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类文本阅读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赛罕长歌(节选)第一幕字幕:“塞罕坝,1963年12月18日,北风十级,大雪,零下40℃。”雪花飘来。林场崎岖的山路上,佟保中、秦海生、张莉和群众甲、乙、丙提着行李,艰难地行着……这时,几名林场职工走来。二嫂往哪走?佟保中下坝……二嫂(惊疑地)下坝?!保中,你们要离开林场?!韩大伯怎么,……你们不在林场种树了?高志当逃兵?秦海生(无奈地)不是我们要当逃兵,是这塞罕坝长不出树来!佟保中(平静、失望地)种了两年树,成活率几乎是零……韩大伯(劝说)你说得对,成活率几乎是零……可是,保中,当初你们从山东来,还有从黑龙江、湖北、吉林,从全国各地的林业大学来,我们这个乐啊,高兴啊,国家让这么多大学生来塞罕坝种树,眼下是失败了,可你们就这么忍心把我们扔下走了?二嫂保中、海生,二嫂是当地人,真不想让你们走,你们抛家舍业,来这苦地方种树,都是为了我们,唉,这坝上也是,烂泥巴糊不上墙,连棵树也不长……可没有树,年年是穷汉子碰闰月,如今,你们真要走了,我们这块云彩可就真没雨了,你们都是大学生,技术员,要不再试试,再想想办法。。张莉二嫂,保中的爱人刚生完孩子,又犯了心脏病,正在住院。还有海生,母亲也一直病着,昨天,姐姐来电报说母亲病重……眼下,林场既然这样,还是让他们回去吧!众人沉默。欲下坝的人们催促佟保中、秦海生。群众甲保中,走吧!佟保中、秦海生,还有张莉等人背起行李。佟保中(走向二嫂,轻声感激地)二嫂!我佟保中永远记着,是二嫂救了我的命……二嫂为佟保中整理行装。突然,幕后传来汽车轰鸣声,停下。村民甲跑上。村民甲李场长回来了!……杨总工程师也回来了!……总场场长李斌携妻子秀兰和孩子,总工程师杨宁先和妻子婉婷及女儿杨娜手提行风尘仆仆走来。村民乙场长,你们这……众人也疑惑地望着李斌和杨宁先。李斌同志们,介绍一下,这是我的老伴,我的孩子,从今天起,举家搬迁,扎根塞罕坝!杨宁先对,对,我们也把北京的房子退了,这是我爱人婉婷,来之前在北京林科院,本我一个人在塞罕坝,可这两年咱造林遇到了难处,我这个当总工程师的不甘心啊咋办?回北京跟妻子商量,那就全家来塞罕坝扎寨安营!众人热情鼓掌。佟保中李场长、杨总,你们真的要在这儿安家?!李斌在这儿安家!佟保中林场还能办下去?李斌一定办下去!高志保中哥、海生哥,你们别走了!第二幕80年代中期的一个冬天。林场山上,望火楼。佟保中与佟刚走进树林。佟保中佟刚啊……(欲说又止)佟刚爹,您想说啥,儿子听着。佟保中佟刚,这么多年,爹一直想跟你掏掏心里话,就想问问儿子,这辈子,你都跟爹在塞罕坝,你后悔不后悔?佟刚爹,我不后悔……佟保中(摇摇头)这辈子,爹总觉得对不住你。孩子,你娘死了。你不满一岁,爹就把抱到塞罕坝,跟爹住窝棚、马架子,冷一口、热一口,吃苦受罪,打小没享过一天福。后来,爹又没供你继续升学,初中毕业,就留你在林场当了工人,还是个孩子,爹亲眼看见你上山一身汗,下山两腿泥……你结婚了,爹又打发你们夫妻俩上了火楼,爹知道那里苦,常年下不了山……你们有了榛子,山上很少来人,常封闭,跟外人没个交流,结果榛子怕见生人,都五岁了,只会叫爸叫妈……佟刚,这些年,你就没埋怨过你爹,你就没后悔过?……(流下眼泪)佟刚当初您大学毕业,离开城市,离开家,离开我娘,来到塞罕坝,您不后悔吗?我没了,您为啥又抱着不满一岁的我回塞罕坝,您不后悔吗?……还有老场长、杨和么多叔叔、阿姨,在这里种了一辈子树,度过终生,他们不后悔吗?……爹,我小是塞罕坝人养大的,别说在这儿待一辈子,就是两辈子,三辈子我佟刚也不后悔!佟保中(激动地)儿子!佟刚爹!第三幕2013年春夏之间。林场,佟小林办公室。舒纹(沮丧地对着佟小林)老公,石质阳坡的试验还是失败了,我还是要回省科学院了。佟小林别丧气,失败是成功之母!杨娜小林说得对,你们几次失败的数据,对于完成我们的新项目很宝贵!咱塞罕坝可仅仅是种树,也不仅仅是为北京、天津挡住风沙。五十年,我们能把满目疮痍的罕坝变回绿水青山,能把已经破坏的生存环境进行人工修复,让人类和自然环境远和谐相处!这是一场关乎生态文明的伟大试验,所以我要到第一线塞罕坝来,老一辈曾经洒过汗水的地方,亲自参加这一场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伟大实践!林,(接过技术员甲递上的石质阳坡规划图)我已经和佟叔叔商量过了,决定在里种樟子松!尾声。2017年。地点同开场,塞罕坝马架子旁边。塞罕坝林场场部和当年比起已然然一新。佟保中二嫂,这是我孙子佟小林,如今是分场场长了!佟小林奶奶,我是榛子!……舒纹背着包走来。众人舒纹?!……舒纹小林!……爷爷,奶奶,今天舒纹正式向塞罕坝林场报到!众人热烈鼓掌欢迎。舒纹爷爷奶奶,我这次回来,是因为北京林科院的博士杨娜阿姨的实际行动感召了我,教育了我!现在我终于懂了,塞罕坝三代务林人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种下的不仅仅是一片林海,更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所以,我们来到了塞罕坝这个美丽的高岭,就是走进这座精神高地!佟保中舒纹说得好!今天正赶上老一代务林人也回到林场,那咱们就一起看看“塞罕坝”的电影,看看我们塞罕坝人的今天!放映电影《塞罕坝》。影片中出现塞罕坝获“地球卫士奖”的情景。字幕: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2017年联和国环境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有删改)6.下列对本剧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剧讲述了塞罕坝三代务林人创造人间奇迹的故事,塑造出一群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塞罕坝上人们艰苦创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果。B.剧中二嫂的语言富有表现力,如“烂泥巴糊不上墙”“我们这块云彩可就真没雨了”,这既是她对环境的抱怨,也是对佟保中等人离去的埋怨。C.第二幕中“流下眼泪”这一舞台说明表现了佟保中的复杂心情,其中饱含对儿孙的愧疚,以及对儿子成家后坚守坝上的感动。D.本剧注重在社会背景中体现人物形象,包含着鲜明时代信息,既讴歌了塞罕坝人的精神品质,也增强了剧作的历史厚重感。7.下列对本剧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幕开头的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氛围,写出了塞罕坝恶劣的环境,也暗示了社会环境,为下文写佟保中等人下坝作了铺垫。