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1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2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3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4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木本乎根,人本乎祖。追寻我们民族的根,伏羲这个伟大的名字是无法回避的。虽然伏羲的事迹笼罩在神话和传说的迷雾之中,但理性思考,无论是神话,还是传说,都是上古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不乏人类历史童年的史影。没有了伏羲为源头的三皇五帝,也就没有了文字发明之前的历史。关于伏羲的记载,先秦时期即出现在《庄子》《管子》等诸子百家典籍之中。上溯渊源,甘肃省天水市所辖的武山、甘谷出土有人面鲵鱼纹彩陶瓶,甲骨文中即有两“虫”相并的字形,有学者认为这些是伏羲人首蛇身像的抽象化,都可证明伏羲的传说起源很早。秦汉以降,在人们的精神信仰层面,伏羲三皇之首、开天辟地第一帝的地位奠定。伏羲不仅代表个体,也代表群体,更代表一个时代。伏羲画八卦、结网罟、兴嫁娶、创乐器、定姓氏、制历法、理庖厨……一系列的发明创造犹如擎天明灯,照亮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伏羲创制的诸多说法,其实就是原始文明的集中反映,是一个上古时期的文化象征。这些说法使许多长久造福于人民的事功有了物主,以便让人民崇拜,以便引领人民更好地生活。因此伏羲也就成了文化的化身。伏羲文化的核心是附着于伏羲身上的创制即发明创造。现代意义上的伏羲文化内涵更加广泛,凡和伏羲事迹相关的事或物,诸如祠庙遗迹、民情风俗、逸闻传说、史籍记录等都属于伏羲文化范畴。秦汉大一统,伏羲及相应的文化通过三个层面传播:其一,典籍传承层面,经、史、子、集各类典籍代不绝书;其二,图像传承层面,伏羲人首蛇身像被广泛采用,频频出现在墓室雕刻、建筑物彩绘、工艺品加工等各种艺术形式中;其三,祭祀传承层面,从官方到民间都是设祠祭祀,绵延不绝。由此,形成了内容博大,绵延不绝的伏羲文化,而对伏羲的钦崇自然而然成了几千年来信仰民俗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伏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伏羲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选择和确立起来的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在他身上体现着一个民族血缘和民族文化观念的形成过程。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而伏羲独占儒家道统渊源谱系人物之鳌头。伏羲文化是中华大一统政体的重要精神支柱。伏羲在古史系统中圣王地位的奠定和中华大一统政体的形成是相一致的,或者可以说伏羲三皇之首地位的奠定是中华大一统政体的必然产物。伏羲传说同源一体对国家的统一有积极意义。秦汉而下,在京师都设有祭祀伏羲的祠宇。无论是汉族政权还是少数民族政权,无一例外都尊崇伏羲。(摘编自刘雁翔《伏羲文化的实质及其历史文化价值》)材料二:石岭下类型彩陶精品的代表是甘谷县石坪村和武山县傅家门村出土的两件“人面鲵鱼纹彩陶瓶”。图1甘谷县石坪村出土的人面鲵鱼纹彩陶瓶图2武山县傅家门村出土的人面鲵鱼纹彩陶瓶傅家门的人面鲵鱼纹彩陶瓶(图2),高18.5厘米,鲵鱼身子蜷曲,尾巴上翘,人面双眼圆睁,嘴巴宽阔,领下有须,腹部肥大,前两肢张开,纹饰为网络状,线条流畅,布图对称。鲵鱼,天水一带称娃娃鱼,具有人类的特点,先民视作神物。傅家门彩陶上的鲵鱼图像将鲵鱼人格化为人间的神灵,并将代表风、雨、雷、电的龙蛇,与代表人的智慧的人首相结合,反映了先民天人合一的认识观念。这件彩陶瓶和甘谷县石坪村出土的人面鲵鱼纹彩陶瓶(图1)纹饰,与《山海经·海内东经》、唐司马贞《补三皇本纪》等典籍记载的“龙身人首”的伏羲形象完全一样,学术界普遍认为人面鲵鱼是人格化的人首龙身或人面蛇身的伏羲形象。傅家门出土的人面鲵鱼纹彩陶瓶,以及大量变体鸟纹、涡形三角纹彩陶,见证了渭河流域以天水、甘谷为中心地区的伏羲文化在武山榜沙河流域的印迹,用浪漫主义的质朴的艺术想象图解了这一地区的先民由鱼、蛙崇拜,向蛇、龙、鸟、蜥蜴崇拜的转变,继而向代表风、雨、雷、电的龙蛇形象的伏羲崇拜的转变。这一转变根植于先民生存需求的期待。远古时期人类面临的最大灾难莫过于洪水。生活在这一地域的先民常常遭受洪水的威胁,面对暴雨侵袭时,认为是天破裂,天河的水洒落人间,于是创造了女娲补天的神话,寄托对神灵的向往崇拜。先民深受雷神的震撼,真诚地期望有一位真正顶天立地的英雄能够控扼暴雨雷电保护人类,祈求自然认知中雷神的庇佑,于是将代表风、雨、雷、电的龙蛇,与代表人意的“人面”相结合,创造了通晓人情的“人首”与通达天意的“龙身”相结合的伏羲艺术形象,拟喻伏羲为雷神之子,体现了先民超理性的理想主义热情和朴素稚嫩的天人合一的认知观念,这是人类和自然契合对应的情感自觉。天水文化学者钟晓燕在《石岭下类型及文化价值》考述说,“人格化的鲵鱼纹被认为是龙身而人头的伏羲氏的雏形,表现了中华民族始祖神的原始面貌”。武山地区石岭下文化出现的阶段,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年代大体一致。伏羲出现在这一节点,并非历史发展的偶然。他的诞生大大促进了文明的历史进程。傅家门出土的人面鲵鱼纹彩陶瓶以拟喻化伏羲形象向世人展示了生活在渭河支流的榜沙河流域、龙川河流域的先民,崇奉伏羲女娲等人类始祖。(摘编自漆子扬《武山石岭·彩陶文明·伏羲印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伏羲画八卦、结网罟等一系列行为实际上是上古时期众多发明创造的集中反映,并不是说伏羲一个人做出了如此多的发明创造。B.伏羲文化能够绵延不绝,在信仰民俗中最具有生命力,主要源于它能通过典籍传承、图像传承、祭祀传承三个层面进行广泛传播。C.伏羲崇拜以代表风、雨、雷、电的龙蛇为标志,充满艺术想象,是由鱼、蛙崇拜转化而来的,中间还经历了蛇、龙、鸟、蜥蜴崇拜的过程。D.材料一着眼整体,主要谈伏羲文化的起源、实质及价值;材料二则立足局部,以人面鲵鱼纹彩陶瓶来梳理伏羲文化的考古发现。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神话传说是上古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伏羲的事迹笼罩在神话传说的迷雾中,因此上古史也不可避免地笼罩在神话传说的迷雾中。B.伏羲文化的内涵从附着于伏羲身上的发明创造扩展为和伏羲相关的事或物,可见伏羲文化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内容在不断博大丰富。C.伏羲艺术形象是“人首”和“龙身”的结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上古的先民既有对生存需求的迫切期待,也有对神灵威力的崇拜向往。D.之所以说伏羲的出现并不是历史的偶然,主要是因为伏羲的诞生反映了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渡,大大促进了文明的历史进程。