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人工防渗系统渗漏破损探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1页
垃圾填埋场人工防渗系统渗漏破损探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2页
垃圾填埋场人工防渗系统渗漏破损探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3页
垃圾填埋场人工防渗系统渗漏破损探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4页
垃圾填埋场人工防渗系统渗漏破损探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次TOC\o"1-2"\h\z\u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34施工期间探测 65施工结束探测 96运行期探测 117记录、分析与报告书编写 13附录A垃圾填埋场人工防渗系统渗漏破损探测记录表 14本规程用词说明 16引用标准名录 17附:条文说明 18ContentsTOC\o"1-2"\h\z\u1GeneralProvisions 12Terms 23GeneralRequirement 34SpecificationDuringConstruction 65SpecificationAfterConstruction 96SpecificationDuringRun-time 117Reporting 13AppendixARecordForms 14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 16NormativeStandards 17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181总则1.0.1为提高垃圾填埋场人工防渗系统的建设水平,及时发现和修补防渗系统中土工膜存在的渗漏破损缺陷,保障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控制渗沥液渗漏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损害,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为主构筑的防渗结构体系在防渗系统施工期间、施工完成后及运行期间对防渗土工膜潜在的渗漏破损的探测。1.0.3垃圾填埋场人工防渗系统渗漏破损探1.0.4其它使用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土工合成材料构筑的防渗系统可参照本规程进行渗漏破损探测。

2术语2.0.1渗漏破损探使用各种可能的技术手段探测和定位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土工膜存在的渗漏破损孔洞的技术。2.0.2潜在渗漏破损防渗系统中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孔洞、缺口、线性切口、撕裂、穿刺、开裂、焊接缺陷,未穿透的划痕、磨痕、凹陷或其它变形不属于潜在渗漏破损。2.0.3孔洞防渗系统土工膜边缘向下或向上突起的圆形破损。2.0.4撕裂防渗系统土工膜中具有不规则边缘的线性或面状破损。2.0.5线性切口liner防渗系统土工膜中具有整齐闭合边缘的线性破损。2.0.6焊接缺陷因焊接施工质量不佳造成的防渗系统土工膜某些区域部分或完全脱开。2.0.7烧通区域防渗系统土工膜焊接过程因操作不当造成的树脂熔化贯通区域。

3基本规定3.0.1渗漏破损探测技术应能准确探测与定位在生活垃圾填埋场内的填埋库区、调节池、集污井、封场覆盖等区域所铺设防渗土工膜的潜在渗漏3.0.2垃圾填埋库区底部土工膜上铺设粒状渗沥液导排层或者砂/土保护层的区域,以及采用土工膜防渗的渗沥液调节池、集污井等,必须进行渗漏破损探测。3.0.3垃圾填埋库区边坡未铺设粒状渗滤液导排层的区域,可选择进行渗漏破损探测。3.0.4采用土工膜封场的填埋场,可选择进行渗漏破损探测。3.0.5渗漏破损探测工作程序应符合图3.0.5接受委托,明确对象接受委托,明确对象现场踏勘现场踏勘确定探测的区域、内容和范围确定探测的区域、内容和范围确定探测方法确定探测方法设备、仪器校准设备、仪器校准实施探测实施探测重复探测重复探测标记渗漏点位标记渗漏点位复核修复效果复核修复效果修复渗漏点修复渗漏点记录探测过程,出具探测技术报告记录探测过程,出具探测技术报告图.61收集工程的施工设计图,设计变更,施工纪录,防渗膜的规格和产地,防渗膜上、下铺设材料种类及参数,铺设作业方式等情况;2了解场地的地形、坡度、岩体性质和结构、地下水分布等情况;3了解探测区域的环境条件,电力供应等情况;4进一步明确探测的目的、区域、内容、范围和委托方的具体要求。3.0.7应根据踏勘掌握的情况结合探测的目的、3.0.8不应选用无法进行准确定位的探测方法,严禁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等对环境存在潜在威胁的方法3.0.9应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和仪器、设备特点,合理布设探测网、线、点,并3.0.10探测到的防渗土工膜破损部分应进行修补,修补完成后应恢复膜上防渗结构层;破损修补和结构层恢复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的要求;恢复后应再进行该区域渗漏破损复测,直到没有新的破损孔洞被发现3.0.11探测技术报告应作为填埋库区和调节池等探测设施的3.0.12运营前没有进行渗漏破损探测的填埋场,填埋垃圾后发现有渗沥液渗漏,应及时停止填埋作业,并对未填埋区域进行渗漏破损探测,确认没有破损缺陷后,将已填埋垃圾翻堆到已探测完成区域,再对已填垃圾区域进行探测,并按本规程.13可根据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探测结果,对防渗土工膜及其施工质量进行评价。