B.剧中佟保中等人由去到留的思想转化巧妙,顺理成章,没有枯燥的说教,体现了他们在艰苦卓绝年代的满腔激情和青春热血。C.本剧以时间为序,讲述了三代务林人五十多年的生命进程;运用生活中各种散点式场景和典型细节增强表现力,整部戏充满感人的力量。D.本剧地域色彩浓郁,如“望火楼”“窝棚”“马架子”等,既写出了务林人的生活场景,也拓宽了读者的视野,显示出创作者丰厚的生活积累。8.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请从第一幕中找出两处戏剧冲突,并简要概括。9.剧中人物舒纹说:“我们来到了塞罕坝这个美丽的高岭,就是走进这座精神高地!”你认为“精神高地”有怎样的丰富内涵?请结合剧本简要分析。【答案】6.B7.A8.①李场长,杨总工程师举家上坝安营扎寨坚持造林,与佟保中和秦海生欲离场下坝放弃造林的矛盾冲突;②佟保中、秦海生的想离开塞罕坝与韩大伯、二嫂不愿意他们离开的冲突;③自然环境的艰苦恶劣与杨总工程师等人一往无前、满腔激情的冲突;④佟保中等人自己内心的去与留的冲突。9.①牢记使命、接续奋斗的坚定信念。塞罕坝务林人响应党的号召,三代坚守,用奋斗创造幸福。②艰苦创业、坚持不懈的崇高精神。塞罕坝务林人与恶劣的自然作斗争,把不毛之地建设成美丽高岭。③永不止步、科学实践的远大追求。年轻的塞罕坝务林人不满足于单纯的种树造林,而是以科学研究的态度,追求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目标越来越高远。④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博大情怀。塞罕坝务林人放弃优厚的条件,扎根艰苦的环境,对生态的呵护,已成为他们生命、情感与追求的全部。他们不求回报,只为绿色家园。【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B.“对佟保中等人离去的埋怨”错,结合剧本内容理解,二嫂的语言应是表现了二嫂对佟保中等人挽留。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A.“暗示了社会环境”错,当时的社会环境与本剧的故事没有关系。第一幕开头的舞台说明中的“1963年12月18日”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雪花飘来”“林场崎岖的山路上”交代了舞台氛围,“北风十级,大雪,零下40℃”交代了塞罕坝恶劣的自然环境,这些舞台说明为下文写佟保中等人下坝作了铺垫。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戏剧冲突的能力。戏剧冲突首先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戏剧第一幕中佟保中和秦海生要离场下坝,放弃造林,李场长、杨总工程师举家上坝安营扎寨坚持造林。由此概括出:李场长﹑杨总工程师举家上坝安营扎寨坚持造林,与佟保中和秦海生欲离场下坝放弃造林的矛盾冲突。通过二嫂说“你们都是大学生、技术员,要不再试试,再想想办法……”以及韩大伯说“可你们就这么忍心把我们扔下走了”可知,佟保中和秦海生要离场下坝,放弃造林,而韩大伯、二嫂不愿意他们离开。其次,戏剧冲突还表现在人与自然之间。“北风十级,大雪,零下40℃”“雪花飘来”“林场崎岖的山路上”,这反映了塞罕坝自然环境的艰苦恶劣。由李斌说“从今天起,举家搬迁,扎根塞罕坝”和杨宁先说的“我们也把北京的房子退了……全家来塞罕坝扎寨安营”可知,李场长,杨总工程师举家上坝安营扎寨坚持造林,他们对植树造林一往无前、满腔激情。所以,该剧中自然环境的艰苦恶劣与杨总工程师等人的一往无前、满腔激情形成戏剧冲突。最后,戏剧冲突还表现在人物自身。如:佟保中等人自己内心的去与留的冲突。【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品主旨情感的能力。结合三幕戏和尾声可知,第一代务林人员佟保中、秦海生、杨总工程师等人排除万难,在树木成活率几近为零的情况下,扎根塞罕坝,之后佟刚、佟小林又一代代坚守在塞罕坝,因此,“精神高地”是指牢记使命、接续奋斗的坚定信念。由“这塞罕坝长不出树来”“成活率几乎是零”“这坝上也是,烂泥巴糊不上墙,连棵树也不长……”可知,塞罕坝条件艰苦,务林人员“住窝棚、马架子,冷一口、热一口,吃苦受罪”“上山一身汗,下山两腿泥”,但是务林人员“把满目疮痍的塞罕坝变回绿水青山,能把已经破坏的生存环境进行人工修复,让人类和自然环境永远和谐相处”,可见,“精神高地”是指艰苦创业、坚持不懈的崇高精神。由“咱塞罕坝可不仅仅是种树,也不仅仅是为北京、天津挡住风沙。五十年,我们能把满目疮痍的塞罕坝变回绿水青山,能把已经破坏的生存环境进行人工修复,让人类和自然环境永远和谐相处!这是一场关乎生态文明的伟大试验,所以我要到第一线塞罕坝来,到老一辈曾经洒过汗水的地方,亲自参加这一场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伟大实践”可知,“精神高地”是指永不止步、科学实践的远大追求。由“当初您大学毕业了。离开城市,离开家,离开我娘,来到塞罕坝,您不后悔吗?我娘没了,您为啥又抱着不满一岁的我回到塞罕坝,您不后悔吗……还有老场长、杨总和那么多的叔叔、阿姨。在这里种了一辈子树,度过了终生。他们不后悔吗?……我从小是塞罕坝人养大的,别说在这儿呆一辈子,就是两辈子,三辈子我佟刚也不后悔”等可知,“精神高地”是指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博大情怀。海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检测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觉醒年代(节选)(画外音)威尔逊的介入,暂时阻碍了日本谋求山东权益计划的推进,但在意大利总理奥兰多退出和会的第二天,日本代表牧野伸显不失时机地突然发言,坚决要求按照他的条件,解决山东问题,否则日本将拒绝签署和约并退出巴黎和会,形势急转直下。(巴黎吕特蒂旅馆)陆征祥北京中华民国外交委员会汪大燮委员长,美英法意日五国正在召开二次会议,商讨中国山东问题,中国代表参会的要求已被驳回,从昨晚到现在,我等三次要求会见威尔逊、劳合·乔治、克里孟梭均不得见,请速告知对策!老岳总长,这份电文要不要再斟酌斟酌?陆征祥还斟酌什么,现在就发,快去!老岳是。陆征祥诸位,我们现在已经山穷水尽了,只剩下一个字,等。王正廷子欣公,你先别着急,休息一下。陆征祥我现在就是热锅上的那只蚂蚁,不知往哪儿爬才会活命,能不急吗!老岳总长,北京复电!陆征祥念!老岳不惜一切代价求助威尔逊总统。陆征祥不要脸了。这样,咱们兵分五路,分别去会议室的四个出口,无论是谁遇到了威尔逊,无论如何要把他拦下来,并迅速通知我。