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宽带光纤接入工程技术规范_第1页
GB宽带光纤接入工程技术规范_第2页
GB宽带光纤接入工程技术规范_第3页
GB宽带光纤接入工程技术规范_第4页
GB宽带光纤接入工程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B/T××××—××××PAGEPAGE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X-xx-xx实施201X-xx-xx发布宽带光纤接入工程技术规范Techni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X-xx-xx实施201X-xx-xx发布宽带光纤接入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CodeforBroadbandOpticalFiberAccessEngineering(征求意见稿)GBxxxx—201X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P 联合发布联合发布PAGE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宽带光纤接入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CodeforBroadbandOpticalFiberAccessEngineering(征求意见稿)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X年XX月xx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X北京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4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的要求,由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参编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本规范在制定过程中,编制组根据现行的行业标准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国内有关单位和专家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7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和缩略语、网络规划、工程设计、施工要求、验收要求和运行维护。本规范用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日常管理,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中山大道华景路1号南方通信大厦,邮编:510630)。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本规范主编单位: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上海邮电设计咨询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通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电信工程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本规范主要审查人:

目次TOC\o"1-2"\h\z\u1总则 52术语和缩略语 62.1术语 62.2缩略语 83网络规划 103.1系统规划 103.2节点规划 113.3ODN规划 123.4VLAN划分及IP地址规划 124工程设计 134.1系统设计 134.2网元设计 184.3ODN设计 244.4系统性能指标设计 285施工要求 315.1施工前检查 315.2设备安装工艺要求 315.3ODN安装工艺要求 335.4设备功能检查与单机测试要求 385.5系统测试 396验收要求 406.1竣工文件 406.2工程验收 417运行维护 43本规范用词说明 44引用标准名录 45附:条文说明47

Contents1 Genralprovisions 52 Terms&abbreviations 62.1Terms 62.2Abbreviations 83 Networkplan 103.1Systemplanning 103.2Nodeplanning 113.3ODNplanning 113.4VLANpartition&IPaddressplan124 Engineeringdesign 134.1Systemdesign 134.2Elementdesign 184.3ODNdesign 244.4Systemperformancedesign 285 Constructionrequirements 317.1Preconstructioninspection 317.2Equipmentinstallationprocessrequirements 317.3ODNinstallationprocessrequirements 337.4Equipmentfunctiontestandsingletestrequirement 387.5Systemmeasurement 396 Acceptancerequirement 406.1Completiondocuments 406.2Acceptanceofproject 417 operationalandmaintenance 43Explanationofwordingincode 44Listofquotedstandards 45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 4742/611总则1.0.1为落实“宽带中国”工程的建设和解决网络瓶颈的问题,规范宽带光纤接入工程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满足消费者对通信业务的需求,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宽带光纤接入系统工程的网络规划、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验收。1.0.3工程设计应贯彻国家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充分考虑三网融合的发展需要,加强光纤宽带网络的共建共享和有效利用。1.0.4宽带光纤接入系统工程的设计应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并应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整体美观、维护管理方便。1.0.5工程设计中应选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未经产品质量检验机构鉴定合格的设备及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1.0.6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进行宽带光纤接入工程建设时,应考虑通信网的抗震性能。1.0.7宽带光纤接入系统设计应具有开放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便于新业务和新技术的引入。1.0.8网络建设时应同时考虑建立相应的网络管理系统。1.0.9在特殊条件下,执行本规范中的个别条款有困难时,应充分论述理由,提出采取措施的报告,呈主管部门审批。

