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_第1页
第一章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_第2页
第一章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_第3页
第一章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_第4页
第一章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通州区医师定期考核

业务水平测评培训

中医基础理论

北京市通州区卫生局

2011年1月

第一章中国医药学发展概况

一、中国医药学的起源

我国第一部药物学“神农本草经”,就是后人为了纪念原始社会人们的贡献,托名神农

而写的。在使用石器的过程中,逐步发明了石针来治病,所谓硬石这是针灸疗法的起源。

殷商时期,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有了显著的发展,青铜器的广泛应用,促使发明了银针、

金针医疗工具。

二、中国医药学的形成

约在公元前5—3世纪,即战国时期,直到秦汉时代完成,产生了我国医学最早的一部

医书一一“内经”。“内经”包括《灵枢》、《素问》两部书,共18卷,162篇,它总结了秦

汉以前的治疗经验和理论知识,它是无数医家共同创造的结晶,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

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

在公元前2世纪,便已著成了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书《神农本草经》。该书中载有药物

365种(内有重复的18种,实得药物347种)外,并总结和肯定了有关药物方面的一些基

本理论知识,从而奠定了我国药物学的基础。例如,将药性分为寒、热、温、凉四性(此

外尚有平性),将药味分为酸、苦、甘、辛、咸五味(此外尚有淡味)等。

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公元145—219年),著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后世称张仲景为“医圣”。

东汉末年,华佗(公元141—208)创用麻沸散,给患者麻醉后施行手术。据记载他可

以做三种手术:①施行剖腹扩创;②刮骨疗毒;③脑外科等手术。他还创五禽戏,强调体

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三、中国医药学的发展

晋代著名医学家王叔和著《脉学》十卷;巢元方(公元610年)等人集体编写的“诸

病源候论”,总结了晋魏以来的医疗和成就,内容共有50卷之多,反映了医学理论和临床

实践的进一步提高。

唐代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公元581—682),他的学术思想在他的两部巨著中有明确记

(一)《千金要方》共30卷,包括临床各科、诊断、治疗针灸,食疗以及预防、卫生

等各个方面。他第一个把妇、儿科从内科分离出来。

(二)《千金翼方》其内容以本草、伤寒、中风、杂病和疼痛等记述尤为突出。该书收

载了800多种药物,并对其中200种的采集和炮制作了记述,补充了许多治疗方法,以备

临床应用。

后人称之为“金元四大家”的代表人物是:

1.刘完素(公元1110-1200)金时河北省河间县人,提出“降火益水说”。提出的治

疗原则是:降心火,益肾水。用药多属寒凉,故人称他为''寒凉派二他的代表著作有《素

部玄机原病式》。

2.张子和(公元1156-1228)金时河南人,提出“邪去正安说”。尤其注重下法,故

人称之为“攻下派”著有《儒门事亲》。

3.李东垣,又名李杲(公元1180-1251)元时河北定县人,提出“胃气为本说”。发

明了“补中益气”即补脾益胃的治疗方法。因此后人称李氏为“补脾派”。李氏的代表著作

有《脾胃论》等。

4.朱丹溪、名震享(公元1281—1358)元时浙江人。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

说。因而在治疗上注意滋阴,后人称之为“滋阴派”著有《局方发挥》等。

清代医学成就,主要是温病学说,著成《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温证论治》等书。

叶天士(公元1667—1746),是当时的代表人物,著有《临证指南》等,对于温病的理论和

治疗作出了巨大贡献。与他同时和在他以后的有薜生、白吴鞠通、王孟英诸人,后人称为

清代温病四大家。

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兼药学家李时珍(公元1518—1593)撰成《本草纲目》一书,共25

卷,总为16部,60类。载药1892种。李时珍被尊为世界四大科学家之一。

四、针灸学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第一部针灸书是“灵枢”,这本书成于战国时期。

晋代皇甫谧(公元215—282)著针灸专书《甲乙经》,可称为第二次总结性的针灸专著。

宋代针灸学家王惟一,考定了明堂图经络孔穴,并主持设计铸作立体铜人孔穴模型,

刻有十四经的经穴名称和位置,对于学习和运用针灸学有很大贡献。

第二章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反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一是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它贯串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

和处理方法。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

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

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

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

质的证。

“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第三章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

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

运动变化之中。

一、阴阳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

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

和宁静等。

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

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从人体

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

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来分,五脏(心、肝、脾、肺、肾)属阴,因其功能以静为主;六

