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一中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一中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一中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一中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一中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新高考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诏曰:“民铸铜为佛像、浮图及人物之无用者禁之,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宋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保障金属货币的市场存量 B.限制民间资本市场的流通C.抑制社会奢靡风气的蔓延 D.扩大本土宗教的社会影响2.如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武帝时期“巫蛊之祸”事件经过的历史叙述。据此判断A.外戚江充制桐人陷害太子 B.太子谋反兵败身亡C.儒家学说神秘化色彩浓厚 D.太子罹受巫蛊之冤3.新史学倡导者鲁滨逊强调:“(历史)可以被用来解除对各种生疏不明情况的迷惑……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的过去会给我们提供行动的先例,而是因为我们充分理解了过去,便可以充分的理解现状,我们的行动就是建立在这样基础上面的。”他认为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是()A.“复原”过去,指引未来 B.鉴于往事,资于治道C.理解现实,把握发展方向 D.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4.如表为1910年12月15日《申报》广告统计国家广告主题方式和内容英国汇通保险、制造汗衫的机器、自来火、润肺止咳药、粉蜜等招购保险、仪器、商品、药品等日本三井保险(水险、火险)招购保险其他国家补血圣药、卫生名酒、滋补树皮丸、保裕享茂洋行全面招购等招购产品、登门指导中国治痰止咳药招购药品材料主要表明了A.市民的消费水平不断升级 B.民族企业对宣传重视不足C.中国企业的竞争形势严峻 D.西方列强加大了资本输出5.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这番话表明孝文帝意欲A.表明拓跋氏的宗教信仰 B.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C.强化汉文化的根基作用 D.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6.公元前5世纪雅典人阿里斯托芬在《阿卡奈人》中提到,公民狄开俄波利斯不愿意错过每一次公民大会,家又住得远,只得早早地赶来参会。但每次到了开会时间,会场上往往还没几个人,大家也就放放屁,伸伸懒腰,转过来转过去,拔拔鼻毛。这史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政府丧失民众信任D.公民时间观念淡薄7.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大沽口,客观上减轻了太平天国的军事压力。洪秀全曾将洋人过境说成是“兄弟团圆”,言称“西洋番弟听朕诏,同顶爷哥灭臭虫”;“衷心归顺成藩属,替爷替哥杀妖魔”。这反映出太平天国A.与外国平等往来的愿望 B.与英法合作共同反抗清朝C.继续秉持传统宗藩观念 D.和西方国家宗教信仰相同8.“番薯是在‘从马尼拉到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建立的大帆船贸易’后才走向世界”。下列组合与之相关的是A.丝绸之路与《史记食货志》B.开通京杭大运河与《本草纲目》C.发现新大陆与《农政全书》D.欧美实现工业化与《物种起源》9.如图为古希腊小亚细亚地区发行的银币。反面为摔跤手,侧面为投掷手,生动的再现了古希腊体育运动竞技场景。这反映了古希腊A.追求智慧勇敢的人文主义思想 B.民主政治下公民拥有自由C.商品经济发达货币需求量较大 D.追求理性强调竞争的国民性10.如图是德国牧师、制图师马丁·瓦尔德泽米勒于1507年绘制的地球仪月形图,采用木板印刷出版;与此同时出版了《宇宙志导论》,教学生如何使用世界地图,成为当年的畅销书。上述信息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人和世界被发现 B.新教的广泛传播 C.自然科学的兴起 D.三角贸易的繁盛11.柏拉图指出,“在雅典由于过分民主,尊重权威已经在群众中消失了,没有一个人学会如何服从”。这表明当时雅典城邦A.人文主义精神过于凸显B.政府管理处于失控状态C.公民参政热情日渐增强D.道德沦丧摧残了民主制12.如图漫画反映的是A.《租借法案》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3.中国共产党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14.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成果,承载着各国人民对和平的殷切期望”的国际组织是A.联合国 B.APEC C.北约 D.欧盟15.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内容有“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取消一切经济障碍和确立贸易条件的平等”“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其最终目的是A.争当海上霸主 B.争夺贸易霸权C.建立国际联盟 D.攫取世界霸权16.明初,朱元璋曾谕户部:国家赋税已有定制,撙节用度,自有余饶。轻徭抑末,使得尽力农桑,自然家给人足。嘉靖九年,又将赋役名目统一后折银征收,减少征收环节,使各级官吏难以巧立名目渔利。这些举措的目的是A.减轻贫困以缓和社会矛盾B.增强中央政府财政实力C.限制苛扰以促进农业发展D.适应封建商品经济发展17.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实行采邑改革时,中国正处于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18.明治时期,日本外相井上馨认为:“只有实现西欧化,我国才能同西方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只有如此,才能使我国独立、富裕起来。”与此观点不符合的是A.殖产兴业B.文明开化C.废藩置县D.自由择业19.下面是南京国民政府关于国旗的规定。这些规定旨在A.动员民众参与抗战 B.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定C.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塑造民众的意识形态20.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是鼓吹学习西方最负盛名的著作,但其开头一篇却是《道器》,大讲中学为道,西学为器。郑观应此举A.顺应了民族文化自卫心理的需要B.希望中国开始吸收和接受西学C.体现了独尊中华鄙夷外邦的观念D.反映出早期资产阶级的软弱性21.1917年,有报纸报道,“此疫(华北蒙绥鼠疫)传播全国乃意中事耳。政府所采取之计划如何……实则以予所知,政府独未尝有所举动耳”。同时驻华外交团特开联席会议,“促请我政府赶即采取积极办法,务期从速扑减,勿任蔓延”。这些主要说明当时A.政府对疫情风险认识不足 B.报纸对疫情的报道客观公正C.