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校级联考2025届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校级联考2025届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校级联考2025届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校级联考2025届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校级联考2025届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校级联考2025届高考历史三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清朝初年,汉官不断上书要求皇帝重视为帝王讲解经史的“经筵”制度。康熙时期的“理学名臣”、讲官汤斌曾说:“讲官所职者大,君心正而天下治。”这体现出清朝初年汉族士大夫A.变革君主专制体制的尝试B.对儒家理想化政治的追求C.清除传统夷狄观念的努力D.恢复儒学正统地位的决心2.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3.吕思勉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倘使这时候,能悟到银两与银币不是一物;把银也鼓铸成一种货币,且单认银为货币,而把铜钱认为银币的辅助品;中国早就可进为银本位之国……惜乎清朝顺、康、雍、乾四朝,对于币制都很有热心整顿,始终没想得穿这一步,以致不但本位不立,而且银两需用既广,而实际上专用秤量量法,不觉得不便殊甚……”。与材料主旨相符的是A.中国在清朝康乾时期已实行银本位B.中国的货币理念在当时是最先进的C.中国在当时已将银币作为主要通行货币D.中国近代金融理念的缺失阻碍中国转型4.有西方学者把美、英两国1979—1982年的经济转变称为“从社会主义者向资本主义者的转变”。对其经济举措表述正确的是A.增加政府财政支出 B.提高企业所得税率C.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D.扩张货币刺激通胀5.1933年3月德国国会通过了《授权法》,规定政府有权不经国会和联邦参议院同意即可颁布法律。这项法案的实施A.为纳粹党上台执政铺平了道路 B.使希特勒获得独裁统治权力C.使《凡尔赛和约》失去约束力 D.使“魏玛宪法”进一步完善6.人将一战的爆发形象地比喻为:两个小孩打架将一群大人牵扯进来引发的更大规模斗殴的过程。其中“两个小孩”寓指A.德国和法国B.意大利和法国C.奥地利和塞尔维亚D.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7.如图是兴起于17世纪的中俄“万里茶道”示意图。其路线是从汉口出发,北上经过河南、山西、内蒙等地,进入俄国,最远到13000公里外的圣彼得堡。汉口成为这条漫长商路起点的原因是A.依托于“湖广熟,天下足”丰富物产B.这里是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最高的地区C.这里是地域性商业群体商帮的诞生地D.位于九省要津便于汇集南方各地茶叶8.有学者认为,反全球化的国家主要是债务缠身的第三世界国家以及根本就参加不了全球化的最不发达国家。得出这种结论的依据是()A.发达国家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B.反全球化运动主要是反经济全球发展C.全球化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D.全球化威胁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主权9.古希腊的下列哲学家,主张“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的是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10.“虽宣言变法,却专事练兵购械等项,不知本源,只变事不变法”评价的是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C.清末新政D.辛亥革命11.伯里克利曾连续32年当选将军,其中14年连选连任首席将军,掌握国家政权。他善于通过诱导式的演讲引导公民大会通过自己的政策建议。因此,同时代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评价雅典“表面上看实行的是民主政体,实际上是一个人统治的国家”。据此可知,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政治A.本质上是个人专制 B.体现了公民民主与精英政治相结合C.运行机制严重失灵 D.已沦为政治家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12.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应指A.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B.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13.19世纪的西方有一批文学艺术家宣称要用他们的笔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要用自己的希望来描摹世界,要用奇妙的创作来展示强烈欲望的自我以弥补纤弱的心灵世界。这类作品()A.宣扬浪漫情怀 B.追求幻灭反叛C.遵循写实原则 D.突出理性思维14.公元前4世纪以降,雅典案件的审判通常由执政官主持,陪审法庭审理,但他不能给出或者影响案件的判决;当事人轮流陈述并做简短答辩后,陪审员无须仔细考虑和讨论便可投票裁决。这说明古雅典A.司法程序过于繁琐注重形式 B.践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血缘政治仍然影响法律实践 D.司法程序体现主权在民思想15.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朱熹对地质、天文、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农业等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据此可知A.朱熹坚持践行“格物致知”理论B.儒家思想渊源于久远的历史传统C.科技发展为儒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D.理学思想极大地促进古代科技发展16.新中国成立后,针对与周边国家之间遗留的边界问题,确立了以“安定四邻,争取国际形势的和缓”为目的,以“平等、互利、友好的基础上加以解决”为原则,依据历史和照顾现状,“在解决之前,维持现状”的基本政策。与缅甸、尼泊尔、阿富汗、蒙古、朝鲜等国解决了遗留的边界问题。新中国外交上的这些做法A.推动了亚非各国的反帝反殖斗争B.成为新中国顺利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C.体现出“一边倒”的外交战略方针D.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和浓厚的意识形态特点17.1945年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在给同事的私人信函中指出:“因此,在大西洋海洋国家和心怀戒备的欧亚大陆国家的利益之间,一场根本性冲突正在欧洲展开。欧洲需要维持活跃而独立的政治生活,而苏联总是追求向西扩张,而且根据它自己的安全观,恐怕要一直扩张到大西洋。”乔治·凯南意在说明A.美苏冷战对抗已经开始,美国需早作准备B.两大阵营根本利益不同,两极格局已形成C.追求扩张是苏联的本性,美国需面对现实D.美国政府认为苏联已成其实现霸权的障碍18.