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培训课件-TD概念_第1页
LTE培训课件-TD概念_第2页
LTE培训课件-TD概念_第3页
LTE培训课件-TD概念_第4页
LTE培训课件-TD概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什么是正交码?

一组2进制序列,其中任意两个序列作相关计算的值都为零;

10010110

11000011

10100101

11110000

10011001

11001100

10101010

11111111

什么是相关计算?

例如序列1和序列2的相关计算:

1用正电平表示,0用负电平表示

序列1:+1-1-1+1-1+1+1-1

序列2:+1+1-1-1-1-1+1+1

逐位相乘:+1-1+1-1+1-1+1-1

进行积分计算:(+1)+(-1)+(+1)+卜1)+(+1)+(-1)+(+1)+(-1)=0

2、用户数据的扩频和解扩处理

用户数据的扩频处理:

用户1数据101

用户1数据进行扩频处理10010110100101100110100110010110

用户1数据扩频数据的实际表达r+1-1-1+1-1--1-14-1-1-1+1_+1-1+1-1-1+1r+1-1-1+1-1+1-+1T

用户1数据扩频数据的数字信号表达rj-u-LxrLn__rLJTrL

用户瓒据101

用户2数据进行扩频处理11000011110000110011110011000011

用户2数据扩频数据的实际表达+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用户2数据扩频数据的敦宇信号表达I.厂

用户3数据000

用户3数据进行扩频处理10100101010110100101101001011010

用户3数据扩频数据的实际表达-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用户3数据扩频数据的数字信号表达LTLT-LTLJTrn^dL.nLrLj

用户1、2、3的合并信号的敷字表达+1+1-3+1-1-1+3-1-3+1+1+1+3-1-1-1+1+1-3+1-1-1+3-1

3个用户合并信号的数字信号表达

用户数据的解扩处理

以用户1为例:

用户收到的是用户1、2、3的混合信号

使用用户1的扩频玛进行解扩计算

用户1、2、3的合并信号的数字表达+1+1-3+1-1-1+3-1-3+1+1+1+3-1-1-1+1+1-3+1-1-1+3-1

用户1的扩频码+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等效为3个用户的信号分别用用户

1的折频码进行解犷计算

用户1扩频后数据+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用户2扩频后数据+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用户涉撅后数据-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用户1的扩频码+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用户1数据用用户1扩频码解扩计算+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8-88

用户2数据用用户1扩频码解扩计算+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000

用户3数据用用户1扩频码解犷计算-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000

8-88

结论:用户1的数据为101

3、用户数据的实际处理过程

扩频一〉加扰一〉去扰一〉解扩

什么是加扰?

用一个速率与扩频后数据速率相同的伪随机码进行逐位相乘计算

例如用户1的加扰处理:

用户1的扩频数据:100101100110100110010110

扰码:101010100101010111000110

用户1的加扰处理:110000111100001110101111

TD-SCDMA的扰码长度固定为16chips,共有128个

为什么要加扰?

如果不进行加扰处理,那么对同一个小区内的不同用户用户采,通过对不同的扩频码进行扩

频处理后发射,接收端在解码时各用户采用自己对应的扩频码进行相关计算,就能过滤掉发

给其他用户的信号而只剩下发给自己的信号,从而成功解码;

但在多基站的情况下,手机会收到来自不同基站的信号(每个都会发出给自己多个用户的信

号),而不同基站的用户很可能会采用同一个扩频码,例如A基站有3个用户,分别采用扩

频码1、2、3,B也基站有3个用户,分别采用扩频码1、2、3,此时对手机A1会收到混合

信号Al、A2、A3、Bl、B2、B3,在解码时由于A1和B1采用了相同的正交码,而携带的业

务数据之间在每一bit上都可能不同,例如对手机A1要传1而对手机B1要传0,那么手机

收到的混合信号中A1+B1的混合分量就是如下:

A1:10010110

+

B1:01101001

即使A2、A3、B2、B3这几路信号通过相关计算能过滤掉,但A1和B1之间的相互影响将导

致无法正确解码,更何况只要A基站发出的信号到达手机的时延与B基站发出的信号到达

手机的时延不同,那么在进行相关计算时B2、B3与A1之间的相关性被破坏,故未必能完

全过滤掉。

为了能降低周边基站对服务小区的影响,对用户数据进行扩频处理后还需进行加扰处理。

假设A小区用户数据为Al、A2、A3,所用的Kl、K2、K3,扰码为Q1;

B小区用户数据为Bl、B2、B3,所用的KI、K2、K3,扰码为Q2;

故A1用户收到的混合信号为:

A1*K1*Q1+A2*K2*Q1+A3*K3*Q1+B1*K1*Q2+B2*K2*Q2+B3*K3*Q2

1)进行去扰操作(也就是用服务小区的扰码与混合信号进行逐位相乘计算)的结果为:

A1*K1*Q1*Q1+A2*K2*Q1*Q1+A3*K3*Q1*Q1+B1*K1*Q2*Q1+B2*K2*Q2*Q1+B3*K3*Q2*Q1

其中Q1*Q1后相当于没进行加扰操作,故A小区的几路信号被还原成进行扩频后的值;

Q1*Q2由于扰码自身的特性会成为伪随机序列,B小区的几路信号由于与随机信号进行逐位

相乘计算故也会成为随机序列,即0、1个数差不多多的序列;

A1*K1*Q1*Q1+A2*K2*Q1*Q1+A3*K3*Q1*Q1+B1*K1*Q2*Q1+B2*K2*Q2*Q1+B3*K3*Q2*Q1

=A1*K1+A2*K2+A3*K3+random(Bl)+random(B2)+random(B3)

2)解扩处理

A2*K2、A3*K3在用KI进行解扩计算时由于Kl、K2、K3之间的正交性会等于零,而random

(Bl)+random(B2)+random(B3)会约等于零,从而使Al能得到正确解码

扩频码和扰码的区别:

1.区别1:作用不同

扩频码用于区分同一个小区相同时隙内的不同用户

扰码用于区分不同小区,相邻小区需要分配不同的扰码

2.区别2:对码序列的相关性的要求不同

扩频码只需要关注码间互相关特性

扰码不但关注码间互相关特性,还要考虑码本身的自相关特性

TD频段:F频段:1880~1900MHZ,共12个频点:新A频段:2010~2025MHZ,共9个频点

(10080,10088,10096,10104,10112,10120,10055,10063,10071);E频段:232CT2370MHZ,

共31个频点

TD载波间隔1.6MHZ,码片速率1.28Mcps

TD中的帧结构是怎样的?

Radioframe(10ms)

DwPTS

(96chips)

TD中有哪些码,这些的用处是什么?具有怎样的特性?这些码之间的对应关系怎样

DwPTS:下行导频时隙

GP(32chips)SYNC-DL(64chips)

75us

每个子帧中的DwPTS是作为下行导频和同步而设计的。

1.用于下行同步和小区初搜

2.由96chips组成:32chips用于保护;64chips用于下行同步码

(SYNC-DL)

SYNC-DL码共有32个,用于区分相邻小区

SYNC-DL不扩频,不加扰

3.该时隙全向或扇区传输,不进行波束赋形

UpPTS:上行导频时隙

SYNC-UL(128chips)GP(32chips)

125us

每个子帧中的UpPTS是为建立上行同步而设计的。

1.用于上行初始同步和随机接入,以及切换时邻近小区测量

2.由160chips组成:32chips用于保护;128chips用于上行同步码

(SYNC-UL)

5丫|\101)1_码共有256种,分为32个码组(每组8个SYNC-UL码),对应32

个SYNV-UL码

SYNC-UL不扩频,不加扰

3.NodeB通过检测终端发送的SYNC-UL获得初始波束赋形参数

GP:保护时隙

GP(96chips)

75us

L用于下行到上行转换的保护

在小区搜索时,确保DwPTS可靠接收,防止干扰UL工作

在随机接入时,确保UpPTS可以提前发射,防止干扰DL工作

2.GP决定了TD—SCDMA系统基站最大覆盖距离

1:电波传播的速度为3X10"8

2:TD-SCDMA系统的码片速率为1.28Mchip/s

3:由此可以得到每码片传输的距离

(3*10A8)/1.28Mchip/s/2=117m/chip

上式中的2是指2倍的时间提前量

4:由GP有96个码片可得,在不存在干扰的情况下,TD—SCDMA系统的覆盖范围:

96*117m=11.25km

业务时隙结构

数据符号MidambleGP

数据一号16

352chips144chips352chipsCP

864Chips

◄—-A

TPC:TransmissionPowerTPCBitsTPC命令含义

Control,传输功率控制

Down降低发射功率

口用于内环快速功率控制每个子帧。。

L±J提高发射功率

SS:SynchronizationShift.SSBitsSS命令含义

同步偏移

00Down减少K/8chip同步偏移

口控制UE的上行传输时延保证上

行同步11Up增加K/8chip同步偏移

01Donothing保持不变

TFCI:TransmissionFormatCombinationIdentification,传输格

式组合指示,指示时隙内数据的传输格式(数据块位置、大小等)

TFCI的第1战SSTPCTFCI的第出分TFCI的第筋分SSTPCTFCI的第襦分

,\…

p]MidambleupP业务数据nMKlamble川]业务敌岷讣

1时隙n(864chips)1B5f®n(864chips)1

I,Nr•1

Kame

Jworns•・Jwi3nls

CodeAssociatedCodes

Group

SYNC-DLSYNC-ULScramblingCodeBasicMidambleCode

IDIDIDID

Group100...700

11

22

33

Group218...1544

55

66

77

Group3231248.255124124

125125

126126

127127

物理层信道类型及其映射

传输信道物理信道

值得注意的是DwPCH,、UpPTCH、PICH、FPACH几个物理信道,没有与其对应的传输

信道

典型的业务资源分配情况:

TS2TS3TS5

UsorDUserC

UserC

BieFC

UsorCOMFC

可视电话UsiFC

IJiiTC

UserC

UseiTCUMrD

PS128K

PeerB

__ML_

!•

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

•承载传输信道BCH,用于发送系统消息(Systeminformation)

•SF=16;固定配置在TSO的前两个码道:

Cch16,0和Cchl6,l

•无波束赋性,以全小区覆盖模式发送

寻呼指示信道PICH

•用于发送寻呼指示(Pageindicator)

•SF=16;一般配置在TSO

•寻呼指示(PI)的长度LPI=2,4或8,以一个无线帧为周期

如果某个PI对应的bits全为"1",表示该PI对应的UE需要对S-CCPCH传送的寻呼消

息进行检测

•无波束赋性,以全小区覆盖模式发送

从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

•承载传输信道PCH和FACH,用于发送寻呼消息和其他下行信令

•SF=16;一般配置在TSO

-无波束赋性,以全小区覆盖模式发送

快速物理接入信道FPACH

•用于发送定时调整和功率调整指示

-SF=16;可配置在任意一个下行时隙

・无波束赋性,以全小区覆盖模式发送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承载传输信道RACH,用于发送上行指令

•SF=8;•般配置在TS1的Cch8,0

-无波束赋性,以全小区覆盖模式发送

专用物理信道DPCH

-承载传输信道DCH,用于用户业务的收发

-上行SF=1、2、4、8或16;下行SF=1或16;

