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成林水肥一体滴灌调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油茶成林水肥一体滴灌调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油茶成林水肥一体滴灌调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油茶成林水肥一体滴灌调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油茶成林水肥一体滴灌调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意义和必要性

长期以来,夏秋水分亏缺和红壤丘陵地肥力低下是制约我国南方油茶等经济

林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两大主要因素。实施成林油茶水肥调控,是实现红壤丘陵区

油茶成林高产稳产,提高油茶种植效益,保证南方木本粮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

径。

滴灌施肥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技术与配方施肥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型

高效节水节肥灌溉技术;它以滴灌系统为载体,根据植物需水需肥规律、土壤状

况、气候条件,将含有各种营养的液体肥料和灌溉水按比例混合后输送到植物根

部土壤供给植株吸收,从而达到精确控制灌水量、施肥量和时间的作用,具有节

水节肥、节省劳力、减轻病虫草害、提高品质和产量、高效环保等诸多优点。

近年来,灌溉与施肥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现代农业综合技术措施主要应用于蔬

菜、果园管理较多;而应用于油茶高效栽培正在起步。实践证明,水肥调控必将

成为油茶现代化生产的高效管理技术。

然而,油茶水肥调控技术关系到水质净化、设施安装维护、肥料配比、合理

施肥时间与施肥技术等综合性的管理,尤其存在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是夏秋干旱

期水肥、人工管理成本偏大,而油茶成林期(花芽发育、果实生长与油脂转化期)

需水需肥量大,一年内需依据其生产特性科学配比养分,且多次施肥,只有科学

合理规范化应用,才能保证油茶适时适度的水肥供应,提高林地肥力,达到节水

节肥、提高效率与增产增收等效果。

我省油茶大部分分布于丘陵坡地,季节性、区域性干旱较为严重,灌溉和施

肥已成为油茶生产中花费劳力最多的工作,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传统保水和

施肥方法的水、肥又很难满足和适应集约化油茶生产的需要。因此,需要研究、

制订出油茶水肥一体化技术标准。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生产基地,实施标准化的生产技术,研制出油茶成林标准

化生产技术规范,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的目标。同时通过企业和业主示

范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在广大企业与茶农中推广应用此项新技术,制标和推标

相结合,使油茶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和市场准入的需要,促进油茶生产发展,增加

农民收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且降低林地土壤污染与减少水资源浪费,满足油

茶产业发展对肥水管理提出的精准、实用、可行的技术需求,加速实现油茶生产

管理精准化、自动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工作简况

《油茶成林水肥一体滴灌调控技术规程》是江西省财政厅2015年度重大

科技项目“盛果期油茶水肥调控技术规程”支持内容,项目于2015年下达,

编号:20152ACF60014。

1

1、编制人员组成

项目计划文件下达后,按照规定要求,成立了由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农

业大学、江西星火农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专业人员参加的编写组。

2、资料收集整理

通过林业技术部门、标准情报部门、龙头企业、互联网等途径,收集相关资

料,并结合省重大科技支撑专项在我省油茶主产区开展的油茶水肥调控试验数据

进行整理。

3、调研分析总结

通过深入我省油茶之乡宜春市袁州区、丰城市白土镇、鄱阳县游城镇等部分

油茶生产企业及业主调研,进一步了解当前油茶基地生产状况及当前滴灌溉施肥

在农业果树业的应用,从而为标准的编写打下基础。

4、标准草案编写

在上述基础上,进行了标准的编写,形成了《油茶成林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江西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组织相关单位(专家)对意见稿进行征求意见,并将

意见稿寄送相关单位(专家)征求意见。

三、科研工作基础

1、技术规程起草单位具有有利的油茶科研平台与人才队伍,为本标准的完

成提供了基本的技术保证

申请单位有国家油茶科学中心江西油茶种质创新利用实验室、江西省油茶种

质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植物生物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以及油茶及

其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林产品开发中心等,实验研究设备设

施总投资2305万元,其中,其中实验室仪器设备598万元,全自动温棚、荫棚

等设施798万元,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及油茶加工中试车间等基础设施909万元;

