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龙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评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云南省玉龙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评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云南省玉龙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评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云南省玉龙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评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云南省玉龙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评新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玉龙县第一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评新高考历史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17年初,俄国国内陷入混乱,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只能大量地发行货币,甚至连印刷机都用坏掉了。大雪和低温让100多列蒸汽火车车头因冻结而爆炸,导致食品和燃料没法运进大城市。由于供应缺乏,面粉的价格已经涨了8倍,但有面粉的面包房也没法烤岀面包,因为烤炉没燃料,连首都彼得格勒的许多工厂都因为缺少燃料而停工了。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二月革命爆发后的紧张局势 B.气候恶劣且燃料极度匮乏C.政府滥发货币导致通货膨胀 D.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社会矛盾的激化2.《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见下图)是列宾根据1870—1873年间对伏尔加河纤夫进行深入考察后的作品。它反映了当时的俄国社会A.俄国国内还没有使用蒸汽轮船B.农奴制改革没有取得任何成果C.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十分落后D.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社会3.公元前5世纪雅典人阿里斯托芬在《阿卡奈人》中提到,公民狄开俄波利斯不愿意错过每一次公民大会,家又住得远,只得早早地赶来参会。但每次到了开会时间,会场上往往还没几个人,大家也就放放屁,伸伸懒腰,转过来转过去,拔拔鼻毛。这史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政府丧失民众信任D.公民时间观念淡薄4.“无论美国人对自由报以多么深的敬意,在制宪者看来,让中央政府为自由而受到束缚,以致不能去做那些需要它做的事(这些事包括保有能让自由得以繁荣的条件),并不明智。”由此美国A.实行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B.践行三权分立原则,实现权力制约平衡C.开创两党制,避免一党专制独裁D.推行人民主权原则,确保公民自由权利5.右图为2005年5月孟加拉国达卡数千穆斯林示威者要求美国惩办亵渎《古兰经》的美军人员。符合史实的一项是:A.《古兰经》是孟加拉国的政治纲领B.孟加拉国是伊斯兰教的发祥地C.《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最基本的经典D.穆斯林凭借《古兰经》与美国抗衡6.历史上“权重一时、形同宰相”的职位是A.丞相 B.刺史 C.内阁首辅 D.军机大臣7.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应该是①全球化拉大了世界贫富差距②全球化导致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③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④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国家集中力量在贵州、云南、甘肃、青海等“三线”地区进行工业基础建设,其布点与选址的原则是靠山、分散、隐蔽。“三线建设”战略决策的主要背景是A.建立合理工业布局 B.应对外来安全威胁C.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D.延续左倾冒进错误9.在宗法制下,国人一方面对活着的长辈绝对的顺从、孝敬;另一方面对死去的先祖隆重祭祀,以祈求他们的保佑。这说明宗法制A.致使国人注重血缘关系 B.推动孝亲思想深入人心C.导致男权意识经久不衰 D.造就了浓厚的家庭意识10.如图为美国发行的《抗战建国》邮票。这说明A.三民主义与林肯思想一致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C.美国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 D.国民政府坚持三民主义11.1902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一经刊行便风行一时,但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译者的兴趣却不在于演绎故事,而是在每个篇目后以译者“识语”的形式,借助故事里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与尔虞我诈来点评晚清时局、抒发自己的思考。这表明林纾A.开创自由个性的翻译风格 B.专注反帝爱国的政治运动C.倡导维新救国的政治主张 D.利用进化论宣传革命思想12.据记载各国输入中国的商品,以1913年为100,1921年增至158.9,1922年又增至165.8。导致这两年输华商品激增的主要原因是A.“洪宪帝制”结束,中国政局趋于稳定B.工人运动勃兴,对外国商品需求增加C.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打击了亲日派势力D.华盛顿会议重申“门户开放”,列强扩大对华贸易13.1689年,虽然《权利法案》“只是在最低限度上改变了国王的权力,但不能说它只具有最低限度的意义”。这是因为此法案A.开启了限制王权的历程B.消除了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C.奠定了民主宪政的基础D.废除了英国的君主制度14.宋代各宗族编写的家训中充斥着大量防止破家的教训和以义田为代表的族内公产的条例。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A.社会流动性的加强 B.新兴市民阶层的崛起C.宗法制的重新建立 D.士大夫义利观的转变15.作为距离香港最近的城市,它最早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特区,32年来,它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它是A.珠海 B.汕头 C.深圳 D.厦门16.“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基层民主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17.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18.三大改造完成后,陈云提出:对经济建设与物力国力的适应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考虑到农业对经济建设的规模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设规模必须限制在农业所能承受的限度内。这一思想A.促成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B.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C.摆脱了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D.契合中共八大制定的经济方针19.晚清诗人黄遵宪《番客篇》言:“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清朝入关之初厉行“海禁”政策,其主要针对A.