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四川省广元天立国际学校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四川省广元天立国际学校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四川省广元天立国际学校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四川省广元天立国际学校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四川省广元天立国际学校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四川省广元天立国际学校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79年,联邦德国上映了电影《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影片中女主角从二战的废墟上爬起来,抛弃了过去的历史,投入到全民性的赚钱行列,为了生存变得玩世不恭。她心系关押在战俘营的丈夫,然而苦心经营的婚烟却被丈夫出卖。影片意在A.剖析冷战态势下人的矛盾心理 B.唤起民众对战争的深层反思C.揭示经济繁荣背后的道德危机 D.反映民族分裂的痛苦现实2.甲午战后,轮船招商局依据商部奏定的《商律》与官府力争,将企业由“官督商办”变为“完全商办”;民国成立后,政府曾有接收招商局的举动,但因招商局抵制而即刻撤回,且表示出对招商局主权的尊重:这说明A.官企改制是大势所趋 B.洋务运动已经难以为继C.中央权力重心的下移 D.企业经营环境有所改善3.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发生了瘟疫,情况艰难,雅典人开始谴责伯利克里,把所有的愤怒都转移到他身上。伯利克里在民众会议上说:“你们正在攻击我,因为我曾主张战争;同时也攻击你们自己,因为你们自己也表决赞成战争。”最终伯利克里被废黜和罚款。这反映了伯利克里时期的古代雅典A.鼓励公民积极参政B.泛滥的民主使得公民道德沦丧C.首席将军权力式微D.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4.“于是本来潜心于骈四俪六之文的人们也渐渐张目四顾,为种种新学与时论所吸引了。这个变化……造就了一批近代知识分子的雏形”吸引着一批爱国的中国人从改革中寻求民族的出路。”这种现象A.说明鸦片战争促使传统儒学思想不断瓦解 B.体现了甲午战争后部分国人的觉醒C.反映出洋务派企图以新工具来守护旧理论 D.说明新文化运动推动新思潮的发展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下列对该宪法评述不正确的是()A.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帝制独裁对比,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B.宪法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C.法国几经艰难,最终确立了典型的总统制共和制政体D.宪法的颁布证明了共和派最终掌握实权6.关于首开甲午海战第一炮的记载,中日不尽相同。中方:倭三舰放真弹,轰击我船。日方:济远(北洋水师军舰)首先向我开炮。对这一不同解读最合理的解释是A.日方极力推卸责任 B.中方记录客观属实C.历史文献皆不可信 D.双方受制各自立场7.20世纪30年代,西方世界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泥淖中备受折磨。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当年“非共产主义的政治家和知识分子曾排着队去莫斯科探寻‘计划’的秘密”。这种“探寻”在美国新政中得到一定程度体现的是A.实行“混合经济” B.坚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C.推行福利国家制度 D.实行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8.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指A.改变资本主义代议制度 B.借鉴苏联管理经济模式C.建立国民经济军事化体制 D.渴望扩大政府职能9.“它的经济力渗透深广,它的军事武力征服各地;世界的绝大部分,都屈服在它的脚下。它的人口不断增加,增至全人类的三分之一。它的主要国家,更成为世界政治体系的舞台所在。”“它”具体是指何时的欧洲A.15—16世纪 B.18世纪中叶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中叶10.一本《新撰外国地理》课本的章节目录包括:“中国本部、满洲、波斯、印度、暹罗、法属亚洲、英属马来半岛、英属加拿大及黑暗大陆总论”等。下面对此书的认识哪一个最准确A.这是十八世纪初期英国人对世界地理的看法B.这是十九世纪初期美国人对世界地理的描述C.这是二十世纪初期日本人对世界地理的分类D.这是中国在二次大战后对新国家出现的叙述11.《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中一篇简文以虞、夏、商、周为例,论述其礼乐等各方面由朴素走向奢华,导致夏代“海外有不至(朝见、归附)者”,商代“海内有不至者”,周代“海外之诸侯归而不来”。这一论述反映A.奢靡导致三代灭亡的客观事实B.时人倡导以俭治国的历史认识C.战国理性的政治伦理秩序确立D.先秦地方出现离心离德的倾向1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进程如表可以说明当时中国A.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高速发展 B.对外开放面临强大的阻力C.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中争议很少13.古代罗马统治者制定和实施罗马法的目的不包括A.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B.缓解社会矛盾,巩固帝国的社会基础C.保护私有财产,笼络上层人士D.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范本14.李大钊在《Bolshevism的胜利》中说:“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表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这一观点反映出A.历史事件的普遍联系性 B.历史认识的主观局限C.领袖人物的主观能动性 D.历史叙述的客观依据15.下图是二战时期创作的一幅漫画,若为添加主题,较恰当的是A.今日共同战斗,明日一起重建 B.兄弟情重,但要经得住困难考验C.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D.兄弟不打不相识,家和不怕外人欺16.伯里克利说:“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携。“雅典的这种政治理念通过抽签选举和公职受酬得以实现,这是保证公民能够平等参政的两大重要指施。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抽签选举和公职受制保障了政治民主性B.这种理念导致了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C.雅典公民平等参政权拥有制度性保障D.雅典公民可以担任民主机构的一切公职17.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用解剖、明暗、透视法等方法对人物和景致进行现实主义的“逼真”刻画,由此达·芬奇称画家是“一切看得见的自然景物的模仿者”。这表明,在文艺复兴运动中A.现实主义作品追求体现求真诉求B.透视画法引发了技法与视觉革命C.画家运用科学知识表现真实世界D.人物画和风景画取代宗教画地位18.晚清民国时期,女子的社会地位不断发生变化,而评价女人“美丽”的标准也不断演化。下表反映了时间美丽女人标准1900—1909年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1910—1919年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1920—1929年才华横溢的女人1930—1939年穿着时髦的名媛1940—1949年投身政治的名女人A.女性经济地位得到提高 B.近代教育推动男女平等C.女子开始关心国家命运 D.社会价值风尚发生变化19.下列图表内容与人类工业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这些推论正确的有史实