项目合作单位江西农业大学也具有设备齐全,技术水平高的森林培育省级重点实

验室,有各种研究条件、分析手段和项目必要的仪器设备,良好的科研设施为项

目组在研究制定水肥调控措施对土壤水分、养分与果实经济性状的影响检测提供

了有利条件,也为本规程的完成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硬件设施

项目组成员为2009年由江西省科技厅组织规划评审的41个优势科技创新团

队,即“油茶等经济林资源培育与开发利用创新团队”和“林木遗传育种技术创

2

新团队”,规程制订人员有从事森林培育、林地养分管理、水分管理、植物抗性

生理和森林土壤等多个专业方向的研究人员,能保证规程的制定与质量。

2、本规程起草单位及起草小组人员承担多项和本规程内容相关油茶水肥

调控技术的科研项目,为本标准制定的技术依托提供了理论依据。

多年来,江西省林业科学院经济林所长期致力于油茶新品种选育和配套丰产

培育技术及油茶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省级油茶科研项目40余

项,获得油茶科技验收和鉴定成果22项,其中,9项先后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

成果奖励。

同时,通过项目协作,江西省林科院与江西农业大学、我省各地市林科所、

技术推广站以及油茶产业工程建设项目所在地市、县建立了长期互信的关系,为

研究开展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试验基地。

项目组长期从事油茶等经济林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工作,目前,已系统开展了

油茶的抚育、施肥、修剪及农林间作等综合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基本摸清了油茶

生长、发育规律,养分需求机理,油茶产量、油脂质量、品种与环境之间的相互

关系等,揭示了油茶高产、稳产的内在机理,取得了一系列实用技术成果。

2015年以来,项目组与江西农大合作开展平衡施肥研究和油茶专用有机研

制,掌握了不同区域不同经营水平平衡施肥的配比和关键技术措施,初步研制出

具有区域和品系普适性的油茶专用有机肥以及和针对性复配营养增长剂和增产

剂。在组装配套已有技术成果基础上,项目组还对不同经营水平、不同群体结构

的油茶产量和品质进行对比分析,探索高产优良无性系的增长潜能,利用投入产

出动态分析,综合评价其效益,提出成本控制与最佳投入产出经营模式。通过平

衡配比施肥、抚育、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的综合试验,提出不同地域不同立

地条件油茶优良品系的早期丰产栽培技术措施。

2010年,我院与项目合作单位赣州市宝葫芦农庄油茶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实

施油茶幼林水肥一体化试验研究与示范工作,主要开展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对油茶

幼树生长及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研究成果2014年3月通过了省科技

厅鉴定。2014年3月项目研究团队向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申报中央财政林业

3

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油茶林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与推广”(针对油茶幼林),

9月中旬已立项签订合同。

这些研究成果与技术推广将为本项目的开展奠定可持续研究与顺利实施完

成的基础。以上为本规程的完成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储备。

3、本规程起草单位近年来油茶水肥调控试验林的营建,为本规程的制定提

供了实践借鉴

近年来,项目组依据江西省林业科学院2015年主持的省重大科技专项“盛

果期油茶水肥调控技术规程”编号:20152ACF60014在江西星火农林科技发

展有限公司宜春袁州区分界村基地、江西省丰城市油茶专业合作社白土镇基地、

江西省德义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鄱阳县游城镇三地开展的油茶水肥调

控试验数据制定该规程。

在3个县(市、区)共建立油茶水肥调控技术示范基地3个,其中宜春市袁

州区面积2100亩、丰城市董家镇3600亩、鄱阳县游城镇4400亩。主要采用的

技术为:林地水分、养分循环与油茶树体水分生理、养分代谢规律;水肥调控模

式中保水覆盖材料、滴灌措施(灌溉量、灌溉时期)等水分措施与施肥(配方液

态肥、激素及用量等)技术的合理有效配置及设施选择、维护等技术。本规程的

制定得益于3年的基地试验林观测与生产实践。

此外,项目组从事油茶栽培管理研究多年,通过各类油茶项目的实施,已在

油茶主产区建成了多个稳定的油茶林水肥调控示范辐射基地,这些基地点具有长

期试验数据积累,有管理良好的试验地和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队伍及严格的管理

措施。

生产实践表明:该规程在项目区近万亩油茶林地执行,不但提高了盛果期油

茶的产量与鲜果含油率及经济收益,还激发了社会投资油茶产业的热情与积极

性,增强了油茶生产企业与周边林农从事油茶生产的信心。应用后油茶林每年每

亩茶油平均增产15.0kg,平均每亩纯收入增加200元以上。

四、编制本标准的参考依据

1、已有的相关标准

①LY/T 1328—2006 油茶栽培技术规程

4

② DB36T1021-2018油茶丰产施肥技术规程

2、调查及测定的有关试验数据

五、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1、编制原则

采用试验基地调查及测定数据分析比较法确定每一技术措施的具体操作,综

合运用设施平衡施肥、抗旱保墒、设施选择与维护等技术措施,以达到“油茶水

肥调控技术规程”的目标。同时使本规程具可操作性和先进性。

2、主要内容

本规程规定了规程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定义、油茶自然林分类、培育

技术措施和病虫害防治,并详细描述了有关技术的具体操作措施等内容。

2.1标准规定了油茶水肥一体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