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附中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附中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附中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附中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附中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大附中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同学从植物体内提取某种(A),测定其热稳定性和耐酸性(用对酶活性的抑制率表示),得到下图所示实验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在50℃时,酶A降低了底物分子从常态转变为活跃状态时所需的能量B.在50~90℃时,酶的热稳定性与温度呈负相关C.pH为3.4时的酶A的活性低于pH为3.6时的D.若酶A作为食品添加剂,宜选择添加到中性或碱性食品中2.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3.如图是草履虫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草履虫的环境容纳量是800只B.当草履虫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其自然增长率一直为0C.影响草履虫数量增长的因素是资源和空间有限D.在10年后,若草履虫因为捕食者而发生数量变化,则这种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4.动物在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A.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这条轴线是典型的反馈调节B.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下丘脑是反射弧中的效应器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有多种,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D.皮质醇通过体液运输,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正常5.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D.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控制的性状6.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两个实验都要使用显微镜B.酒精在“脂肪的鉴定”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中作用相同C.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斐林试剂、碘液均可用来检测实验结果D.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洋葱的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有丝分裂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已知果蝇的红眼与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W/w)控制。同学甲为了确定该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X染色体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将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F1雌雄交配F2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红眼雄∶白眼雄=2∶1∶1。回答相关问题:(1)依据同学甲的杂交结果能否做出准确判断_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2)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同学乙用X射线处理F1后继续进行同学甲的实验,发现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白眼雌∶红眼雄=1∶1∶2,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同学丙在重复同学甲实验过程中,发现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白眼雌∶红眼雄∶白眼雄=9∶1∶6∶4,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秸秆还田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影响土壤小动物的生活。为研究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农田土壤节肢动物数量的影响,4月中旬,内蒙古研究人员将一块试验田平均分成4份,埋入不同质量的玉米秸秆,分别于6月~9月调查4个秸秆量不同的农田中土壤节肢动物数量,结果如下图。请分析回答:(1)土壤中节肢动物的身体微小、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调查时常用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采集,统计方法常用__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_法。(2)据图分析,本实验所能得出的结论有:一是6月~8月初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的数量逐渐增多,8月初之后逐渐下降;二是在一定范围内,_____________。(3)调查中还发现,某种以农作物根茎为食的蟋蟀,在6月~8月的数量变化趋势与上图中12000kg/hm2的曲线趋势相近。据此可判断,此蟋蟀种群在7月份时的年龄结构为_____________型,为降低其对农作物的危害,生产上可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吸引和诱捕雄性个体,使蟋蟀种群的_____________下降,从而降低种群数量,这属于_____________防治。9.(10分)黄羽肉鸡(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羽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M/m基因和位于Z染色体上的N/n基因共同控制,且M/m基因或N/n基因会影响另一对基因的表达。现用黑羽色的雌雄鸡交配,F1雄鸡中,黑羽色∶白羽色=3∶1,雌鸡中,黑羽色∶黄羽色∶白羽色=3∶3∶2。请回答下列问题。(1)亲本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分析___________基因型存在时,N基因不能表达。(2)F1中黑羽色雌雄鸡相互交配,子代黄羽色雌鸡占__________。(3)“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热敏发现的性逆转现象,即母鸡转变为公鸡从而出现打鸣现象。①“牝鸡司晨”体现了表现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②现有一只黄羽色的公鸡和各种已知基因型的母鸡,请你通过一次最简单的杂交实验判断该公鸡的基因型(注:WW致死)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现有一只司晨的“公鸡”,请你通过一次最简单的杂交实验判断这只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注:WW致死)。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WilliamG.Kaelin、Gregg.L.Semenza以及英国科学家SirPeterJ.Ratcliffe,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以及对氧气供应的适应性”。研究发现正常氧气条件下,细胞内的低氧诱导因子(HIF-1α)会被蛋白酶降解,低氧环境下,HIF-1α能促进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使细胞适应低氧环境。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内氧气主要参与有氧呼吸第___________阶段反应,为细胞正常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当氧气不足的时候,我们的身体会合成一种叫做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物质(EPO),它是一种糖蛋白激素,可以刺激___________生成更多的红细胞,让更多的氧气被运输到身体组织里。(2)组成HIF-1α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低氧环境下HIF-1α的含量___________。(3)未来科学家可以研制药物降低癌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抑制肿瘤增殖达到治疗的目的。(4)青藏高原地区的生物能较好适应低氧环境,科学家在研究藏羚羊适应机制时发现与其线粒体中的COX基因有关,这属于___________水平的研究。11.(15分)在很多淡水湖泊中,藻类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下图表示该湖泊中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回答下列问题:(1)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湖泊中以藻类为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按照图中的食性比例分析,试写出其食物网是_________________。若体长为1.2cm的鲤鱼群体增加100kJ的能量,理论上至少需要藻类提供________kJ的能量。(2)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为了治理湖水的富营养化,可先养殖藻类吸收水体中的N、P等元素,再养殖鲤鱼快速去除藻类,若要让藻类的能量更多更快流向鲤鱼,据图分析,投放到湖泊中的鲤鱼对体长的要求应该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酶的作用机制,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考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从矩形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热稳定性升高;随着PH值得升高,酶的耐酸性减低。【详解】A.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反应的活跃状态时所窬的能量称为活化能,酶的作用机制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项正确;B.由第一个实验结果可知,在50〜90℃时,温度升髙对酶活性的抑制率增强,酶A的热稳定性与温度呈负相关,B项正确;C.由题图可知,酶A在pH为3.4时的活性低于3.6时的,C项正确;D.由第二个实验结果可知,酶活性随pH的降低而降低,但酶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的活性的大小是未知的,因此不能得出该酶宜添加在中性或碱性食品中的结论,D项错误。故选D。2、B【解析】