以平均每10000m1.优秀:探测到的破损孔洞总面积不大于0.25cm2;2.良好:探测到的破损孔洞总面积不大于2.5cm2;3.差:探测到的破损孔洞总面积不大于7.5cm2。3.0.14探测过程中,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电业安全作业规程》DL40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和《安全电压》GB3805等的要求,3.0.15实施探测作业前应检查仪器、设备,并进行校准。3.0.16满足本规程3.0.7条的探测方法包括双电极法、水枪法、电火花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等四种。可根据探测的目的、项目条件,结合表3.0.1表3.0.16序号方法特点用途限制条件1水枪法适用于裸露土工膜能够准确定位≥1mm的破损孔洞探测时需要有水喷淋土工膜定位土工膜上没有覆盖层的裸露土工膜上的破损孔洞要求土工膜紧密贴合下层材料,下层材料要求能够导电土工膜的褶皱和隆起,会影响探测结果2电火花法适用于裸露土工膜土工膜必须有一侧属于导电土工膜,导电一侧接触地基基础能够准确定位≥1mm的破损孔洞不需要洒水,不要求土工膜和和地基紧密贴合定位导电土工膜没有覆盖层情况下,裸露土工膜的破损孔洞不能定位覆盖有保护层情况下土工膜的破损位置不能取代修补区域的电火花测试3双电极法适用于膜上覆盖有水、砾石、土等物料层能够准确确定孔洞位置,一般位置误差小于50cm在土工膜上有30cm覆盖层的情况下,能够探测到≥6mm的孔洞定位防渗土工膜上覆盖有砂石或水情况下的渗漏破损点要求土工膜和上下层材料紧密贴合,上下层材料具有导电性能探测区域不能有和场外连接的导体,比如土堆、垃圾对体等等大型渗漏孔洞有可能屏蔽其距离1米4高密度电阻率法数据量丰富且实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采集成本低、操作简单受场地干扰小可形象直观地反映出地下不同性质介质变化及异常体的产状和深度定位运行期或封场后填埋场渗漏破损位置须了解场区内物质电性

4施工期间探测一般规定4.1.1施工期间探测是指填埋场防渗膜铺设施工期间,在铺设好土工膜,尚未铺设粒料保护层之前,土工膜保持裸露时进行的探测。4.1.2施工期间膜的潜在渗漏破损探测可采用水枪法或电火花法。不适用于土工膜焊缝检测,不能替代常规土工膜施工焊接的质量控制措施。4.1.3填埋库区边坡和调节池等区域的潜在渗漏破损宜选用水枪法或电火花法。4.1.4采用水枪法探测时,被探测的防渗土工膜下材料应具有导电性能,包括潮湿的砂、土或土工布,也可使用专用的导电土工布;4.1.5电火花法渗漏破损探测时土工膜表面应干燥、裸露,处于绝缘状态的,膜下应紧密贴合导电土工布或具有导电性的防渗土工膜等专用导电材料。4.1.6探测作业前应检查,确保防渗土工膜与其下敷材料贴合良好。4.1.7探测前应做好防渗土工膜上、下层的绝缘准备,排除被测区域内存在的导电物体(如金属的工具、材料等)和其它连接场外电源的导电物体。4.1.8探测前,应进行试验性探测和探测设备校准。应根据校准的探测参数,结合仪器的覆盖宽度确定探测的线、点间距。4.1.9探测作业应根据探测仪发出的声光报警信号进行破损判断,收到异常信号声时应仔细检查膜表面,寻找渗漏破损。4.1.10探测到的渗漏破损点应进行标记、拍照和记录,分析、判断渗漏破损形成的原因并记录。4.1.11渗漏破损孔洞修补完成后应对5m半径范围内的防渗土工膜进行复测,直至确认没有渗漏破损点为止。水枪法4.2.1水枪法应可探测到最小为1mm的潜在渗漏破损孔洞,并可精确定位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的位置。4.2.2存在下述情况时,水枪法探测前应采取人为措施使防渗土工膜与基础层贴合:1防渗土工膜铺设存在皱纹或者波浪突起;2陡坡位置,土工膜自然贴合不好;3其它防渗土工膜与其下基础层贴合不好的情况。4.2.3水枪法探测设备应包括:电源转换器、水枪、埋地电极、导线、电流感应器和信号转换器等。4.2.4水枪法探测设备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2.4的要求。表4.2.4水枪法探测设备主要技术指标项目指标输入电压(v)220输出电压(v)0~36可调探测电压(v)0.001~25探测宽度(m)≤14.2.5水枪法的探测步骤包括:场地绝缘,埋放电极,设备试验校准,实际探测,渗漏点分析,复测,报告整理。4.2.6水枪法探测前,可采用直径为1mm的金属导电体校准,导电体一端与防渗土工膜下的导电基础层连接,一端置于防渗土工膜之上。按照设备说明书的操作要求进行校准,以信号最清晰时的参数作为探测基准。4.2.7在防渗土工膜下的基础层贴合良好条件下,向土工膜上喷淋水后,同时观测探测仪发出的声光报警信号,进行仪器实验校准,确定设备的测试参数,电火花法4.3.1电火法可探测定位防渗土工膜上不小于1mm的潜在渗漏破损孔洞。4.3.2使用电火法探测时,探测区域防渗土工膜应保持平整、干燥、绝缘,并没有其他杂物。4.3.3电火花法探测设备包括:蓄电池、探测仪、埋地电极、导线、电容器、感应器和信号转换器等4.3.4电火花法探测设备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2.4的要求。表4.2.4电火花法探测设备主要技术指标项目指标输入电压(v)220输出电压(v)15000~35000探测宽度(m)≤14.3.5电火花法探测步骤包括:场地准备,设备试验校准,实际探测,复测,报告整理。4.3.6电火花法探测前设备校准可使用直径约1mm的实际破损孔洞或人工模拟破损孔洞。人工模拟渗漏破损孔洞做法宜采用直径不大于1mm的导电体刺穿防渗土工膜,使导电体一端与防渗土工膜之下基础层连接,一端置于防渗土工膜之上。4.3.7电火花法探测在供电电压范围15000~35000V内调整输出电压,确认探测设备可灵敏探测到人工试验破损漏洞时,为最佳探测参数。4.3.8按拟定的探测网络布置进行逐点探测,同时观测电火花和探测仪发出的声音信号,确定渗漏破损位置。