无波束赋性,由智能天线算法确定波束方向

扰码和基本midamble码,控制复帧同步,然后读取BCH信息。

初始小区搜索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搜索DwPTS

UE利用SYNC_DL序列获得某一小区的DwPTS,建立下行同步。这一步通常是通过一个

或多个匹

配滤波器(或类似的装置)与接收到的SYNC一DL序列进行匹配来实现。在这里,UE必须识

别出该小区

所使用的32个SYNJDL中的某一个。

102

第二步:识别扰码和基本midamble码

在初始小区搜索的第二步,UE需要确定该小区的基本midamble码,这是通过检测TS#0信

信道的midamble码实现的。在TD-SCDMA系统中,共有128个基本midamble码,且互不

重叠,

每个SYNC-DL序列对应•组4个不同的基本midamble码。也就是说,基本midamble码的

序号除

以4就是SYNC_DL码的序号。因此32个SYNC_DL和32个基本midamble码组——对应

(即一

旦SYNC_DL确定之后,UE也就知道了该小区所采用的4个midamble码)。这时UE可

以采用试探

法和错误排除法确定该小区到底采用了哪个基本midamble码。在一帧中使用相同的基本

midamble

码。由于每个基本midamble码与扰码是,--对应的,确定了基本midamble码之后也就知道

了扰码。

根据确认的结果,UE可以进行下一步或返回到第一步。

第三步:控制复帧同步

在第三步中,UE搜索BCH的复帧主信息块MIB(MasterInformationBlock)的位置。首先

定P-CCPCH的位置,经过QPSK调制的DwPTS的相位序列(相对于在TS#0信标信道的

midamble

码)来标识。皿个连续的DwPTS足以可以检测出P-CCPCH的位置。确定了P-CCPCH后,

根据解调

出的SFN值,可以确定MB的位置。于是,UE可决定是否执行下一步或回到第二步。

第四步:读BCH信息

第四步,UE读取搜索到小区的一个或多个BCH上的(全)广播信息,根据其结果,决定

是完成

初始小区搜索还是重新返回到以卜一的儿步。

TD-SCDMA系统中的同步技术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基站间的同步(SynchronizationofNodeBs)

,基站与移动台间上行同步(UplinkSynchronization)

1)TD-SCDMA系统的TDD模式要求基站之间必须同步

基站同步目的:

>避免相邻基站的收发时隙交叉,减小干扰

>DWPTS的时间对齐,有利于下行同步码的检测(不同的卜行同步码之间具有相关性小

的特点)

BTSTXRx

2)上行链路各终端信号在基站解调器需基本同步,否则将失去信道间的正交性

上行同步目的:

>CDMA码道正交;

>降低码道间干扰;

>提高CDMA容量;

>简化硬件、降低成本。

上行同步的建立:

手机起呼时会发上行同步序列(在UPPTS时隙),该序列的发送时间是参考下行时隙的起始

时间为依据的,基站发出下行数据的时间与手机收到卜行数据的时间之间是有时延的,而手

机发出上行同步序列与基站收到上行同步序列消息之间也是有时延的,基站会比对发出下行

数据与收到上行上行同步序列消息之间的时差,从而计算出TA值来。

UENodeB

终端选择'、.

SYNC-UL,以估UpPCH(UpPTS)

算的时间和功率/

发送/基站检测到

FPACHSYNC-UL,并

回送定时和功率

调整

调整定时和功FRACH(RACH)

率,发送随机接

入请求/发送随机接入响

SCCPCH(FACH)

应,进行后续的

、信令接续

上行同步保持

业务数据MidambleH业务数据

TD关键技术:

1、智能天线

智能天线的优点

.使用智能天线…

.能量仅指向小区内处于

激活状态的移动终端

•正在通信的移动终端在智能天线的优势

整个小区内处于受跟踪-减少小区间「扰

状态

-降低多径干扰

-基于每•用户的信噪比得

以增加

-不使用智能天线…-降低发射功率

.能量分布于整个小区内-提高接收灵敏度

.所有小区内的移动终端

.增加了容量及小区覆盖平

均相互干扰,此干扰是

CDMA容量限制的主要

原因

■智能天线的阵元通常是按直线

等距、圆周或平面等距排列。每

个阵元为全向天线

•当移动台距天线足够远,实际

信号入射角的均值和方差满足一

定条件时,可以近似地认为信号

来由一个方向

Ad

0

u0(t)Xx\&(t)uu.Jt)

阵元o[<阵元1阵元M-2k>[阵元M-l

IAxlIAxI

以M元直线等距天线阵列为例:(第m个阵元)

空域上入射波距离相差Ad=m-Ax-cos0

时域上入射波相位相差?N

A

假设第一个阵元的接收到的信号=Acos(cot)

第二个阵元的接收到的信号=Acos(3t+△0)

如不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则叠加信号的振幅则如下所示:

8个阵元的叠力口信号=Acos(3t)+Acos(31+△O)+Acos(«t+2A0)+Acos(«t+3

△9)+Acos(wt+4A0)+Acos(wt+5A0)+Acos(wt+6A0)+Acos(wt+7

△0)

故对各阵元的信号补偿一定的相位,来消除相位差

8个阵元的叠加信号=Acos(31)+Acos(wt+△6-△小)+Acos(wt+2A0-2A6)

+Acos(31+3A0-3A)+Acos(wt+4A0-4A6)+Acos(wt+5A9-5A6)+Acos

(at+6A9-6A4>)+Acos(cot+7A9_7A)

故当调整补偿值使△<!>=△e时叠加信号将得到最大的振幅,也就算出了手机的方向,在此

△。下来自其他方向的信号由于8路阵元信号存在相位差,故叠加振幅达不到最大,从而

实现了接收信号的方向性,对于发射信号来说,通过对各个阵元使用与接收信号时相同的

相位补偿值,同样实现了发射的方向性。

智能天线的实际使用效果:

在城区环境下,由于多径信号的存在,实际混合信号不再如上述理想模型所示,故很难

得出准确的相位补偿值,故缺乏实用性。

2、联合检测

主要用在上行信号的处理上,同一小区的不同用户虽然上行信号采用正交码进行传输,

但由于多径信号的存在,相互间的干扰还是存在的,故提出了联合检测的方法来降低这些干

扰。

符号间干扰ISI

用户1,第1径

用户1,第2径

用户2,第1径

用户2,第2径

多用户检测主要有干扰抵消和联合检测两种。

干扰抵消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判决反馈,首先从总的接收信号中判决出最强的用户信号,根据

数据和用户扩频码重构出数据对应的信号,再从总接收信号中减去重构信号,而后去解次强

信号,如此循环迭代;

W系统中由于几十上百个用户的信号同时发给基站,故多用户检测的迭代计算量太大,目

前并未实际使用。

TD系统中由于本身频带较窄,还采用了时分复用的方式,故只需对同时中的不同用户信号

进行多用户检测(最多16路信号),故计算复杂度大大下降,同时由于TD的帧结构中有

Midamble码,基站只需先对内容已知的Midamble码(Midamble码之间还具有相关性小

的特点)进行多用户检测即可(得出各路信号间的相位差后再对数据部分利用多用户检测的

结果进行解码),由于这些有利因素的存在,TD中采用了计算速度更快的联合检测算法可一

步就得出结果。

缺点:需要Midamble码的存在,浪费了20%的带宽资源;

3、接力切换

在同频小区情况下,手机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码同时对两个小区的下行信号进行解码,故在

与新小区建链的过程中还同时接收原小区的下行信号。

存在问题:

网络拓扑结构:

3GPPR99网络结构

UMTSR4版本的网络结构

UMTSR5版本的网络结构

DataTransfer&Signaling

Interface

SignalingInterface

Application'

Services,MCS:MultimediaControlServer

^Application1

SC•CSCF:CallStateControlFunction

Servers/•MGCF:MediaGatewayControl

Function

,HSS:HomeSubscriberServer(HLR)

呼叫流程

重选和切换

2G到TD的重选:

-终端启动对TD信号测量:

-2G服务小区信号低于或高于门限(QsearchI)

0=-98dBm,1=-94dBm,...,6=-74dBm,

7=(always),

Qsearch_I

S=-78dBm,9=-74dBm,...,14=-54dBm,

15=(never).

-根据测量结果,终端启动重选

-如果TD与2G信号强度差超过门限(TDDOffset)并

持续超过5秒

0=-8(只要有信号就重选),

TDD_Offset

1=-28dB,2=-24dB,...,lo=28dB.

