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黑金考题(附答案)_第1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黑金考题(附答案)_第2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黑金考题(附答案)_第3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黑金考题(附答案)_第4页
2024年全国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黑金考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编号:______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______省市: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重点试题精编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

1、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2、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关心的是()。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的听课效果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

3、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从外面飞进来一只蝴蝶,大家都把视线转向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

4、只有经历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强大力量,成为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影响因素。提出这一集体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A.加里宁B.马卡连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

5、技能的种类有()。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C.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D.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

6、假如重力突然消失,下列情况仍然存在的是()。A.川流不息B.万马奔腾C.五光十色D.短斤少两

7、教师上课时所使用的课件、视频、投影、模型等教学资源属于()。A.教材B.教案C.教参D.教科书

8、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西欧为了更好地布道,设立了众多的教区学校,适当讲授()知识。A.天文B.几何C.读写D.修辞

9、学科标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为()。A.教学标准B.教学计划C.教学课程D.课程标准

10、下列选项属于负强化例子的是()。A.当小刚犯错时妈妈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B.小红乖乖吃药后爸爸就不让其去医院看病了C.老师通过惩罚小明警示其他捣乱的学生D.小王不做作业爸爸就不让他玩游戏

11、在条件反射研究基础上,巴甫洛夫总结的学习规律不包括()。A.获得与消退B.刺激泛化C.分化D.同化

12、为了保护环境我们提倡使用清洁能源。下列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A.潮汐能B.太阳能C.风能D.含硫煤

13、布置作业时李老师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布置了不同数量和难度的作业,这一做法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14、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学记》B.《礼记》C.《史记》D.《左传》

15、接受心理辅导后,小欣非常信任和依赖刘老师,内心里已把她当成妈妈,这属于(??)。A.移情B.共情C.同情D.反移情

16、“隋绪反应慢、能自我控制”属于下列哪种气质类型()A.抑郁质B.黏液质C.胆汁质D.多血质

17、通过列提纲或利用图形整合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是()。A.复述策略B.精细加策略C.组织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

1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A.1983年B.1986年C.1993年D.2006年

19、小学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①国家课程②地方课程③必修课程④选修课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小学生既不想完成作业又不想被老师惩罚,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

21、妈妈要求小华必须完成作业以后才能看动画片。这种做法符合()。A.负强化原则B.替代强化原则C.自我强化原则D.普雷马克原则

22、学生课文《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后,学生对伽利略不迷信权威、追求真理的精神有深刻理解,这达成的教学目标属于()A.知识与技能B.思维与创新C.过程与方法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3、“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A.环境决定论B.教育万能论C.二因素论D.遗传决定论

24、上课的过程中,有一学生姗姗来迟,并且不打报告就闯入教室,老师示意他马上坐下,投入课堂,然后继续讲完要讲的重点内容,在其他学生做题之时,再走到学生身边,处理这件事情。老师这样机智的应变体现了教师()的劳动特点。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长期性

25、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A.自主性B.随意性C.规范性D.强制性

26、当师生、生生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级的组织比较健全时,该班集体的发展属于()。A.组建阶段B.自主活动阶段C.核心形成阶段D.成熟阶段

27、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不仅要传授文化而且要发展学生智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反映了教师劳动具有()A.示范性B.创造性C.主体性D.复杂性

28、人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是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

29、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游览的活动属于()。A.文艺活动B.体育活动C.群众性活动D.小组活动

30、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A.《论语》B.《学记》C.《礼记》D.《论演说家的教育》

3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D.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32、《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规定: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和利用,该课程属于()。A.国家规定的必修课B.国家规定的选修课C.地方规定的必修课D.学校规定的选修课

33、教师指定参考书,然后让学生自学、做作业、学生遇到疑难的问题时候向老师请教,这种组织形式属于()。A.分组教学制B.复式教学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

34、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A.以综合课程为主B.以分科课程为主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35、乘数扩大10倍,被乘数也扩大10倍,则()A.积扩大10倍B.缩小100倍C.积不变D.积扩大100倍

36、教师上课时所使用的课件、视频、投影、模型等教学资源属于()。A.教材B.教案C.教参D.教科书

37、下列关于课外活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课外活动是教育学生的主要途径B.课外活动的基本原则是自愿参加,自主活动C.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强调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D.课外活动要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

38、小学生学写新字时,先听教师讲解,观察教师书写示范。这时的技能学习阶段处于()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撰作整合D.操作熟练

39、小学德育工作常用的奖惩属于()法。A.榜样示范B.品德评价C.陶冶教育D.说理教育

40、学生上体育课时很容易不小心骨折,下列对骨折病人的现场急救措施有误的一项是()A.若受伤肢体肿胀严重或活动受限时,应剪开衣服,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B.就地取材,尽快寻找材料固定患处C.切忌用不干净的物品填充伤口D.骨折后发生的肢体弯曲、扭转等畸形要及时复原

41、写作、阅读、运算、解题等所属的技能类型是()。A.操作技能B.动作技能C.运动技能D.智力技能

42、一名小学生看到家长向年长的人问好,他也会向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问好。这种行为是()A.经典性条件作用B.自我强化C.观察学习D.直接强化

43、“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的观点。A.遗传决定论B.教育万能论C.二因素论D.环境决定论

44、在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上,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在学校以教师为主,在家以家长为主B.家长与教师是平等的教育主体C.以教师为主,家长为辅D.以教育能力较强的一方为主