5施工结束探测5.1一般规定5.1.1双电极法适用于探测防渗土工膜上覆盖有砾石、砂或土等粒料层,防渗系统施工完成后5.1.2双电极法应能精确定位防渗土工膜上最小为6mm的渗漏破损5.1.3探测时应确保防渗土工膜上、下铺设的砾石、砂或土与防渗膜密切贴合并处于湿润导电状态。5.2探测设备5.2.1探测设备包括:电源转换器、电势测量仪、埋地电极、导线等。5.2.2探测设备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5.2.2的要求。表5.2.2双电极法探测设备主要技术指标项目指标输入电压(v)AC220输出电压(v)12~1000可调探测电压(v)0.01~25V偶极间距(m)15.3探测步骤5.3.1双电极法探测步骤包括:场地绝缘,埋放电极,设备试验校准,实际探测,渗漏点分析,复测,报告整理。5.3.2渗漏破损探测前应进行防渗土工膜上、下层的绝缘准备,包括排除被探区域内存在的导电物体和与其它电源接触的物体,5.3.3应根据预先确定的待测区域,安放设备,电源的负极应埋放在防渗土工膜下面,正极应5.3.4探测作业前,应进行渗漏探测设备校准和确定探测的间距。设备校准和确定探测的间距可5.3.51开挖防渗土工膜上的覆盖材料,在防渗土工膜上切割3mm~6mm的孔洞;2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金属导体作为电极,埋入防渗土工膜上,覆盖层内,保持与防渗土工膜的接触;3同样方法将另一金属导体埋设到防渗土工膜下,基底层上面。5.3.6设备校准和探测间距确定除应符合本规程4.1.8条的规定,并应符合下述规定1根据现场试验确定采用的探测电压等主要参数;2调校设备仪器的灵敏度;3根据调校核准的灵敏度确定匹配的探测间距;5.3.7根据校准确定的间距放线,划分检测单元格和探测网络,布设探测5.3.8应根据仪器记录的数据,使用光栅数据格式或轮廓图分析数据,绘制出各区域线、点的数据曲线图,根据曲线图查找并5.3.9探测到的渗漏破损点应进行标记、拍照和记录,分析、5.3.10渗漏破损孔洞修补完成后应对5m半径范围内的

6运行期探测6.1一般规定6.1.1高密度电阻率法适用于运行期和封场后垃圾填埋场渗沥6.1.2高密度电阻率仪不应长期存放在潮湿或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严禁将仪器工作或存放在-20℃以下温度的环境中。6.2探测设备6.2.1高密度电阻率6.2.2高密度电阻率仪最大供电电压不应小于450V,最大供电电流不应小于5A,测试精度应小于1%±6.3探测步骤6.3.1探测前的准备工作1探测区域应事先平整,地面起伏不应过大;2应根据填埋场的潜在渗漏点设计多条测线,粗测时可延长测线和电极矩;3应根据防渗层深度设计测线的长度。6.3.21电极应等间距布置;2电极距不应大于电缆上的电极间距长度。6.3.3高密度电阻率仪连线应按图6.3.3操作,用专用通讯电缆将测控主机与兼容计算机连接,连线应在仪器处于关机状态下进行,严禁将直流高压、A、B、M、N相互混接。测控主机测控主机ABMNRS1号转换器前级RS后级RS2号转换器前级RS后级RSABMNABMNABMN……301……9061……12091……6031图.4人工防渗系统渗漏破损探测1打开高密度电阻率仪电源,调节仪器显示对比度;2选择系统工作方式,确定系统工作模式后不应随意改变;3进行仪器硬件检测、电极接地电阻检测、电池电压检测,若仪器显示“电源电压过低!”,应立即更换电池;4设置工作参数,工作参数包括:断面号、装置、滚动数、电极数、极距、剖面数;5启动测量。6.3.5人工防渗系统渗漏破损探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若高密度电阻率仪显示“过流保护!”,应关掉电源检查AB是否短路;2每测量完一个断面时应检查一次电池电压;3对于新的工作断面,在测量前,事先应设置正确的工作参数;4仪器执行某一功能未结束时,不应关机;5仪器面板应避免阳光直射。6.3.6应根据工作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勘探目的、勘探深度和勘探精度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装置。宜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排6.3.7探测结束后应对数据进行格式转化、突变点剔除、滤波、编辑绘图和反演处理。结合图中电阻率异常区、场区内物质电性差异对数据进行解释,确定渗沥液渗漏点。.91应用脱脂棉蘸少许水将高密度电阻率仪显示窗、面板、直流高压线、外壳擦拭干净,严禁用有机溶剂擦拭;2仪器若长期不用,应将机内电池取出。7记录、分析与报告书编写7.1数据记录与分析7.1.1应按探测网络逐条记录探测线、7.1.2应对探测到的制造缺陷、.4探测工作状态的记录应符合附录A7.2报告书编写7.2.1渗漏破损探测报告应在对原始记录资料进行检查、分析,确认无误的基础上,结合7.2.1.项目简述;2.防渗系统结构和探测范围;3.