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初一物理上册期末素质监测试题及答案北京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27/2B/wKhkGWakRJuAXp-eAAE0GXWJFtI736.jpg)
![2024-2025学年初一物理上册期末素质监测试题及答案北京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27/2B/wKhkGWakRJuAXp-eAAE0GXWJFtI7362.jpg)
![2024-2025学年初一物理上册期末素质监测试题及答案北京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27/2B/wKhkGWakRJuAXp-eAAE0GXWJFtI7363.jpg)
![2024-2025学年初一物理上册期末素质监测试题及答案北京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27/2B/wKhkGWakRJuAXp-eAAE0GXWJFtI7364.jpg)
![2024-2025学年初一物理上册期末素质监测试题及答案北京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27/2B/wKhkGWakRJuAXp-eAAE0GXWJFtI73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北京版初一物理上册期末素质监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下列关于长度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5cmC.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dm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答案:B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男低音”是指声音的音调低B.“引吭高歌”是指声音的响度大C.“女高音”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轻声细语”是指声音的音调低答案: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C.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人能听到回声需要一定的条件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答案:ABC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立竿见影”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C.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答案: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增加C.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D.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答案:BCD二、多选题(每题4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声音只能传递信息,不能传递能量答案:C解析:A、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其传播速度为0m/s,故A错误;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故B错误;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C正确;D、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B.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成的像越大C.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D.平面镜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答案:AC解析:A、平面镜成虚像,故A正确;B、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B错误;C、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C正确;D、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筷子变“弯”了B.小孔成像C.雨后彩虹D.海市蜃楼答案:B解析:A、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A不符合题意;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雨后彩虹是光的空中的小水珠对太阳光进行折射形成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所受的浮力变大B.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C.物体在液体中浸没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气球和飞艇是靠空气的浮力升空的答案:BD解析:A、轮船从长江驶入大海,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受浮力不变,故A错误;B、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潜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故B正确;C、物体在液体中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故C错误;D、气球和飞艇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故D正确。三、填空题(每题3分)寒冷的冬天,小明在晨练时看到一些与物态变化相关的现象,请你将物态变化的名称填在横线上:跑步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__________现象,路边树上的雾凇是__________现象。答案:液化;凝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B.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是凝固现象C.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是汽化现象D.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升华为气体跑掉了答案:AD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请解释这个现象。答案: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温度低于0℃,放到水中后水放热降温,冰吸热升温;当冰块附近的水的温度降到0℃时,冰的温度还低于0℃;冰块继续吸热,冰块附近0℃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所以冰块会“粘”到一起。同学们在教室里说话时,听不到自己回声的原因是()A.教室的墙壁有足够的反射面B.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C.回声和原声传到耳朵有时间差,人耳区分不出来D.声音传播太快了,使回声太小听不到答案:B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在划龙舟比赛活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以龙舟为参照物,岸上的房屋是运动的B.浆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桨是省力杠杆D.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龙舟受到水向前的推力作用答案:AB四、解答题(每题8分)题目: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A和B的要求是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_______。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填“A”或“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______。理由是_______。答案:(1)相同;确定像的位置
(2)A;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3)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结论具有偶然性解析
(1)在玻璃板的一侧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A和B的要求是完全相同;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2)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蜡烛发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眼睛在A蜡烛所在这一侧;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时,像会偏上或偏下,所以不能使像与物重合。(3)不合理,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所以应多次改变A蜡烛到镜面的距离,重复上述实验,并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数据。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凸透镜3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cm;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移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答案:15;靠近;变小解析
当光屏成等大、倒立的实像,则f=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答案:15;缩小解析
(1)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即五、综合题(每题10分)(10分)
题目: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屏上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其中原因不可能的是()A.蜡烛距凸透镜距离小于一倍焦距B.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C.蜡烛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D.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一倍焦距答案:D解析:A.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小于焦距,成虚像,虚像不会呈现在光屏上,符合题意;B.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三者不在同一高度上,使像不能成在光屏上,符合题意;C.物体在二倍焦距处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D.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10分)
题目:有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为4℃,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为96℃。用此温度计测量某杯液体的温度是40℃,则这杯液体的实际温度是多少?答案:38℃解析:首先明确摄氏温度每一度间的等份,然后求得这支温度计每一度间的等份,最后根据题目中示数来通过比例关系进行求解。(10分)
题目: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烛焰放在距凸透镜30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倒立、____的实像,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清晰的像。答案:缩小;大于;不能解析:(1)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