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用)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孟子》三章作业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河北专用)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孟子》三章作业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河北专用)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孟子》三章作业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河北专用)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孟子》三章作业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河北专用)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孟子》三章作业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第23课《孟子》三章1.

原创题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畎亩(quǎn)

公孙衍(yǎn)

法家拂士(fú)B.傅说(yuè) 不能淫(yín) 丈夫之冠(guàn)C.曾益(zēng) 百里奚(xī) 空乏其身(kōng)D.米粟(lì) 天下熄(xī) 妾妇之道(qiè)答案1.BA项,法家拂士(bì);C项,空乏其身(kòng);D项,米粟(sù)。•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环而攻之而不胜

(2)寡助之至

(3)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4)父命之

(5)富贵不能淫

(6)管夷吾举于士

(7)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答案2.(1)围(2)极点(3)真正,确实(4)教导、训诲(5)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6)狱官(7)了解、明白

3.指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亲戚畔之

,

(2)往之女家

,

(3)衡于虑

,

(4)曾益其所不能

,

(5)入则无法家拂士

,

答案3.(1)畔叛背叛(2)女汝你(3)衡横梗塞、不顺(4)曾增增加(5)拂弼辅佐4.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答案4.(1)兴起,指被任用显露、流露(2)能够

实现(3)告诫谨慎(4)代词,代指“女子”动词,去,到结构助词,的5.默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文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富贵不能淫(1)[2021连云港中考]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2021泰安中考]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3)[2021滨州中考]“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这句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两千多年来,鞭策了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精神支柱。

(4)孟子在《富贵不能淫》中认为大丈夫哪怕不得志也要坚持原则的句子是:

,

答案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富贵不能淫

(1)富贵不能淫(2)行天下之大道(3)富贵不能淫(4)不得志独行其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2021烟台中考]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2)征于色,发于声,

(3)阅读经典常常让我们受益匪浅,如《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教会我们坦然面对人生。

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而后喻(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6.下面对课文中相关语句的翻译及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翻译: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

理解:这句话写出城小易攻,然而环攻不胜,从而论述了天时不如地利。

B.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翻译: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理解:孟子认为,妾妇对丈夫顺从,才是符合“礼”的表现,并以此类比,阐明了真正的“大丈夫”应该能顺应君王的意愿,帮助君王建立霸业。答案6.B由“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可知,孟子用“妾妇之道”作比,指出了公孙衍、张仪的本质:他们只不过是顺从君王的意志,就像出嫁的女子完全顺从丈夫的意志一样,他们是没有任何原则的人,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大丈夫”,充满讽刺意味。故B项理解有误。一、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问题。(14分)1.“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3分)()A.正确的道理,规律

B.统治的方法

C.“地利”与“人和”D.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答案1.D2.下列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作者从城高、池深、兵器锐利、粮食充足四个方面强调作战方所具备的“地利”,然后笔锋一转,指出即使如此,仍有人弃城而逃,自然地得出“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C.本文中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君子”,即能行仁政的君主。D.本文集中反映了孟子的“仁政”“法治”思想。答案2.D作者强调“民心”“仁政”的重要性,实则是希望君主实行“德治”,而非“法治”。3.文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是如何体现的?(4分)答案3.【答案示例】体现了孟子实行“仁政”的主张。(1分)孟子首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然后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概念进行比较阐述,强调了“人和”(“得道”)的重要性,反映了他欲得天下先得人心的主张。(3分)4.

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空缺处的内容。(4分)答案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得道者多助亲戚畔之(每空1分)二、阅读《富贵不能淫》,回答问题。(8分)5.下列对《富贵不能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影响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B.针对景春的观点,孟子主张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C.在孟子看来,身居高位,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人是真正的大丈夫。D.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没有仁义道德,奉行的是“妾妇之道”,谈不上是大丈夫。答案5.C“身居高位”错。文中“立天下之正位”中“正位”喻指“礼”,不能理解为高位。6.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文中哪句话与之意思相近?(2分)7.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3分)答案6.【答案示例】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2分)【解题思路】首先应理解“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意思,然后从《富贵不能淫》一文中找出与之意思相近的话即可。7.【答案示例】①讲仁德,守礼法;②无论得志与否,都不放弃自己的原则;③更不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惑、动摇、屈服。(每点1分)【解题思路】根据第二段中孟子的话进行概括即可。三、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12分)8.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手法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的开头运用了排比句式,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B.文章先列举事例,再依据事例讲道理,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C.文章列举六个成功人士的事例,意在论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性。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两句话表达的观点与本文的论点是一致的。答案8.CC项,“意在论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性”表述有误,文章列举六个成功人士的事例,意在论述艰苦环境造就人才的观点。9.下列对选文中相关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A.内心苦恼,坚持思考,然后才能有所作为。B.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C.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振作起来。D.内心苦恼,平衡思虑,然后表现出来。10.文中作者从思想、生活、行为方面列举了承载“天降大任”的人会遇到的磨难。在作者看来,这些“磨难”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怎样的作用?(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答案9.B该句中“困”意为“忧困”,“衡”意为“梗塞、不顺”,“作”意为“有所作为”。故答案选B。10.【答案示例】这些磨难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使人的性格变得坚韧,增加原本不具备的才能。(3分)【解题思路】根据文中“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能改”“而后作”等句子可看出,主、客观上的磨炼可以让一个人的性格变得坚韧,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干,从而有所作为。11.原创题阅读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空缺处的内容。(3分)答案11.艰苦环境的磨炼主观居安思危(每空1分)一、[2021黄冈中考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13分)【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节选自《孟子译注》)【乙】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