渗漏破损探测技术方案;4.渗漏破损探测过程描述;5.渗漏破损探测结果描述,包括破损数量、位置、尺寸以及照片;6.统计分析各种破损孔洞的数量、成因和分布,评价防渗系统施工质量;7.破损修复与复测情况;8.结论和建议。附录A垃圾填埋场人工防渗系统渗漏破损探测记录表表A.0.1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探测记录表工程名称:探测区域:面积:探测方法:序号探测时间位置破损原因破损形状和尺寸(mm)孔洞数量孔洞面积合计注:1、探测区域指实施探测的区域,如填埋库区、调节池等,并标注总面积;3、位置可以标注孔洞的坐标位置,比如经纬度或者相对某个特征点的位置;4、破损原因描述破损可能的原因,比如机械碾压破损、施工机械直接破损,碎石压迫破损、焊缝缺陷等;5、破损形状和尺寸,描述破损的孔洞大致形状,并给出近似形状的几何尺寸;6、孔洞数量指某一破损区域的孔洞数量,一些破损区域孔洞数量超过2个。探测:防渗施工:监理:委托方:日期:年月日表A.0.2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修复记录表工程名称:探测对象(m2):作业区域(m2):探测方法:编号位置修复时间修复方式复测结果说明注:1、复测如果仍有渗漏,应重复在渗漏点记录,记录编号在原编号的基础上加“复测1、2……”;2、编号和位置要求和表A.0.2一致;3、修复方式可以表示为覆盖土工膜单轨焊修补或者单轨点焊。探测:防渗施工:监理:委托方: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安全电压》GB3805《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40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垃圾填埋场人工防渗系统渗漏破损探测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JGJXXX-201x条文说明

制定说明《垃圾填埋场人工防渗系统渗漏破损检测技术规程》JGJxxx-201x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x年xx月xx日以第xxx号公告批准、发布。本规程编制中,编制组对国外相关经验和国内开展填埋场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检测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收集并参考了美国的相关标准,重点对双电极法与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应用进行了观察和实践,通过一定的实验,取得了填埋场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检测的重要技术参数。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垃圾填埋场人工防渗系统渗漏破损检测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对条文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并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设置理由作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范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范的参考。

目次TOC\o"1-2"\h\z\u1总则 212术语 223基本规定 234施工期间探测 265施工结束探测 306运行期检测 337记录、分析与报告书编写 36

1总则1.0.1《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和《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都明确提出了填埋场基底和边坡应采用防渗系统;《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更是明确提出在工程建设和验收中采用渗漏检测的要求,以防止垃圾填埋过程中渗沥液外渗污染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目前我国的填埋场普遍使用以防渗土工膜为主的防渗系统。防渗土工膜在生产、供货和安装的过程中,可能因各种原因造成破损。因此,本条提出了制定本规程的目的是防渗系统施工期间、施工完成后和运行期间,对其完整性进行检测,及时发现和修补防渗系统中土工膜存在的渗漏破损缺陷,保障其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渗沥液渗漏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损害。1.0.2本条规定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施工期间、施工完成后及运行期间,按照本规程进行检测,查找潜在的渗漏点,是对施工建设进行验收的重要依据。同时本条也包括垃圾填埋场长期未使用处于空库状态时,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引起新的破损,在使用前进行探测也适用本规程。