鼠疫蔓延引发百姓的恐慌 D.外交团关心中国民众的健康22.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创始人选择上海作为举行中共一大的地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下列因素中,能够为他们做出决定提供参考的最关键性的因素应是A.位于长江入海口,交通便捷 B.有英美法租界,相对安全C.五四运动主阵地,思想激进 D.城市生活现代化,食宿方便23.17-18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启蒙运动和19世纪发生在中国的维新运动都是宣杨民权民主的思想解放运动,但两者的社会影响差别很大,其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B.宣扬民权民主思想的方式和途径不同C.倡导者思想的丰富程度和成熟程度不同D.运动领导者的学识水平和宣传力度不同24.梁启超倡议建立“新史学”,“新”就新在①以历史进化论为指导②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③以全体国民为读者对象④以“以古鉴今”为研究目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5.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材料结论A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也就是政治的动物。”古希腊雅典只重政治而轻文化B1888年汉口城市人口仅18万,至民国初年增至120万,20多年间增长近6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C1872年日本颁布《学制》,强制适龄儿童入校读书,30年后日本适龄儿童升学率达92%当时日本基础教育发展迅速D1900年德国的钢产量开始超过英国,到1914年已经是英国的两倍20世纪初德国经济实力超过英国A.AB.BC.CD.D26.“续增条约画押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贸易,均照经准各条所开各口章程比例,画一无别。”以上文字当出自: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27.20世纪30年代末,国民政府在国内全面推行农村合作社,广泛建立合作金库,为农民提供农贷资金,并培养各级合作指导人员。政府此举意在A.保障长期抗战 B.维护统一战线C.消灭边区政权 D.应对经济危机28.隋文帝“下令在黄河沿岸交通枢纽要地设置官仓,把关东地区的粮食集中在仓里”。当时著名的官仓主要有广通仓、常平仓等,每仓各有地窖至少数百个。隋代官仓的设置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新突破 B.有利于保障都城的粮食供应C.加强了南北方的经济交流 D.体现出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29.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30.“它是个质变点,是中国革命由失败走向胜利的质变点,是中国革命由别人主导到由自己主导的质变点。”材料中的“它”可能出现于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19世纪末,列强积极扩军备战,展开军备竞赛。军备竞赛带来庞大的军费开支,这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是难以负担的。沙皇俄国政府两次倡议召开国际和平会议,声称“这次会议可能成为即将来临的世纪的美好预兆”。在沙俄倡导下,1899年和1907年列强先后两次在荷兰海牙举行了和平会议。两次会议都没有就裁军问题作出任何实质性决议,仅仅在一个公约中表示“希望限制陆海军军力及军事预算”.此外,会议签订了关于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陆战法规等三项公约,以及禁止从气球上投掷炸弹和爆炸物等三项宣言,还决定成立“常设仲裁法庭”,其中部分原则至今在国际上仍然有效。会后,帝国主义各国加紧扩军,力求在未来大战中一决雌雄。——摘编自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沙俄倡导召开国际和平会议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两次海牙和平会议。32.商鞅变法中的富国强兵思想及其实践对秦国乃至后世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然列国环伺,时相侵凌,非有富强之国力,则亦无以自存。商子曰:“国之所以重,主之所以尊者,力也。”……务力之方在使民致身于农战之二事,而此外与二者无益或有害者皆在抑止之列。……几乎欲举一国之学术文化而摧毁扫荡之,使政治社会成为一斯巴达之战斗团体,此则其独到之见解,亘千古而鲜匹者也。——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材料二商鞅的改革措施,可以使一个国家在短时间内富强,但如果把它作为长期国策,则注定将这个国家引向灾难……秦始皇时代,秦施行的仍然是商鞅当年的基本国策,它使秦国最终统一了天下,却没能使秦朝逃过“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短命怪圈。——聂作平《秦国是怎样崛起的?——重读商鞅变法》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的富国强兵思想在实践中所产生的影响。后来,秦朝的短命与商鞅变法又有什么关系?33.拿破仑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代表人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就国内政治而论,拿破仑可比得上开明的专制君主。他感兴趣的是技术效率而不是抽象的意识形态。虽然他对国家实行独裁统治,但有效地统治了国家。他把法律编成法典,将行政机关置于中央集权下,组织国民教育体系,建立法兰西银行,并就法国的教会和国家关系与教皇达成协议。……大多数人都因他结束骚乱和建立了一个可信任、强有力的政府而向他欢呼。——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拿破仑虽然赞同启蒙思想中的“平等”观念,但他并不是自由主义思想或代议制政府的拥护者。他限制言论自由,定期审查报纸及其他出版物。他建立了一支极度依赖间谍情报的秘密警察部队,拘留了数千名有嫌疑的政敌。他利用宣传的力量有组织地操纵公共舆论。他无视选举制政体,利用大量忠诚于自己的军官来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代表大会的限制。——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有效统治国家”的措施产生的影响。(2)据材料二,指出拿破仑违背启蒙思想精神的做法有哪些?据此分析拿破仑政权的实质。(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认识杰出人物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材料主要讲述宋朝禁止铸造佛像、浮图及人物,有利于抑制社会奢靡风气的蔓延,但不是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并没有限制民间资本市场的流通,故B项错误;“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保障金属货币的市场存量,故A项正确,灭佛有利于扩大本土宗教的社会影响,但不是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2、D【解析】