45、根据过度学习的研究,如果小学生读4遍后能够完整背诵一首诗,要想达到最佳记忆效果,还应再背诵()。A.2遍B.4遍C.6遍D.8遍

46、()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地研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A.叙事研究法B.实验研究法C.行动研究法D.质的研究法

47、某学生因考试不及格而愧疚是()的表现。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成就感

48、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A.政治制度B.生产关系C.生产力D.生活方式

49、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目标应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应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师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这段话说明该课程具有()。A.活动性B.生活性C.开放性D.综合性

50、“新官上任三把火”“初次见面时希望给人留下好印象”,都体现了()。A.首因效应B.投射效应C.晕轮效应D.近因效应二、多选题

51、贯彻“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的是()。A.满足家长提高升学率的要求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52、“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A.文化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本体性知识

53、我国制度化学校教育体系包括()①幼儿教育②初等教育③中等教育④成人教育⑤高等教育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54、某学生既想参加舞蹈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跳不好,被人耻笑,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55、儿童多动症的高发年龄为()A.4~5岁B.5~6岁C.6~8岁D.8~10岁

5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研究能力B.学习能力C.管理能力D.交往能力

57、桑代克的学习三律指的是()。A.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B.准备律、练习律、类化律C.练习律、思考律、迁移律D.练习律、因果律、近因律

58、大脑在不同年龄阶段发展的速度不同,出生五至十个月发展最为迅速,五六岁是个显著的加速期。这体现了人的发展具有()。A.连续性B.顺序性C.不均衡性D.差异性

59、现代课程论认为,制约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A.知识、技能与情感B.难度、广度与深度C.社会、儿童与学科D.政治、经济与文化

60、西方首先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的是()。A.赫尔巴特B.康德C.卢梭D.杜威

61、以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倡导的“三中心”是()。A.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B.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经验中心C.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D.教师中心、活动中心、课堂中心

62、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A.地方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

63、我国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A.培养人的智力B.为其上一级学校输送拔尖人才C.培养各种专门人才D.为人的发展奠定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基础

64、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是()。A.孟子B.荀子C.格塞尔D.威尔逊

65、制约着教育的规模、速度、结构、方法、手段和内容的是()。A.社会文化B.人的身心发展水平C.社会意识形态D.生产力水平

66、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比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的干扰。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单一抑制D.双重抑制

67、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性的依据是()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师特点D.学生兴趣

68、苛勒等人通过著名的黑猩猩实验,对学习中个体产生变化的实质及原因做出了解释,他认为,学习是通过()过程实现的。A.试误B.顿悟C.强化D.联结

69、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教师把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70、教育学生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是对教师()方面提出的要求。A.马列主义修养B.教育理论知识C.文化科学知识D.学科专业知识

71、眼保健操是预防小学生近视的一种保健方法,包括()。①挤按晴明穴②揉按四百穴③揉按太阳穴和闭目轮刮眼眶④揉按涌泉穴⑤按揉风池穴⑥闭目干洗脸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⑥C.①②③④⑥D.②③④⑤⑥

72、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A.古代教育B.近代教育C.现代教育D.原始教育

73、以下不属于儿童常见传染病的是()。A.流行性感冒B.额窦炎C.沙眼D.病毒性肝炎

74、学会如何学习的实质是()。A.学会在适当条件下使用适当的策略B.掌握科学概念与原理C.掌握大量言语信息D.形成学习兴趣

75、我国小学阶段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是在()A.三年级上学期B.三年级下学期C.四年级上学期D.四年级下学期

76、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A.德国B.法国C.英国D.美国

77、()能够给学生广泛的学习空间和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但是学生从中获得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潜在课程

78、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强化法属于()。A.行为改变法B.认知改变法C.精神分析法D.运动改变法

79、在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之后,会觉得附近的树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是()A.诱导运动B.动景运动C.自主运动D.运动后效

80、“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的特征。A.科学性B.价值性C.生产性D.未来性

81、按照维果斯基的观点,下面不属于高级心理机能的有()。A.感觉B.观察C.有意记忆D.抽象思维

82、“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稳定,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实体出现。教育初步定型”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着学校教育制度进入()。A.前制度化教育阶段B.制度化教育阶段C.非制度化教育阶段D.学校萌芽阶段

83、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这说明其思维具有()。A.指向性B.流畅性C.变通性D.独创性

84、小明学习非常努力,但成绩总是不理想,逐渐出现了被动、退缩、无动力的状态。这种心理反应属于()。A.学习焦虑B.习得性无助C.自我估价降低D.认知功能障碍

85、“教学是教儿童,不是单纯教教材,要展开真正的学习,儿童必须参与教学过程。有意义的学习只有在教材同学生自身的目的发生关系,由学生去认知时,才能产生。”持这一主张的是()。A.建构主义课程理论B.人本主义课程理论C.改造主义课程理论D.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86、下列哪一选项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A.能够理解团锦簇、姹紫嫣红等词语的意思B.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文中优美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C.能说出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含义及其相互关系D.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87、教学活动的本质是()。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课堂活动

88、巳知除法算式a÷b=C、.....n(b≠0),那么()A.b>nB.b=nC.b>cD.n

89、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教学方法是()。A.讲解法B.演示法C.练习法D.指导法

90、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从教育目的的理论来看,这属于()。A.宗教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个人本位论D.教育无目的论