1.0.3本条规定了填埋场渗漏破损探测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执行现行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作为本规程同其它标准、规范的衔接。本规程涉及的主要标准有:《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要求》(GB/T18772)、《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65)、《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93)、《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评价标准》(CJJ/T107)、《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垃圾填埋场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CJ/T234)、《生活垃圾渗沥液测定》(CJ/T3018)、《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409)等。1.0.4石化、矿冶、市政、水利等行业也大量使用防渗土工膜构建防渗系统,防渗土工膜的破损,必然造成防渗系统失效。其他行业使用防渗土工膜的渗漏破损探测,也可参考本技术规程执行。

2术语2.01~2.0.7本规程规定的条款中出现的一些专门的词或词组,且这些词或词组在国家现行标准《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65中尚未规定其涵义。为了便于本规程的使用和理解,为此本章对这些词或词组进行了定义。

3基本规定3.0.1本条规定了渗漏破损探测的对象和探测的水平要求,明确为垃圾填埋库区、调节池、渗沥液收集井、封场覆盖等铺设了防渗土工膜的区域,目的是检查、探测防渗土工膜本身和施工过程可能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潜在的、可能造成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泄漏污染的孔洞破损。3.0.2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根据美国、欧洲以及国内、外文献报道,上海甚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统计显示,超过97%的土工膜破损是在施工阶段造成的,而超过73%的破损是在铺设渗沥液导排粒料层时造成的。实际探测过程中,发现的孔洞小到由无纺土工布断针所刺穿针孔,大到6m2的巨型孔洞。因此,有必要对填埋库区铺设粒料层的区域进行渗漏破损探测。调节池、集污井等区域存放渗沥液水头较高,任何一个很小的破损都可能在长时间内产生很大的渗漏量,3.0.3斜坡区域相对库区底部,一方面没有机械铺设砂石作业,施工破损机率小,另一方面运行过程中水的流速快,水头较低,产生的渗漏率相对较小,建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进行渗漏破损探测。3.0.4若封场防渗的土工膜破损,填埋气体会自破损处外溢,雨水也可能沿破损处渗入垃圾堆体,增加封场后渗沥液的产生量,但与底部防渗相比,其污染控制的意义要小许多,建议封场覆盖系统施工完成以后,可选择性的对防渗土工膜进行渗漏破损探测。3.0.5本条规定了探测工作的一般步骤。此处提出工作流程主要出于以下目的:1、设置委托程序,有利于明确检测的场所,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双方的法律责任;2、现场踏勘是探测工作必要的前期工作,通过踏勘了解被测区域的地形、施工进度和环境状况,进而明确是否具备探测的条件,为制定探测方案奠定基础;3、根据现场踏勘的情况,结合设计文件确定探测的区域,包括总的面积范围,边坡和库底的面积范围,防渗结构、施工质量、探测方案的选择和技术路线、安全措施的确定。4、在以上前期工作完成的基础上,结合本标准的具体要求,才能最终确定探测采用的方法。并准备好探测的人员和装备。5、探测的过程包括仪器校准、探测、标记、修复、复测等过程,直至确认被测区域没有潜在的渗漏为止。6、在完成了前期准备和实测过程以后,探测的实施单位需要根据本标准的相关规定,按照探测过程的记录文件编制出探测分析报告。该报告将作为防渗膜敷设施工作业和未来防渗效果评估的依据。3.0.6在探测工作进行前,需要收集探测目标的一般技术资料,包括相关的总平面设计图、防渗结构图,实际采用土工膜的类型和规格,实际施工过程中采用的焊接方法、焊接设备,施工队伍的熟练程度,施工机械的使用以及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情况,特别是土工膜的品质、施工过程和施工队伍素质与破损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3.0.7用于渗漏破损探测的技术方法有多种,但均需要准确确定土工膜破损的位置。根据填埋场防渗系统结构和探测条件,选择适合的破损探测方法。一般而言,防渗土工膜上覆盖有水、土或者粒料层,可采用双电极法;裸露防渗土工膜,可采用水枪法;具有导电层的裸露防渗土工膜,可使用电火花法。本条要求根据不同的方法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3.0.8由于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无法做到准确定位,只能大概了解某一区域范围是否存在大量渗漏的问题,且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和环境具有辐射危害,存在很大的环境风险,不能采用。