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第八讲-第七章-农业昆虫5_第1页
New-第八讲-第七章-农业昆虫5_第2页
New-第八讲-第七章-农业昆虫5_第3页
New-第八讲-第七章-农业昆虫5_第4页
New-第八讲-第七章-农业昆虫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讲第七章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主要内容农田生态系统有害生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具体措施目前,我国农作物害虫综合治理正从单一的种群消长规律和理论向复合的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治理深入发展,研究和推广的内容有两个方向:一是根据不同地域特点和耕作栽培制度,对防治措施进行有效的抉择,然后进行技术组装、搞好协调配套,使之形成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积极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合理使用农药的防治技术体系;二是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在了解害虫与周围环境各种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探索农作物-害虫系统的最优管理途径。种群:栖息于某一空间中同种个体的集合体,是物种存在和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也是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单位。生物群落:某一区域中的全部种群的集合体,包括该区域中所有生物种群,是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生态系统:某一空间中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的集合体。生态系统的特征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的时空范围有大有小,小到一口池塘,大到地球上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即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农田中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单一。人们必须不断地从事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活动,才能够使农田生态系统朝着对人有益的方向发展。因此说农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占优势地位的作物就会被杂草和其他植物所取代。

农田生态系统:是以作物为中心的农田中,生物群落与其生态环境间在能量和物质交换及其相互作用上所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主要亚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由农田内的生物群落和光、二氧化碳、水、土壤、无机养分等非生物要素所构成,这样的具有力学结构和功能的系统,称为农田生态系统。与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别是: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结构较简单,优势群落往往只有一种或数种作物;伴生生物为杂草、昆虫、土壤微生物、鼠、鸟及少量其他小动物;大部分经济产品随收获而移出系统,留给残渣食物链的较少;养分循环主要靠系统外投入而保持平衡。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有赖于一系列耕作栽培措施的人工养地,在相似的自然条件下,土地生产力远高于自然生态系统。

有害生物有害生物:包括对农作物生产造成损失的所有病菌(含病毒、线虫类)、害虫(昆虫、螨类、软体动物类)、杂草、鸟类、鼠类等各种生物因子。病虫草鼠害是威胁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危害的病虫草鼠害种类多达1350种,其中病害550种,虫害700种,杂草80种,害鼠20余种造成的潜在损失率粮食作物达10-15%,棉花达12-15%,蔬菜和水果高达20-30%。因此,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是确保农业增产增收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并且与提高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环境、确保人畜健康息息相关。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PestManagement(IPM

):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运用农业的、物理的和化学的防治措施(尽量避免使用会对环境产生破坏的化学药剂),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下,达到保护人、畜健康和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目标。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的要素包括:预防有害生物危害;对有害生物及其危害实行监测;确定有害生物种群密度和危害阈值;在考虑人类健康、生态影响、可行性和成本效益等的前提下,应用生物、栽培、机械和化学等多种防治方法治理有害生物,使其种群数量低于预设的危害阈值水平;评估有害生物治理的绩效。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特点:加强信息技术的使用,利用“3S”即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进行农作物病虫害的短、中、长期预报

允许害虫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下继续存在以生态系统为管理单位充分利用自然控制因素强调防治措施间的相互协调和综合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目标经济损害水平(economicinjurylevel,简称EIL)造成经济损失的最低有害生物种群密度。所谓经济损失是指防治费用与防治挽回损失金额的差值。针对预计流行后病情可能达到EIL的病害,如果进行防治,其收益正好等于所需防治费用。经济阈值(economicthreshold,简称ET)。病害合理防治时机的一种病害密度指标。即病害的某一密度(病情),病害达此密度时应该采取控制措施,以防止病害种群密度增加而达到经济损害水平。是由经济损害水平派生的,

扎多克斯分析了多种防治技术所起的控制作用,认为防治效果主要归结为降低流行速率和使病害流行曲线向后推移(见图)。以应用杀菌剂为例,如果已经预测到一场病害将要按图中直线1所示的情况发展,在收获前某一关键期病情将超过EIL。必须采用某一种防治措施降低病害流行速率,以控制病情在EIL以下。从EIL水平点按防治后的流行速率(斜率)作直线2,与原来的流行曲线1的交点的纵坐标值即为ET,其横坐标Ta即为采取行动的时间。由此看出,病害防治中ET总小于EIL,制定ET的依据是EIL、病害流行动态和防治效果。不同生育期有不同的经济阈值。中国现行的多数防治指标是针对化学防治的经验值,由一些植保专家凭经验,参考部分定量研究结果讨论制订的。其中也包含了风险估计、农民心理和病害知识,在实用过程中还要考虑药剂种类、价格、施药技术和环境条件而作适当调整。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指标可以简化防治步骤,减少滥用农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已经成为现代防治技术体系的重要环节。具体措施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法生物防治法物理防治法化学防治法一、植物检疫植物检疫的由来:检疫一词源自拉丁文Quarantum,原意为“四十天”,最切是在14世纪中叶欧洲大陆国际港口为防范流行黑死病、霍乱、黄热病等疾病对旅客执行卫生检查的一种措施。对要求入境的外来船舶和人员采取在进港前一律在锚地滞留、隔离40天的防范措施。在此期间,如未发现船上人员染有传染性疾病,方可允许船舶进港和人员上岸。这种带有强制性的隔离措施,对阻止疫病的传播蔓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后,此方法在国际上被普遍采用,并逐渐形成了“检疫”的概念。这种始于人类防范疫病的隔离检疫措施(即卫生检疫),给人类以启迪,被人们逐步运用到阻止动物、植物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方面,遂出现了动物检疫和植物检疫。