2术语和缩略语2.1术语宽带光纤接入BroadbandOpticalFiberAccess宽带光纤接入指用户网络接口与相关的业务节点接口之间,全程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或者以光纤作为主干传输媒质、以金属线或者无线作为用户末端传输媒质的一种接入承载方式。宽带光纤接入包括FTTH、FTTO、FTTB/C、FTTCab等典型应用类型,通称为FTTx。无源光网络系统PassiveOpticalNetworkSystem由光线路终端(OLT)、无源光分配网(ODN)、光网络单元/终端(ONU/ONT)组成的点到多点信号传输系统,简称PON系统。PON树PONTreeOLT设备的单个PON口及其下带的ODN、ONU/ONT组成的独立PON系统称为一个PON树。光分配网OpticalDistributionNetwork,ODN是指OLT与ONU/ONT之间的由光纤光缆及无源光元件(如光连接器和光分路器等)组成的无源光分配网络,简称ODN。光分路器OpticalFiberSplitter是一种可以将一路或两路光信号分成多路光信号以及完成相反过程的无源器件,本规范中的光分路器指的是基于光功率分路的器件。光分路器连接业务网络侧端口称为合路侧、连接用户侧的端口称为支路侧端口。光缆分纤箱/盒OpticalFiberCableDistributionBox用于室内外、楼道内连接配线光缆与引入光缆或者连接楼内垂直光缆与水平光缆的接口设备。光缆分纤箱/盒内包含光缆终端、光纤熔接/机械接续保护单元。光缆分纤箱/盒内可以安装光分路器。宽带接入用综合配线箱GenericDistributionCabinetforBroadbandAccess用于室外或楼道内安装ONU等有源通信设备、光(电)缆终端及其他配套设施,提供通信设备正常工作环境,可采用落地、架空、壁挂、嵌入、挂杆等多种安装方式的箱体。家居配线箱HouseholddistributionBox安装于住户内的多功能配线箱体。光纤插座盒OpticalFiberSocket-box光纤插座盒是户内或楼道内用于光缆成端固定的设备,由面板、底座、光纤接头保护件、适配器等组成。用户接入点accesspointforsubscriber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共同接入、用户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部位,是接入网线路中用户接入的分配点。综合业务接入局、站Multi-ServicesAccessCenterorStation综合业务接入局、站是指本地通信网中的可提供多业务接入汇聚的业务局、站。家庭网关HomeGateway,HG是家庭内部网络与外部接入网相互连接的一种物理接口设备。可以是简单的二层设备、三层设备或二/三层混合设备,也可以是复杂的、支持应用层协议和内网穿越的网关。ONT设备可集成家庭网关。互联网电视InternetProtocolTelevision,IPTV互联网电视(IPTV)是在IP网络上开展的互动业务。IPTV业务主要包括点播(VoD)、广播(BTV)、游戏、信息服务、广播节目预订、通信服务、远程教育、音乐/卡拉OK、互动广告、机顶盒上网浏览等。业务并发比ConcurrentRatio指在某一确定区域内,某一时段内使用某项业务的用户占该项业务所有用户的比值。忙时并发比指业务繁忙时的并发比,一般来说是业务并发比的极大值。业务渗透率ServicePermeability指在一个确定区域内,单个业务的用户数占总用户数的比值。

2.2缩略语英文缩写英文名称中文名称ADSLAsymmetricDigitalSubscriberLoop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GAccessGateway综合接入媒体网关ATMAsynchronousTransferMode异步传输模式BBERBackgroundBlockErrorRatio背景误块比BRASBroadbandRemoteAccessServer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BTVBroadcastTelevision广播电视CATVCommunityAntennaTV有线电视DBADynamicBandwidthAllocation动态带宽分配DDNDigitalDataNetwork数字数据网DHCP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动态主机分配协议EMSElementManagementSystem网元管理系统EPONEthernetPassiveOpticalNetwork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SRErroredSecondRatio误码秒比,误块秒比FRFrameRelay帧中继FTTB/CFibertotheBuilding/Curb光纤到大楼/分线盒FTTCabFibertotheCabinet光纤到交接箱FTTHFibertotheHome光纤到家庭用户FTTOFibertotheOffice光纤到办公室GPONGigabit-capablePassiveOpticalNetwork吉比特无源光网络HGUHomeGatewayUnit家庭网关单元IADIntegratedAccessDevice综合接入设备IODNIntelligentopticaldistributionnetwork智能光分配网IPoEInternetProtocoloverEthernet以太网上IP协议IPTVInternetProtocolTelevision网络电视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LCT LocalCraftTerminal本地维护终端MDUMulti-DwellingUnit多住户单元MODFMainOpticalFiberDistributionFrame光纤总配线架MSTPMulti-ServiceTransferPlatform多业务传输平台MPLSMulti-ProtocolLabel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MTUMulti-TenantUnit多商户单元NMINetworkManagementInterface网络管理接口NMSNetworkManagementSystem网络管理系统NTNetworkTerminator网络终端ODFOpticalFiberDistributionFrame光配线架ODNOpticalDistributionNetwork光分配网络OLTOpticalLineTerminal光线路终端ONTOpticalNetworkTermination光网络终端ONUOpticalNetworkUnit光网络单元PLCPlanarLightwaveCircuit平面光波导PONPassiveOpticalNetwork无源光网络POTSPlainOldTelephoneService传统电话业务PPPoEPointtoPointProtocaloverEthernet以太网上点对点协议PWE3PseudoWireEmulationEdge-to-Edge边缘到边缘的伪线仿真QoS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RFRadioFrequency射频SACSoftswitchServicesAccessControlDevice软交换业务接入控制设备SBUSingleBussinessUnit单商户单元SDH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SESRSeverelyErroredSecondRatio严重误码秒比,严重误块秒比SFUSingleFamilyUnit单住户单元SNServiceNode业务节点SNIServiceNodeInterface业务节点接口SPDSurgeProtectionDevice浪涌保护器SRServiceRouter业务路由器TDMTimeDivisionMultiplex时分复用VLANVirtualLocalAreaNetwork虚拟局域网VoDVideoonDemand视频点播VDSLVeryHighBit-rateDigitalSubscriberLoop超高速用户数字环路VoIP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IP电话WDM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波分复用WLANWirelessLocalAreaNetwork无线局域网