3.0.9仪器经过实地校准后,会得到一个较为准确、有效的检测半径,根据这个参数就可以确定探测移动的间距,进而建立起实测的探测网络。有效防止重复探测和漏测的现象发生。既保障探测的有效性,也防止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有条件的可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将网络的点和线绘制在图纸中,以保证划分的探测单元更准确,探测工作效率更高。3.0.10本条明确了渗漏破损探测发现漏洞的修补及复测要求。明确了破损修补的方法和质量检测要求,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第5.3条有详细规定,本规程引用了该标准。3.0.11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探测的结果要求作为施工质量判断的依据之一,本条明确应将渗漏破损探测作为防渗土工膜必备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渗漏破损探测报告应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并入档案保存、备查。3.0.12本条适用于目前许多未进行渗漏破损探测的填埋场,在投入运行后发现有渗沥液渗漏时,要求先对未填埋垃圾的区域进行探测,确认安全后,通过倒堆措施,将已填埋的垃圾转运到安全的区域,再探测倒空区域的防渗结构层,查找潜在的渗漏破损点并进行修复。探测和修复过程要求符合本标准3.0.10条的规定。3.0.13本条提出可根据委托方的需要,对防渗土工膜及其施工质量进行评价。本条提出的评价标准是在参考美国环境保护局1991年提出的防渗系统施工质量评价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常规的评价做法提出的。由于尚无足够的评价案例和经验,本条采取了建议的形式,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的规定提供条件。美国的评价方法是根据(Bernoulli's)伯努利方程和Giround(1991)公式进行反复核算的基础上提出的。美国环境保护局在1991年给出防渗土工膜的施工质量的评判标准摘录如表3-1所示。表3-1美国环境保护局防渗土工膜施工质量评判标准(1991)衬垫形式防渗系统质量总体评价主要参数变量水头=0.3m下的渗漏量(L/m2/d)单一土工膜差75孔洞/公顷,单个孔洞面积=0.1cm29.35土工膜+粘土复合衬垫土工膜下层粘土渗透系数k=1×10-6cm/s,75孔洞/公顷,单个孔洞面积=0.1cm9.35×10-2单一土工膜好2.5孔洞/公顷,单个孔洞面积=1cm23.09土工膜+粘土复合衬垫土工膜下层粘土渗透系数k=1×10-7cm/s,25孔洞/公顷,单个孔洞面积=1cm27.48×10-4单一土工膜优秀2.5孔洞/公顷,单个孔洞面积=0.1cm20.309土工膜+粘土复合衬垫土工膜下层粘土渗透系数k=1×10-8cm/s,25孔洞/公顷,单个孔洞面积=0.1cm9.35×10-53.0.14本条为强制性条文,由于探测都是采用电学方法确定渗漏点的准确部位,部分渗漏破损探测方法还使用高压电探测仪,探测过程中要求必须注意用电安全,严格按《电业安全作业规程》DL408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等标准的要求作业,保障作业人员人身安全。3.0.15每个地方的环境条件不同、探测期间的气象、气候条件变化以及仪器设备的搬移、拆装都会影响探测设备的准确性。本条要求实施探测前,需要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校准,仪器经校准后,确认准确无误才能实施探测。同时,本条也提出探测作业的气候条件要求,探测设备、仪器都是带电作业,阴雨和冰冻气候条件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也影响探测结果,因此不要进行探测作业。3.0.16本条归纳了适用于防渗土工膜潜在破损探测的几种方法的适用性、特点和限制条件,在实际探测中,根据工程条件选择适用的方法进行探测。

4施工期间探测一般规定4.1.1本条明确了本章施工期间探测的时间和适用的工程期间。4.1.2本条提出了施工期间探测可采用的两种方法。本条也是对水枪法、电火花法探测时间条件和对象的提示。裸露的防渗土工膜表面较大、较为明显的破损,可以采用肉眼的方式发现,但是对于微小的孔洞或者缺陷、焊缝缺陷,很难通过肉眼发现和判断,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水枪法和电火花法渗漏破损探测,能准确发现存在的破损缺陷。本条还强调,土工膜铺设施工期间,需要对铺设的焊缝检测时,不能采用水枪法和电火花法,不能用这两种方法替代常规土工膜施工焊接的质量控制措施。4.1.3水枪法和电火花法适合探测那些不需要进行砂石覆盖作业的场所,如调节池、集液井和填埋库区的边坡,为此,本条建议填埋库区边坡和调节池等区域的潜在渗漏破损探测选用水枪法或电火花法。对于一些用土工膜附着,加以防渗和内壁保护的设施,如污水处理池、灌和管道,也可以采用水枪法或电火花法进行潜在渗漏破损的探测。4.1.4本条给出了水枪法渗漏破损探测的应用条件。要求被探测的防渗土工膜下材料应具有导电性能,包括潮湿的砂、土或土工布,也可使用专用的导电土工布。水枪法的原理和设备如图4.1.4-1所示。