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其回忆录《唐宁街的岁月》中写道:“我早就听说邓小平是实事求是的人,跟他一打交道,我还发现他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他的态度很坚决。他说,香港主权根本不在讨论之列,稍后中国会正式公布收回香港的决定。这一点出乎我的意料。”邓小平坚持“主权问题不能讨论”的实质是坚持A.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B.“一国两制”方针不能动摇C.谈判是解决香港问题的惟一途径D.武力收回香港是解决香港问题的最佳选择19.人们往往以历史阶段特征或呈现的显著现象来划分历史时期。以下曾被一些学者誉为“武士与思想家的时代”的是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20.公元2世纪的雄辩家阿里斯泰德热情地赞美罗马:“无论海洋还是陆地上任何的间隔距离都不能将一个人排斥于公民身份之外。”他赞扬的是罗马的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21.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封少弟康叔于殷故地卫。鉴于“酒之失,妇人是用,故纣之乱自此始”,周公要求康叔“刚制于酒”,有敢“群饮”者杀之,“惟殷之迪诸臣惟工,乃湎于酒,勿庸杀之,姑惟敦之。这反映出当时A.儒法两家学说相融合 B.粮食产量低不应酿酒C.稳定政局为首要任务 D.重视私营手工业发展22.汉武帝时代是古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时期。下列项中属于汉武帝推行的措施有①颁“挟书律”②置刺史③建“中朝”④设司隶校尉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3.明代中后期,来自海外的事物在中国社会逐渐增多。除了由耶稣会士传入的天主教以及西方科学知识以外,白银、玉米、火器等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难以或缺的外来物质。自鸣钟、眼镜、望远镜之类也已经出现在晚明时代社会生活中。这些现象反映了A.明代中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征B.中国对外接触的内驱动力增强C.民间对外合法往来空间的扩大D.文化优越这一传统心态的改变24.在古罗马,凡是根据公民法得不到保护的所有权,可请求裁判官予以保护。依此取得事实所有权的人可享受所有权人的一切权利。这一规定A.削夺了贵族的特权 B.赋予裁判官立法权C.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D.给予外邦人公民权25.628年,唐代政府在各地设置义仓,规定义仓粮食有灾则用于赈民,无灾则借贷民户作种子。白此以后,州、县普遍设置义仓,专用于备荒,不许杂用。这表明当时A.用立法手段救助弱势群体 B.重农恤民思想得到实践C.关注民生的力度大大增强 D.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26.“自严氏书出,而物竞天择之理,厘然当于人心,而中国民气为之一变。”在当时看来,中国民气所呈现的新气象是A.力师西法,采西学,制洋器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借法”自强,兴办洋务C.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D.创立革命团体,发行革命书刊,批判清政府专制,鼓吹革命27.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认为当时的一位思想家“把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归结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从而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马克思还认为他的理论的真正价值在于奠定了一个新的哲学地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这位思想家是A.圣西门 B.亚当·斯密 C.黑格尔 D.费尔巴哈28.如图所示为某一年全球跨国投资的分布。据此推测,该年份最有可能是A.1770年 B.1914年C.1929年 D.1947年29.2004年12月,中国联想集团以16亿美元收购了美国IBM公司的个人电脑业务。2008年9月,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着手收购中国品牌饮料汇源果汁。在全球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这些现象的出现不能说明A.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B.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C.并购是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之一D.现代企业通过并购扩张市场30.15世纪的意大利,很多城市的宗教活动都有政府介入或主持,政府还承担了原本由教会负责的引导和整肃公共道德的职责,帕奇家族、美第奇家族等望族还修建了自己的私属教堂。这些现象反映出A.意大利是欧洲的宗教中心 B.宗教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C.文艺复兴瓦解了教会势力 D.意大利地区宗教改革的兴起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50年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明:美国对或中国其他领土从无掠夺的野心。美国现在无意在获取特别权利或建立军事基地。美国亦不拟使用武装部队干预其现在的局势。美国政府不采取任何足以把美国卷入中国内争中的措施,也不对在的中国军队提供军事援助或指导。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明:鉴于共产党军队占领,将直接威胁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因此命令第七舰队防止对的任何攻击,并且本人已请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对大陆的一切海空攻击。未来地位之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和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考虑。——编自《杜鲁门回忆录》(1)根据美国政府的两则声明,指出美国对台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美国对台政策调整的影响。32.人文主义在不同时代,有着永恒不变的内涵和不断发展的外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们认为,世界的本原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宇宙理性”,认为自然界的一切发展和变化都是有规律的,因此也是符合理性的,人类及其社会也是自然的产物,因此也是有规律的。……他们在社会人生方面宣扬克己修身、恬淡寡欲,认为人生真正的幸福就是服从命运的安排,顺应自然地生活,反对追求快乐,主张克制一切欲望,甚至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唯一的善就是德行材料二:《创世纪》局部——吴晓群《希腊思想与文化》材料三:紧随休谟之后,卢梭继续发起了对自然法及科学理性的攻击……在卢梭看来,人类理智教育和法律之下的文明社会,破坏了人在自然状态下那种自然同自由或精神的直接统一与和谐,使人的自然本性与精神和道德相分离。