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提升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提升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提升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提升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提升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八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作者突出(

)A.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重要影响C.第一次鸦片战争的重要影响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重要影响

2、野蛮残暴的西方列强屡次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请将列强在中国攫取的以下权利按时间顺序排列(

①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②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开放重庆为商埠

④赔款2100万银元A.④②①③B.④②③①C.③④①②D.②③①④

3、它蕴含着深厚的平均主义思想,反映了农民要求改变土地集中与田赋不均的愿望,表达了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决心。它是(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约法》

4、“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材料中的诗歌应该写于何时?(

)A.1894年B.1895年C.1896年D.1897年

5、“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果需要拍摄关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题材的历史剧,应选择的素材是(

)A.威海卫战役B.廊坊狙击战C.虎门销烟D.黄海战役

6、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D.辛亥革命使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7、下图为某一历史人物传记的目录节选,其中第七章应填入的标题是(

)第五章驳保皇党创同盟会

第六章十次革命屡仆屡起

第七章

A.拜上帝教

金田起义B.自强求富

北洋水师C.救亡图存

百日维新D.武昌起义

孙大总统

8、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这说明了(

)A.复辟的时机未到B.复辟准备不充分C.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D.宣传力度不够

9、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表述正确的有(

①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

②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发起

③高举“自强”与“求富”大旗

④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⑤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

10、历史史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史实的看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B.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C.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D.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

11、对下图所示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B.由彭德怀将军指挥C.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D.推翻了国民党政权

12、绘画作品往往能够定格历史的瞬间,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下图再现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遵义会议

13、刘伯承在《回顾长征》中写道,在某次会议后,“我军一反以前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这次会议是(

)A.八七会议B.古田会议C.遵义会议D.瓦窑堡会议

14、日本外相声言:“南京政府绝不能与张学良妥协,否则日本政府将不能坐视。”美英担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美英的在华势力,主张只要蒋介石还能继续统治下去,不妨就和共产党采取某种形式的联合。日、美、英的上述反应针对的是()A.九一八事变爆发B.八一三事变爆发C.西安事变爆发D.七七事变爆发

15、下图是日本《东京日日新闻》在1937年12月报道的消息。它客观反映了日军在中国进行灭绝人性的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八一三事变D.南京大屠杀

16、抗日战争时期,有这样一个地方,它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又是无数热血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这个地方是A.延安B.太原C.瑞金D.西柏坡

17、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政府采取发放农贷、支援牲畜、代制农具等措施,利用互助组、合作社等形式,帮助群众发展生产,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此可见,抗日根据地建设(

)A.不仅形式多样并且重视实效B.体现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C.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D.得到了所有民众的大力支持

18、抗战后期,在计划、筹备成立联合国的过程中,中国是主要的发起国和创始国,并于其后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表明抗日战争使(

)A.中华民族全面觉醒B.民族独立得以实现C.人民成为国家主人D.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19、1945年8月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今于国家大胜利之日,一旦重行握手,真是一幕空前的大团圆!”《大公报》评论的事件是(

)A.西安事变B.国共第二次合作C.北平和谈D.重庆谈判

20、“它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并由此迸发出难以估量的革命热情,为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文中的“它”指的是A.孟良崮战役B.转战陕北C.土地改革D.三大战役

21、他“舍本逐末”,不贪恋官场,选择了实业救国之路,在一无资金.二无设备的情况下,历经艰辛创办了大生纱厂。他是(

)A.张謇B.李鸿章C.张之洞D.孙中山

22、服饰是社会发展的见证者。图1到图2的变化,直接反映了(

图1

图2

A.近代经济的发展B.社会生活的近代化C.政治民主化进程D.妇女审美意识提高二、综合题

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材料二:1928年,张学良背负家仇未报,毅然通电全国,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材料三: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10万人正式出师北伐。蒋介石代表北伐将士宣读了誓词:我不牺牲,国将沉沦;我不流血,民无安宁;国既沉沦,家孰与存。随后,北伐战争打响。

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革命政党的纲领?后来孙中山将它阐发为什么?

(2)材料二中,张学良“改旗易帜”有什么重要意义?

(3)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北伐的主要战场在哪里?后来蒋介石背叛革命,发动了

么反革命政变?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强,是中国古有的概念,但在19世纪60年代,这一概念被赋予新的意义。一是就阶级而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农民战争打击面前王朝的自我振兴;二是就民族意义而言,它所寻求的是在外国侵略面前,中国的自我图强。材料二

洋务运动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材料三

洋务派有保卫封建的一面,但它的事业已在一定意义上超出了封建的范围。

(1)依据材料一,概括“自强”在19世纪60年代被赋予的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从洋务运动内容入手概括其异于传统的表现并根据材料二概括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洋务运动“超出了封建范围”。

25、在西方炮火和洋货的双重打击下,近代中国开始了痛苦的社会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摘编自《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据材料一,请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文中“转折”的含义。材料二:《马关条约》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地奔跑……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甲午战争失败的评价?列举史实说明这一评价的正确性。材料三:神助权,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大轮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