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敦煌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点睛提升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甘肃省敦煌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点睛提升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甘肃省敦煌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点睛提升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甘肃省敦煌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点睛提升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甘肃省敦煌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点睛提升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上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考古学家发现人类是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主要证据是(

)A.历史书籍B.历史传说C.科学实验D.化石

2、2008年黄帝祭典经国务院批准列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们祭祀黄帝是因为(

)A.黄帝是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B.黄帝教人们交换物品C.黄帝教民开垦耕种D.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3、《礼记》中说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天下为家”始于A.炎黄传说时代B.夏朝C.西周D.春秋战国时代

4、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图片所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

)A.

B.

C.

D.

5、小明同学最近参观了位于陕西西安东部某新石器时代重要人类的遗址,他最有可能在博物馆看到的文物是(

)A.能发出七阶音阶的骨笛B.绘有人面鱼纹的彩陶盆C.中国最早的木结构水井D.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

6、你知道“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这句名言是谁说的吗(

)A.孔子B.老子C.墨子D.庄子

7、琅琊刻石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书法刻石之一,其刻于秦朝。它所使用的文字应是(

)A.大篆B.小篆C.甲骨文D.金文

8、生活在秦朝的官吏,不可能经历的史实是(

)A.带兵参加楚汉战争B.由皇帝直接任命为县令C.征发人力开凿灵渠D.征调人力统一车辆形制

9、秦朝时,田赋为“三分取其二”。西汉初,汉高祖实行“什五税一”。汉文帝时,田赋降到“三十税一”。这说明,汉初实行(

)A.以农为本政策B.休养生息政策C.勤俭治国政策D.以德化民政策

10、有记载说西汉初年“天子不能具醇驷(毛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而到汉武帝时期“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而民莫不骑乘”。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西汉(

)A.政治制度先进B.经济恢复发展C.中央集权加强D.农民负担沉重

11、历史上的治世局面“光武中兴”是在哪一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的(

)A.嬴政B.刘邦C.刘秀D.孙权

12、下列内容之间的关联不能够体现因果关系的是(

)A.秦灭六国——实现国家统一B.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C.陈胜吴广起义——推翻秦朝统治D.西汉初实行休生养息——文景之治

13、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14、晋惠帝时期,发生了一场宗王叛乱,之后,“魏晋以来积蓄,扫地无遗”。这场叛乱是(

)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黄巢起义D.安史之乱

15、我们肯定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是因为A.它巩固了北魏的统治B.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C.它丰富了中原文化D.它打击了鲜卑族的保守势力

16、下面是我国古代不同领域著作的杰出代表,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论语》

②《齐民要术》

③《史记》

④《伤寒杂病论》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C.④③②①D.①③④②

17、“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主。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C.稳固大一统局面D.统一了文字

18、春秋后期,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和深耕细作创造了条件的是(

)A.磨制石器和骨耜的出现B.青铜工具的出现C.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D.铁制工具和牛耕的出现

19、下列器物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试(

)A.青铜器石器陶器B.石器青铜器陶器C.石器陶器青铜器D.陶器石器青铜器

20、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讲述了一个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三国。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

)A.赤壁之战曹操败北B.曹丕定都洛阳C.刘备在成都称帝D.孙权称帝建立吴国二、综合题

21、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的内容是指历史上哪一事件?根据材料一回答“商君”所作所为有何历史作用?材料二

(魏主)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

(2)材料二中的“魏主”指的是谁?材料中他推行的汉化措施是什么?材料三

(魏主)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中国历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魏主”改革产生的历史影响。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2、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小组正开展“秦帝国兴亡史”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秦之兴】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

【秦之制】材料二:

材料三:《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秦之亡】材料四: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北方的匈奴人)。一朝祸起萧墙(借指内部)内,渭水咸阳不复都。——唐.王翰《古长城吟》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白所提到的“秦王”是谁?赞扬他哪一历史功绩?这一功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哪一次改革?

(2)材料二反映秦朝开创了哪一政治制度?

(3)材料三中包含了秦朝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4)材料四中“咸阳不复都”的原因是什么?

(5)通过“秦帝国兴亡史”的主题探究活动,你有何感悟?

23、考古就是通过对地下的古代材料的发现,来直接了解历史。它可以让我们和古人面对面,超越时空和古人对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图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

材料二

材料三

“三国和西晋时期,北方的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材料四

《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1)写出材料一图A和B房屋样式的名称。中国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原始居民使用材料二图一中的工具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图二中的铁制农具出现在什么时期?图三中著作的作者是谁?

(3)材料二中的图片均与古代哪个领域的发展密切相关?从图片看,中国古代该领域的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

(4)材料三中,“南迁浪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材料三与材料四反映的内容之间有着什么联系?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材料三

某中学七年级某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上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会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十元;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相信他们会改的;生活委员说: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

(1)材料一中的桓公是哪国国君?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

(2)与材料二中的信息相关的一项政治制度是什么?说出最早在哪一朝代实行这一制度?

(3)请说出材料二的制度实施的目的是什么?

(4)材料三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含了战国时期哪三个思想学派的观点。

25、依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材料二:追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暂,于“古人之道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材料三:秦始皇为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1)材料一中“秦王”指谁?“扫六合”完成于哪一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