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请问为国?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君者,槃也;民者,水也;槃圆而水圆。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楚灵王好细腰,故朝有饿人。故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劲、城不固,而求敌之不至,不可得也。敌至而求无危削、不灭亡,不可得也。危削、灭亡之情,举积此矣,而求安乐,是狂生者也。狂生者,不胥时而落。故人主欲强固安乐,则莫若反之民;欲附下一民,则莫若反之政;欲修政美俗,则莫若求其人。彼其人者,生乎今之世而志乎古之道。晓然独明于先王之所以得之、所以失之,知国之安危、臧否若别白黑。是其人者也,大用之,则天下为一,诸侯为臣;小用之,则威行邻敌;纵不能用,使无去其疆域,则国终身无故。故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节选自《荀子·君道》)材料二: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说赵王曰:“天下之卿相人臣,乃至布衣之士,莫不高贤大王之行义,皆愿奉教陈忠于前之日久矣……臣故敢献其愚,效愚忠。为大王计,莫若安民无事,请无庸有为也。安民之本,在于择交,择交而得则民安,择交不得则民终身不得安。请言外患:齐、秦为两敌,而民不得安;倚秦攻齐,而民不得安;倚齐攻秦,而民不得安。故夫谋人之主伐人之国常苦出辞断绝人之交愿大王慎无出于口也……故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六国从亲,以傧畔秦。”(节选自《战国策·赵策》)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故夫A谋人之主B伐人C之国D常苦出辞E断绝人之交F愿大王慎G无出于口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爱,文中指“爱护”,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吾何爱一牛”的“爱”意思相同。B.所以,文中指“⋯⋯的原因”,与《鸿门宴》中“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的“所以”意思相同。C.是,文中指“这”,与成语“明辨是非”中的“是”意思不相同。D.合从即“合纵”,指战国时苏秦游说六国诸侯联合拒秦的政治主张。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认为君主想要强大稳固,就要以人为本;想要上下一心,就要专心政事;想要治理好政事,就要任用善于治国的人。B.荀子认为能遵循古代的政治原则,以史为鉴,就是善于治国的人,对于这样的人任不任用他们都对国家有很大的用处。C.苏秦认为要保全赵国,赵王必须选对外交对象,与齐、秦为敌或者依靠任何一方都不行,因此应联合五国对抗秦国。D.材料二能针对劝说对象的身份、地位提出建议,因此容易被对象接受。两则材料都体现了先贤的智慧,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内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六国从亲,以傧畔秦。(2)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齐桓晋文之事》)14.请简要概括两则材料在内容上的异同。【答案】10.BDF11.A12.B13.(1)所以我私下为大王考虑,不如让韩、魏、齐、楚、燕、赵六国成为一体,合纵亲善,来背弃秦国。(2)那么,大王最想要的东西就可以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楚来朝见,统治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14.①同:都写了为君之道。异:②材料一强调君王应修身,爱民好士;③材料二强调治国之要在于安民。【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所以谋算别国的君主,进攻别人的国家,常常苦于公开申明断绝跟别国的外交关系,希望大王千万谨慎不要说这样的话。“谋人之主”“伐人之国”句式一致,BD处断开;“人之交”作“断绝”的宾语,在其后F处断开。故在BDF处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文化常识的理解能力。A.错误。“吾何爱一牛”中“爱”的意思是吝惜、舍不得,两者意思不同。句意:所以掌握了国家政权的人如果不能够爱护人民、不能够使人民得利。/我怎么会吝惜到舍不得一头牛的地步。B.正确。句意:只有这种人清楚地明白古代帝王取得国家政权的原因。/特意派遣将领守护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的盗贼进入和防止发生意外的变故。C.正确。