1.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例如,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

2.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例如,唾液淀粉酶在口腔中催化淀粉分解,但是到了胃中就成为胃蛋白酶的底物。

3.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低温使分子运动减弱,从而使酶和底物结合率降低,反应速率就降低,表现出酶活性降低,并没有破坏其结构,当温度回升时,仍然可以恢复期活性。【详解】A、有些酶是生命活动所必须,比如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在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都存在,A正确;

B、导致酶空间结构发生破坏变性的因素有:过酸、过碱、高温等,低温只能抑制酶的活性,不会破坏结构,B错误;

C、酶的作用实质即为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正确;

D、酶是蛋白质或者RNA,本身是催化剂,也可作为底物被蛋白酶或者RNA酶降解,D正确。

故选B。【点睛】易错点: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每种酶都有其最适宜的温度,低温使酶的活性降低,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进而使酶失去活性。3、D【解析】

在资源无限、空间无限和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的理想条件下,种群就会呈指数增长,指数增长(“J”形增长)的特点是起始增长很慢,但随着种群基数的加大,增长会越来越快。每单位时间都按种群的一定百分数或倍数增长,其增长势头强大。逻辑斯蒂增长是指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其增长曲线很像字母S,又称“S”形增长曲线。种群的逻辑斯蒂增长总是受到环境容纳量(K)的限制,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负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平衡或稳态,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详解】A、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从图中可看出,草履虫的环境容纳量小于800只,A错误;B、当草履虫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其自然增长率有时大于0,有时小于0,B错误;C、影响草履虫数量增长的因素是资源和空间有限、捕食者的限制等,C错误;D、在10年后,若草履虫因为捕食者而发生数量变化,捕食者的增多会造成草履虫的减少,草履虫的减少反过来会造成捕食者的减少,这种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D正确。故选D。4、A【解析】

动物运输的过程中,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等状态的刺激,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递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作用于细胞。【详解】A、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皮质醇,这条轴线是典型的分级调节,A错误;B、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过程属于反射,传出神经末梢和下丘脑一起构成反射弧中的效应器,B正确;C、皮质醇可以作用于相应的组织细胞起作用,也可以通过负反馈作用于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C正确;D、动物在运输过程中,先通过下丘脑和垂体促进皮质醇的分泌,皮质醇分泌过多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因此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正常,D正确。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知识,关键是要求学生理解激素的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过程是解题。5、A【解析】