1、供水水管2、声音报警耳机3、水枪4、破损孔洞5、土工膜6、供电电源7、探测仪8、接地电极图4.1.4-1水枪法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探测工况图4.1.5本条给出了电火花法渗漏破损探测的应用条件。要求1、被探测的防渗土工膜表面应干燥、裸露,处于绝缘状态的;2、膜下应紧密贴合导电土工布或具有导电性的防渗土工膜等专用导电材料。相对于其它方法,该方法对防渗土工膜下材料的导电性要求更高,且要求导电层与土工膜紧密接触,通常采用导电土工膜或导电土工布才能达到较好的测试效果。鉴于以上原因,该方法一般不用于需要焊接的大面积使用的膜防渗工程措施。探测时应使电荷通过电容效应传到防渗土工膜下的导电层,同时在防渗土工膜上表面移动另一电极。当检测到出现破损时,电流应能形成闭合回路并产生火花,同时探测仪发出声音报警。火花法的原理和设备如图4.1.5-2所示。1、土工膜2、破损孔洞3、测试棒4、接地垫5、供电电源6、土工膜导电层图4.1.2-2电火花法防渗土工膜渗漏破损探测工况图4.1.6在实际探测中,会出现土工膜没有很好接触到下层材料的情况,需要压迫土工膜,使其能够和下层材料紧密贴合。如果是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提供膜褶皱,可以选择气温相对较低的上午或者晚上进行探测。本条提出探测作业前检查并确保防渗土工膜与其下敷材料贴合良好的要求,以保证探测工作的质量。4.1.7本条规定了渗漏破损探测前被探测的土工膜的绝缘的要求。其目的是防止场地绝缘不好时,电讯号产生误差的可能性大,对正确识别潜在的渗漏点造成不利的影响。根据探测的原理,探测区域内存在的导电物体和其它与电源接触的物体,会严重影响探测的准确性,甚至探测安全,因此场地准备时应排除这些异物。场地施工期间,可能需要铺设临时用电或其它与电源接触的物体,探测前应予以切断或排出,必要时应进行绝缘处理。4.1.8本条提出探测前,应进行试验性探测和探测设备校准的基本要求,具体每一种方法的仪器校准需要根据仪器的不同进行。本条还要求根据校准的探测灵敏度,结合仪器的探测覆盖半径确定探测的幅宽,进而确定探测的线、点和网络。探测的线、点间距是保证探测全面,不会产生局部遗漏的关键。水枪法探测宽度的确定是依据水枪的覆盖宽度。4.1.9探测仪器都是根据被探测区域存在的异常电讯号探知潜在的渗漏点。仪器将这些讯号放大、转换成人们能感知的光电报警信号,提示该地区防渗膜的完整性存在问题,此时要求仔细检查膜表面,寻找出渗漏破损。4.1.10本条是对探测作业的记录和资料保存的要求,包括对探测到的渗漏破损点进行标记、拍照和记录,分析、判断渗漏破损形成的原因并记录等项内容。4.1.11本条是对已探测到的渗漏破损孔洞修补完成后的要求。为了防止探测作业时局部存在的多个孔洞被已探测到的一个掩盖,在修补好已知的孔洞后要求对5m半径范围内的防渗土工膜进行复测,直至确认没有渗漏破损点为止。水枪法4.2.1本条明确了水枪法探测可达到的精度要求。实践证明,水枪法对于发现不小于1mm的任何孔洞破损,是有效的。4.2.2水枪法探测的一个重要条件是防渗土工膜与基础层贴合良好。本条与4.1.6条对应,列举了水枪法作业时三个常见的影响应防渗土工膜与基础层贴合附着的现象,提示在探测时要采用人工手段,确保防渗土工膜与其下附土层或土工布附合,保证其探测的精度不会受到影响。4.2.3本条文规定了水枪法渗漏破损探测使用的主要探测设备。4.2.4本条以表格的形式规定了水枪法探测主要仪器的技术参数。4.2.5本条规定了水枪法渗漏破损探测的主要步骤,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尚需根据当地的具体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完成每一步骤。4.2.6本条与4.1.8条对应,提出了水枪法探测前要求先进行仪器设备的校准的具体方法。该方法以仪器的特点结合探测的实践经验提出,一是校准时采用的金属导电体要求;二是该导电体的连接和安置;三是校准时电讯号的捕获和判断要求。4.2.7本条提出水枪法的探测前的仪器校准、确定测试参数的要求。在膜下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能材料与膜附着良好的条件下(一般垃圾填埋场防渗土工膜下层都有一定的湿度,能够满足导电、测试要求。即使两层土工膜中间铺设了土工复合排水网的情况,也可以采用灌水的方式使得复合排水网上的土工布潮湿,达到导电要求),用水枪向膜上喷水,同时观察仪器发出的报警信号4.3电火花法4.3.1本条明确了电火花法探测可达到的精度要求。4.3.2本条规定了使用电火花法探测时被探测土工膜的状态,要求保持平整、干燥、绝缘,并没有其他杂物。4.3.3本条文规定了电火花法渗漏破损探测使用的主要探测设备。4.3.4本条以表格的形式列举并提出了电火花法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4.3.5本条规定了实施电火花法进行探测作业的主要步骤。4.3.6和前面的方法一样,电火花法潜在渗漏破损探测前,也需要进行渗漏探测设备校准。该方法的校准条件与前法相同的是可使用直径约1mm的实际破损孔洞或人工模拟破损孔洞;绝缘导线一端连接到防渗土工膜下层的导电材料,另一端连接到防渗土工膜上的金属导电体。不同的是需要采用圆形金属导体,导体尺寸宜为1mm。4.3.7本方法要求的探测电压是在15000~35000V范围内,通过调整设备的输出电压,获得相应的信号。通过调整并确认探测系统设备可灵敏探测到试验破损漏洞时的参数作为实测的最佳参数。4.3.8电火花法是以看见火花的同时听到声音讯号来判断的。本条要求按拟定的探测网络布置进行逐点探测,同时观测电火花和探测仪发出的声音信号,以确定渗漏破损位置。