“明辨是非”中的“是”意思是“正确”。句意:这种善于治国的人。/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D.正确。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彼其人者……臧否若别白黑”是说善于治国的人,遵循着古代的政治原则,能够以史为鉴。选项“能遵循古代的政治原则,以史为鉴,就是善于治国的人”的表述与原文逻辑不一致。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窃”,私下;“一”,数词活用为动词,成为一体;“傧畔”,背弃。(2)“所大欲”,所字结构,最想要的东西;“朝”,使动用法,使……朝见;“莅”,统治。【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时先找到文中的有效信息,然后分条进行概括即可。同:材料一中“故君人者,爱民而安,好士而荣,两者无一焉而亡”是说为君之道,要爱民、爱才,得民心,施仁政;材料二中“……故窃为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六国从亲,以傧畔秦”是说为君之道,应采取合纵政策,共同对秦。可见两则材料都写了为君之道。异:材料一:由“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故人主欲强固安乐,则莫若反之民;欲附下一民,则莫若反之政;欲修政美俗,则莫若求其人。……”可知,君王要加强自我修养,爱护百姓,重视人才。材料二由“为大王计,莫若安民无事,请无庸有为也。安民之本,在于择交,择交而得则民安,……”可知,比让百姓生活安宁、国家太平无事,并且不用让百姓卷入战争中,这是治国之要。参考译文:材料一:请问怎样治理国家?回答说:我只听说君主要修养自己的品德,不曾听说过怎样去治理国家。君主,就像测定时刻的标杆;民众,就像这标杆的影子;标杆正直,那么影子也正直。君主,就像盘子;民众,就像盘里的水;盘子是圆形的,那么盘里的水也成圆形。君主,就像盂;民众就像盂中的水;盂是方形的,那么盂中的水也成方形。楚灵王喜欢细腰的人,所以朝廷上有饿得面黄肌瘦的臣子。所以说:我只听说君主要修养自己的品德,不曾听说过怎样治理国家。君主,就像人民的源头;源头清澈,那么下边的流水也清澈;源头混浊,那么下边的流水也混浊。所以掌握了国家政权的人如果不能够爱护人民、不能够使人民得利,而要求人民亲近爱戴自己,那是不可能办到的。不受人民亲近、爱戴,而要求人民为自己所用、为自己牺牲,那也是不可能办到的。人民不为自己所用、不为自己牺牲,而要求兵力强大、城防坚固,那是不可能办到的。兵力不强大、城防不坚固,而要求敌人不来侵犯,那是不可能办到的。敌人来了而要求自己的国家不衰危、不灭亡,那是不可能办到的。国家衰危、灭亡的情况全都积聚在他这里了,却还想求得安逸快乐,这是狂妄无知的人。狂妄无知的人,不用等多久就会衰败灭亡。所以君主想要强大稳固、安逸快乐,没有什么比得上回到人民上来;想要使臣下归附、使人民与自己一条心,没有什么比得上回到政事上来;想要治理好政事、使风俗淳美,没有什么比得上寻觅善于治国的人。那些善于治国的人,生在今天的时代,却向往着古代的政治原则。只有这种人清楚地明白古代帝王取得国家政权的原因,失去国家政权的原因,他了解国家的安危、政治的好坏就像分辨黑白一样清楚。这种善于治国的人,如果君主重用他,那么天下就能被统一,诸侯就会来称臣;如果君主一般地任用他,那么威势也能扩展到邻邦敌国;即使君主不能任用他,但如果能使他不离开自己的国土,那么国家在他活着的时候也就不会有什么变故。所以统治人民的君主,爱护人民、喜欢有才德的人,国家就会安定繁荣,这两者一样都没有就会灭亡。(节选自《荀子•君道》)材料二:苏秦从燕国到赵国,开始宣扬合纵主张,他游说赵王说:“当今天下的卿相人臣,以及民间的有识之士,没有谁不认为大王的仁义之举高尚贤良,都愿意在您面前接受教诲、进献忠心,这已经很久了……所以我才敢来敬献一点愚策,表达我的愚忠。我为大王考虑,没有比让百姓生活安宁、国家太平无事,并且不用让百姓卷入战争中更好的了。安民的根本在于选择良好的邦交。选择良好的邦交就能安民,不能选择良好的邦交百姓就终身不得安定。我再说说外敌入侵的祸患:假如齐、秦两国是您的敌国,那么赵国百姓不得安定;假如依靠秦国进攻齐国,那么赵国百姓不能安定;假如依靠齐国进攻秦国,那么赵国百姓也不能安定。所以谋算别国的君主,进攻别人的国家,常常苦于公开申明断绝跟别国的外交关系,希望大王千万谨慎不要说这样的话……所以我私下为大王考虑,不如让韩、魏、齐、楚、燕、赵六国成为一体,合纵亲善,来背弃秦国。”(节选自《战国策•赵策》)河南省商丘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唐俭)从猎洛阳苑,群豕突出于林,帝射四发,辄殪四豕。一豕跃及镫,俭投马搏之。帝拔剑断豕,顾笑曰:“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邪,何惧之甚?”对曰:“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治之。陛下神武定四方,岂复快心于一兽?”帝为罢猎。(节选自《新唐书·唐俭传》)材料二:圣宗即位,皇太后称制,(马得臣)兼侍读学士。