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监测工作计划实施第一篇监测工作计划实施第一篇20xx年,我站质量管理工作将严格按照《实验室认可准则》(CNAS-CL01、CL010、CL009)、《实验室资质认定准则》和《20xx年江苏省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要点》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扎实开展各项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活动,强化日常监督,努力实现质量管理的全领域、全过程覆盖;从加强人员培训、期间核查、量值溯源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提高工作质量,确保监测数据和报告的准确、可靠,为“三个说得清”提供更好技术支撑。
一、加强业务培训,努力提高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业务技能
一是针对我站实验室内务管理存在问题,制定“实验室内务管理程序”;二是为加强仪器管理和期间核查,修订“设备管理程序”等;三是对原子吸收、原子荧光等分析原始记录进行EXCELL格式的修订,提高数据报送效率,制定空气采样器流量检准作业指导书和记录;四是修订受控文件目录,及时补充新实施的标准规范;五是对其它质量和技术记录进行适时修订和补充,保证信息记录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加强对记录的使用和归档的管理,特别要加强受控质量记录格式的完善和使用。
三、进一步加强自动监测质量控制工作
依据《XX省水质自动监测站管理办法(试行)》(XXX号)和《XX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质量保证实施细则》(XXX号)和即将出台的《全国重点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技术规定》、《全国重点城市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定》等文件,加强对本市水质自动站和大气自动站的检查,积极参加省中心组织的标样考核。
1、参加全省空气自动站标气考核,考核项目为:SO2、NO;
2、参加全省水质自动站标样考核,考核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氨氮。
监测工作计划实施第二篇一、目标
(二)制定死因信息监测方案设立监测点培训专业技术人员。
(四)按照工作规范结合绩效考核进行督导检查。
二、指标措施
(一)机构队伍建设成立领导小组建立专业技术队伍。
(二)死因监测按照省厅统一方案设立市及以上医疗机构为监测点开展培训启动监测工作。
(三)开通死因信息监测报告系统。及时、准确报告死亡信息并做好系统的维护工作。
(四)做好死因信息的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并按档案管理要求进行保存。
(五)健康教育,利用有关慢性病的宣传日,如爱牙日、高血压防治日、精神卫生月、糖尿病防治日等编印宣传资料并以各种有效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死因监测的重要性。启发群众积极参加的必要性。从而达到引起政府重视,职能部门参与,群众积极配合的目的。
三、检查评估
监测工作计划实施第三篇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我现就监测站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给大家:
一、政府目标完成情况
1、地表水环境质量
今年以来,监测站将贾鲁河出境断面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周加密监测两次,并和开封站、郑州站做同步比对监测,出具监测数据1500余个(组);监测数据表明:化学需氧量、氨氮均值符合省定目标,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氟化物、六价铬、挥发酚、石油类、硫化物、五日生化需氧量等11项均值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xx)中Ⅴ类水质要求。因无能力对铜、锌、硒、砷、汞、镉、铅、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粪大肠菌群等10项监测,委托郑州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结果表明,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xx)中Ⅴ类水质要求。
为查清境内贾鲁河入河口及污染状况,上半年监测站共对贾鲁河徒步摸排三次,共采集水样240个,出具监测数据1600余个(组);特别是5月14日以来,郑州市环境保护局加强对贾鲁河综合整治力度,市局有关领导亲自带队对贾鲁河沿岸进行徒步排查,对主要入河口进行连续采样监测,为便于及时掌握入境断面水质和出境断面水质的差别,分别把渡槽、小雍庄桥、后潘庄桥、青年沟、提灌站、溢流口设为监控断面,每周监测一次,共出具监测数据850余个(组)。为保证贾鲁河出境断面水质达标排放,中牟县政府加大投资力度,继续对贾鲁河进行生态补水,有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通过杨桥干渠、赵口干渠、三刘寨干渠三个干渠的引黄调水,保障了生态补水量,监测站每天对赵口干渠和三刘寨干渠的引黄源头和尽头流量进行监测,保证了每天30m3/s的流量注入贾鲁河,确保贾鲁河出境断面达到省定目标。截止目前共监测30周,其中陈桥断面COD浓度均值为,氨氮均值。