91、进行学校各项工作的报表统计属于下列选项中哪一个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A.校长办公室B.教务处C.政教处D.总务处

92、道家主张教育要()。A.有教无类B.非攻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93、小学教师引导学生按偏旁部首归类识字,他所运用的教学策略是()A.精细加工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组织策略D.复述策略

94、在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过程中,遵循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用知识性、活动性、群体性、新异性、竞赛性、游戏性等具有激励性的工作方法,满足少年儿童兴趣和爱好,从而激发他们对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这体现了少先队活动的()。A.自主性B.组织性C.趣味性D.创造性

95、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相长”思想的教育论著是()。A.《论语》B.《学记》C.《师说》D.《大学》

96、综合实践活动课从小学()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课时。A.44B.33C.22D.55

97、心智技能的培养,第一步是()。A.原型操作B.原型定向C.原型反思D.原型内化

98、教语文的王老师对学生问的各色各样的问题倍感迷茫.比如“地球为什么是圆的”“叶子为什么是绿的”“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等。由此可知,王老师欠缺的是()。A.主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文化知识

99、()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A.华生B.格塞尔C.洛克D.弗洛伊德

100、有的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则“大器晚成”。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A.互补性B.顺序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三、问答题

101、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观。

102、小杨在数学课上的表现一直不佳。当老师在课土布置练习的时候发现小杨对应用题的理解毫无进展。“加油,小杨。我知道你能做出这道题的。”老师在小杨耳边低语,“好好花上几分钟仔细阅读题目,然后把题目分解成几部分,等一下我会过来看看你做得怎么样。”几分钟后,老师回来问道:“怎么样”小杨还是不太清楚,但是显然他已经开始摸到了问题的关键,并开始动手解答,他说:“他们想知道这单价降低的百分比。”“很好,你还知道了些什么”老师笑着说。当小杨开始解释他对问题的理解时,老师不断地问相关的问题让他回到合适的思路上来。当他终于解决了问题后,老师笑着说:“太棒了,我知道你很努力,你现在再重新看看我们是怎么一步步地解决这个问题的,过几分钟,我会再来看看你最终的解答,好吗”最后,小杨自己解答了这道题。请分析老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103、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04、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述英语儿歌的特点(10分)(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操练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105、在某中学的一个学生宿舍中,照明灯突然熄了,同学们束手无策,叫来电工师傅。电工师傅一看灯泡坏了,换了一个灯泡就好了。同学们说,这么简单,我们自己也会换的。过几天,灯又不亮了,同学们一检查灯泡,灯泡是好的,又没办法了,叫来电工,一检查,是保险丝烧坏了,换了一个保险丝,灯又亮了。同学们说,关于保险丝,我们在物理课上也学过,怎么遇到问题就用不上呢?请你运用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理论,分析上面这个案例。

106、简述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

107、张三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是一个理解能力特别强、善解人意的学生。他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在学校里吃“小饭桌”,自己很会照顾自己。他每天总是早早地收拾好作业本,将交作业的情况很细致地汇报给科任老师。但他常常捉弄同学,拿走他人的文具盒、乘车卡等物品。他属于那种在师长面前和背后表现出完全两面性的学生。请你帮张三的班主任分析并出主意,怎样将这样的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好学生?

108、新华社曾有过一则快讯,沈阳市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只因为按照规定减轻学生的负担,放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致使班级的综合成绩下降到年级的倒数第二名,成为“差班”。众多压力之下,在寒假之前的家长会上,这位班主任哭着向家长们鞠躬道歉,并表示今后将加大作业量。请分析该案例并谈谈你对该案例的认识。

109、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如指导二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2)设计本课识字写字教学的主要环节。(22分)(3)结合教材和二年级学生特点,设计一项课堂小练笔。(8分)

110、四年级(1)班的小磊上学经常迟到,每次当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时,迟到的小磊总是推门而入,他的迟到不仅影响了本班在全校日常行为规范评比中的分数,更影响了班级正常的教学秩序。为此,班主任李老师专门找小磊谈话。李老师了解到,原来是天气转凉后,小磊一直不肯起床,总是赖床。李老师没有直接批评小磊,而是告诉他要做个勤奋的孩子,别的同学能做到的自己也应该做到。小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下定决心不再迟到。果然接下来的两天小磊早早到达了学校。但是,到了第三天小磊又迟到了,而且晚到后不主动将作业交给各科课代表,作业中还出现了严重的少做、不做的现象。虽然他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总是改不了。一次,为了掩盖自己没有做作业的实情,就跟老师撒谎说把作业忘在家里了。老师对小磊的行为很是头痛。问题:(1)小磊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试结合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2)如果你是小磊的班主任,如何帮助他改正

11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在用天平来称粉笔时,忘了拆下天平物盘下的胶垫,出现了第一次称一支粉笔为100克,第二次称一支粉笔为10克。而该老师把两次测量10倍之差向学生解释是天平这种测量工具的误差。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处理错误的方法。(20分)

112、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用英文作答)(1)英语词汇教学的内容有哪些(2)若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操练和运用环节的教学活动,并用中文注明设计意图。