依据材料中“充因此为奸”、“充遂谋太子”、“江充为奸”等信息可知,这三则材料都体现了太子罹受巫蛊之冤,因此D选项正确。AB选项都只符合部分记述,并不全面,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儒家学说的特征,C选项错误。3、C【解析】

“我们充分理解了过去,便可以充分的理解现状”的信息说明学习历史目的是理解现实,把握发展方向,C正确。A中“复原”说法错误;B不符合材料主旨;D中思想控制不符合事实。4、C【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此时《申报》外国产品广告数量远超中国产品,在方式和内容上也有相似之处,这说明中国企业的竞争形势严峻,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材料并未体现,排除;仅依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B选项,排除;广告宣传不等于资本输出,D选项错误。故选C。5、C【解析】

根据“魏之先出于黄帝”等信息可知,魏文帝强调自己也是炎黄子孙,是要强化汉文化的根基作用,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教问题,排除A项;材料强调鲜卑族的来源,而不是生活习惯,也与平等无关,排除BD项。6、D【解析】“每次到了开会时间,会场上往往还没几个人”说明公民参加公民大会的时间观念淡薄,D正确;其他说法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7、C【解析】

由材料“衷心归顺成藩属”“西洋番弟听朕诏”,说明太平天国将西方国家视为藩属国,继续坚持传统的宗藩外交,故C符合题意;传统的宗藩外交并非近代平等外交,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天平天国幻想英法代其推翻清王朝,故B不符合题意;天平天国的拜上帝教与西方国家的基督教存在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C【解析】