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①;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②,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注】①子房:张良,表字子房。②馈饷:粮饷。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委而去之

(2)亲戚畔之

(3)镇国家

(4)连百万之军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1.(1)放弃(2)同“叛”,背叛(3)安定(使……安定)(4)联合(每小题1分)2.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每断对一处得1分)答案•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多助之至,天下顺之。(2)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4.根据乙文,我们可以概括出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是什么?甲文中哪一句话可以揭示刘邦得天下和项羽失天下的根本原因?(3分)3.(1)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2分。关键词:至、顺)(2)在营帐中出谋划策,在千里之外决定最后的胜负。(2分。关键词:运筹策、决胜)4.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是能同部属分享利益和善于用人之长。(2分)甲文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句可以揭示刘邦得天下和项羽失天下的根本原因。(1分)答案【参考译文】

【乙】高祖说:“各位列侯诸将,不要对我隐瞒,都要说真话。我之所以能得到天下是因为什么?项氏之所以失去天下,又是因为什么?”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派人攻城略地,攻下的地方就封给他们,和天下同享其利。项羽妒贤嫉能,对有功的人进行伤害,对贤能的人怀疑,战胜了却不给人论功行赏,夺得土地却不给人好处,这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高祖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营帐中出谋划策,在千里之外决定最后的胜负,我不如张良;安定国家,安抚百姓,供应粮饷,不断绝运粮通道,我不如萧何;联合百万大军,打仗一定能胜利,进攻一定能夺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重用他们,这就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不能重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

原因。”二、[2021唐山滦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节选自《孟子》)【乙】齐大饥①,黔敖②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③,贸贸然④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⑤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节选自《礼记·檀弓》)【注】①饥:饥荒。②黔敖:齐国富商。③蒙袂(mèi)辑屦(jù):用袖子遮着脸,趿拉着鞋。④贸贸然:眼睛昏花的样子。⑤从:跟着,追着。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

(2)得志,与民由之

由:

(3)曾子闻之

闻:

(4)其嗟也,可去

去:

5.(1)真正,确实(2)遵从(3)听说(4)离开(每小题1分)答案

6.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友人惭,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6.DA项,怎么,哪里/于此,意思是在其中;B项,把/靠;C项,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指元方;D项,在。答案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此之谓大丈夫。(2)终不食而死。7.(1)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2分。关键词:谓、大丈夫)(2)(他)最终因为不吃而饿死了。(2分。关键词:终、不食)答案8.乙文中的饿者体现了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的哪种品格?这种品格在饿者身上是如何体现的?(3分)8.【答案示例】贫贱不能移。(1分)饿者在饿得将死的情况下,面对带有侮辱性的施舍,仍然保持做人的尊严、骨气,最终饿死了,这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贫贱不能移”的体现。(2分)【解题思路】甲文中孟子提出大丈夫有三种品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乙文中饿者面对黔敖带有侮辱性的施舍时,毅然选择了拒绝,“终不食而死”。饿者身份至贱,但在生死之际,保持自尊自爱,不改本性,最终饿死。他的这种行为符合“贫贱不能移”的品格。答案【参考译文】【乙】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提供食物给路过的饥饿的人。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遮着脸,趿拉着鞋,眼睛昏花地走来。黔敖左手捧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饿的人)抬起眼睛看着他,说:“我就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变成这个样子的。”(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最终因为不吃而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不必如此!黔敖无礼呼唤时,可以离开;但他道歉之后,就可以吃了。”三、[2022河南汝州期末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一)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不定。”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臣请遂令复如故。”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节选自《史记·循吏列传》)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行拂乱其所为

拂:

(2)困于心,衡于虑

衡:

(3)次行之不定

次:

(4)臣请遂令复如故 故:

9.(1)违背(2)同“横”,梗塞、不顺(3)秩序(4)原来(每小题1分)答案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2)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10.(1)(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就往往容易灭亡。(2分。关键词:入、法家、拂士、出、敌国、恒)(2)楚庄王认为楚国使用的钱币太轻,下令把小币改铸为大币,百姓感到不方便,都放弃原来的职业。(2分。关键词:

更、去)答案11.孟子认为,人的境遇不是恒常不变的,变好或变坏,主要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自己主观上的努力。请结合语段(一)的内容,具体阐释孟子的这一观点。(3分)11.【答案示例】①从六位出身低微的人在磨炼中奋起,终有所成的事例可以看出,自己主观上的努力可以改变外界环境。②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贤臣来辅佐,也没有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就容易灭亡。说明即使外界环境很好、自己身居高位,但如果自己主观上不努力,沉迷在安逸享乐中,也会自取灭亡。③不论是出身低微的普通人,还是身居高位的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