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属阳,因其功能以动为主。五脏之中又可根据其

位置分为阳脏(心、肺)和阴脏(肝、脾、肾),每一脏腑之中又可将其功能归为阳,而其

物质归为阴。此外,经络亦可分为阳经、阴经等等。

阴阳学说还可用来概括中药的性味,一般来说,寒、凉药属阴,温、热药属阳;味酸、

苦、咸者属阴,味辛、甘、淡者属阳;具有收敛、沉降作用者属阴,而具发散、升浮作用

者属阳。

二、五行学说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根据五行学说,"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

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嵇”,凡

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日从革",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

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水日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生木。相生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如木生火,也就是木为火之母,火则为木之子。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金克木。

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

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

以又被称为反克或反侮。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归属于五行。从五脏的资生来看,肾水之精以养肝木,

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降以助

肾水。

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来看,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即金克木;肝气条

达,可以疏泄脾土的郁滞,即木克土;脾的运化,可以避免肾水的泛滥,即土克水;肾水

的滋润,能够防止心火的亢烈,即水克火;而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即

火克金。

中医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提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

1.补母,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在针灸疗法中,凡是虚证,可以补其所属的母经

或母穴,如治疗肝虚证时,选取肾经合穴阴谷。此即虚则补其母,补母则子安。

2.泻子,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在针灸疗法中,凡是实证,可泻其所属的子经或

子穴。如肝实证可取心经荥穴少府,或本经荧穴行间治疗。此即实则泻其子,泻子则母安。

根据母子相生的关系,提出以下治疗原则:

1.滋水涵木法,即滋养肾(水)阴以养肝(木)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导致的

肝阴不足之证。

2.益火补土法,即温肾阳(火)以补脾(土)阳的方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导致的脾

阳不振之证。在五脏配属五行中,火指心,但自命门学说兴起,对机体的温煦多指为命门

之火的作用,即肾阳的作用。

3.金水相生法,即滋养肺(金)肾(水)阴虚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

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

4.培土生金法,即补脾(土)益气而达到补益肺(金)气的方法,适用于脾胃虚弱,

不能滋养肺而致肺虚脾弱之证。

中医根据五行"相克"规律,创建了以下治疗原则:

1.培土制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土和水,指脾肾两脏,

培土制水,指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以治疗水湿停聚为病,又称温肾健脾法。若肾阳虚

不能温脾阳,则肾不主水,脾不制水,水湿不化,治当以温肾为主,兼顾健脾。

2.抑木扶土法,适用于肝的疏泄太过,木旺乘土之证。木和土,乃肝脾两脏。抑木扶

±,即疏肝健脾以治疗肝旺脾虚,又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

3.泻南补北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心主火,火

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

4.佐金平木法,适用于肺失清肃,肝火偏盛之证。金和木,乃肺肝两脏。佐金平木,

即清肃肺气以抑制肝木,又称清肺泻肝法。

第四章藏象学说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

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

-、脏腑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以五脏为中心,

一脏一腑,■•阴一阳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其共同特点是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各种精微

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其共同生理

特点是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粕;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

女子胞(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

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心:有心包卫护于外。心为神之主,脉之宗,起着主宰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素问•灵

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主血脉,

二是主神志,并与舌、面等有联系。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心开窍

于舌。舌为心之苗窍。

肝:位于上腹部,横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藏血,肝开窍于目,在体合筋,

其华在爪。肝与胆本身直接相连,又互为表里。肝主疏泄。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以及维持气血、津液的运行三

方面。肝开窍于目。

脾:位于中焦,在横膈之下。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和胃相

为表里。人出生后其生命活动的维持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

故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在体合肌肉,主四

肢。

肺:居胸腔,在诸脏腑中,其位最高,故称"华盖"。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

故又称"娇藏"。肺与大肠相为表里。其主要生理功能有: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和肃

降,肺主通调水道。肺开窍于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主气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即

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

肾:位于腰部,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为〃先天之

本”。肾在五行属水,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精有精华之意,指人体最重要的物

质基础。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

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充实壮大,”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转输五脏六

腑,成为脏腑之精。肾藏精,主生长发育;肾主水司开阖的作用;主纳气。

胆:居六腑之首,又属于奇恒之腑。胆与肝相连,而为表里。《素问•本输》称〃胆者,

中精之府”内藏清净之液,即胆汁,胆汁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由于胆本身并无传化饮

食物的生理功能,且贮藏精汁,故又属奇恒之腑。

胃:居于膈下,腹腔上部,中医将其分为上、中、下三部。胃的上部称上脱,包括贲

门;中部称中脱,即胃体部位;下部称下皖,包括幽门。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

水谷,胃以降为和,与脾相表里。胃主通降,以降为和;主受纳、腐熟水谷,故称胃为"太

仓",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素问•玉版》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