上阅唐高祖、太宗、玄宗三《纪》,得臣乃录其行事可法者进之。及扈从伐宋,进言:“降不可杀,亡不可追,二三其德者别议。”诏从之。俄兼谏议大夫,知宣徽院事。时上击鞠无度,上书谏曰:“臣窃观房玄龄、杜如晦,隋季书生,向不遇太宗,安能为一代名相?臣虽不才,陛下在东宫,幸列侍从,今又得侍圣读,未有裨补圣明。陛下尝问臣以贞观、开元之事,臣请略陈之。臣闻唐太宗侍太上皇宴罢,则挽辇至内殿;玄宗与兄弟欢饮,尽家人礼。陛下嗣祖考之祚,躬侍太后,可谓至孝。臣更望定省之余,睦六亲,加爱敬,则陛下亲亲之道,比隆二帝矣。臣又闻二帝耽玩经史,数引公卿讲学,至于日昃。故当时天下翕然向风,以隆文治。今陛下游心典籍,分解章句,臣愿研究经理,深造而笃行之,二帝之治,不难致矣。臣又闻太宗射豕,唐俭谏之;玄宗臂鹰,韩休言之;二帝莫不乐从。今陛下以球马为乐,愚臣思之,有不宜者三,故不避斧钺言之:窃以君臣同戏,不免分争,君得臣愧,彼负此喜,一不宜。跃马挥杖,纵横驰骛,不顾上下之分,争先取胜,失人臣礼,二不宜。轻万乘之尊,图一时之乐,万一有衔勒之失,其如社稷、太后何?三不宜。傥陛下不以臣言为迂少赐省览天下之福群臣之愿也。”书奏,帝嘉叹良久。(节选自《辽史·马得臣传》)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傥陛下A不以臣言B为迂C少赐D省览E天下F之福G群臣H之愿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惧之甚”与《烛之武退秦师》“何厌之有”两句中“何”字的含义不相同。B.季,指一个朝代(时代)的末期,或同辈中最年幼者,等等。“隋季书生”指隋末的书生。C.祚,本意指福、赐福,帝位,还指保佑。“陛下嗣祖考之祚”中的“祚”指帝位。D.“数引公卿讲学”与《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两句中“数”字的含义不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俭认为唐太宗不应对斩杀一头野兽感到快意,唐太宗听从了唐俭的劝谏,停止狩猎。B.讨伐宋朝时马得臣建议对投降的、逃走的、反复无常的采取不同措施,皇帝对此表示赞同。C.马得臣劝谏辽圣宗效仿唐玄宗,也全用家人之礼与兄弟们欢饮,亲睦六亲,增加敬爱。D.唐太宗、唐玄宗耽玩经史,当时读书之风盛行,马得臣希望辽圣宗也能够潜心钻研典籍。13.把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上阅唐高祖、太宗、玄宗三《纪》,得臣乃录其行事可法者进之(2)陛下尝问臣以贞观、开元之事,臣请略陈之。14.马得臣认为“陛下以球马为乐”有哪“三不宜”?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0.CEG11.D12.C13.(1)皇上阅览唐高祖、太宗、玄宗三位皇帝的《本纪》,马得臣便摘录这三位皇帝的有可效法的行为处世记载进呈。
(2)陛下曾经拿贞观、开元之事询问我,请允许我简略地陈述。14.①君主臣下共同游乐,难免会有争夺,会影响君臣情谊。
②君臣不宜不顾尊卑等级,争先求胜,不合君臣之间应恪守的礼仪。
③君主轻君王之尊、贪一时之乐,可能会遇到意外和危险,有害于亲人、社稷。【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句意:倘若陛下不以臣之言论为迂腐,能抽出时间看一下,这就是天下之福,群臣之愿了。“为迂”指的是“臣言”,中间不能断开,“臣言为迂”作“以”的宾语,宾语后断句,所以C处断句;“天下之福”与“群臣之愿也”句子结构一致,单独成句,所以EG处断句。故选CE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为什么;/什么。句意:为什么如此害怕?/有什么满足。B.正确。C.正确。句意:陛下继承祖先的大任。D.错误。含义相同。都是“屡次、多次”的意思。句意:多次引导公卿讲学。/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C.“马得臣劝谏辽圣宗效仿唐玄宗,也全用家人之礼与兄弟们欢饮”错误。马得臣列举唐玄宗用家人之礼与兄弟们欢饮,是为了劝说辽圣宗能够友善亲人,不是说一定要效仿唐玄宗的做法。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阅”,阅览;“录”,摘录;“进”,进呈。(2)“尝”,曾经;“略”,简略;“陈”,陈述。【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根据原文“窃以君臣同戏,不免分争,君得臣愧,彼负此喜,一不宜”可知,君主臣下共同游乐,难免会有争夺,会影响君臣情谊。根据原文“跃马挥杖,纵横驰骛,不顾上下之分,争先取胜,失人臣礼,二不宜”可知,君臣不宜不顾尊卑等级,争先求胜,不合君臣之间应恪守的礼仪。根据原文“轻万乘之尊,图一时之乐,万一有衔勒之失,其如社稷、太后何?三不宜”可知,君主轻君王之尊、贪一时之乐,可能会遇到意外和危险,有害于亲人、社稷。参考译文:材料一:唐俭跟从太宗出猎洛阳苑,一群野猪从林中突然窜出,太宗连发四箭,就射死了四头野猪。一头野猪跳到帝鞍鞋下,唐俭跳下马与野猪搏斗。太宗拔剑砍死了野猪,回头笑着说:“天策长史没见过上将杀贼吧!