113、材料沈老师走进教室,发现黑板上有一副嘲弄他的漫画,同学们嬉笑不已,沈老师看后笑着说:“头像画的很逼真,这位画画的同学很有天赋,我为班上有这样的人而感到高兴,建议他多向美术老师请教,充分发挥特长,说不定将来会成为美术家呢。”沈老师停顿一下,接着说:“可是这节课不是美术课,而是作文讲评课,现在我把它擦掉好吗?”沈老师正要去擦,只见一位同学疾步走上讲台,向沈老师深深的鞠了一个躬,然后抢过黑板擦,擦掉了他的“得意之作”。多年以后,一副赞美老师,反映自己思想转变的美术作品《悟》被选为参加全国美术展的参展作品,作者就是当年在黑板上画漫画的学生。问题:(1)评析沈老师对“漫画事件”的处理。(10分)(2)谈谈教师在处理课堂上对突发事件的注意事项。(10分)

114、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孙老师把题目改编为:“六一”儿童节要到了,我们三年级要参加表演,需要演出服装160套,爱心服装厂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20套。现在离“六一”儿童节还有2天,请你帮忙算算每天需要完成多少套?巧妙的设计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问题:(1)对孙老师成功的教学情境创设进行评析。(2)阐述教师处理教材内容时的基本要求。

115、下面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的“口语交际·习作”阶段的内容,请根据此内容做一个教学设计。附:本单元课文有《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

116、沈老师走进教室,发现黑板上有一幅嘲弄他的漫画,同学们嬉笑不已。沈老师看后笑着说:“头像画得很逼真,这位画画的同学很有天赋,我为班上有这样的人才感到高兴,建议他多向美术老师请教,充分发挥特长,说不定将来会成为美术家呢。”沈老师停顿一下,接着说:“可是这节课不是美术课,而是作文讲{平课,现在我把它擦掉好吗?”沈老师正要去擦,只见一位同学疾步走上讲台,向沈老师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抢过黑板擦,擦掉了他的“得意之作”。多年以后,一幅赞美老师,反映自己思想转变的美术作品《悔悟》被选为参加全国美术展的参展作品,作者就是当年那位在黑板上画漫画的学生。问题:(1)评析沈老师对“漫画事件”的处理。(2)谈谈教师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的注意事项。

117、下面是甲、乙两位老师对《阿Q正传》一课的教学处理,读后请写一段比较性评析。甲:教师安排7节课,第一节课介绍鲁迅及其作品,介绍写作背景,通读第一二章,正音释义;第二节课通读第三章至结束,正音释义。第三节课分析序及第一二章,第四节课分析第三四五章,第五节课分析其余章节,第六节课归纳人物性格特点,第七节课归纳课文的写作特点并总结教学要点。乙:教师安排4节课。第一节课指导学生自读全文.并就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写出百字短评。第二节课前后四人为一组,形成10个表演小组,讨论确定表演内容、组内分工、彩排时间等,教师巡回指导。第三、四节课课堂表演,抽签决定表演顺序,各组表演时间为5到8分钟。每节课结束前5~8分钟进行课堂自由评论,教师适当点拨。最后评出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表演、最佳道具、最有创意等大奖。最后每人以《观×××组表演“XXX”片断》为副标题的艺术小评论。[问题1][简答题]指出两种教学处理的各自特点。[问题2][简答题]从语文教育学的有关理论特别是新课改的理念出发比较这两种教学处理的优劣。

118、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什么是对应思想?如何培养学生的对应思想?(2)如指导低年级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主要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119、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始终没有弄清楚榜样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榜样有两种,一种是人为树立的榜样,一种是生活中的榜样。人为的榜样一般是社会组织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道德价值观对某人进行加工,包装和宣传。倡导公众向其学习,很多情况下,树立榜样是一种政治安排,往往附带意识形态的宣传任务。人为树立的榜样借助各种媒介的传播,可以到达使公众“知道”的水平,但其教育效果的获得却不一定能如其所愿。与树立榜样不同,生活中的榜样是自然的.有着很高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学习价值。生活中的榜样不是别人树立的.也不是自封的。而是在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这种榜样不是一部分人为了自己或明或隐的目的而进行的包装产品.而是人性和人格光辉的自然展现,从榜样人物的角度讲,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他可以自然地生活.并在这种生活中自在地散发出自己的人格魅力,因为一个人的人格是聚于内而形于外的,他的生活就是其德性和人格展现、展开、提升的过程,必然会辐射到周围;当然’,他也可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控制自己的行为可以对他人产生的影响,从榜样的角度看,前者是暗示,后者就是明示。从榜样学习者的角度看,对榜样人物的暗示,学习者可以清楚地感觉到、意识到,在这一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道德倾向和需要决定是认同、排斥还是认同与排斥兼而有之。无论是这三种情况的哪一种情况,都是自己的自主选择。请结合上述材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榜样法的含义是什么?(2)在德育过程中,如何运用榜样法?