胃也是;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胃的受纳腐熟水谷功能必须与脾的运化功能相配合,故

脾胃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功能概括为''胃气胃气的盛衰有无,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生命

活动及其存亡。因而又称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

小肠:位居腹中,与心相为表里。主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

大肠:居于下腹中,上接小肠,下接肛门。大肠与肺相表里。《素问•灵兰秘典论》说: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膀胱:位于小腹中,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尿和排尿。其与肾直接相通,又相表里。《素问•灵

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上焦为膈以

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中焦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下焦为脐以下部位,

包括肾、膀胱、大小肠、女子胞等。三焦与心包络相表里。三焦的生理功能一为通行元气,

二为水液运行之道。三焦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故说:”三焦者,气之所终始

也"。上焦主气司呼吸,主血脉,其特点主宣发,将饮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敷布周身,如

雾露一样可以滋养全身脏腑组织,因而喻为〃上焦如雾中焦主运,即腐熟水谷,运化精

微,以化气血,故喻之为''中焦如混"。"讴"即饮食水谷腐熟时的泡沫浮游状态。下焦主分

别清浊、排泄尿液与大便,具有向下、向外排泄的特点,故称“下焦如渎"。"渎”指沟渠。

脑:居颅内。《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的''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中的“脑

为髓之海”,指出了脑是髓汇集而成,而且说明了髓与脑的关系。清代的王清任的《医林改

错》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脑的功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把忆、视、听、嗅、言等感

官功能都归于脑。

髓:其生成与先天之精、后天之精都有关系,其功能有养脑、充骨和化血三个方面。

骨:有贮臧骨髓和支持形体的作用。

脉:其生理功能可概括为两个方面:•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即血脉对血的运行有一定

的约束力,使之循着一定方向、一定路径而循环贯注,流行不止。二是运载水谷精微,以

布散周身,滋养脏腑组织器官。

胆:附于肝之短叶间,与肝直接相连。胆与肝又互为表里。

女子胞:位于小腹内,为女性的生殖器官。其主要功能为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

二、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心与肺:”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心主血,肺主气,心与肺的关

系,是气和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心与脾:心主血,脾统血,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的生成和运行两个方面。

心与肝:心主血,肝藏血。心行血功能正常,则血液供应充分,肝有所藏;如果肝藏

血功能失常,心无所主,血液运行也会受影响。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和情

志与这两脏均有密切关系。心、肝病变也都可表现为精神、心理活动的异常。

心与肾:心位居于上属阳,五行属火;肾位居于下属阴,五行属水。在正常情况下心

火应当降于肾,以助肾阳温肾水,使肾水不寒;而肾水则须上济于心,以资心阴,从而防

止心阳过亢。心肾之间的这种正常的相互帮助、相互制约的关系,被称为"心肾相交”。

肺与脾:肺与脾的关系主要涉及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方面。人体之气的主要

是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之气所组成。故肺的呼吸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的健

强,是人体气盛的保证。另一方面,津液在体内的输布代谢主要是由肺的宣发肃降、通调

水道及脾的运化水液、输布津液的功能来完成的。

肺与肝:肺与肝的关系主要涉及气机的调节。肺气肃降,肝气升发,升降协调,则气

机通畅。

肺与肾:肺与肾的关系主要涉及津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方面。肾主水,能升清降浊,

负责水液的蒸腾气化;肺为水之上源,可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肾两脏相互配合,共同

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由肺肾二脏相互配合,

共同完成。

肝与脾:肝与脾的关系主要涉及饮食的消化和血液的生成、贮藏及运行。脾运化水谷

的功能及脾胃升降功能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而肝又需要依靠脾胃运化水谷精微,提供营

养,才能保持疏泄功能的正常。

肝与肾:肝与肾的关系主要是精和血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转化的关系。肝藏血,肾藏精。

肝血需要肾精的滋养,肾精又依赖于肝血的化生。中医称之为精血同源,或肝肾同源。

脾与肾: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二者的关系是先后天相互滋养的关系。

脾气的健运,要依靠肾阳的温煦,而肾精也需要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的补充。

(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是阴阳表里的关系。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脏腑之间通过经脉

形成相互络属的关系。

心与小肠:通过手少阴心经及手太阳小肠经互相络属,形成表里关系。

肺与大肠:通过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相络属成为表里关系。肺气肃降可以帮助

大肠的传导功能,而大肠传导正常,又有助于肺气的肃降。

脾与胃:通过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相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脾主运化,胃主受纳;

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脾属阴喜燥恶湿,胃属阳喜润恶燥。两脏一运i纳,一升一降,一

