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2课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及专制集权的不断限时规范训练 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2课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及专制集权的不断限时规范训练 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2课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及专制集权的不断限时规范训练 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2课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及专制集权的不断限时规范训练 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2课时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及专制集权的不断限时规范训练 岳麓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及专制集权的不断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连云港月考)“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这是唐代“三省”分工的原则。尚书省权分六部,其作用是()①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②六部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提高了工作效率③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④有利于皇权的加强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无审查法令权。六部是具体的执行部门。答案:D2.(江苏苏州联考)《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A.察举制B.推恩令C.郡县制D.封国制解析:西汉建立之初,吸取秦亡之教训,地方郡国并行。经汉初休养生息,经济恢复并得到发展,诸侯王国对西汉的统治构成严重威胁。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统治,贾谊建议削藩,“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汉武帝时期推行推恩令,削弱地方力量,加强中央集权。答案:B3.(苏北四市调研)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解析:世官制,指夏商周时期,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故A项错误;察举制指汉代,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故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评议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故C项错误;科举制,指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法。根据材料可知D项正确。答案:D4.(巢湖模拟)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仲”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之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想因窗下少夫功。如今不许为林翰,贬到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最早出现在()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解析:“通判”是宋代在地方设置的监察机构。答案:C5.孙中山指出:“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中国学过去的。”中国用考试的办法选拔文官开始于()A.西周时期的世官制B.汉朝的察举制C.隋唐时的科举制D.魏晋九品中正制解析:在题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是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答案:C6.(济宁模拟)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举荐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A.刺史制B.科举制C.九品正中制D.察举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反映的是汉代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即察举制,这种选官制度包括选举有才能之士和品德优秀之人。答案:D7.清朝由军机处直接寄发的有关机密要务的皇帝谕旨称为“廷寄”。右图是我国辽宁地区发现的国内唯一完整廷寄,对此正确的说法是()A.这张廷寄出现于康熙年间B.廷寄的内容是由军机处决策的C.廷寄的出现是专制皇权加强的表现D.为了保密廷寄只能用满文书写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据图分析问题的能力。A项错误,军机处出现于雍正年间;B项错误,军机处没有决策权;D项错误,由图片可知本张廷寄是用汉字书写的。答案:C8.(广东梅州文综)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由于其出身草莽,自小颠沛流离,且又当过和尚,即位后且残杀功臣,其长相如何在民间有多重版本,而大体可分为两类:①宫廷版:方面大脸,慈眉善目;②民间版:五官不正,相貌丑陋(见下图)。符合朱元璋真相的是()A.图①B.图②C.图①、图②都是D.有待考证解析:显然,宫廷版必然是对朱元璋进行美化,不可信,而民间版则是进行丑化,也不可信,因此,对朱元璋真相,只能是有待考证。答案:D9.(北京宣城文综)右图机构的设置,受冲击最大的机构是()A.内阁B.六部C.中书省D.议政王大臣会议解析: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妨碍了君主专制,而军机处加强了君主专制,极大地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答案:D10.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4位皇帝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坐在一起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皇帝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议论()A.都符合史实B.只有明成祖说法与史实不符C.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D.都与史实不符解析:秦始皇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说法符合史实;唐朝三分相权确保君权独尊,唐太宗说法符合史实;明太祖废丞相,设立殿阁大学士,到明成祖始设内阁,明成祖说法不符合史实;中国自秦始皇就开始皇位世袭,雍正帝说法不符合史实。答案:C11.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的“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A.明朝废除宰相制度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C.清朝设置军机处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解析:“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指的是17、18世纪中国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的设置使封建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故选C。答案:C12.(江苏徐州第一次调研)为加强君主专制,自秦汉直至明清,都采取集权于上而分权于下的方式,以内侍、贵戚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并逐渐架空之。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方式的是()A.御史府内阁军机处B.中朝内阁军机处C.中朝中书门下军机处D.尚书省都察院内阁解析:中朝出现于汉武帝时,由皇帝左右亲信近臣构成,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决策,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则形成了外朝,被拒于政治决策之外,相权削弱,君权加强。内阁正式设立于明成祖时,后来权势和地位逐步提高,权压众臣,六部百司实际上被架空,皇权进一步加强。军机处由亲臣重臣组成,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皇权达到顶峰。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小题24分,第14小题16分,共40分)13.(海南海口模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统治者继往开来,精心制定的监察制度,在不同时期曾经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仔细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夏商周三代的国家事务中已有监察的因素或监察的活动。春秋战国时的御史已兼有监察的使命。但这个时期尚未产生专门的监察机构。秦设置御史大夫为中央监察机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的同时,地方设立十三州刺史,监察地方官吏。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御史台直接受命于皇帝,机构初步统一,监察权扩大,自皇太子以下无所不纠。隋设御史台、司隶台、竭者台,分别负责内外监察。唐在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地方则分十道(后增至十五道)监察区,形成比较严密的监察网。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御史台仍设三院。地方设监司和通判,直属皇帝。元朝,地方设行御史台,统辖二十二道监察区,还制定了一整套监察法规。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清朝,地方监察沿用明制。材料二宋代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材料三元世祖时明确规定:“凡有官守不勤于职者,勿问汉人回回,皆以论诛之,且没其家。”——《元史》卷十,《世祖纪》“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明史·职官志》清皇太极下诏:“凡有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骄肆慢上、贪酷不清、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倘知情蒙弊,以误国论。”——《大清会典·事例》卷九百九十八(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6分)(2)材料二中,宋代对担任监察官员的资格有何要求?(不得照抄原文)根据你的理解,“月课”“辱台钱”可能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4分)(3)根据材料三,分析元明清时期在吏治方面的特点。(4分)(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政治方面的重要影响。(6分)(5)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对今天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何启示?(4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进行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从“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可以看出担任监察官员的资格。第二小问“月课”“辱台钱”制度规定每月或每日必须奏事、弹人,这有可能导致职权滥用。第(3)问根据材料三,从对官吏的监察和对犯罪的监察官员两方面来思考。第(4)问从两方面展开评价。第(5)问从加强民主与法制的角度回答,其他的言之成理亦可。答案:(1)①监察制度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而发展、完善。②监察组织严密、独立,从中央到地方逐渐形成系统。(或监察机构基本上从行政系统中独立出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机构和职官,自成体系)③监察官员由中央任免、受中央监察机构直接统领,有相对的独立性。(2)要求: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或从政经验)。不良后果:往往会导致御史滥用职权。(3)①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重奖重罚。②对犯罪的监察官员从严惩处。(4)①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加强了君主专制;监察官员惩治贪官污吏,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法律、法令的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②会导致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等。(或答制度严密,但以专制皇权为依托的古代监察制度无法克服其弊端等也可)(5)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反腐倡廉;精简机构,提高效率。(其他言之成理也可)1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图4材料二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材料三见右图请回答:(1)图1反映的周朝的重要政治制度是什么?(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图2、图3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4分)(3)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4)观察图4,思考该机构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设置影响是什么?(6分)解析:本题考查君主专制加强和中央集权的巩固。第(1)问可以从“嫡长子继承制”看出是宗法制,从“主要封国”可知是分封制。第(2)问从图2可知秦始皇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的权力受到御史大夫的牵制。图3是唐朝三省六部制度,中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