120、简述班主任如何做好先进生的工作。四、问答题

121、小琪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她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她最喜欢的课程是数学,数学课上,她反应很快,喜欢尝试用新方法来解决问题。老师提问时,她总是抢先回答,但也常常答错。(1)小琪属于何种认知风格(2)基于小琪的认知风格,你认为应如何选择适合她的教育方法

122、以下是《十几减九》的教学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例题“12—9”的计算方法,然后展开师生对话,交流算法。师:谁来介绍自己的方法,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想的?生1:我是数出来的。师:你是怎么数出来的呢?生1:我心里想着9,然后从9往下数(用手指表示),一直数到12,数了3个数,所以12减9就等于3。师:你能给你的方法起个名称吗?生1:(想了想)那就叫“数手指”法吧。生2:老师,我不用数手指,而是用小棒来摆。师:你是怎么摆的,又怎么算呢?生2:我先摆出12根小棒,然后拿走9根,剩下3根,12减9就等于3,这种方法叫“摆小棒”法。师:好一个“摆小棒”法,你真行!生3:我不用数手指,也不用摆小棒就能算出来!师:是吗?那就把你的高招说一说!生3:(得意地)我把12分成10和2,先用10减9等于1,再用1和2加起来就等于3。师:哇!你真聪明,能想出这么巧妙的方法,老师佩服你!那你给这种方法起名称了吗?生3:我不知道该叫什么方法好。师:还有谁的方法和生3的一样?你们一起来商量一下,给这种方法起个什么名称。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出了很多名称,有的叫“分开减”法,有的叫“先算10”法,有的说是“10减”法,还有的叫“先算减,再算加”法。师:这些名称都有道理,老师把你们的这些说法综合起来,起一个又简单又合理的名称,你们同意吗?生:同意!师:那就叫“破十法”吧!生4:我还有一种方法比“破十法”还好!师:是吗?怎么个好法,你说说!生4:因为我知道9加3等于12,所以12减9就等于3,这种方法叫“想加算减”法!师:你真会学习,能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生5:老师,我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叫“连续减”法!师:(惊讶地)真的吗?怎么连续减呢?生5:(兴奋地跑上讲台)我先用12里的2减去9里面的2,再用10减去剩下的7就得到3。师:你真是一个“小数学家”,太了不起了!试述此教学片段中,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活动的哪些特点?

123、材料:小红同学原来学习成绩处于班级中游,虽然比较内向,但一直比较认真努力。从这学期开始班主任老师就发现,小红变得比之前更内向了,话更少了,经常一个人坐在角落里独自哭泣,学习成绩也急速下降。班主任老师经过了解发现,原来小红的父母离异了。小刚同学成绩一直处于班级前10名,学习成绩一直很稳定。但因为一次数学课被老师当众指责之后开始上课睡觉,学习态度开始变得不认真,成绩也大不如前。班主任针对小红和小刚学习成绩下降的事件很苦恼。问题:(1)请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分析小红和小刚学习成绩下降的原因。(2)如果你是班主任老师,请针对小红和小刚的情况提出合理的建议。

124、简述培养心智技能的几点措施。

12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一次.我正在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写5遍。”就听有个同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让写!”我没说话就下课了。但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在班会上,我提出了“教师怎样留作业”的问题。经过商讨,同学们一致同意:常规性的作业应该写,但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决定多写或少写,其他时间可以做自己更感兴趣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写作业成了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一件乐事,再也不是苦差事了。问题:结合这位教师的做法,谈谈怎样组织学生自主学习。(20分)

12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一辆完好地停放在一个中产阶级社区,另一辆则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街区。放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打开顶棚的那辆车当天就被偷走了。于是,该研究者把完好无损的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发现,刚过了几个小时,这辆汽车就不见了。因此,有研究者以该试验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破窗理论”。[问题1][简答题]基于上述材料,请从教育学、心理学视角谈谈你对“破窗理论”的理解。(8分)[问题2][简答题]试述“破窗理论”对班级管理的启示。(12分)

127、根据四年级教材《口算除法》,写一篇教学设计。

128、(2021年下半年真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我们以前学过对称图形和对称轴,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等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你能分别画出下面两个圆的对称轴吗?你能画出几条呢?1.想想我们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图形的对称轴只有一条?哪些不止一条?2.根据对称轴画出给定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概述小学数学中“圆”的基础知识包括哪些内容。(8分)(2)如指导高年段学生学习材料中的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2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定教学重点、难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

129、两个教师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个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教师B: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自学,再让学生表述半径与直径的关系,然后问学生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学生再说出自己的观点。体现的是学生要学,学生再自己通过猜测、验证获得知识。问题:请比较分析这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及启示。(20分)

130、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131、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习或做练习时,有的同学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问题1][简答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13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33、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述什么是运算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2)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并说明理由。

134、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有哪些

135、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136、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介绍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及运算时的注意事项。(2)如指导高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137、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本材料的教学应注意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8分)(2)若指导一年级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根据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22分)

138、下面是甲、乙两位老师对《琵琶行》一课的朗诵处理,然后回答问题。甲:我们先来集体朗读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了调动气氛,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支琵琶名曲《十面埋伏》。(教师起头)“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预备读。(在激烈雄壮的音乐声中,学生开始集体朗读,朗读完毕,教师表扬)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也非常整齐。现在大家应该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下面我们来逐字逐句分析这首长诗。乙:(教师从语调、语速与情感的关系出发,分析“千呼万唤始出来,……唯见江心秋月白”一段的诵读处理。并作示范诵读)好,下面我们先集体试读这一段。(学生读此段诗句)大家读的不错,下面我们分小组诵读下面几节诗,比一比,哪个小组的诵读最精彩。为营造气氛老师给大家播放张晓峰的琵琶协奏曲《琵琶行》作大家朗读时的伴声。(在柔和舒缓的音乐声中,各小组诵读完毕),教师请大家谈体会,在学生谈体会时,教师会时不时自己诵读几句,或要求学生诵读几句。约有七八人发言朗诵后,本堂课结束。[问题1][简答题]两种诵读处理各有什么特点?[问题2][简答题]从语文教育学的有关理论特别是新课程理念看,那一种诵读处理更好,为什么?