康德主张……个人作为自我意识的理性精神主体,他自在地拥有内在的主观自由领城,既只有根据自己的理性意志、主观认识来自主地判断和决定自己的行为及其责任,个人才是真正自由的。——罗朝慧著《自由与权利的必然性和现实性从黑格尔的政治哲学出发》(1)指出材料一的观点属于古希腊的哪一思想学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学派在哲学和社会人生方面的基本观点。(2)指出上图作品的作者及绘画地点,并简述作者通过这一作品所表达的时代精神。(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述卢梭与康德对于“理性”思想发展的理论贡献,并指出两人的贡献对于启蒙运动思想发展的意义。33.新式学堂材料一1895年前,新式学堂仅仅分布于沿海七省,仅仅存在于少数口岸城市。1898年扩展到云、贵、川等内陆省份。20世纪初,蒙、新、藏等边远地区也纷纷创办学堂,新式教育覆盖全国。1905年后,基本形成了大学、高等专门—都市省垣,中学、师范—府治,高小—县城,初小—乡镇这样的学校与行政梯次配备的体系。学堂种类也在不断增加,在原有的语言、工艺、军事学堂的基础上,师范、法政学堂大批开办,实业学堂在农、工、商下又分出许多专科,还有专为一些阶级、阶层开设的学堂(如贫民学堂)。新式学堂推动了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群体意识、群体观念渐趋一致,他们投身社会变革的各种活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二中国乡村也出现另一现象,改寺庙为学堂蔚然成风,引起民众不满,江苏东台发生“改佛寺为学堂,乡民不悦而起”;而一些“劣绅莠士,借兴学为名,侵吞公款,致教育之声日堕,教育之信用全失”,浙江景宁县沙溪学堂的创办“以盐竹两捐为经费,均用强手段抽取,每年并计不下千余金”,凡此种种……。不少人鄙视新学堂,“学校里唱歌、体操和剪纸、拌泥等手中劳作,都是鬼混”。且新式学堂“近城镇入之,僻远不与;有势力者入之,寒微不与”。人们喋喋不休:“自学堂设立以来,不但老师宿儒坐困家乡,仰屋而叹,即聪慧弟子,亦多弃儒就商。凡入学堂者,莫不染乖戾之习气,动辄言平等自由,父子之亲,师长之尊,均置不问”。当时,中国乡村毁坏新式学堂屡见不鲜。——两则材料均摘自《<晚清改革与社会变迁>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我国自汉代就奠定了古代教育的传统,直至清朝末期才逐渐改变。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是什么?依据材料一说说“逐渐改变”的表现是什么?(2)读材料二,分类提取有关乡村毁学原因的信息(3)基于以上两则材料,谈谈你对新式学堂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材料“讲官所职者大,君心正而天下治”反映了通过“经筵”制度正君心而治天下的儒家理想,故B正确;“君心正而天下治”并不是变革君主专制体制,故A错误;材料与夷狄观念无关,故C错误;当时儒学正统地位没有遭到破坏,“恢复”的说法错误,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君心正而天下治”,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2、C【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清代中期的商人资本规模动辄百万两甚至千万两,这主要和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商业规模扩大有关,C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社会商人地位一直很低,A选项排除。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并没有明显松弛的现象,B选项排除。明中叶后,白银开始在流通中占主导地位,但是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商业规模的扩大,D选项排除。3、D【解析】A不符合“惜乎清朝顺、康、雍、乾四朝,对于币制都很有热心整顿,始终没想得穿这一步,以致不但本位不立”,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金融理念的缺失,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与材料“倘使这时候,能悟到银两与银币不是一物;把银也鼓铸成一种货币,且单认银为货币,而把铜钱认为银币的辅助品;中国早就可进为银本位之国”不符合,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金融理念的缺失,以致阻碍中国近代化,D正确。4、C【解析】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进入经济滞胀阶段,为了摆脱经济发展的困境,西方国家纷纷放松对经济的干预,减少福利开支,大规模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因此被称为“从社会主义者向资本主义者的转变”,故选C;ABD选项均属于对经济的干预加强,不符合当时的史实,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79—1982年”“从社会主义者向资本主义者的转变”,联系所学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史实分析解答。5、B【解析】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标志着纳粹党统治的开始,但由于当时政府和议会中力量对比的现状,希特勒还不能立即实现其独裁统治。《授权法》是纳粹德国历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法令,是希特勒上台执政后获得独裁权力的标志,故排除A,B符合题意;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使《凡尔赛和约》失去约束力,故C不符合题意;魏玛宪法是1919年到1933年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民主宪法,《授权法》的实施意味着魏玛宪法的废止,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一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是由于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希布刺杀了奥匈帝国的费迪南大公夫妇所引发的,所以“两个小孩”寓指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故选D;德国和法国、意大利和法国是在萨拉热窝事件后参战的,应该属于题中的“一群大人”,排除AB;萨拉热窝事件是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的冲突,不是奥地利和塞尔维亚,排除C。7、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从武汉循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故有“九省通衢”之称,中俄“万里茶道”以汉口为起点正体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故D项正确;中俄贸易与湖广的粮食大省地位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中俄茶贸易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无关,排除B项;明清时期著名的地域性商帮为“徽商”与“晋商”,排除C项。故选D。8、A【解析】