3网络规划3.1系统规划3.1.1宽带光纤接入网在通信网络中的位置和定界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宽带光接入网总貌》YD/T1619的相关规定。3.1.2宽带光纤接入系统由光线路终端(OLT)、光分配网络(ODN)、光网络单元(ONU)或光网络终端(ONT)组成,与其它设施相连的接口应符合以下规定:1与业务节点(SN)相连的SNI接口,可分别接入到提供特定业务的不同SN。可接入支持综合业务的SN,或接入到支持相同业务的多个SN;2UNI是宽带光纤接入网与用户设备或者用户网相连的接口;3NMI是宽带光纤接入网与电信管理网相连的接口。3.1.3宽带光纤接入系统的光线路终端(OLT)、光分配网络(ODN)、光网络单元(ONU)或光网络终端(ONT)应具有如下功能:1OLT的作用是将各种业务信号按一定的信号格式汇聚后向终端用户传输、将来自终端用户的信号按照业务类型分别进行汇聚后送入各业务网。2ONU由多个用户共享使用,通过铜缆配线网络或无线方式对连接的用户群提供话音、数据或视频业务,或在用户端分别增加NT设备提供话音、数据或视频业务。3ONT具有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视频接口。4ODN的作用是提供OLT与ONU/ONT之间的光传输通道;可在ODN上通过WDM技术利用独立波道承载CATV等独立业务。3.1.4不同应用模式的宽带光纤接入系统可分别采用下列技术和网络拓朴结构:1FTTH应用模式宜采用PON技术和树型拓扑结构。2FTTO应用模式可采用PON、光纤直连、MSTP等技术和树型、点到点、环型等拓扑结构。3FTTB/C应用模式光纤段可采用PON、点到点光以太网、MSTP等技术和树型、星型等拓扑结构;金属线或无线段可采用以太网、ADSL2+、VDSL2或Wi-Fi等技术实现接入。4FTTCab应用模式光纤段可采用MSTP、光纤直连、点到点光以太网、PON等技术和点到点、树型等拓扑结构;金属线或无线段可采用ADSL2+、VDSL2或Wi-Fi等技术实现接入。3.1.5MSTP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纤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5095的相关规定。3.1.6点到点光以太网、光纤直连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宽带IP城域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T5117的相关规定。3.2节点规划3.2.1OLT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宜靠近业务节点集中设置,靠近业务节点集中设置有困难时,可适当下移。2可设置在现有业务节点,首选设置在综合业务接入局(站)、或其他重要的业务节点。3.2.2ONT/ONU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FTTH应用模式的ONT宜设置在家居配线箱内。2FTTO应用模式的ONT宜设置在办公室内;当办公楼内设有内部局域网的设备间时,ONT可设置在用户网络设备间。3FTTB/C应用模式的ONU宜相对集中设置在建筑物内。4FTTCab应用模式、当需要采用室外机柜安装ONU时,宜靠近电缆交接箱选择适当位置设置。3.2.3PON系统的设备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OLT设备的PON口数量按照ODN组网方案和ONU/ONT规模以及光链路保护方式来确定,可适当考虑一定的维护冗余。2ONU的端口配置数量应根据ONU的设置方式、覆盖范围、用户实装率等因素进行估算。3ONU设备的宽窄带端口配置比应根据用户需求特点并结合家庭网关业务的推广等进行测算。4ONT端口类型和端口数量应根据用户业务需求配置。3.3ODN规划3.3.1应根据用户性质、用户密度的分布情况、地理环境、管道资源、原有光缆的容量以及宽带光纤接入系统建设方式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结构和配纤方式。3.3.2在需要和其他电信运营企业共享ODN资源时,应符合以下要求。1应根据共享模式和界面,灵活设置分配点。2在共享资源分界处宜采用活动连接。3资源共享接入点的设施容量应保证多运营企业的用户接入需求。3.3.4宽带光纤接入系统的光纤物理拓扑应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可选择星型、树型等结构。3.4VLAN划分及IP地址规划3.4.1VLAN划分应符合以下原则:1对不同的业务类型可通过分配不同的VLAN实现优先等级。2应根据网络特点和运维需要针对各种业务采用相应的VLAN分配方式,可采用PUPSPV(每用户每业务一个VLAN)、PSPV(每业务一个VLAN)、PUPSPV+PSPV组合等方式。3VLANID的使用应由电信业务经营者统一规划。3.4.2IP地址规划应符合以下原则:1IP地址应全网统一规划,可根据业务和设备类型选择静态配置或动态配置。2IP地址规划和分配应符合《宽带IP城域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T5117等规范的相关要求。

4工程设计4.1系统设计4.1.1宽带光纤接入组网应符合下列原则:1宽带接入能力应满足国家、行业相关规定的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的要求。2应具备话音、数据和视频在同一网络传送的能力。3ONT和ONU不宜接入同一个PON树。4.1.2以太网/IP类业务上联组网应符合下列原则:1以太网/IP类业务宜采用OLT直接上联IP城域网的BRAS/SR、经IP城域骨干网络进入各业务网;也可视业务流量以及BRAS/SR设备端口类型和资源情况选择经汇聚交换机上联BRAS/SR。2不同以太网/IP类业务上联可共物理链路(基于VLAN隔离),上联至共同的BRAS/SR;也可基于物理链路隔离,分别上联至不同的BRAS/SR。4.1.3TDM类业务上联组网应符合下列原则:1当PON系统承载的TDM仿真业务在OLT设备终结时,TDM业务采用n×E1或STM-1电路由OLT设备直接上联相关业务网络。2当PON系统承载的TDM仿真业务在OLT设备透传时,或由GPONOLT实现NativeTDM到TDM仿真电路转换时,TDM仿真业务由OLT设备通过独立的以太网端口或与其他以太网/IP类业务共享端口(基于VLAN隔离)上联IP城域网上层设备,并由对端设备进行TDM仿真电路终结。4.1.4EPON/GPON/10G-EPON/XG-PON系统工作波长应符合表4.1.4的规定。表4.1.4EPON/GPON/10G-EPON系统工作波长PON技术EPONGPON10G-EPONXG-PON110G/1G-EPON10G/10G-EPON标称波长(nm)下行14901490157715771577上行131013101310127012704.1.5PON系统可通过第三波(标称波长1550nm)承载CATV业务。4.1.6OLT设备业务网络侧接口应根据提供业务的需求配置,可配置E1、STM-1、FE/GE/10GE等接口。4.1.7容量测算应符合以下规定:1宽带光纤接入系统内带宽分配应符合下列原则。1)应根据不同业务和不同客户群的需求差异分配相应的带宽。2)带宽分配应考虑“三网融合”等因素的承载需求。3)保证宽带光纤接入系统内不同性质用户的基本可用带宽。4)专线接入用户和高优先级业务的带宽要优先保证。5)对用户的最大可用带宽进行限速。6)每个PON树的规划带宽应考虑一定的冗余,合理规划系统接入的用户数。7)对于BTV组播业务,FTTH系统宜将OLT设置为组播复制点,其他应用模式的系统可将ONU设置为组播复制点。2单个PON树可容纳的用户数测算应符合如下要求。1)BTV业务组播复制点在OLT或BRAS/SR时,按公式4.1.7-1测算。(式4.1.7-1)式中:——是对所有业务求和。注——业务i所需带宽需考虑冗余以保证业务安全运行。2)BTV业务组播复制点在ONU时,按公式4.1.7-2测算。(式4.1.7-2)式中:——是对各种标清、高清制式BTV业务的求和;——是对不包含BTV业务的其他业务项求和。注——BTV频道带宽及业务j所需带宽均需考虑冗余。3系统设计时可根据初期业务模型考虑单个PON树可容纳的用户数,但同时需考虑业务扩展时PON系统的扩展和演进能力。4单个ONU设备可容纳的用户数应根据单个PON树接入的ONU数量和各个ONU的用户分布情况确定。4.1.8上联带宽测算应符合以下要求:1当OLT侧不同以太网/IP类业务共物理链路(基于VLAN隔离)上联时,上联带宽测算应符合如下要求。1)组播复制点在BRAS/SR时,OLT上联带宽按公式4.1.8-1测算。(式4.1.8-1)式中:——是对所有以太网/IP类业务项求和。2)组播复制点在OLT或ONU时,OLT上联带宽按公式4.1.8-2测算。(式4.1.8-2)式中:——是对各种标清、高清制式BTV业务的求和;——是对不包含BTV业务的其他以太网/IP类业务项求和。2当OLT侧不同以太网/IP类业务上联基于物理链路隔离时,应分别计算不同业务的上联带宽。3OLT侧TDM业务上联带宽按公式4.1.8-3测算。(式4.1.8-3)式中:Ni——指第i个TDM业务用户的E1业务数量;n——指OLT设备所连接的TDM业务用户总数量。4OLT上联端口数量按式4.1.8-4计算。(式4.1.8-4)式中,上联链路带宽冗余系数根据实际业务模型取值(≤1)。5CATV业务采用独立波道承载,具体组网配置应符合CATV业务网络需求。