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8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江苏省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8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江苏省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8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江苏省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8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江苏省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38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江苏省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江苏省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2020·锦州市一模)由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有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程度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近年来,在中共中央的统筹布局下,经过三省一市的共同努力,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呈现全方位、深层次推进态势。但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长江三角洲地区三省一市城市化水平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据此完成1~2题。1.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安徽省,其根本原因是()A.矿产资源贫乏 B.经济发展水平低C.对外开放程度低 D.农业人口数量多2.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该区域()①乡镇数量明显增多②城市服务功能增强③第三产业结构趋同④工业地域联系紧密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B2.C[第1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所以安徽省城市化水平低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第2题,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促进产业分工,加强工业地域联系,③错,④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综合实力,加快城市化进程,城市数量增多,城市服务功能增强,①错,②对。]下图示意湖南省产业比重变化,自内向外的三个环形分别代表1980年、2000年和2020年(规划)。读图,完成3~4题。3.下列有关表中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A.1980年第一产业比重最小B.2020年第三产业比重最大C.第一产业比重一直在上升D.第三产业产值一直在下降4.从湖南省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可推知()A.工业化停滞不前B.产业结构没有得到优化C.第二产业作用越来越突出D.城市化水平明显上升3.B4.D[第3题,由图中信息可知,1980年第三产业比重最小;2020年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一产业比重一直在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一直在上升。第4题,读图可知,湖南省产业结构表现为:1980年第一产业为主;2000年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提高,且以第二产业为主;2020年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很小。由此可推知,湖南省工业化稳步提升;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第三产业作用越来越突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伴随着湖南省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也会有明显上升。](2020·石家庄模拟)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1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1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回答5~7题。5.2001~2013年,“粤东西北”()A.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趋势波动D.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6.2001~2013年,“粤东西北”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A.技术密集型行业 B.资源密集型行业C.资金密集型行业 D.劳动密集型行业7.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B.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C.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5.A6.D7.B[第5题,由材料可知,2001~2013年,“粤东西北”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越来越接近1,说明滞后发展趋势减缓,A正确;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大于1,再后来又小于1,说明超前发展趋势不稳定,B错误;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大于1,超前发展趋势较平稳,C错误;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并不相同,D错误。第6题,从表中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可看出,“粤东西北”只有劳动密集型行业结构超前系数大于1,说明其制造业主要发展方向是劳动密集型行业,D正确。第7题,由表中数据可看出,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B正确。]山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长期以来,大规模、群体性和高强度的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付出的资源代价较大。耦合发展度指数反映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取值在0~1之间,≤0.5表示关系失调,指数越大,表示关系越协调。下图示意太原市2007~2016年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及耦合发展指数变化趋势。据此完成8~9题。8.在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发展过程中,太原市()A.2007~2012年耦合度在提升,关系协调B.2012~2013年耦合度在下降,关系失调C.2013年之后生态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D.2007~2016年城市化过程处于停滞状况9.2013年以后,太原市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大幅下降的直接原因是()A.周边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入太原市B.环境保护部门生态建设力度加强C.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平在下降D.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空气质量恶化8.C9.D[第8题,读图可知,2007~2012年耦合度在提升,但在2007年至2010年前后耦合度在0.5以下,关系失调,A错;2012~2013年耦合度大于0.5,关系协调,B错;2013年之后生态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C正确;2007~2016年城市化综合指数上升,城市化过程并未处于停滞状况,D错。