据材料“反全球化的国家主要是债务缠身的第三世界国家以及根本就参加不了全球化的最不发达国家”并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A正确;反全球化运动是反全球化过程中的不利因素,而不是反经济全球发展,B说法错误;从长远看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C错误;据材料可知,因为最不发达国家根本就参加不了全球化,因此也就谈不到威胁着国家的经济主权问题,D错误。【点睛】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9、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答案是A。因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都是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的核心主张。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运动•普罗泰格拉10、A【解析】

材料中的“变事”为学习西方器物,变法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材料表明,“它”“专事练兵购械”、“只变事不变法”,这与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器物而不学习西方制度和思想的做法相符合,故“它”指的是洋务运动,故A项符合题意;维新变法运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不变法不符,故B项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与题意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是宣传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与器物无关,故D项不符合题意。11、B【解析】

伯里克利通过演讲引导公民大会通过自己的政策建议,并因此连续32年当选将军,其中14年连选连任首席将军等说明了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政治,公民民主与精英政治相结合的特点,B项正确;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A项错误;伯里克利通过选举掌握国家政权,通过演讲引导公民大会通过自己的政策建议,不能说明雅典政治运行机制失灵,更不能说明雅典民主政治是政治家争权夺利的工具,CD两项错误。12、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柏林墙是冷战的象征,“反法西斯”反映的是抵制西方的渗透,B正确。13、A【解析】