中国的植物检疫:始于20世纪30年代植物检疫的定义植物检疫:是依据国家法规,对调入和调出的植物及其产品等进行检验和处理,以防止人为传播的危险性病、虫、杂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传播扩散的一种带有强制性的防治措施,以保障国家农、林业生产安全。植物检疫是防止非本地的、具有潜在危险性的有害生物(即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入,或将新传入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消灭在尚未蔓延、立足之前。

植物检疫的范围对外检疫:国际检疫对内检疫:同内检疫进出境植物及植物产品检疫(进境、出境、过境)运输工具检疫(车、船、飞机等)、装载容器(集装箱等)、铺垫材料(托盘等)、包装材料检疫(木质包装)旅客携带物检疫(口岸)邮寄物检疫(国际邮件互换局)植物检疫的目的意义行使国家主权、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或传出国境保护农林业生产和生态安全保护人民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保证卫生安全、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确定植物检疫对象的原则危险性(适应性强、危害性大、难以根治)人为传播(随货物、运输工具、包铺材料、携带邮寄等途径传播)尚未发生和局部发生(疫区)风险分析评估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共计435种(昆虫146种,软体动物6种,真菌125种,原核生物58种,线虫20种,病毒及类病毒39种,杂草41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禁止进境物名录》的规定,国家禁止携带以下植物、植物产品入境:玉米、大豆种子、马铃薯块茎及其繁殖材料、榆属苗与插条、松属苗与接穗、橡胶属苗芽籽、烟属繁殖材料、烟叶、小麦(商品)、水果、茄子辣椒番茄等茄科蔬菜、植物病原体(包括菌种、毒种)、害虫、有害生物体及其他转基因生物材料、土壤。检疫程序检疫审批(许可)检验:现场检疫(产地、口岸(环境、包装、货物);实验室检疫害虫鉴定(形态解剖、饲养鉴定、电镜扫描、分子生物学鉴定等);病害鉴定(病原物培养、症状鉴定、指示植物、其他实验室方法等);杂草鉴定(形态特征、分子生物学)处理:禁止出入境;限制进出口;改变用途;消毒除害处理;物理处理方法(热处理,低温处理,辐照处理,微波处理等);化学处理方法(熏蒸处理,其他处理方法等)植物检疫的主要职责重视建立国内外疫情调查和风险预警机制,建立疫情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并随时更新,建立快速的信息沟通和反应机制。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和国内的交流,检疫机构利用掌握的信息资源,组织对国内突发、尚未定殖的外来有害生物进行监测、调查和封锁控制。植物检疫条例.doc

二、农业防治法

定义:根据农田环境、寄主植物与害虫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一系列栽培管理技术,有目的的改变某些因子,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不利于害虫,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保护农业生产的目的。它是IPM的基础措施。合理作物布局合理轮作和间作套种:使害虫不能大量积累,以起到防治作用。深耕土地和晒土灭虫:通过对土地的深翻、深耕,把害虫翻出土壤,利用酷夏和严寒使其不能顺利越夏或过冬。合理施肥与灌溉加强田间管理:铲除杂草,清洁菜园杂草是许多害虫孽生地。如小地老虎春季是先将卵产于田边杂草上,初孵幼虫先取食杂草而后进入菜田为害,铲除杂草即可将虫、卵消灭。选育抗虫品种:近年来采用基因工程使抗虫育种步伐加快。三、生物防治法

定义: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物防治害虫的方法。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昆虫和有益动物人工繁殖和释放天敌天敌的引种和驯化天敌昆虫的种类很多,一般可将其分成两大类。也就是捕食性昆虫与寄生性昆虫。常见的捕食性昆虫有瓢虫、步甲、螳螂、蚂蚁、捕食蝇等。寄生性天敌昆虫则多为膜翅目的寄生蜂及双翅目的寄生蝇。

昆虫病原微生物的利用利用昆虫激素昆虫不育技术抗虫基因工程技术..\..\研究生教学\害虫生物防治\Thefourthtopic\BioligicalControl(四).ppt..\..\研究生教学\害虫生物防治\Thesecondtopic\寄生昆虫的一般概念(二).ppt四、物理防治法定义: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人工或机械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捕杀、诱杀、趋性利用、温湿度利用、阻隔分离及激光照射等技术的应用。诱集或驱避灭虫:黑光灯诱杀;

利用黄色和有毒胶膜或粘膜结合诱杀温室白粉虱;

高压汞灯诱杀(对蛾类、甲虫、直翅目等成虫有效);