3.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材料二中所说的“先民超理性的理想主义热情和朴素稚嫩的天人合一的认知观念”的一项是()A.《诗经》:“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B.《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C.《庄子》:“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D.《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文中两幅图片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两幅人面鲵鱼纹彩陶瓶上图画,应是伏羲“人首蛇身”形象的真实写照。B.图2鲵鱼的头部线条较为粗壮,表明创作者有意突出表现象征智慧的头部。C.两幅图将代表风、雨、雷、电的龙蛇与人首结合,是把鲵鱼人格化为人间的神灵。D.两幅画中的鲵鱼形象,已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同,可证明伏羲传说起源之早。5.学校要举行“传承伏羲文化,争当时代好青年”主题论坛交流活动,邀请你进行发言。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就传承伏羲文化对青年人的重要意义拟写三条发言要点。甘肃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意”和“象”,最早见于《周易·系辞》“圣人立象以尽意”,此处的“立象”指设立八种卦象: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具有“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的超象表达意义。将“意”和“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和“象”合为一词而又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象的营构是艺术家们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步骤,是“眼中竹”至“胸中竹”的中间环节,即“意象”成为现实生活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在艺术欣赏中,“意象”也起着一个读者从作品中获得审美感受的桥梁作用,读者要运用自己的还原能力、再创造能力去复现、补充甚至丰富作品中的“意象”。“意象”作为一个极具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重要概念、范畴,它经历了由哲学概念向文艺理论和美学范畴演变的过程。以“意象”品评文学作品,更能准确地表述作家构思谋篇过程中的审美心理活动及其呈现在作品中的形态与情态,也更能准确地表述读者阅读鉴赏时所获得的审美快感。总之,“意象”是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一种在一瞬间呈现的理智与感情的复合体。“意象”如同是组件、基础、构架,不同的“意象”有机结合而组成文学作品,作品的意义和整体审美效应也由具体可感的“意象”生发而来。我国浩瀚的古典文学作品沉浸在“意象”的海洋之中,“意象”也成为评论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摘编自雷江红《浅析中国传统意象的起源与发展》)材料二:在艺术作品中,主体通过意象建构的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就是意境。意象及其背景的整合可以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如齐白石运用墨的黑和纸张的白两种视觉元素绘制出鱼虾在水中自由游走的境界。意境是审美主体在心中所生成的,尤其体现在艺术创造和欣赏中。意境是奠定在意象浑融的基础上的,是意象的境界。如果说意象尚可分为意与象进行研究的话,意境却断然不可简单分为意与境。将意境简单地分成意与境,或将意境简单理解成意与境的关系,显然都是不恰当的。意境不是意象及其背景本身,而是由意象及其背景所呈现的效果。意境是意象的结晶,是意象之境,而非抽象的意之境。主体在感悟意象时,由象生境,意在境中。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全诗通过蓝田辋川的辛夷坞景色,表达作者孤寂的情怀,以幽静的景致与落寞的心境相映照,通过读者的欣赏成就意境。意境基于意象而不滞于意象,由独立意象及其背景或由主导意象和诸多意象元素构成的意象群,呈现出一个作为整体的意境。这就是意境的整体性特征。无论是单个意象,还是意象群,都可以与背景构成整体,在效果上呈现出意境。(摘编自朱志荣《论意象和意境的关系》)材料三:“意境”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首先在于它含有生动的形象。意境中的形象集中了现实美中的精髓,也就是抓住了生活中那些能唤起人某种情感的特征。意境中的景物都要经过情感的过滤,是情中景。艺术家抓住了自然形象中那种富有诗意的特征来创造意境,所以意境能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意境之所以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还因为形象中寄托了艺术家的感情,形象成为艺术家情感的化身。意境中的形象来自自然,又能超脱自然,从属于表现情感。自然的特征和艺术家情感的特征是统一的,而且前者从属于后者。当自然景物被反映在艺术作品中时,它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是一种艺术语言,透过自然景物表现了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意境是一种创造,要求艺术家具备高超的艺术技巧。如果没有笔墨技巧,只有思想感情,只有胸中对景物的感受,也形成不了作品的意境。意境的形成是艺术家的创造,正是这种创造使得意境能够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意境中的含蓄,给人以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强烈的艺术美感。意境的这种特性是和它对生活形象的高度概括集中分不开的。所谓“意则期多,字惟求少”,这是说以最少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至于如何才能做到用以少概多的形式表现丰富的内容,关键在于抓住境中那能够唤起人的情感的特征,而不必罗列全部细节。所以在意境中既能做到形象鲜明,又不是一览无余。艺术家通过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体验,抓住了景物中那些能唤起特定情感的特征,就能够调动读者的想象,发挥意境感人的力量。