为什么如此害怕?”唐俭回答说:“汉高祖用武力得到天下,不用武力治理天下。陛下用神武平定四方,怎么可以为了一时高兴而与野猪搏斗呢?”太宗为此停止了打猎。(节选自《新唐书·唐俭传》)材料二:圣宗即位后,皇太后临朝称制,马得臣兼侍读学士。皇上阅览唐高祖、太宗、玄宗三位皇帝的《本纪》,马得臣便摘录这三位皇帝的有可效法的行为处世记载进呈。等到随从皇上讨伐宋朝,向皇上进言对投降的不可杀,逃走的不可追,但是对于那些反复无常的小人另当别论。诏令依他所说去做。不久兼任谏议大夫,知宣徽院事。当时皇上沉迷蹴鞠,没有节制,得臣上书进谏说:“臣私下里考察房玄龄、杜如晦,隋末的书生,如果没有遇到唐太宗,怎能成为一代名相?臣尽管不才,陛下在东宫时,有幸列为侍从,现在又得以伴圣上读书,可惜对于您的圣明没有什么补益。陛下曾经拿贞观、开元的事情来询问我,请允许我简略地陈述。臣听说唐太宗事奉太上皇宴饮结束,就乘坐辇车到达内殿;玄宗和兄弟们喝酒喝得畅快,尽一家人的礼节。陛下继承祖先的大任,亲身侍奉太后,可以称得上至孝。臣仍希望皇上能在早晚向双亲问安之外,亲睦六亲,加倍爱敬,那么陛下敬爱亲人之道,就超过太宗玄宗二帝了。臣又听说二帝潜心爱好经史,多次引导公卿讲学,以至于日暮。所以当时天下纷纷向往,蔚成风气,因此得以兴隆文治。现在陛下醉心于典籍,研习章句之学,臣希望陛下能研究经书之理,深加体会,诚心实行,那么像二帝那样的治世不难实现。臣又听说太宗射野猪,唐俭劝谏他;玄宗射鹰,韩休劝说他;二帝没有不乐于听从的。现在陛下以踢蹴鞠,骑马射箭为乐,依愚臣看来,有三不宜,所以不避刑罚陈说它们。我个人认为君与臣一同游戏,免不了会有争夺,为君的得手则为臣的愧赧,彼方败了此方高兴,这是一不宜。骑马挥杖,纵横驰骋,不顾上下之分别,争先求胜,失人臣之礼,二不宜。轻弃万乘之主的尊贵,贪图一时之快乐,万一在马上有什么闪失,那我们怎么向社稷和太后交代呢?此是三不宜。倘若陛下不以臣之言论为迂腐,能抽出时间看一下,这就是天下之福,群臣之愿了。”谏书上达,皇上嘉赏、感叹了好久。(节选自《辽史·马得臣传》)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迁太常博士,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帅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就除提点刑狱。请于潮、惠二州筑外寨,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俄以忧去。免丧,召为尚左郎官。淳熙十二年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曰:“臣闻:言有事于无事之时不害其为忠言无事于有事之时其为奸也大矣。古者人君,人不能悟之,则天地能悟之。自频年以来,两浙最近则先旱,江淮则又旱,湖广则又旱,流徙者相续,道殣相枕,入粟之令,上行而下慢。静而无事,未知所以振救之;动而有事,将何以仰以为资耶?古者足国裕民惟食与货。万一如唐泾原之师,因怒食,蹴而覆之,出不逊语,遂起朱泚之乱,可不为寒心哉!”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官僚以得端人相贺。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等六十人以献,淮次第用之。后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伐粮。朝议欲行铁钱于江南诸郡,万里疏其不便,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不赴。乞祠,除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自是不复出矣。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仕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卧家十五年,皆其祸国之日也。胄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忽族子自外至,言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光宗尝为书“诚斋”二字,学者称诚斋先生,赐谥文节。(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言A有事于B无事之时C不害其为忠D言无事于有事之时E其为奸F也大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忧,即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古时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守丧。B.东宫,在这里指居住东宫的储君,即太子。东汉时期,太子宫始称东宫。C.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神,后以“社稷”代指国家D.