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5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合作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课时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课后限时训练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新教材2025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合作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课时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课后限时训练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新教材2025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合作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课时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课后限时训练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新教材2025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合作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课时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课后限时训练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新教材2025版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合作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课时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课后限时训练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其次节第1课时【A基础培优练】时间:20分钟总分:38分(学问点1:南水北调。学问点2:西气东输)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学问点1、2]右图为我国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完成第1~2题。1.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东北地区—① B.华北地区—②C.东南沿海地区—③ D.西北地区—④2.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A.①→② B.④→①C.③→④ D.②→③【答案】1.C2.D[解析]第1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当地能源资源贫乏,符合图中的③地。第2题,②地资源丰富但需求量小,资源供大于求,③地资源贫乏但需求量大,资源供不应求,因此就产生了资源由②运往③的跨区域调配现象。[学问点1](2024年河北石家庄期末)南水北调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2024年为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8周年。该工程实施以来,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实国家“江河战略”、建设漂亮中国等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5题。3.从资源的供求冲突方面考虑,该工程调水需求量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4.下列关于西线方案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全线位于青藏高原上②路程短,施工难度小③跨越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④全线可以自流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5.该工程的实施,将使华北沿海地区()A.生活用水量急剧增加 B.争水冲突加剧C.海水倒灌趋势减弱 D.土壤盐渍化得以缓解【答案】3.A4.C5.C[解析]第3题,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工程受水区域为华北地区。华北地区调水需求量最大的季节是春季,春季气温回升,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水资源短缺,但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大,水资源供需冲突较为严峻。第4题,西线方案虽然路程短,但全线位于青藏高原上,沿线多崇山峻岭,地形困难,施工难度大,①正确,②错误;西线方案是从长江流域将水资源调往黄河流域,全线可自流,③④正确。第5题,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将使华北沿海地区海水倒灌趋势减弱,为华北地区发展供应足够的水资源,缓解生活用水不足问题,缓解争水冲突,A、B项错误,C项正确;土壤盐渍化与不合理的浇灌方式有关,南水北调工程无法缓解土壤盐渍化问题,D项错误。[学问点2](2024年四川资阳期末)读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示意图,完成第6~8题。6.影响西气东输工程线路走向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C.资源状况 D.人口数量7.下列有关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终点城市所处发展阶段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少且分布稀疏B.经济发展水平低且对外开放程度低C.高新技术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气D.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差异渐渐扩大8.下列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线工程缓解了长江三角洲能源短缺状况B.二线工程可能削减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C.三线工程的能源输送方式为铁路运输D.三线工程加剧了珠江三角洲的大气污染【答案】6.B7.C8.A[解析]第6题,西气东输工程主要是为了缓解东部沿海地区能源短缺问题,但同时也尽量考虑沿线城市的能源需求,因此影响线路走向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城市分布,B项正确。第7题,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终点城市是上海,当前正处于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高新技术是区域发展的主导力气,C项正确。当前上海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多且分布密集,经济发展水平高且对外开放程度高,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差异渐渐缩小,A、B、D项错误。第8题,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缓解了长江三角洲能源短缺状况,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A项正确;二线工程的建设可以增加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B项错误;三线工程的能源输送方式是管道运输,C项错误;西气东输输送的自然气属于清洁能源,可以缓解珠江三角洲的大气污染,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14分)[学问点2]9.(2024年陕西榆林期末)下图为西气东输一、二、三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1)西气东输一线在中部地区向北弯曲经过靖边,说明向北弯曲的主要目的。(4分)(2)分析与西气东输一线相比,西气东输二线的优点。(4分)(3)试分析规划多条西气东输线路的缘由。(6分)【答案】(1)陕西靖边是重要的自然气产区,西气东输一线向北弯曲经过靖边,有利于补充气源。(2)与西气东输一线相比,西气东输二线气源足够,覆盖华南能源短缺区,有利于优化华南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缓解该地区因燃烧煤炭而造成的酸雨等环境问题;气源地包括中亚地区,有利于从供应多元化方面保证我国的能源平安。(3)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贫乏;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带动西部地区及沿线经济发展。