燥一润,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水谷精微的传输。

肝与胆:胆附于肝,肝胆通过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络属而形成表里关系。胆

汁的排泄依赖于肝的疏泄功能,而胆汁排泄的通畅与否,也会影响肝的疏泄。

肾与膀胱:通过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互为络属而成表里关系。膀胱贮尿排尿功

能有赖于肾脏的气化。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的共同特点是传化水谷,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在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和排泄

过程中的相互联系和相互配合。

第五章气、血、津液学说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

津液均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都离不开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因

而气和血,气和津液,血和津液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

响,互为因果。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血,基本上是指血液;津液,是机体

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从气、血、津液的相对属性来分阴阳,则气具有推动、温煦等作用,

属于阳;血和津液,都有是液态物质,具有濡养、滋润等作用,属于阴。

构成人体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中还有"精〃精”在中医学理论上的基本含

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和从饮食中

来的营养物质;狭义之〃精〃,即通常所说的肾中所藏之精,这种精与人的生长、发育和生

殖,都有直接关系。

一、L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

体的各种生命活动均可以用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

(一)、气的生成来自于三个方面:

1.先天之精气:即受之于父母的先天禀赋之气。其生理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肾藏精气;

2.水谷之精气:即饮食水谷经脾胃运化后所得的营养物质;

3.吸入之清气:即由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

(二)、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作用:气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激发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推动经气

的运行、血液的循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2.温煦作用: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气维持并调节着人体的正常体温,气的温

煦作用保证着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及经络的生理活动,并使血液和津液能够始终正常运行

而不致凝滞、停聚。

3.防御作用:气具有抵御邪气的作用。一方面,气可以护卫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另

一方面,气可以与入侵的邪气作斗争,以驱邪外出。

4.固摄作用:气可以保持脏腑器官位置的相对稳定;并可统摄血液防止其溢于脉外;

控制和调节汗液、尿液、唾液的分泌和排泄,防止体液流失;固藏精液以防遗精滑泄。

5.气化作用:气化作用即在通过气的运动可使人体产生各种正常的变化,包括精、气、

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

(三)、气的运动被称为气机,气的功能是通过气机来实现的。气的运动的基本形式包

括升、降、出、入四个方面,并体现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之中。

(四)、根据所在的部位、功能及来源的不同,气分可为以下各类:

1•元气:元气又称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并受后

天水谷精气不断补充和培养。

2.宗气:宗气即胸中之气,由肺吸入之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而生成。宗气

的功能一是上走息道以行呼吸,二是贯注心脉以行气血。

3.营气:营气即运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

营气的功能表现为注入血脉、化生血液及循脉上下、营养全身两个方面。

4.卫气:卫气即行于脉外、具有保卫作用的气,与营气一样,也主要是由脾胃运化的

水谷精气所化生。卫气的功能包括: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

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二、血

血是流行于脉管之中的红色液体,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脉作为血液的循行通道,被称为血之府。

血主要是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其主要来源是摄入的饮食物。

血的主要功能是营养和滋润全身。血液循行于脉管中,周而复始,如环无端。气的推

动作用和固摄作用是血液得以正常运行的保证。

心主血脉,心气的推动,是血液循行的基本动力;肺朝百脉,运行于全身的血液都要

汇聚于肺,合成为宗气后贯注于心脉以推动血液运行;脾气的统摄作用使血液在脉中正常

运行而不致溢出脉外;肝的疏泄功能使气血运行通畅,肝的藏血功能则调节着血液的流量。

三、津液

津液是体内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正常的分泌物。

与气、血一样,津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液的生成是通过胃对饮食的初步消化和小肠的分清别浊、上输于脾而完成的。

津液有滋润、濡养的作用,可以滋润皮毛、肌肤、眼、鼻、口腔,濡养内脏、骨髓及

脑髓;另一方面津液可以化生血液,并有滋养、滑利血脉的作用,是组成血液的主要成分。

此外津液的代谢还有助于体温的恒定及体内废物的排出。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气和血的关系

气属阳,血属阴,气的功能以推动、温煦为主,血的功能以营养、滋润为主。气血之

间存在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的关系。

气为血师指的是气能生血、气能行血及气能统血三个方面。

血为气母指血是气的载体,同时也是气的营养来源。

2、气和津液的关系

气与津液的关系同气与血的关系很相似,主要表现在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

和津能载气四个方面。

3、血和津液的关系

中医认为,津血同源,因为血和津液都是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而来的,全身组织中的津

液渗于脉中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血液如渗出脉外,则成为津液。血和津液同为液体,