东南沿海反清势力 B.东部沿海奸商势力C.来自日本的倭寇势力 D.来自西方的殖民势力20.明代中叶以后,押租制流行,佃农交纳租金才能佃种地主的土地,俗称“买耕”。佃农的佃权,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这反映了当时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C.小农经济逐渐瓦解 D.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21.明朝《东林列传》中记载:明太祖“一宗朱子之学,令学者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这段材料表明A.儒学始终受到统治者的推崇B.明朝统治者推崇儒学,加强思想控制C.理学出现了严重的宗派之争D.当时统治者注重民众的儒学家庭教化22.明清时期,湖广、江西等地成为新的粮食生产中心,承担了向江南、福建、广东供给粮食的任务。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货币制度的改变 B.交通方式的变革C.地区经济的差异 D.土地制度的调整23.1937年8月14日,《申报》在《上海大炮声又响了矣》的时评中指出:“从卢案发生以来,我们抱定大事化了,小事化无本旨,与彼周旋。岂知,我们退一寸,他们便进一尺,遂使我们到退无退路的地步。”据此可知,这一时评A.批评了国民政府的抗日政策 B.主张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指出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认为日本侵华始于“卢案”24.20世纪初年,一个西方学者曾这样描绘过外国银行在中国的作用,他说:“中国是一个奇异的国家,那里银行家能变外交家,外交家又能变为劫掠家。”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银行业发展促进了中国外交趋向近代化B.外国银行成为列强对华侵略的重要工具C.外国银行增强了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D.中国经济环境恶劣阻碍近代金融业发展25.荀子提出“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的主张,其强调的是A.性恶论 B.礼法并用 C.严刑峻法 D.制天命而用之26.下图呈现的是北京市民使用的购货证和购粮证,票证的流行说明我国当时①实行计划供应体制②日常生活用品短缺③购销矛盾非常突出④城乡差别逐步扩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7.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到:“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对政治的批判。”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实质是A.反对教权主义B.反对封建统治C.反对神学世界观D.反对世俗权威28.据图1和图2,清政府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地方政区的层级B.限制省级官员的职权C.防止地方势力的膨胀D.缓解基层官员的冗滥29.在由法家思想向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统治思想是:A.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B.道贵清静而民自定C.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0.1939年,《新中华报》刊文写到:在党校学员参加秋收突击的修整间隙,小队长从口袋里拿出教务主任为秋收突击而出的几道题,其中就有“你们在收割中可想到一条自然规律?”、“在你们秋收过程中可想到一条社会规律?”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土地革命激发了农民积极性 B.学术界重点关注农业生产C.民众普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D.唯物史观影响力逐渐扩大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法国国歌《马赛曲》诞生于战火,淬炼于战火,成熟于战火。1940年,德军直越英吉利海峡,40万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小港准备撒离。在德军轰炸和扫射下,法国军队激昂唱起《马賽曲》,最终搬离33.8万余人。法国沧亡后,法国被卖国维希伪政府奉送给了希特勒,伪政府禁止人民歌唱《马赛曲》。但是法兰西独立的精神并没有终结,具有斗争传统的法国人民不甘心屈.服。在法国将军戴高乐的领导下,“自由法国”武装力量在非洲组建,立志保卫家园,《马赛曲》成为“自由法国”运动的战歌。1944年8月,法国装甲师进入巴黎,解放巴黎。戴高乐唱着“自由法国”的《马赛曲》来到巴黎,并将指挥部搬到巴黎,高唱着战歌《马赛曲》,“自由法国”在戴高乐的领导下,最終解放了法国。——摘编自闫雪主编《难忘二战:硝烟中国旗国徽国歌的故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赛曲》成为“自由法国”运动战歌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赛曲》的影响。32.(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48年6月7日,美、英、法、比、荷、卢等六国在伦敦会议上就建立西德政府达成了协议,规定美英占区与法占区协调经济政策,统一对外贸易,实行币制改革并参加马歇尔计划,还规定9月1日在三个占领区内召开制宪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法国也放弃了分离莱茵兰的要求,充分表明这时法国最终放弃了自战争结束以来一直追求的对德强硬政策。——摘编自王国范《论二战后初期法国对德国政策的变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改变对德国政策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对德国政策改变的影响。33.历史横断面研究材料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先生文集》第2卷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指出宋朝“造极”的表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初,俄军在前线的失败导致俄国国内陷入混乱,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食品和燃料极度匮乏。由此可知,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社会矛盾的激化,故D正确;这是二月革命爆发的背景,故A错误;气候恶劣且燃料极度匮乏是材料反映的现象,故B错误;政府滥发货币导致通货膨胀也是材料的表现之一,故C错误。2、C【解析】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作于1873年,反映了当时俄国经济发展与困境并存的状况,是对俄国社会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进行的控诉,表现出俄国发展的落后性,故答案为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俄国尚未使用蒸汽动力,排除A;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主义道路,BD错误。3、D【解析】“每次到了开会时间,会场上往往还没几个人”说明公民参加公民大会的时间观念淡薄,D正确;其他说法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4、A【解析】据材料“让中央政府为自由而受到束缚,以致不能去做那些需要它做的事……并不明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主张,美国联邦制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两党制的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说明公民自由权利的问题,故D项错误。故选A。5、C【解析】

