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浙江省余姚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浙江省余姚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浙江省余姚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浙江省余姚市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自测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初中历史七年级期末下册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诗中评论的是(

)A.唐招提寺和鉴真B.隋朝大运河和隋文帝C.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D.赵州桥和李春

2、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错误的是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只有高门士族的子弟能参加考试C.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确立D.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在位期间,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的皇帝是A.武则天B.隋文帝C.隋炀帝D.唐太宗

4、以下属于“开元”年间著名贤相的是(

①房玄龄②杜如晦③姚崇④宋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其中有一位诗人的诗有“诗史之称”,他也被誉为“诗圣”。文中的他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

6、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安史之乱D.藩镇割据

7、下图是某同学整理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发展历程的卡尺。其变化的特点说明中国古代(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强B.地方权力不断增大C.君主专制不断加强D.地方分离运动不断加剧

8、“凡是种田的人家,必须正确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宁可种少种好,切不可贪多种不好。”材料意在强调(

)A.改进工具的意义B.顺应天时的必要C.人多地少的矛盾D.精耕细作的重要

9、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下列图片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

B.

C.

D.

10、“China”既是指“瓷器”,也是“中国”的代称,我国被称为瓷都的是(

)A.景德镇B.开封C.临安D.长安

11、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

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权③灭南宋④定国号为元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2、《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一书中写道:“北京和杭州两方的皇帝当然都认为自己是君临中国的正统的统治者。”这一观点体现了(

)A.辽与北宋的并立B.南宋与元并立C.宋与西夏并立D.北宋与金并立

13、比较“唐宋北方与南方诗坛占比图”,二者的差异可以说明

A.民族交融利于文化发展B.经济重心南移带来文化重心南移C.宋代文化发展优于唐代D.科技进步推动文化发展

14、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

①苏轼

②关汉卿

③辛弃疾

④李清照

③吴道子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④

15、《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下列史实能在此书中查到的是A.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B.隋末人民大起义C.蒙古灭西夏与金D.郑和七下西洋

16、连环画伴随着很多人度过童年,是人们了解历史,汲取文化的重要途径。与下边连环画人物有关的事迹是(

A.反击匈奴B.大败金军C.荡平倭寇D.大败辽军

17、明朝建立以后,先后18次修筑长城是为了(

)A.防御少数民族南扰B.镇压农民起义C.推动社会改革D.促进文艺发展

18、“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材料中涉及的航海人物是(

)A.文天祥B.马可·波罗C.朱棣D.郑和

19、明朝曾经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然而在1644年最终灭亡,以下哪些史实和明朝的灭亡有关(

①戚继光抗倭②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③李自成农民起义④满洲兴起A.②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元朝疆域辽阔,为民族交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此时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A.契丹族B.回族C.女真族D.党项族

21、下列有关“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西方殖民侵略有完全自卫作用B.不能同外国进行科技文化交流C.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D.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世界

22、“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该艺术形式被称为我国的国粹,形成于A.18世纪中期B.18世纪末期C.19世纪中期D.19世纪末期

2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门户,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此设台湾府管辖后来又建省的朝代是A.隋朝B.唐朝C.元朝D.清朝二、综合题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材料二

下面是明朝举子看榜图。

材料三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图),在.时期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材料四

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写的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归纳材料一反映的官制的变化。“皇帝”这样改革官制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四反映了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而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材料三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雍正帝在位时设立的哪一机构?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

(4)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

25、我国古代的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发展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汉帝国延续四百余年,其中秦代国运短促,但它建立了负责管理行政、军事、监察等各方面工作的中央机构;地方上也设立各级行政机构,由中央委派有俸禄的官员主持。这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系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有效的系统。——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的这一套“官僚系统”是___________;中央机构中,负责行政管理的是___________,负责军事管理的是___________,负责监察工作的是___________。材料二

应该说,宋代面临着来自内部与周边的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并不是古代史上国势最强劲的时期;但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摘编自邓小南《宋朝历史再认识》

(2)材料二认为宋朝是一个怎样的朝代?举两例说明宋朝“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材料三

较之于历代,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政策最为积极。特别是西北战事结束后,清朝对边疆的治理思路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超越了长久以来“羁縻为治”的间接管理政策,转而派遣官员、驻扎军队、整顿地方,积极主动治理边疆。更为有力的治边政策,使边疆出现了持续稳定、统一的政治局面。——摘编自保尔《谈清朝边疆治理》

(3)分析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以西藏为例说明清朝的治边政策“最为积极”,概述清朝对中国边疆治理的重要贡献。(不要照抄材料)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主要科技成果有: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③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⑤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⑥中国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等。材料二

宋应星青年时曾考取举人,45岁以后不再追求科举功名,面对流民遍地的现实,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材料三

(旧药物著作)名称多杂……时珍病之。乃穷搜博采……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稿三易而成书,曰《本草纲目》。——摘编自《明史·李时珍传》材料四

从对外关系上说,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从世界范围看,明清科技从总体上逐渐从先进转为落后,而且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读书是为了做官,很少有人去攀登科学的殿堂,没能产生如同期西欧的天文、数学等近代科技。同时,因受封建制度束缚,人才培养不能和社会生产相结合,推动社会发展。——摘编自牛翠萍《从明清教育解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材料五

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

(1)从材料一中选择一项宋元时期的科技成果,并说说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天工开物》的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