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血管生理_第1页
生理学:血管生理_第2页
生理学:血管生理_第3页
生理学:血管生理_第4页
生理学:血管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血管生理一、各类血管功能特点1.弹性贮器血管2.分配血管3.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4.毛细血管前括约肌5.交换血管6.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7.容量血管8.短路血管左心室射血使主动脉血压↑①推动血液流向外周;②贮存在大动脉中使其扩张,在心舒期弹性回缩——第二心脏作用(真毛细血管)(控制毛细血管的开、闭)(小动脉、微动脉:口径小,阻力大,可改变组织血流量和毛细血管内压力)(微静脉:可改变毛细血管血压,从而影响血管内外体液的分布)(可容纳循环血量的60~70%——血液贮存库)(小动脉→小静脉)(一)血流量、血流速度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1.血流量:指单位时间内流经某一血管截面的血量(容积速度)。单位:ml/min或L/min

2.血流速度: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直线速度,即一质点(例如一个红细胞)在血液前进的速度。公式:V∝Q/S

(注:S为血管横截面积)

层流(其余血管):泊肃叶定律:

Q=π(P1-P2)r4/8ηL

湍流(心室,主动脉):Reynolds经验公式Re=VDρ

/ηRe>2000可发生湍流层流湍流3.血流方式:(二)血流阻力R=8ηL/πr41、血管半径r

是影响血流阻力最重要的因素。

小动脉和微动脉的阻力最大,占47%2、血粘滞度η:水的4---5倍

红细胞比容

最重要的因素

血流切率层流邻层速差/厚度

轴流—层流时红细胞向中轴移动

血管口径小于0.2--0.3mm微动脉η随径小而小

温度

随降而高——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三)血压(bloodpressure)100mmHg4cmH2O

1.动脉血压的形成(4)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顺应性大)

足够的血量充盈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

当心脏停搏,血流停止时,循环系统中各处的压力相等,取得平衡,约7mmHg)(2)心脏收缩射血(搏出量70ml)(3)外周阻力(小动脉、微动脉)搏出量的1/3流向外周——动能搏出量的2/3贮存在大动脉中形成血压——势能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血压形成中外周阻力的作用主动脉、大动脉的作用:①变间断的心脏射血为持续的血液流动;②缓冲动脉血压,不致于大起大落。——主动脉内的血压,通常用肱动脉压代表。收缩压100~120mmHg舒张压60~80mmHg脉(搏)压=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

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3.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前提条件决定因素缓冲作用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大动脉管壁的弹性搏出量

心率(1)搏出量

SV↑:收缩压↑↑;舒张压↑;脉压↑

SV↓:收缩压↓↓;舒张压↓;脉压↓(2)心率

HR↑:舒张压↑↑;收缩压↑;脉压↓

HR↓:舒张压↓↓;收缩压↓;脉压↑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大小R↑:舒张压↑↑;收缩压↑;脉压↓R↓:舒张压↓↓;收缩压↓;脉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3)外周阻力

弹性贮器作用:减小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4)大动脉管壁的顺应性(5)循环血量与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当:循环血量↓(失血);血管容量不变或:血管容量↑(舒张);循环血量不变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动脉血压↓静脉回心血量↓搏出量↓——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动脉血管的扩张与回缩。1、波形(二)动脉脉搏上升支:下降支:

脉搏实质是随心室缩舒所形成的大A压力波,沿血管壁传布的能量表现,非血液流到所摸A对A壁的冲击波动。2、传播速度沿动脉壁波浪式向前传播,速度快于血流传播速度与动脉壁弹性呈反变关系:

弹性越小(顺应性小),传播越快(一)静脉血压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1、中心静脉压(CVP)

——

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正常约4~12cmH2O)2、外周静脉压

——各器官的静脉血压(二)重力对静脉压的影响跨壁压(三)静脉血流1、静脉对血流的阻力:小,约占总阻力的15%。2、静脉回心血量的影响因素外周静脉压CVP静脉血流阻力(1)体循环平均充盈压(2)心脏收缩力量左右心衰(3)骨骼肌的挤压作用(“静脉泵”或“肌肉泵”)(4)呼吸运动(胸内负压)(5)体位改变(3)骨骼肌收缩的挤压:

跑步时不能突然停经济仓综合症(4)呼吸运动:吸气时胸膜腔内负压加大,回右心血增大呼气---------------------变小,-------------减少呼吸泵(5)体位改变由卧—直立外周多容纳400—600ml血思考题跑步时突然肚子痛的常见原因?(一)微循环的组成五、微循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A:总闸门后微A:分闸Cap.前括约肌:分闸真Cap.:营养性血管通血Cap.:直捷通路A-V吻合支:调节体热微V:后阻力微循环的通路及其功能1、直捷通路

微A→后微A→通血毛细血管→微V2、动–静脉短路

微A→A-V吻合支→微V3、迂回通路

微A→后微A→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微V——加快回流——调节体温——物质交换(营养通路)(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单层细胞细胞间有细微裂隙密度:高2500—3000/mm2heartbrainliverkidney中100—400/mm2muscle低1---99/mm2bonefattissue

(三)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毛细血管血压的高低取决于其前、后阻力的比值

微A(前阻力血管):总闸门后微A、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分闸门微V(后阻力血管):后闸门——受神经、体液调节——受局部舒血管物质调节(代谢产物、缺氧)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控制真毛细血管交替开放

微循环的自身调节局部代谢产物↑组织胺↑,Po2↓后微A和Cap.前括约肌舒张真Cap.开放血流量及流速↑后微A和Cap.前括约肌收缩局部代谢产物↓组织胺↓,Po2↓真Cap.关闭血流量及流速↓缩血管物质(四)血液和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的方式扩散滤过和重吸收吞饮(一)组织液的生成机制有效滤过压

=(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渗压)-(血浆胶渗压+组织液静水压)六、组织液的生成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渗压血浆胶渗压组织液静水压组织液生成的动力:组织液生成的阻力:328-21382组织液生成(滤过)0.5—2%血浆组织液回流(重吸收)90%淋巴液生成10%1451、有效滤过压↑(二)影响因素2、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