(摘编自杨辛甘霖《美学原理》)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和“象”原是哲学领域中两个独立的概念,《文心雕龙》首次将其引入文学理论中。B.“象”在《周易·系辞》中指八种卦象,而作为文艺理论的“意象”之“象”则是指具体的形象。C.创作者通过营构“意象”使现实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欣赏者通过作品的“意象”获得审美感受。D.在词语结构上,“意象”与“意境”是相同的,但“意境”却不能和“意象”一样拆分来理解。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解读意象有赖于欣赏者的还原能力和再创造能力,这会导致不同人对同一意象的理解有所偏差。B.在文艺创作中,创作者把“意”赋予“象”,其中“意”与“象”的联系是随机多变的,并没有规律可循。C.意象及其背景的整合是否能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取决于创作者能否将诸多意象有机组合起来。D.意境的生成并不随着文艺作品的产生而完成,必须在审美主体对作品意象进行欣赏理解时实现。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第二段从文艺创作和欣赏两个角度阐述意象所起的中介、桥梁作用,论证全面。B.材料二以王维《辛夷坞》为例,说明了审美主体通过意象感知意境的过程,论证有理有据。C.材料三分点论述意境给人以强烈艺术美感的原因,论述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条理清晰。D.材料三第四段就“为什么意境具有含蓄的特点”以及“如何做到含蓄”两个问题作了阐述。4.下列选项中,最能作为材料三画线段论据的一项是()A.“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选用了“楼船”“铁马”等战争意象,描绘了激烈的战争场面。B.“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作者运用语言技巧,通过“闹”字表现春日生机盎然和自己的愉悦心情。C.“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两句诗表现了诗人随心所欲、恣情纵饮、不拘礼节的人生态度。D.《孔雀东南飞》描写刘兰芝将走之时全身上下的装束,含蓄地表现出她被逐时心中的愤恨和无声的抗议。5.请结合材料三,简要谈谈柳永《望海潮》的艺术之美。甘肃省白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①儿童文学取得相对独立的文学称谓与自觉,源自对“儿童”这一独立人生阶段的思维发展与心智水平的现代认知。就像文人文学从民间文学中逐渐分离并取得相对独立的文体地位一样,儿童文学以对“儿童”的发现为基础,经历了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发展过程。从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呼吁要“尊重儿童”,再到《不列颠百科全书》收录“儿童文学”这一条目,以儿童读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儿童文学逐步获得了相对独立的文学地位,也因其服务于人类童年精神生命的成长期而具有了明确的目标读者定位、精神引领与塑造的文学功能定位。②在我国,历代学者不断对儿童文学概念做出界定,从中可见一脉相承的人文情怀和社会担当。严既澄在1921年发表《儿童文学在儿童教育上之价值》一文,对儿童文学的概念内涵做出说明:“儿童文学,就是专为儿童用的文学。它所包含的,是童谣、童话、故事、戏剧等类,能唤起儿童的兴趣和想象的东西。”这种界定虽然还不尽完备,但在当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③通过五四运动前后对儿童文学的反复酝酿与讨论,文学界对儿童文学的界定有了较为清晰和一致的认识,集中表现在郭沫若1922年发表的《儿童文学之管见》一文中。郭沫若首先提出,儿童文学不是“干燥辛刻的教训文字”,而是“儿童本位的文字”。儿童本位的观点,既强调了儿童文学服务于儿童,又强调了儿童对儿童文学的制约作用。这一观点,与现代儿童文学研究界所强调的儿童心理的特殊性是一致的。在此基础上,郭沫若对儿童文学概念做出了阐释:“儿童文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童话、童谣、剧曲),是用儿童本位的文字,由儿童的感官以直诉于其精神堂奥,准依儿童心理的创造力的想象与感情之艺术。”郭沫若对儿童文学的上述阐释,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文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自他以后,许多儿童文学文论及学术专著都采用和沿袭了与之大体一致的观点。④一代学人对儿童文学的拓荒性倡导与建设,促进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本土化发展,也奠定了中国儿童文学的主动意识与责任意识的基石。直至我国当代儿童学者浦漫汀的界定,“儿童文学,即适合于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审美要求以及接受能力的、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学”。儿童文学以人文情怀启蒙、滋养童心、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为使命,凸显出鲜明的创作理念与准则。⑤各民族独特的思想观念、文化意识造就了儿童文学不同的创作理念与美学风貌。比较中西方儿童文学,可以清楚地看到中西方儿童文学不同的文学轨迹。西方儿童文学自觉期的内在动力更多地来自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潮,又进一步将返璞归真的人类愿景寄托于儿童,将“童年”“童心”视为美的对象加以推崇,视为抵御成人世界的混沌与昏暗的光亮。因此,西方儿童文学更多选择了护卫自然态童心的原则。中国儿童文学的自觉期则与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相关联,更多地肩负了引领未来一代精神成长、塑造民族人格的文化功能,呈现出更具家国意识的人文情怀与社会担当。⑥在我国,儿童文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与育人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在20世纪初创刊的旨在倡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步刊物《杭州白话报》(1902年上册论说卷)中,已推出了署名黄海锋郎的文论《儿童教育》。该文围绕“儿童教育,是成人的始基”这一中心论题,对儿童教育与儿童文学的相互关系做了深刻有力的论证。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与发展,始终与教育密切相关。