【B拓展提升练】时间:20分钟总分:37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区域认知](2024年山东菏泽月考)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格局不匹配,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实现资源均衡利用是缓解缺水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的主要手段。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汉江下游湖北丹江口水库,经河南、河北两省,到达北京、天津两市。自2016年后,我国在每年12月至次年2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地区水资源安排进行调整。下图示意依据沿线四省份2015年1月至2024年3月供生活用水的各分水口实际监测数据,得到的四省份水资源安排量占比随时间的变更状况。据此完成第1~2题。1.推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地区流量最大的时间段是()A.1—3月 B.4—6月C.7—9月 D.10—12月2.在12月至次年2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地区水资源安排调整的方式及缘由是()A.增加——南方水库水量少 B.削减——北方河道结冰C.增加——北方地区降雨少 D.削减——沿途需水量削减【答案】1.C2.B[解析]第1题,由题意可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湖北丹江口水库,该区域降水集中在夏季,流域径流量大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7—9月,所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年内流量最大的时间段为7—9月。第2题,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为我国北方河道结冰封冻期,基于对调水工程冰期水资源平安调度和平安防控的方面考虑,在北方河道封冻期,主要通过减小干渠流量来保证河道平安运行,B项正确。[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2024年河南郑州调研)2024年3—5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河北、河南两省共计25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在输水工程中,输水道采纳明渠和暗渠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北京市内段等为暗渠。明渠输水采纳与沿线河流立交方式,不与地表水发生水体交换,暗渠则采纳地下全封闭方式输水。如图示意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线路。据此完成第3~5题。3.此次生态补水选择在3—5月的主要缘由是()A.3—5月秦巴山区积雪大量消融,水源足够B.3—5月汉江流域进入雨季,径流量较大C.3—5月华北地区春旱严峻,生态面临严峻考验D.6月丹江口水库进入汛期,3—5月排水可腾出库容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采纳明渠输水的主要缘由是()A.降低工程难度 B.保证水中鱼类生存C.削减水量损失 D.利于沿线生态用水5.为保障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目前北方地区须要()A.优先保障农业用水,确保粮食平安B.严格限制用水总量,推动节水护水C.大力增加植被、水域,改善生态环境D.减轻对高耗水工业的限制,大力发展经济【答案】3.C4.A5.B[解析]第3题,结合材料分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河北、河南两省共计25条河流实施生态补水”,这些河流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3—5月降水量少,蒸发旺盛,农业生产用水量大,春旱严峻,河流生态面临严峻考验,C项正确;秦巴山区主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区积雪量不大,3—5月积雪融水补给量不大,A项错误;3—5月汉江流域尚未进入雨季,B项错误;6月丹江口水库进入汛期,3—5月排水可腾出库容,但这不是此次生态补水的最主要缘由,D项错误。第4题,明渠输水相对于暗渠输水工程施工量小,施工难度小,A项正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供水,保证水中鱼类生存不是其主要考虑的缘由,B项错误;明渠输水比暗渠输水水量损失大,C项错误;“明渠输水采纳与沿线河流立交方式,不与地表水发生水体交换”,说明明渠输水不利于沿线生态用水,D项错误。第5题,为保障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目前北方地区须要先确保生态用水和生活用水,而不是优先保障农业用水,A项错误;应严格限制用水总量,推动节水护水,B项正确;北方地区大力增加植被、水域,会造成水资源奢侈,C项错误;南水北调工程应遵循“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假如减轻对高耗水工业的限制,大力发展经济,则会增加水资源的消耗,违反了南水北调工程“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D项错误。[综合思维](2024年河南联考)西气东输四线工程西起位于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边疆的新疆乌恰县伊尔克什坦口岸,经轮南、吐鲁番至宁夏中卫,管道全长约3340千米,管径1219毫米,是连接中亚和中国的又一条能源战略大通道,安排2024年建成。项目建成后,将与西气东输二线、三线工程联合运行。据此完成第6~7题。6.建设西气东输四线工程主要是为了()A.增加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 B.满意东部地区的用气需求C.加大中吉两国的能源贸易量 D.变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7.西气东输四线与二线、三线工程联合运行将()A.改善沿线生态环境 B.降低自然气运输成本C.提高自然气的质量 D.增加供气的稳定性【答案】6.B7.D[解析]第6题,东部地区用气量大,所以西气东输不断增加线路,主要目的就是满意东部的用气需求,B项正确。第7题,加大东部自然气的输入量,增加来源途径,有利于提高供气的稳定性,D项正确;西气东输线路建设可能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A项错误;四线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增加了运输成本,B项错误;与二线、三线工程气源地一样,均位于中亚,自然气质量相差不大,C项错误。[人地协调观](2024年湖北联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的建设,既展示了我国的大国实力,又体现了国家不同区域间的互惠互利的特征。这些工程的建设,既是缓解东部能源惊慌的须要,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须要。据此完成第8~9题。8.东部、西部能源禀赋与能源需求的地区间差异体现了()A.区域的自然要素是相互独立的B.能源禀赋对经济发展没有影响C.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D.区域有明确的界线9.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工程的建设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发展,这表明白()①自然资源的丰歉程度确定了区域发展水平②西部地区的发展依靠资源的开采③区域的发展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④区域关联利于改善区域发展条件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③④【答案】8.C9.D[解析]第8题,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我国东部、西部能源禀赋与能源需求之间存在着地区差异,使得我国东部、西部地区在能源供需方面存在着互补关系,这表明区域的自然要素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联系,而不是相互独立的,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A项错误,C项正确;能源的禀赋能影响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B项错误;我国东部、西部地区之间有着明确的界线,但这和东部、西部能源禀赋与能源需求的地区间差异无关,D项错误。第9题,自然资源的丰歉程度能在肯定程度上影响区域的发展水平,但并不起确定作用,如我国东部地区自然资源较为缺乏,但区域发展水平高于自然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①错误;西部地区的资源丰富,但当地发展并不依靠资源开采,②错误;区域之间的资源调配,可以促进区域之间的发展,充分挖掘东部、西部地区的区域优势,改善区域的发展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