谥,指谥号,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万里懂得军事。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平定;他还在潮州和惠州修筑寨堡,扼住盗贼的道路。B.杨万里才能出众。他多次受到宰相的举荐;东宫太子缺少讲官,皇帝亲自提拔他担任侍读,官员们都称赞他。C.杨万里唯才是举。当王淮和他谈论治国人才时,他举荐了朱熹等六十人,他们都受到了王淮的提拔和任用。D.杨万里刚正不阿。他不惧强权势力,宁可丢官也不为韩侂胄作记;最终为国事而忧愤成疾,郁郁而终。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2)朝议欲行铁钱于江南诸郡,万里疏其不便,不奉诏。14.文章末段杨万里直言“孤愤”,概括其原因。【答案】10.CDE11.C12.A13.(1)这时张浚被贬谪到永州,关闭大门,谢绝来客,杨万里多次拜访都没有见到。(2)朝廷商议想要在江南各郡实行铁钱,杨万里上疏陈述铁钱不方便(流通),不奉行诏命。14.①韩侂胃是奸臣,专权跋扈目无皇上;②韩侂胃轻易动兵残害百姓,阴谋危害国家;③自己报国无路。【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在没有事的时候说有事,不影响其为忠臣;在有事的时候说没有事,其奸佞之心就严重了。“言有事于无事之时”与下文“言无事于有事之时”,句式相似,所以分别在C和E处断开;“言有事于无事之时”是行为,“不害其为忠”是结果,所以在D处必须断开;故选CDE【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社’指谷神,‘稷’指“土神”错误。应是“稷”指谷神,“社”指土神。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他还在潮州和惠州……扼住盗贼的道路”错误。由原文“请于潮、惠二州筑外寨,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可知,杨万里请求在潮、惠二州的外围修筑寨堡,在潮州用来镇慑盗贼的巢穴,在惠州用来扼住盗贼的道路,而不全是扼住盗贼的道路。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时张浚谪永”,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杜”,关闭;“谢”,谢绝;“三往”,多次拜访。(2)“行铁钱于江南诸郡”,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江南诸郡行铁钱”;“疏”,上疏;“不便”,不方便。【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根据原文“韩侂胃奸臣,专权无上”可知,韩侂胃是奸臣,专权跋扈目无皇上。根据原文“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可知,韩侂胄轻易动兵残害百姓,阴谋危害国家。根据原文“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可知,我的头在此,却落得个报国无路,惟有一个人孤独忧愤!由此可知,自己报国无路。参考译文: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任赣州司户官,又调任永州零陵县县丞。这时张浚贬谪到永州,闭门谢客,杨万里三次拜访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后来张浚入朝做丞相,将杨万里推荐给朝廷。杨万里被升任为临安府教授,未赴任,父亲去世,他在家守丧。后改任隆兴府奉新县知县,他阻止催讨赋税的官吏下乡扰民,老百姓有逃避赋税的只把他的名字张贴在集市中,老百姓就高兴地前往缴税,不扰民赋税就交清了,县里因而大治。时值陈俊卿、虞允文做宰相,两人交相推荐杨万里,杨万里被征召为国子博士。后杨万里迁太常博士,不久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平定。宋孝宗称他为“仁者之勇”,于是提升他为提点刑狱。杨万里请求在潮、惠二州的外围修筑寨堡,在潮州用来震慑盗贼的巢穴,在惠州用来扼住盗贼的道路。但不久杨万里以母丧离职。服丧期满,他被征召为尚左郎官。孝宗淳熙十二年五月,因发生地震,杨万里应皇帝诏命上书说:“臣听说在没有事的时候说有事,不影响其为忠臣;在有事的时候说没有事,其奸佞之心就严重了。臣听说古代的君主,人不能感悟他,则天地可以感悟他。自数年以来,两浙离京师最近而首先发生旱灾,接着,江淮又发生旱灾,湖广又发生旱灾,人民流亡相继,道路上饿死的人相接,入粟的命令上面颁行而下面怠慢。平静而无事,不知道如何赈救它:一旦发生灾荒而有事,又怎么能够依靠它得到资助呢?古代富国裕民,只依靠粮食和钱币两物。万一像唐朝的泾原之师那样,士兵因不满意粗劣的食物,而把它倒在地上践踏,并破口大骂,从而酿成朱泚那样的叛乱,那不是很寒心的吗?”太子东宫缺少讲官,皇帝亲自摆拨杨万里为侍读。东宫官僚都以得到一个正直的人相庆贺。他日太子读《陆宣公奏议》等书,杨万里都根据书中的事实联系实际对太子规劝和告诫.太子深深敬重他。