⑦郭沫若在其《儿童文学之管见》中对儿童文学的价值功能做出了阐述:“文学于人性之熏陶,本有宏伟的效力”,而儿童文学“尤能于不识不知之间,导引儿童向上,启发其良知良能”,中国儿童文学内在“树人”的使命感和“育人”理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发生延伸和变奏。儿童文学是对少年儿童展开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人文教育的有益途径。童话、寓言、故事、小说、诗歌、散文等各类文体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是开发人性真、善、美的沃壤。除了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量,还能在精神层面上提升人的文化素养,熏陶人的人文情怀。⑧文学创作的人文情怀首先表现在“人的文学”观念的确立。儿童文学是儿童最早接触到的文学,又被称为“人之初的文学”。王泉根曾概括儿童文学区别于非儿童文学的最基本的美学特质:“以善为美、引人向上、导人完善。”“以善为美”正是儿童文学创作寄寓、传达的人文情怀,是成人创作者与儿童读者代际间的以“人之初的文学”“引人向上、导人完善”的神圣职责与使命。(摘编自崔昕平《向善向美开启“人之初的文学”》)材料二:在长期的儿童文学创作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儿童观。我的儿童观首先是把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来看待。它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把儿童当人看;二是把儿童当儿童看;三是要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多年来,我就是遵循这样的儿童观进行创作的。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主体读者的,可他的创作者又大多是成人。这就牵扯到创作者以什么为本位的问题。我以为:儿童文学创作者,必须以儿童为本位,也就是儿童文学创作者必须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观察、感知、描写和认识世界。一部好的儿童文学作品,用什么来衡量呢?自然是要用儿童本位来衡量,用它所张扬的人文精神来衡量。看它是否以儿童为本位,尊重儿童的价值,维护儿童的权利,提升儿童的素质,以实现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人生目的。也可以说,它是用来衡量一切儿童文学作品的价值尺度与美学标准。(摘编自王宜振《以儿童为本位》)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儿童文学本非独立的文学分支,后来才从文学中分离出来,具有了相对独立的文体地位。B.我国对儿童文学概念的界定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体现了学者们认识的一脉相承。C.中国儿童文学自诞生之日始就着眼于育人功能,把家国意识与社会担当放在首位。D.儿童文学是以儿童为主体读者的,其创作者要把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来看待。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方儿童文学认为成人世界是混沌与昏暗的,将人类愿景寄托于儿童,护卫自然态童心,推崇“童年”“童心”。B.《儿童文学在儿童教育上之价值》和《儿童文学之管见》都对儿童文学的界定做出了自己的阐述。C.郭沫若对儿童文学概念做出了阐释,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文学界对儿童文学的认识,得到了大家的认可。D.儿童文学的创作者大多是成人,而儿童文学的服务对象是儿童,这要求创作者必须去思考以什么为本位的问题。3.下列对材料一的论证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儿童文学取得独立性切入,主体部外从中国儿童文学的角度阐释了其概念内涵,最后分析其价值功能。B.文章将中西方儿童文学在自觉期的不同内在动力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二者的优劣高下,使说理具有辩证意识。C.文中大量引用了卢梭、严既澄等名人名言,并附有人名、篇名、时间等信息,具有真实性和权威性,说服力强。D.文末由文学创作的人文情怀推及儿童文学的人文情怀,并据此阐释了后者在成人创作者与儿童读者之间的意义。4.下列各项表述,不属于界定儿童文学标准的一项是()A.要能“尊重儿童”,唤起儿童的兴趣和想象、情感。B.以儿童为本位,由儿童的感官以直诉于其精神堂奥。C.适合于各年龄段儿童心理特点、审美要求以及接受能力。D.开发人性的真、善、美,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量。5.下面是叶圣陶1955年创作的《小小的船》,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分析其成功之处。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甘肃省酒泉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史记》是史传散文,《离骚》是抒情长诗,两者文体不同,形式各别。鲁迅先生能异中见同,一眼看出司马迁的《史记》就是一篇“无韵之《离骚》”。《史记》与《离骚》确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史记》所表现的审美理想与《离骚》一脉相承。司马迁的审美观有着明显的尚奇倾向。尚奇的审美观,使他对历史上大量的奇人、奇事、奇功、奇计、奇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而影响到《史记》的取材和艺术风格。屈原的审美观也有着好奇的倾向。且不说他的穿戴与众不同,就是从《离骚》中所写的以鸷鸟自比,以精玉为粮,驱策龙凤,役使风云雷神等情节来看,已经够令人叹奇不止了。这些只是外在表现的不同,就精神实质而言,屈原与司马迁都称得上是悲剧诗人。他们的精神是相通的。屈原的《离骚》打上了艰巨斗争的烙印,显示出战国后期楚国历史上忠与奸、善与恶、美与丑相对抗、相斗争的深刻过程,因而富于悲剧的崇高美;司马迁的《史记》同样打上了艰巨斗争的烙印,显示了中国上下三千年间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相对抗、相迭代的深刻过程,因而也富于悲剧的崇高美。其次,《史记》深得《离骚》的情韵,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司马迁富于诗人气质,感情特别丰富。他说:“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意思是说:《离骚》是因情而生文的。他写历史,本不该夹带过多的主观感情,但由于受到《离骚》的感染,他以诗人的气质写史,于是使史文多带诗的情韵。刘熙载说:“学《离骚》得其情者为太史公。”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史记》与《离骚》在情韵上的内在联系。