均以营养、滋润为主要功能,故二者同属于阴。

第六章经络学说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

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

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形成。《内经》中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

行部位、属络脏腑,以及十二经脉发生病变时的证候;记载了十二经别、别络、经筋、皮

部等的内容;对奇经八脉也有分散的论述;并且记载了约160个穴位的名称。

经络系统的组成: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经络在内能连属于脏

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

一、经脉

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

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

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又名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

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

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

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

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

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它

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其

功能有: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

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

阴脉之海”。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妊娠有关,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

称为“阳脉之海督脉行于脊里,上行入脑,并从脊里分出属肾,它与脑、脊髓、肾又有

密切联系。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

二经脉之海〃,又称〃血海同妇女的月经有关。

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

(三)、十二经别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

经别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位别出,阳经经别合于本经,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的阳经。

它有三个方面的生理功能:1、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2、

别络对其它络脉有统率作用,加强了人体的内部联系;3、灌注气血濡养全身。

二、络脉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和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

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别络具有加强相为表里

两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浮络是循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细小的络脉。

连属部,包括经筋和皮部,是十二经脉与筋肉和体表的连属部分。

三、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其

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故将其划分十二个系统,称为"十

二经筋经筋的作用主要是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四、十二皮部

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络脉,在体表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与之相应,全身的皮肤也就划分

为十二个部分,称十二皮部。皮部,是十二经脉之气散布之所在,由于它居于人体最外层,

所以是机体的卫外屏障。

五、经络的生理功能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

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四个方面。

第七章病因与发病

病因,就是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原因。古代中医病因学将致病因素分

为三种:即外因(如六淫、历气等),内因(如七情)和不内外因(包括饮食不节、劳逸损

伤、外伤、寄生虫等)。

一、六淫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的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

同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的条件,对人体是无害的。淫有太过和浸淫的含意,由于六淫

是不正之气,所以又称其为“六邪是属于外感病的一类致病因素。

(--)、风

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当其太过、不及时,四季均可使人患病。且寒、湿、燥、暑、热

等外邪,多依附于风而入侵人体。故中医认为,风邪实为外感病证的先导,因而《素问•骨

空论》有“风为百病之长"、"风者,百病之始也“。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邪善动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点,故为阳邪。

2.风邪善行数变:风邪致病,发病速、变化快、病位游走不定。故《素问•风论》说:

“风者,善行而数变”。

3.风性主动:动:有动摇不定的含义。某些温热病的热盛动风、阴虚风动,以及内伤

杂病中的肝阳化风、血虚生风等出现的眩晕、抽搐、筋脉强直等症状皆属于“风胜则动"(索

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表现,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二)、寒

寒为冬季的主气,也可见于其它季节。寒邪致病有内寒、外寒之别。外寒指外感寒邪

而言,伤于肌表者,名“伤寒〃;直中脏腑者,名”中寒内寒是人体机能衰退,阳气虚弱

所致。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犯表,卫阳受损,则出现恶寒、无汗、头痛、身痛、发

热等症状。

2.寒性凝滞,主痛:寒邪侵袭,或阴寒内盛,皆可导致阳气不振,气血运行不畅,使

气血凝滞,脉络不通,可出现疼痛。

3.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拘引之意。寒邪犯及肌肤,则毛窍收缩,出现恶寒、无汗、

脉紧等症状;寒邪客于经络关节,则经脉收引,出现筋肉拘急痉挛,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

(三)、暑

暑为夏季之主气。暑病轻者谓伤暑,重者谓中暑、暑湿。暑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暑系夏日火热之气所化,其性炎热,故为阳邪。

2.暑性升散,伤津耗气: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易升易散。

3.暑多挟湿:夏日炎暑,多雨而潮湿,其致病常见四肢倦怠、胸闷、纳呆、便消等症

状。

(四)、湿

湿为长夏的主气。有内湿、外湿之分。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

长夏湿气最盛,故多湿病。内湿是疾病病理变化的产物,多由嗜酒成癖或过食生冷,以致

脾阳失运,湿自内生。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湿性重浊:湿邪犯表,则令人头重身困,四肢酸楚,身不扬;若湿滞经络,流注关