这时王淮做宰相,有一天王淮问他说:“宰相最先办的应是什么事情?”杨万里回答说:“人才。”王淮又问:“哪些人是人才呢?”杨万里就写上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王淮依次提拔使用他们。后来杨万里出任江东转运副使,暂时代理总管淮西和江东军马钱粮。朝廷想在江南各郡实行铁钱,杨万里上疏称说铁钱不方便,不奉诏命,触犯了宰相的意思,改任赣州知州,杨万里不赴任。请求祠禄官,授给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从此不再出面了。韩侂胄当政,想网罗四方知名人士为他的羽翼,曾经修筑南园,嘱托杨万里做记,杨万里说:“官可以抛弃,记却不可写。”杨万里在家闲了十五年,都是韩侂胄把持国柄的时候。韩诧胄专权僭越日益严重,杨万里非常忧愤,郁郁成疾。有一天忽然他的族子从外面来,立即告诉他韩侂胄对金用兵的事。杨万里听了失声痛哭,马上叫拿纸来写道:“韩侂胄奸臣,专权跋扈目无皇上,轻易动兵残害人民,阴谋危害国家。我的头在此,却落得个报国无路,惟有一个人孤独忧愤!”又写了十四言留别妻子,写完后就逝世了。光宗曾为他写“诚斋”二字,学者称他为“诚斋先生”,死后赐谥“文”。河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节选自《孟子·尽心上》)材料二:鲁哀公问于孔子曰:“昔者舜冠何冠乎?”孔子不对。公曰:“寡人有问于子,而子无言,何也?”对曰:“以君之问不先其大者,故方思所以为对。”公曰:“其大何乎?”孔子曰:“舜之为君也,其政好生而恶杀,其任授贤而替不肖。是以四海承风,畅于异类①,凤翔麟至,鸟兽驯德。无他,好生故也。君舍此道而冠冕是问,是以缓对。”虞、芮二国争田而讼,连年不决,乃相谓曰:“西伯,仁人也,盍往质之。”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入其邑,男女异路,斑白不提挈。入其朝,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虞、芮之君曰:“嘻!吾侪小人也,不可以入君子之朝。”遂自相与而退,咸以所争之田为闲田矣。孔子曰:“以此观之,文王之道,其不可加焉。不令而从,不教而听,至矣哉!”孔子曰:“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不得闻;既得闻之,患弗得学;既得学之,患弗能行。君子有五耻:有其德而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而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众寡均而人功倍己焉,君子耻之。”(节选自《孔子家语·好生》)【注】①异类:不同种族的人。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五亩之宅A树B墙下C以桑D匹妇E蚕之F则老者G足H以衣帛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辟,通“避”,回避、躲避,与《齐桓晋文之事》“欲辟土地”中的“辟”词义不同。B.树畜,栽种、畜牧,名词作动词,与《烛之武退秦师》“夜缒而出”中的“夜”用法相同。C.凤翔麟至,指凤凰翔集、麒麟到来,“凤”和“麟”象征祥瑞,预示美好事物的到来。D.加,指增加,与荀子《劝学》中“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中的“加”词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如果百姓家里养五只母鸡、两只母猪、耕种百亩的田地,无失其时,那么老人就可以吃到足够的肉、八口之家就能吃饱。B.鲁哀公问孔子舜的穿戴问题,孔子没有回答,因为他认为鲁哀公问的问题不是最重要的,舜能“好生”才是最重要的问题。C.虞国和芮国因为争田地而打官司,打了多年官司也没有结果,他们听说西伯是仁人,于是商量请西伯对他们的官司进行评判。D.孔子认为君子有“三患”,不仅强调作为一个君子,既要听到、学到,又要做到,还在对待得失、百姓、功劳等方面提出了要求。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君舍此道而冠冕是问,是以缓对。(2)遂自相与而退,咸以所争之田为闲田矣。14.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都提到西伯,他的“仁”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答案】10.ADF11.B12.D13.(1)您舍弃提问这样的治国之道,而问舜所戴的帽子,所以我回答得迟缓。
(2)于是他们就一起退让,都把所争的田作为闲田。14.①材料一中,西伯的仁主要体现在善于赡养老人,使老者得以温饱;
