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康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通关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江西省南康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通关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江西省南康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通关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江西省南康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通关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江西省南康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通关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下图水利工程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该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A.沟通南北并巩固统一B.增强了军事防御力量C.使漕运取代海上贸易D.解除长安遭受的军事威胁

2、下面人物或词语与科举制直接相关的有

①隋炀帝

②“金榜题名”

③唐太宗

④殿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年号的掌握便于我们更准确的了解历史。下面对应关系有误的一组是

①开皇五铢钱

②靖康通宝

③贞观十骥

④开元通宝A.开皇五铢——隋文帝B.靖康通宝——宋钦宗C.贞观十骥——唐太宗D.开元通宝——武则天

4、唐朝之所以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繁荣景象,是因为当时的统治者

①重用贤能,励精图治

②以民为本,发展经济

③任用酷吏,打击旧贵族

④重视文教,注重吏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有学者认为,他是一位“苦难诗人”和历经沧桑的时代歌手,其诗风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其诗作有“诗史”之称。“他”是(

)A.李白B.杜甫C.辛弃疾D.苏轼

6、五代开国君主即位前的官职都是某地的节度使,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五代时期是唐后期藩镇割据的延续B.中国正走向统一C.五代时期国家陷入四分五裂D.原有朝代再次复兴

7、如图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政权更替示意图,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B.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C.早期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8、“凡是种田的人家,必须正确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宁可种少种好,切不可贪多种不好。”材料意在强调(

)A.改进工具的意义B.顺应天时的必要C.人多地少的矛盾D.精耕细作的重要

9、下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上面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的发现,印证了宋代

A.民族关系和睦B.商品经济繁荣C.君主专制强化D.中外交通发达

10、北宋时兴起,有瓷都之称的是(

)A.开封B.临安C.洛阳D.景德镇

11、“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历史记载浓缩了蒙古帝国从兴起到完成大一统的过程。其中“灭女真”是在(

)A.1127年B.1227年C.1234年D.1279年

12、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示意图所示历史现象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B.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已经消除C.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D.境内各民族已经完全交融

13、比较“唐宋北方与南方诗坛占比图”,二者的差异可以说明(

A.民族交融利于文化发展B.经济重心南移促使南方文化的发展C.宋代文化发展优于唐代D.隋唐时期的科技进步推动文化发展

14、“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它的作者是()A.苏轼B.李清照C.辛弃疾D.岳飞

15、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是A.宋应星——《农政全书》B.汤显祖——《牡丹亭》C.罗贯中——《三国演义》D.司马光——《资治通鉴》

16、诗词创作常常依据一定的历史背景。民族英雄戚继光曾作诗:“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诗中的“危”是指(

)A.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B.沙俄侵扰东北C.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澳门居住权D.东南沿海倭寇猖獗

17、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鸭绿江边、嘉峪关B.临洮、辽东C.嘉峪关、辽东D.临洮、嘉峪关

18、“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习总书记这段话中提到的航海家是(

)A.B.C.D.

19、建立清朝的少数民族是(

)A.女真族B.党项族C.契丹族D.蒙古族

20、我国有56个民族,元朝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

)A.女真族B.契丹族C.回族D.党项族

21、某同学在学习清朝历史的时候,制作了如下学习卡片。与此卡片对应的选项是(

)学习卡片表现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开放广州一处为对外通商口岸目的维护清王朝统治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

A.社会风貌B.民族交往C.文化专制D.闭关锁国

22、兴起于清朝中后期,被称为“国粹”的剧种是A.昆曲B.杂剧C.豫剧D.京剧

23、康熙二十-年(1682年)九月,郑氏集团派人到福建(同清廷)议和,请求“照高丽外国之例,称臣奉贡”。康熙帝表示台湾不可与高丽外国比”.拒绝郑氏的请求。对以上材料中康熙帝的做法评价正确的是A.挫败了外来势力的入侵B.加速了闭关锁国的进程C.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D.加强了与少数民族政权的联系二、综合题

24、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四: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制度?从材料内容看,该朝代为巩固统一,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

(2)材料三记载的哪朝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3)材料四中的“军机处”由哪位皇帝设置?请简要评价此举措的影响。

(4)由材料一到材料四说明皇权和相权有什么变化?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藏族地区,高层管理上未采取行省制度,而由中央宣政院直辖,实行政教合一的管理模式,可以视为元朝的“特区”。但元朝与藏区的关系并不限于宗教和文化,而是有实在的行政管理,包括设官命职、开辟道路、建立驿站、清查户籍等等,只不过在管理中注意尊重当地习俗,尽量通过宗教途径来处理问题。——摘自张帆《元朝的多民族统一与国家认同》

(1)据材料一,指出元朝对藏族地区管理的特殊之处。材料二

清朝前期对西藏地区管辖简表帝王措施顺治帝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政务乾隆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进一步加强驻藏大臣的地位和职权在承德避暑山庄北面修须弥福寿庙供六世班禅居住(2)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前期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方式。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元朝和清朝前期在民族政策方面的共同点及历史意义。

2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正在筹划“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任务。

任务一【制作卡片——感悟人物精神】

(1)一组的同学们收集了下面四幅图片,请你从中任选一幅,和他们一起制作学习卡片。

任务二【欣赏诗歌——见证历史兴衰】

(2)二组的同学们整理了下列唐诗中的名句,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下列唐诗从哪些方面反映了唐朝的“盛”与“衰”?

任务三【阅读材料——体会中国智慧】

(3)三组的同学们搜集了下面一段材料,请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中国的科技发明使“人类的文明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