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道改扩建工程总体设计说明S1-2PAGE第1页共7页第一篇总体设计说明一、概况本项目为县道鹤游至坪山(鹤游烈士墓路口至郑家沟段)改扩建工程,路线起止桩号K0+000~K0+660,全长0.660公里。施工起点K0+000(X=3329572.438;Y=36438278.620)与长安大道平交,形成T形交叉口;施工终点K0+660(X=3329634.545;Y=36437797.724)位于鹤游烈士墓。路基各部组成为:本项目路线总长0.66公里。其中K0+000~K0+450段为现状道路扩宽,由于现状道路为鹤游镇与长安大道主要连接道路,通行量较大,现状道路宽度为7.5米,已满足不了通行需求,故对本段道路进行加宽,加宽后路基宽度为15.5m(含现状道路部分):路幅型式为0.5m(硬路肩)+3.5m(车行道)+3.5m(车行道)+0.5m(中央带)+7.5米现状道路。K0+450~K0+660段为新建道路,路基宽度为8m:路幅型式为0.5m(硬路肩)+3.5m(车行道)+3.5m(车行道)+0.5m(硬路肩)。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应加强施工期间的地质勘察和验槽,及时向设计单位反馈现场实际开挖所揭示的地层信息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以便设计单位及时对设计进行调整。三、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3.1设计依据1)业主提供的路网规划资料和电子地形图;2)设计合同;3)国家现行的规范及标准;4)业主提供的现状道路及其他相关资料。2.2任务依据1)本项目中标通知书;2)本行业现行的标准、规范、规程、定额及相关规定;3)本地区有关技术规定及有关会议纪要、规定。3.3测设经过按照该项目的合同要求,我公司于2023年1月承担了县道鹤游至坪山(鹤游烈士墓路口至郑家沟段)改扩建工程勘察设计任务。由于该项目勘察设计时间紧、任务重,在2023年1月初接到项目勘察设计任务后,我公司随即成立了项目组,并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所在地进行控制测量及地形图测量。2023年1月中旬,我公司又与鹤游镇人民政府、其他相关部门对路线走向进行沟通磋商,并进行了实地踏勘,基本确定了路线的走向。四、技术标准4.1采用的规范和标准1)业主与我公司签订的勘察设计合同书2)设计采用主要相关资料、规范及标准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部分)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5)《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JB02-2013)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8)《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9)《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10)《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11)《公路涵洞设计规范》(JTG/T3365-02—2020)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13)《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1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15)《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16)《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4.2技术指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并结合业主的相关要求,K0+000~K0+450段为现状道路扩宽,平纵线型对现状道路线型进行拟合,技术指标同现状道路;K0+450~K0+660为新建道路,按《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3311—2021)确定道路等级为四级公路,设计速度为15km/h;路基各部组成为:K0+000~K0+450段为现状道路扩宽,路基宽度为15.5m(含现状道路部分):路幅型式为0.5m(硬路肩)+3.5m(车行道)+3.5m(车行道)+0.5m(中央带)+7.5米现状道路。K0+450~K0+660段为新建道路,路基宽度为8m:路幅型式为0.5m(硬路肩)+3.5m(车行道)+3.5m(车行道)+0.5m(硬路肩)。本次设计包含1道圆管涵。表1-1主要技术指标表项目单位指标规定值采用值公路等级四级设计时速(V)km/h1515路面横坡﹪22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1530平曲线最小长度m1358.71最大纵坡﹪1212最小坡长m4550竖曲线凸形最小半径m751500凹形最小半径m75750竖曲线长度一般值m1563.75车辆荷载设计荷载公路-Ⅰ级公路-Ⅰ级桥梁及隧道宽度m与路基同宽采用原宽设计洪水频率小桥1/251/25涵洞及小型排水物1/151/15五、路线起讫点、主要控制点起点K0+000与长安大道平交,形成T形交叉口。