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通关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山东省聊城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通关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山东省聊城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通关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山东省聊城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通关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山东省聊城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下册高分通关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的“人民币”等,“人民”一词频繁的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A.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B.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D.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新中国建立初期进行的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及西藏的和平解放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B.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C.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D.确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3、下图反映的是农民在土地确权工作中取得的新的权利,它开启了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的“闸门”。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使土地所有权发生的变化是(

A.地主所有变为农民所有B.土地国有变为农民所有C.农民所有变为国家所有D.土地国有变为地主所有

4、下列时间轴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历史,其中(

A.①段出现“大跃进”等“左”的错误B.②段主要任务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C.③段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D.④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5、1953年春,河南省安阳县一个村18户贫下中农组织起来进行生产。一些富裕户讽刺地说:“没有见过鸡毛能上天!”18户农民誓不向困难低头,坚持“非叫鸡毛上天不行!”他们经过一年齐心协力的苦干,实现了“鸡毛也能绕天飞”的奇迹。这说明当时(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B.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C.土地改革运动的效果D.资本主义改造的成就

6、1958年秋,某公社绘制了一幅壁画《千斤萝卜》,并编了顺口溜:“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

A.它说明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建设社会主义B.它反映了大跃进时期农业生产的成就C.它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的表现D.它反映了我国农业科技技术的进步

7、下列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同学设置的“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专题展板。由此可见,该奋斗历程围绕的核心主题是(

A.实现人民当家作主B.实现中华民族复兴C.完成民主革命任务D.捍卫祖国完全统一

8、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中共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C.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D.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9、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①全方位

②多层次

③宽领域

④深层次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新中国成立后,许多人的名字都带有时代烙印。下列四人中年龄最大的应该是(

)A.王文革B.向小康C.张建国D.刘跃进

1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四个全面”是指(

①全面对外开放②全面深化改革③全面依法治国④全面从严治党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12、这是中国境内最适宜各少数民族发展的制度,西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得到尊重,西藏人民同他兄弟民族一样享受民族政策规定的权利,在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自愿地逐步地进行改革,发展西藏各项事业。该制度是(

)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市场经济体制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3、中华民族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经说,“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正确的认识有(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②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③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加强两岸经贸往来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4、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A.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构想

15、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的标志性事件是(

)A.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B.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C.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D.“九二共识”

16、“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这是毛泽东1953年2月给海军的题词。我国第一支海军舰队是A.东海B.北海C.华东D.南海

17、它是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第一份意义非凡的公共产品,对战后初年国际秩序的构建,特别是亚洲地区的安宁与稳定产生了重大影响,直至今天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国际友好合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指(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一国两制”基本制度C.“求同存异”方针D.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8、下列不属于“文革”时期的成就的是A.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B.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C.1965年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A.无偿没收B.赎买政策C.平均分配D.成立乡镇企业二、综合题

20、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侵略史,也是一部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王朝消除了内外两个致命威胁,舒缓了一口气,随后的一段时期,清朝表现出一种相当显著的复兴气象。这种气象体现在:镇压捻军和回民叛乱、恢复传统秩序和儒家政府、保持与外国列强之间的和平,以及采纳西方的外交实践与军事和技术手段来发起自强运动。——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三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空前凶猛,中国的抗争亦随之激烈。抗争有两种类型,动机虽都是为了自救,但采取的方式大相径庭。一为观察世界形势,认为必须进行政治改制运动,才能与西方并驾齐驱;一为昧视时代潮流,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成为暴力反洋运动。——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材料四

1900年,西方列强悍然发动了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空前屈辱的条约。1901年初,掌握清政府实权的慈禧太后借光绪帝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后之欢心。”

(1)根据材料一,你如何理解“脱出常轨,改道变形”?请写出中国步入近代的标志性事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王朝消除的“内外两个致命威胁”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说明实现“自强”的途径。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中“政治改制运动”“暴力反洋运动”各指什么运动?二者出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中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的条约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这一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5)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两个19世纪末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

21、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农业生产水平大大低于1936年的水平,全国农业生产降了25%,其中粮食下降了22.1%。美国政府称,由于中国人口太多,没有政府能有效地解决人们吃饭的基本生活问题。但到1952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已经比1949年增加了44.8%。——摘编自胡鞍钢《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1949-2012年)》等材料二

1978―1989年,中国粮食进口大幅度上升,年平均粮食进口量达到1262.1万吨。与此同时,1979年我国以低于市场价格向农民征收的粮食数量则从755亿斤降到.700亿斤,1982年更是进一步降至606.4亿斤。这得到了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的极大欢迎。从1980年开始,国家还用进口的粮食在棉、糖产区实行换购、奖购农民自种的棉花、糖料,鼓励农民多种棉花、糖料,从而推动了有关产业的发展。——摘编自叶明勇《新时期农村经济改革成功的原因再探》材料三

2008年5月1日,美国《生物能源文摘》公布的研究报告称,中国目前公布的年人均消费肉类是53公斤,比美国少4.5成,如果中国人吃肉与美国人一样多,全球额外需要2.77亿吨饲料粮,因此“世界粮价飙涨是由中国人大量进口粮食造成的”,全球粮食危机是由于中国人开始吃肉造成的。——朱华雄、瞿商《粮食安全:中国的还是全球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