据所学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各大陆间物种的交流,如美州的高产农作物玉米、番薯等传入中国,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就有记载,C与材料相符;《史记食货志》是司马迁记述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与材料不符,A错误;《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的医学著作,与材料不符,B错误;《物种起源》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著作,与材料不符,D错误。9、A【解析】

银币上铸造体育运动的竞技场景反映了古希腊人对智慧和勇敢的追求,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故选A;材料无法反映当时是否是民主政治,也无法体现对货币的需求量,排除BC;追求理性是在启蒙运动中,排除D。故选A。10、A【解析】

根据题干“马丁·瓦尔德泽米勒于1507年绘制的地球仪月形图……非洲、美洲”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德国牧师并未使用传统宗教地图反映天主教权威受到冲击,人们的主体意识增强;地球仪月形图非洲及美洲等信息反映了新航路开辟过程中1492年哥伦布最早发现美洲大陆及1487年,迪亚士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洋好望角的史实,两者反映了人与世界的被发现,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反映宗教改革中新教的传播,排除B项;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于天文学领域,排除C项;三角贸易中并不包括亚洲,排除D项。故选A。11、A【解析】

根据材料“在雅典由于过分民主……没有一个人学会如何服从”可知,雅典城邦重视公民的个人价值,强调培养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使人文主义精神凸显,故选择A选项;雅典城邦实行直接民主制,人文主义的凸显有利于更好的进行政治管理,故排除B选项;材料并没有将公民的参政热情进行对比,无法比较是否日益高涨,故排除C选项;材料主旨是雅典公民蔑视权威,不懂得服从,这不属于道德沦丧,故排除D选项。12、C【解析】

由漫画中的“美国”、美元符号、“欧洲经济”以及两人的装扮可知,该漫画反映的是美国1947年援助欧洲经济恢复的马歇尔计划,故C正确;《租借法案》指的是1941年开始的美国免费或有偿提供给同盟国粮食,军事物资以及武器装备,故A错误;杜鲁门主义不涉及经济援助,故B错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成立于1949年的军事组织,故D错误。13、C【解析】

材料反映了为了建立国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党对根据地政策进行了调整,而且改编了军队。C正确;国民革命时期国共处于合作的关系,而且没有苏维埃、红军,A错误;材料表明共产党为了团结一切力量,改变了根据地建设的政策,B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有助于抗日战争的结束,解放战争还未开始,D错误。故选C。14、A【解析】

根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成果”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个国际组织应该是联合国,故选A;APEC成立于1989年,欧盟成立于1993年,都是区域经济组织,不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产物,排除BD项;北约是美苏冷战的产物,排除C项。故选A。15、D【解析】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主要目的是争霸世界,夺取世界霸权,D正确;A和B从属于D项内容;C不是美国最初目的。16、C【解析】材料“撙节用度,自有余饶。轻徭抑末,使得尽力农桑,自然家给人足”反映了统治者减轻百姓的赋税徭役以促进农业生产,故C正确;材料并未反映缓和社会矛盾的问题,故A错误;限制百姓的赋税并不能增强中央政府财政实力,故B错误;“轻徭抑末,使得尽力农桑”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轻徭抑末,使得尽力农桑,自然家给人足”,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减轻百姓的赋税徭役以促进农业生产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17、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采邑改革推行于公元8世纪上半叶,而隋朝存在于公元581-618年,唐朝存在于618-907年,宋朝存在于960-1276年,元朝存在于1271-1368年,因此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实行采邑改革时,中国正处于唐朝统治时期,B项正确;排除A、C、D项。18、C【解析】材料反映了日本学习西方,实现国家富强的政策,殖产兴业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文明开化政策有利于日本学习西方文明,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废藩置县,属于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符合题意;自由择业,也体现了西方的择业观,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9、D【解析】

南京国民政府关于国旗的规定旨在增强民众对国旗的尊重和敬畏,提升民族凝聚力,从而塑造民众的意识形态,故选D;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是在1937年,因此谈不上动员民众参加抗战,排除A;关于国旗的规定无法体现维护国家的统一安定,排除B;表格内容和经济干预无关,排除C。故选D。20、D【解析】