139、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40、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如指导二年级小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2)设计“甚至”一词的教学过程。(20分)(3)设计本科板书。(10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C本题解析: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教育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做到循序渐进。

2、答案:D本题解析: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关心的是人际关系的影响,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jinkaodian

3、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答案:B本题解析:集体主义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它指出教育任务是培养集体主义者,只有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进行教育,才能完成培养集体主义者的任务。

5、答案:D本题解析:技能的种类有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两种,心智技能也叫认知技能、智力技能,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

6、答案:C本题解析:假如重力突然消失,物体就漂浮在空中,不会有万马奔腾、川流不息;没有重力,称也不能使用,所以也就没有短斤少两;只有光的传播与重力无关,所以C项符合题意。

7、答案:A本题解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题干所描述的教学资源属于教材。

8、答案:C本题解析:西欧为了更好地布道,设立了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传授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和教区学校(简单的读、写、算)。

9、答案:D本题解析:我国2001年开始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课程标准”取代原来使用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10、答案:B本题解析:负强化是指撤销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发生的概率。B选项就是典型的负强化;A和D选项属于负惩罚,是指撤销一个愉快刺激,从而降低其行为发生的概率;C选项属于替代强化,是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11、答案:D本题解析:巴甫洛夫总结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规律是: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

12、答案:D本题解析:含硫煤燃烧产生大量的SO2污染物,污染环境,同时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其他三种都属于清洁能源。

13、答案:D本题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题干中李老师针对不同学生设置不同数量和难度的作业,正是对因材施教的运用。故本题选D。

14、答案:A本题解析:《礼记》中的《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全书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有相当丰富的教育思想。可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15、答案:A本题解析:移情是指来访者对分析者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是来访者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会太多投射到分析者身上的过程;共情又称作同感、同理心;反移情是咨询师把对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转移到了来访者身上。

16、答案:B本题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黏液质气质类型的特征。

17、答案:C本题解析:组织策略是整理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常用的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等。

18、答案:B本题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法规之一。1986年4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9月1日实施。

19、答案:A本题解析:A【解析】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20、答案:B本题解析:写作业和教师惩罚都是学生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产生的是双避冲突。

21、答案:D本题解析:普雷马克原则是行为主义学派的术语,其含义是“更有可能发生的活动可以用来强化不太可能发生的活动”,即高概率事件可以作为低概率事件的强化物。简言之,普雷马克原则就是用孩子喜欢干的事情作为一种强化手段,刺激孩子做出他们本身不喜欢但却是父母希望他们做出的行为。妈妈将“看动画片”作为奖励措施,促使小华尽快完成作业,就是运用了普雷马克原则。

22、答案:D本题解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3、答案:D本题解析:过分夸大了遗传的影响,是典型的遗传决定论。

24、答案:C本题解析:题于中教师随机应变的行为体现了教育机智,是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的表现。

25、答案:A本题解析:课外活动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自主性,把握这儿个特点,有助于驾驭课外活动的规律,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重要功能。

26、答案:C本题解析:在班集体的核心形成阶段,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专家点拨:在班集体的组建阶段,尽管学生形式上同属一个班级,实际上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班集体靠教师组织指挥,靠行政手段组织班级。而在班集体的成熟阶段,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心理氛围,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

27、答案:D本题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的特点。

28、答案:C本题解析:这是知觉的理解性的概念。

29、答案:C本题解析:群众性活动的方式主要有:传统节日和历史纪念日活动;专题报告、讲座;参观、游览活动;文体活动;竞赛活动。

30、答案:B本题解析:《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31、答案:C本题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32、答案:A本题解析: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其具体内容由地方和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33、答案:D本题解析:道尔顿制是由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运用这种方法时,教师不再讲授,只为学生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34、答案:A本题解析:2001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新课程改革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故选A。

35、答案:D本题解析:设这两个因数分别是2和3,则2x3=6,那么把因数分别扩大10倍后,20x30=600,积扩大了100倍,故选D项。

36、答案:A本题解析: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包括课本、视频、投影、故事书等;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故本题选A。

37、答案:A本题解析: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学生的主要途径。课外活动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它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38、答案:A本题解析:操作定向,也称作操作的认知阶段,即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和程序的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39、答案:B本题解析: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40、答案:D本题解析:对骨折病人不要勉强解脱衣服,若受伤肢体肿胀严重或活动受限时,应剪开衣服,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骨折后发生的肢体弯曲、扭转等畸形不可勉强复原。切忌用不干净的小物品填充伤口。应尽快就地取材,如用薄木板、竹板、硬纸板、木棍等制作夹板,固定患部。

41、答案:D本题解析: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力量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42、答案:C本题解析:观察学习是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使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它不依赖于直接强化。

43、答案:A本题解析:题干描述的是霍尔的观点,他过分夸大了遗传的影响,认为人的发展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后天的教育只能影响其发展的速度(如加速或延缓),属于“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44、答案:B本题解析:教师和家长是平等的教育主体,在教育学生上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5、答案:A本题解析:适当过度学习达到150%时学生的记忆效果最好。4遍刚能背诵,背诵到第6遍的时候可以达到过度学习,那么该学生需要再背2遍。

46、答案:C本题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行动研究法的概念。

47、答案:B本题解析:【知识点】情感的类型理智感是人在理智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考试是一种理智活动,愧疚是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48、答案:A本题解析:@jin