2、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标率100%)中牟县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每月5日前采样委托郑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分析,监测报告显示:我县辖区内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3、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为提高中牟县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中牟县环保局加强对城区环境空气综合整治力度,分别对汽车尾气治理、油烟治理、建筑扬尘治理作为主要的治理项目,对汽车尾气实行“来车必检”严格控制黄绿标的发放;对油烟治理要求餐饮业和企业餐厅使用油烟净化装置;对建筑扬尘治理要求建筑工地规范操作,封闭施工现场,减少扬尘污染。通过对污染源的综合治理,大大提高了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截止目前,由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监测结果显示,共监测有效天数205天,达到一、二级标准的天数为174天,达标率为85%。
二、常规监测工作完成情况
1、重点污染源监测
对辖区内重点污染源每月采样监测不少于一次,共出具监测数据680个(组),发现有异常情况的及时上报有关领导。
2、辖区内河流监测情况
对辖区内小清河、运粮河、七里河等河流每季度采样监测一次,出具监测数据176个(组);
3、质量管理工作
今年年初,监测站下发了《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对委托监测和验收监测质量控制进一步加强,严格执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对每批样品实行加标回收、平行双样、密码编样、空白实验等质控措施。对安装在线监控的企业,每季度比对监测1次。
监测站技术人员积极参加郑州市环境环境保护局组织的技术大比武选拔赛,以优异的成绩入围三名技术人员,并按时参加郑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不定时调训,为迎接河南省技术大比武做好充分准备,争取在省级比赛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4、信息上报工作
上半年,对郑州市信息技术科上报常规监测数据240余个;水环境质量月报6期;空气质量日报30期,日均值数据20xx余个,工作动态信息8条;向本局宣教科发送信息18条。
三、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工作
上半年分别对新建项目验收监测、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委托监测及重点企业的年检监测;共收取监测费用28万元。
四、成立环境监测环境统计机构
按照郑州市环境保护局要求,20xx年4月27日成立了中牟县环境监测环境统计室,协助总量办负责全县环境监测统计工作的技术管理、技术指导以及数据的收集和审核。
五、存在问题
1、监测项目的开展还达不到三级站的要求,仍有重金属和有机物无能力监测,缺乏相应的仪器和技术。
2、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业务能力亟待提高。
六、下步工作打算
(一)目标任务
按照年初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强对贾鲁河生态补水监督监测,确保贾鲁河生态足量调水;继续做好地表水贾鲁河、辖区内河流的常规监测、重点源的监督监测;认真做好对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委托监测以及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自动监测;并按要求及时上报监测数据。
(二)加强学习、提高监测队伍素质
1、完成今年的持证上岗考试,确保持证上岗考试顺利通过,持证率达95以上。
2、积极参加河南省监测中心站举办的“监测技术大比武”选拔赛,走出家门,推荐自己,展示自己,赛出成绩,赛出水平,为中牟环保人争光添彩。
(三)做好企业验收、年检工作,加大征费力度在完成常规监测、企业验收监测、信访监测等工作之余,主动上门服务企业,继续做好重点污染源年检监测、秋冬季锅炉烟尘年检监测工作,对于不达标的企业及时上报有关领导和管理部门,杜绝污染状况的发生,力争做好环境管理的“耳目”和“哨兵”。
监测工作计划实施第四篇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给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就医条件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根据《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并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制定20XX年院感监测工作计划。
一、监测内容与项目
(一)医院感染监测管理
1、医院感染病例发现、登记报告的监控管理。
2、加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培训和督查执行。
3、病历监测
(1)开展前瞻性监测
定期下病区对重点病人整个治疗过程的'随访,密切观察院内感染发生情况。
(2)回顾性调查
每月最后一周与下个月的第1周,到病案室逐份查阅出院病历,防止漏报。出院病历调查率≥10%。
(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使用中消毒液(产房、产科治疗室、妇产科门诊人流室、五官科、口腔科、外科换药室等);监测项目:污染菌量及有效浓度。
2、灭菌物品:无菌试验。
3、灭菌器:生物监测。
4、紫外线灯:紫外线辐射强度。
5、医疗器械:胃镜监测项目:无菌试验。
(三)环境卫生学监测
1、空气监测(手术室、产房、产科治疗室、妇产科门诊人流室、二门诊注射室、五官科、口腔科、外科换药室、内科治疗室、急诊抢
救室、换药室、胃镜室、门诊注射室、配药室等。监测项目:细菌菌落总数。
2、物体表面(手术室、供应室工作台、产科产床、妇产科治疗室工作台、门诊人流室工作台、二门诊注射室工作台、五官科工作台、口腔科工作台、外科换药室工作台、内科治疗室工作台、急诊抢救床、换药室工作台、门诊注射室工作台、配药室工作台等。监测项目:细菌菌落总数及致病菌(沙门氏菌)。