4.1.9PON系统传输距离按以下规定测算。1PON系统的传输距离应采用最坏值计算法,分别计算OLT的PON口至ONU/ONT之间上行和下行的允许传输距离,取两者中较小值为PON口至ONU/ONT之间的最大传输距离。2对采用第三波(标称波长1550nm)承载CATV业务的接入系统,应考虑CATV传输系统S-R点之间允许最大通道插入损耗对最大传输距离的影响。3PON系统的传输距离(OLT至ONU/ONT的传输距离)可按式4.1.9进行测算。(式4.1.9)式中:P——OLT和ONU/ONT的R/S-S/R点之间允许最大通道插入损耗(单位:dB)。——OLT至单个ONU/ONT链路中所有光分路器的插入损耗(不含连接器损耗)之和(单位:dB),其中l分是单个光分路器的插入损耗。Mc——线路维护余量(单位:dB)。Ac——单个活动连接器的损耗(单位:dB)。N——OLT至单个ONU/ONT之间光链路中的活动连接器的数量(单位:个)。AWDM——不含连接器损耗的WDM模块(合波器/分波器)的插入损耗(单位:dB)。M——OLT至单个ONU/ONT之间光链路中的WDM模块(合波器/分波器)的数量(单位:个),内置于ONU/ONT的WDM模块不纳入计算。AF——光纤线路(含固定接头)衰减系数(单位:dB/km)。0.4——额定分配给用户引入线(从用户引入点至家居配线箱的光纤链路)的衰减(单位:dB)。4.1.10系统的保护应满足以下要求:1宽带光纤接入系统宜根据用户群的服务级别采用光链路保护方式。2OLT上联宜采用冗余链路保护。3OLT设备的关键部件(如主控模块、电源模块等),应冗余备份配置。4.1.11QoS实现方式应满足以下要求:1宽带光纤接入系统应与全网相协调部署QoS机制,实现端到端动态QoS。2IP宽带接入网宜部署基于IEEE802.1D为主的QoS策略,由QoS边界节点对互联网业务、IPTV和VoIP等业务标识不同的优先级,并在宽带接入网各层设备部署相应的优先级队列。3IP城域骨干网宜部署基于DiffServ为主的3层QoS策略,通过IPPrecedence或EXP标记接入用户和业务;也可以部署MPLS和DiffServ相结合的QoS策略。4宽带网络网关设备(BRAS/SR等)根据不同业务的QoS等级实现IP宽带接入网与城域骨干网之间QoS分类标记的映射。4.1.12安全和用户认证方式应满足以下要求:1应建立全网安全机制,提供宽带光纤接入网络安全承载和配合能力。2OLT应具有对ONU/ONT合法性进行检查及控制的能力。3对于经宽带光纤接入系统接入的不可信任的VoIP或视讯业务终端设备、集成于ONT或家庭网关中的IAD等终端设备,需经由SAC设备进行接入控制,再进入业务网络。4用户认证由宽带网络网关设备(BRAS/SR等)配合Radius完成。1)对采用静态IP地址接入的用户无需认证。2)对采用动态IP地址接入的用户可通过PPPoE、IPoE、DHCP+Web、802.1x等多种认证方式,实现对各种接入用户和接入业务的接入认证功能。4.1.13网管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1应具有拓扑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等网管功能。2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宽带光接入网总貌》YD/T1619规定的相关要求。3可根据电信业务经营者运维管理需要设计网管功能的要求。4可由网元级管理系统(EMS)、网络级管理系统(NMS)以及本地维护终端(LCT)组成。5EMS向上对NMS应提供北向接口;可根据电信业务经营者需要提供与相关资源管理系统、业务支撑系统等之间的接口。6应能对宽带光纤接入网络上运行的所有有源设备进行集中监控、维护和管理。7具有对网络和设备进行管理、对物理通道进行配置、以及对与业务相关的公共属性进行配置;业务的开通和控制由相应业务网管及系统平台进行管理。8一个本地网内同一厂家的设备应由一套集中的EMS进行管理,本地网规模较大或网元数量较多时,可根据情况配置多套网元管理系统分设备或分区域进行管理。9网管系统与被管设备之间的信息通道宜采用带内方式,也可采用带内带外相结合的方式。10OLT应能够通过其所带的CONSOLE口对其进行带外方式的操作维护,应支持经TELNET和SNMP方式远程对其进行操作管理维护。11当网元连接至EMS的传输通道阻断时,EMS应能通过第二通道获取被管理的网元信息。12网管服务器和管理数据库应进行冗余配置。EMS应支持数据库备份、恢复和拷贝功能。13应具有通过操作员认证机制和有效的权限管理、日志管理等功能保证系统操作管理的安全性。4.2网元设计4.2.1设备配置应满足以下原则:1应以近期需求为基础,兼顾远期业务发展的需要;选用的设备应具有良好的扩充性和在线升级能力,应考虑维护使用的方便。2应根据系统带宽需求和光功率预算合理选择系统的光接口类型和光分路器的光分路比。3室外型设备应考虑将配套设备与主设备安装在同一室外机柜内。4维护备件应按照满足日常维护的基本需求配置,原则上应保证设备重要单元盘不缺品种。4.2.2业务承载能力及方式应符合以下要求:1应具有承载以太网/IP业务、语音业务、TDM业务和CATV业务(可选)等的能力。2语音业务承载应支持VoIP方式,可在ONU/ONT内置AG或IAD功能模块提供VoIP语音业务。3EPON系统的TDM业务(2048kbit/s或n×64kbit/s)承载方式应采用IETF的PWE3方式,GPON系统应采用NativeTDM(TDMoverGEM)方式或PWE3方式。4IPTV业务承载方式应同时支持组播和单播方式。5CATV业务应采用第三波(标称波长1550nm)单独承载方式,设置方式如下。1)业务网络侧宜在靠近OLT设备处配置独立的WDM合波器及CATV网络接口。2)用户侧可在靠近ONU/ONT设备处配置独立的WDM分波器及CATV用户接口或者将WDM分波器集成于ONU/ONT设备、仅提供CATV用户接口。6OLT网络侧接口(SNI)应根据提供业务类型的需求进行配置。1)GE/10GE口应采用光接口;FE口可根据业务侧端口类型及传输方式来选择配置光口或电口。2)可提供与SDH/DDN/FR/ATM网络互联的E1、STM-1等接口。7ONT类型及业务承载能力应满足以下规定。1)适用于FTTH应用模式的SFU和HGU类型ONT,必须提供以太网接口,SFU可选配置POTS和RF等接口,HGU可选配置POTS、RF、WLAN、USB等接口。2)适用于FTTO应用模式的SBU类型ONT,必须提供以太网接口,可选配置E1、POTS和RF等接口。8ONU类型及业务承载能力应满足以下规定。1)适用于FTTB/FTTC应用模式的MDU类型ONU(LAN接口),必须提供以太网接口,可选配置POTS和RF等接口。2)适用于FTTB/FTTC/FTTCab应用模式的MDU类型ONU(DSL接口),必须提供包含分离器的ADSL2+/VDSL2接口,可选配置POTS接口和RF等接口。3)适用于FTTB/FTTC应用模式的MTU类型ONU,必须提供以太网接口,可选配置POTS和E1等接口。4.2.3设备功能及接口应满足以下要求:1PON设备应具备表4.2.3的各项功能。表4.2.3PON设备应具备的功能项目功能备注系统功能动态带宽分配(DBA)多业务QoS机制ONU/ONT认证加密功能ONU/ONT掉电通知功能可选光链路保护倒换可选以太网功能二层转发二层汇聚二层隔离VLANVLANStacking安全防攻击端口自协商流量控制快速生成树组播链路聚集VoIP相关功能呼叫处理媒体控制语音处理模拟用户电路语音QoS管理IPv6支持功能IPv6感知(IPv6Aware)2EPON设备的功能及接口要求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YD/T1475的相关规定。3GPON设备的功能及接口要求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接入网技术要求――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YD/T1949的相关规定。410G-EPON设备的功能及接口要求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接入网技术要求10Gbit/s以太网无源光网络(10G-EPON)》YD/T2274的相关规定。5XG-PON设备的功能及接口要求应满足《接入网技术要求10Gbit/s无源光网络(XG-PON)第二部分:物理层要求》YD/T2402的相关规定。6可根据电信业务经营者实际运营需求设计PON设备的其他功能和接口要求。4.2.4设备的环境适应性应满足以下要求:1当OLT和ONU/ONT间的光纤处于-35℃~55℃的温度交变环境内时,OLT和2设备在表4.2.4环境范围内的环境中应能正常工作。