49、答案:C本题解析:《品德与生活》在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具有开放性的特征,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

50、答案:A本题解析: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

51、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2、答案:D本题解析:教师的专业知识一般包含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题干中的“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的是教师的本体性知识。

53、答案:B本题解析:幼儿、初等、中等、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体制的基本内容。故选B。

54、答案:C本题解析:【知识点】动机冲突的类型趋避冲突是指个体对于同一目标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的心态。这一目标可以满足人的某些需求,但同时又会构成某些威胁,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使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心理困境。

55、答案:D本题解析:多动症也称“儿童多动综合征”,是一种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儿童综合征。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

56、答案:A本题解析: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巳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和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教师的研究常常是围绕自己的实践工作与对象开展的。

57、答案:A本题解析:桑代克认为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58、答案:C本题解析:个体的发展具有不均衡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发展速度不均衡。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某一方面发展不均衡。如,身高、体重的发展有两个高峰期:一是儿童出生后第一年,二是青春发育期。另一方面,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方面发展不均衡。

59、答案:C本题解析:社会、儿童与学科

60、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61、答案:A本题解析:【知识点】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62、答案:B本题解析: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63、答案:D本题解析: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其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人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基础。

64、答案:B本题解析:由“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可知是外铄论的观点。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等人,孟子、格塞尔和威尔逊均是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故选B。

65、答案:D本题解析: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要求。

66、答案:A本题解析:先前所学的信息对后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作前摄抑制。早晨不受前摄抑制的干扰。

67、答案:A本题解析:教学目标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性的依据。

68、答案:B本题解析:苛勒等人认为,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69、答案:C本题解析:【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学的基本原则”,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名师详解】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题干中教师把理论知识与分馒头结合起来教学,解决了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70、答案:B本题解析: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学知识,属于教育理论知识,故选B。

71、答案:B本题解析:眼保健操,是一种眼睛的保健体操,主要是通过按摩眼部穴位,调整眼及头部的血液循环,调节肌肉,改善眼的疲劳,预防近视等眼部疾病的目的。其包括:挤按晴明穴;揉按四百穴;揉按太阳穴和闭目轮刮眼眶;按揉风池穴;闭目干洗脸。

72、答案:D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发展特征。古代、近代、现代教育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都是为某一阶级的统治服务的,只有原始社会的教育是无阶级性的。

73、答案:B本题解析:儿童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沙眼、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额窦炎不属于儿童常见传染病,它可分为急性额窦炎和慢性额窦炎。急性额窦炎为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即鼻窦黏膜的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额窦炎若未能及时处理或治疗不当,使黏膜严重破坏,失去正常功能,可变为慢性炎症。

74、答案:A本题解析: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式的综合。学会如何学习属于学习策略里面的元认知策略。

75、答案:B本题解析:小学阶段的品德过渡性特点,是品德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的具体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期,即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研究结果认为这个关键期大致在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前后,但是由于教育工作上的差异,前后有一定的出入。

76、答案:B本题解析: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拉萨儿在兰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这是世界上独立的师范教育的开始。

77、答案:B本题解析: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它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能够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机会,但是学生获得的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78、答案:A本题解析: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有强化法、代币奖励法、示范法等。

79、答案:D本题解析:运动后效是指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与题干描述的现象相符合。

80、答案:C本题解析:现代教育具有明显的生产性,主要表现为: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逐步结合,促使现代教育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成为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作用。题干的描述正是教育生产性特征的表现。

81、答案:A本题解析:低级的心理机能包括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直观的动作思维与情绪冲动等,它受个体的生物成熟所制约;高级的心理机能包括观察、随意记忆、词语逻辑记忆、抽象思维和高级情感等,它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受社会规律支配。

82、答案:A本题解析:【知识点】学校教育制度前制度教育始于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教育实体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它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1)教育主体确定;(2)教育的对象相对稳定;(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5)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83、答案:C本题解析:思维的变通件,也称为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84、答案:B本题解析: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小明尽管学习非常努力,但成绩总是不理想,在一次次的打击之后,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疑惑,从而出现了被动、退缩、无动力的状态。小明的表现符合习得性无助的特点。

85、答案:B本题解析:【知识点】课程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它的主要观点:(1)教育的根本价值是实现人的潜能和满足人的需要;(2)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完人”;(3)主张平行与并行课程;(4)组织意义学习。

86、答案:B本题解析:过程与方法目标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B项中“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这一过程与方法达到所述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A、C两项为知识与技能目标,D项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87、答案:A本题解析: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88、答案:A本题解析:根据除数的意义可知,除数大于余数,故选A项。

89、答案:C本题解析:题干是对练习法的解释。

90、答案:D本题解析:“教育无目的论”是由杜威提出的。杜威所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

91、答案:A本题解析:校长办公室是校长领导下的办事机构,协助校长处理学校日常事务。校长办公室的职责包括:负责学校的对外联络;接待和处理来访和信访;管理人事和安全保卫;管理学校文件收发和归档;进行学校各项工作的报表统计;收集和分析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反馈信息;安排校长的重要日程;完成校长交办的其他工作等。

92、答案:C本题解析:道家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顺其自然。

93、答案:C本题解析:组织策略是指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组织策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归类策略,用于概念、语词、规则等知识的归类整理;一种是纲要策略,主要用于对学习材料结构的把握。