再次,《史记》从《离骚》中吸取了讽兴当世的力量和反传统思想的精神。司马迁曾说:“作辞以讽谏,连类以争义,《离骚》有之。”这一看法,说明他很推崇屈原讽谏、争义的胆气。《史记》中有相当一部分当代史。司马迁以屈原为榜样,不怕触犯忌讳,大胆地讽兴当世。《史记》与《离骚》神合韵谐的情况,不是偶然的。司马迁所处的时代与屈原所处的时代虽然不同,但汉文化实际上是继承楚文化而来的。李长之先生曾把汉朝的建立说成是“楚文化的胜利”,李泽厚先生认为,对汉代文化艺术影响最大的是“屈骚传统”,这个见解十分深刻。(摘编自吴汝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试释》)材料二:屈原是中国最早、最伟大的诗人。他“衣被词人,非一代也”。一个人对后世文艺起了这么深远的影响,确乎罕见。之所以如此,正是由于屈原的作品集中代表了一种根底深沉的文化体系。这就是充满浪漫激情、保留着远古传统的南方神话—---巫术的文化体系。儒家在北中国把远古传统和神话、巫术逐一理性化,把神人化,把奇异传说化为君臣父子的世间秩序。例如“黄帝四面”(四面脸)被解释为派四个大臣去“治四方”,黄帝活三百年说成是三百年的影响……如此等等。在被孔子删定的《诗经》中再也看不见这种“怪力乱神”的踪迹。然而,这种踪迹却非常活泼地保存在以屈原为代表的南国文化中。王夫之解释《九辩》时说:“辩,犹遍也。一阕谓之一遍。亦效夏启九辩之名,绍古体为新裁。可以被之管弦,其词激宕淋漓,异于风雅,盖楚声也。后世赋体之兴,皆祖于此。”这段话也很重要,它点明了好几个关键问题。第一,它指出楚辞是“绍古体”,并且“古”到夏初去了,足见源远流长,其来有自,确乎是远古社会的遗风延续和模拟。第二,它可以“被之管弦”,本是可歌可舞的。近人考证也都认为,像《九歌》等,很明显是一种有关巫术礼仪的祭神歌舞和音乐,所以它是集体的活动而非个人的创作。第三,“其词激宕淋漓,异于风雅”,亦即感情的抒发爽快淋漓,形象想象丰富奇异,还没受到严格束缚,尚未承受儒家实践理性的洗礼,从而不像所谓“诗教”之类有那么多的道德规范和理智约束。相反,原始的活力,狂放的意绪、无羁的想象在这里表现得更为自由和充分。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它是汉代赋体文学的祖宗。其实,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楚汉不可分。尽管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方面,“汉承秦制”,刘汉王朝基本上是承袭了秦代体制。但是,在意识形态的某些方面,又特别是在文学艺术领域,汉却依然保持了它的南楚故地的乡土本色。汉起于楚地,刘邦、项羽的基本队伍和核心成员大都来自楚国地区。项羽被围,“四面皆楚歌”;刘邦衣锦还乡唱《大风》;西汉宫廷中始终是楚声作主导……都说明这一点。楚汉文化一脉相承,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其明显的继承性和连续性,而不同于先秦北国。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它是主宰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不抓住这一关键,很难真正阐明两汉艺术的根本特征。(摘编自李泽厚《楚汉浪漫主义:屈骚传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和《离骚》文体不同,形式各别,但二者确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B.司马迁以《史记》记史,屈原以《离骚》抒情,他们的精神是想通的,在审美观上都有尚奇倾向。C.受到《离骚》的影响,司马迁以诗人的气质写史,使得《史记》也具有浓郁的抒情性。D.楚辞是一种有关巫术礼仪的祭神歌舞和音乐,其源远流长,风格自由狂放,是集体的活动而非个人的创作。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和《离骚》都打上了艰巨斗争的烙印,二者都富于悲剧的崇高美。B.从《史记·酷吏列传》批评汉武帝对人民的高压政策可看出司马迁的讽谏精神。C.楚辞不像“诗教”之类有那么多道德规范和约束,故楚辞的道德教化作用比较微弱。D.两则材料都认为汉文化是继承楚文化而来的,楚汉文化一脉相承。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班固认为,《离骚》“弘博深刻,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容”。B.司马迁《报任安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C.朱熹:“《离骚》以灵修、美人目君,盖托为男女之辞而寓意于君,非以是直指而名之也。”D.屈原“变国风雅颂而为《离骚》”,司马迁“易编年而为传记”,均具有开创性。4.班级拟召开《屈原列传》学习讨论会,请你根据材料一,列出发言要点。5.《离骚(节选)》生僻字多,晦涩难懂,被学生们评为最难学的古诗词篇目之一,所以有很多人建议新教材删除这篇课文。如果你是教材编辑,如何反驳他们的意见?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研究杜诗的人,论杜诗风格,多说沉郁顿挫。解释却又各自不同。我以为杜诗的风格,不都是沉郁顿挫,毋宁说他的律体乃是以清新为本的,而又纵横变化,兼之典丽精工,独成一格,五、七绝(共一百三十八首)是以清逸曲峭为主的。惟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确是以沉郁风格为主。对“沉郁”一词,我以为沉郁一词是用刘歆给扬雄索《方言》目录的信中的话。信说:“非子云澹雅之才,沉郁之思,不能终年锐精,以成此书。”所谓沉郁,就是深沉积久的意思。与郁结抑塞的意思不同。杜甫《进<雕赋>表》:“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也。”据说扬雄作文,思致迟滞,而枚皋敏捷,援笔文成,所以杜表“沉郁”一句是指扬雄,下句“随时敏捷”是指枚皋。杜以为自己兼有扬、枚二人的长处,思既深沉,才又敏捷。再则,“沉郁顿挫”一语,后杜诗、杜文,绝未再用。可见杜甫并不认为这句话可以说尽他的诗风。杜诗近体既然不可以用沉郁顿挫包举,而杜的五、七言律、绝,共有九百三十首加上长律一百二十七首,共一千零五十七首,约占现存杜诗(一千四百五十三首)的百分之七十。则知用杜一时之语沉郁顿挫概指杜诗风格,实在并不很妥当。杜所谓沉,乃是高标远致、厌薄凡俗的心情,其所谓郁,亦与物多忤所积不平的愤懑。沉不是沉冥,郁也不是忧郁。合起来说是,执持弘毅叫作沉,感激苍茫叫作郁。取《奉先咏怀》诗语表述其词,那么,“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就是沉。“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就是郁。至于顿挫,不是风格,而是一种写作方法。杜甫《同元使君<春陵行>》诗序说:“不意复见比兴体制,微婉顿挫之词。”顿挫一词,盖出《文赋》:“箴清壮而顿挫。”看陆机用顿挫一语,似不离含蓄曲折的意思。杜甫语意,亦大体如此,是指曲折停顿、句断意连(近于现代文学术语的跳跃)、微婉含蓄处。清代杜诗评论家讲顿挫的有方东树。他的《昭昧詹言》卷十二、卷十八专讲杜诗。