行动吧,去呀,诸位,堵门吧。王正廷外交办到这个份上,这叫哪门子外交。(会议室)顾维钧尊敬的威尔逊总统,请您帮助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帮助我们中国!威尔逊顾先生,我坦诚地告诉您,我提出的第二个方案,刚刚又被否决了。顾维钧威尔逊总统,您提出的十四条和平意见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几亿中国人都在眼巴巴地盼望着您主张的公理能够战胜强权。威尔逊我没有放弃公理,但是我现在除了退场之外,已经无能为力了。顾维钧总统先生,难道就没有希望了吗?威尔逊有没有希望要看明天你们自己在大会上的努力。你是最后的希望,先生们,再见。(巴黎吕特蒂旅馆)陆征祥少川,辛苦了,准备得怎么样了?顾维钧一团乱麻呀,子欣兄,您说我们还有希望吗?陆征祥希望?死马当作活马医吧,就算是垂死挣扎,也要去试一试!对吧?少川,你要明白,你的这个发言是我们自救的最后希望,拜托了。顾维钧子欣兄,我今天才算明白,为什么民国以来会有那么多的志士自杀。陆征祥给北京发电,国务总理线。威尔逊总统在大会上提出,由五国共管中国山东的提案被日本牧野伸显再次否决,英法两国已经默许了日本的提案,美国斡旋失效。明日我等将在大会上做最后一搏。(画外音)尽管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要求归还山东,但英法两国却以一九一七年与日本签约所负的义务为由,支持日本。英国首相甚至表示,如日本不参加国联,英国当随其后。考虑到意大利已退出和会,急于在和会上促成成立国际联盟的美国总统威尔逊生恐五强去三,而功败垂成。乃与日本秘密达成妥协,改变原来的保留态度,支持日本取得山东,情势危在旦夕。(陈家)李大钊头发怎么都白了,怎么了这是?邓中夏心刚他受到巴黎和会的刺激,想不开,自己在野外河边坐了一晚上。估计是受了寒,又太激动,一下子昏倒了。郭心刚先生,先生,我没事。我就是这两天一直睡不着觉,一闭上眼,我就能看到我父亲。我父亲原来是清朝登州总兵,一八九七年,德国东亚舰队攻打青岛。我父亲在即墨县城跟他们干了一仗,后来被革职回乡,没过多久,父亲就病逝了。临死前,父亲把我叫到身边跟我说,心刚,青岛是在我手上弄丢的,什么时候青岛收回来了,你一定要告诉我。先生,心刚不明白呀,我们不是打赢了吗?德国败了,青岛该收回来了!我本来想到父亲的坟前跟他说,爹,你看,现在青岛收回来了!青岛收回来了!可现在这是怎么了,啊?父亲临走前说的最后一段话是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陈独秀心刚,光难过没有用,昨夜你在野外一定没睡,我也一夜无眠,写了三篇文章。白兰,把这篇给大家读读。白兰巴黎的和会,各国都重在本国利益,什么公理、什么威尔逊总统的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那法、意、日三个军国主义国家,因为不称他们侵略土地的野心,动辄就要大发脾气,退出和会。我看这个分赃大会与世界永久和平、人类真正幸福,隔得不止十万八千里,非全世界的人民都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若是靠着分赃会议,那几个政治家、外交家,在那里关门弄鬼,定然没有好结果。邓中夏先生的意思是,光靠别人是靠不住的,必须要人民自己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李大钊就是这个意思,心刚。事情已经出了,在这个时候,难过、悲观都没有什么用处。帝国主义的政府是靠不住的,中国的封建政府也靠不住,什么靠得住呢?我们自己,这个时候,我们只能,而且应该站出来,用我们自己的力量拯救我们自己的国家。郭心刚先生,您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做?陈独秀行动起来,坚决抵制!那个无耻的和约,绝不能让北洋政府在那个荒唐的和约上签字。我们要像你父亲一样去抗争,你要坚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你父亲的遗愿,总有一天会实现。(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正廷说:“这叫哪门子外交。”这句话体现了当时中国外交人员内心的无助、无奈与愤怒之情。B.威尔逊在巴黎和会上为帮助中国解决山东问题付出种种努力,但强权战胜了公理,他只能退场。C.陈独秀的文章,揭露了军国主义国家的本质,也指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让人民自己站起来。D.顾维钧和李大钊等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与帝国主义强权国家抗争,力争拒绝在和约上签字。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陆征祥将自己比作“热锅上的蚂蚁”,既凸显了他“山穷水尽”时内心的焦急,也反映了当时形势的危急。B.本文的人物语言大多明了直白,但也有未尽之言,如“为什么民国以来会有那么多的志士自杀”“什么靠得住呢”等。C.陆游诗歌《示儿》的写作背景与情感表达都与本文相似,郭心刚父亲临终前以此诗作遗愿,表达了他的悲愤与绝望。D.作为电视剧台词,本文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传达内心情感,如郭心刚的大段独白即向我们诉说了其内心的不平与悲痛。8.“画外音”是指影片中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直接发出的声音,文本中的两处“画外音”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说明。9.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郭心刚父亲的遭遇正是这样的悲剧,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答案】6.B7.C8.①内容上:第一处交代了巴黎和会的形势和各国的主要立场。第二处交代了巴黎和会的结果。②结构上:第一处为情节的发展做铺垫,引出下文陆征祥等人的抗争。第二处巴黎和会之后,“危在旦夕”的情势继续推动情节的发展。9.①郭心刚的父亲是清朝登州总兵,他保家卫国,跟德国军队干了一仗后,却被革职还乡,对祖国的一片忠贞被“毁灭”。②郭心刚的父亲在临死时仍有收复青岛的愿望,叮嘱郭心刚收复青岛后,跟他“说一声”,但在德国战败的情况下,青岛依然没有收回来,一片殷切之心没有得到满足。【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的能力。B.