浪漫主义的特点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表达内心的感受。材料“要用自己的希望来描摹世界,要用奇妙的创作来展示强烈欲望的自我”符合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A正确;追求幻灭反叛是现代主义文学特点,排除B;遵循写实原则是现实主义文学特点,排除C;浪漫主义文学主张感性认识,不是突出理性思维,排除D。故选A。14、D【解析】

材料“当事人轮流陈述并做简短答辩后,陪审员无须仔细考虑和讨论便可投票裁决”,说明具体司法裁决由雅典公民决定,即司法程序体现主权在民思想,故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司法程序注重形式,故A不符合题意;在雅典公民内部才遵循平等原则,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无关血缘政治与法律实践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15、A【解析】

由材料可知朱熹对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等都有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说明他践行了“格物致知”的理念,深刻的探究了万物,得到了其中的“理”,故A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儒家思想渊源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科技发展为儒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故C错误;材料是朱熹对古代科技进行研究并提出见解,不是促进科技发展,故D错误。16、B【解析】

材料信息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本着“安定四邻,争取国际形势的和缓”的目的,依据历史和照顾现状,较快地与周边国家解决了遗留的边界问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为国内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经济建设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故B项正确;材料不是以反帝反殖为目的,排除A项;“一边倒”针对的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强烈的革命性和浓厚的意识形态,故D项错误。17、C【解析】

凯南的言论认为苏联和欧洲的冲突在所难免,而且凸显了苏联的扩张性,意在提醒美国面对现实,选项C正确;材料并未提出美苏两国冷战开始,排除A;1955年两大阵营最终形成,排除B;凯南并不能代表美国政府的主张,排除D。18、A【解析】

中英就香港问题的谈判中,邓小平坚持“主权问题不能讨论”的实质是坚持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A项正确;一国两制方针、谈判的方法均不是收回香港过程中“主权问题”的实质,BC两项错误;武力收回香港不是解决香港问题的最佳选择,D项错误。19、D【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先秦阶段知识的整体把握和认识,春秋时期,分封制崩溃,出现春秋五霸的争霸战争,同时,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中,在思想上出现了诸如儒家,道家,墨家等“百家争鸣”的现象,即“武士与思想家的时代”,所以,答案为东周20、C【解析】试题分析: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公民法逐渐演变为万民法,从题干时间2世纪可知C项正确。《十二铜表法》制定于公元前5世纪中期,公民法主要是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自然法是一种法律思想,与题干无关,排除ABD三项。故答案选C。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万民法21、C【解析】