卷十八讲律诗,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云:“起四句沉著顿挫。”评《因许八寄江宁旻上人》云:“只是顿挫,不直率联接。大约诗章法,全在句句断,笔笔断,而其意贯注。一气曲折顿挫,乃无直章、死句、合掌之病。”他所谓的“顿挫”就是句断笔断,而意思连贯叫作顿挫。方氏讲律诗中顿挫,似说得极端一些。如果作诗真是必须句句断,不许句相连接,那么如“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流水一意,句间不断,为什么成为传诵之句?大抵清人论诗,都不免以自己做试帖诗的方法去说杜诗,他们说的“章法”,实是依题作诗法,他们讲的一套刻画题目的所谓章法、句法、字法,全是从做八股文中得来。他们不懂得真正的诗都是无题的,真正的诗也无定法。但这里为什么又引他们的说法呢?因为文学毕竟是用语言文字做手段(或媒介)的事物,诗人的表情达意一方面得遵照语文习惯办事,一方面也总是从前人的文学传统发轫的,诗文评论家如果熟知语文规律,同时又熟悉诗人所熟悉的文学遗产,那么,他的评论总还不至于完全落空,完全郢书燕说。总之,我以为沉郁顿挫是两方面的事,沉郁是文学风格,以思想为主调。顿挫是文学手法,是通用工具。二者颇有关联,所以也可以并提。但毕竟有别,所以亦不可含混。(摘编自曹慕樊《沉郁顿挫辨》)材料二:“沉郁顿挫”原是杜甫在给唐玄宗的《进<雕赋>表》中对其诗文的概述,后代文论家认为这四个字能够表述杜诗的主体风格,遂成定论。但对于“沉郁顿挫”的具体含义,历代文论家大都从内容方面解释“沉郁”,从形式方面解释“顿挫”。我认为,“沉郁”与“顿挫”二者的内涵及成因,既都有内容层面的因素,也都有形式层面的因素。杜甫信奉儒家思想,儒家的忧患精神、人本精神、乐道精神、笃行精神深深刻镂在杜诗之中。杜甫身经战乱,爱国主义、民族意识以及民胞物与的伟大情怀,构成了战乱诗篇的主旋律。杜甫家世不幸、仕途蹭蹬,造成杜甫持重、忧郁的性格。凡此种种,都促使杜诗形成沉郁的风格。杜甫看问题总是比别人深入一层、慎重几分。安史之乱爆发前夕,唐帝国的朝野上下沉浸在歌舞享乐之中。只有杜甫感到了国家危机的来临。天宝末年,唐玄宗兴兵讨伐南昭。对这场不义之战,杜甫作了严厉的抨击,“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兵车行》)而同时代的诗人,如高适(《李云南征蛮诗》)、储光羲(《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则为这场不义战争高声鼓噪。高、储之辈只知道迎合当权者的心思,不顾及战争的危害,杜甫却能以国家安危为视点唱出反调。这就是他的作品的深度之所在,“沉郁”风格之表现。杜甫在一些描绘山川景物或反映个人身世的作品中,每每采用“时空并驭”的手法,在一联中,从时空两个角度下笔,这也是形成“沉郁”风格的因素。“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上兜率寺》)前句以“巴蜀”写寺的周围“江山”之壮美,是从空间角度下笔;后句以“齐梁”写寺庙中“栋宇”之悠久,则是从时间角度下笔。“天下兵戈满,江边岁月长。”(《送韦郎司直归成都》)前句以“兵戈满”写战火遍地的现实,是从空间角度写战乱的广延;后句以“岁月长”写客居日久,是从时间角度写战乱的持久。两句塑造出诗人关注天下烽烟、叹息漂泊于事无补的形象。杜甫所说的“顿挫”,并非仅仅指表现手法,其中也是包含了作品的内容的。杜甫在《进<雕赋>表》中说道:“臣之述作,虽不能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之徒,庶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舍诸?”其中“沉郁顿挫”与“随时敏捷”是分别针对扬雄和枚皋来讲的。“沉郁顿挫”说的是扬雄,“随时敏捷”说的是枚皋。其中,“顿挫”就是“抑折”,就是“抑折前人之心”,就是批判前人的不良思想行为。他所说的“顿挫”,就是指作品具有批判现实的内容,具有对君主和朝政的讽谏功能。杜甫说的这段话,是向玄宗的自我推荐之辞,说自己写作诗文既具有扬雄的思想深度,又具有枚皋的行文速度;既有质量,又有数量,这样的人才,皇帝是应该重用的。从形式角度理解“顿挫”的内涵。杜诗的“顿挫”风格,首先是来自一句或相邻诗句的意思逆折。像杜诗这样在一句或相邻的两句之中频频进行语意的猛烈撞击,却是罕见的。其次,杜诗的“顿挫”风格还来自他独特的取景抒情方式。杜甫言愁,较少取用哀景,更多的是取用丽景,情与景构成巨大冲突,在冲突中,感情表达获得了超常的力度。(摘编自韩成武《新论“沉郁顿挫”的内涵》)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通过全面分析杜甫所有诗作,对“沉”“郁”的内涵做了界定,并举《奉先咏怀》诗句为例。B.材料一认为律诗有“顿挫”之美,也有“流畅”之美,律诗并非只有使用“顿挫”的手法才能写得好。C.材料二认为儒家思想、杜甫在国家动荡中的遭际与情感及其性格等因素,促使杜诗形成沉郁之风。D.材料二指出“顿挫”在思想内容上是指杜诗有批判现实的内容,具有对君主和朝政的讽谏功能。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论述了方东树的局限性,他用八股文的创作方法去分析杜诗,不免对杜诗的"顿挫”有所曲解。B.材料一从词源的角度辨析了“沉郁”“顿挫”的含义,并结合杜诗或相关文论家的观点对二者展开论述。C.材料二写杜甫面对国家讨伐南昭,在诗中揭示出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创伤,以阐明他与百姓相同的立场。D.两则材料所引《进〈雕赋》表》的内容表明,杜甫对自己的才华充满自信,将自己与扬雄、枚皋相提并论。3.下列选项,最不符合材料一所述的“沉郁”风格的一项是()A.悠悠委薄俗,郁郁回刚肠。(杜甫《入衡州》)B.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杜甫《赠卫八处士》)C.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D.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杜甫《乐游园歌》)4.两篇文章对“沉郁顿挫”的观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杜甫《春望》一诗选用了春日“花”“鸟”等景物来抒发情感,体现了杜诗“顿挫”风格。请结合材料二画线句作简要分析。答案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答案】1.B2.A3.D4.A5.①可以帮助青年人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文化;②可以帮助青年人理解中华大一统政体的形成;③可以帮助青年人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④可以帮助青年人树立天人合一的认知观念。【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伏羲文化能够绵延不绝,在信仰民俗中最具有生命力,主要源于……”的说法曲解文意。材料一第五段“由此,形成了内容博大,绵延不绝的伏羲文化,而对伏羲的钦崇自然而然成了几千年来信仰民俗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这个句子说明“对伏羲的钦崇”是“信仰民俗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而不是“伏羲文化”本身。