“……付出种种努力,但强权战胜了公理,他只能退场”错误。由原文“考虑到意大利已退出和会,急于在和会上促成成立国际联盟的美国总统威尔逊生恐五强去三,而功败垂成。乃与日本秘密达成妥协,改变原来的保留态度,支持日本取得山东,情势危在旦夕”可知,威尔逊为了自己的利益和日本秘密达成妥协,改变了原来的保留态度,支持日本,所以威尔逊并没有付出全部努力,并没有坚持公理。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表达了他的悲愤与绝望”错误。郭心刚父亲临终前以此诗作遗愿,表达了他在自己手上丢失青岛的悲愤以及对收复青岛的渴望。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第一次:“威尔逊的介入,暂时阻碍了日本谋求山东权益计划的推进”“意大利总理奥兰多退出和会”“日本代表牧野伸显不失时机地突然发言,坚决要求按照他的条件,解决山东问题,否则日本将拒绝签署和约并退出巴黎和会”分别交代了美国、意大利、日本的主要立场。“形势急转直下”交代了巴黎和会的形势。正是在形势急转直下的情况下,陆征祥等人为了最后一搏,不惜一切代价求助威尔逊,所以本处的画外音能够为情节的发展做铺垫,引出下文陆征祥等人的抗争。第二处:“英法两国却以一九一七年与日本签约所负的义务为由,支持日本”“美国总统威尔逊生恐五强去三,而功败垂成。乃与日本秘密达成妥协,改变原来的保留态度,支持日本取得山东”交代了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都支持日本取得山东,所以本处画外音交代了巴黎和会的结果。“情势危在旦夕”交代了巴黎和会后中国的情势非常地危急,在这样危急的形势下,才有了后文李大钊等人的对话,才有了陈独秀行动起来,坚决抵制,才有了李大钊用自己的力量拯救我们自己的国家的情节。所以,第二处巴黎和会之后,“危在旦夕”的情势继续推动情节的发展。【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我父亲原来是清朝登州总兵,一八九七年,德国东亚舰队攻打青岛。我父亲在即墨县城跟他们干了一仗,后来被革职回乡,没过多久,父亲就病逝了”,郭心刚的父亲是清朝登州总兵,他保家卫国,跟德国军队干了一仗后,却被革职还乡,所以郭心刚父亲对祖国的一片忠贞被朝廷“毁灭”。“临死前,父亲把我叫到身边跟我说,心刚,青岛是在我手上弄丢的,什么时候青岛收回来了,你一定要告诉我”“父亲临走前说的最后一段话是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郭心刚的父亲在临死时仍有收复青岛的愿望,叮嘱郭心刚收复青岛后,跟他“说一声”。“先生,心刚不明白呀,我们不是打赢了吗?德国败了,青岛该收回来了!我本来想到父亲的坟前跟他说,爹,你看,现在青岛收回来了!青岛收回来了!可现在这是怎么了,啊”,德国在战败的情况下,本来青岛应该回到中国,但是山东却被日本取得,中国依然没有收回青岛,郭心刚父亲的一片殷切之心仍没有得到满足。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海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三块钱国币丁西林旁白: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一个旧式四合院里,这里住着房东吴太太和她的佣人李嫂,以及两个学生租客杨长雄和成众。[开幕时,李嫂在擦吴太太的东西,杨长雄和成众坐在窗外下棋,吴太太在晒太阳。“啪”,李嫂打破了一只花瓶]吴太太:呀!我的宝贝花瓶!李嫂:(诚惶诚恐)太太,真对不起,我一不小心……吴太太:不小心就完事了?你赔我的花瓶,三块钱国币。长雄:太太,何必呢?一只花瓶,没必要让她赔。吴太太:什么没必要?三块钱国币,一分都不能少。李嫂:我没钱。吴太太:没钱?让我搜搜。(搜李嫂身)才三毛钱,剩下的呢?李嫂:太太,我真是穷人。吴太太:穷人,这年头,哪一个不是穷人呃?白米卖到六十块钱一担,猪肉一块五毛钱一斤,三毛钱一棵白菜,一毛钱一盒洋火,从来没有听说过。吴太太:(走进屋去,拿出另一只花瓶),看,就是和这个一对儿的花瓶。五年前我花了六块钱买下的,她却把那一只打个粉碎!你说可恨不可恨。我请她照原价赔我三块钱,可算是十二分的客气了。(说着,顺手将花瓶放在一张茶几上)成众:老兄,你也太不够意思了!怎么连将军都不说一声!吴太太:……现在的三块钱,值什么?抵不到以前的三毛钱,按理说应该照市价赔我才是。成众:(并非认真的)唉,老杨,我和你赌一个彩头好不好?这盘棋,如果你赢了,我出三块钱,如果我赢了,你出三块钱。送给李嫂让她还债,怎么样?杨长雄:李嫂这不是债,我也没有钱。你是阔人,三块钱不在乎,我是一个穷光蛋,我的三块钱用处多得很。(用刚听到的口吻)这年头,自来水笔,卖到六十块钱一枝,钢笔头两块钱一打,九毛钱一瓶墨水,一毛钱一只信封。从来没听说过呀!吴太太:(回头向杨)啊,你知道说穷,你也会说你是一个穷人!杨长雄:吴太太,你还要多讲吗?吴太太:我为什么不能多讲?难道我连在我自己家里说话的权利都没有了吗?杨长雄:好罢,你既然要讲,现在我就把这个道理讲给你听。我们都是穷人,不错,不过穷人也有穷人的等级。一个请得起佣人的太太,如果是穷人的话,是一个高级的穷人;一个服侍太太的佣人,是一个低级的穷人。李嫂是你雇用的一个佣人,她是一个低级的穷人,她赔不起。三块钱你可以不在乎,可她……吴太太:你这话不通,什么叫做可以不在乎?杨长雄:就承认这个问题不是在乎不在乎,也不是赔不赔得起的问题。穷不穷,赔不赔得起,讲的是一个情,人情之情。而现在我要说的是一个理,事理之理。我们争的是:一个佣人打破了主人的一件东西,应该不应该赔偿的问题。我的意见是:一个佣人打破了主人的东西,主人不应当要她赔。吴太太:胡说八道!杨长雄:胡说八道?我还有话要说。吴太太:你再说下去,我就叫警察啦。警察!警察……李嫂:杨先生,您别说了,我赔这三块钱国币。成众:下棋,下棋。[杨继续未完的棋局,少停,外面走进一个警察]吴太太:啊呀,警察先生!你来了,太好了,谢谢你!警察:太太!吴太太:(来到警察身旁,指着李嫂对着警察)这是我的一个佣人,她刚才把我的一只花瓶打破了,我的花瓶原来是一对(说着,从茶几上将另一只花瓶拿来作证),现在我要她照原价赔我三块钱国币,她自己也已经答应了赔我。现在我先请问你,她打破了我的东西,应该不应该赔偿?警察:这还用说嘛。吴太太:好,请你问问她,花瓶是不是她打破的?是不是她答应了愿意赔我?警察:(认为用不着问)这还用说嘛。吴太太:请你问一问,她是不是答应了赔我三块钱?警察:(向李嫂)你懂吗?你打碎了主人家的花瓶,太太要你赔她,赔三块钱国币,你听懂了没有?[李嫂低头无言]吴太太:好了。我已经看过她的包袱和她的身上,她只有三毛钱。现在请你等一等,(向杨看了一眼,走进房一会,提了一个小包袱走出)这是她的铺盖。请你带着她把这个铺盖拿到对面当铺去,当三块钱给我。杨长雄:(跳起来)什么?