表4.2.4设备工作环境类别类别温湿度环境适用设备A1温度:10℃~35℃(注湿度:10%~90%(≦25℃局端机房的OLTA2温度:0℃~40℃(注湿度:5%~95%远端机房的OLT/ONU、户内ONTB1(注2)温度:-20℃~湿度:5%~95%室外ONU/ONTB2(注3)温度:-35℃~湿度:5%~95%室外ONU/ONTC1(注2)温度:-10℃~湿度:5%~95%通风条件较差的楼道ONU/ONTC2(注2)温度:-10℃~湿度:5%~95%通风条件较好的楼道ONU/ONTC3(注3)温度:-25℃~湿度:5%~95%楼道ONU/ONT注1:以上为地面以上2m和设备前方0.4m处的温度。注2:适用暖温/干热/亚湿热/湿热气候带。注3:适用寒温气候带。3设备在灰尘直径大于5m(灰尘粒子是非导电、导磁和腐蚀性的)、灰尘浓度≤3×104粒/m34在86kPa~106kPa的大气压力环境中,设备应能正常工作。4.2.5设备的供电与防雷接地应满足以下要求:1OLT应支持直流或交流供电方式、ONU/ONT应支持交流/直流(可选)供电方式,在下列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1)直流标称电压-48V,在直流输入端子处测试的-48V电压允许变化范围为-57V~-40V。2)单相220V±10%,频率50Hz±5%,线电压波形畸变率5%。2正常情况下,设备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50MΩ。3OLT和ONU设备的防雷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4设备应安装过压、过流保护器。保护器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接入网设备过电压过电流防护及基本环境适应性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YD/T1082的相关要求。5设备的电磁兼容性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9254以及《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GB/T17618的规定。4.2.6机房平面布置与设备排列应符合以下要求:1OLT设备机房平面布局应满足以下要求。1)应近、远期结合,既要考虑便于维护又要考虑适于远期的发展。2)应使设备之间的各种布线距离最短,减少路由迂回和交叉。3)应有利于提高机房面积利用率、便于维护、施工和扩容。2在非电信专用房屋安装通信设备时,必须对楼面均布活荷载进行核算,不满足要求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3机房设备列之间以及走道的宽度应根据机房荷载、设备重量以及维护空间要求决定,一般的标准机房可参照表4.2.6的要求。表4.2.6机房设备排列间距序号名称距离(m)备注1主走道宽度≥1.3单面排列机列机房≥1.5双面排列机列机房2次走道宽度≥0.8,个别突出部分≥0.6短机列时≥1.0,个别突出部分≥0.8长机列时3相邻机列面与面之间1.2~1.44相邻机列面与背之间1.0~1.25相邻机列背与背之间0.7~0.86机面与墙之间0.8~1.07机背与墙之间0.6~0.84机架高度的选择应根据机房的净高以及走线需求决定。4.2.7OLT设备安装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1新建机房宜采用上走线方式。2机房内铁架的高度应根据机房空间的净高和设备的机架高度综合考虑确定,铁架的安装应符合《通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标准》YD/T5026的相关技术要求。3抗震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的机房,铁架安装必须采取抗震加固措施。铁架和机架加固方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YD5059中的相关要求。4楼板或墙上的预留孔洞施放线缆后必须用不燃烧材料封堵。4.2.8ONU/ONT设备安装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1必须保证ONT/ONU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在建筑物的公共部位安装综合配线箱/机柜,应远离窗口、门,确保箱体不受日晒雨淋、又便于施工维护的地方。2楼道宽带接入用综合配线箱/机柜的安装应符合如下要求。1)应根据建筑物实际的安装条件和箱体尺寸,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2)壁挂式综合配线箱/机柜的安装高度宜不低于1.8m,特殊环境下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保证下沿距地面距离不小于0.3m。3)交流电源的引接应采用单相三线制电源插座,电源插座的容量必须满足用电设备的要求。3采用室外机柜安装ONU设备时,安装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通信系统用室外机柜安装设计规定》YD/T5186的相关的规定。4家居配线箱安装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的相关规定。4.2.9设备的线缆布放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机房交流电源线、直流电源线、通信线应按不同路由分开布放。通信电缆与电力电缆相互之间距离应≥50mm。2布线距离应短而整齐,应不影响今后扩容时设备的安装及线缆布放。3光纤连接线应沿专用的槽道布放,与其他通信线共槽道或走线架布放时应采取保护措施。4应避免跨机房布放光纤连接线,机房之间有光纤连接需求时宜采用预端接的光缆。5布放线缆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阻燃性能,应保持线缆完整、不应有中间接头。6布线电缆选择应满足传输速率、衰耗、特性阻抗、串音防卫度和耐压等指标的要求。7同轴电缆线对的外导体或高频对称电缆线对的屏蔽层宜在输出口接地。8告警信号线宜选用音频塑料线、网管系统的通信电缆应根据传送信号速率选用相应型号、规格的线缆。4.2.10设备供电与接地应满足以下要求:1OLT设备采用直流-48V基础电源供电,输入电压允许变动范围为-40V~-57V。2机房内可采用主干母线供电方式或电源分支柜方式。3可采用树干式或按列辐射方式馈电,在列内通过列头柜分熔丝按架辐射至各机架。4根据机架内设备满配置耗电量的1.2~2倍来核算列柜每个二级熔丝的容量,不得用两只小负荷熔丝并联代替大负荷熔丝。5直流电源线截面的选取应根据供电段落所允许的电压降数值确定。6OLT设备安装在远端机房时,引入电源宜采用三相五线制,电源负荷等级应为一级。7并应在便于移动油机驳接处设置移动油机备用电源转接盒。8ONU设备宜采用就近引入交流220V市电,可以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配置后备供电系统。9ONT设备的供电由用户提供。10当采用FTTCab模式时,室外机柜的交流引入应符合下列原则。1)室外机柜交流电源应就近宜采用埋地引入、架空引入时,应采取防雷措施。2)室外机柜引入电源线在水泥杆和站台上布放时,应用金属软管保护,金属软管应二端接地。3)交流空气开关应靠近交流电引入孔洞安装。4)室外机柜宜单独设立电表箱。4.2.11市电交流220V电源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单相220V±10%,频率50Hz±5%、线电压波形畸变率小于5%。2交流电源线实际载流量应不超过电源线标称载流量的50%。3外电引入需安装交流电表时,电表箱的安装位置应以安全和方便抄表为原则,具体应符合当地供电部门的要求。4.2.120LT机房、ONU箱体及远端机房的接地应符合下列要求。1OLT机房内的接地系统应采用等电位连接。2设备工作地线应采用汇流条树干式“T”接至列头柜或由电源分支柜引接至列头柜,列内通过列头地线排辐射至各机架。3机架保护地线宜采用铜芯电力电缆从电力室地线排或适当接地点直接引接至列头柜,或由电源分支柜地线排引接至列头柜,列内采用树干式“T”接至各机架。4光缆金属加强芯和金属护层的接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GB50689的相关规定。5ONU箱体及远端机房在新建公共建筑物、办公大楼内安装时,宜利用建筑物的建筑地网接地。6在民用建筑物内安装时,可利用建筑物梁、柱的主钢筋作接地引接点。7当无地网可利用、建筑物结构质量较差时,应就近建筑简易地网接地。8用户侧接口有出、入建筑物的铜线对时,应在线路端口加装浪涌保护器(SPD)。