Qsearch」

01234567

(2G信号)

原取值含义小于-98小于-94小于-90小于-86小于-82小于-78小于-74

一直测

(dBm)起测起测起测起测起测起测起测

新取值含义小于-98小于-94小于-90小于-86小于-82小于-78小于-74

一直测

(dBm)起测起测起测起测起测起测起测

Qsearch」

89101112131415

(2G信号)

原取值含义大于-78大于-74大于-70大于-66大于-62大于-58大于-54

一直不测

(dBm)起测起测起测起测起测起测起测

新取值含义大于-95大于-90大于-85大于-80大于-75大于-70大于-65

一直不测

(dBm)起测起测起测起测起测起测起测

TDD_offset

字应取值01234567

原取值含义只要满足小28dB小24dB小20dB小16dB小12dB小8dB以小4dB以

(3G比2G信号)起测条件以内以内以内以内以内内内

新取值含义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

(3G信号)105dBm102dBm99dBm96dBm93dBm90dBm87dBm84dBm

TDD_offset

字会取值89101112131415

原取值含义大4dB大8dB大12dB大16dB大20dB大24dB大28dB以

相同

(3G比2G信号)以上以上以上以上以上以上上

新取值含义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大于-

(3G信号)81dBm78dBm75dBm72dBm69dBm66dBm63dBm60dBm

TD到2G的重选:

■终端启动对GSM小区测量:

-TD服务小区电平低于门限(Ssearch,RAT

-或始终进行异系统测量(没有设置Ssearch,RAT)

・根据测量情况,终端启动重选:

-GSM邻区信号比TD服务小区强(Qhysts)

-且持续超过门限(Treselections)

切换:

滤波系数:

层三滤波的公式为:尸”=0一")3-1+°•也,。=2(*2),k值即为FilterCoefficient;

Fn-1为前一次过滤过的测吊:结果。

该参数用户配置同频屏件机制的层三滤波系数

同频测审:层三灌波系数,该参数越大,对信号平滑作用逑强,抗快衰落能力越强,但对信号

变化的跟踪能力他明一

如果该值过大,则会由于不能及时地判断切换而造成UE掉话

如果该值过小,则容易误判而进行错误地切换。

1G事件最佳小区变化(TDD)同频小区比较信号三息值持续满足门眼

1H事件时隙ISCP低于一定门限(TDD)

11事件时隙1SCP高于一定门限(TDD)

异频报告事件

品,彳土蟒海赤彳卜服务小区RSCP低千I1限,且邻区持续高

2A事件取住频率芟化干服务小区滞后值

2B事件当前使用频率上的估计质量低于一定门限.

而没有使用的频率上的估计质量高于一定门

限。

2c事件没有使用的频率上的估计质量高于一定门

限。

2D事件当前使用频率上的估计质量低于一定门限

2E事件没有使用的频率上的估计质量低于一定门

限。

2F事件当前使用频率上的估计质量高于一定门限。

异系统报告事件

3A事件异系统邻区、本系统小区测用值满足门限、

.p攵生服务小区RSCP低司T1限,邻区电平高干

迟沛、时延条件门唳

3c事件异系统邻区测量值满足门限、迟滞、时延条

件.

功控

分为开环功控、外环功控和内环功控

开环功控:用于初始接入过程

开环功率控制

♦:♦目的:通过开环功控UE获得发送UpPCH的功率。它是根

据测量结果对解径损耗麻干扰水平进行估计,从而计算初始

手机根据手机收百的电平

发射功率的过程值和BCCH中广播的基站的

发射功率计算得出

影响开环功控的爹薮

-期望接受功率「No侧期望接受到的功率。由BCH

广播,在系统侧可心置

画F酝『UE每次重发UpPCH的功率抬升值

外环功控和内环功控,合称闭环功控,用于业务进行过程

下行功控

测量BLER并比专交UE层3

环设五SIRtar

UE物理层

测量SIR并比较

NodeB

下行内环和外环功率控制

HSDPA

单码道速率计算:(70钱400)/16*1.28=8.8Kcps;

解释:704个数据符号;总长6400chips;16个码道;码片速率1.28M卬s

在QPSK的调制方式卜,单的时隙最大理论速率:704*2/5ms=281.6kbps

在16QAM的调制方式下,单时隙最大理论速率704*Mms=563.2kbps

最主要是采用了16QAM的调制方式:

HSDPAuses:16QAM:

►QPSK4-BitKeying

►16QAM小

Q

dynamicallybasedon0100110010000000

qualityoftheradiolink

0101110110010001

I

oiiimi10110011

0110111010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