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雷雨》-第一课时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雷雨》-第一课时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雷雨》-第一课时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雷雨》-第一课时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雷雨》-第一课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雷雨》——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读写“压、蝉、垂”等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培养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二、教学内容1.课文第16课《雷雨》第一课时。2.生字词的学习。3.课文的朗读与理解。4.观察生活,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读写生字词,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外的天空,引出课题《雷雨》。2.学习生字词:通过课件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跟读、自读,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3.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检查朗读情况,指导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5.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六、板书设计1.课题:《雷雨》2.生字词:压、蝉、垂等3.课文内容: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4.作者观察的细致:细节描写七、作业设计1.抄写生字词,每个词抄写3遍。2.朗读课文,家长签字。3.观察生活中的雷雨现象,用几句话记录下来。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了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作者观察细致的引导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仍有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这一点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观察是认识世界的窗口,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观察,人们可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1.观察雷雨前的景象: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蚂蚁搬家,蛇出洞等。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雷雨前的紧张气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2.观察雷雨时的景象:大雨倾盆,狂风肆虐,雷电交加等。作者通过形象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雷雨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震撼。3.观察雷雨后的景象:雨过天晴,空气清新,彩虹挂天边等。这些细节描写展现了雷雨过后的宁静与美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4.关注作者的语言表达: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使文章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这些精彩的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5.关注作者的观察顺序: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从雷雨前、雷雨时到雷雨后,逐一展现了雷雨的全过程。这种有序的观察顺序使得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这种观察顺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或实地观察雷雨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提高观察能力。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课文细节的发现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3.朗读法: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语言表达和观察顺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4.写作法: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雷雨现象,并用几句话记录下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观察力。在教学《雷雨》这篇课文时,教师应重点关注作者观察的细致这一细节。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体会观察的细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语文课堂上获得成长和进步。1.预读活动:在正式讲解课文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预读,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如天气的变化、动物的行为等,并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观察。2.图文结合:利用多媒体展示雷雨前后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雷雨的不同阶段。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图片与课文中的描述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文字传达出这些景象的。3.朗读与分析:教师可以选取课文中的精彩段落,让学生进行集体朗读或个人朗读,并在朗读后进行分析。分析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作者使用的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以及这些元素如何帮助读者形成清晰的画面感。4.情境模拟: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雷雨前后的环境,比如通过声音、光线的变化来模拟雷雨的氛围。这样的模拟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5.写作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雷雨前后的景象。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检验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课文中的细节描写。6.讨论与分享: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课文细节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相互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7.课后延伸: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如观察日记、雷雨主题的手抄报等,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观察技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