节,则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痛处不移;若湿流下焦,则小便混浊、不利、大便溥

泄,或下利脓血,甚至妇人带下粘稠腥秽等。

2.湿性粘滞:这一特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湿病症状多粘腻不爽,如患者表现为

小便不畅,大便粘滞不爽等;二反映在病程上,迁延时日,缠绵难愈,如风湿病、湿温病。

3.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邪粘滞,留滞于脏腑经络,常常阻遏气机,使

气机升降无能,出现胸脱痞闷,小便短涩,大便澹而不爽等症状。

(五)、燥

燥为秋季的主气,有内燥和外燥之分。人体感受自然界燥气而发病,为外燥,多见于

秋天,故又名"秋燥"。秋燥分温、凉两类:初秋尚热,易感温燥;深秋气凉,易感凉燥。

内燥是疾病病理过程中因津液或精血亏损而形成的。

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临床常见鼻燥咽干、唇裂口渴、干咳少痰、大便干燥、或皮

肤干涩皴裂、毛发失荣等症状。

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司呼吸,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故燥邪伤人,自

口鼻而入,最易犯肺。燥伤肺津,多见干咳少痰,或无痰,痰中带血,无汗或少汗,鼻干

口燥、咽干便秘等症状。

(六)、火

火为热之极。火邪有内火、外火之分。外火多由感受温热之邪而致,或自风、暑、湿、

燥、寒五气转化而来。内火是疾病变化的产物,多由脏腑功能失调或情志过激而致。如肾

水不足,心火上炎;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思虑劳心,引动心火等。

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火性上炎:火为阳邪,其性上炎。其伤人多见上部,心火上扰,常见口舌生疮;胃

火上窜,可见牙龈肿痛;肝火上炎,多见头痛、口苦、目赤、眩晕。感受火邪,阳热炽盛,

出现壮热、烦躁不宁、口渴引饮、或疮疹红肿热痛等症状。

2.伤津、动血、生风:火为阳邪,易伤津耗液,故感受火邪,出现发热、口渴、喜冷

饮、舌红少津、小便短赤、大便燥结等症状最为常见;火热之邪侵犯人体,劫耗阴液,可

使筋脉失其滋养濡润,而出现四肢抽搐、目睛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症状,亦属于

肝风内动的范围;热入血分,则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而致各种出血,如吐血、蚓血、便

血、尿血、皮肤发斑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症状。

二、厉气

彷气,即疫历之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在中医文献中,又有"瘟疫"、"疫

毒"、"戾气"、"异气"、"毒气"、"乖戾之气”等名称。

疫疣的发生与流行,多与下列因素有关:

1.气候因素:自然界气候的反常变化,如久旱、酷热、湿雾瘴气等。

2.环境和饮食:如空气、水源、食物的污染。

3.没有及时做好预防隔离工作。

4.社会因素影响:疫疾的流行,与社会的经济、文化状况有关。一般来说,经济、文

化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疫病较易流行;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疫疣较少流行。

三、七情内伤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机体的精神状态。由于它是

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

1.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内脏密切相关,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

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喜怒思忧恐,简称"五志"。《素问•调经论》说:“血

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本神》又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

笑不休。”故七情与内脏气血关系密切。

2.七情致病的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心主血而藏神,肝藏血主疏泄,脾主运化而位于中焦,是气机升降的枢纽,为气血生

化之源。故情志所伤的病证,以心、肝、脾三脏气血失调为多见。

(2)影响脏腑气机

《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思则气结。”

(3)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四、不内外因(包括饮食不节、劳逸损伤、外伤、寄生虫等)。

劳逸损伤

劳逸,包括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两个方面。

过劳指过度劳累,包括劳力、劳神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过逸指过度安逸,不参加劳动,又不运动而言。《素问•宣明五气论》所说:“久卧伤

气”,即是这个道理。

五、痰饮和瘀血

1、痰饮,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障碍,由津液凝聚而成的病理产物。

2、瘀血,是指全身血脉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或体内存在离经之血未能消散等病

理状况。一般是由气虚、气滞、血寒、外伤等原因所致。

第八章四诊

四诊即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是搜集临床资料的主要方法。

一、望舌象

1.正常舌: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

2.淡白舌: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舌苔白色稀薄。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