5施工结束探测5.1一般规定5.1.1本条提出了双电极法的适用范围,对于防渗土工膜上有覆盖物的防渗结构破损探测,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是现今最为成熟和有效的方法。根据国内外的实践经验,采用双电极渗漏破损探测法,在覆盖30cm粒料层的情况下,能够发现不小于6mm的破损孔洞。国内探测实践表明,这种探测方法可以发现小于6mm的微小孔洞,甚至能够发现刺穿土工膜的断针。对于覆盖材料超过1米的情况,所能够发现的孔洞尺寸加大。对于采用复合防渗结构的填埋库区底部施工结束后,采用该方法进行探测,可以对施工的总体效果进行检验,进而做出评价。5.1.2本条明确了双电极法探测可达到的精度要求。5.1.3本条规定是对场地条件进行了规定。双电极法渗漏破损探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防渗土工膜上施加电场,通过移动探测设备探测到形成电流回路的位置,从而找到渗漏点。将不同电势施加到防渗土工膜上面及其下面,在没有孔洞的情况下,覆盖防渗膜的泥土或水的电势场相对均匀,防渗膜为一种极其有效的绝缘体,在存在孔洞时电场导通,通过移动探测仪探测导通点位置,精确定位产生渗漏孔洞的点。为能够准确地探测出破损孔洞的位置,要求防渗土工膜上没有大的导体连通到垃圾填埋场外围,土工膜上的覆盖粒料潮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探测原理和装置如图5.1.3所示。1、供电励磁电源2、移动测量仪3、主电极4、覆盖水/砂/土层5、电势线6、渗漏孔洞7、中间层(土工复合排水网或GCL)8、反馈电极9、上层土工膜10、下层土工膜图5.1.3双电极渗漏破损探测工作状况5.2探测设备5.2.1本条规定了采用双电极法渗漏破损探测需要的仪器设备。5.2.2本条以表格的形式列举并提出了双电极法的主要技术指标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现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供电电场、偶极间距等。5.3探测步骤5.3.1本条规定了探测的一般步骤,实际探测中,根据场地地形、物料特性、湿润度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5.3.2本条规定了场地绝缘的具体要求和办法。实际探测过程中,在不影响探测准确性的情况下,根据实际的工况,对绝缘进行相应处理。5.3.3从5.3.3到5.3.10规定了探测每个实际操作步骤的方法和具体要求。本条是设备安置的要求。重点是埋放电极,要求电源输出的负极要求埋放在防渗土工膜下面,正极则要置于防渗土工膜上面,进行实测。5.3.4本条针对探测作业前,进行渗漏探测设备校准和确定探测的间距提出要求。这是保证探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保障。本条根据探测作业实况,允许(实际多数情况下)使用实际破损孔洞作为校准点。但有时现场作业质量较高,可能不易找到合适的破损点作为仪器校准的点,这时设备校准和确定探测的间距可进行人为制造渗漏模拟破损孔洞进行。5.3.5本条在上条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在未知是否存在破损前,采用人为破损空洞时的具体作业方法。包括:膜上覆盖材料开挖、切割造孔、埋设电极、实施探测。5.3.6本条首先规定了设备校准和确定探测的间距的场地条件,要求符合本标准第4.1.8条规定的条件下进行;其次规定了设备校准和确定探测的间距的确定包含的3个具体内容,包括探测电压等主要参数、设备仪器的灵敏度和根据调校核准的灵敏度得到适宜的探测间距。5.3.7本条要求根据校准确定的间距(偶极间距)放线,进而安排探测网络,布设探测线、点。5.3.8探测仪器记录的数据,要求使用光栅数据格式或轮廓图分析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绘制出各区域的数据曲线图,再根据曲线图的指示确定渗漏点的位置。5.3.9本条要求对探测到的渗漏破损点进行分析,目的是判断渗漏破损形成的原因,并记录。破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膜本身的孔洞,包括膜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产生的破损,一般以较小的孔洞形式出现;二是施工过程引起的破损,孔洞因产生的原因,可大可小。由于硬物顶破,多数孔洞不大;由于施工过程机械碾压或拉、挂所致,一般较大,甚至可产生巨大的破损。因此要求进行标记、拍照和记录,为进一步的分析,评价施工质量提供依据。5.3.10由于破损孔洞产生的电讯号相互之间会出现影响,本条针对初次渗漏破损孔洞修补完成后,需要进一步探查该破损周边是否还存在其它破损孔洞提出要求。根据理论和实际经验,孔洞间的相互影响不会超过半径为5m的范围,因此提出进一步探查范围应控制在5m半径的周边范围内进行复测,直至能确认没有渗漏破损点为止。

6运行期检测6.1一般规定6.1.1本条规定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适用范围,由于只需在地表布设电极即能探测到地下不同性质介质变化及异常体的产状和深度情况,此法的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6.1.2本条对仪器的使用及保存环境进行了规定,在潮湿或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仪器部件会生锈腐蚀,导致仪器精度降低或失效。仪器若处于6.2探测设备6.2.1高密度电法数据采集系统由主机、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