推论

1.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

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2.德国的现代化伴随着国家的统一进程。

国家统一为其提供了统一的市场和强有力

的政治保障。

3.工业时代初期,许多工厂成为残酷剥削工人的“血汗工厂”。

现代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负面产物。

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大企业和垄断资本。

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社会化程度提高。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0.英国人赫德在《双周评论》撰文说:“中国如被瓜分,全国将协同一致来反对参与瓜分的那几个外国统治者”,“表现出民族感情的存在和力量”。该材料用于帮助我们理解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影响 B.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C.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危害 D.《辛丑条约》签订的重要原因21.中国历史上,与西汉、南朝齐、北宋同时并存的少数民族分别有A.匈奴、契丹、满族 B.契丹、鲜卑、匈奴C.女真、鲜卑、匈奴 D.匈奴、鲜卑、契丹22.《左传》记载,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毫,吾北土也。我们有什么近处的封地?这表明西周分封A.有利于扩大周王统治区域 B.抑制了分裂割据局面C.使中国疆域范围基本确定 D.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23.“一五”期间建设的项目,特别是苏联援建的项目,主要配置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150项中的106个民用工业企业,布置在东北50个、中部32个;44个国防企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35个,其中21个安排在四川、陕西两省。由此可见,该布局A.意在强化东北地区工业中心地位 B.突出资源分布与军事需要的结合C.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 D.以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根本出发点24.下图所示的阴影部分是古代的哪一帝国?A.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25.被誉为“近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其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作者当时担心的主要问题是A.工人捣毁机器,进行罢工斗争B.贫富悬殊扩大,威胁社会稳定C.经济危机发生,经济进入“滞涨”状态D.垄断组织出现,中小企业破产26.唐朝中期的啖助、赵匡、陆淳等人一反以往研究《春秋》仅注重“三传”的训诂注疏方法,对“三传”的解读提出质疑,提倡自主做出判断。这种《春秋》新研究的兴起A.体现了对儒家正统地位的反思 B.推动了唐朝政治制度的变革C.有利于催生儒学疑经变古之风 D.妨碍了唐朝中央集权的强化27.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改变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是A.军功制 B.推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28.1836年6月,英国一部分工人和手工业者组织了“伦敦工人协会”,向议会提出废除统治阶级剥夺人民自由权利的各种反动立法,要求改善工人生活条件,要求社会一切阶级获得平等的地位。这表明当时在英国A.民众要求废除议会民主B.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提高C.政党政治逐渐走向成熟D.工人运动有科学理论指导29.秦朝实行御史监郡制度,由中央的御史大夫派出御史到郡监督,与郡守、尉并列,还兼有领兵、举官和开渠等行政大权。汉文帝时一度派遣丞相史刺州,监察郡守和监御史,属临时性质,有事始岀而事毕即还。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创立了刺史制度。可见,刺史制度的创立是监察制度不断完善的结果,其主要表现在A.监察权力逐渐分散 B.刺史直接参与地方政治C.政治决策封闭性日趋明显 D.监察身份、职责和区域相对固定30.雅典名将阿里斯提德是马拉松战役的指挥官,战功显赫,曾担任首席执政官,办事公正,人称“正义”,这一美名后来却变成了招人嫉恨的根源。公元前483年,公民大会决定进行陶片放逐表决。投票结果,阿里斯提德被流放。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公民有较高的政治素养 B.公民有效监督国家公职人员C.