3.苍老舌糙苔:舌质淡红、苍老、白苔满布、微黄、粗糙如砂石。湿阻脉络、津不上

承、或暴热伤津。

4.淡白舌白苔:舌质淡白、白苔满布,中部厚如积粉。阳虚热浮,可见于阳虚而外感

湿热。

5.淡白舌黑燥苔:舌质淡白,舌体胖,舌苔灰黑燥裂。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上

蒙清窍。

6.淡红镜面舌:舌质淡红而嫩,边有裂纹,舌面光莹无苔、平滑如镜。胃阴不足或气

阴两虚。

7.瘀斑舌:舌质淡红偏暗,边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瘀血阻络,气血壅滞。

8.淡红花剥舌(地图舌):舌质淡红,舌体歪,舌苔白腻有剥脱,呈地图状。胃之气阴

两虚,痰湿阻络。

9.红舌花剥苔:舌质红而嫩,舌苔白腻花剥,剥脱处光莹无苔,或罩白色透明苔。湿

热伤阴,湿浊未化,已伤阴液。

10.红肿胀舌:舌质红,舌体肿胀、胖大、不能缩入口内,舌尖与中部黄苔,舌边与

根部白苔。湿执熏蒸,血执上壅。

11.淡红藁斑舌:舌标淡红,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舌苔白腻不均匀,中间苔少。

气滞血瘀或久病气血不续。

12.淡红舌白厚腻苔: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腻。气虚血瘀,痰饮停聚。

13.淡红舌厚腐腻苔:舌质淡红,舌体略胖,白厚腐腻苔满布舌面如积粉,表面微有

淡黄色。湿热阻滞三焦。

14.淡红舌黄糙苔:舌质淡红,舌苔黄燥,粗糙如砂石。胃肠热结夹湿,湿热化燥。

15.红舌黑腻苔:舌质红,苔厚腻,边白黄中间黑色。虚阳上浮,湿热内蕴。

16.红舌无苔:舌质红而嫩、中有裂纹,除舌边有少许残存之苔外,余光莹无苔。胃

肾气阴两伤。

17.齿痕舌:舌质略红,舌体胖大而齿痕,舌中间有纵裂,苔薄白而颗粒粗松。脾虚

湿滞,兼有内热。

18.裂纹舌:舌质略细,多数纵裂如刀割,舌苔薄白。素有阴虚,真阴不足,虚火上

炎。

19.裂纹舌:舌质淡白透青紫,舌体胖大,中有深裂纹,舌边裂纹如刀割,舌苔白腻

而不匀。气血俱衰,肾阴不足。

20.红舌白腐苔:舌质红,舌苔白厚,颗粒粗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痰食内聚,湿热

蒸腾。

21.红舌黄腐苔:舌质红,有红点,舌体苍老,舌苔由白转灰黄,厚腐堆起,上有横

直裂纹。湿热秽浊蕴结于里。

22.暗红舌焦黄苔:舌质红而偏暗,苔焦黄如锅耙,厚而有裂。胃肠热结,腑气不通。

23.红舌黄白苔:舌质红,有红点,苔黄白色,厚积满布,如米粉状。邪热湿毒蕴结

于里。

24.暗红舌黄燥苔:舌质绛红晦暗,舌体薄瘦,舌苔厚而焦黄燥裂。实热燥结于胃肠。

25.红绛舌黄黑苔:舌质绛红、苍老、尖有红点,苔薄白转灰黄,根部灰黑垢腻。风

痰上扰,痰热腑实。

26.红绛舌黑糙苔:舌质红绛,有红点,黑色糙裂苔满布,厚积成块。热毒内实,痰

热腑实。

27.红色点刺舌:舌质红,有红色点刺状突起,舌苔白腻,表面微黄。营分郁热。

28.青紫瘦小舌:舌瘦小面青紫晦暗,舌苔白厚腐。寒湿凝滞,气血壅滞。

29.绛紫舌光剥苔:舌质绛紫而暗,舌面光剥无苔。热及营血,伤阴阻络。

30.淡白舌水滑苔:舌淡而胖,边尖满布白滑苔,中根部黄苔,厚腻粘滑。肾阳不足;

湿浊化热。

31.红绛瘦舌:舌质红绛,舌体瘦长,两条黄色垢苔厚积,燥裂成块,余处光剥无苔。

胃肠热结伤阴而兼阴虚火旺。

32.红胖瘀斑舌:舌质红绛有瘀斑,舌体肿胀,舌面有破损,苔白滑兼有酱色。湿毒

内盛。

二、嗅气味

1、主要是嗅病人口气,汗气,痰涕及大、小便的气味等。口臭,多为肺胃有热,或有

部齿;或口腔不洁;口出酸臭味,多是胃有宿食,消化不良;口出腐臭气,多是牙疳,或

有内痈。

2、汗有臭秽气味,为瘟疫;汗有腥膻气味为风湿热久蕴于肌肤。

3、咳吐浊痰脓血,有腥臭味,多是肺痈。

4、鼻出臭气,经常流浊涕为鼻渊证。

5、大便酸臭,秽臭为肠中积热;气味腥臭多属寒。

6、小便臊臭,多为湿热。

三、问疼痛

1、性质与程度:

游走疼痛,多为病邪阻于经脉;沉重、酸困、肿胀、多为湿证;冷痛、怕凉,痛剧,

多为寒证;热痛,怕热,红肿,多为热证;疼痛胀满,持续不解,多为实证;隐痛、绵绵

痛,时痛时止,多为虚证;窜痛、胀痛、时重时轻,多属气滞;刺痛、剧痛、痛有定处,持

续痛,多属血瘀。

2、一般说,暴痛多实,久痛多虚。疼痛拒按为实证;喜按为虚证。喜温为寒证;喜凉

为热证。食后胀痛加重为实证;食后疼痛缓解为虚证。

3、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间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辩,九问旧病

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

疹全占验。

四、切诊

切诊是指医生用手在病人身上作某种形式的诊察,或切或按,或触或叩,以获得辨证

的资料。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两个部分。

脉诊是以手指按切病人动脉以了解病情的内在变化也称切脉或诊脉。

切脉时运用三种指力,开始轻度用力,在皮肤为浮取,名为“举”;然后中等度用力,

在肌肉为中取,名为“寻”;再重度用力,在筋骨为沉取,名为“按二

寸、关、尺三部,每部有浮、中、沉三候,称为三部九候。

一、常见的14种脉象及其临床意义分述如下:

(1)浮脉

脉搏呈现部位浅。轻取即得,重按反觉稍减。此脉多属外感表证,表明病位在表,浮

紧为表寒,浮数为表热,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常见于伤风、感冒及多种传

染病的初期。但也有久病体虚或阴虚阳无所依,浮阳外越而呈现浮而无力的虚脉。

(2)沉脉(附伏脉)

脉搏显现部位深。轻取不显,重按始得。此脉主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而无力为

里虚,沉迟为里寒,沉数为里热,沉涩为气滞血瘀,常见于水肿、腹痛,久病及多种虚弱

性疾病。

,伏脉:比沉脉显现部位更深,重按推筋着骨始得。为邪气内闭或剧烈疼痛或厥证。

(3)迟脉

脉搏次数少,一息不足四至(每分钟脉搏少于60次),主寒证,迟而有力为冷积(阳

虚阴盛),迟而无力为虚寒证,常见于心气虚弱等病证。

(4)数脉(附疾脉)

脉膊次数多,一息六至以上(每分钟脉搏多于90次)。主热证,浮数为表热,沉数为

里热,洪数为实热,细数为虚热,弦数多为肝火旺,常见于热性病或甲状腺机能亢进,数

而无力也可见于气虚证。

疾脉:一息七、八至(每分钟120次左右),多属阳气极盛,阴气欲竭,或元气将脱的

重证。

(5)滑脉

脉来流利圆滑,如盘滚珠,多属邪盛,痰食内滞。气血充盛的正常人有时可见此脉,

妇女妊娠时多见此脉,病脉则多见于痰饮、食滞、瘀血、实热,如各种炎症,消化不良,

实证闭经、恶性肿瘤等。

(6)涩脉

脉来涩滞不畅,如刀刮竹,多属精亏、血少、气滞、血瘀,常见于贫血、失血、产后

及血瘀等疾患。

(7)弦脉

脉挺直而长,如按弓弦,有劲有弹力,脉管的硬度大。主气郁,肝胆病证及痛证。常

见于外感少阳证,肝病,胆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及各种疼痛病证。

(8)紧脉

脉来绷急,应指有力,如绳索绞转,脉的张力大,脉跳有力。主寒证,痛证及宿食。

见于外感风寒、剧痛等。

(9)缓脉

一息四至,不快不慢,不强不弱,脉来和缓,脉的硬度、张力适中,是有胃气的正常

脉象,见于健康人。病脉则见于气机为湿所困之湿证,或病后复元。

(10)洪脉(附大脉)

脉形洪大,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形宽,波动大。主热证,阳热亢盛。常见

于高热病人。

大脉:脉形大而无来盛去衰之势,多是病势进展之象,所谓“大则病进”(大而有力),

也主正虚(大而无力)。

(11)细脉(小脉)

脉形细如线,脉形窄,波动小。主虚证(气虚血少)。常见于诸虚劳损,慢性病患者。

小脉也即细脉,主病与细脉同。

(12)促脉

脉来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脉搏快有不规则的间歇。为阳盛热实,或气血痰

食停滞,见于气血痰食瘀滞,肿痛,诸实热证。脉细促而无力,多为虚脱之象。

(13)结脉

脉来缓慢,时见一止,止无定数,即脉搏慢而不规则的间歇,为阴盛寒积或气血瘀滞,

见于气滞血瘀,痰结食积,症积、疝痛等。结而无力为气血虚衰,见于虚劳久病及各类心

脏病所致的心律不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