孟加拉国信奉的伊斯兰教,《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经典,C正确;孟加拉国的政治纲领并不是《古兰经》,A错误;伊斯兰教的发祥地是沙特阿拉伯,B错误;材料是维护伊斯兰教尊严,不是利用《古兰经》抗衡美国,D错误。6、C【解析】

宰相制度在明太祖时被废除,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之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尤其是掌握“票拟权”,出现“权重一时、形同宰相”,故答案为C;丞相就是宰相,不能说“形同宰相”,A错误;刺史是汉朝派驻到地方监察的官吏,不符合题意,排除B;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均听从于皇帝,不能“权重一时”,D错误。7、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文字说明了全球化对当今世界产生的消极影响,①②③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而④是其积极影响的表现,所以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考点: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点评: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最为主要的趋势,而世界贸易组织则是体现世界经济发紧密联系的载体,它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在当今的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正当的也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但其中必然会遭遇极大的风险和挑战。8、B【解析】

三线建设地点在西南西北地区,布点与选址的原则是靠山、分散、隐蔽,结合建设时间可知,这一时期中苏关系恶化,建设主要是为了应对外来安全威胁,B正确;三线建设布点明显不是从工业布局合理角度考量,排除A;三线建设布点与选址的原则是靠山、分散、隐蔽,不利于促进经济均衡发展,排除C;这一战略决策基于国际形势判断,不属于冒进错误,与左倾无关,排除D。9、B【解析】

材料表明,在宗法制影响下,形成了国人对长辈及先辈保持尊重、孝敬的传统.致使孝亲道德观念深人国人心中,B项正确。由于人们重视血缘关系,所以出现了宗法制,A颠倒因果,排除;题干关注的是长辈、先祖,并未涉及男权,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宗法制对孝亲思想的影响,与家庭意识无关,排除D。10、C【解析】

依据图片信息“抗战建国”并结合抗日战争知识可知,美国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给予了中国一定的帮助。C正确;材料未涉及二者的思想,不能证明二者的思想是一致的,A排除;1942年中、美、英、苏等26国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材料未体现,B排除;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坚持的不是三民主义,D排除。故选C。11、C【解析】

1902年的中国民族危机深重,由材料“借助故事里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与尔虞我诈来点评晚清时局、抒发自己的思考”,可得出林纾编译《伊索寓言》旨在倡导维新救国的政治主张,故C符合题意;材料无法表明自由个性的翻译风格始于林纾,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对帝国主义和清王朝的态度,故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1921到1922年输华商品激增的主要原因是,一战结束后,华盛顿会议重申“门户开放”,列强纷纷卷土重来,扩大了对华经济侵略,D选项符合题意;“洪宪帝制”结束,中国进入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时期,A选项错误;1920年代初,工人运动开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不能促进列强对华商品输出,B选项错误;1919年五四运动属于反帝爱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列强在华的商品输出,尤其是日本的产品销量,C选项错误。13、C【解析】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治的基础,该“法案”虽然对国王权力的限制有限,但历史意义重大,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在《权利法案》颁布之前,英国就已经有了限制王权的法案,如1215年英国《大宪章》的订立;B选项错误,该法案颁布后议会和国王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D选项错误,《权利法案》废除的是英国的君主专制,不是君主制。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14、A【解析】

根据材料“防止破家的教训和以义田为代表的族内公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科举制较为完善,因此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部分望族子弟容易被淘汰,即出现材料所谓的“破家”,因此各宗族在编写家训时会充斥着大量防止破家的教训和以义田为代表的族内公产的条例,选项A正确;市民阶层的崛起不是宗族家训内容变化的原因,排除B;选项C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涉及的是宗族内部的家训,与士大夫的义利观无关,排除D。15、C【解析】