主要控制点为:起点长安大道(H=432.45)。公路:K0+000~K0+450段现状道路线形,纵断面高程铁路:项目区域附近无铁路六、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回复七、路基、桥涵、环境保护及其他工程7.1路基工程本项目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路基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分层压实。路基的压实度要求如下:结构层名上路床顶面以下(cm)最小压实度(%)填料最小承载比(CBR)上路床0-30955下路床30-80953上路堤80-150943下路堤150以下922零填和挖方0-30955零填和挖方30-80953注:表中压实度为采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当三、四级公路铺筑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应采用二级公路压实标注。7.2路基排水工程路基排水系统由排水沟、边沟等组成,排水沟、边沟均采用C20混凝土。(1)排水沟:填方路段地面横坡明显处,设置矩形排水沟。(2)边沟:挖方路基边坡坡脚处设置矩形边沟。当挖方边沟与填方排水沟高差不大时,可采用渐变的梯形沟顺接;当高差较大时,采用急流槽连接。边沟将汇集的路面水、路基边坡水排入河沟或涵洞中,或通过排水沟排出路基。路堑边沟纵坡一般与路线纵坡一致,各类沟的纵坡一般不小于0.3%。当边沟与沟渠、道路发生交叉时,一般将边沟水排入排水沟,遇灌溉沟渠时,则考虑将边沟水向两侧排除。当边沟水必须穿过道路时,设置边沟过路涵穿越。7.3路面工程(1)自然条件①自然区划:V2区(四川盆地中湿区)②气候分区:1-4-1区(2)车行道路面结构:①上面层:4cm厚AC-13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②粘层下面层:5cm厚AC-16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④透层基层:18cm厚5%水泥稳定碎石⑥底基层:18cm厚4%水泥稳定碎石7.4桥涵工程本次设计包含1道圆管涵。八、各种专项评价、评价结论(地质、地震、环保、水保等)及对项目的影响8.1环境保护评价8.1.1施工期环境影响(1)社会环境影响分析①拆迁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分析本项目征地将使一部分农民失去土地,有关部门将采用发放征地补偿费,调整土地分配、发展乡镇企业以增加就业机会等办法来解决。建设单位应遵循就近安置的方针,妥善处理,以保持社会安定。②社会交通组织的影响在施工阶段,由于各种施工机械的进出,改变当地原有的人流组织、车流组织、交通组织模式。在施工区域内的居民、工厂必然感到进出的不便,从而造成建设区域人流与物流组织的混乱,增加社会交通组织的难度,影响当地居民和工厂的正常生活与生产。(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阶段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扬尘,主要来自道路施工流程的三个方面①道路表土的清除、运输;②堆场及沟槽回填;③路面铺设碎石,石渣;施工扬尘主要表现在工地附近,尤其是天气干燥及风速较大时影响更为明显,使该区块及周围近地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TSP)浓度增大。因此对周围大气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粉尘的排放量大小直接与湿度、风力和施工期的管理措施有关,因此较难估算。(3)固废影响分析①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的影响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纳入垫江垃圾收集系统,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只要及时处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显著影响。②废弃土石方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道路建设产生弃方,应集中堆放至弃渣场,并做好防护排水等措施。(4)噪声影响分析拟建道路投入的各类施工机械较多,施工活动对项目沿线地区的声环境有较大的干扰。施工阶段的主要噪声源来自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辐射的噪声,这部分噪声虽然是暂时的,但由于采用的施工机械较多,这些施工机械一般都具有高噪声、无规则等特点,如不加以控制,往往会对附近居民产生较大的噪声污染。由《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规定,昼间的噪声限值为70dB,夜间限值为55dB,根据噪声级测试计算结果表明:①施工机械在距施工场地50米外可以达到标准限值,夜间在200米处可以达到标准限值。②沿线评价范围内主要为居民点,因此,昼间施工机械噪声对周围居民有一定影响。