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向西方学习政治、经济和科学,但又讲中学为道,在当时的环境下,这种前后有冲突的论述,主要目的在于回避顽固派的攻击,反映出早期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故答案为D项;其目的不是为了适应民族文化自卫心理的需要,排除A项;中国开始吸收和接受西学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郑观应作为早期维新派,已经认识到中西方的差距,没有鄙夷外夷的观念,排除C项。21、A【解析】

面对鼠疫,北洋政府“实则以予所知,政府独未尝有所举动耳”,可知北洋政府对疫情风险认识不足,A正确;“此疫(华北蒙绥鼠疫)传播全国乃意中事耳”这种推断明显不符合实际,排除B;题干反映的是外国使团的恐慌,而非中国百姓,排除C;外交团认为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控制疫情,因为疫情蔓延会危及其利益,而非关心民众健康,排除D。22、B【解析】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为建党选择将上海作为一大会址的关键在于上海有英法美租界的掩护,相对安全,B项正确;交通便捷、思想激进、食宿方便等,不是无产阶级为建立政党选择会址要考虑的最主要的问题和关乎政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ACD三项错误。23、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7~18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有了较快发展,因此出现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而19世纪末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因此也没有使思想得到深刻的解放。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C、D项。24、A【解析】

梁启超倡议建立“新史学”主要是从历史进化论为指导,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从而培养国民素质的研究方向,①②③正确;新史学和传统史学都具有“以古鉴今”为研究目的,排除④,选择A正确。25、C【解析】

由学龄前儿童升学率增加,得出结论为日本基础教育发展迅速,故答案为C;“人是城邦的动物……也就是政治的动物。”强调的是城邦制中公民具有政治责任感,结论错,排除A;材料只是说人口增加,体现不出城市化进程迅速,排除B。材料只是说德国钢产量增加,看不出20世纪初德国经济实力超过英国,排除D。26、C【解析】

材料“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贸易”等信息可知,此材料出自《北京条约》,其内容是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故C项正确;《南京条约》开放的是广州等五口为通商口岸,排除A;《虎门条约》没有涉及通商口岸的内容,排除B;《马关条约》开放重庆等四口通商口岸,排除D。故选C。27、A【解析】

20世纪30年代末,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农民提供农贷资金,并培养各级合作指导人员,有利于提高农民抗战积极性,保障长期抗战,故选A;国民党与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争,与农民无关,排除B;20世纪30年代末,是抗战时期,国民党与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争,合作抗日,C错误,排除;D不符合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20世纪30年代末”“为农民提供农贷资金”,联系所学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分析解答。28、B【解析】

据材料可知,在黄河沿岸交通枢纽要地设官仓,把关东地区的粮食集中在仓里,如“广通仓、常平仓”的设置,其目的是保障都城长安的粮食供应,B正确;粮仓的设置不能反映商品经济的新突破,A错误;C、D与材料无关。29、D【解析】由“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可以得出,西周建立之后,其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有功臣和宗室贵戚统领,故选D;当时是贵族政治体制,故A不符合史实;题干说到的诸侯国不是以素养作为依据的,而且也不是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故排除B;分封制不是构建的国家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故C也不符合史实。点睛: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还有的题涉及的是几个概念的区分和准确理解,只有把握每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才可以,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深入理解才能做对。这一题实际上是考查分封制的概念理解及其阶段特征。30、B【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34——1936年的长征是是中国革命由失败走向胜利的质变点,是中国革命由别人主导到由自己主导的质变点,故这个“质变点”出现于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是中国革命由失败走向胜利的质变点,是中国革命由别人主导到由自己主导的质变点”,联系所学长征的意义分析解答。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帝国主义矛盾加剧:军备克赛激烈:沙俄经济落后:试图缓和国内不满:限制竞争对手。(2)会议没有达成和平目的:刺激列强加速扩军备战:对国际关系秩序的建设和国际法的发展都有创新性的贡献。【解析】

(1)背景:根据材料中“19世纪末,列强积极扩军备战,展开军备竞赛”,“军备竞赛带来庞大的军费开支,这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是难以负担的”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列强矛盾、军备竞赛、沙俄经济落后和限制对手的需要等方面,说明沙俄倡导召开国际和平会议的背景。(2)评价:根据材料中“两次会议都没有就裁军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