透水铺装3679.520.150.85绿地3236.410.150.85Z2人行道透水铺装11085.520.150.85绿地14648.580.150.85Z3人行道透水铺装5561.180.150.85绿地3302.510.150.85Z4人行道透水铺装9382.430.150.85绿地4647.040.150.85Z5人行道透水铺装12365.080.150.85绿地5496.130.150.85Z6人行道透水铺装21027.260.150.85绿地19440.620.150.85Z7人行道透水铺装1178.820.150.85绿地2325.740.150.85合计人行道透水铺装3679.520.150.85绿地3236.410.150.85项目年净流量总量控制率及年径流污染去除率的计算本项目采用的LID设施为生物滞留带+人行道透水铺装,在各LID设施计算结果基础上,核算各排水年径流量总量控制率及年径流污染去除率如下:5.3-1各排水分区年径流量总量控制率及年径流污染去除率统计表编号下垫面及低影响开发设施控制面积(m2)雨量径流系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PT单项设施污染物去除率PW年经流污染去除率SSZ1生物滞留带2019.11.000.880.850.75受控下垫面11135.240.90人行道透水铺装3679.520.150.850.850.72绿化带3236.410.150.850.850.72不受控硬质下垫面2936.080.900.000.000.00小计23006.350.680.760.64Z2生物滞留带4689.711.000.880.850.75受控下垫面26295.450.90人行道透水铺装11085.520.150.850.850.72绿化带14648.580.150.850.850.72不受控硬质下垫面15176.690.900.000.000.00小计71895.950.640.680.58Z3生物滞留带3981.131.000.880.850.75受控下垫面19245.300.90人行道透水铺装5561.180.150.850.850.72绿化带3302.510.150.850.850.72不受控硬质下垫面5966.030.900.000.000.00小计38056.150.740.740.62Z4生物滞留带5558.381.000.880.850.75受控下垫面27147.580.90人行道透水铺装9382.430.150.850.850.72绿化带4647.040.150.850.850.72不受控硬质下垫面9508.740.900.000.000.00小计56244.170.720.720.62Z5生物滞留带5717.251.000.880.850.75受控下垫面42766.150.90人行道透水铺装12365.080.150.850.850.72绿化带5496.130.150.850.850.72不受控硬质下垫面16965.290.900.000.000.00小计83309.900.750.690.59Z6生物滞留带9560.131.000.880.850.75受控下垫面58522.490.90人行道透水铺装21027.260.150.850.850.72绿化带19440.620.150.850.850.72不受控硬质下垫面51628.960.900.000.000.00小计160179.460.720.590.50Z7生物滞留带742.771.000.880.850.75受控下垫面3983.930.90人行道透水铺装1178.820.150.850.850.72绿化带2325.740.150.850.850.72不受控硬质下垫面614.920.900.000.000.00小计8846.180.610.810.69合计441538.160.710.670.57本次设计桩号K4+630至K5+760处,超高部分及交叉路口最低处采用环保雨水口成品,将此段超高部分和交叉路口纳入受控范围。综合上表,新森大道二标段整体年径流量总量控制率为67%,大于目标值65%,年径流污染去除率为57%,大于目标值50%。