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乡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模考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浙江省桐乡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模考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浙江省桐乡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模考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浙江省桐乡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模考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浙江省桐乡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模考考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五口通商之役开始打破清朝和外国人交涉时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迷梦。材料中的“五口通商之役”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下列属于英法联军罪行的是(

)A.镇压“二次革命”B.火烧圆明园C.镇压萍浏醴起义D.旅顺大屠杀

3、“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材料描绘的是(

)A.虎门销烟B.三元里抗英C.太平天国起义D.义和团运动

4、在清政府被迫签订某条约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上述材料旨在说明该条约的签订使(

)A.外国侵略势力进入东南沿海B.中国政府愈加腐败C.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D.中国开始丧失贸易主权

5、1900年前后,在清廷的默许下,义和团大量涌入京津地区。义和团的“旗号”是(

)A.自强求富B.反清灭洋C.扶清灭洋D.自由平等

6、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从下列中国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的是(

A.政治体制变化B.思想文化变化C.国家领土变化D.国际地位变化

7、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此规定出自(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临时大总统宣言书》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资政新篇》

8、某同学搜集了下侧的研究材料,据此可以判断他的研究主题是

A.袁世凯逐步走向专制独裁B.北洋政府投靠帝国主义C.袁世凯逼迫宣统帝退位结束帝制D.北洋军阀的分裂与割据

9、口号往往反映一场运动的目的和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口号先后顺序是()

①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②民族、民权、民生

③变法图强④“德先生”“赛先生”A.②①③④B.③②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

10、“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闻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材料表明五四运动中(

)A.工人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B.青年学生始终是运动的主力C.全国掀起首次工人运动高潮D.反对外国侵略但又盲目排外

11、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A.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C.推翻了军阀政府的统治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

12、李明同学在参观某一近代革命纪念馆是,看到有“军旗升起的地方”的字样,该纪念馆可能是(

)A.五四运动纪念馆B.南昌起义纪念馆C.秋收起义纪念馆D.遵义会议纪念馆

13、1935年,党中央在下图所示的地方召开了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关于这次会议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制定方针,武装起义B.生死攸关,历史转折C.思想建党,政治建军D.发动群众,抗战胜利

14、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的目的是(

)A.停止内战,联共抗日B.打回东北去C.夺取最高领导权D.开赴延安,攻打共产党

15、假如你在百度搜索输入“1937年12月13日”“30万人以上”“日本的滔天罪行”这三个关键词,搜索结果最有可能出现的事件是(

)A.旅顺大屠杀B.卢沟桥事变C.南京大屠杀D.常德细菌战

16、下列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B.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计划C.建立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D.重视发挥农民革命作用

17、抗战开始后,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起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在(

)A.豫皖苏边区B.晋察冀边区C.陕甘宁边区D.晋鲁豫边区

18、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人民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

19、贴春联是中国的春节习俗。春联的内容不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还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写照。下列春联可能在1946年的春节出现的是(

)A.浴血抗战雪国耻,和平犁铸建芳园B.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C.青竹滴翠百花艳,人民公社万年春D.改革开放添异彩,经济建设展宏图

20、史学家金冲及在分析解放战争时指出,导致战争胜败“更重要的是人心的向背,也就是谁能得到中国最大多数民众的支持”。解放战争期间,使中共赢得“最大多数民众的支持”的举措是(

)A.实施土地改革B.开展大生产运动C.进行游击战争D.创建工农红军

21、鉴于张謇在近代史上对实业和教育的贡献,我国开工建设的万米级载人深渊器科考母船被命名为“张謇”号。张謇在上述领域的贡献有()

①创办大生纱厂②创办《新青年》③创办《生活》周刊④创办南通博物苑A.①③B.①②C.①④D.②③

22、20世纪20年代初期一次民意测验表明,爱吃中餐者占77%,爱吃西餐、中式西餐、兼食中餐者占23%。中西餐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民国饮食业的新格局。材料反映了民国时期(

)A.民主共和的进程B.新式教育的出现C.文学艺术的发展D.社会生活的变化二、综合题

23、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某校八年级一班历史兴趣小组就“国共两党的发展史”专题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材料一:1924年1月,在孙中山的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二:我跟蒋先生(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张学良口述历史》材料三: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材料四:1945年,毛泽东、蒋介石和美国特使赫尔利在重庆的合影。(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列举一个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2)根据材料二,为了使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什么事变?这个事件解决之后,国共两党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列举共产党军队和国民党军队抗战战役各一例。

(4)材料四图片涉及的重大事件是什么?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24、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救国救民新出路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到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减少10万匹。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佣工人进行生产。——《中国近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上海轮船招商局”等民用企业兴办的目的。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材料二

“尽管清末变法运动最终失败,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末变法”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清末变法”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三

辛亥革命宣告了自秦统一以来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正式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民主共和成为时代的潮流。——人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用书》

(3)根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迈向近代化的两大重要成果。

(4)综合上述三个材料,概括近代中国人民走向近代化经历的发展阶段。

25、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材料二中华帝国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需几艘三桅战舰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材料三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材料一中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