多数人的意志具有绝对权威 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富国与富民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关注的焦点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孔子)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商鞅)材料二国用不足,由未得善理财之人故也。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王安石)善理财之人,不过头会箕敛以尽民财。天地所生货财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仓库盈实,百姓富给,斯为善治财矣。(司马光)(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富国与富民”的不同看法,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富国与富民的角度评述王安石的理财新法。32.救国的探索材料一:1895年,京师城门题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材料二:“吾人之目的,将以改造政府,而不欲动摇国家之基础。……革命党则因现政府之腐败,并欲变更组织。”“皇帝至圣至仁,虽大彼得、华盛顿不能望其项背;振兴中国非光绪帝不可。”——梁启超《新民丛报》材料三:“我等今日与前代殊,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外,国体民生,尚当与民变革。虽经纬万端,要其一贯之精神,则为自由、平等、博爱,……今日为国民精神。”——《同盟会宣言》回答:(1)材料一中的对联讽刺的是什么事件?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2)比较分析材料中探索近代救国道路的两个派别的不同观点。33.近代东西方文化陈独秀认为,在古代,东西方都处在专制政治之下,其文化并无特异之处。但以法国革命为转机,东西方迥异其趣,西方判然进入了近代社会,形成“近代文明”;而东方社会却陷于停滞,仍为“宗法社会”、“封建政治”,因此东洋文明“其质量举未能脱古代文明之窠臼,名为‘近世’,其实犹古之遗也”。他将西方文化的特征,概括为“科学与人权并重”。(《文存》卷一)。而东方文化的特点在专制与迷信。正是缘此根本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文化的长短优劣。西方进步的文化产生了积极的结果:科学与民主相济为用,“成独立之人格”。民智勃发,“社会经济,亦因以厘然有叙”。而东方落后文化却造成专制与迷信并肆,戕贼人权,民智不张,“社会中种种卑劣不法惨酷衰微之象,由是并起,“生机日促”,社会经济因之“大乱”《文存》卷一)。(1)你是否同意陈独秀所概括的(法国大革命以后)东、西方文化特征?理由是什么?(2)“东方落后文化”在近代中国造成了哪些后果?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据材料“影片中女主角从二战的废墟上爬起来,抛弃了过去的历史,投入到全民性的赚钱行列,为了生存变得玩世不恭。她心系关押在战俘营的丈夫,然而苦心经营的婚烟却被丈夫出卖”可知,二战后德国经济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但却不能弥补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内心空虚和心灵创伤,因此电影的目的是唤起民众对战争的深层反思,B正确;据影片内容分析可知,女主角为了生存变得玩世不恭,但其心系关押在战俘营的丈夫,A说法错误;C不是材料主旨;D与材料无关。2、D【解析】

轮船招商局依据法律将企业改为完全商办,民国时期也抵制了政府的接受,法律保护和政府的尊重行为说明当时企业经营环境有所改善,D正确;轮船招商局一个企业改为商办,不能证明整个行业的趋势,排除A;甲午战后,洋务运动即宣告失败,排除B;企业问题属于经济领域问题,C与题无关,排除。3、D【解析】

材料没有反映伯里克利鼓励公民积极参政,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公民的道德状况,排除B;首席将军仍然拥有法律赋予的权力,材料没有反映发生变化,排除C;从材料信息来看,伯里克利发动战争是根据公民大会的决定,仅仅只是伯里克利主张战争并不必然会发动战争,只有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最终权力,故选D。4、B【解析】

根据材料“吸引着一批爱国的中国人从改革中寻求民族的出路”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是西化的日本打败了传统的中国,这使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试图通过维新变法寻求中华民族的出路,故B项正确;鸦片战争并未使传统儒学思想瓦解,排除A项;洋务运动并未涉及政治改革,排除C项;题干信息不能反映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5、C【解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标志法国经过长期的斗争,终于确立共和体制,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ABD都表述正确;C表述不对,按照《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总统由议会产生,因此并非典型的总统制共和制政体。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785年宪法》6、D【解析】