9采用室外机柜安装接入设备时,接地电阻宜不大于10Ω。4.3ODN设计4.3.1应从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ODN的建设方案;当采用IODN建设方案时,应选用智能光配线架、智能光缆交接箱和智能光缆分纤箱以及以及IODN用光纤活动连接器等设施。4.3.2ODN设计应符合以下原则:1ODN应安全可靠,向下逐步延伸至通信业务最终用户。2ODN的容量和路由,在通信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远期业务需求和网络技术发展趋势,确定建设规模。3同一路由上的光缆容量应综合考虑,不宜分散设置多条小芯数光缆。4光缆芯数可按终期需求配置,并留有足够冗余。5应严格控制ODN中采用活动连接点的数量。4.3.3ODN的拓扑结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1普通用户或一般商业客户的ODN线路宜采用树形拓扑结构。2对专线用户、重要用户以及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用户线路可采用具有保护的拓扑结构。4.3.4光分路器设置应符合下列原则:1光分路器的设置位置应综合考虑光缆投资、PON口及光分路器端口使用效率、便于维护、网络优化改造和技术升级改造等因素。2应结合ODN网设计和用户规模进行配置,以满足近期需求为基础,兼顾中远期业务发展的需要;应预留光分路器的安装位置、便于今后扩容。3应根据PON系统支持的最大光分路数、可传输距离、带宽规划以及用户的规模和分布密集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ODN采用的最大光分路比。4可采用一级分光方式或者二级分光方式,二级分光级联后总的光分路比应不大于PON系统允许的最大光分路比。5宜采用相对集中设置方式,当用户较密集时可适当靠近用户端设置。1)FTTH应用模式,宜设置在用户接入点。2)FTTO应用模式,光分路器宜安装在用户机房内或室外光缆交接箱内。3)FTTB/C+LAN应用模式,光分路器宜安装在住宅区设备间或住宅区内的光缆交接箱内。5)FTTCab+DSL应用模式,采用一级分光方式时,光分路器宜安装在室外光缆交接箱内;采用二级分光方式时,第一级光分路器宜设置在室外光缆交接箱内,第二级光分路器可安装在光缆分纤箱内。5)FTTB+LAN应用模式的商业客户单幢商务楼或建筑群,光分路器可安装在用户机房内或室外光缆交接箱内。4.3.5光分路器的选用应符合以下原:1宜采用全带宽型和均匀分光型的平面波导型光分路器。2光分路器端口类型应方便维护管理的需要,又要考虑减少活动连接点的数量。3光分路器端口类型应与线路终端端口相适配。4当PON系统承载模拟CATV信号时,光分路器的连接器应采用APC端面。5光分路器引出尾纤可采用外护套直径为0.9mm、2.0mm或3.0mm的尾纤。其引出长度不宜超过1.5m。6常用光分路器的分路比有1×N和2×N(N为2、4、8、16、32、64和128等)等种类,应根据ODN设计的最大光分路比、分光方式和保护方式进行选择。7光分路器光学特性应符合《平面光波导集成光路器件第1部分:基于平面光波导(PLC)的光功率分路器》YD/T2000的要求。4.3.6光纤类型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1光缆中光纤宜采用G.652单模光纤。2当需要使用弯曲不敏感光纤时,宜选用G.657类单模光纤。4.3.7光缆结构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1室外用光缆应根据线路路由的实际环境条件、可采用管道、直埋、架空、路面微槽或架空微型自承式等敷设方式。1)室外直埋、管道、架空、水底敷设以及防白蚁、防鼠光缆结构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GBXXXXX的相关规定。2)路面微槽光缆结构宜采用金属管+PE内护层或防潮层+PE内护层。3)架空微型自承式光缆结构宜采用8字型结构或扁平型结构。2室内用光缆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主要分为垂直布线、水平布线敷设方式。1)垂直布线光缆结构宜采用干式结构+紧套光纤+非延燃外护层。2)水平布线光缆结构宜采用干式结构+非延燃外护层。3用户光缆的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的相关规定4接入网用光缆的允许拉伸力和压扁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GBXXXXX的相关规定。4.3.8ODF及其他辅助器材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1应采用定型化产品,其性能应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要求。2选用技术先进、质量好、性价比高的产品。3器件宜为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具有良好的替代性。4施工安装、维护简便。5应结合覆盖区域的规模容量进行配置,以近期需求为基础,同时兼顾中远期业务发展的需要。6中、小容量的业务接入点宜配置光缆终端和光纤分配一体化的ODF。7大容量的综合业务接入局(站)可采用光缆终端和光纤分配分离的光纤总分配架(MODF)。8承载模拟CATV信号的ODN系统段落的活动连接器应采用APC端面。9选用的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应具有放置光分路器的功能。10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宜选用无跳纤连接方式。4.3.9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1室外光缆线路路由选择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GBXXXX的相关规定。2住宅区配线系统或综合布线系统配线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应根据小区和建筑物内的管道、槽合或导管实际情况,应符合光缆路由短捷安全,施工维护方便的原则合理选择路由。3用户光缆的路由选择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的相关规定执行。4当路由空间不允许采用直埋、管道或架空方式敷设,且路面混凝土厚度不小于180mm时,可采用路面微槽光缆敷设安装方式。4.3.10光缆芯数的配置应满足以下要求:1主干光缆芯数应根据近期和中期各种业务对光纤的需求和光分配点的容量选择。2配线光缆芯数应根据中远期各种业务对光纤的需求和光分路器的设置进行选择。3FTTB/C应用模式的分路光缆纤芯宜采用2~6芯;FTTCab应用模式的分路光缆纤芯宜采用6~12芯。4FTTH用户光缆每户宜采用1~2芯光缆。5FTTO用户引入光缆应根据用户分布情况灵活配置。6对特殊要求的用户,应根据用户需求设计。4.3.11光缆的敷设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1主干光缆、配线光缆敷设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GBXXXXX的相关规定。2用户光缆的敷设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和《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的相关要求。4.3.12光缆接续、成端应符合下列要求:1光缆接续、成端宜采用熔接方式。2光缆接续、成端的光纤接头衰减限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GBXXXX相关规定外,还应满足以下规定:1)线路较短时,光纤接头衰减平均值的统计域为中继段内的全部光纤接头损耗。2)单纤冷接衰减应不大于0.1dB/个。4.3.13光纤链路传输指标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OLT至单个ONU/ONT之间光纤链路衰减指标的设计应根据光纤链路的实际配置、结合设计中选定的各种无源器件的技术性能指标,计算出工程实施后预期应满足的指标。光纤链路衰减指标按式4.3.13计算。光纤链路衰减=(式4.3.13)式中:——OLT至单个ONU/ONT之间光链路中各段光纤长度的总和(单位:km)。——设计中选用光纤时规定的光纤(不含接头)衰减系数(单位:dB/km)。X——OLT至单个ONU/ONT之间光纤链路中光纤熔接(含尾纤熔接)接头数(单位:个)。