第9题,读图可知,2013年之后生态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导致空气质量恶化,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大幅下降,D正确;周边农村人口突然在2013年以后大规模涌入太原市的可能性不大(图中城市化综合指数曲线的坡度变化不大),A错;环境保护部门生态建设力度加强不会导致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大幅下降,B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平下降的可能性小,C错。]喀什地区位于新疆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边缘,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等国接壤。近年来该地一直把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培植大产业作为发展目标。下图示意喀什地区城市化的总体变化(城市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0~11题。10.喀什地区城市化率增长缓慢的原因,最可能是()A.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慢 B.人均GDP增幅小C.基础设施较缺乏 D.人口自然增长率低11.当地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培植大产业的主要目的是()①促进资源开发②打造品牌③优化经济结构④缓解劳动力流失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0.C11.B[第10题,依据图示信息,喀什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增长快、增幅较大,A、B错;该地地处我国西部边陲,周边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较缺乏,城市吸纳新增人口的能力较弱,C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与城市化率关联不大,D错。第11题,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一般都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水平,这种招商取向有利于当地资源的合理开发,淘汰当地落后的生产工艺,优化经济结构,①③对;依靠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可提升知名度,但在工业化起步阶段,打造品牌并非主要目的,②错;当地离经济发达区较远,劳动力流失现象不突出,④错。]二、综合题12.福建省总面积为12.4万平方千米,近年来该省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省份之一。下图为福建省城市发展和工业总产值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图中反映出的福建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表现。(2)福建省是我国著名的桂圆、荔枝产区,分析城市化对水果生产的影响。(3)简述福建省城市化与其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解析]第(1)题,工业化迅速发展的表现可以从图中的工业总产值的变化中看出,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表现可以从图中城市化率的变化中看出。第(2)题,城市化对水果生产的影响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影响可从城市化发展对水果需求量增大、市场扩大等方面分析,不利影响可以从城市化发展对农业用地和水果产量的影响方面分析。第(3)题,分析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从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区域经济发展对城市化水平的促进作用两方面分析。[答案](1)工业化迅速发展的表现:工业总产值不断增加。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表现:城市化率显著提升。(2)有利影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对水果的需求量增大,市场扩大。不利影响: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导致农业用地的规模缩小,水果产值和产量减少。(3)城市不断发展,城市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域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又进一步推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13.(2020·益阳市5月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城市群崛起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2016年,成渝城市群被赋予西部大开发重要平台、长江经济带战略支撑等国家定位。《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将成渝城市群列为继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三大城市群之后的第四大城市群,并提出支持其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成渝城市群常住人口近亿人,城镇密度和数量全国最大。成渝城市群规划面积18.5万平方千米;2017年,重庆主城区常住人口865万,成都主城区常住人口1020万。虽古有“蜀道难”之说,但如今路网密集,对内对外开放通道众多,成都和重庆之间有300千米的高速公路及一小时高铁经济圈;开放创新程度不断提升,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就有近300家。但城镇化水平、人均GDP等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成渝双方由于聚能与辐射的矛盾,造成资源争夺和市场冲突,竞争大于合作,如重庆以300多万辆的汽车产量居全国第一,成都近年来汽车产量已近200万辆。下图为成渝城市群位置示意图及空间格局示意图。(1)分析成渝城市群发展为中国第四大城市群的主要社会经济优势。(2)概括成渝城市群范围内不同等级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3)分析山城重庆发展为一座特大城市的自然条件。(4)根据材料,提出重庆和成都两个核心城市在未来合作中的注意事项。[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成渝城市群地理位置优越,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该地人口、城市密集;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产业集聚效应强,对全球人才、资本、产业的吸引力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根据图可知,成渝城市群位置优越造就了成渝城市群发展的巨大潜力。第(2)题,高等级的城市周围分布有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读图可知,成渝城市群范围内,城市等级的空间分布特征符合教材论述的一般规律。第(3)题,主要从该城市的地理位置、发展的历史及其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等方面分析即可。第(4)题,重庆作为直辖市后,与成都不在同一个行政区,不再相互制约,关系更难协调。城市群内的城市之所以出现了竞争大于合作的格局,在于城市行政管理辖区的公共服务供给的封闭性、财政和GDP的独立性等。由于城市也是行政管理区域,公共服务供给受行政辖区制约,导致项目的审批、申报、各种投资的准入和管理,是按照行政辖区来进行。因此导致各行政区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竞争,城市群内部之间的竞争大于合作。故未来应加强跨行政管理辖区的合作,简化公共服务流程。[答案](1)地处西部地区腹地,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城市众多,且城市间自古以来通过水系与陆路联系紧密;路网密集交通便利,对外开放创新程度高;人口规模大,生产成本低,市场前景广阔;拥有双核优势(拥有重庆、成都两个主城人口近千万的超大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强;发展历史悠久,社会经济基础好;面积大,发展空间大;有“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政策支持。(2)等级较高的城市多沿河流干流或河流交汇处分布;同一等级的城市分布较均匀;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