中日两国关于甲午战争中谁首先开炮记载存在差异,其主要原因是双方都想在舆论上争取主动,不想承担挑起战争的责任,这是立场所限,选项D正确;两方都有推卸责任的嫌疑,选项A排除;通过材料无法判断中方记录的客观性,排除B;选项C表述绝对,排除。7、D【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借鉴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某些优点,对经济进行干预,实行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内容,排除;B选项不符合罗斯福新政的特征,排除;C选项也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内容,排除。故选D。8、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在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美国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面对严重的危机,胡佛一度坚持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等待经济形势的好转,致使危机更加严重。人民的不满情绪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力的政策,迅速改善经济状况。而当时意大利、德国建立了法西斯集权统治,政府权力集中,以应对经济危机。故D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未体现人们想改变民主代议制度,故排除。B项,苏联为斯大林模式,美国没有借鉴斯大林模式,故排除。C项,国民经济军事化体制为法西斯体制,为侵略扩张作准备,并非失业工人所期盼的,故排除。9、C【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列强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而此时的欧洲处于世界的中心地位,C正确;A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排除;18世纪中叶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B排除;20世纪中叶,是美苏两极对峙时期,D与材料不符。10、C【解析】

材料中的“中国本部、满洲”是作为两个国家出现的,所以可以推断是日本在大陆政策指导下的设想,将中国东北从中国分离出去,建立满洲国。故C正确;十八世纪初期英国人没有侵略中国的意图,排除A;十九世纪初期美国人也不存在对中国侵略的意图,排除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被打败,不存在“满洲国”,排除D。故选C。11、B【解析】

简文认为当时社会存在奢侈之风,而且认为夏商周都存在因奢华导致归附者减少,这是一种劝诫的口吻,说明当时人倡导以俭治国的历史认识,B正确;奢靡并未导致三代灭亡,A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与题无关,脱离了题干提倡节俭主旨,排除;归附者不至不等同于地方离心离德,排除D。12、C【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从起初少数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到中共中央不断商讨摸索,再到最终得到肯定并大规模实行,这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在探索中前进,因此C选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高速发展和开放的内容,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对外开放的内容,B选项错误;D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故选C。13、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为近代欧洲大陆立法提供范本属于罗马法的影响,不是古代罗马统治者制定和实施罗马法的目的,D选项符合题意;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缓和社会矛盾和保护私有财产等,都是罗马统治者制定和实施罗马法的目的,ABC三项不符合题意。14、A【解析】

李大钊将俄国发生的革命视为世界革命的显兆,体现了历史事件的普遍联系性,选项A正确;选项B对材料解读错误,排除;材料只体现了李大钊的主张,未体现出能动性,排除C;材料只是李大钊的推测,未提供客观依据,排除D。15、A【解析】

漫画上英文是《大西洋宪章》的意思,苏德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大西洋会议,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16、C【解析】

据材料“……雅典的这种政治理念通过抽签选举和公职受酬得以实现,这是保证公民能够平等参政的两大重要指施”可知,抽签选举和公职受酬是保证公民能够平等参政的两大重要指施,这说明雅典公民平等参政权拥有制度性保障,C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雅典的这种政治理念通过抽签选举和公职受酬得以实现,A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雅典政治理念的优越性,而不是“这种理念导致了雅典民主政治走向衰落”B与材料不符;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当时规定初十将军外的一切官职向全体公民开放,可见D说法错误。17、C【解析】

从材料中的“用解剖、明暗、透视法等方法”和“一切看得见的自然景物的模仿者”等信息来看,表明在文艺复兴运动中画家运用科学知识表现真实世界,故答案为C项;材料不是反映现实主义作品的追求,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科学对绘画技法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美术作品主题的变化,排除D项。18、D【解析】

评价女性的标准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从服饰、婚姻思想,再到政治,说明社会价值风尚在变化,选项D正确;近代中国女性的经济地位并未有明显提高,排除A;材料未反映出教育的作用,排除B;选项C错在“开始”,排除。19、C【解析】

英国农村人口在工业革命后迅速下降,说明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德国的现代化是伴随着国家统一进行的,而统一又促进了德国的现代化;垄断资本的出现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工厂在给资本家带来丰厚利润的同时,也残酷剥削压榨工人,但现代工厂制度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不是工业革命的负面产物。该推论错误。因此有3个推论正确,故答案为C项,排除A、B、D项。20、D【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如被瓜分”,是指看到了列强割占、瓜分中国领土的危害;“全国协同一致来反对……几个外国统治者”、“民族感情的存在和力量”,是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清军和义和团曾经配合抵抗侵略,这显然会危及列强在华利益,所以《辛丑条约》才会不割占土地、也不新增通商口岸。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21、D【解析】