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均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成对的配子中的一个和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也是自由组合。【详解】所谓平行关系即两者的行为要表现一致,基因突变是DNA上的某一基因发生变化(微观变化),而染色体(宏观)没有变化,A项符合题意;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控制的性状,即A也发生缺失,均表现出了染色体与基因的平行关系,B、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基因与染色体是否存在平行关系,要看二者的行为变化如分离、组合、数目变化是否是同步的。6、A【解析】

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原理: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2、温度可以改变酶的活性,高温使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低温抑制酶的活性。3、洋葱作为实验材料:(1)紫色洋葱的叶片分两种:①管状叶,绿色,这种叶片可用于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②鳞片叶,其内外表皮都由一层细胞构成,适于显微镜观察;(2)根尖分生区是观察有丝分裂的最佳材料,一是色浅,无其他色素干扰;二是此处细胞处于分裂周期中,能找到进行分裂的细胞。【详解】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两个实验都要使用显微镜,A正确;B、酒精在“脂肪的鉴定”中是洗去多余的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染色后的浮色,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酒精的作用是在用固定液固定后洗去固定液,且有解离作用,B错误;C、斐林试剂需要进行水浴,会改变实验的温度,所以不能用斐林试剂作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的检验试剂,C错误;D、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洋葱的细胞是洋葱鳞茎外表皮细胞,不能分裂,所以不能用来观察有丝分裂,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综合考查教材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是否合适,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不能因为当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XY染色体同源区时均会出现上述杂交结果F1红眼雄果蝇(产生配子过程中)X染色体上含W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了Y染色体F1红眼雄果蝇产生配子过程中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解析】

根据“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可判断红眼为显性性状,根据“F2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红眼雄:白眼雄=2∶1∶1”,即只有雄果蝇出现了白眼,可说明该性状与性染色体有关,但不能判断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肯定不在常染色体上。假设W/w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XWXW×XwY→F1:XWXw、XWY,均表现红眼,F1雌雄交配,F2的基因型为XWXW、XWXw、XWY、XwY,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红眼雄∶白眼雄=2∶1∶1。假设W/w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上,亲本基因型为XWXW×XwYw→F1:XWXw、XWYw,均表现红眼,F1雌雄交配,F2的基因型为XWXW、XWXw、XWYw、XwYw,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红眼雄∶白眼雄=2∶1∶1。由于当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XY染色体同源区时均会出现上述杂交结果,所以不能据此做出准确判断。(2)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同学乙用X射线处理F1(XWXw、XWY)后继续进行同学甲的实验,发现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白眼雌∶红眼雄=1∶1∶2,由该比例可推知,F1产生的雄配子中Y染色体上应含有W基因,而含有X的雄配子应不含W基因,这样子代的雌性才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且雄性均为红眼,所以可推测X射线处理F1时,使红眼雄果蝇(产生配子过程中)X染色体上含W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了Y染色体上。(3)若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则F1的基因型为XWXw、XWYw,若不发生变异,由于雄性个体产生的含X染色体的配子基因型为XW,所以子二代不会出现白眼雌性果蝇,而丙同学在重复同学甲实验过程中,发现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白眼雌∶红眼雄∶白眼雄=9∶1∶6∶4,即出现了一定比例的白眼雌性个体,说明F1红眼雄果蝇产生配子过程中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了XW的雄配子。【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推理过程,要求学生能利用假说演绎法进行假设和推理。8、取样器取样记名计算目测估计秸秆添加量越多动物数量越多增长出生率生物【解析】

本题研究的是玉米秸秆还田量对农田土壤节肢动物数量的影响,图中可以看出,玉米秸秆还田量越多,土壤中节肢动物数量越多,6月~8月初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的数量逐渐增多,8月初之后逐渐下降。【详解】(1)土壤中节肢动物的身体微小、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调查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统计方法常用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2)据图可知,本实验所能得出的结论有:按时间变化分析,农田土壤节肢动物在6月~9月内的数量变化规律为6月~8月初农田土壤节肢动物的数量逐渐增多,8月初之后逐渐下降;四条曲线对比,在一定范围内秸秆添加量越多动物数量越多。(3)某种以农作物根茎为食的蟋蟀,在6月~8月的数量变化趋势与图中12000kg/hm2的曲线趋势相近。据此可判断,此蟋蟀种群在7月份时的种群数量正在上升,所以其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为降低其对农作物的危害,生产上通过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吸引和诱捕雄性个体,改变了蟋蟀的性别比例,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从而降低种群数量,这属于生物防治。【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研究以及生态系统的生物防治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9、MmZNW、MmZNZnmm1/9遗传物质(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将该公鸡与基因型为mmZnW的白色母鸡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性别比例及肤色若子代雌雄比例相同且均为黄色,则基因型为MMZnZn若子代雌雄比例相同且黄色与白色为1:1,则基因型为MmZnZn若子代雌:雄=2:1且均为黄色,则基因型为MMZnW若子代雌:雄=2:1且黄色与白色为1:1,则基因型为MmZnW将该只待测“公鸡”与母鸡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性别比例。若子代雌雄比例相同,则其性染色体组成为ZZ。若子代雌:雄=2:1,则其性染色体组成为ZW【解析】