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A.“因此上古史也不可避免地笼罩在神话传说的迷雾中”的说法强加因果。材料一第一段“虽然伏羲的事迹笼罩在神话和传说的迷雾之中,但理性思考,无论是神话,还是传说,都是上古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不乏人类历史童年的史影”,据此可知:虽然伏羲的事迹笼罩在神话和传说的迷雾之中,但并不能得出“上古史也不可避免地笼罩在神话传说的迷雾中”的结论。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和论据之间关系的分析和把握能力。这个观点有几个核心要素,一是反映“先民”,多指上古时期的传说人物;二是要反映“超理性的理想主义热情”和“天人合一”的认知观。A.用比兴的手法,表现清醒的爱情观,劝女子不要耽溺于爱情。不符合题干要求。B.这是屈原表现自己的内在美德和外在的装饰,表现的是自己内外兼修,带有强烈的个人理想色彩。不符合题干要求。C.语句是庄子“齐物论”中的观点,表达的是世间万物的相对观念,其意在消除事物之间大小、长短等差距的固有认知。不符合题干要求。D.“夸父逐日”中“夸父”是上古先民,他逐日的执着精神带有“超理性的理想主义热情”,而他“逐日”的过程,就是人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过程,有“朴素稚嫩的天人合一的认知观念”,故符合要求。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及相应材料所反映的观点的分析和判断能力。A.“应是伏羲‘人首蛇身’形象的真实写照”的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先民深受雷神的震撼,真诚地期望有一位真正顶天立地的英雄能够控扼暴雨雷电保护人类……相结合的伏羲艺术形象”可知:“人首蛇身”不可能是伏羲的真实写照,只是一种“艺术形象”。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就传承伏羲文化对青年人的重要意义拟写三条发言要点。在阐发“意义”时,要筛选文本中伏羲文化的相应观点,并用“能够给青年”或“可以帮助青年”“有利于青年”等语言表述其重要意义。从材料一“伏羲不仅代表个体,也代表群体,更代表一个时代。伏羲画八卦、结网罟、兴嫁娶、创乐器、定姓氏、制历法、理庖厨……一系列的发明创造犹如擎天明灯,照亮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可概括出:传承伏羲文化有利于青年深入理解伏羲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从材料一“伏羲文化是中华大一统政体的重要精神支柱。伏羲在古史系统中圣王地位的奠定和中华大一统政体的形成是相一致的”等语句可以概括出:传承伏羲文化有利于青年理解中华大一统政体的形成。从材料二“先民深受雷神的震撼,真诚地期望有一位真正顶天立地的英雄能够控扼暴雨雷电保护人类,祈求自然认知中雷神的庇佑,于是将代表风、雨、雷、电的龙蛇,与代表人意的‘人面’相结合,创造了……伏羲艺术形象,……体现了先民超理性的理想主义热情和朴素稚嫩的天人合一的认知观念”等语句可概括出:传承伏羲文化有利于青年树立天人合一的认知观念。从材料二“伏羲出现在这一节点,并非历史发展的偶然。他的诞生大大促进了文明的历史进程”等语句可以概括出:传承伏羲文化有利于青年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甘肃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1.A2.A3.C4.B5.①柳永《望海潮》中有丰富的意象,上片用“烟柳画桥”等都市意象描绘杭州的繁华富丽,下片用“桂子”“荷花”等景物描绘西湖美景,全词将这些丰富的意象有机结合,描绘了杭州之美。②柳永《望海潮》描写的杭州繁华美丽的景物之中充溢着作者饱满的情感,流露了作者对杭州的喜爱,以及对孙何治理有方的赞美。③柳永《望海潮》运用了高超的语言技巧,形成了优美的意境。本词以大开大合的笔法铺叙了杭州的繁华壮丽,用点染的手法细致描写景色,在描写中适度夸张,并运用互文等修辞手法。【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文心雕龙》首次将其引入文学理论中”错,根据材料一“将‘意’和‘象’引进文学领域并实现其根本性语义转换的是晋代的挚虞,而南朝梁代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则第一次将‘意’和‘象’合为一词而又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可知,此项张冠李戴。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B.“其中‘意’与‘象’的联系是随机多变的,并没有规律可循”于文无据。材料二“‘意象’如同是组件、基础、构架,不同的‘意象’有机结合而组成文学作品”,但并未说它们的组合没有规律可循。C.“取决于创作者能否将诸多意象有机组合起来”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二“无论是单个意象,还是意象群,都可以与背景构成整体,在效果上呈现出意境”,可知单个意象也能营造出意境。D.“必须在审美主体对作品意象进行欣常理解时实现”过于绝对,根据材料二“意境是审美主体在心中所生成的,尤其体现在艺术创造和欣赏中”,在艺术创作中也能生成意境。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论述由浅入深”错,根据材料三中“首先在于”“还因为”等短语可知,材料三的论述是按照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展开的。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画线段论述的是“意境需要艺术技巧”。A.表述的是意象;B.表述的是诗歌的语言技巧,能作为这一段的论据;C.表述的是情感;D.表述的是意境含蓄的特点。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材料一“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象的营构是艺术家们必须要经过的一个步骤,是‘眼中竹’至‘胸中竹’的中间环节,即‘意象’成为现实生活向艺术作品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介”。柳永《望海潮》中有丰富的意象,上片用“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珠玑”“罗绮”等都市意象描绘杭州的繁华富丽,下片用“重湖叠𪩘”“桂子”“荷花”等景物描绘西湖美景,全词将这些丰富的意象有机结合,描绘了杭州之美。②材料三“意境之所以给人以强烈的艺术美感,还因为形象中寄托了艺术家的感情,形象成为艺术家情感的化身。意境中的形象来自自然,又能超脱自然,从属于表现情感”。