你要当她的铺盖!吴太太:是的。杨长雄:(走到吴面前)岂有此理!你把她的铺盖当了,你叫她睡什么?吴太太:这是她的铺盖,与你无关!(转向警察)警察先生,我指给你看那家当铺在哪里。(向门走去)杨长雄:(①)不行!吴太太:什么不行?这又不是你的东西?你别再多管闲事!成众:(②)下棋,下棋,下棋,下棋。[吴走进正屋、警察、李嫂同走出,杨回到位置上,气得说不出话来]成众:(③)这盘棋你大概是下不完了罢?我自己下吧(一人代表两方,下未完的棋局)杨长雄:(转过气来)唉,气人不气人?你见过这样不讲理的吗?我真想揍她一顿,出出气。成众:和一个女人打架?不大好吧。(④)可是我认为应该给她一个教训。杨长雄:这样的女人,除了拳头的教训,没有别的办法了,我先给她几拳,打一个痛快再说。(站了起来,好像真想预备动手)成众:这可不好。(又走了几着棋)[警察走进,手里拿了三张纸币,后面跟着李嫂]警察:太太!这是三块钱国币,交给你。(呈上纸币)吴太太:谢谢你,谢谢你。(引着警察一同走出)杨长雄:(向成众)你说是不是不要脸?……这样一个无耻的泼妇!吴太太:什么?你讲什么?你骂人是不是?(向成众)成先生,他破口骂人……成众:对不起,我在下棋,没有听见。吴太太;(再转向杨,一逼)无耻,我请问你什么叫无耻?一个在背后骂人的人,这才是无耻。[杨仍旧无言,一忍]吴太太:(再逼)一个大学生,以为有什么了不起,自己说话不通,还想来教育别人,自以为是受过高等教育,开口骂人!泼妇,请问什么叫做泼妇,哪一个是泼妇,讲啊![杨欲言而止,再忍]吴太太:(三逼,转到杨面前)你没的说了是不是?刚才你很会说话,怎么现在连屁也不放了?你骂了人你不敢承认,这才是无耻。是的,无耻!下流!混蛋![杨面白手颤,忍无可忍,拿起茶几上的花瓶,双手将花瓶拼命地往地上一掷,花瓶粉碎]吴太太:(血管暴涨,双手撑腰)啊!你这干什么!杨长雄:(闭紧嘴唇,握紧拳头,没说话。伸手从衣袋中摸出三张纸币)给,三块钱——国币!吴太太:(事出意外,一时无语。抢了纸币,握在手里,鼓着眼,看着对方)这……成众:和棋。[收拾棋子]集体谢幕,下场。(有删改)6.下列对剧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警察是剧本中的次要人物,他附和吴太太的强词夺理,听凭吴太太差遭,替她去典押李嫂的铺盖,是一个趋炎附势之人。B.“你是阔人,三块钱不在乎”一句是杨长雄讽刺成众的激愤之语,因为成众提议杨长雄下棋拿出三块钱作为赌注,赌个输赢。C.“三块钱国币”一句中,“国币”和叹号不仅表达了杨长雄对吴太太斤斤计较的嘲弄,而且隐含着他对当时物价飞涨的抗议。D.李嫂打碎花瓶出于无心,杨长雄砸碎花瓶却是有意,如此安排的目的是凸显吴太太的不通人情和杨长雄的冲动。7.下列填入文中①②③④处的舞台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a.走去把杨长雄拉开b.似乎经过了一番考虑c.拦住去路d.静默了一会A.①a②b③c④d B.①b②d③a④cC.①d②c③a④b D.①c②a③d④b8.“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本剧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是如何发展的?9.剧中杨长雄和成众的棋局未完,剧终成众却说“和棋”,“和棋”二字有何含义?【答案】6.B7.D8.矛盾冲突:①主仆矛盾(吴太太和李嫂的矛盾),②杨长雄和吴太太的矛盾。发展:一开始是主仆矛盾(吴太太和李嫂的矛盾),李嫂打破花瓶,吴太太要求李嫂赔偿;后来变为杨长雄与吴太太的矛盾,杨长雄因看不惯吴太太的行为而围绕李嫂该不该赔花瓶、该不该典当李嫂的铺盖等进行争论,展开矛盾冲突。9.①“和棋”一语双关,表面上指杨长雄和成众下棋,实际上是指杨长雄与吴太太的斗争;②吴太太和杨长雄,双方有赢有输:吴太太赢在理输在情,杨长雄赢在情输在理;③杨长雄自身:摔花瓶出气,赢;赔花瓶理亏,输。【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是杨长雄讽刺成众的激愤之语”错,结合后文“(用刚听到的口吻)这年头,自来水笔,卖到六十块钱一枝,钢笔头两块钱一打,九毛钱一瓶墨水,一毛钱一只信封。从来没听说过呀!”可知,这是杨长雄借机在讽刺吴太太。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①结合上文吴太太要警察拿着李嫂的铺盖去当铺当三块钱国币及舞台说明“向门走去”,还有杨长雄的语言“不行”可推知,这里的舞台说明应该是“拦住去路”;②结合后面成众的话“下棋,下棋,下棋,下棋”可知这是成众在劝说杨长雄,舞台说明应当是“走去把杨长雄拉开”;③结合上文“吴走进正屋、警察、李嫂同走出,杨回到位置上,气得说不出话来”,和后文“这盘棋你大概是下不完了罢?我自己下吧(一人代表两方,下未完的棋局)”,此时大家不在场的不在场,生气的生气,成众只好自说自话,自己同自己下棋,舞台说明应是“静默了一会”;④成众前面说“和一个女人打架?不大好吧”,后面又说“可是我认为应该给她一个教训”,二者形成转折,可见中间是经过了思考的,舞台说明应当是“似乎经过了一番考虑”。排序为①c②a③d④b。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戏剧矛盾冲突并分析其发展的能力。矛盾冲突:文中开始是吴太太和李嫂的矛盾,即主仆矛盾:李嫂不小心打碎了吴太太的一只花瓶,吴太太要她赔偿三块钱国币;第二组矛盾冲突是吴太太和杨长雄的矛盾,杨长雄看不惯吴太太逼着李嫂赔钱,两人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发展:由原文“‘啪’,李嫂打破了一只花瓶”“吴太太:呀!我的宝贝花瓶!李嫂:(诚惶诚恐)太太,真对不起,我一不小心……。吴太太:不小心!不小心就完事了,你赔我的花瓶,三块钱国币”可知,一开始是主仆矛盾(吴太太和李嫂的矛盾),李嫂打破花瓶,吴太太要求李嫂赔偿;接着是杨长雄劝说,杨长雄与吴太太发生了矛盾冲突。杨长雄和吴太太争论的是该不该赔花瓶、该不该典当李嫂的铺盖。“我们争的是:一个佣人打破了主人的一件东西,应该不应该赔偿的问题,我的意见是:一个佣人已打破了主人的东西,主人不应当要她赔”可知,第一次争论的焦点是李嫂该不该赔花瓶;由“杨长雄:(走到吴太太的面前大有抢夺铺盖之势)岂有此理!你把她的铺盖当了,你叫她睡什么?”可知,第二次争论的焦点是该不该典押李嫂的铺盖。可见戏剧冲突后来变为杨长雄与吴太太的矛盾,杨长雄因看不惯吴太太的行为而围绕李嫂该不该赔花瓶、该不该典当李嫂的铺盖等进行争论,展开矛盾冲突。【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戏剧开场“杨长雄和成众坐在窗外下棋”,中间因杨长雄和吴太太发生冲突,他们就该不该赔花瓶和该不该典当铺盖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而最后以杨长雄摔了吴太太另一只花瓶,赔了三块钱国币结束。