试题分析: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是华南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深圳毗邻香港,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深圳与题意符合。C正确。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改革开放•对外开放与经济特区的设立【详解】16、D【解析】

依据材料“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来看,这个制度指的是政党制度。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代表人民利益的,A错误;基层民主制度是协调解决基层问题的,B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C错误。故选D。17、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演变,各时期代表人物的主张,属于较难题。解题关键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董仲舒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发展了儒家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C项正确。A是孔子的言论,B是荀子的言论,D是黄宗羲的言论,皆非加强中央集权。18、D【解析】由材料“对经济建设与物力国力的适应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考虑到农业对经济建设的规模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设规模必须限制在农业所能承受的限度内”可以得出其强调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规模,应该要与实际相结合,与中共八大提出的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相符,D符合题意;A与题干“三大改造后”的时间信息不符;三大改造后中国经济依然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计划经济体制没有改变,BC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对经济建设与物力国力的适应要有一个长远的计划;考虑到农业对经济建设的规模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建设规模必须限制在农业所能承受的限度内”的理解,结合中共八大的相关知识加以回答。19、A【解析】

清朝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势力,厉行“海禁”政策。故A正确;东部沿海奸商势力在明朝时期已经被肃清,排除B;日本倭寇主要是明朝时期出现,排除C;清初厉行“海禁”不是对付西方的殖民势力,排除D。故选A。20、B【解析】

依据材料中“押租制”、“……有偿转佃和出典”等信息可知,这体现了土地经营权的买卖和转让,反映了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材料并未强调,排除;C选项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D选项表述过于笼统,排除。21、B【解析】据材料记载,明太祖以朱熹的理学为正宗,只允许学者阅读儒家经典著作,这说明明朝统治者推崇儒学,以加强思想控制,故B正确;汉武帝时,儒学开始受到统治者的推崇,A错误;“一宗朱子之学”指统一以朱熹的理学为正宗,并非理学出现了严重的宗派之争,B错误;材料并非强调家庭教育,D错误,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宋明理学,“一宗朱子之学,令学者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联系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史实分析,适应了统治阶级加强思想专制的需要。22、C【解析】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湖广、江西等地取代江南成为新的粮食生产中心,担负向以经济作物种植扩大的江南福建广东地区供给粮食的任务,C项正确;粮食供给区域的变化和货币制度变化无关,排除A;古代中国的交通方式并未发生大的变化,排除B;明清两朝的土地制度依然是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排除D。23、A【解析】

卢沟桥事变以后,“我们抱定大事化了,小事化无本旨”,一退再退,“遂使我们到退无退路的地步”,这一时评批评了国民政府的抗日政策,不满于对日妥协,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B项错误;1937年8月,抗日战争处于防御阶段而不是相持阶段,C项错误;材料并未明确日本侵华始于“卢案”,D项错误。24、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开设银行,外国银行在中国变成外交家、劫掠家,说明外国银行实际上是列强对华侵略的重要工具,B项正确;开办银行是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的重要方式,是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不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动力,A项错误;外国银行在中国的作用是进行经济侵略,不能增强中国经济的竞争力,C项错误;材料分析的是外国银行的作用,不是近代金融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D项错误。25、B【解析】

荀子主张“明礼仪”、“重刑罚”,体现了他礼法并用的主张,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荀子的治国主张,不是对人性和社会规律的探讨,排除AD项;严刑峻法只是荀子主张的一部分,排除C项。故选B。26、A【解析】

票证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票证说明当时实行计划供应,由于生活用品短缺,必须实行计划供应,同时体现出购销矛盾非常突出,①②③正确;当时城乡都实行计划供应,不存在城乡差别扩大,排除④,选择A项正确。27、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本题考查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宗教改革将斗争的矛头指向了罗马教皇,而已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因而这一运动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实质是一场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因此B符合题意,故选B。【名师点睛】宗教改革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代表人物马丁路德、加尔文等人,以及发展出来的新教教派。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实质28、C【解析】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可知,乾隆年间江南省被划分为三个行政区划,有利于削弱地方省实力,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A项,江南省由一省分为三省,未体现层级细化,排除。B项,江南省的分割无法体现官员职权的变化,排除。D项,图片信息与基层管理无关,排除。29、B【解析】

汉初推行黄老思想,提出无为而治,即“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确立统治地位,故答案为B项;秦朝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排除A项;C、D项属于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均排除。30、D【解析】

据“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可知这几道题都与唯物史观有关,在秋收突击期间考查这几道问题体现了唯物史观影响力的逐渐扩大,故选D;1939年是抗日战争时期,不是土地革命时期,排除A;材料反映的不是学术界的关注,排除B;“普遍接受”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故选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