黄羽肉鸡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所以雌性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性是ZZ,根据题干中“羽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M/m基因和位于Z染色体上的N/n基因共同控制”和“黑羽色的雌雄鸡交配,F1雄鸡中,黑羽色∶白羽色=3∶1,雌鸡中,黑羽色∶黄羽色∶白羽色=3∶3∶2”,进行推测,雄鸡中,黑羽色:白羽色=3∶1=6∶2,所以子代雌雄比例总数为16,因此亲代雌性和雄性都含有两对等位基因型,即雄性基因型为MmZNZn,雌性基因型MmZNW,两对基因型只有组合,列表F1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如下:1ZNZN1ZNZn1ZNW1ZnW1MM黑色黑色黑色黄色2Mm黑色黑色黑色黄色1mm白色白色白色白色【详解】(1)根据分析,亲本基因型是MmZNZn和MmZNW;N基因存在时,应该出现黑色,但在有mm存在时,N基因不表达,表现为白色。(2)将两对基因分开处理,F1中黑羽色雌鸡全为ZNW,1/3MM,2/3Mm,黑羽色雄鸡1/2ZNZN,1/2ZNZn,1/3MM,2/3Mm,相互交配,子代黄羽雌鸡(M_ZnW)=(1-2/3×2/3×1/4)×(1/2×1/4)=1/9。(3)①牝鸡司晨是指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声,这种现象称为性反转,体现了表现型是由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控制的。②正常黄羽公鸡的基因型有MMZnZn或MmZnZn,如果是性反转形成的,则其基因型是MMZnW或MmZnW,判断其基因型选择该公鸡与基因型为mmZnW的白色母鸡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性别比例及肤色。结果及结论:如果基因型是MMZnZn,则杂交子代基因型MmZnZn和MmZnW,子代雌雄比例相同且均为黄色;如果基因型是MmZnZn,则杂交子代基因型MmZnZn,mmZnZn,MmZnW,mmZnW,子代雌雄比例相同且黄色与白色为1∶1;如果是性反转的个体,其基因型是MMZnW,则子代基因型是MmZnZn∶MmZnW∶MmWW(致死)=1∶2∶1,所以子代∶雄=2∶1且均为黄色;如果基因型是MmZnW,则其子代基因型为MmZnZn∶mmZnZn∶MmZnW∶mmZnW∶MmWW(致死)∶mmWW(致死)=1∶1∶2∶2∶1∶1,子代雌:雄=2∶1且黄色与白色为1∶1。③司晨的“公鸡”如果是性反转形成,则其染色体组成是ZW,如果是正常的公鸡,则其染色体组成是ZZ,将该只待测“公鸡”与母鸡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性别比例。如果是ZZ,则子代雌雄比例相同;如果是性反转形成(ZW),则子代ZZ∶ZW=1∶2,雌∶雄=2∶1。【点睛】本题需要考生根据题干中给出的表现型的比例推断出基因型,在根据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解答,设计杂交方案时,需要考生根据各种情况分析出个体的基因型,在选择杂交方案。10、三骨髓(红骨髓)氨基酸上升低氧诱导因子(或HIF-1α)分子【解析】

根据题意和识图分析可知,在正常氧条件下,HIF-1α在脯氨酸羟化酶、蛋白酶体和VHL的作用下被降解;而在低氧环境下,HIF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内,与AR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