而结尾“成众:和棋”一语双关,表面上是说那盘棋局不输不赢,实际上是指这场争吵,双方都有胜有败,但谁也没有真正彻底打败对方,成了“和棋”的局面。吴太太和杨长雄,双方有赢有输:吴太太的花瓶被打破,她逼迫李嫂赔三块钱国币,尽管吴太太得到了这三块钱国币,可是她丝毫没有同情心的做法令人反感,因此吴太太赢在理输在情;而杨长雄呢,他同情李嫂,极力为李嫂争辩,如“穷不穷,赔不赔得起,讲的是一个情,人情之情。而现在我要说的是一个理,事理之理。我们争的是:一个佣人打破了主人的一件东西,应该不应该赔偿的问题。我的意见是:一个佣人打破了主人的东西,主人不应当要她赔”,看到吴太太要典当李嫂的行李,他更是生气,“杨长雄:(走到吴面前)岂有此理!你把她的铺盖当了,你叫她睡什么?”,但最后他还是没能阻止吴太太这样做,李嫂的行李终于还是被典当了,可见杨长雄赢在情输在理。此外,从杨长雄自身来看,“杨面白手颤,忍无可忍,拿起茶几上的花瓶,双手将花瓶拼命地往地上一掷,花瓶粉碎”摔花瓶出气,赢;“杨长雄:(闭紧嘴唇,握紧拳头,没说话。伸手从衣袋中摸出三张纸币)给,三块钱——国币!”赔花瓶理亏,输。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段考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矿车[日]芥川龙之介小田原和热海之间开始修筑铁路是良平八岁那年的事,良平天天去村外看施工。说是施工,其实只是用矿车推土——这个让他很感兴趣。矿车上有两个土工直挺挺地站在土堆后面。因为下山,矿车不用人推,一路自动奔驰。车厢掀动着,土工的短褂底襟张开,细细的钢轨划起弧形——良平有时一边眼望如此光景,一边心想当一个土工多好,至少想跟土工一起坐一次矿车,哪怕仅仅一次。矿车来到村外平地时,自然而然停在那里。与此同时,土工们从车上轻轻跳下,把车上的土掀在路轨的终点。然后推起矿车,开始往所来的山上那边爬去。良平那时心想,坐不上车倒也罢了,哪怕推上一次也好。一天,良平一个人伫立在偏午时分的工地眼望矿车来来去去。这时,除了装土的车,有一辆装枕木的车沿着应是干线的宽轨爬来。推这辆矿车的两个都是年轻人。良平从看见两人时起就觉得他们似乎平易近人。“叔叔,我帮你们推好吗?”其中一个穿格子衫的兀自低头推车,但回答意外爽快:“噢,推吧!”良平钻进两人中间,用足力气推了起来。“好大的力气嘛!”另一个耳央卷烟的人也夸奖良平一句。推着推着,铁路坡度渐渐徐缓起来。良平心里担心得不行,生怕对方道出“行了不用推了”那句话。但两个年轻土工只是腰比刚才直了些,仍默默往前推车。良平终于忍耐不住,胆战心惊地这样问道:“一直推下去好吗?”“好好!”两人同时回答。良平心想两人果真是好人。继续推了五六百米,铁路再次陡了起来。两侧橘林里有好几个黄果沐浴着阳光。还是上坡路好,可以一直让我推下去——良平一边想着,一边用浑身力气推车。从橘林中间爬到顶头,铁路陡然变成下坡。穿格子衫的那个对良平说:“喂,上!”良平立即跳上车去。矿车在三人上车的同时,撩起橘林的香气,沿钢轨一路滑下。坐车比推车舒服得多!良平让风鼓满衣服,心里浮上理所当然的念头。并且这样想到:去的路上推的地段多,那么回的路上自然坐的地段多。来到有竹林的地方时,车静静停止下滑。三人又像刚才那样开始推车前行。不觉间,竹林变成杂木林。上坡路上点点处处积了落叶,生了红锈的钢轨都看不见了。坡路好歹爬完,这回但见高耸的悬崖对面,一片无边无际的冷飕飕的大海铺展在眼前。这时良平脑袋里忽然清楚觉出自己跑得太远了。三人又坐上矿车,车在杂木林的树枝下——右边就是大海——跑去。可是良平已无法像刚才那样欢天喜地了,他心里盼望快些回去。但不用说,他也十分清楚:不到该到的地方,车也好他们也好,都不可能返回。车在一家茅草屋茶馆前停下,一位土工从茶馆出来时给了良平一包粗点心。三人推着矿车爬上徐缓的坡路。良平手虽搭在车上,但心里想的是别的事。翻过坡路往下走到底,又有一家同样的茶馆。土工们进去之后,良平坐在车上只顾惦记如何回家。茶馆前开放的梅花即将在夕晖中隐去。天快黑了!想到这里,良平再也无法呆坐下去。他踢了一脚矿车轮,明知自己推不动,却呼哧呼哧推了几下,想以此冲淡焦躁的心情。土工们出来后,手扶车上的枕木,若无其事地对他这样说道“你该回去了,我们今天住下不走了”“回家太晚,你家里要担心的”。良平一下子惊呆了。天马上就黑了,再说今天的路走得极远,而现在自己必须一个人走回去——他顿时明白过来这些。良平差点儿哭出来。但他知道哭也无济于事,这也不是哭的时候。他向两个年轻土工不自然地点了下头,沿铁路飞奔起来。良平沿着铁路一侧忘我地跑了一阵子。奔跑时,发觉怀里的一包糕点碍事,遂甩去路旁,顺手把木履也脱下扔在那里。于是薄袜底直接踩进石子,脚倒是轻快多了。他一边感觉着左边的大海,一边跑上陡急的坡路。眼泪不时涌上来,使得他不由歪一下脸——他拼命忍住,唯独鼻子抽搭不止。从竹林旁跑过之后,衣服也因浸透了汗而让他觉得不便,他边跑边脱下衣服扔在路旁。跑到橘林时,四下已经黑了。只要保住性命……良平一边想着,一边连滚带爬继续奔跑。井边提水的妇人们和从田里回来的男人们看见良平跑得气喘吁吁,都问他:“喂,怎么了?”他一声不吭,只顾从杂货店、理发店和明亮的住房前跑过。跑到自家门口时,良平终于禁不住“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哭声传向四周,父母等人一时围了上来。尤其母亲一边说着什么一边抱住良平的身体。良平手脚挣扎着,抽抽搭搭哭个不停。也许是哭声太厉害了,附近三四个妇人也赶到昏暗的门口。父母自不用说,那些人也异口同声问他为什么哭。但他无论别人怎么问都只管大哭特哭。打那么远的地方一鼓作气地跑来,只要一回想起刚才路上的惊惧,良平觉得,无论自己怎么放开嗓子不停地啼哭,总有一种没法得到满足的情绪在向自己袭来……良平二十六岁那年和妻子一起来到了东京。不知为何,他有时会毫无理由地回想起那时的自己。真的是毫无理由吗?在劳顿疲惫的他的面前,那片暮色笼罩的竹林和坡路至今仍时断时续细细地向前伸展……(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良平八岁时对矿车推土这种新鲜事充满了好奇,因此他对当土工、跟土工一起坐一次矿车充满了渴望并进行了尝试。B.在被土工告知自己需要独自回家时,良平“不自然地点了下头”,表现出良平此时虽然委屈、害怕,但也比较冷静。C.土工爽快地答应良平推车的请求并夸赞他,傍晚却若无其事地告知他该回去了,可见他们是有预谋地让良平帮忙推车。D.从良平一路连滚带爬跑回家,到他回家后开始大声哭泣,周围的人们都关心地问他,展现了邻居们的热心和善良。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第二段对良平在村外看到的施工场景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表现出良平观察的细心,以及孩童对新事物很感兴趣的心理。B.小说以良平八岁那年去村外看矿车推土开篇,以良平二十六岁时回忆童年往事结束,主要通过环境和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C.“一片无边无际的冷飕飕的大海铺展在眼前”这句话用“冷飕飕”一词来描写大海,也暗示了良平的内心因为走得太远而变得担忧、害怕。D.小说叙述了良平八岁时与两位年轻土工推车的经历,对良平细腻的少年心理刻画体现出了小说质朴平实的语言风格。8.小说是如何叙述良平的故事的?请简要分析。(5分)9.一位学者在《断片与瞬间——芥川龙之介作品的特点及其成因》一文中提到,“在《矿车》中,作者将人漫长的一生集中表现于乘工地矿车玩耍的一个下午”,