3、医护人员手微生物污染监测
(四)细菌耐药性监测与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目标性监测
1、常规药敏监测。
2、耐药流行病学分析。
3、对留置导尿管4天以上的患者进行泌尿道感染目标性监测。
二、监测频次和时间
1、对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报告工作监督检查每周两次;检查监测时间:星期二和星期五。
2、医院重点科室、部门(供应室、层流手术室、产房、门诊人流室等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一次。
3、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有效浓度监测每周一次(星期五)和不定时监测。
4、紫外线灯的辐射强度监测每半年一次。
5、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季度一次。
6、环境卫生学监测每季度一次。
监测工作计划实施第五篇肿瘤登记报告是了解人群发病、患病、诊断、生存与死亡,分析人群肿瘤地域及时间分布,为肿瘤防治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的常规性检测工作。为更好的做好我镇肿瘤报告工作,特制定工作计划。
一、基本工作及要求
1、收集本辖区内肿瘤新发、确诊及死亡病例、填报相关报告卡。
2、做好肿瘤登记册的保存和数据的备份管理。
3、定期与公安、计生、民政、新农合等管理部门的出生、死亡及人口资料核对,发现漏报和错报及时组织进行入户调查,并按照程序进行补报和订正。
4、协助疾控中心完成肿瘤发病漏报调查,及时完成肿瘤病人随访工作。
二、填报要求
1、在门诊、病房或通过健康体检、疾病普查等方式发现的,经临床CT/URI、B超/彩超等检查确诊的当年新发病例,均应填写居民肿瘤登记报告卡。
2、对肿瘤复发和转移病例,若原发漏报应予补报,并需注明原发部位及首次诊断日期。
3、若同一患者先后出现两次原发癌,须分别填报。
4、每个肿瘤病例来本单位就诊时,不论已由外单位确诊或在诊治期间由本单位做出确诊,均需填报。
5、报告卡、登记册的填写应字迹清楚、内容完整、信息真实、无缺项和漏项。
三、加强督导和培训
每年镇卫生院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全镇新发肿瘤报告的培训工作,加强肿瘤报告人员的工作能力。认真督导各服务站的报告质量,每半年一次,并纳入对各村卫生室的年度考核。
四、目标
1、对新发肿瘤及时报告及时率大于98%,无漏报及错报。
2、认真填写肿瘤卡片,卡片完整率大于98%。
监测工作计划实施第六篇一、工作目标
1、着手创建我镇慢性病示范镇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各部门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及优势互补,共同推进我县慢性病防控工作开展,全面提升我县慢性病防控能力和水平,认真做好示范镇创建的前期筹备工作。
2、加强国家政策宣传,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项目服务慢性病管理工作,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为依据和标准,规范服务流程,认真做好慢性病相关的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项目服务的工作落实,真正让群众享有国家卫生服务惠民政策。
3、以居民健康档案建档为支撑,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加大老年人健康管理、高危人群筛查工作,加强慢性病监测工作,积极开展全人群死因监测、肿瘤登记及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认真做好慢性病综合防控各项工作。
4、全面开展人群合理膳食指导工作,认真做好慢性病系列日宣传工作,广泛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胳)行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二、工作任务
1、以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为基础,慢性病健康教育为重点,探索疾控机构指导基层公共卫生开展慢性病防控的方法与模式。建立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健康管理及高危人群筛查的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如期完成。
2、全面开展肿瘤随访登记工作。各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为100%,肿瘤发病率≥160/10万,死亡率≥100/10万。恶性肿瘤死亡发病比在之间,病理诊断率>66%,仅有医学死亡证明书比例
3、广泛开展“三减三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以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为重点,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为手段,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活动为切入点,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健康生活指导工作,提升全民健康素质。
四、强化业务督导落实整改措施
为了保证慢性病防控工作各项任务如期完成,卫生院协助卫生行政部门,不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督导检查,每季度至少对各村卫生室进行一次督导、检查。各乡镇卫生院同时也要对各村卫生室进行督导、检查、考核,及时通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工作进度,对慢性病管理工作进度缓慢、工作管理不规范,以及死因、肿瘤、心脑调查报告中迟报、漏报情况予以通报批评,发现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慢性病防控工作。