②材料二中,西伯的仁能让人们不令而从,不教而听,互相谦让。【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五亩地的宅院,在墙下栽植桑树,妇女养蚕缫丝,那么老年人足以有丝绵衣穿了。“五亩之宅”作主语,起强调作用,单独成句,所以A处断句;“匹妇”作主语,主语前断句,所以D处断句;“老者”作主语,“则”连词,一般用与句首,其前断句,所以F处断句。故选A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回避、躲避;/开拓。句意:伯夷躲避纣王。/是想开拓疆土。B.错误。用法不同。名词作动词,栽种、畜牧;/名词作状语,在晚上。句意:教育人民栽种和畜牧。/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C.正确。D.正确。句意:已经到达无以复加程度了。/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能力。D.“还对待得失、百姓、功劳等方面提出了要求”错误。由原文“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不得闻;既得闻之,患弗得学;既得学之,患弗能行”可知,“三患”没有在对待得失、百姓、功劳等方面提出要求。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冠冕是问”,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问冠冕”;“冠冕”,名词作动词,戴的帽子;“是以”,因此。(2)“相与”,一起;“退”,退让;“以……为”,把……作为。【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材料一中,结合材料“‘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己归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可知,西伯的仁主要体现在善于赡养老人,使老者得以温饱;材料二中,结合材料“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入其邑,男女异路,斑白不提挈。入其朝,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为卿。”“不令而从,不教而听,至矣哉”可知,西伯的仁能让人们不令而从,不教而听,互相谦让。参考译文:材料一:孟子说:“伯夷躲避纣王,住到北海海边,听说文王兴起来了(执政天下),说:‘何不归向西伯呢!我听说西伯是善于赡养老者的人。’姜太公躲避纣王,住到东海海边,听说文王兴起来了(执政天下),说:‘何不归向西伯呢!我听说西伯是善于赡养老者的人。’天下有善于赡养老者的人,那仁人便把他那儿作为自己的归宿了。五亩地的宅院,在墙下栽植桑树,妇女养蚕缫丝,那么老年人足以有丝绵衣穿了。五只母鸡,两只母猪,不要丧失它们繁殖的时机,老年人足以有肉吃了。百亩的土地,男子去耕种,八口之家足以吃饱了。所谓西伯善于赡养老者,是指他制定了土地制度,教育人民栽种和畜牧,引导他们的妻子儿女去奉养自己家的老人。五十岁没有丝绵衣穿便不暖和,七十岁没有肉吃便感到饥饿。穿不暖吃不饱,叫作挨冻受饿。文王的百姓中没有挨冻受饿的老人,就是这个意思。”(节选自《孟子·尽心上》)材料二:鲁哀公向孔子问道:“从前舜戴的是什么帽子啊?”孔子不回答。鲁哀公说:“我向您请教问题,您却不说话,这是为什么呢?”孔子回答说:“因为您问问题不先问重要的,所以我正在思考怎样回答。”鲁哀公说:“什么样的问题是重要的呢?”孔子说:“舜作为一国之君,他为政时爱惜生灵,厌恶杀戮;他任命官职时选用贤能之人,替换没有德行的人。所以,天下都顺从了他的教化,遍及不同种族,凤凰翔集,麒麟纷纷到来,国家一片祥瑞气象,鸟兽顺从他的德行。这其中没有其他缘故,是因为他爱惜生灵。您舍弃提问这样的治国之道,而问舜所戴的帽子,所以我回答得迟缓。”虞国和芮国为了争田而打官司,打了几年也没结果,他们就相互说:“西伯是一位仁人,我们何不到他那里让他给评判呢?”他们进入西伯侯的领地后,看到耕田的人互相谦让田地的边界,走在路上的人相互让道。进入城邑后,看到男女分道而行,老年人没有提着重东西的。进入西伯的朝廷后,士谦让着让他人做大夫,大夫谦让着让他人做卿。虞国和芮国的国君说:“唉!我们真是小人啊,是不可以进入西伯这样的君子之国的。”于是他们就一起退让,都把所争的田作为闲田。孔子说:“从这件事来看,文王治国的仁德,已经到达无以复加的程度了。不必下达命令人们便会自动跟从,不用宣扬教化人们就会自动听从,真是达到了治国的最高境界了。”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担心:没有听到时,担心听不到;听到以后,担心学不到(精髓);学了以后,担心不能实行。君子有五种耻辱:有德行而没有相应的言论,君子感到耻辱;有言论而没有行动,君子感到耻辱;既得到了而又失去,君子感到耻辱;土地有余而百姓却不富足,君子感到耻辱;大家的资源相同而别人的功绩比自己多一倍,君子感到耻辱。”(节选自《孔子家语·好生》)河南省开封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以得说秦王。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劝谏。