夜间除特殊工程外(需办好有关审批手续),一般不施工,因此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5)生态环境影响道路建设所在地现状基本为旧路、荒地、农田等,处于高强度人类开发农业生态系统,生态敏感性较低,工程的挖方可作为道路绿化带建设用土,并不堆置于道路两侧的空地上,因此道路的施工建设不会造成生态破坏,不会改变沿线的整体生态景观和生态功能。8.1.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噪声拟建道路昼间预测点均能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区域昼间标准限值要求,夜间各预测点均能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区域标准限值要求;远期预测的各敏感点昼间和夜间均能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类区域标准限值要求。(2)废气由于道路车流量相对较小,在2010年和2025年各稳定度下CO地面小时浓度增量均远低于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限值,在2025年道路两侧各距离地面最大小时浓度增量为1.0043mg/m3,相当于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限值的10.0%,不会对道路两侧环境空气造成超标影响。(3)废水本项目工程营运期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是路面径流对水环境的影响。路面径流是营运期产生的非经常性污水,主要是雨水冲刷路面形成。公路路面冲刷物的浓度集中在降水初期,降水15分钟内污染物浓度随降水时间增加而增大,随后逐渐减小。由于公路路面宽度有限,公路径流占整个区域地面径流量的比例是很小的,而且被分散在整个沿线,因此公路距离水体远近不同,流失污染物浓度不一,路面径流随各路段而流入沿途不同河流,也就不能形成较为集中的径流污染源。评价认为,公路路面径流基本不会对沿途经过的水体造成明显的影响,即使有影响也只是短时间影响而随着降雨时段增加,这种影响会逐渐减弱。8.1.3施工期的污染防治该建设项目在建设期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其主要影响有施工和运输扬尘及噪声,泥浆水等,则项目建设方应督促施工单位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实行文明施工,尽量把施工影响减少到最低、最轻。(1)水污染防治本工程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有关规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地方人民政府都有责任派专人负责监督,加强整个建设期的施工监督和管理工作。对于永久性占地做到边施工边征用,对于临时性占用土地,在施工结束时做好土地的复耕与植被恢复工作,以减少土地的荒废和水土流失。施工现场应有足够的排水设施,遇强降水季节,路面径流集中,易造成路面冲蚀或边坡崩塌、滑坡。因此工程措施中应设置足够的排水设施,以保证路堤两侧区域排水的畅通和快捷。在路基工程中,除采用砌石、水泥砂浆护坡等保护措施外,应保持土方堆放坡面平整,减少因雨水冲刷而造成的土壤流失。(2)噪声污染防治对策在沿线所经过的居民集中居住点夜间严禁施工。如确实由于施工进度要求需夜间进行,必须报当地环保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并告示周围群众。加强施工机械的维护和保养,保证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降低噪声源强。(3)大气污染防治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在平整土地、挖土、铺浇路面、材料运输、装卸和搅拌等作业均有扬尘产生,有风的晴朗天气尤为严重,在施工场地采取洒水抑尘措施,每天浇水4~5次,可以减少扬尘70%左右。材料拌合采用定点的厂拌工艺,且应远离居民区、风景区环境敏感点,以减少扬尘对人体的影响。另外,散装建材应尽可能室内堆放;若室外堆放时,应采取遮雨防风措施,以减少起尘量。在靠近人口密集敏感地段的道路施工时,更应做好防尘工作,采取更为有效的抑尘措施,增加洒水次数,路基施工及时压实,减少施工扬尘对上述敏感群体的直接影响。(4)其它措施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如粪便、食堂污水),严禁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附近河道,必须设置流动公厕,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必须经收集后由当地环卫部门定期清运,严禁排放附近河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中可用作填土的部分应尽量利用,生活垃圾应集中后送垃圾填埋场作填埋处理。禁止乱扔乱倒,影响卫生。施工中应重点保护现有管线等基础设施,对需要动迁的管线,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道路施工前应通过新闻媒体刊登公告,请沿线涉及区域范围内的有关单位上门登记,建立地上、地下管线实施档案,以便施工中能加以保护或妥善处理。