利用银灰膜驱赶蚜虫等方法不仅简单实用,且防虫效果良好。阻隔分离低温或高温处理:土壤浇水后配合喷洒石灰和覆盖稻草等附加措施,覆盖地膜或棚膜,利用光能升高地温和棚温,起到杀死土传病害和虫卵的作用。人工机械捕虫2月份害虫开始上树危害前,在离地1米处将杨树粗皮刮平或涂上一圈黄泥巴抹平,用透明胶带绕树扎两圈,使泥环处于胶带环的中间,阻止害虫上树,对阻隔在环下的虫堆,每隔3-5天用手将其抹杀。防治时应注意掌握:泥巴将树皮裂缝抹平,可掺入麦糠使其不开裂,胶带要缠紧,选用表面光滑的胶带,和泥环间不能留有缝隙,以保证阻隔效果。

五、化学防治法定义:利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的方法。杀虫剂的类别:成分无机有机:天然、微生物、人工合成作用机制胃毒剂触杀剂内吸剂生长发育调节剂毒性高毒:LD501-50mg/kg中毒:50-500mg/kg低毒:500-5000mg/kg杀虫剂剂型和施用方法剂型:原药经加工制成适合加水或加入一些填充料的剂型,使药剂具有高度有分散性,便于使用。粉剂:喷粉可湿性粉剂:喷雾乳剂:喷雾原药、有机溶剂、乳化剂水剂颗粒剂施用方法喷粉法喷雾法泼浇法种苗处理土壤处理施毒饵杀虫剂的合理使用对症用药适时用药精确用量恰当的施药方法保证施药质量注意气候合理混用、轮用药剂杀虫剂的残毒在作物上的残毒:10%对土壤的污染对水质污染:生物富集农药允许残留量:农产品上农药残留量,不足以引起对人毒害的程度。农药的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至放牧、收获(采收)、使用、消耗作物前的时期,自喷药后到残留量降到最大允许残留量所需间隔时间。在果园中用药,最后一次喷药与收获之间必须大于安全间隔期,以防人畜中毒。几种常用杀虫剂的安全间隔期:

10%氯氰菊酯乳油2~5天;2.5%溴氯菊酯2天;2.5%功夫乳油7天;5%来福灵乳油3天;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6天;1.8%爱福厂乳油7天;10%快杀敌乳油3天;40.7%乐斯本乳油7天;20%灭扫利乳油3天;20%氰戊菊酯乳油5天;35%优杀硫磷7天;20%甲氰菊酯乳油3天;10%马扑立克乳油7天;25%喹硫磷乳油9天;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6天;5%多来宝可湿性粉剂7天。

常用杀虫剂微生物农药包括农用抗生素和活体微生物农药。为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危害农作物的病、虫、草、鼠害及促进作物生长。它包括以菌治虫、以菌治菌、以菌除草等。这类农药具有选择性强,对人、畜、农作物和自然环境安全,不伤害天敌,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这些微生物农药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或其代谢物,例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核多角体病毒、井冈霉素、C型肉毒梭菌外毒素等。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高的要求,微生物农药无疑是今后农药的发展方向之一。

BTFigure8B

Bacillusthuringiensiswiththeparasporalbodynexttotheformingendospore.Theparasporalbody(orparasporalcrystal)actsasabiopesticideagainstthecaterpillarstageofover100speciesofmoths.

BTProposedmodeofactionofBT杀虫晶体蛋白经蛋白酶活化后形成的毒性肽一般由三个结构域组成。在杀虫过程中,毒性肽首先通过结构域Ⅱ或结构域Ⅲ的特殊部位与昆虫中肠上皮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发生专一性结合。这一结合开始是可逆的,随后发生紧密的不可逆结合。继而诱发毒性肽分子发生空间构象变化,使得结构域I中的某些α-螺旋从α-螺旋束中弹出并插入细胞膜,并通过寡聚合作用造成膜穿孔,导致细胞渗透平衡破坏、中肠破裂、昆虫死亡。NPV--昆虫病毒感病幼虫常以腹足或尾足倒挂于叶片或枝条上而死,死后体软,一触就破,流出脓液。AnNPV-infectedhelicoverpalarvathathasruptured,releasingmillionsofinfectiousvirusparticlesInfectedhelicoverpalarva

ThelifecycleofHaNPV

CaterpillarsingestthePIBsalongwiththeirfood.Withinseconds,thePIBsdissolveinthecaterpillar’shighlyalkalinemidgut,releasingthevirions.ThelifecycleofHaNPV

Thevirionspassthroughthemidgutliningintothe

caterpillar’shaemocoel(blood)andsubsequentlyinvadethecytoplasmandnucleiofsusceptiblecells.Virtuallyallthetissuecellsaresusceptible.VirionsandPIBsassembleandformwithinthecellnuclei.ThecellseventuallydisintegrateandreleasethePIBsbackintotheenvironmentforreinfectionThelifecycleofHaNPV

Innature,infectiousvirusparticles(virions)areembeddedinacrystallineproteinstructurecalledapolyhedralinclusionbody(PIB).PIBsareverysmall,withanaveragediameterofonemicron(1µm=one-millionthofametre).EachPI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