秦王遂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迁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有删改)文本二: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贵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节选自李斯《谏逐客书》)10.文本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诸侯名士可下A以财者B厚遗C结之D不肯者E利F剑G刺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乘,指诸侯国。战国时,小的诸侯国称“千乘”,大的诸侯国称“万乘”。B.书,文体名。文中指李斯的《谏逐客书》,是古代臣子向君主进呈的公文文体。C.皇帝,我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文中的“皇帝”指的是秦王嬴政。他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D.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贵族的称呼,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不同。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比及三年,可使足民”。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斯认为将客卿驱逐出秦国,实际上就是资助敌对国家,损害自己的百姓来让仇人更加强大。这样会削弱自己的实力,与诸侯结怨。B.因李斯上书劝谏,秦王于是下令废除了驱逐客卿的诏令,重新恢复了李斯廷尉的官职。秦国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终于兼并了天下。C.韩国人郑国以修筑灌溉水渠的名义,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觉。秦国的王公贵族以及大臣们请求秦王将这些客卿全部驱逐出境。D.李斯是楚国上蔡人,早年跟随荀子学习治理天下的帝王之术。学成之后,西行前去游说秦王,后成为秦国相国文信侯吕不韦的门客。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2)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14.李斯为何要离楚事秦?请根据文本一概括。【答案】10.BDE11.D12.B13.(1)秦王想要吞并天下,称帝治理天下,这正是平民百姓奔走四方、游说之士施展才华的大好时机。(2)物品不是在秦国出产,(但是)值得珍视的有很多;士人不是在秦国出生,但是愿意效忠秦国的也很多。14.①留在楚国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②秦王有雄心壮志,要把握事秦时机;③想改变自己卑贱贫苦的处境。【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对各国可以用金钱收买的著名人物,就多赠送礼物来收买他们;不能收买的,就用利剑把他们杀掉。“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是定语后置句,“者”后B处断开;“结之”是动宾结构,“厚遗”是状语,中间不断开,“之”后D处后断开;“不肯者”是“利剑刺之”的主语,表强调,可在E处断开。故选BDE。【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贵族的称呼,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不同”错误,黔首是战国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 做2022销售的工作总结怎么写10篇
- 《烈火英雄》观后感
- 语文教师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 《简爱》寒假读书日记10篇
- 2022年的销售工作计划
- 学生会辞职报告模板合集七篇
- 普通高中化学教案教学范文
- 关于工作方案4篇
- 公司学习心得体会15篇
- ATS技术交流(新型发动机智能恒温节能冷却系统)100318
- 手术区皮肤的消毒和铺巾ppt课件
- 2022年度培训工作总结
- 应急照明装置安装施工方法
- DB34∕T 4057-2021 中小河流防汛特征水位分析规程
- E5015焊条成分设计及焊接性能分析
- 压力管道验收资料表格(共38页)
- 明天会更好歌词
- 年产500万平米电极箔及6.5万吨净水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拿地申请立项
- 近年来“数字城管”国内外现状研究综述
- 顶针PIN清洁、摆放作业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