试结合良平的推车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6.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有预谋地”错误,根据原文可知,是良平主动向土工提出请求,要帮他们推车。故选C。7.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主要通过环境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错误,根据小说内容可知,本文更多采用心理描写刻画良平的形象。故选B。8.①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叙述方式,使小说能更全面展示良平推矿车的经历。②小说以儿童视角来叙述,呈现儿童特有的天真无畏以及其后来受惊害怕的矛盾心理,真实可感。③小说以回忆的方式开篇,将读者带入到当时的情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期待故事的走向。④小说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呈现了良平渴望——轻松——焦躁——惊惧的心路变化,使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每点2分,共5分,答出三点满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小说叙述了良平八岁时与两位年轻土工推车的经历,全文主人公是良平,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方式进行叙述,如“小田原和热海之间开始修筑铁路是良平八岁那年的事,良平天天去村外看施工”“一天,良平一个人伫立在偏午时分的工地眼望矿车来来去去”等,使小说能更全面展示良平推矿车的经历,叙述更方便,主旨更鲜明。良平八岁时对矿车推土这种新鲜事充满了好奇,因此他对当士工、跟土工一起坐一次矿车充满了渴望并进行了尝试。小说以良平这一儿童视角来叙述,呈现儿童特有的天真无畏,及其后来受惊害怕的矛盾心理,真实可感。“小田原和热海之间开始修筑铁路是良平八岁那年的事……”,小说以回忆的方式开篇,良平推车的相关情节应从良平对矿车感兴趣开始,到土工告诉良平该回家了结束。作品将读者带入到当时的情境,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期待故事的走向。“良平有时一边眼望如此光景,一边心想当一个土工多好,至少想跟土工一起坐一次矿车,哪怕仅仅一次”“坐车比推车舒服得多!良平让风鼓满衣服,心里浮上理所当然的念头”“天快黑了!想到这里,良平再也无法呆坐下去”“只要保住性命……良平一边想着,一边连滚带爬继续奔跑”,小说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呈现了良平渴望——轻松——焦躁——惊惧的心路变化,使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9.①良平小时候推矿车的经历象征了人一生的轨迹和心理状态;②良平刚开始对矿车感兴趣代表着人对新世界的好奇、探索以及对理想事物的追求;③良平意识到推车离家距离过远时开始担忧、焦躁,代表着人远离故土、来到陌生世界的不安、恐惧。④良平回家后不停啼哭,有无法满足的情绪,代表着人离家去探索、闯荡,在遇到困难、挫折(或打击)之后,悲伤的情绪只能回家在亲人面前尽情表露,获得安慰。(第④点也可以是“良平回家后不停啼哭,有无法满足的情绪,代表着人在社会中总不能尽情尽兴获得所需的现状,只能在亲人面前获得安慰”。)(每点2分,共6分,答出三点满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小说最后一段讲了二十六岁的良平还会想到当初的自己,在劳顿疲惫的他的眼前还会浮现竹林幽暗、坡道起伏的道路,给人一种人生茫茫的感觉。这一段将良平儿时推车的经历与此时的生活、人生道路相联系,说明良平当初的经历不仅是一段童年往事,更像是人一生的轨速和心理状态。小说开篇写“小田原和热海之间开始修筑铁路是良平八岁那年的事,良平天天去村外看施工。说是施工,其实只是用矿车推土——这个让他很感兴趣”,良平对矿车感兴趣代表人们对新事物的好奇、探索以及对理想事物的追求。“良平坐在车上只顾惦记如何回家……想以此冲淡焦躁的心情”等可知,这代表着人离开熟悉的地方,来到陌生世界的不安、恐惧。“良平已无法像刚才那样欢天喜地了,他心里盼望快些回去”“良平再也无法呆坐下去。他踢了一脚矿车轮,明知自己推不动,却呼哧呼哧推了几下,想以此冲淡焦躁的心情”,良平意识到推车离家距离过远时开始担忧、焦躁,代表着人远离故土、来到陌生世界的不安、恐惧。“跑到自家门口时,良平终于禁不住‘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良平手脚挣扎着,抽抽搭搭哭个不停……但他无论别人怎么问都只管大哭特哭……良平觉得,无论自己怎么放开嗓子不停地啼哭,总有一种没法得到满足的情绪在向自己袭来”,良平回家后不停啼哭,有无法满足的情绪,代表着人离家去探索、闯荡,在遇到困难、挫折之后,悲伤的情绪只能回家在亲人面前尽情表露,以期获得自身的安慰。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最响的炮仗汪曾祺孟家炮仗店的孟老板,孟和,走出巷口。唉,孟老板这一趟走出巷口跟哪一趟都不大同。一出他家的门,向北,一月油烛店。砖头路。左边一堵人家的院墙,墙上两条南瓜藤,南瓜藤早枯透了。右边一堵墙,突出了肚子,这是一个老厕所。孟老板在这里撒过几十年的尿。砖头路。一个破洋瓷脸盆半埋在垃圾堆中。一个小旅馆,黑洞洞的,黑洞洞的梁上还挂一个旧灯笼,灯笼上画了几个蝙蝠,五福迎门。路上到处是草屑,有人挑过草。两行水滴,有人挑过水。一个布招,孟老板多年习惯的从那个布招下低头而过。