周公认为酒色是导致商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求康叔不得沉湎于饮酒,其主要目的在于稳定政局,巩固统治,故选C;周公要求康叔不沉湎酒色并未体现儒法学说的融合,排除A;B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22、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③④均汉武帝推行的措施,故选D;“挟书律”是秦始皇在进行焚书时实行的一项法令,排除①,故排除AC;B项不全面,排除。【点睛】本题考查汉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关键词是:汉武帝推行的措施。23、A【解析】

由材料“来自海外的事物在中国社会逐渐增多”“白银、玉米、火器等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难以或缺的外来物质。此外,自鸣钟、眼镜、望远镜之类也已经出现在晚明时代中国社会生活中”可知,题干是明朝随着经济发展,许多外来事物逐渐内化成为社会体系要素,没有理由完全拒绝外来事物,可见明代社会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征,故选A;明代时期,我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对外接触的内驱动力不足,排除B;明代我国实行海禁政策,民间对外合法往来空间收缩,排除C;明清时期,统治者的心态主要还是天朝上国的传统心态,排除D。24、C【解析】

罗马用公民法和裁判官裁决来保护私有财产和所有人的权利,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保护私有财产和所有权人的一切权利,与削夺“贵族的特权”不符,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赋予裁判官立法权,也没有给予外邦人公民权,BD两项错误。25、B【解析】

根据材料“义仓粮食有灾则用于赈民,无灾则借贷民户作种子”“专用于备荒”可知,唐代重农恤民思想得到实践,故选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行政手段,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纵向对比,体现不出关注民生力度增强的问题,故C项错误;社会保障体系是指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的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材料体现的是社会保障的一个方面,但不能体现是完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故D项错误。故选B。26、C【解析】

根据题干“自严氏书出,而物竞天择之理”可知,题干中涉及思想家严复将西方进化论引进中国。根据所学可知,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主要方式有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等,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故答案为C项。AB项,题干反映的是严复的维新思想产生的影响,“力师西法,采西学,制洋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都是洋务运动的思想,排除;D项,“创立革命团体,发行革命书刊,批判清政府专制,鼓吹革命”表达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排除。27、D【解析】

费尔巴哈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肯定自然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对宗教神学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因此D正确;圣西门思想反映了早期工人阶级对资本主义的抗议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是人类文化中的宝贵遗产,A排除;亚当·斯密提出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B排除;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排除。故选D。28、B【解析】

从图中可知,英国的跨国投资所占比重最多,主要是因为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故B正确;1765年工业革命开始,不能说明英国的跨国投资所占比重最多,排除A;1929、1947年美国经济实力最强,英国的跨国投资所占比重不可能最多,排除CD。29、A【解析】

材料中说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收购与市场扩张等问题,并不能说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故A符合题意;材料中中美两国的公司互相收购,体现出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现代企业通过并购扩张市场以及并购是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之一,B、C和D均是正确表述,排除。故选A。30、B【解析】

材料提到意大利的部分宗教活动不再受到教会的控制,而是由政府和私人主导,这体现出教会神权的影响在减弱,宗教活动中的人文主义倾向明显。B正确;意大利是欧洲的宗教中心与材料无关,A错误;文艺复兴宣传了人文主义,但没有瓦解教会势力,C错误;宗教改革运动开始于16世纪,时间不符,D错误。故选B。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变化:由保持中立、不介入事务到插手事务、炮制“地位未定论”。原因:朝鲜战争爆发,东亚形势发生变化;意识形态矛盾的日益尖锐;美国在亚洲遏制中国的需要。(2)影响:扩大了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使问题更加复杂;改变了东亚的政治形势。【解析】