表5.1-4项目设计指标完成表规划值设计值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设施污染物去除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设施污染物去除率(%)不透水下垫面受控比例(%)65%50%67%57%65%豁口(路沿石开孔)间距、溢流口、生物滞留带挡水堰、排空时间校核计算公式及参数1)车行道汇流时间计算公式(JTGTD33-2012,《公路排水设计规范》)如下:(min)式中,m——地表种类参数,沥青路面取0.013L——汇流长度,根据L1为道路长度(m)和L2为道路宽度(m)计算;i——道路坡度,本工程中,其中i1为道路横坡(0.015),i2为道路纵坡。2)设计峰流量Qmax计算如下:(m³/s)式中,Ad——汇水面积(m2);——流量径流系数,沥青路面取0.9,生物滞留带取值1.0;q——暴雨强度,根据重庆市沙坪坝区暴雨强度公式计算,设计重现期P=5a。3)路缘石雨水开孔为立孔式侧向进水,其和拦水堰的进水状况类似于侧堰,可按宽顶堰堰流公式计算。由于侧孔前的水深是沿纵向变化的,其误差用系数K修正:Q式中:B——雨水豁口宽度(m);K——修正系数,0.52;h——侧孔前水深(m)。豁口间距校核本次设计道路(含一、二、三标段全段)最大纵坡为5%,每10米生物滞留带单侧汇水面积在重现期5年下的计算流量为8.28L/s。雨水豁口设计过流能力为计算流量的1.5~3倍,本次设计取1.5倍,豁口泄水流量需求为12.41L/s。本次设计路缘石仅高于路面0.05m,目的是防止泥沙等沉积物直接进入生物滞留带,考虑每隔10m布置一处雨水豁口,豁口尺寸为B×H=0.6×0.05m,过流能力为5.95L/s,5年重现期下豁口泄水流量需求为12.41L/s,剩余雨水沿路缘石漫入生物滞留带,积水最高深度0.06m,不影响行车安全。溢流口校核本次设计道路(含一、二、三标段全段)道路最大纵坡为5%,生物滞留带宽度为3米,生物滞留带需每隔30m左右布置一处雨水溢流口,根据计算,重现期5年下的计算流量为40.00L/s,溢流口过流能力为计算流量的1.5~3倍,本次设计取1.5倍。本次选用单个溢流口最大过流能力为50L/s的圆形溢流口和单个溢流口最大过流能力为30L/s的方形溢流口,满足要求。当雨水检查井布置于生物滞留带时,将雨水检查井设置为圆形雨水溢流口并在旁增设一个方形雨水溢流井(d300溢流管连接,i≥0.01),每连续生物滞留带最低点处需要设置圆型雨水溢流井,通过d300溢流管接入附近雨水检查井中,排水坡度i≥0.01。根据道路纵坡,生物滞留带高处无需设置溢流口。溢流口按高于生物滞留带种植土表面至少200mm设计,根据设计需要溢流水位标高可调整,铸铁溢流口为成品,采用铸铁材料,满足《铸铁检查井盖》CJ/T3012标准要求,承载等级满足轻型井盖强度要求。表5.4.3-1溢流口过流能力校核路段(按坡度)计算长度L1(m)下垫面类型流量径流系数综合流量径流系数计算流量(L/S)溢流口设计流量计(L/S)溢流口类型溢流口数量过流能力(L/S)0.0530生物滞留带10.98640.0059.99圆形溢流口+方形溢流口280受控下垫面0.9生物滞留带挡水堰豁口校核本次设计道路(含一、二、三标段全段)道路最大纵坡为5%,生物滞留带宽度为3米,生物滞留带内每隔约30m设置一座溢流雨水口;汇水面积在重现期5年下的设计流量最大为23.82L/s,雨水豁口过流能力为设计流量的1.5~3倍,本次设计取1.5倍,豁口宽度取B=1.5m,侧孔前水深h=0.1m,故本次生物滞留带拦水堰豁口尺寸为B×H=1.5×0.1m,满足要求。表5.4.4-15.4.4 生物滞留带挡水堰豁口过流能力校核路段(按坡度)计算道路长度L1(m)重现期P(年)汇流时间(min)单幅路宽L2(m)计算流量(L/S)设计流量(L/S)路缘石拦水高度(m)单个豁口泄水能力(L/S)0.053051.9741523.8335.720.142.04本次设计,生物滞留带下凹蓄水层高度为0.25m,平均渗透系数为4.6×10-6m/s,计算得排空时间为15.1h,满足排空时间应在8h-24h的要求。LID设施设计生物滞留带设计图6.1-1生物滞留带竖向布置示意图生物滞留带采用阶梯状示意。道路坡度≤2%,生物滞留带坡度与道路坡度一致,不设置挡水堰,生物滞留带内每隔10米设置一个卵石阻隔带,阻隔带宽度为0.6米,高度为0.3米;道路坡度>2%,生物滞留带采用阶梯状布置,详见大样图。