——设计中规定的光纤熔接接头平均衰耗指标(单位:dB/个)。Y——OLT至单个ONU/ONT之间光纤链路中光纤冷接(含机械型现场组装式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成端接头)接头数(单位:个)。——设计中规定的用冷接子接续光纤的接头平均衰耗指标(单位:dB/个)。N——OLT至单个ONU/ONT之间光链路中活动连接器数量(单位:个)。——设计中规定的活动连接器的损耗指标(单位:dB/个)。M——OLT至单个ONU/ONT之间光纤链路中外置WDM模块(合波器/分波器)数量(单位:个)。——设计中选用WDM模块(合波器/分波器)规定的插入损耗指标(单位:dB/个)。——OLT至单个ONU/ONT之间光链路中所有光分路器插入损耗的总和(单位:dB)。2当ODN承载CATV业务时,OLTS/R和ONU/ONTR/S参考点之间的所有离散反射损耗应大于55dB、链路反射损耗应大于32dB。4.4系统性能指标设计4.4.1PON系统仅承载以太网/IP类业务时,PON系统的以太网/IP业务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以太网业务的传输时延、吞吐量、丢包率和长期丢包率。1吞吐量应满足以下要求。1)EPON的上行吞吐量应不小于900Mbit/s(64Byte到1518Byte之间的任意包长),下行吞吐量应不小于950Mbit/s(任意包长)。2)GPON的上行吞吐量应不小于1Gbit/s(64Byte到1518Byte之间的任意包长),下行吞吐量应不小于2.2Gbit/s(任意包长)。3)OLT的10G/10G-EPON口上行方向的吞吐量应不小于8Gbit/s(1:32分光比下,仅接入10G/10G-EPONONU);当OLT的10G/10G-EPON口仅接入10G-EPONONU时,该PON口下行方向的吞吐量应不小于8.3Gbit/s。4)OLT的10G/1G-EPON口上行方向的吞吐量应不小于900Mbit/s(FEC关闭,1:32分光比下);当OLT的10G/1G-EPON口仅接入10G/1G-EPONONU时,该PON口下行方向的吞吐量应不小于8.3Gbit/s。2传输时延要求。在业务流量不超过PON系统吞吐量的90%的情况下,其上行方向(UNI到SNI)的传输时延应小于1.5ms(64Byte到1518Byte之间的任意以太网包长),下行方向(SNI到UNI)的传输时延应小于1ms(任意以太网包长)。3过载丢包率应满足以下要求。1)EPON系统在上下行业务流量各为1Gbit/s的情况下,上行丢包率应小于10%,下行丢包率应小于5%。2)GPON系统在上下行业务流量分别为2.5Gbit/s和1.25Gbit/s情况下,上行丢包率应小于20%,下行丢包率应小于12%。3)当OLT的10G/10G-EPON口在上下行业务流量各为10Gbit/s的情况下,该PON口上行方向的丢包率应小于20%(1:32分光比下,仅接入10G/10G-EPONONU),该PON口下行方向的丢包率应小于17%(仅接入10G-EPONONU)。4)当OLT的10G/1G-EPON口在上行业务流量为1Gbit/s、下行业务流量为10Gbit/s的情况下,该PON口上行方向的丢包率应小于10%(FEC关闭,1:32分光比下),该PON口下行方向的丢包率应小于17%(仅接入10G/1G-EPONONU)。4长期丢包率要求。要求在特定流量下(吞吐量的90%)长期(24小时)丢包率应为0。4.4.2PON系统的E1链路的长期误码性能指标与OLT设置位置有关,应符合表4.4.2的要求。表4.4.2PON系统E1链路的长期误码性能指标OLT设置位置ESRSESRBBER业务节点2.4×10-41.2×10-51.2×10-6非业务节点2×10-41×10-51×10-64.4.3PON系统2048kbit/s通道短期误码性能指标,测试时间为15分钟的误码事件数应为0。4.4.4有线数字广播电视信号在接收侧的性能指标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有线数字电视广播QAM调制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Y/T198的相关规范。4.4.5模拟有线广播电视信号在48.5-860MHz射频性能指标应符合以下规定:1任何频道内幅度变化不大于±2dB,在任何0.5MHz频率范围内,幅度变化不大于0.5dB。2对电视频道的单频干扰,载波互调比≥57dB;对电视频道内多频互调干扰,广播电视载波互调比≥54dB。3对于电视频道的多频互调干扰,载波组合3次差拍比≥54dB。4入户视频信号载噪比≥43dB。4.4.6宽带光纤接入系统的可用性应不小于99.99%,相当于在一年内不可用时间不大于53min。

5施工要求5.1施工前检查5.1.1检查设备安装机房的位置、面积、高度、承重、引入孔洞、电源、防雷地线、防火设施等安装环境应符合设计要求。5.1.2对设备及器材进行外观检查,外包装应完整、无破损,无受潮、火烤等迹象,无明显凹陷;核对设备及器材的规格、型号,清点设备及器材的数量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5.1.3检查设备出厂测试记录,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产品技术标准的相关要求。5.1.4检查光缆、光缆交接箱、光纤配线架、光缆接头盒和光缆终端盒等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121的相关规定。5.1.5宽带接入用综合配线箱、光缆分纤箱、光分路箱、光纤插座盒、光分路器、光纤连接器、光纤连接线和室外机柜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相关产品技术标准的要求。5.1.6管材与铁件等配套型材的检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的相关规定。5.2设备安装工艺要求5.2.1OLT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机架安装的位置、朝向、子架及走线架等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机架底部应对地加固、顶部应对上梁加固,加固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3机架安装应端正牢固,列内机面平齐,机架间隙不得大于3mm,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机架高度的1‰。4子架在机架中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子架与机架的加固应符合设备装配要求。5机盘型号及设备面板排列应符合设计要求,插接件接触良好。6壁挂式设备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底部距地面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7机架标识应符合设计或电信业务经营者要求,标识应统一、清晰、准确,位置适当。8电源线、工作地线、保护地线的安装数量、质量和标识应符合设计要求。5.2.2ONU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ONU设备在机箱(柜)内的安装位置,设备连接缆线的终端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设备安装应端正牢固。各类螺栓应紧固,同类螺丝露出螺母的长度应一致。3防雷接地线的型号规格、数量、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4浪涌保护器的型号及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连接牢固。5设备连接端子应标识清晰、准确。6设备标识应符合设计或电信业务经营者要求,标识应统一、清晰、准确,位置适当。5.2.3ONT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FTTH应用模式在家居配线箱内安装时,设备安置应安全可靠、缆线应留有余长、排列整齐、绑扎松紧适度。2FTTO应用模式在桌面安装时,安装位置应安全可靠,光纤连接线的规格、程式和路由走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纤连接线的上方不得有重物挤迫。3光纤连接器端面应洁净,插接牢固;带锁扣或螺旋装置的插件,插接后应将锁扣扣紧或拧牢。4暂时未用的光端口或光纤连接器端面应用防尘帽保护。