(1)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无掠夺的野心”“无意在”“美国亦不拟使用武装部队干预其现在的局势”可得出保持中立、不介入事务,根据材料“命令第七舰队防止对的任何攻击”和“未来地位之决定”可得出插手事务、炮制“地位未定论”。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涉及的时间1950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6月,朝鲜人民军越国三八线进攻韩国,朝鲜战争爆发,接着以美国为主的“联合国军”入侵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使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可得出朝鲜战争爆发,东亚形势发生变化;意识形态矛盾的日益尖锐;美国在亚洲遏制中国的需要。(2)根据材料涉及的时间1950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投降后,美国苏联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南北,后来又分别成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入朝作战,战后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据此得出扩大了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和改变了东亚的政治形势;根据材料“美国对或中国其他领土从无掠夺的野心”和“命令第七舰队防止对的任何攻击”得出使问题更加复杂。【点睛】本题考查美国对台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与影响,需结合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和朝鲜战争来解答,本题以美国对政策的调整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2、(1)斯多亚学派。哲学: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世界和人从逻各斯中产生,且携带理性。社会人生: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人生而平等。(2)米开朗琪罗、西斯廷小教堂。在《创世纪》中,作者创作了一系列理想中的英雄。他们强健的体魄和突起的筋肉向世人表明,这是一个人类能够创造世界的时代。(3)贡献:卢梭认为理性有它的用处,但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和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常。康德提出了思想自由的观念,强调“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意义:卢梭的思想震动了整个欧洲思想界,形成了一种浪漫主义思潮,丰富了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康德对理性做了哲学的探讨,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道出了启蒙的真谛。【解析】

