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枝江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提升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湖北省枝江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提升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湖北省枝江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提升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湖北省枝江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提升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湖北省枝江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提升模拟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统一南北B.三征辽东C.开通大运河D.创立科举制

2、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曰:“久早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确立于以下哪个皇帝统治时A.隋文帝B.隋炀帝C.武则天D.唐玄宗

3、唐太宗、武则天先后设立安西都户和北庭都护管理西域,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这些措施的根本作用是(

)A.强化了对西域和西藏的管理B.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C.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巩固D.为了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4、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不少皇帝励精图治,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描绘唐玄宗统治前期“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开皇之治”

5、被称为“诗圣”的唐代著名诗人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韩愈

6、唐玄宗统治前期“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而后期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造成这样极大反差的转折点是(

)A.陈桥兵变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D.朱温叛唐

7、下图所示漫画反映了宋朝(

A.重用武将来制约文官B.军队的战斗力增强C.内外政治局势紧张D.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8、到了南宋时期,人们的主食主要来自于()A.水稻B.小麦C.玉米D.粟米

9、宋代时,下列生活方式存在的有(

①东京的居民烧煤做饭

②使用景德镇烧制的瓷器

③四川地区使用交子

④到瓦子进行娱乐活动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②④

10、宋、西夏、辽是多民族纷争和交触的时代,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示了各民族风俗的丰富多彩,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这一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地方军阀割据B.南北政权对峙C.民族政权分立D.战乱不息2.下图是北京通州辽代墓葬出土的酱釉马镫壶。该壶用北宋定窑技术烧制,造型仿照皮水囊,扁身双孔,便于穿绳携带。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

A.辽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B.契丹族与汉族的文化交融C.宋代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D.蒙古的崛起与元朝的统一

11、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及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二十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铁木真在“政治和战场上的光辉”是(

)A.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B.建立元朝,灭亡南宋C.抗击倭寇,反抗侵略D.平定叛乱,巩固边疆

12、小明想做一个以“古代英雄故事会”为主题的专题小讲座,他搜集了以下资料,据此判断,他讲座的内容有可能是(

【1视频】:《零丁洋在哪里》

【2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音乐】:《正气歌》

【4故事】:组织南宋余部进行反抗斗争A.戚继光抗倭B.郑和下西洋C.文天祥抗元D.郑成功收复台湾

13、“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该谚语可用于直接研究宋代A.商业贸易的繁荣B.繁华的都市生活C.人口的快速增长D.江南经济的发展

14、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A.安装有指南针的海船出海远航B.工匠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C.说书人在娱乐场所“瓦肆”讲《红楼梦》D.人们传诵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15、“《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史、军事史为主,尤其对于战争的记述,精彩纷呈,充满了辩证法,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材料叙述了《资治通鉴》的(

)A.内容和目的B.特点和影响C.背景和条件D.地位和作用

16、戚继光在平息倭寇的斗争中,注重“彼以何器,我必求长于此”、“长短相杂,刺卫兼合”。据此可知,戚继光A.注重发展优势武器B.反对“以夷制夷”的策略C.固守中国传统文化D.主张改革部队的教育训练

17、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独创性的象征。下列关于明长城的起止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C.西起陇西,东到山海关D.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18、朱元璋认为:“西洋诸国,素称远蕃,涉海而来,难计岁月。其朝贡无论疏数,厚往薄来可也。”受此观点的影响,郑和下西洋(

)A.展开贸易赚取大额的利润B.积极开拓发展新海上航线C.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奇珍D.慷慨送礼以展现大国风度

19、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外有满洲侵扰,内有农民起义,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这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是A.张献忠B.李自成C.多尔衮D.皇太极

20、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到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A.回族B.匈奴族C.党项族D.女真族

21、明清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B.统一多民族的建立C.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时期

22、清朝时期的戏剧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A.豫剧B.越剧C.京剧D.评剧

23、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1661年,郑成功率军横渡台湾海峡B.1683年,台湾归入了清朝的版图C.郑成功去世后,其子继续治理台湾D.台湾府的设置有效地巩固东南海防二、综合题

24、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国家治理”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从治世走向盛世―唐朝】材料一

唐太宗、唐玄宗初期的统治措施表(部分)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太宗与唐玄宗初期时期出现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

【辽阔疆域的治理―元朝】材料二:忽必烈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1260年即汗位,开始按中国传统的王朝年号纪年。1271年,改“大蒙古”国号为元,1272年迁都于大都。在位期间,忽必烈注意选用人才,重用汉臣,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忽必烈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新秋序建立者。

(2)材料二中的哪些措施表明忽必烈在建立“新秩序”的过程中受到了汉族文化的重要影响?他主导建立的元朝“新秩序”主要有哪些“新”表现?

【封建政权的巩固―明与清】材料三:自秦代以来辅佐天子处理国政的相位,至是废去,遂成绝对君主独裁之局面。——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废去“相位”的君主。材料四:军机处能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而且对维护国家统一具有积极意义,但却助长了皇帝独断专权,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摘编自《政治文明历程》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处的设立产生的影响。

25、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朝皇帝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1)材料一中“唐朝皇帝”指的是谁?依据材料概括文成公主入藏有何历史作用?材料二

西藏地方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金瓶掣签。该制度规定,将几个灵童的名字写在象牙签上,装入瓶中,由驻藏大臣掣签确定。然后报请清廷批准,才能成为合法的继承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金瓶掣签”反映了清朝对哪一地区的管辖?除此之外,清朝还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

(3)综合上述材料及其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26、读图回答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