再过去,一个小小理发店,墙壁上是公安局冬防布告:“照得年关岁暮,宵小匪盗堪猖,……”白纸黑字,字是筋骨饱满的颜体,旁边还贴有个城隍大会建会疏启,黄表纸。凡多招贴处皆为巷口,这里正是个人来人往的巷口。孟老板看了一眼“照得⋯⋯”,一跳便至“中华民国”了。他搔搔头,似乎想弄清楚现在究竟是民国几年。巷口一亮。亮出那面老蓝布招子,上了年纪的蓝布招上三个大白字:古月楼。太阳落在古月楼楼板上。一片阳光之中,尘埃野鸟浮动。孟老板从前是这里的老主顾,几乎每天必到。来喝喝茶,吃吃点心,跟几个熟人见见面,拱拱手,由天气时事谈下去。谈谈生意上事情,地方上事情。如何承办冬防,开济贫粥厂;河工,水龙,施药,摆渡船,遏阴沟,挑公厕里的粪,无所不谈。照例凡有须孟老板出力处他没有不站出来的,有须出钱处,也从不肯后人。孟老板走到巷口,停了一停。他本应现在即坐到古月楼上等起来,但是他拐弯了。这一趟走出巷口跟哪一趟可都不同。他要跟一个人接头关于嫁他的女儿的事去。孟老板拐了弯,便看见自己家的那个炮仗店。孟老板从他的炮仗店门前而过。关着门。像是静静的,过年似的。这是孟老板要嫁女儿的缘故。从前,从前孟家炮仗店门前总拥着一堆孩子,男孩子,女孩子,歪着脖子,吮着指头。看两个老师傅做炮仗。一到快吃午饭时候,这一带的人必听到“砰--匐!”照例十来声。都知道孟家试炮仗。试炮仗有一定的地方,一片荒地,广阔无边,从巷口不拐弯,一直向北就是了。你每天可以看到孟老板在一棵柳树旁边,有时带着他的孩子。把炮仗一个一个试放。这是这个小城市每天的招呼。保安队天一亮就练号,承天寺到晚上必撞钟,中午孟家放炮仗。这几种声音,在春天,在冬天,在远处近处,在风中雨中,继续存在,消失,而共同保留在一切人的印象中,记忆中。全城不止三家炮仗店,而孟家三代以来比任何一家的炮仗都响。四乡八镇,甚至邻近县城,娶媳妇,嫁女儿,讲究人家,都讲究用孟家炮仗,好像才算是放炮仗。香期,庙会。孟兰焰口,地藏王生日,清明,冬至,过年,孟家架上没有“连日货”。老师傅一个下半年总要打夜作,一面喝酒,一面工作到天明。还有著名的孟家烟火,全城没得第二家。五百里方圆,凡有死丧庆吊红白喜事,用烟火必找孟家。孟老板手上一个汉玉扳指。孟老板旱烟袋上一个玻璃翠葫芦嘴子。孟老板每天在这个巷子里走好多回。从家里到店里,从店里到家里。“孟老板”这个称呼跟孟老板本人是一个。天下有若干姓孟的老板,然而天下只有这么一个孟老板。孟老板差不多每天要到古月楼坐坐。喝喝茶,吃吃点心,跟几个熟人见见面,谈谈。古月楼中有他一个长定座儿。但是孟老板这一趟走出巷口跟哪一趟都不同。孟家炮仗店的门关上了。孟老板要把女儿嫁出去。北伐成功,破除了迷信,神像推倒,庙产充公,和尚尼姑还俗,鞭炮业自然大受影响。地方连年水旱兵灾,百姓越来越苦,有兴致放鞭炮的究竟少了,烟火更是谈不上。二十年河堤决口,生意更淡。接着是硝磺缺售,成本高,货源少,一年卖不出几挂千子红。后来,保安队贴出大布告,不许民间燃放炮竹,风声鹤唳,容易引起误会云云!渐渐的,孟老板简直不容易在古月楼茶客中见到了。店开不下去。家里耗了个空。背得一身的债。这一带的人多久已不听见试炮声音。孟老板还在这条巷子里走出走进。所欠的债务多半是一个姓宋的做的中保。姓宋的专是一个说是打合,牵线接头,陪人家借字,吃白食,拿干钱角色!今天,现在孟老板就是要碰这个姓宋的去,谈谈嫁女儿的事情。早先约好,在古月楼见面,再谈一趟,就定聘了。古月楼呀,孟老板像是从来没有上这个地方去过,完全是个陌生。孟老板出了巷口而拐弯了。他要上哪里去呢?是的,上哪儿去呢?他好像是在转了一会儿,也不问一问他自己。他只是信步而行,过了东街。数十年如一日,铺在这里的东街。烧饼店的烧饼,石灰店里的石灰,染坊师傅的蓝指甲,测字先生的缺嘴紫砂茶壶,……每一块砖头在左边一块的右边,右边一块的左边,盂老板从这里过去。这些东西要全撤去,孟老板仍是一个孟老板,他现在也没有一句话要向世人说。约莫两个多钟头之后,孟老板下了楼来。脸上蜡渣黄,他身边是那个姓宋的,两人走到屋檐口,站了一站。姓宋的帽子取下来,搔了搔头,想说甚么,想想,又不说了。仍旧把帽子戴上。“回见。”“回见。”这时甚么地方突地来了一声,“孟老板!”孟老板遽然问“甚么事?”这才看出是挑水的老王。这人愣头愣脑。一对水桶摆呀摆的,扁担上挂了一条牛鞭子,一绺青蒜。自然是“没有事”。眼看着这人愣着眼睛过去后,自言自语,“没有事,没有事,有甚么事呢?”这教孟老板想起回家了。唉,老孟,老孟,你真狠心,实在是把女儿卖了。孟老板把女儿嫁给保安队一个班长。姓宋的做媒,明天过门。……孟老板女儿的出门是坐洋车去的。女儿一走,孟老板即出门去,一直向北。这两天他找到一点废材料,一个人,做了三个特大双响,问他干甚么,他一声不说。现在他带了这三个大炮仗出去,一直走到荒地。荒地辽阔无边,一棵秃树,衰草斜阳,北风哀动。孟老板把三个双响一个一个点上,随即拼命把炮仗向天上扔。真是一个最响的炮仗。多少日子以来没有过的新鲜声音。这一带人全都听到了。没有一个人知道是怎么回事。(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同样古月楼,孟老板从前是“几乎每天必到”,如今却“完全是个陌生”,对比鲜明,展现人物前后境遇反差巨大。B.文中经营有道、乐善好施的孟老板店铺关门、无奈嫁女,“吃白食”“拿干钱”的“姓宋的”却颇有市场,可见乱世之中,正常的社会秩序已被打乱。C.孟老板走过东街,“没有一句话要向世人说”,遇到挑水的老王,两人也是“没有事”,反映当时底层民众内心的压抑苦闷。D.“唉,老孟,老孟,你真狠心,实在是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个人烹饪雇佣合同
- 展览空间租赁合同三篇
- 2024年公共设施钢结构设计合同
- 2024年学校餐饮服务外包合同
- 小学安全设施安装施工合同
- 办公楼晾晒场地施工合同
- 2024年办公用品供货协议
- 2024年分包施工合同台账
- 2024年展览公共卫生与安全管理合同
- 2024年发布:技术进出口代理合同
-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自查制度(学校食堂)
- 车位去化方案
- 中医护理三基理论知识习题+参考答案
- 糖尿病与糖尿病并发症
- 小学校情学情分析
- 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 项目管理指南
- (正式版)JTT 1482-2023 道路运输安全监督检查规范
- 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平台建设及运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MOOC 综合英语-中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二模语文高分范文2篇:简单并不简单
- 幼儿园主题网络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