监测工作计划实施第七篇为及时发现输入性脊灰野病毒,脊灰疫苗衍生病毒(以下简称VDPV)及其循环采取措施防止病毒传播,保持无脊灰状态,并将此项工作作为评价免疫工作质量的一个考核指标,特制定本计划。
一监测目的
1、及时发现输入性脊灰野病毒,脊灰疫苗衍生病毒(以下简称VDPV)及其循环采取措施防止病毒传播,保持无脊灰状态。
2、评价免疫工作质量,发现薄弱环节。
二监测病例定义及分类
AFP病例: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AFP病例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种类,而是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征候群。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
(1)脊髓灰质炎;
(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
(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
(5)神经根炎;
(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
(7)单神经炎;
(8)神经丛炎;
(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
(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
(11)急性多发性肌炎;
(12)肉毒中毒;
(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
(14)短暂性肢体麻痹。
高危AFP病例
年龄小于5岁、接种OPV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临床怀疑为脊髓灰质炎的AFP病例。
病毒学分类标准
AFP病例分类基本参照WHO推荐的病毒学分类标准。对脊灰疫苗病毒阳性的AFP病例,要求省级专家诊断小组综合国家脊灰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流行病学和临床等资料进行诊断,对符合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病例进行单独分类。
脊灰确诊病例:凡脊灰野病毒检测阳性的AFP病例为脊灰确诊病例。
脊灰排除病例: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凡是采集到合格粪便标本,脊灰野病毒和疫苗病毒检测都阴性的AFP病例;
(2)脊灰疫苗病毒检测阳性的AFP病例,经省级专家诊断小组审查,排除脊灰诊断的病例;
(3)采集到不合格粪便标本,脊灰疫苗病毒检测阴性/或无粪便标本,无论60天随访时有无残留麻痹/或死亡、失访,经省级专家诊断小组审查,排除脊灰诊断的病例。
脊灰临床符合病例:无标本或无合格标本,脊灰野病毒和疫苗病毒检测阴性,无论60天随访时有无残留麻痹/或死亡、失访,经省级专家诊断小组审查,不能排除脊灰诊断的病例。
三监测内容
病例报告
(1)各村卫生室和乡卫生机构人员发现AFP病例后,在6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到县疾控中心和县卫生局。
(2)报告内容包括:发病地点、家长姓名、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麻痹日期、临床初步诊断等。
(3)乡卫生机构应建立AFP病例专报记录本,登记接到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单位、报告内容、记录人等内容。
的主动监测
(1)乡卫生机构应每10天对辖区内AFP主动监测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鲁科五四新版九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2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粤教沪科版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苏人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上外版选择性必修1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仁爱科普版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沪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艺术面砖采购及安装服务合同4篇
- 抵押合同范本(2篇)
- 承包经营合同(2篇)
- GB/T 45107-2024表土剥离及其再利用技术要求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 商场电气设备维护劳务合同
- 《妊娠期恶心呕吐及妊娠剧吐管理指南(2024年)》解读
- 2023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行政执法)及答案解析
- 全国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英语七年级上册(人教2024年新编)《Unit 2 Were Family!》单元教学设计
- 2024智慧医疗数据字典标准值域代码
- 年产12万吨装配式智能钢结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独家揭秘】2024年企业微信年费全解析:9大行业收费标准一览
- 医疗器械经销商会议
- 《±11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变压器使用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