(1)根据“世界的本原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宇宙理性’”可知是斯多亚学派。哲学:根据“认为自然界的一切发展和变化都是有规律的,因此也是符合理性的”得出逻各斯(规律)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理性;根据“人类及其社会也是自然的产物,因此也是有规律的”得出世界和人从逻各斯(规律)中产生,且携带理性。社会人生:根据“认为人生真正的幸福就是服从命运的安排,顺应自然地生活”得出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根据所学可知,斯多亚学派主张人生而平等。(2)结合所学可知,《创世纪》是米开朗琪罗在西斯廷小教堂的作品。根据图片和所学可知,在《创世纪》中,作者通过强健的体魄和突起的筋肉表明人类能够创造世界,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3)贡献:根据“在卢梭看来,人类理智教育和法律之下的文明社会,破坏了人在自然状态下那种自然同自由或精神的直接统一与和谐,使人的自然本性与精神和道德相分离”概括得出。根据“个人作为自我意识的理性精神主体,他自在地拥有内在的主观自由领城”概括得出。意义:联系所学可知,卢梭的思想形成了一种浪漫主义思潮,丰富了人文主义的内涵;康德对理性的哲学探讨,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33、(1)传统: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并主要以选拔官员为目的“逐渐改变”表现:采用新学制适应人的基本认知发展规律,选择教学内容以培养近代化的人才为目的,学校类型方面设置专科学校,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关注贫弱者的教育(2)信息:晚晴政治腐败导致乡村毁学:借办新式学堂搜刮民财;地方政府举措不当:占佛寺为学堂,冲击民众的传统信仰。新式学堂有沦为有权有势人场所的倾向;民众思想的保守:对新学新知的不理解;对新式学堂学生趋新言行的排斥,等等。(3)本小题采用以下四个方面来评分,分别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最后合成总分。①观点:ⅰ是否基于材料;ⅱ提炼材料;ⅲ是否新颖深刻(鼓励多元观点)②史实:ⅰ是否基于材料;ⅱ使用核心史实还是使用边缘史实;ⅲ是否完整使用核心史料③论述:ⅰ逻辑性(清晰、完整);ⅱ是否史论一致④组织:ⅰ连贯性(非列举);ⅱ科学性(准确使用学科术语)基本思路:晚清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趋势的不断加深,甲午战争又意味“学器”的失败,民族危机使国人对中西政治、社会等各方面进行对比,逐步明确西方国家强盛的根源在于政治制度的先进。为此,要开启民智,融汇中西,开设新式学校是必要的途径(交代背景)。新式学堂在地域分布上日渐广泛,采用新学制适应人的基本认知发展规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培养近代化的人才为目的,在学校类型方面设置专科学校。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关注贫弱者的教育(分析材料)。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传统士人阶层嬗变为近代知识分子群体,进而,群体意识、群体观念——民族观念和民族意识觉醒,如:康梁的变法图强、严复的物竞天择、孙中山的共和革命等,并随着近代新式学堂的发展而得以广泛传播,国民素质提高的同时,也推动中国社会各方各面逐步现代化(依据材料联系所学)。中国社会素有重教兴学的传统,为何出现乡民毁学的现象?(承转)晚清国库空虚、民穷财尽,借办新式学堂搜刮民财;传统信仰与新学新知的矛盾;传统儒学伦理与新式学堂的趋新言行的冲突;新式学堂也有沦为有权有势人的场所,与旧式科举的普及性相对,民众更加排斥新学堂。(新式学堂学习近代声光化电、近代制造技术、近代法理规则、近代商业法则,这些都属于城市,与当时中国农村相聚甚远,读书人从农村出发大半不再回到农村,中国传统社会农民与士人的关系渐渐疏离,如能写到以上这点更好)(分析材料)这其中,乡民反对苛捐杂税、反对对佛堂的侵占也具有一定的正义性,从侧面推动了反清政革命势力的发展。抽象提升:新式学堂产生新群体以新及群体意识的同时,部分民众传统文化归属感却破灭。这反映清末世纪之交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传统与新学并峙、保守与开拓并存、农耕传统与工业文明较量、乡村与城市差距显著。但现代化的步伐在不断前进。范文:新式学堂的出现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体现,也是中国在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重的背景下,社会发生变革的具体表现。中国自古代以来选官制度不断变革,世袭制到察举制,再诞生了科举制,中国传统教育也相应发展,科举制也着实促进了学习风潮。但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中国传统教育在近代社会看来依然落后不堪,不论制度怎么变革,学习的目的却只有一个,便是做官,从而以前的学生只研读儒家经典著作,参加科举,然后高中;传统学堂也只进行经学教育,培养经学人才。至清朝,这种风气恶化,出现八股文,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束缚学士思想。学校不可避免的成为了科举考试的附庸。尤其在近代中国遭遇危急之际,封建旧的学校教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培养不出具有真才实学的人,致使中国被动挨打。晚清的教育制度衰败不堪,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有识之士便已经意识到此。尤其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的展开使得清政府需要新式洋务人才,洋务派采取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便是第一所新式学堂。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彻底暴露了清王朝的腐朽落后,使近代教育的发展也进入新的阶段,开始普遍教育。从材料一来看,学堂数量的不断增加及范围的不断扩大,可以看出中国对兴办近代教育的决心。新式学堂大大有别于传统学堂,不再只教授儒家经典,更看重人才的多方面培养。学堂种类由语言、工艺、军事到师范、法政,再到农、工、商下又分出专科,种类越来越多。新式学堂的科目种类的增多对人才的培养与创新意识的提高有着极大影响,新式教育“学以致用”的思想深入人心同时。同时学堂形成与行政梯次配备的体系,并致力于普及大众,推动社会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意识与观念的一致,例如新式学堂的勃兴,为日后革命的进行了人才的储备,从而推动中国变革,社会的进步。但中国封建体制尚存,封建思想未消失,人们对于改寺庙为学堂及学堂里教授的与以往不同的技艺专业都有着或多或少的鄙夷或不解的情绪。更是对自由平等思想的浑然不知甚至于不赞同,固守封建旧思想,三纲五常,这便是中国依旧无法彻底变革的原因之一。而新式学堂自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乡绅利用其作为谋财的工具,知识新式学堂的信用丧失。并且依照贫富等级来收取学生,使得人才流失,人才培养的不健全。材料二的种种事件,都说明了新式学堂的作用与期望存在明显偏差。也无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