生物滞留带构造由上而下为:250mm蓄水层;500mm种植土层,种植土要求应根据《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I82-2012)确定,为增加渗透性能,可掺入20%细沙,种植土渗透系数K不小于4.6×10-6m/s。2mm透水土工布(规格为300g/㎡);100mm砂滤层,采用中粗砂渗透系数K大于等于10-5m/s;2mm透水土工布(规格为300g/㎡);300mm砾石层采用粒径20-30mm的卵石,(孔隙率35%~45%,有效孔径≥80%),砾石应洗净;砾石层渗透系数K≥10-5m/s。在砾石层底部埋置管径为150mm穿孔排水管,开孔孔径应小于砾石粒径,管材采用PVC-U平壁排水管,粘接接口,环刚度≥8KN/㎡;2mm防渗膜(采用两布一膜防渗土工膜,规格400g/m2,断裂强度≥8.0kN/m,CBR顶破强力≥1.4kN,耐净静水压0.4MPa);素土夯实,压实度不小于90%。其中,第8条,在允许雨水就地下渗区域替换为透水土工布,防止周围原土侵入。超量的雨水通过溢流口排入到市政雨水管。溢流管采用Ⅱ级钢筋混凝土管。本次设计道路雨水豁口出口排入生物滞留带前处设置沉砂槽。沉砂槽做法详见大样图。沉砂槽池体C30砼现浇,池内壁必须扁光,地基承载力应大于0.15MPa,若未达到应通知设计解决。沉砂槽内布置卵石,对入槽雨水进行缓冲及均匀布水。管网防水处理:位于生物滞留带内的污水检查井、电力工作井需对井身采取有效防渗措施。路灯电缆护管交接处应密封连接,防止渗水。综合管网构筑物外壁防水做法可参照西南11J201柔性防水屋面做法,按照Ⅲ级防水考虑。LID设施种植设计要点植物选择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植物以乡土植物为主,优先选择多年生植物,节约植物更换成本,维护植物选择的经济型原则。2)美学原则植物选择与配置时,应遵循景观的美学原则,通过利用植物的形质地、色彩、芳香等个体美和合理配置后产生群体艺术构图美,以及不同季节、场地植物产生的意境美。3)功能性原则根据其雨水滞留和雨水净化的功能选择耐污染、抗性强,净化能力强,周期性耐涝、耐旱的植物品种。植物配置方式本次植物设计采用了规则式配置方式,乔木主要用于行道树,行道树的选用详见道路相关图纸。生物滞留带内植物选用了水生鸢尾、黄菖蒲、花叶芦竹、水生美人蕉、西伯利亚鸢尾、再力花,植物配置方式详见景观专业。透水铺装设计彩色透水砖人行道采用透水铺装设计,由上而下铺装层为:60mm彩色透水步砖(以骨料、水泥为主要原料,经振动加压或其他成型工艺制成,透水率≥1.0×10-2cm/s,抗压强度不小于40Mpa,抗拆强度不小于5.0,防滑等级为R3,防滑性能指标BPN≥65);40mm中粗砂找平层;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厚150mm;复合土工隔膜;级配碎石垫层厚200mm。路基土的压实度须达到90%以上,E0大于等于30Mpa。人行道全幅敷设透水砖段,路面内部雨水通过HDPE多孔盲管管道就近引入排水系统。横向透水盲管管径DN50,每隔30m布置一处,纵向透水盲管DN100敷设,详见《人行道结构大样图》。透水盲管的铺设坡度同人行道横坡坡度。盲管周围应包裹透水土工布,规格300g/m2,垂直渗透系数0.001~1cm/s,断裂强力≥14kN/m,CBR顶破强力≥1.8kN,有效孔径0.07~0.2mm。选用盲管的直径为DN100,刚度不应小于8kN/m2。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自行车道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装,由上而下铺装层为:50mmC25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200mm透水水泥混凝土;复合土工隔膜;级配碎石垫层厚200mm。路基土的压实度须达到90%以上,E0大于等于30Mpa。人行道全幅敷设透水砖段,路面内部雨水通过HDPE多孔盲管管道就近引入排水系统。