根据所学,西汉背面有匈奴,与南朝齐国同时期的是北朝的鲜卑建立的政权,与北宋对峙的有契丹,故D项正确,排除B项;满族、女真主要在明朝时期,排除AC项;22、A【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材料表明西周分封的诸侯国遍布东西南北,而且很多封地都在边远地带,扩大了周的统治疆域,故A项正确;分封制最终导致分裂割据,排除B项;基本确定中国疆域从秦统一开始,排除C项;材料并未强调分封制是历史趋势的产物,排除D项。故选A。23、B【解析】

苏联援建的项目多布局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此布局一方面迎合了资源的分布,有利于发展,另一方面布局中部和西部地区也有利于维护国防安全,故选B;东北只是布局地区之一,没有体现中心地位,排除A;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该布局兼顾资源分布与国防安全,并不仅仅是协调经济发展,排除D。故选B。24、D【解析】

奥斯曼帝国极盛时势力达亚欧非三大洲,领有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之大部分领土,北及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亚,故答案为D项;该地图没有包括意大利半岛,不是罗马帝国,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主要是在阿拉伯半岛,且占有的欧洲部分是西班牙,排除B项;拜占庭帝国主要是在巴尔干半岛,极盛时领土还包括意大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西班牙南部沿海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排除C项。25、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意在说明发展物质文明的时候要兼顾社会公平,所以B项符合材料;A.C.D没有体现;故选B。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工业革命·影响26、C【解析】

依据材料“对‘三传’的解读提出质疑,提倡自主做出判断”来看,这些新的研究方法可以催生儒学疑经变古之风。C正确;啖助、赵匡、陆淳等人反思的是两汉经学的研究方法,而不是儒家正统地位,A排除;儒家学者的学术研究没有对唐朝的政治变革产生很大的影响,B排除;材料的研究未涉及中央集权的强化与否,D排除。故选C。27、D【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左思描述的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下门第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造成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而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考试成绩,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成为取代九品中正制的重要选官制度,故选D项,排除C项;军功制出现于九品中正制以前,排除A项;中国古代没有推举制的选官方式,排除B项。28、B【解析】

据材料“要求改善工人生活条件,要求社会一切阶级获得平等的地位”可知,工人的阶级意识在增强,故B正确。材料只提及工人阶级维护阶级利益,未涉及民众要求废除议会民主,故A错。英国政党政治逐渐成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党制的逐步完备,故C错。此时的工人运动,并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1848年诞生的,故D错。29、D【解析】

秦朝的御史监郡、汉文帝派遣丞相史监察郡、汉武帝置刺史监察郡和国,由此可知,古代监察制度的监察身份、职责和区域相对固定,故D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监察权力逐渐分散,故A错误;秦朝的御史能够直接参与地方政治,故B错误;材料无法得出政治决策封闭性,故C错误。30、C【解析】

根据“公民大会决定进行陶片放逐表决。投票结果,阿里斯提德被流放”并结合所学可得知,雅典直接的民主体现了公民集体的意志,反映出多数人的意志具有绝对权威,这也是雅典民主体制弊端的体现,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公民的素质如何,排除A项;材料中的现象不属于监督,排除B项;阿里斯提德被流放是雅典民主政治弊端的体现,并不是政府不被信任的表现,排除D项。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看法:孔子认为富民是富国的基础,商鞅主张富国须弱民。相同之处:为君主治国提供建议。(2)评述:王安石的理财新法包括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市易法等。(答出其中两项即可)理财新法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的目的。但部分措施背离了民不加赋的本意,增加了民众的负担,是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解析】

(1)看法:根据材料“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可知,孔子认为富民是富国的基础。根据材料“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可知,商鞅主张富国须弱民。相同之处:从孔子和商鞅言论的出发点来看,两者都是为君主治国提供建议。(2)评述:根据所学知识,首先列举王安石理财新法,如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市易法等。根据材料“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的理财新法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的目的。根据材料“天地所生货财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仓库盈实”并结合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可知,变法部分措施背离了民不加赋的本意,增加了民众的负担,是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32、(1)事件:甲午战争。联系: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甲午战败后,维新变法的呼声高涨以及进化论的传入;民族危机加深,光绪皇帝也不想做亡国之君,支持康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