94、答案:C本题解析:少先队活动的趣味性是指在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过程中,要遵循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用知识性、活动性、群体性、新异性、竞赛性、游戏性、趣味性等具有激励性的工作方法,满足少年儿童兴趣和爱好,从而激发他们对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95、答案:B本题解析:《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这篇论著第一次提出“教学相长”思想。

96、答案:B本题解析: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97、答案:B本题解析:心智技能的培养分为三个阶段: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和原型内化,第一步为原型定向。

98、答案:D本题解析:文化知识指的是教师满足学生基本知识需求所应有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学生问的问题是一些关于自然的科学知识。所以王老师欠缺的是文化知识。

99、答案:B本题解析: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100、答案:D本题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考生需注意的是,不平衡性主要指同一个体,而个别差异性主要指不同个体。

101、答案:本题解析:(1)学生具有广泛的知识和经验;(2)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新知识的生长点;(3)学生的协作活动对意义建构起重要作用。

102、答案:本题解析:在材料中,老师首先鼓励小杨试图自己解决问题,然后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小杨自己努力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老师通过具体事例让小杨明白:在自己的努力下,他同样可以取得不小的进步,并最终把问题解决。由此可以看出,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具体表现在:(1)表扬和批评。适当的表扬和批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其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一般来说,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后者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材料中的老师鼓励、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2)归因表述。归因表述是老师对学生成绩原因的一个评述,它将影响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当一个学习者刚刚取得某种进步时,把进步归因于努力是必需的,这能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信心。材料中的老师把学生的进步归因于努力,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很大影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3)老师对小杨的反馈,极大地激发了小杨的学习动机。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影响。无论教师的反馈是正面的(赞许或鼓励),还是负面的(批评或训斥),都会成为学生对自己学习成败归因的依据。通过反馈,使学生及时了解其学习的结果,包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效、作业的正误、考试成绩的优劣等,这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

103、答案:本题解析:教师的任务与职业角色的多重性,决定教师劳动具有如下特点:(1)复杂性。教师劳动属于专业性工作,从事精神财富的生产,它的任务是教书育人,是很复杂的脑力劳动。(2)创造性。这是由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的。教师劳动既要讲科学,又要像艺术家那样进行创造性劳动。(3)示范性。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4)长期性。教师劳动的根本意义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学生成才,达到这一目的必然是长期的。

104、答案:本题解析:英语儿歌轻快,间断,就是简单的字词在重复着,很方便记忆和学习,听着很开心.作用:小孩子喜欢听音乐,可以随着音乐自由的舞动着.像简单的英语儿歌,方便于小孩子的记忆,而且也更好的理解(2)1.知识与技能目标(Knowledgeaims)1)学生能够掌握新单词;2)学生可以掌握以下句型;3)学生回顾相关的单词;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生这节课后可以讨论小昆虫。2)通过一系列课堂活动和分组合作,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到极大地提升。3)学生可以运用所学单词和句型自己编一个新对话。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Moralaims)1)增强学生对昆虫的兴趣并且知道保护有益昆虫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导入1.玩单词锁链游戏以热身。2.学生听并跟唱歌曲唱,跟唱完之后,师生互动,回答以下问题:教师:孩子们,喜欢这个歌谣吗?学生:......教师: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歌谣呢?学生:......设计意图:单词锁链游戏不仅能极大的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单词。歌谣导入,自然的引入今天的话题,学生会更愿意加入课堂的学习。1.学生跟着磁带朗读“LookandLearn”部分。老师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尤其是“hen”的发音。然后,玩游戏What’smissing来练习新单词,能够把单词写下来的同学可以获得额外的加分。2.学生分角色朗读“LookandSay”部分,然后教师把学生分成四组并鼓励学生根据“LookandSay”and“AskandAnswer”部分去编一个新对话,然后展示新对话。3.老师和学生一起玩句子接龙游戏。设计意图: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心得单词和句型,这对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有着极大地帮助。在一系列的游戏当中,老师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这对创造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非常有利。另外本环节的交际法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

105、答案:本题解析:(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学生掌握了关于电路的物理知识,并不代表他具备了维修电路的能力,因此在启发学生掌握知识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6、答案:本题解析: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精选教材内容。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有用的经验,教学内容就必须精选。精选的标准就是必须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即对其他领域有潜在的迁移意义的标准。(2)合理组织材料。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否则迁移效果小,甚至阻碍迁移的产生。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施的,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结合实际学科的教学来教授有关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不仅可以促进对所学内容的掌握,而且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迁移的意识,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5)防止负迁移的发生。在教学中,负迁移会对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掌握知识教授的速度和难易度,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每次迁移均应使学生感到需要一定的努力,但又能够完成。除此之外,还要充分利用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使有效迁移顺利进行

107、答案:本题解析:首先,班主任老师应该分析张三出现问题的原因。如果是心理问题,教师要帮他找到“症结所在”,教给他一些发泄、转移、升华的方法;如果是品德问题,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积极帮助他改正锗误:如果是单纯的恶作剧,要让他了解这样做会对其他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引导其认识正确的班级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利用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等德育原则,同时,班主任在对像张三这样的学生进行具体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1)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小学生特别需要温暖和关爱,班主任只有爱他们,并且爱得深、爱得真、爱得持久,才能改变他们对人、对物的态度,从而产生不改正错误就对不起教师的心理,将教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