8.1.4营运期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1)噪声污染防治①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并设立禁鸣、禁行、限速、不准随便停车等交通管理标识,有效的减少公路的交通噪声影响。②道路两侧绿化带的建设,在树种、树型选择,层次设置,绿化布局等方面除考虑绿化美化效果外,在选择树种时也必须兼顾到树木的降噪滞尘性能,使绿化带起到绿化、环保双重功能。(2)规划与管理合理规划、合理布局,使车辆分流更合理和科学,减轻的交通压力,发挥其快速便捷的优势。进而有效地减少公路交通噪声、汽车尾气的影响。(3)生态保护措施①在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以尽可能多的保护现有植被和景观资源。②本工程建设应作好边坡防护,对于部分裸露边坡采取补救措施,恢复生态植被。③尽量减少施工期临时占地,各种临时占地工程完成后尽快进行植被及耕地的恢复,做到边使用,边平整,边绿化,边复耕,使用荒地或其它闲散地时也应及时清理整治、恢复植被,防止土壤侵蚀。(4)水土保持措施①工程施工中,应设置足够的排水设施,以保证路堤两侧区域排水的畅通和快捷。以防暴雨时路面径流集中造成路面冲蚀或边坡崩塌、滑坡。②施工单位在开挖具有表土的路基及取土场时,应将表土集中放置,妥善处理,以便施工后作为开挖面的回填表土,以利恢复植被。③施工中拌和系统、预制场、临时堆土场等处需堆放大量的砂石料,应采取临时防护、排水措施。在堆场周围采用填渣草包围护,场地四周开挖简易排水沟,防止降雨冲蚀,造成水土流失以致影响周边农田。沿线临时施工便道修筑过程中尽量不损坏周边农田排灌系统,减少对农田的影响。施工结束后拆除临时建筑物,清场,疏松土地,铺一层耕植土,恢复原有土地功能。(5)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公路沿线的交通管理,尤其是在拌和站、料场、高边坡等重点路段,应设置必要的限速、路形标记,不定时进行交通安全检查。8.1.5水土保持评价工程施工期、植被恢复期均有可能发生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期,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要做好施工期间的临时防护和管理,减少施工期间的水土流失,同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计划好主体工程施工与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衔接工作。水土保持通过采取防护工程、排水工程、植物绿化、临时防护等措施,形成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8.1.6筑路材料供应、运输情况及对项目的影响项目区附近有片块石料场,细砂、中粗砂可在垫江县城现成砂料场购买,道路畅通,运输条件良好。九、筑路材料、水、电等情况(1)路基填料路线区路基填料丰富。在工程建设期间,路基填料应利用路基开挖土石填筑路基。全线弃方较多,弃土场选择根据业主要求进行确定。(2)碎、片石料从距项目起点25km处垫江县三溪镇菁口石料开采区购买。(3)砂从距项目起点25km处垫江县三溪镇菁口石料开采区购买。(4)钢材、木材、水泥项目所需钢材、木材、水泥等工业材料及燃料可在垫江县购买,通过现有公路运至工地。(5)沥青可从垫江县招标购买。(6)施工用水、用电沿线河水、沟渠水等可作建设施工用水,水质对混凝土无侵蚀危害。项目区域电力资源供应充足,施工及生活用电可向当地供电部门申请就近搭接。十、交通运输及通讯条件1、交通运输本项目运输条件较好,现有道路宽7.5米,可四季行车。2、通讯:道路沿线通讯畅通。十一、与有关部门协商情况(1)本道路设计时按照垫江县交通局、鹤游镇政府等部门的意见实施。(2)就取土场取土、砂石料场等问题同当地政府、村委会及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和联系。十二、交通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本合同段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严格执行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有关规定,如公路路线部分:第7.5.1条:规定当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时,应在圆曲线上设置超高。第7.9.1条:各级公路的每一条车道均应保证有大于规定的停车视距。总之,公路工程部分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相关规定,均在施工图测量及施工图设计阶段得到了执行。十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及工程周边环境安全保障施工时认真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进行施工管理,施工单位应当在危大工程(本项目主要涉及到的危大工程为土石方开挖、模板等)施工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应加强施工期间的地质勘察和验槽,及时向设计单位反馈现场实际开挖所揭示的地层信息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以便设计单位及时对设计进行调整。