5.2.4网管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备的型号、数量、安装位置和软件的版本号应符合设计要求。2网管主机的安装应端正牢固。3操作终端、显示器等应摆放平稳、整齐。9.2.5机柜(箱)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机柜(箱)的型号规格、安装方式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2机柜操作面应朝向人行道或便于安全操作的方向;安装应端正、牢固,垂直偏差应不大于机架高度1‰。3落地室外机柜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基座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基座平面水平度偏差宜小于基础平面边长3‰。2)浇注基座时应预置固定机柜螺栓,预留电源线、光电缆引入管孔(洞),将地线系统的水平接地体延伸出基础面。3)基座与人(手)孔的沟通宜采用管道,不应做成通道。4)机柜底部应与基座进行加固,底面不应超出基座范围,连接固定点不得裸露在外。4架空室外机柜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架空工作平台的安装应符合设计或产品说明书的要求。2)工作平台的底部距地面高度应大于3m,且不影响道路通行。5壁挂室外机柜应选择满足机柜承重要求的永久性建筑物进行安装,机柜底部距地面高度应大于2m。6室外机柜的接地应符合以下要求。1)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2)接地体的安装位置、材料、数量、规格、长度、间距和埋深应符合设计规定。3)地线水平接地体与垂直接地体之间的焊接应牢固,焊接点应做防腐处理。4)水平接地体应布放至距机柜底部300mm以内处,靠近机柜端应有直径10mm的连接孔。5)接地引入线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6)接地引入线与机柜接地排的连接应可靠。7安装壁挂宽带接入用综合配线箱时,箱体底部距地面的高度和接地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8家居配线箱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的相关要求。9机柜(箱)的标识应清晰、准确。5.2.6缆线敷设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缆线的型号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2电源线与信号线宜在机架、机柜(箱)内分侧布放,严禁布放在同一线束内。3缆线布放应顺直、整齐,无明显扭绞和交叉,绑扎间距均匀、松紧适度。4光纤活动连接器端面应洁净,连接应牢靠。5光纤连接线余长的盘留曲率半径应不小于30mm。6电缆成端线束应按顺序出线,线序对应正确,不得颠倒线号或错接;芯线不得有接头。7卡接式成端电缆芯线应留有适当余长。8缆线标识应标明始止端点,字体清晰,标识准确。5.3ODN安装工艺要求5.3.1光缆在敷设安装中,应根据敷设地段的环境条件,在保证光缆不受损伤的原则下,因地制宜地采用人工或机械敷设。5.3.2光缆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1光缆的型号、路由和敷设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2光缆敷设时的拉伸力和压扁力应符合设计规定,光缆外护层不应有明显损伤。4自承式光缆的安装应牢固、可靠。安装跨距及垂度应符合设计要求。5光缆从楼宇外引入室内或其它有防水要求的处所时,在光缆入口处应做滴水弯,光缆引入墙洞的内侧高度应高于外侧,墙洞封堵应严实。6明敷光缆保护钢管和塑料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材及配件的型号规格、敷设路由应符合设计要求。2)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棱角,在箱(盒)的露出长度应小于5mm。3)连接时管口应对准,连接应牢固、密封良好,管孔内不得有水和泥等杂物。4)安装固定后管壁不应有裂缝和明显的凹瘪,钢管镀锌层剥落处应涂防腐漆。5)在距连通的箱(盒)300mm处、管道弯头处的两端、管道接头处应采用管卡固定。6)管卡安装的间距应均等。塑料管的管卡间距可参照表5.3.2-1的规定执行。钢管水平安装时管卡的间距可参照表5.3.2-2的规定执行;垂直安装时,每楼层安装的管卡数宜不少于2个。表5.3.2-1塑料管管卡的最大间距管径(mm)162025324050637590110管卡间距

(m)垂直安装0.70.911.11.31.61.822.22.4水平安装0.50.60.70.80.911.11.21.31.5表5.3.2-2钢管水平安装时管卡的最大间距公称直径(mm)1520253240507080100管卡间距(m)233.544.555.5667建筑物内配线管网和通信线路的敷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847的相关规定。8引入光缆采用钉固方式沿墙明敷时应符合如下要求。1)直线段钉固间距宜为200mm~300mm,钉固间距应均等。2)转弯处两侧第一个卡钉距转弯点距离宜为30mm~50mm,两侧距离应相等。3)水平敷设时线卡的钉子宜钉在光缆的下侧,垂直敷设时钉子宜均匀地钉在光缆的两侧。9光缆穿越楼板、墙体的孔洞敷设后,必须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将孔洞封堵严密。10室内光缆的标识应符合下列要求。1)光缆在进线、转弯、余留、成端和接头处,以及过线箱(盒)、缆线维修口应有统一标识。2)光缆标识应醒目,符合设计或电信业务经营者对光缆标识的要求。3)引入光缆应采用标签进行标识。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并应注明光缆两端连接的位置。4)标签应选用不宜损坏的材料,应粘贴可靠。5)同一地点敷设多条光缆时,各条光缆的标签粘贴应整齐、朝向一致。6)光缆与其它通信缆线敷设在一起时,与其它缆线间的标识应区别明显。5.3.3光缆敷设安装的最小曲率半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GBXXXXX相关规定和表5.3.3的规定。表5.3.3接入网光缆敷设安装最小曲率半径外护层型式/光缆类型静态弯曲动态弯曲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15D/15H30D/30H微型自承式通信用室外光缆10D/10H(但不小于30mm)20D/20H(但不小于60mm)引入光缆、室内布线光缆G.652光纤10D/10H(但不小于30mm)20D/20H(但不小于60mm)G.657A光纤5D/5H(但不小于15mm)10D/10H(但不小于30mm)G.657B光纤5D/5H(但不小于10mm)10D/10H(但不小于25mm)注:D为缆芯处圆型护套外径、H为缆芯处扁型护套短轴的高度。5.3.4室内光缆和用户引入光缆预留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的相关要求。5.3.5路面微槽光缆敷设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1光缆沟槽应切割平直,开槽宽度应根据所放光缆的外径确定,不宜超过20mm,沟槽内最上层光缆距路面深度不小于80mm,沟槽总深度不大于路面厚度2/3。2光缆沟槽的沟底应平滑和无硬坎(台阶),不应有碎石等杂物;沟槽的转角角度应满足光缆敷设后曲率半径符合设计要求。3敷设光缆前,宜在沟槽底部铺10mm厚细砂或铺放一根直径与沟槽宽度相近似的泡沫条作缓冲。4光缆放入沟槽后,应根据沟槽的深度和路面恢复材料的特性不同,在光缆的上方放置缓冲保护材料。5路面的恢复应符合道路主管部门的要求,修复后的路面结构应满足相应路段服务功能要求。5.3.6光缆接续、成端应符合以下要求:1光缆接续方式和光纤连接损耗要求应符合设计要求。2光纤成端的制作方式、成端光纤与尾纤接续的方式、光纤活动连接器的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3尾纤余留长度应适中,未使用的活动连接器或活动连接器插头应盖上防尘帽。4光缆金属构件的连接应符合以下要求。1)在机柜(箱)内,应使用截面不小于6mmeq\o(\s\up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