柳永《望海潮》上片先总写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接着写如烟一般的柳色、装饰华美的桥梁,挡风的帘子、青绿色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则是就“繁华”二字进一步铺展,写杭州的繁华。在这些描写中充溢着作者饱满的情感,流露了作者对杭州的喜爱,以及对孙何治理有方的赞美。③材料三“意境是一种创造,要求艺术家具备高超的艺术技巧。如果没有笔墨技巧,只有思想感情,只有胸中对景物的感受,也形成不了作品的意境”。柳永《望海潮》全词以点带面,写城市繁华用房屋众多和市场上的珠玑、罗绮表现;写自然景观只写了一个西湖,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在描写中适度夸张,如“十万人家”,并运用了互文等修辞手法,如“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使得意境更加鲜明,唤起读者共鸣。甘肃省白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C2.A3.B4.D5.①体现了儿童本位的创作理念,把弯弯的月儿比作小小的船,同时选取了“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些儿童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意象”,符合了儿童的认知,生动形象。②这首诗想象力丰富,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世界的欲望,体现了人文价值,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中国儿童文学自诞生之日始就……把家国意识与社会担当放在首位”分析错误,根据文中“中国儿童文学的自觉期则与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相关联,更多地肩负了引领未来一代精神成长、塑造民族人格的文化功能,呈现出更具家国意识的人文情怀与社会担当”,可知把家国意识和社会担当放在首位并非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的。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认为成人世界是混沌与昏暗的,将人类愿景寄托于儿童”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将返璞归真的人类愿景寄托于儿童”“视为抵御成人世界的混沌与昏暗的光亮”,选项改变了原文意思。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指出了二者的优劣高下”无中生有。根据文中“西方儿童文学自觉期的内在动力更多地来自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潮……呈现出更具家国意识的人文情怀与社会担当”的信息可知,文中只是呈现了中西方在自觉期的不同内在动力,并没有指出二者的优劣高下。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D.“开发人性的真、善、美,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量”不是儿童文学特有的,不属于界定儿童文学的标准。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材料二王宜振说“我以为:儿童文学创作者,必须以儿童为本位,也就是儿童文学创作者必须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观察、感知、描写和认识世界”。《小小的船》就体现了儿童本位的创作理念,创作者站在孩子的视角,选取了弯弯的月儿做为意象,并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把弯弯的月儿比作小小的船,同时选取了“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些儿童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意象”,符合了儿童的认知,生动形象。②材料一我国当代儿童学者浦漫汀认为“儿童文学,即适合于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审美要求以及接受能力的、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文学”,材料二中还有“儿童文学是对少年儿童展开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人文教育的有益途径”。这首诗想象力丰富,把月儿想象成尖尖的小船,想象坐在船里能够更接近星星和蓝天,诗歌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世界的欲望,体现了人文价值,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甘肃省酒泉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D2.C3.A4.①《屈原列传》写屈原以身殉国,显示出悲剧的崇高美。②司马迁借《屈原列传》寓己悲愤,带有诗的情韵,具有浓郁的抒情性。③《屈原列传》记录屈原忠君爱国事迹,表现出讽兴当世的力量和反传统的精神。5.①《离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作品想象丰富奇异。富于悲剧的崇高美,感情抒发畅快淋漓。②《离骚》具有很高的精神价值:大胆讽喻当世和反传统的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楚辞是一种有关巫术礼仪的祭神歌舞和音乐……”错误,张冠李戴,依据材料二“近人考证也都认为,像《九歌》等,很明显是一种有关巫术礼仪的祭神歌舞和音乐,所以它是集体的活动而非个人的创作”可知,“一种有关巫术礼仪的祭神歌舞和音乐”“集体的活动而非个人的创作”是指《九歌》等作品而非全部楚辞。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C.“故楚辞的道德教化作用比较微弱”错误,依据原文“第三,……亦即感情的抒发爽快淋漓,形象想象丰富奇异,还没受到严格束缚,尚未承受儒家实践理性的洗礼,从而不像所谓‘诗教'之类有那么多的追偎规汜和理智约束。相反,原始的活力、狂放的意绪、无羁的想象在这里表现得更为自由和充分”可知,选项曲解文意。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楚汉文化一脉相承,具有浪漫主义色彩。A.班固是东汉人,所以他所说的“后世”包括汉朝,能说明汉对楚文化的继承;B.这是说《史记》的创作目标;C.阐述的是《离骚》对象征手法的运用;D.谈的是《离骚》和《史记》各自具有开创性,没有体现出继承性。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①依据原文“屈原的《离骚》打上了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