施工时应加强周边环境安全和工程施工安全保障措施。13.1施工现场安全措施1、所有进入工地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施工人员还应穿戴反光衣,遵章守纪听从指挥;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针对上下运送材料人员,运送料通道加设安全网进行防护。2、设立安全标志:临边、危险区域、易燃易爆场所设置配有闪光灯的彩钢围挡和安全警示牌。施工现场各种防护设施、警示标志未经施工负责人批准,不得移动和拆除。3、边坡施工必须先引、排地表水,施工前先挖截水沟。并做好汛期防、排水措施,防止边坡坍塌造成事故。4、作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内,上下传递物件不得抛掷。5、施工队伍的驻地边应符合以下要求:a、地基稳定,不受洪水、滑坡、泥石流、塌方及危石等威胁;b、生产、生活、办公房屋,仓库的间距必须符合防火安全要求。13.2施工机械使用安全措施1、进行技术安全交底,特别是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交底内容及操作规程操作。2、进入高边坡部位施工的机械,必须全面检查其技术性能,不得带病作业。3、施工机械工作时,严禁一切人员在工作范围内停留;机械运转中人员不得上、下车;严禁施工机械(运输车辆)驾驶室内超载。4、处理机械故障时,必须使设备断电。向施工设备送电前,必须通知有关人员。5、施工中,定期检查设备的电器部件,确保用电安全。6、施工前必须检查作业区边坡的稳定情况,必要时进行适当处理,各种比较固定的机械必须布置在边坡稳定或设支护的地段。13.3施工用电安全措施1、电工必须持证上岗,禁止非电工人员乱动电气设备。2、现场临时用电必须采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系统,三相五线制配电系统,用电设备必须采用一机一闸一漏一箱。3、现场照明箱与动力箱不能混用,必须分开设箱,照明箱内三相线匹配平衡。4、电缆采用五芯电缆,埋地深度为0.7-1.0m沙土覆盖。过路时必须穿保护管保护。架空时必须悬挂警示标志,并且满足最小净高要求。5、设备金属外壳,配电箱,开关箱必须接保护零线。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不能混用。6、各种用电设备和配电箱,开关箱,操作箱必须通风散热。各种配电箱保持清洁干净,不能放置物品。用电设备接线盒,配电开关箱,操作箱带全金属外壳的灯具必须有防雨棚。7、经常巡查各种开关头是否完好,断路器、漏电开关是否灵敏。8、下班后所有不用的电气设备全部拉下隔离开关,开关箱锁好。9、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执行。13.4周边环境安全保障措施13.4.1防治大气污染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料场、生活办公区域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2、使用密目式安全网对在建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封闭,防止施工过程扬尘。3、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含有有毒、有害化学成分的装饰废料、油毡、油漆、垃圾等各类废弃物。4、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运输应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5、施工现场出入口处应采取保证车辆清洁的措施。6、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砂石等散料应采取覆盖措施。7、施工现场混凝土搅拌场所采取封闭、降尘措施。8、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应采用专用封闭式容器吊运或传送,严禁凌空抛撒。9、施工现场应设置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存放,并及时清运出场。10、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车辆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要求。11、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卫生每日指派专人进行清扫,保持环境清洁。13.4.2防治水污染1、施工现场应设置排水沟及沉淀池,现场废水不得直接排人市政污水管网和河流。2、现场存放的油料、化学溶剂等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应进行防渗漏处理。3、严禁向附近的菜园倾倒化学溶剂、油料等有毒有害物体。13.4.3防治施工噪声污染1、人为噪声的控制措施: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