横向透水盲管管径DN50,每隔30m布置一处,纵向透水盲管DN100敷设,详见《人行道结构大样图》。透水盲管的铺设坡度同人行道横坡坡度。盲管周围应包裹透水土工布,规格300g/m2,垂直渗透系数0.001~1cm/s,断裂强力≥14kN/m,CBR顶破强力≥1.8kN,有效孔径0.07~0.2mm。选用盲管的直径为DN100,刚度不应小于8kN/m2。抗震设计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本次海绵设施管道设计应满足以下抗震要求:(1)地下直埋承插式圆形管道,在下列部位应设置柔性接头及变形缝:地基土质突变处。穿越铁路及其他重要的交通干线两端。承插式管道的三通,四通,大于45°的弯头等附件与直线管段连接处。且附件支墩的设计应符合该处设置柔性连接的受力条件。(2)管道穿过建(构)筑物的墙体或基础时,应符合下列要求:在穿管的墙体或基础上应设置套管,穿管与套管间的缝隙内应填充柔性材料。当穿越的管道与墙体或基础为嵌固时,应在穿越的管道上就近设置柔性连接。(3)架空管道的活动支架上,应设置侧向挡板。监测设计新森大道为市政道路工程,《重庆高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对本项未提出明确监测要求。海绵城市监测为区域性系统工程,若后期相关主管部门对项目所在区域有监测需求时,由主管部门另行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监测系统设计,并遵循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的《重庆市海绵城市监测技术导则(试行)》进行设计和执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无施工注意事项及质量验收要求9.1施工注意事项所有的材料、产品均应有出厂检验合格证书,进场应按相关程序进行进场检验。路沿石豁口、溢流口以及生物滞留带内各设施标高应根据实际路面标高合理调整,确保排水通畅。施工前必须做好防洪工作和施工组织计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组织施工。并组织材料进场,堆放,搞好临时排水。施工组织计划须经项目监理研究批准后才可允许进场施工。沟槽开挖时应注意施工安全,开挖放坡坡度根据地质情况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防止跨塌伤人事故发生。施工每一道工序完毕后,须经现场监理,项目监理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施工中做好施工记录和资料整理,资料必须满足业主要求及国家规定。施工开挖过程中要注意土体的稳定,并量测监控,随时注意可能危及施工安全和周围建筑安全的情况,预先制定应急措施,开挖后要及时施工,避免基坑暴露太久或受雨水浸泡软化基础。基坑应分层并从低处开始逐层回填并压实。基坑边坡与主体结构之间狭窄之处应采用人工回填。地下管线处应从两侧用细土均匀回填。特殊部位处理后再用机械进行大面积回填。回填过程中,按规定进行密实度检查,合格后方可回填上层土。混凝土的粗细骨料必须严格按规定选择,其技术指标和质量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并从选配料、计量、搅拌、运输、灌注、捣固、养护等方面把好质量关,作到内实外光。施工时设置临时封闭施工现场的网墙,并设置警示标志,防止外人进入施工场地发生安全隐患,尤其注意夜间的防护措施。废水、废渣不得任意排放,严禁环境污染。严禁乱接施工用水及用电管线。植物种植及施工要求,按照景观设计实施,种植土渗透系数必须满足LID设施要求。透水砖及底部慎排管的选择应符合本设计6.3节要求,透水砖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等其他要求应符合《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25993-2010)、《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